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三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36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课时提升作业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16263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72.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三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36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课时提升作业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三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36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课时提升作业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三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36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课时提升作业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三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36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课时提升作业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三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36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课时提升作业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三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36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课时提升作业理.docx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三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36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课时提升作业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三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36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课时提升作业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三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36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课时提升作业理.docx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三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36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课时提升作业理

2019-2020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三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3.6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课时提升作业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xx·黄石模拟)在△ABC中,sinA=sinB是△ABC为等腰三角形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选A.当sinA=sinB时,则有A=B,则△ABC为等腰三角形,故sinA=sinB是△ABC为等腰三角形的充分条件,反之,当△ABC为等腰三角形时,不一定是A=B,若当A=C≠60°时,则sinA≠sinB,故sinA=sinB是△ABC为等腰三角形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2.(xx·十堰模拟)在△ABC中,若A=,B=,BC=3,则AC= (  )

A.B.C.2D.4

【解析】选C.由正弦定理可得:

=,

即有AC===2.

3.(xx·潮州模拟)在△ABC中,若a2+b2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不能确定

【解析】选C.由余弦定理:

a2+b2-2abcosC=c2,

因为a2+b2

所以C为钝角,△ABC是钝角三角形.

4.已知△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则B= (  )

A.B.C.D.

【解析】选C.将已知等式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得:

=,

即c2-b2=ac-a2,

所以a2+c2-b2=ac,

所以cosB==.

因为B为三角形的内角,所以B=.

5.(xx·滁州模拟)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若

C=120°,c=a,则 (  )

A.a>b

B.a

C.a=b

D.a与b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解析】选A.由余弦定理得2a2=a2+b2-2abcos120°,b2+ab-a2=0,即+-1=0,=<1,故b

【一题多解】由余弦定理得2a2=a2+b2-2abcos120°,b2+ab-a2=0,b=,

由a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6.(xx·郴州模拟)在△ABC中,a=15,b=10,A=60°,则cosB=    .

【解析】由正弦定理可得=,

所以sinB=,

再由b

所以cosB==.

答案:

7.(xx·淄博模拟)在△ABC中,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sin2A+sin2C-sin2B=sinAsinC,则B=    .

【解析】在△ABC中,因为sin2A+sin2C-sin2B=sinAsinC,

所以利用正弦定理得:

a2+c2-b2=ac,

所以cosB==,所以B=.

答案:

8.如图,在△ABC中,∠B=45°,D是BC边上的点,AD=5,AC=7,DC=3,则AB的长为    .

【解析】在△ADC中,AD=5,AC=7,DC=3,

由余弦定理得cos∠ADC==-,

所以∠ADC=120°,∠ADB=60°.

在△ABD中,AD=5,∠B=45°,∠ADB=60°,

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AB=.

答案: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9.△ABC中,点D是BC上的点,AD平分∠BAC,BD=2DC.

(1)求.

(2)若∠BAC=60°,求B.

【解析】

(1)如图,由正弦定理得:

=,

=,

因为AD平分∠BAC,BD=2DC,

所以==.

(2)因为C=180°-(∠BAC+B),∠BAC=60°,

所以sinC=sin(∠BAC+B)=cosB+sinB,

(1)知2sinB=sinC,

所以tanB=,即B=30°.

10.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bcosC=3acosB-ccosB.

(1)求cosB的值.

(2)若·=2,且b=2,求a和c的值.

【解析】

(1)由正弦定理得a=2RsinA,

b=2RsinB,c=2RsinC,

则2RsinBcosC=6RsinAcosB-2RsinCcosB,

故sinBcosC=3sinAcosB-sinCcosB,

可得sinBcosC+sinCcosB=3sinAcosB,

即sin(B+C)=3sinAcosB,

可得sinA=3sinAcosB.又sinA≠0,

因此cosB=.

