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单元知识小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15040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单元知识小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九年级物理单元知识小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九年级物理单元知识小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九年级物理单元知识小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九年级物理单元知识小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单元知识小结.docx

《九年级物理单元知识小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单元知识小结.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物理单元知识小结.docx

九年级物理单元知识小结

《多彩的物质世界》单元知识小结

一、宇宙和物质世界

1、宇宙是广阔无垠的,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保持物质性质的分子组的。

2、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的特征。

3、原子的结构: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4、纳米和纳米技术。

二、质量

1、定义: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用字母m表示。

2、单位:

国际单位制的主单位——千克(㎏);其他单位:

克(g)、毫克(mg)、吨(T)。

3、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1)调节横梁平衡: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面上;②把游码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③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刻度盘的中线,天平的横梁平衡。

(2)称量物体的质量:

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重新平衡。

(3)读取物体质量:

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应的刻度值。

(4)注意事项:

①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②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③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本节复习应注意的问题: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位置、温度、形状、状态的改变而改变。

*使用天平时,如果指针偏向刻度盘的左侧(或右侧),在下列情况应该如何操作:

①调节横梁平衡时;②称量物体的质量时。

*用天平能不能测量一张邮票(或其他微小物体)的质量?

如何测量液体的质量?

*如何用不等臂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如何使用平衡螺母不能调节的天平?

*如果称量物体质量时误操作为“右物左码”,平衡时应该如何读取物体质量?

三、密度

1、定义: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3、密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千克/米3(㎏/m3);

常用单位克/厘米3(g/cm3)

1g/cm3=1000kg/m3

4、测量物质的密度

(1)量筒的使用:

①量筒是用来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利用排液法也可以间接测量固体的体积。

②使用量筒前应看清量筒的最大测量值和最小分度值。

③读取液体的体积:

视线应与筒内凹面(如水)的底部相平或凸面(如水银)顶部相平。

(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的密度与液体的密度(原理、器材、实验步骤、表达式)。

5、密度知识的应用:

①鉴别物质;②根据需要选择不同密度的材料;③求物体的体积和质量;④测算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

※本节复习应该注意的问题: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不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变化而变化,每种物质在同一状态下密度相同,不同物质密度一般不同。

*某种物质密度的物理意义:

例如铁的密度7.9×103㎏/,其物理意义是“体积为1m3的铁的质量为7.9×103㎏”

*如何描绘某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根据图象求密度或判断哪种物质的密度大?

*物质的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一般物体的温度升高,体积变大,质量不变,所以密度变小。

但是,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

*如何用量筒测量漂浮在水面(密度小于水)的固体的体积?

(悬锤法、针压法)

*只有天平,没有量筒,怎样测量液体的密度?

怎样测量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等效法)

*如何解答不同物质混合物的质量与密度计算问题?

(求合金、溶液有关计算)

《运动的描述和快慢》单元知识小结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

(1)单位:

①国际主单位:

米(m);

②常用单位:

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③换算单位:

1Km=1000m;1m=10dm;1dm=10cm;1cm=10mm;1mm=1000μm

1μm=1000nm;

(2)测量工具:

刻度尺。

*正确使用刻度尺:

①刻度尺要放正,刻度要紧靠被测物体。

②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③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并记下单位。

④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3)误差:

①定义: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

②减少误差的方法: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时间

(1)单位①国际主单位:

秒(S);②常用单位:

时(h)、分(min)

(2)测量工具:

钟、表、停表

二、机械运动

1、定义: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参照物:

要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的,就要选择一个标准物体做参照,这个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

3、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一切物体都在运动,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平常我们所说的运动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

(2)相对静止:

两个运动物体的快慢相同,运动的方向相同,这两个物体就相对静止。

三、速度

1、物理意义: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2、大小:

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3、公式

4、单位:

国际单位s——米(m),t——秒(s),v——米/秒(m/s)。

常用单位s——千米(km),t——时(h),v——千米/时(km/h)。

单位换算:

1米/秒=3.6千米/时

5、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沿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6、变速运动:

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变速运动。

用平均速度来粗略地描述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一段时间内,或在某一段路程上的平均快慢程度。

※本节复习应注意的问题

*学会用刻度尺与辅助工具测量特殊的长度,如硬币、乒乓球直径;一张纸的厚度;圆周长;曲线长度;细铜丝直径……

*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误差不可能避免,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学会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

反之,根据物体运动情况判断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物体沿直线运动、快慢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s=vt.

