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教案课时14图表类主观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15256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3.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教案课时14图表类主观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教案课时14图表类主观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教案课时14图表类主观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教案课时14图表类主观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教案课时14图表类主观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教案课时14图表类主观题.docx

《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教案课时14图表类主观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教案课时14图表类主观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教案课时14图表类主观题.docx

届高考政治第一轮总复习教案课时14图表类主观题

课时4 (微专题)“图表类”主观题专题讲座

图表作为考查考生分析归纳问题能力的一种载体,是表达信息、反映当前经济变化发展趋势的一种重要形式,能较好地考查高考对考生解读、阐释、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四种能力要求,是每年的必考题型。

主要有曲线图、扇形图、柱状图、表格等形式。

一般由表头提示语、表格材料、表脚注解、解答要求和设问五部分组成,可以说能否对问题作出正确的解答就在于能否对各种文字和非文字信息源进行准确解读。

 (2013·山东卷,30)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驱动力。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2008~2012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与经济发展情况。

   年份

项目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R&D经费

支出(亿元)

4616

5802

7063

8687

10240

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

314045

340903

401513

473104

519322

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

1.47

1.70

1.76

1.84

1.97

注 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

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该指标平均水平为3%。

材料二 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采取的推进科技创新措施的依据。

 考生答卷1

阅卷点评:

解读信息不完整,遗漏“表注”的内容。

考生答卷2

阅卷点评:

信息完整,但是没有对图表信息进行整合。

对信息的分析仅仅停留在表面上,没有透过现象把握其本质。

考生答卷3

阅卷点评:

一是对设问审题不准确,没有回答“措施的理论依据”;二是对材料信息提取不完整,没有做到理论和材料一一对应。

【标准答案】

(1)2008~2012年我国R&D经费支出不断增加,GDP持续增长,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表明我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2)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保障;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可以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以企业为主体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可以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优化人财物的配置。

【方法指导】

1.第一步,审设问

首先宏观把握设问要求回答的是什么。

其次微观分析设问要求,对每一问都要咬文嚼字,把握范围、程度、本质等,根据设问组织答案。

(1)第一问一般问的是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要特别注意看清题目问的是“分别反映了”还是“共同反映了”。

组织答案时不仅要写出图、表反映的表面现象,还要指出这一现象所包含的深层次信息及本质问题。

(2)第二问(如果有的话),一般是问两个图(表)、材料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90%以上都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前后相继的关系。

(3)第三问(或第二问),一般要求结合材料谈措施。

考生要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切忌漫天撒网。

此外答题时要注意将材料和课本原理结合起来,避免材料和原理脱节。

2.第二步,审图、表

(1)首先审标题。

图、表的标题反映了图、表的主题和中心,把握住图、表的标题,分析图、表的内容时就不会犯方向性错误。

同时图、表的标题又对作答起着提示、指向和限制作用。

(2)其次审图、表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

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一般要进行“三比”,即横比(说明两者的差距)、纵比(说明变化:

增长或者减少)、合比(前两者的结合),通过全方位比较图、表中的数据,从中得出变化的趋势。

要注意从数据到术语、从现象到本质、从理论到实践,做到规范表述。

(3)最后读注(备注)。

注是图、表的延伸,往往对答题有较大影响,解释性的注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补充性的注则是答案的来源之一。

千万不要遗漏。

(微专题)“图表类”主观题专项训练 

1.(2014·安徽卷,39)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我国政府高度关注的工作。

年份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支出(元)

国内旅游收入(亿元)

国内旅游收入占

GDP的比重(%)

2008

43.7

275.3

8749.3

2.8

2009

41.0

295.3

10183.7

3.0

2010

41.1

306.0

12579.8

3.1

2011

40.4

471.4

19305.4

4.1

2012

39.3

491.0

22706.2

4.4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表中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解析 经济图表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要求全面、完整、准确地把握全部信息。

要从标题、图表内容(横向、纵向)等方面加以概括和总结,对图表中数据、项目之间的关系要准确分析和解读,最为重要的是要对图表中数据、项目之间的横向关系加以整合,揭示其本质的内在的联系。