(2)由·=2,可得accosB=2,

又cosB=,故ac=6,

由b2=a2+c2-2accosB,可得a2+c2=12,

所以(a-c)2=0,即a=c,所以a=c=.

(20分钟 40分)

1.(5分)在△ABC中,内角A,B,C所对的边分别是a,b,c,已知8b=5c,C=2B,则cosC= (  )

A.B.-C.±D.

【解析】选A.由C=2B得sinC=sin2B=2sinBcosB,由正弦定理及8b=5c得cosB===,所以cosC=cos2B=2cos2B-1=2×-1=.

2.(5分)(xx·长沙模拟)已知a,b,c分别是△ABC的三个内角A,B,C的对边,3bcosA=ccosA+acosC,则tanA的值为 (  )

A.-2  B.- C.2 D.

【解析】选C.因为ccosA+acosC=b,

所以3bcosA=b,cosA=,所以tanA=2.

3.(5分)(xx·荆门模拟)如图,在△ABC中,已知点D在BC边上,AD⊥AC,

sin∠BAC=,AB=3,AD=3,则BD的长为    .

【解析】因为sin∠BAC=,且AD⊥AC,

所以sin=,

所以cos∠BAD=,在△BAD中,由余弦定理得,BD=

=

=.

答案:

【加固训练】(xx·菏泽模拟)在△ABC中,C=90°,M是BC的中点.若sin∠BAM=,则sin∠BAC=    .

【解题提示】分别在Rt△ABC和△ABM中应用勾股定理和正弦定理.

【解析】设AC=b,AB=c,BC=a,

在△ABM中由正弦定理得

=①,

因为sin∠BMA=sin∠CMA=,

又AC=b=,

AM==,

所以sin∠BMA=.

又由①得=

两边平方化简得4c4-12a2c2+9a4=0,所以2c2-3a2=0,

所以sin∠BAC==.

答案:

4.(12分)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点(a,b)在直线x(sinA-sinB)+ysinB=csinC上.

(1)求角C的值.

(2)若2cos2-2sin2=,且A

【解析】

(1)将(a,b)代入直线解析式得:

a(sinA-sinB)+bsinB=csinC,

由正弦定理==得:

a(a-b)+b2=c2,即a2+b2-c2=ab,

由余弦定理得cosC==,

因为0

(2)因为2cos2-2sin2=1+cosA-1+cosB=cosA+cos=

cosA+sinA=sin=,

因为A+B=,且A

所以

所以A=,B=,C=,

则===.

5.(13分)(xx·十堰模拟)如图,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AD=1,CD=2,AC=.

(1)求cos∠CAD的值.

(2)若cos∠BAD=-,sin∠CBA=,求BC的长.

【解题提示】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余弦定理和正弦定理求解.

【解析】

(1)在△ADC中,由余弦定理,

得cos∠CAD=

==.

(2)设∠BAC=α,则α=∠BAD-∠CAD.

因为cos∠CAD=,cos∠BAD=-,

所以sin∠CAD=

==,

sin∠BAD===.

于是sinα=sin(∠BAD-∠CAD)

=sin∠BADcos∠CAD-cos∠BADsin∠CAD

=×-×=.

在△ABC中,由正弦定理得,=.

故BC===3.

【加固训练】(xx·武汉模拟)已知a,b,c分别是△ABC的三个内角A,B,C的对边,且满足2asinB-b=0.

(1)求角A的大小.

(2)当A为锐角时,求函数y=sinB+sin的值域.

【解析】

(1)由正弦定理及已知2asinB-b=0,

得:

2sinA·sinB=sinB,因为sinB≠0,所以sinA=,

所以A=或A=.

(2)因为A=,所以B+C=π,

则0

因为y=sinB+sin=sinB+sin

=sinB+cosB=2sin.

因为B∈,B+∈,

所以sin∈,

所以,所求函数的值域为(1,2].

