新菏线长东黄河大桥3108m单线铁路连续钢桁梁架设工艺.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17811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菏线长东黄河大桥3108m单线铁路连续钢桁梁架设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新菏线长东黄河大桥3108m单线铁路连续钢桁梁架设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新菏线长东黄河大桥3108m单线铁路连续钢桁梁架设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新菏线长东黄河大桥3108m单线铁路连续钢桁梁架设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新菏线长东黄河大桥3108m单线铁路连续钢桁梁架设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菏线长东黄河大桥3108m单线铁路连续钢桁梁架设工艺.docx

《新菏线长东黄河大桥3108m单线铁路连续钢桁梁架设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菏线长东黄河大桥3108m单线铁路连续钢桁梁架设工艺.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菏线长东黄河大桥3108m单线铁路连续钢桁梁架设工艺.docx

新菏线长东黄河大桥3108m单线铁路连续钢桁梁架设工艺

新菏线长东黄河大桥3×108m单线铁路连续钢桁梁架设工艺

目录

一、概述

㈠钢梁

㈡材质

㈢钢梁技术资料

二、钢梁安装:

㈠膺架及墩顶布置

㈡架设方法

㈢架设一般要求

㈣拼装过程中的测量工作

㈤拼装质量要求

三、顶落梁、纵横移及支座安装就位:

㈠顶落梁操作注意事项

㈡钢梁纵横移

㈢支座安装质量要求

㈣支座定位及灌浆

四、钢梁油漆:

㈠总则

㈡钢梁进场后的检查和处理

㈢喷砂

㈣油漆施工操作及质量要求

五、钢梁架设安全注意事项

一、概述

㈠钢梁:

1、长东黄河大桥N16墩至N13墩为3×108m连续栓焊钢桁梁。

主桁桁式为平弦弦菱形体系。

杆件截面采用H型。

宽460mm。

主桁高16m,桁宽中心距5.758m,大节间长12m。

钢桁梁由宝鸡桥梁工厂制造,钢梁支座由大桥局桥机厂制造,第一联钢桁梁主体结构重1452T(未包括检查设备及员工走道)。

其中包括高强度螺栓、螺母、垫圈重量5.3T(94388套)。

2、钢梁杆件出厂前按规定应涂两度底漆,一度面漆。

工地再涂二度面漆,纵梁上翼缘盖板顶面,工厂涂耐磨底漆两度。

耐磨面漆一度。

工地再涂耐磨面漆两度。

㈡材质:

1、钢梁的主要结构均采用16mnq,员工走道、检查设备等辅助结构采用A3钢,其技术条件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或冶金部标准的各项规定。

2、钢梁支座铸件采用ZG25Ⅱ。

辊轴采用35号锻钢。

其技术条件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或冶金部标准的各项规定。

㈢钢梁技术资料:

1、制梁工厂对其制造的钢梁及支座应提供以下资料:

1钢梁试拼记录:

包括钢梁轮廓尺寸、主桁拱度、工地钉孔重合率、磨光顶紧及板层间缝隙等资料。

其试拼质量标准应符合部颁“铁路钢桥制造规则”(1975铁基字996号公布试行)第6一4条质量标准的规定。

2钢梁杆件发送表

3杆件出厂检验合格证

4制造钢梁所用钢尺的检定记录

5钢梁支座检查合格证、包括铸件化学分析、加工、试装和涂漆记录。

2、工地架设时应填写以下检查资料:

1钢梁中线、高差及拱度检查记录表。

2钢梁上拱度检查记录表。

3钢梁节点高强度螺栓扭矩值检查汇总表。

4钢梁支座压浆前检查证。

5预拼检查证及高强度螺栓检查记录。

6桥跨中心位置及支座垫石标高检查记录表。

二、钢梁安装

㈠膺架及墩顶布置:

