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锅炉安装技术总结修改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14241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锅炉安装技术总结修改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1锅炉安装技术总结修改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1锅炉安装技术总结修改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1锅炉安装技术总结修改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1锅炉安装技术总结修改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锅炉安装技术总结修改1.docx

《1锅炉安装技术总结修改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锅炉安装技术总结修改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锅炉安装技术总结修改1.docx

1锅炉安装技术总结修改1

第二章锅炉专业

第一节锅炉岛工程概况

一、电厂概况

广东河源电厂位于河源市埔前镇。

本期工程为一期工程,并留有扩建余地。

规模为2×600MW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两缸两排汽、凝汽式汽轮机发电机组。

锅炉室外露天布置,汽轮机室内纵向布置,机组向左扩建(从汽机房向锅炉房看),汽机机头朝向扩建端,机组运行层标高:

15.5m。

锅炉系由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生产制造的超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直流锅炉,其型号为HG-1795/26.15-YMI,采用П型布置、单炉膛、改进型低NOXPM(PollutionMinimum)主燃烧器和MACT(MitsuibishiAdvancedCombustionTechnology)型低NOx分级送风燃烧系统、墙式切园燃烧方式,炉膛采用内螺纹管垂直上升膜式水冷壁、带再循环泵的启动系统、一次中间再热。

二、锅炉房布置

锅炉支撑构架采用全钢结构,运转层以上设计为露天布置,炉顶设轻型防水屋顶并沿炉顶周围封闭。

锅炉受热面分为炉膛和后烟井两个区域,炉前区域由水冷壁形成的炉膛,顶部从前到后依次布置分隔屏、后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高温再热器等受热面管屏,中部四面水冷壁上布置四台燃烧器,四角布置A-A角式燃烧器。

炉后为四面包墙加中隔墙过热器形成的后烟井,将后烟井分割为前后两个通道,前烟道内由上到下布置立式低温再热器,水平低温再热器,及前部省煤器蛇形管;后烟道内由上到下布置立式低温过热器,水平低温过热器,及后部省煤器蛇形管排。

空预器布置在锅炉尾部竖井下方,位于+12850mm层,省煤器与空预器之间由灰斗、连接烟道及挡板门连接。

锅炉与电除尘之间布置各两台一次风机和送风机。

炉后布置电除尘器(双室四电场静电除尘器),电除尘与烟囱之间布置两台轴流式引风机。

定期排污扩容器布置于炉右L—M之间,采用卧式布置。

磨煤机布置于C、D排之间,设计6台中速磨煤机,纵轴线呈左右方向布置。

三、锅炉技术参数

锅炉主要参数见表3-2-1。

表3-2-1锅炉主要参数

过热蒸汽

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

1795t/h

额定蒸汽压力(过热器出口)

26.15MPa(g)

额定蒸汽压力(汽机入口)

25.00MPa(a)

额定蒸汽温度

605℃

再热蒸汽

蒸汽流量(B-MCR)(暂定)

1464t/h

进口/出口蒸汽压力(B-MCR)

4.83/4.63MPa(g)

进口/出口蒸汽温度(B-MCR)

351/603℃

出口蒸汽温度(BRL)

603℃

给水温度(B-MCR)

293℃

四、锅炉主要界限尺寸

(1)锅炉深度(H—N柱间)52700mm

(2)锅炉宽度(两外侧柱B0—B40.6之间)40600mm

(3)炉顶大板梁标高(J、K、L)86500mm

(4)屏式过热器进口集箱标高 75100mm

(5)屏式过热器出口集箱标高 75100mm

(6)高温过热器进口集箱标高 75100mm

(7)高温过热器出口集箱标高751000mm

(8)低温过热器出口集箱标高70350mm

(9)侧水及侧包上集箱标高73800mm

(10)前水及后水吊挂集箱标高74500mm

(11)顶棚标高73200mm

(12)低温再热蒸汽进口集箱标高47930mm

(13)再热蒸汽出口集箱标高74900mm

五、主要机具配置情况

1.主吊机具

1#炉配置一台FZQ1650/75t附着式塔吊,布置于固定端,2#炉配置一台FZQ1380/63t附着式塔吊,布置于扩建端,是每台炉的主吊机具。

在大板梁吊装时两台炉均使用了M2250(450t)履带吊超起工况抬吊就位;