 

2019-2020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三章三角函数解三角形3.7应用举例课时提升作业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xx·成都模拟)如图所示,为了利用余弦定理得到隧道口AB的宽度,给定下列四组数据,计算时最应当用数据 (  )

A.α,a,bB.a,β,α

C.a,b,γD.α,β,b

【解析】选C.因为AB的长度无法测量,所以可以测量三角形的边AC,BC的长度b,a及角C.

2.(xx·深圳模拟)一架直升飞机在200m高度处进行测绘,测得一塔顶与塔底的俯角分别是30°和60°,则塔高为 (  )

A.mB.m

C.mD.m

【解析】选A.如图所示.

在Rt△ACD中可得CD==BE,

在△ABE中,由正弦定理得

=⇒AB=,

所以DE=BC=200-=(m).

3.(xx·洛阳模拟)在△ABC中,AC=,BC=2,B=60°,则BC边上的高等

于 (  )

A.B.

C.D.

【解析】选B.在△ABC中,由余弦定理得AC2=AB2+BC2-2AB·BCcosB,

化简得AB2-2AB-3=0,解得AB=3,

所以BC边上的高等于AB·sinB=.

【加固训练】(xx·太原模拟)已知△ABC的三条边长分别为AB=21,AC=10,BC=17,则它的面积为    .

【解析】因为AB=21,AC=10,BC=17,

所以由余弦定理得

cosC==-,

所以sinC==,

所以△ABC的面积S=×10×17×=84.

答案:

84

【一题多解】本题还可以采用如下解法:

方法一:

由公式

S=

得S==84.

方法二:

cosA==,

过点C作AB边上的高CD,则AD=6,BD=15,CD=8,

所以△ABC的面积S=×6×8+×15×8=84.

答案:

84

4.(xx·郑州模拟)在四边形ABCD中,∠B=∠C=120°,AB=4,BC=CD=2,则该四边形的面积等于 (  )

A.7B.6C.5D.

【解析】选C.如图,取AB中点G,连接DG,

则DG∥BC,∠AGD=120°.

分别过B,C作DG的垂线,可求得BE=CF=,DG=4,

所以四边形面积S=S△AGD+S四边形GBCD=AG×DG×sin120°+×(DG+BC)×BE=5.

【一题多解】本题还可以采用如下解法:

选C.连接BD,在△DBC中,BC=CD=2,∠BCD=120°,

所以BD=2,AB⊥BD,

所以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S△ABD+S△CBD=×4×2+×2×2×=5.

5.(xx·长沙模拟)地面上有两座塔AB,CD,相距120米,一人分别在两塔底测得一塔顶的仰角是另一塔顶仰角的2倍,在两塔底连线的中点O处测得塔顶的仰角互为余角,则两塔的高度分别为 (  )

A.50米,100米B.40米,90米

C.40米,50米D.30米,40米

【解析】选B.设高塔高H,矮塔高h,在矮塔下望高塔仰角为α,在O点望高塔仰角为β.

分别在两塔底部测得一塔顶仰角是另一塔顶仰角的两倍,所以在高塔下望矮塔仰角为,

即tanα=,tan=,

根据倍角公式有=①,

在塔底连线的中点O测得两塔顶的仰角互为余角,所以在O点望矮塔仰角为

-β,

即tanβ=,tan=,

根据诱导公式有=②,

联立①②得H=90,h=40.

即两座塔的高度为40米,90米.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6.如图,为测量山高MN,选择A和另一座山的山顶C为测量观测点,从A点测得M点的仰角∠MAN=60°,C点的仰角∠CAB=45°以及∠MAC=75°;从C点测得

∠MCA=60°.已知山高BC=100m,则山高MN=    m.

【解析】在Rt△ABC中,∠CAB=45°,BC=100m,

所以AC=100m.

在△AMC中,∠MAC=75°,∠MCA=60°,从而∠AMC=45°,

由正弦定理,得=,

因此AM=100m.

在Rt△MNA中,AM=100m,∠MAN=60°,

由=sin60°,得MN=100×=150(m).