*学会利用s—t图象和v—t图象解答物体运动问题。

*注意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算术平均值。

《力、力和运动》单元知识小结

一、力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2)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

3、单位:

牛顿(N);测量力的工具——弹簧测力计。

4、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5、力的示意图:

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现出来。

6、常见的力

(1)重力(G)

*定义: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大小:

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公式G=mg

*方向:

竖直向下。

*重心: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

(2)弹力(F)

*弹性和塑性:

物体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的特性叫做弹性;物体变形后不能自动恢复原来的特性叫做塑性。

*弹力:

弹力是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越大。

(3)摩擦力(f)

*定义:

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就叫摩擦力。

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摩擦力的大小:

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7、合力:

如果一个力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求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

二力方向相同:

F=F1+F2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

二力方向相反:

F=F1—F2方向跟F1的方向相同(F1>F2)。

二、力和运动

1、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2、惯性: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3、二力平衡:

(1)二力平衡状态:

物体在受到两个力作用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4、运动和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合力为零):

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物体受平衡力的作用:

运动状态(速度大小、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本节复习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对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有哪些区别?

*关于“惯性”:

一切物体无论处于什么运动状态都有惯性;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惯性的大小与速度无关;“物体受惯性作用”的说法是错误的。

*关于摩擦力:

怎样判断静止的物体是否受到摩擦力?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运动吗?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吗?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吗?

《杠杆、其他简单机械》单元知识小结

一、杠杆

1、定义: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叫做杠杆。

2、杠杆的五要素

(1)支点O:

杠杆绕着转动的点;

(2)动力F1:

使杠杆转动的力;

(3)阻力F2:

阻碍杠杆转动的力;(4)动力臂L1:

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5)阻力臂L2:

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3、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

4、分类

(1)省力杠杆: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撬棒、抽水机摇柄、拔钉锤……);

(2)费力杠杆:

动力臂小于阻力臂(镊子、理发剪刀、船桨、钓鱼杆……);

(3)等臂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天平)。

二、滑轮

1、定滑轮:

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1)工作时的特点:

不省力,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2)实质:

是一个等臂杠杆。

2、动滑轮:

轴和物体一起运动的滑轮。

(1)工作时的特点:

能省一半的力,不能改变力的方向。

(2)实质:

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

3、滑轮组:

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

工作时的特点:

滑轮组用几股绳子吊起物体,拉力等于物重的几分之一。

三、其他简单机械

1、轮轴:

由一个轴和一个大轮组成。

(1)轮轴相当于一个杠杆,轮和轴的中心是支点,作用在轮上的力为动力,作用在轴上的力为阻力,则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在轮上加一个不大的力,在轴上可以得到一个较大的力,所以轮轴是一个省力的机械。

(2)常见的轮轴:

汽车方向盘、自行车车把、门把手、手钻机、水龙头……

2、斜面:

斜面是一种可以省力的简单机械。

当斜面高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

※本节复习应该注意的问题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为什么要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画杠杆示意图,动力和阻力要画在杠杆上,画力臂时应该过支点O作力的作用线的垂线,支点到垂足之间的距离就是力臂。

*原来平衡的杠杆,如果两边增加(或者减少)相等的力还能保持平衡吗?

*动力臂越长的杠杆越省力,对不对?

*怎样分析杠杆转动过程中动力大小的变化?

*使用滑轮组提起重物时,如果拉力F=1/4G,省了多少力?

这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是物体升高的距离h的几倍?

*使用动滑轮一定能够省力吗?

如果不是,请举例说明。

*怎样分析滑轮组工作时,绳子、框架、挂钩的受力情况?

《压强、液体的压强》单元知识小结

一、压力和压强

1、压力

(1)定义: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方向:

垂直于受力面且指向受压物体。

(3)作用效果:

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

2、压强

(1)物理意义:

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定义:

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公式

压强的单位:

帕斯卡(Pa)1Pa=1N/m2

(3)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

①压力一定时,减小(或增大)受力面积;

②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或减小)压力;

③同时增大(或减小)压力、减小(或增大)受力面积。

二、液体的压强

1、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液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对支持它的容器底有压强,液体有流动性,因此对阻碍它流散的容器壁也有压强。

2、液体压强的特点:

(1)液体内部朝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都相等。

(3)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3、液体压强公式

三、连通器:

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

(1)原理:

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中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2)应用:

茶壶、锅炉水位计、船闸……

※本节复习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水平面上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F等于它的重量G,但是F与G是不同的力,而且受力物体各不相同。

*压强公式P=F/S中,S是受力面积,即互相挤压的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

*固体对支持面的压强由压力F与受力面积S决定,一般先求出压力F(如水平面F=G),再求P=F/S;液体的压强P由液体的密度ρ与深度h决定,一般先由公式P=ρgh求出深度h处的压强,再用公式F=PS求出液体的压力。

*固体中的柱体(圆柱体、长方体、正方体……)对水平支持面上的压强的大小,也可以用公式P=ρgh进行判断。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容器中的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的区别。

*容器里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不一定与液体的重量G液相等,例如:

圆筒型容器(烧杯)中F=G液;在口径上大下小的容器(茶杯、量杯)中F<G液;在口径上小下大的容器(锥形瓶)中F>G液。

 

《浮力、浮力的应用》单元知识小结

一、浮力

1、定义:

液体和气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有竖直向上的托力,这个力叫做浮力。

2、求浮力大小的方法

(1)称重法

(2)阿基米德原理

(3)平衡法

(适用于漂浮体或悬浮体)

二、物体浮沉条件

(1)上浮:

浮力大于重力F>G;

(2)下沉:

浮力小于重力F<G;

(3)悬浮:

浮力等于重力F=G;(4)漂浮:

浮力等于重力F=G。

三、浮力的利用

1、采用“空心”的办法,增大可以利用的浮力(轮船的原理)。

2、密度计:

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

(1)原理:

根据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自身的重力。

(2)密度计的刻度的特点是“上小下大”、不均匀“上疏下密”。

3、潜水艇:

依靠水舱充、排水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下沉、悬浮和漂浮。

4、氢气球、热气球和飞艇利用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它们的重量小于排开的空气的重量,因而能够升空。

5、盐水选种:

盐水的密度较大,浸没在盐水中的饱满种子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而下沉,不饱满种子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而上浮。

6、利用浮力知识测量物体的密度:

用弹簧测力计、杯子和水、细线、长方体木块等器材。

根据浸没条件、称重法、平衡法,测量末知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本节复习应该注意的的问题

*举例说明物体在空气中受到的“浮力”和飞机运动时受到的“升力”的区别。

*轮船从河里驶入大海,受到浮力的大小会变化吗?

它将下沉一些还是上浮一些?

*密度计浸在不同的液体中受到浮力的大小相等吗?

浸在不同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吗?

*浸入水中的物体,在什么情况下它的体积与它排开水的体积相等?

如果有水溢出容器,在什么情况下它排开水的体积与溢出水的体积相等?

*液面的升降问题:

①一块冰漂浮在一杯水的水面上,冰熔化之后,水面的高度是否变化?

如果冰块中包着一小石块,仍然漂浮在水面上,冰熔化之后,小石块下沉,水面高度是否变化?

②底面积为S的烧杯里有高度为H的水,将一木块放入水中,水面升高Δh,则木块排开水的体积

;若木块从杯里的水中上浮,静止后有部分体积露出水面,水面下降

,则露出水面部分的体积

*怎样分析浸没水中的物体与所接触物体的相互作用力?

在什么条件下,这些相互作用力等于零?

 

《功和机械能》单元知识小结

一、功

1、“功”的含义: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这个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功的计算:

(1)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

(2)公式W=FS

*举高物体时,克服重力做功W=Gh

(3)功的单位:

焦耳(J)1焦耳=1牛顿米

3、功的原理:

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二、机械效率

(1)有用功(

):

对人们有用的功叫有用功。

(2)额外功(

):

在工作时,并非人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额外功。

(3)总功(

):

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叫做总功。

(4)机械效率:

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

公式

*注意:

η只有大小没有单位,通常用百分数表示;η总是小于1。

三、功率

1、物理意义:

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定义:

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叫做功率。

公式

3、单位:

国际单位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1W=1J/s;工程技术上还常用千瓦(KW),1KW=1000W。

四、机械能

1、能量:

如果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量。

物体具有的能量越大,能够做功越多。

功是能量变化大小的量度,功和能的单位都是焦耳。

2、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

机械能=动能+势能。

(1)动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动能。

*运动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就越大。

(2)势能

①重力势能:

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势能。

*物体的质量越大,被举高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②弹性势能:

物体由于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弹性势能。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3、机械能转化:

(1)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

(2)机械能守恒条件:

如果只有动能的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和保持不变。

※本节复习应该注意的问题:

*判断某一过程是否做功:

必须同时满足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二者缺一不可,否则就没有做功。

*常见的几种看似做功而实际上没有做功的情况:

①物体靠惯性通过了一段距离,没有沿运动方向上的力。

②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但物体静止不动,没有移动距离。

③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同时也运动了一段距离,但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垂直。

*功率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而不是做功的多少。

*使用机械做功时,其机械效率的大小与功率的大小、省力多少没有直接关系。

*使用滑轮组提升物体时,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与物体升高的高度h有什么关系?