2.配合机具

除一台主吊机具外,在炉架到顶后,每台炉配置一台16t塔吊作为本体受热面的配合吊机,主要为炉后受热面服务;1#炉钢结构吊装前期使用63t履带吊吊装,50t履带吊地面配合;二层以上使用FZQ1650/75t塔吊和M2250履带吊作为主吊机械;水冷壁及包墙组合、运输主要用60t龙门吊、50t履带吊和25t低驾车及100t托盘;尾部竖井内低温再热器管排、低温过热器管排及省煤器管排吊装主要使用16t塔吊并配以10t手动滑车;高再管排组件、高过管排组件、屏过管排组件吊装主要使用两台主吊塔吊;炉顶和炉前连接管主要使用75t和16t塔吊;水冷壁下部连接管吊装主要使用两台5t卷扬机;炉后烟道选用外租260t履带吊作为主吊机械。

六、锅炉施工大事记

锅炉施工大事记见表3-2-2。

表3-2-2锅炉施工大事记

项目

时间

备注

炉架吊装

#1锅炉2007.04.26—2007.09.28

5个月2天,中间停工累计1个月

#2锅炉2007.08.17—2008.02.27

6个月10天,中间影响累计2个月

受热面组合、安装

#1锅炉2007.09.19—2008.05.18

8个月,中间影响累计2个月

#2锅炉2008.03.01—2008.12.21

历时9个月20天

锅炉整体水压试验

#1锅炉2008.05.23—2008.05.23

#2锅炉2008.12.31—2009.01.01

锅炉EDTA点火酸洗

#1锅炉2008.10.01—2008.10.11

历时10天

#2锅炉2009.05.03—2009.05.11

历时8天

锅炉第一阶段冲管

#1锅炉2008.10.29—2008.10.31

#2锅炉2009.06.01—2009.06.04

锅炉第二阶段冲管

#1锅炉2008.11.01—2008.11.04

#2锅炉2009.06.06—2009.06.07

机组总启动

#1锅炉2008.11.30—2008.12.31

#2锅炉2009.07.24—2009.08.14

 

第二节锅炉钢结构安装

一、工程概况

广东河源电厂2×600MW超超临界机组,锅炉构架全部为钢结构,采用扭剪型高强螺栓连接,螺栓直径M22(大板梁F采用了大六角型高强螺栓与立柱连接,螺栓直径M27),整台钢架需要约70877套高强螺栓。

锅炉杆件总计2234件,总重约3389.95t,其中大板梁共10件,E大板梁为最重件,重约132t。

炉架宽度方向排列为B0、B7.3、B20.3、B33.3、B40.6五排,总宽度40.6m;炉架深度方向布置H、J、K、L、M、N六列,总深度52.7m。

炉架共分七个安装层,+8m、+30m、+43m、+50.9m、+60.8m、70.9m、+84.8m,大板梁顶标高为86.5m,炉顶支吊梁标高为+84.8m,锅炉受热面通过吊杆悬吊在此平面上。

B、C、D大板梁依次支撑在J、K、L排内侧柱顶,A、G板梁依次安装在H、N排内侧柱,F板梁安装在B7.3、B33.3轴线L-N立柱上。

二、工程特点

本工程锅炉炉型钢架数量较少、规格较多,吊装工作量大;特别是第二层的吊装,单根立柱长22m,最重32.2t,为施工增加了难度。

施工人员高空作业多,不安全因素也多,所以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

锅炉钢架作为锅炉的承力部件,调整好钢架立柱的垂直度及各框架的尺寸是安装工作的重点,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质量标准去检查、验收。

三、劳力、工期进度

1.劳力需求

(1)柱底板安装:

安装工6人,起重工1人。

(2)第一层钢架吊装:

起重4人、架工4人、运输及配合吊装8人、安装工16人,共32人。

(3)第二层钢架吊装:

起重3人、架工4人、运输及配合吊装4人、安装工13人,共24人。

(4)第三层钢架吊装:

起重3人、架工4人、运输及配合吊装4人、安装工13人,共24人。

(5)第四层钢架吊装:

起重4人、架工3人、运输及配合吊装6人、安装工21人,共34人。

(6)第五层钢架吊装:

起重4人、架工4人、运输及配合吊装8人、安装工43人,共59人。

(7)第六层钢架吊装:

起重4人、架工4人、运输及配合吊装8人、安装工43人,共59人。

(8)第七层钢架及大板梁吊装:

起重4人、架工4人、运输及配合吊装4人、安装工16人,共28人。

2.工期进度

(1)#1锅炉。

柱底板安装:

2007年4月11日~2007年4月23日,因土建基础影响

第一层钢架安装:

2007年4月26日~2007年5月15日

第二层钢架安装:

2007年5月19日~2007年6月23日,受设备到货的严重影响

第三层钢架吊装:

2007年6月23日~2007年7月8日

第四层钢架吊装:

2007年7月9日~2007年7月15日

第五层钢架吊装:

2007年7月16日~2007年7月21日

第六层钢架吊装:

2007年7月22日~2007年7月28日

第七层钢架吊装:

2007年7月29日~2007年9月9日,受立柱到货影响

大板梁吊装:

2007年8月22日~2007年9月15日,大板梁到货影响

整体验收:

2007年9月28日

(2)#2锅炉。

柱底板安装:

2007年7月12日~2007年7月25日

第一层钢架安装:

2007年8月17日~2007年11月3日

第二层钢架安装:

2007年11月5日~2007年11月26日

第三层钢架吊装:

2007年12月1日~2007年12月13日

第四层钢架吊装:

2007年12月18日~2007年12月22日

第五层钢架吊装:

2007年12月24日~2008年1月2日

第六层钢架吊装:

2008年1月3日~2008年1月9日

第七层钢架吊装:

2008年1月13日~2008年1月25日

大板梁吊装:

2008年1月20日~2008年1月30日

整体验收:

2008年2月27日

四、施工方案简介

钢架采取散装方式,由固定端往扩建端、由下往上逐层安装,并每层形成井字架结构,同时每层的平台扶梯及时安装到位。

在钢结构钢架安装时,相应部位的设备(如空预器、燃烧器、烟道、风道等)及时穿插临抛到位。

钢架吊装一层找正验收一层。

钢架安装时注意缓装件的安装,需在受热面大件吊装就位后方可进行。

炉顶钢架安装应结合受热面大件吊装的要求进行,采用单根吊装方式。

受压件支吊平面钢梁安装,应结合受热面吊装需要,逐根安装,安装前应将吊杆在地面穿装到梁上,随梁一起吊装。

钢架柱脚二次灌浆应在第一层钢结构安装找正验收结束后进行,待二次灌浆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逐层安装钢架。

钢架吊装前期第一层的主力吊车为63t履带吊,后期所有钢结构由布置在锅炉的附着式75t塔吊(#1)/63t塔吊(2#)和布置在炉后的M2250履带吊完成吊装任务。

因本工程受场地影响,大板梁在炉膛内卸车,因此必须提前考虑炉膛内板梁吊装垂直通道的畅通,平台的缓装。

考虑受热面组件的吊装,炉顶影响受热面吊装通道的钢梁应缓装。

大板梁的吊装采用散吊的方案,锅炉大板梁共10件,H排、N排大板梁各两件,E大板梁为最重件,重量为132t,吊装顺序为A、G、F、E、D、B、C。

本工程大板梁(除A、G外)的吊装工作采用两台吊车抬吊完成,#1锅炉是用布置于右侧的FZQ1650/75t塔吊,和布置于炉左后方向的M2250/450t履带吊。

F板梁(两件)在钢架外两车抬吊卸车、吊装,E、D、B、C采用运输车倒入炉膛内两车抬吊卸车、吊装。

E大板梁吊装时,FZQ1650/75t侧选取φ52mm的钢丝绳,吊点选在离板梁中心11830mm处,负荷分配52.97t;M2250/450t履带吊侧选取φ65mm的钢丝绳,吊点选在离板梁中心7900mm处,负荷分配79.33t。