答案:

150

7.两灯塔A,B与海洋观察站C的距离都等于2km,灯塔A在C北偏东45°处,灯塔B在C南偏东15°处,则A,B之间的距离为    .

【解析】根据图形,

在△ABC中,∠ACB=120°,AC=BC=2km,

由余弦定理,得AB=

=2(km).

答案:

2km

8.(xx·广州模拟)海上有A,B两个小岛相距10nmile,从A岛望C岛和B岛成60°的视角,从B岛望C岛和A岛成75°的视角,那么B岛和C岛间的距离是

    nmile.

【解析】如图,

在△ABC中,AB=10,A=60°,B=75°,C=45°,

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BC==

=5(nmile).

答案:

5

【加固训练】已知:

如图所示的一块三角形绿地ABC中,AB边长为20m,由点C看AB的张角为30°,在AC边上D处看AB的张角为60°,且AD=2DC.则这块绿地的面积为    m2(精确到1m2,取≈1.732).

【解析】由已知∠DBC=30°,所以BD=DC=AD.

又cos60°=,所以AD·cos60°=BD,

故∠ABD=90°,∠A=30°,

所以AB=BC=20,∠ABC=120°,

所以S△ABC=(20)2·sin120°=×400×()2×=300≈520(m2).

答案:

520

三、解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9.(xx·合肥模拟)某登山队在山脚测得山顶的仰角是35°,沿着倾斜角20°的斜坡前进1000m后,又测得山顶的仰角是65°,求山高.

【解析】如图,A是山脚的一点,B为山顶,S是倾斜角20°的斜坡上的一点,且AS=1000m.

在Rt△BSD中,

因为∠BSD=65°,则∠SBD=25°.

在Rt△ABC中,

因为∠BAC=35°,则∠ABC=55°,

所以∠ABS=∠ABC-∠SBD=55°-25°=30°.

在△ASB中,

因为∠BAS=35°-20°=15°,∠ABS=30°,

所以∠ASB=135°.

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AB==

=1000(m),

在△ABC中,BC=AB·sin35°=1000·sin35°≈1000×1.414×0.5736≈811(m).

答:

山高约为811m.

10.(xx·石家庄模拟)如图,某公司要在A,B两地连线上的定点C处建造广告牌CD,其中D为顶端,AC长35米,CB长80米,设A,B在同一水平面上,从A和B看D的仰角分别为α和β.

(1)设计中CD是铅垂方向,若要求α≥2β,问CD的长至多为多少(结果精确到0.01米)?

(2)施工完成后,CD与铅垂方向有偏差,现在实测得α=38.12°,β=18.45°,求CD的长(结果精确到0.01米).

【解题提示】

(1)在Rt△ADC,Rt△BDC中,根据边角关系可得tanα,tanβ,根据α≥2β,可得tanα≥tan2β,解此三角形不等式可得结论.

(2)在△ADB中,根据正弦定理可把DB的长度求出,在△BCD中,根据余弦定理可把DC的长度求出.

【解析】

(1)设CD的长为x米,

则tanα=,tanβ=.

因为>α≥2β>0,所以tanα≥tan2β,

所以tanα≥,

所以≥=,

解得:

0

所以CD的长至多为28.28米.

(2)设DB=a米,DC=m米,∠ADB=180°-α-β=123.43°,

则=,

解得a=≈85.06(米),

所以m=

≈26.93(米).

答:

CD的长约为26.93米.

(20分钟 40分)

1.(5分)(xx·池州模拟)如图,为了测量河对岸A,B两点间的距离,某课外小组的同学在岸边选取C,D两点,测得CD=200m,∠ADC=105°,∠BDC=15°,∠BCD=

120°,∠ACD=30°,则A,B两点间的距离是 (  )

A.200mB.200m

C.100mD.100(1+)m

【解析】选A.在△ACD中,由正弦定理有=,

解得AC=100(+1)m,

在△BCD中,由正弦定理解得

BC=100(-1)(m),

∠BCA=∠BCD-∠ACD=90°,

所以在Rt△ACB中,AB=200(m).