绳端拉力F与物体的重量G、动滑轮的重量G动有什么关系?

机械效率η的大小与动滑轮重、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物体的重力有什么关系?

*能量与功的关系:

能是物体做功的本领,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或者正在做功,它一定具有能量;但是,一个具有能量的物体,它不一定在做功。

*如何判断物体具有哪些能量?

例如:

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既有动能又有势能。

*判断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变化和怎样变化。

例如①小明从滑梯的上端匀速滑到下端;②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给路边花木淋水的洒水车;③沿水平方向飞行正在投掷救灾物质的飞机;④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运行的过程;⑤乒乓球从高处静止下落后弹起上升到最高点的过程……

【分子热运动、内能】单元知识小结

一、分子动理论的三个基本论点: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物质的状态变化时体积发生变化,主要是由于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排列方式上发生了变化。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扩散现象:

两种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扩散现象表明:

①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3、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小时,斥力大于引力,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之间的距离稍大时,斥力小于引力,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可以忽略。

二、内能

1、概念: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物体内能的大小与温度、体积、状态、质量、分子种类等因素有关。

*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分子运动加快,内能就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就减小。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热传递和做功

(1)热传递是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高温部分转移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2)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加。

例如:

克服摩擦做功、压缩气体做功、……

②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减小。

例如:

气体膨胀推动活塞做功、……

※本节复习中应该注意的的问题

*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

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机械能是由物体整体运动的状态和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及物体弹性形变的大小决定的;而内能是物体内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对位置决定的。

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而不一定具有机械能。

例如,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机械能为零,但它一定具有内能。

*怎样理解“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①如果没有看见内能改变过程,就无法判断内能改变的原因。

例如:

锯条的温度升高……

②如果没有做功过程,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放出热量,内能减小;如果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又对外做功,则不能确定其内能的变化情况。

*怎样理解“热量”的概念?

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能量,没有热传递就无所谓热量。

因此,认为物体具有多少热量、或物体温度高含有热量多等观点是错误的。

*关于“热”的几种意义:

①表示“温度”,例如:

今天的天气很热;电炉丝热得发红。

②表示“热量”,例如:

酒精蒸发吸热;酒精灯的火焰给烧杯里的水加热。

③表示“内能”,例如:

摩擦生热;被压缩的气体变热。

*关于热量、内能、温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B、物体的温度升高,它的内能一定增加,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物体的内能增加了,它的温度一定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D、以上的说法都不对。

【热量的计算、热机】单元知识小结

一、比热容

1、概念: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2、单位:

J/㎏.℃

3、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4、水的比热容的特点及其意义:

(1)水的比热容是4.2×103J/㎏.℃,它的物理意义是:

质量为1㎏的水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是4.2×103J。

(2)水的比热容的特点是较大。

它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

①一定质量的水升高或降低一定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较多,有利于用水作为泠却剂或取暖。

②一定质量的水吸收或放出较多的热量而自身的温度却改变不多,有利于调节气候。

二、热量的计算公式

三、热值

1、定义:

1㎏的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

2、单位:

J/㎏

3、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其中q是燃料的热值)

四、热机:

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

1、内燃机:

利用燃料在汽缸里燃烧时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来推动活塞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热机。

汽油机和柴油机都是内燃机。

2、汽油机的构造和工作过程

(1)构造:

进气门、火花塞、排气门、气缸、活塞、连杆、曲轴

(2)工作过程:

一个工作循环由四个冲程组成(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只有做功冲程燃气对外做功,其他三个冲程是辅助冲程,要靠飞轮的惯性来完成。

*一个工作循环活塞往复两次,曲轴和飞轮转两周,对外做功一次。

3、柴油机和汽油机的异同(略)

4、热机的效率:

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与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率。

五、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本节复习应该注意的问题

*如何理解“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

①每种物质都有各自的比热容,不同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②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状态下的比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