起吊吊耳采用厂家焊接形式,焊于大板梁上翼板。

起吊时包角必须与钢丝绳固定在一起,防止包角滑脱。

安装前先检查板梁处两立柱的间距,合格后起吊。

板梁到达安装位置后,先将板梁与立柱的连接螺栓穿装就位。

调整好大板梁的垂直度和水平以及各大板梁之间的开档和对角线,紧固螺栓后松钩。

在第一件大板梁就位后应拉设揽风绳加以固定。

注意:

板梁吊装前,必须对两连接立柱之间的尺寸进行事先测量,若误差大于2mm,必须在立柱的上部拉葫芦进行事先的调整。

#2炉是用布置于炉左侧的FZQ1380/63t塔吊和布置于炉后的M2250/450t履带吊,超起工况,根据吊车性能及臂杆状态,炉后N排30m以上的钢架柱、梁等缓装。

2#炉大板梁的吊装顺序为A、F、B、C、D、E、G。

吊完B、C、D、板梁后,M2250/450t履带吊改一次工况,单独吊装E板梁。

五、主要施工问题及注意事项

(1)钢架连接的螺栓孔错位处理。

用钢磨头或绞刀扩孔直至螺栓自由穿入,严重错位时,联系设备厂家进行处理。

个别位置现场改焊接形式连接。

(2)大板梁卸车时,起重指挥人员应充分考虑起吊过程中吊车臂杆的弹性变形,预留一段起吊距离,缓慢试吊,勿造成重物离车后出现因臂杆弹性变形而导致向前平移现象,否则易造成吊物失控发生机械及车辆安全事故。

(3)大板梁吊装时,应密切关注立柱垂直度的变化。

(4)大板梁就位时应一次性调整好位置,否则脱钩后将很难移位。

 

第三节锅炉本体安装

一、工程概况

锅炉受热面炉膛宽17666mm,深17628mm,宽深比1.002:

1,顶棚管中心标高73200mm,锅炉炉顶设有炉顶密封和炉顶罩壳。

锅炉炉膛上、下部均采用垂直内螺纹管膜式水冷壁,上、下部水冷壁之间设有混合集箱。

炉膛正上部布置屏式过热器,沿烟气流程方向分别设置二级过热器(分隔屏)和三级过热器(后屏),折焰角上方布置有四级过热器(末过)。

在水平烟道处布置了垂直二级再热器(高温再热器)。

尾部竖井由中隔墙分隔成前、后两个烟道:

前部布置水平一级再热器(低温再热器)和省煤器,后部布置水平一级过热器(低温过热器)和省煤器。

整台锅炉现场焊口约52000余只。

二、主要工程量

主要工程量见表3-2-3。

表3-2-3主要工程量

序号

项目

重量(t)

备注(水压前锅炉厂部分)

1

锅炉钢架

4416

包括平台楼梯、构架杂项等

2

刚性梁

1044

包括导向装置、水冷壁中间集箱支撑结构

3

水冷系统

1807

包括水冷壁、包墙、启动系统

4

省媒器系统

609

包括悬吊管及省媒器、给水管道

5

过热系统

2815

包括一过、二过、三过、四过及其吊挂装置、锅炉厂部分主汽管道

6

再热系统

1000.7

包括低再、高再、锅炉厂部分再热蒸汽管道

7

燃烧器

169

8

本体附件、杂项等

720.4

包括附属管道、内护板、包覆框架等

三、工期进度及劳力需求

工期进度及劳力需求见表3-2-4。

表3-2-4工期进度及劳力需求

项目

工期

劳力

水冷壁组合安装

#1锅炉2007.9.19~2008.5.18

80人

#2锅炉2008.3.1~2008.12.21

80人

包墙组合安装

#1锅炉2007.11.10~2008.5.5

60人

#2锅炉2008.5.11~2008.11.21

60人

低温过热器组合安装

#1锅炉2007.9.22~2008.4.10

50人

#2锅炉2008.3.21~2008.11.15

50人

低温再热器组合安装

#1锅炉2007.10.16~2008.4.14

50人

#2锅炉2008.3.21~2008.11.15

50人

大口径管道组合安装

#1锅炉2008.3.18~2008.5.12

50人

#2锅炉2008.10.21~2008.12.25

50人

附属管道安装(水压前部分)