答案 图表显示,从2008年到2012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呈下降趋势,农村居民国内旅游人均消费支出增加,这说明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改善,消费结构更加合理。

农村居民旅游支出增加,带动国内旅游收入的增长,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表明扩大内需有助于刺激经济发展,要继续发展旅游业,带动国家经济发展。

2.(2014·四川卷,13)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7~2013年我国GDP增长速度、消费贡献率与第三产业贡献率变动情况

注 消费贡献率指最终消费需求增量与GDP增量之比;第三产业贡献率指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

材料二 2013年以来,我国改变过去经济减速时立即刺激经济回归高增长的思路,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将调结构和促改革的举措纳入宏观经济政策框架。

主要的政策措施有:

简政放权,取消和减少行政审批,放宽户籍管理、土地产权流转、金融创新等方面的制度限制;实施指向更为明确的差别化结构性财政金融政策,财政信贷向“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倾斜;对有利于就业创业的部门实行减税和融资优惠。

(1)解读材料一的经济信息。

(2)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当前我国宏观调控方式创新的意义。

解析 第

(1)问,图表中有三项指标,分别为我国GDP增长速度、消费贡献率和第三产业贡献率,从三条折线的走势不难看出,我国GDP增速总体放缓,消费贡献率和第三产业贡献率总体趋于提高。

(2)问,要求学生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当前我国宏观调控方式创新的意义。

解答本问的关键是找准有效信息点,材料中的信息点就是主要的政策措施的描述。

“简政放权”体现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更好发挥市场和政府两方面的作用;“向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领域和环节倾斜体现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发展的意义;“对有利于就业创业的部门实行减税和融资优惠”体现了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意义。

答案 

(1)①我国GDP增速总体放缓,消费贡献率和第三产业贡献率总体趋于提高。

②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在改善,产业结构趋好,但还不稳定。

(2)①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激发市场活力。

②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处理好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的关系,实现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③促进就业创业,保障和改善民生。

3.2002~2014年我国城乡居民年均文化消费及相关数据

(元/人)

城镇居民(元/人)

农村居民(元/人)

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亿元)

可支配收入

消费

支出

文化

消费

纯收入

消费

支出

文化

消费

2002

7703

6030

407

2476

1834

47

2006

11759

8697

591

3587

2829

74

5123

2014

21810

15161

1102

6977

5221

165

16000

注:

①2014年,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居民文化消费总量之比为196∶111∶119∶100,文化消费占消费支出的比重分别为8.1%、6.5%、6.6%和5.5%。

②发达国家居民文化消费占总消费额的比重通常>30%。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消费的知识,分析如何进一步释放我国居民的文化消费潜力。

答案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是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

要释放居民文化消费潜力,必须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增加居民收入。

②收入差距大小是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

我国城乡、东中西部等地区文化消费水平不同,这说明要释放居民文化消费潜力,需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发展差距。

③生产决定消费。

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居民文化消费增加,这说明要释放居民文化消费潜力,必须丰富文化产品供给,满足人们多样化的文化消费需求。

④消费观念影响消费行为。

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注重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协调。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年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单位:

%

年份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上半年

财政收入

21.3

25.0

12.8

10.1

8.8

城镇居民

可支配收入

7.8

8.4

9.6

7.0

8.0

材料二 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建立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

必须坚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1)请你分析表格中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怎样实现材料二的目标。

答案 

(1)五年期间,我国国家财政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增长很快,我国经济较快发展。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

(2)①进一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②发挥财政在完善社会保障和提高人们生活方面的作用。

③发挥财政对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支持力度。

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5.[2013·浙江文综,40

(1)]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

材料一 

2006~2012年我国环境治理、科研投入和经济成就

年份

环境污染治理

投资总额(亿元)

研究与试验发展

经费支出(亿元)

GDP

(万亿元)

2006

2566

3003

21.6

2008

4490

4616

31.4

2010

6654

7062

40.2

2012

10242

50.8

材料二 2006~2012年我国节能减排主要指标情况

注:

①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美国的2.3倍,欧盟的4.5倍,日本的8倍。

②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空气污染指数PM2.5(细颗粒物)经常超过300微克/立方米的重度污染标准。

指出材料一、二反映的经济信息。

解析 属于图表类非选择题。

正确解读图表信息必须扣住图表标题,并以此为依据对图表中的数据进行纵向、横向比较,一般通过纵向比较看变化的趋势,通过横向比较发现存在的问题,有注时,必须结合注的内容进行完整的解读。

答案 材料一、二反映了2006~2012年我国在GDP总量实现较快增长的同时,科研经费投入和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也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每万元GDP能耗和空气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排放量在下降;但是,我国每万元GDP能耗与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说明我国在节能降耗、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长效热点讲座(四)

创新驱动,促转变调结构,坚持科学发展

[热点缘由] 2014年12月9日,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会议强调,要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平衡,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要着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上述问题的重要性决定了该问题在高考中的地位,成为近两年和未来高考命题要持续关注的问题。

获取信息(命题素材)

阐释归纳(答题要素)

加大科研经费投入;鼓励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等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

扩大内需的一系列举措;重视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建设等

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推进城镇化建设等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重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强和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环保产业由“配角”变身“主角”,到2015年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运用知识](答题流程)

 (2013·浙江高考,40)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的全过程。

材料一 2006~2012年我国环境治理、科研投入和经济成就

年份

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总额(亿元)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亿元)

GDP(万亿元)

2006

2566

3003

21.6

2008

4490

4616

31.4

2010

6654

7062

40.2

2012

10242

50.8

材料二 2006~2012年我国节能减排主要指标情况

注 ①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美国的2.3倍,欧盟的4.5倍,日本的8倍。

②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空气污染指数PM2.5(细颗粒物)经常超过300微克/立方米的重度污染标准。

结合材料,运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关知识,说明如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中。

第一步:

审设问,明确回答方向(问什么,答什么)

知识限定:

经济生活中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有关知识

主体限定:

国家

客体限定:

生态文明建设

角度限定:

怎么做

第二步:

链教材,列出知识提纲(有多少,列多少)

如何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第三步:

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有什么,选什么)

知识提纲

有效信息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材料一表明从2006~2012年,国家加大了对环境治理和节能降耗方面的科技投入,大力推进环境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从材料二中的柱状图可以看出,由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因此从2006~2012年我国的每万吨GDP能耗和空气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都有所下降

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材料未体现,舍去

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①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4倍,美国的2.3倍,欧盟的4.5倍,日本的8倍。

②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空气污染指数PM2.5(细微颗粒)经常超过300微克/立方米的重度污染标准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材料未体现,舍去

第四步:

组答案,条理严谨作答(用术语,加材料)

答案 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需要加大环境治理和节能降耗方面的科研投入,大力推进环境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加强生产发展过程中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力度;需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落实到每个企业和每个家庭。

[探究训练](命题预测)

 (2015·温州二校联考)材料一 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指出,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对拉动投资和消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促进节能减排和民生改善,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意味着节能环保产业由过去的“配角”变身“主角”。

根据《意见》,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速在15%以上,到2015年,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

材料二 我国节能环保产业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总体上看,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与需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创新能力不强,二是结构不合理,三是市场不规范,四是政策机制不完善,五是服务体系不健全。

材料三 2014年7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基本思路,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针对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更加注重定向调控,有效实施一些兼顾当前和长远的政策措施,加快深化改革开放,着力推动结构调整,妥善防范化解风险,不断改善民生工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会议要求,坚持把改革放在重中之重位置,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加快推进改革,激发市场内在动力和活力。

1.结合材料一,推动节能环保产业由过去的“配角”变身“主角”有何意义?

答案 ①节能产品生产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②节能产品生产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转变。

③生产决定消费,节能产品生产有利于引导消费者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观念,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

2.结合材料二中的问题,如何才能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答案 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靠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②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企业科技进步,管理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

③加强政府宏观调控,通过财政和税收,以及行政手段,完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奖励机制,做好配套服务体系,合理引导企业生产。

④规范市场秩序,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营造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宣传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