1、第一孔钢梁在、E′2、E′4、E′6、E′8、E′10、E′12、、E′14等下弦节点处设有膺架。

第二孔及第三孔则在84m处各设有一个膺架。

钢梁拼装前,应对膺架及墩顶布置进行全面检查。

膺架及墩顶布置应按设计图施工。

膺架支点处除设置千斤顶外,应在千斤顶两侧增设道木垛或工字钢块支承,以策安全。

膺架顶部墩顶设备见膺架结构图。

墩顶设备数量表

表一

名称及规格

单位

N16

N15

N14

N13

合计

附注

钢梁端活动支座

2

2

4

N13墩未考虑第二联2套活动支座

万能杆件节点钣代用

钢梁中间活动支座

2

2

钢梁固定支座

2

2

500T千斤顶

4

6

6

8

24

钢垫块250×50×800

20

70

18

40

148

钢垫块250×50×1200

24

48

18

48

138

辊轴φ40×1000

20

30

30

40

120

垫块δ=10

24

20

16

60

新制Ⅱ300×10×300

2

2、正式支座应事先放在仔细凿平的支承垫石上(标高、平面高差应测量好)。

临时支座范围内墩顶与钢垫块接触处,在墩帽施工时应先不设流水坡、以水泥砂浆抹平,待钢梁架设完毕后,再补抹流水坡。

3、钢梁底、千斤顶钢垫块之间上下支承面铺设胶合板或石棉板一层。

以增加磨擦系数保证安全。

4、膺架上下工字钢之间用短角钢临时电焊以防架梁时的滑动。

5、钢梁架设过程中,长期支承钢梁应由正式支座承担。

两侧设置的临时支座,则是用于架梁时保险和用以调整钢梁标高及进行纵横移的设施,不允许将钢梁支承在带有千斤顶的临时支座上进行悬臂安装(但临时支座虑略为顶紧)。

6、为了防洪需要应在膺架周围修建一道防水土堤。

保护膺架基础。

㈡架设方法:

1、膺架上架设3×108m钢梁第一孔

①钢梁由N16墩起向新乡方向架设。

钢梁的E′0处布置临时固定支座在E′2、E′4、E′6、E′8、E′10、E′12、E′14处膺架顶面按设计图布置临时支承。

第一孔钢梁架设各支点顶面标高资料见表二。

②第一孔钢梁在满铺膺架上拼装。

采用设置于地面的KH一180塔式履带吊机。

塔杆高度为32.5m,吊杆长度为16m,并利用该吊机在钢梁顶上拼装ΓMK-20架梁吊机。

在E′14临时支墩处,安装临时杆件A14、E′14、C14′C13′及临时竖桥门架。

2、伸臂架设3×108m钢梁第二孔

①第一孔钢梁架完并由E′18节点向前伸出一个节间后,暂停拼装,先将E′18节

一A′18节点螺栓(及以前各节点螺栓)全部终拧后,再将E′18节点起顶,使第一孔钢梁间支在N15墩及N16墩上,将临时固定支座移至N15墩,E′0处改为临时活动支座。

②拆除临时辅助杆件A14′E14′C14′C13′。

在E′4~E′0段钢梁上设置压重35T/桁。

③增设临时辅助杆件C15′E15′、C17′E17′、C19′E19′、C21′E21′。

④根据第二孔钢梁架设的需要,调整好坡度后,继续往前拼装。

⑤钢梁架设至E22处临时墩时,伸臂端自然搁置在临时墩活动支承上,继续往前架设至伸臂端阁置在N14墩支点上(E22处支点标高应维持不变)。

为保证挠度曲线匀顺,需设置A22E22、C25′C23′临时辅助杆件。

6架设第二孔支座有关标高及反力资料见表三。

3、伸臂架设3×108m钢梁第三孔

1第二孔钢梁架完并由E18节点向前伸出一个节间后,同前停止拼装,将E18~A18节点螺栓(及以前各节点螺栓)全部终拧后,即将该节点起顶,使E22节点处脱空。

钢梁支承在E18、E18′、E0′节点处。

2N14墩支座改为临时固定,N15墩处改为临时临时活动支座。

3拆除临时辅助杆件C21′E21′、C19E19′、C17E17′、C15E15′、A22E22

C25′C23′为保证挠度曲线匀顺,需设置C21E21、C19E19、、C17E17、、C15E15临时辅助杆件。

4根据第三孔钢梁架设的需要,调整好坡度后,继续往前拼装。

5架设第三孔支座有关标高及反力资料见表三。

㈢架设一般要求:

1、钢梁架设前,应对桥墩顶水平标高、中线及每孔跨距进行复测,并在桥墩上设置水平标和中心标。

2、膺架的拼装螺栓应全部拧紧,以减小膺架的压缩量,在膺架临时支承垫块上应放出钢梁下弦中心线并划出下弦宽边线。

在架设过程中,严格控制支点标高以确保钢梁厂设拱度。

3、杆件安装应按安装顺序图规定的先后顺序进行。

其考虑原则是:

1先悬臂拼出纵梁作为运送杆件的运料道。

2一般拼装主桁杆件是自下而上进行,先装的杆件不得妨碍后装杆件的安装及吊机的走行。

3悬臂拼装时,速将主桁杆件拼成闭合的三角形,并尽速安装纵横联结系,保证钢梁结构的空间稳定,为便于下斜杆安装可增设下弦临时吊杆,待斜杆装妥后,临时吊杆予以拆除。

4主桁杆件拼装应左右两侧对称进行。

4、杆件安装以前应详细检查与核对,特别注意设有检查设备钉孔杆件的方向,钢梁任何部位杆件的拼装,必须先用冲钉对孔,然后上螺栓拧紧以免错孔。

5、起吊杆件时,为避免千斤绳和杆件的损伤,要求相互接触的棱角处均应加垫胶皮。

6、除斜杆处,起吊杆件的吊点应对准重心,以保证起吊杆件的平稳。

7、杆件拼装用冲钉与螺栓的比例:

1满布式膺架拼梁、冲钉和高强度螺栓数量均为孔眼总数的1/3。

2悬臂拼梁冲钉用量为孔眼总数的50%。

25%孔眼均匀插入高强度螺栓并作一般拧紧后才准松钩。

松钩后立即补足剩余孔眼的高强度螺栓,并作一般拧紧。

高强度螺栓的初拧与终拧详见“施拧工艺”的有关规定。

8、拼装与栓合的关系:

1为确保钢梁拱度,在悬臂安装过程中,要求主桁和大节点一次栓合终拧完,且螺栓终拧不得落后于拼装两个节间(即2×12=24m)

2为了加强主桁在悬臂拼装时的横向稳定性,在悬臂装孔内,桥门架断面连结系、上下平面联结系杆件的联结,拼装时均上50%冲钉。

其余上足高强度螺栓并达到初拧程度,该部分高强度螺栓的终拧不宜落后于拼装三个节间(即3×12=36m)。

3当悬臂安装到达墩顶后,主桁各大节点高强度螺栓均应终拧完毕后才能起顶,支点处钢梁桥门架及有关断面联结系亦应在起顶前全部栓合完毕。

9、安装过程中,对施工临时菏载(如吊机、吊机走道、工作人员走道、拼栓脚手架、运料道、风水管路、安全网等)必须严格控制在设计规定范围内,当悬臂接近前方桥墩或临时墩时,对钢梁上所有的临时荷载、伸臂孔前支点处下弦联结系、节点螺栓、钢梁挠度应进行一次全面复查。

10、第一孔开始拼装前,应在各膺架支点处放出下弦中心及高程。

拼装时,下弦杆应对准中心及高程准确安放。

11、临时杆件安装应考虑高强度螺栓的重复使用,其重复使用扭矩值参见施拧工艺。

12、为减少横梁平面弯曲,在悬臂拼装过程中,纵横梁联结角在纵梁腹板肢上的螺栓以及上下鱼形板螺栓均不作终拧,待钢梁到达墩顶起顶后此部分螺栓再进行终拧。

㈣拼装过程中的测量工作:

为保证钢梁平面、立面(拱度)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应随时测量,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测量工作有如下内容:

1、钢梁中心线的测量,每拼装一个节间测量一次。

2、主桁挠度测量(测量时应注明压重及吊机位置),每拼装一个节间测量一次。

3、主桁横断面测量,每孔跨中测一断面。

4、支点标高测量:

包括桥墩台上永久支座和临时支座、临时支墩及中间膺架支点标高的测量。

第一孔钢梁在满铺膺架上拼装时,要求每拼一个节间测量各下弦杆件支点标高,当发现与设计拱度不合时,应立即进行调整后,才能进行下一工序。

㈤拼装质量要求:

1、钢梁中线与线路中线的偏差不大于5mm。

第一孔钢梁架设资料

墩号或节点号

N16

E′2

E′4

E′6

E′8

E′10

E′12

E′14

E′16

N15

附注

起顶高度(mm)

78

标高(m)