2.(5分)(xx·长沙模拟)如图,在海中一孤岛D的周围有2个观察站A,C,已知观察站A在岛D的正北5nmile处,观察站C在岛D的正西方,现在海面上有一船B,在A点测得其在南偏西60°方向4nmile处,在C点测得其在北偏西30°,则两观测点A与C的距离为    nmile.

【解析】由题意可得∠E=30°,∠ABC=90°,

在Rt△ADE中,AE==10nmile,

所以EB=AE-AB=6nmile.

在Rt△EBC中,BC=BE·tan30°=2nmile,

在Rt△ABC中,AC=

=2(nmile).

答案:

2

3.(5分)(xx·唐山模拟)某升旗仪式上,如图,在坡度为15°的观礼台上,某一列座位与旗杆在同一个垂直于地面的平面上,在该列的第一排和最后一排测得旗杆顶端的仰角分别为60°和30°,且第一排和最后一排的距离为10米,则旗杆的高度为   米.

【解析】如图所示:

在三角形ABC中,可得∠CAB=45°,∠ABC=105°,∠ACB=30°.

利用正弦定理可求出BC=20米,则在直角三角形BDC中,CD=BC·sin60°=30米.

答案:

30

【加固训练】已知锐角三角形的边长分别为2,4,x,则x的取值范围是 (  )

A.1

C.1

【解析】选D.由题得边长为2,4,x,可构成三角形时有2

又此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则当2

由余弦定理得>0,

解得x>2;

当4≤x<6时,最大的角是边长为x所对应的,

由余弦定理得>0,解得x<2;

综上当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时x的取值范围是2

4.(12分)(xx·福州模拟)如图,在等腰直角△OPQ中,∠POQ=90°,OP=2,点M在线段PQ上.

(1)若OM=,求PM的长.

(2)若点N在线段MQ上,且∠MON=30°,问:

当∠POM取何值时,△OMN的面积最小?

并求出面积的最小值.

【解析】

(1)在△OMP中,∠OPM=45°,OM=,OP=2,

由余弦定理得,OM2=OP2+MP2-2×OP×MP×cos45°,

得MP2-4MP+3=0,解得MP=1或MP=3.

(2)设∠POM=α,0°≤α≤60°,

在△OMP中,由正弦定理,

得=,

所以OM=,

同理ON=,

故S△OMN=×OM×ON×sin∠MON

=

=

=

=

=

=,

因为0°≤α≤60°,30°≤2α+30°≤150°,

所以当α=30°时,sin(2α+30°)的最大值为1,此时△OMN的面积取到最小值.

即∠POM=30°时,△OMN的面积的最小值为8-4.

5.(13分)(xx·武汉模拟)如图,在海岛A上有一座海拔1千米的山,山顶设有一个观察站P,上午11时,测得一轮船在岛北偏东30°,俯角为30°的B处,到11时10分又测得该船在岛北偏西60°,俯角为60°的C处.

(1)求船的航行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2)又经过一段时间后,船到达海岛的正西方向的D处,问此时船距岛A有多远?

【解析】

(1)在Rt△PAB中,∠APB=60°,PA=1,

所以AB=.

在Rt△PAC中,∠APC=30°,所以AC=.

在△ACB中,∠CAB=30°+60°=90°,

所以BC=

==,

则船的航行速度为÷=2(千米/时).

(2)在△ACD中,∠DAC=90°-60°=30°,

sin∠DCA=sin(180°-∠ACB)=sin∠ACB===,

sin∠CDA=sin(∠ACB-30°)

=sin∠ACB·cos30°-cos∠ACB·sin30°

=×-×

=.

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AD===.

故此时船距岛A有千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纺织轻工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