74.688

74.725

74.735

74.7395

74.790

74.7215

74.754

74.6675

74.691

74.59

见CDH-04-081

第二、第三孔钢梁架设资料表

第二孔钢梁

第三孔梁

附注

悬出

12米

悬出

48米

悬出

84米

悬出

108米

悬出

12米

悬出

48米

悬出

84米

悬出

108米

16

支座顶高

相应支座标高

反力

78

74.688

165.9

78

74.688

125.7

78

74.688

51.9

78

74.688

53.4

128

74.738

128

74.738

154.5

128

74.738

170.2

128

74.738

169.8

1、支座顶高单位以毫米计

2、支座相应标高单位以米计

3、反力单位以吨计

4、临时墩相应标高是指梁底标高。

此数仅作参考

15

支座顶高

相应支座标高

反力

400

74.99

228.5

400

74.99

369.5

400

74.99

544.1

400

74.99

520.5

50

74.64

50

74.64

230

50

74.64

124.6

50

74.64

127.1

14号临时墩

支座顶高

相应支座标高

反力

199.3

74.8753

0

199.3

74.8753

89.25

0

0

0

0

14

支座顶高

相应支座标高

反力

85.1

74.6751

0

450

75.040

450

75.040

378.2

450

75.040

568.6

450

75.040

544

13

临时墩

支座顶高

相应支座标高

反力

75.0582

382.2

75.0582

895.81

13

支座顶高

相应支座标高

反力

213.7+50

74.8737

0

塔式履带吊机技术规格及额定起重量

顺号

项目

技术规格

1

塔杆高度:

32.5m

下节:

1-6.5m,上节:

1-3.5m;插入节:

1-1.5m,

1-3.0m,3-6.0m;

2

吊杆长度:

16m

下节:

1-5m,上节:

1-5m;插入节:

1-6m

3

最大额定起重量

10000kg×10m

4

线速度

吊钩起/落

高速/低速

70m/min/35m/min

钢丝绳直径20mm

吊杆起/落

45m/min

钢丝绳直径14mm

5

回转速度

0~2.7n/min

6

行进速度高速/低速

0~1.5km/h/0一0.75公里/小时

7

操作重量

8

地表压强

0.68Kgf/cm2

额定起重量

塔杆长

吊杆长

工作半径

32.5m

附注

16.0m

9.0m

10.0m

11.5m

12.0m

14.0m

16.0m

10000

10000

84000

8000

6900

6000

1、单位以kg计

2、有效吊重为额定起重减吊钩重300kg

2、钢梁主桁平面位置偏差:

1弦杆任一节点中心对梁跨节点中心联线的偏移不大于跨度的1/5000即21.6mm。

2弦杆任一节点中心与接连两相邻大节点中心的直线的偏差不大于5mm。

3、主桁竖杆S横断面内对垂直线偏差不大于竖杆理论长度的1/700即21.8mm。

4、钢梁的两主桁相对节点位置:

1支点处相对高差不大于梁宽的1/1000即5.76mm。

2桥跨中心节点处相对高差不大于梁宽的1/500即11.52mm。

3桥跨其它节点处相对高差,应根据支点及跨中心节点高低差按比例增减。

5、拱度偏差:

钢梁应保持各节点拱度变化均匀,与设计实设拱度值偏差不大于设计拱度的8%。

6、安装完毕后端横梁中线及高程的容许偏差:

1桥墩处铁路横梁中线对设计线路中线偏移不大于±10mm;

2任一桥墩处相邻两铁路横梁中线相对偏差不大于±5mm;

3墩、台处铁路横梁顶与设计高程偏差不大于±10mm;

4两联(孔)相邻铁路横梁相对高差不大于±5mm。

三、顶落梁、纵横移及支座安装就位

㈠顶落梁操作注意事项:

1、架梁前应将所用的千斤顶全部检修核定。

2、千斤顶压力表要经过鉴定后才能使用。

确保施顶力值准确可靠,并要定期检查。

3、千斤顶的位置要安放准确,上下支承面及各垫层间应放置石棉板防滑材料。

4、落顶梁时千斤顶应打保险箍。

5、规定500T千斤顶的最大行程为260mm。

6、一孔梁的同一端起落时应使用类型和台数相同的千斤顶,且应并联。

在施顶过程中,两桁应力求在同一平面,最大高差不大于20mm,否则预以调整。

7、钢梁不进行顶落时,应支承在各墩的正式支座上,临时支点略为顶紧即可。

8、钢梁起顶应在主管工程师指挥下进行,由值班技术人员作出记录。

在起落梁过程中,应对照设计图检查核对千斤顶的受力和各支点的标高实际情况。

㈡钢梁纵横移:

1、钢梁横移:

每孔钢梁拼装达到临时支墩即应调整钢梁至桥梁中线。

此时仍处于悬臂状态。

支点反力较小易于调整。

中线调整符合要求后,即用千斤顶支起梁端,然后再继续拼装至墩顶。

当钢梁主桁拼装闭合,墩顶起顶,临时支墩支点脱空后,如中线仍不符合要求,才允许进行横移工作,横移应采用特制的横移设备。

2、钢梁在伸臂状态前支点反力很小,此时钢梁的横移工作一般可使用倒练滑车进行。

3、钢梁的纵移可待三孔钢梁拼装完后一次进行,连续钢梁纵移可利用纵移设备,或利用温差配合改变各支点的状态,引起钢梁伸缩的方法进行。

4、钢梁纵横移工作不得同时进行。

5、按照设计规定拆除临时连接杆件后,根据实测中线平面位置进行钢梁的横移。

考虑当时的温度调整后,纵向位置不符合要求时,才进行纵移工作。

㈢支座安装质量要求:

1、支座的材质和制造精度均应符合设计及“验标”附录五的规定要求,并应附有出厂成品合格证等技术证件。

2、固定支座(包括活动支座)的高程允许偏差以能满足墩台处梁顶与设计高程偏差±10mm和两孔相邻梁顶相对高差±5mm为准。

活动支座底板顺桥方向的安装允许偏差为±3mm。

3、活动支座底板安装时,应选择气温与梁温相差最小的时候进行。

活动支座就位还应考虑当时的桥上荷载是否与设计相合。

4、辊轴与下摆及底板之间要密贴,缝隙不得大于0.2mm。

辊轴均应与桥梁中线相垂直,各辊轴彼此之间距误差不得大于1mm。

5、支座弧形承压面在组装前应涂上黄油。

6、在安放支座底板的同时,装入支座锚栓。

㈣支座定位及灌浆

1、钢梁支座定位

1两联3×108m及4×108m钢梁拼装栓合完毕及纵横移后,首先安装固定支座,固定支座应按设计里程中心位置安放。

2固定支座固定后,再根据气温调整活动支座,活动支座安装应按以下三点要求进行;

1、顺桥向根据调整好的钢梁中心线安装;

2、支座底板按设计要求的偏移量安装;

3、底钣标高按设计要求调整好。

以上三项达到要求后,将钢梁徐徐落在支座上,落在支座上的重量约大于支座灌浆产生的上顶力,其余钢梁重量由临时支承千斤顶承受。

2、支座灌浆

1支座底钣与墩帽支承垫石间的空隙采用位能法灌浆,灌注300号水泥砂浆垫层。

以上工作必须经检查鉴证后方可进行。

2支座底钣与支承垫石间隙如超过40mm时应在垫层中设置φ5mm钢丝网一层。

压浆完毕后应按常规进行砼养生工作。

3砂浆强度达70%后可以松顶,到设计强度后将支座底钣下预设的钢垫块凿出,并用水泥砂浆将四周抹平。

四、钢梁油漆

㈠总则:

1、钢梁油漆起到防止锈蚀的作用和延长钢梁使用寿命,同时,钢梁在整个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油漆,费用很大,故应选用优质漆料,正确的施工工艺以及严格的操作程序,以保证油漆的质量和延长油漆的周期。

2、钢梁杆件在工厂内应涂底漆两度、面漆一度,工地再涂面漆两度。

底漆采用F53一1红丹酚醛防锈底漆,面漆采用C04一45灰铝锌醇酸磁漆(即“66”户外面漆)。

3、在喷铝与红丹漆的结合部位工厂应涂刷F06一8锌黄酚醛底漆两度,面漆一度,工地再涂面漆两度。

4、纵梁上翼缘盖板顶面,工厂应涂耐磨底漆两度、耐磨面漆一度,工地再涂耐磨面漆两度。

耐磨底漆采用:

S06一1棕黄聚氨酯底漆。

耐磨面漆采用:

S04一2灰聚氨酯面漆。

5、钢梁栓接喷铝板面工地应涂刷面漆三度。

6、高强度螺栓杆头及螺母、垫圈涂刷红丹防锈底漆两度、面漆三度。

7、电缆槽道涂刷底漆一度、面漆两度。

8、因钢梁杆件表面油漆损坏需局部修补应涂底漆两度、面漆三度。

9、油漆的主要技术参考指标见表五。

㈡钢梁进场后的检查和处理:

1、钢梁杆件进场后应详细检查,对表面油漆破损的地方,必须清理干净,方可喷涂底漆和面漆,杆件上的灰尘、污物应用清水或经过滤的压缩空气清除。

2、破损处理:

小面积可用刮刀、钢丝刷、砂布清除铁锈,再用软毛刷或压缩空气吹净后补漆、大面积损破则应喷砂除锈,再按规定要求重新补漆。

杆件栓接面喷铝层破损后,要求喷砂除锈,再重新进行喷铝,保证钣面的磨擦系数。

节点钣,拼接钣及杆件端部断面处应刷以防锈漆再预拼。

㈢喷砂

1、喷砂除锈操作注意事项:

1喷砂时所用的压缩空气应为清洁,无油雾和水分的风,并经常进行油水含量的检查,其方法:

将压缩空气垂直向白纸喷射50秒后,白纸上没有留下油和水的痕迹,则认为质量良好。

同时,应经常将油水分离器、过滤器和风包内的油雾、水分及时放掉。

油漆主要技术参考指标

表五

油漆名称

技术指标

红丹防锈漆

灰铝锌醇酸磁漆

细度(u)

60

≤60

硬度(秒)

>0.12

≥0.15

干燥时间

表干(小时)

≤10

≤10

实干(小时)

≤24

24

冲击强度(kg一cm)

50

50

柔刃性(mm)

1

附着力(级)

1~2

2喷砂时所用的风压力。

应保持在6kg/cm2左右,砂的喷流与钢板表面不得小于30度角,并保持20~30cm距离,注意不使钢板表面遭受损伤。

喷砂所用的喷嘴直径为8mm,材料为45号钢,经车床车制并淬火处理,以提高其硬度。

3喷砂所用的砂子应带有棱角粗粒石英干砂,其颗粒直径1~3mm必须过筛,以防喷嘴堵塞。

4喷砂前,应检查喷枪、风包、管路、油水分离器等设备正常后,方可进行操作。

5钢梁杆件及节点钣,拼接钣喷砂时,应由一端开始均匀向另一端移动。

6喷砂后应用干燥压缩空气彻底清除钢板表面砂粒,用棉纱或软布揩试灰尘漆未,保持钢板表面干燥清洁,对于喷铝表面禁止用汽油或其他有机物擦洗。

7弦杆、斜杆、竖杆等杆件接头喷砂前,应将接头范围以外的部位,用帆布覆盖,避免接头喷砂时,破坏漆膜。

2、喷砂作业的质量要求:

1喷砂前,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尘用具后方准操作。

2操作开始时,当操作者拿好喷枪后,才可以将压缩空气送入喷砂设备,喷砂作业中途停止时,应等喷砂管内压缩空气排净后,操作者方可放下喷枪,严禁带风修理一切工具。

3风包所用压力表,安全阀必须定期检查和校对。

㈣油漆施工操作及质量要求:

1、漆膜厚度:

1漆层以不流淌,均匀平滑为原则;

2钢梁杆件喷涂二度底漆,三度面漆后,总厚度150~200u。

3喷涂每根杆件时,及时检查漆膜的均匀性,每一度干膜厚度应控制在25~30u。

2、油漆的配制及使用要求:

1红丹防锈漆为桶装,开桶后,如表面有一层漆皮,必须揭去,经油漆搅拌机搅拌均匀,通过120目铜筛过滤后才能使用。

已开桶使用而尚未用完的油漆,可用油纸盖面,不使与空气接触,防止结皮。

2灰铝锌醇酸磁漆为两组分:

灰铝锌面磁漆18.6份,灰铝锌酸清漆90份,按配方,通过油漆搅拌,并经过120目铜筛过滤后方能使用,按使用量配漆,当天配,当天用完,不得已存放时,也应在二日内用完,否则漆液精度增加,漆膜质量降低。

3对杆件、节点板的板缝及空隙应以油漆腻子填平封闭,根据不同部位分别采取如下施工措施:

1、杆件及节点板处经涂漆的板缝,即用环氧树脂腻子表面密封,特别应注意朝上的板缝,环氧腻子配方可参考下列配比试验确定。

环氧树脂:

二丁酯乙二胺石膏粉

100256150

2、节点板中心线两侧弦杆间的空隙应以干腻子填塞封闭,要求上下端腻子塞进不小于5cm,干腻子配方可参考下列配比试验确定:

滑石粉:

干红丹粉:

醇酸清漆

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