#1锅炉2008.4.27~2008.5.14

40人

#2锅炉2008.11.18~2008.12.27

40人

四、本体主要受热面安装作业流程

1.水冷壁安装作业流程

右水上集箱组件——右水上部上段组件——右水上部下段组件——右水中部散管管屏组件——右水中部上段组件——右水中部下段组件——右水燃烧器区域垂直刚性梁吊挂安装——右水下部上段组件——右水下部下段组件(前水中上部、左水与右水吊装流程相同,注意在前、左、右上部上段安装后马上找正加固拼缝)。

后拱框架吊装——后水吊挂管组件吊装——后水中部散管管屏组件预挂——后水折焰角组件吊装——后水中部上段吊装——后水中部下段吊装。

在炉膛上侧对流受热面吊装完毕后——前、后水冷灰斗刚性梁组件吊装——前、后水冷灰斗上段管屏吊装——前、后水冷灰斗下段管屏吊装——前、后水下集箱吊装。

2.后竖井受热面安装作业流程

右包上部组件吊装——右包中部组件吊装——右包下部组件吊装——后包上部组件吊装——后包中部组件吊装——后包下部组件吊装——省煤器集箱、低过入口集箱、低再入口集箱预放——前包墙预挂(3件)——立式低过出口集箱吊装——中隔墙上部散管组件预挂——后烟道顶棚组件后部吊装——中隔墙上部组件就位——前包墙组件就位——左包上部提前预挂———中隔墙中下部组件就位——前顶棚组件预存——后烟道吊挂管出口集箱吊挂——立式低再出口集箱吊装——前顶棚组件就位——低过侧、低再侧吊装用单轨吊安装——水平低再、水平低过吊装——省煤器中间集箱安装——低过侧省煤器单轨吊安装——低过侧省煤器安装——低过侧省煤器拖运滑道制作安装——低再侧省煤器吊装——立式低再、立式低过、低过入口集箱安装——包墙底部连接管吊装、防震隔板提前预放——左包恢复就位。

3.其他

高再组合——高再集箱(4只)在水平烟道吊装完、后水吊挂管组件吊装前临时吊挂在次梁上——高再吊装用单轨吊吊装——高再管屏吊装——高再吊挂管安装——高再集箱安装。

炉前对流受热面吊装顺序:

高过集箱吊装——集箱找正及高过出口集箱中间大口焊接——高过管屏吊装——后屏过集箱吊装——分隔屏集箱吊装——后屏过管屏吊装——分隔屏管屏吊装。

五、本体受热面主要施工方案

1.水冷壁受热面的施工方案

(1)水冷壁组合方案。

根据刚性梁的设计特点,选择集箱和相应的散管组合,水冷壁和相应的刚性梁组合进行吊装。

前水上部组合为4件;前水中部散管管屏和前水中部组合为5件;后水悬吊管及集箱组合为1件;后水水平烟道及其底部框架组合为1件,折焰角部分框架和管屏组合为2件;左右延伸侧水和上下集箱各组合为1件;左右侧水上部各分为4件;侧水中部散管管屏和侧水中部组合为10件,组合焊口944道;侧水下部和侧水下集箱组合为4件;后烟道前包墙组合为2件;后烟道后包墙组合为3件;后烟道右包墙组合为3件;后烟道中隔墙组合为2件,共有组合件47件,组合焊口6861道。

为保证同一侧的同一标高的两根刚性梁在同一标高上,同一侧的同一标高的组件管屏需放在一起同时组合,相邻的组件按安装尺寸固定在一起。

由于地面组合受设备供货影响较大,可根据实际供货条件适当调整地面组合的范围,不能组合的设备可采用散吊的形式进行安装。

(2)水冷壁吊装方案。

前水上集箱使用平板车运往锅炉炉底,由FZQ1650/75t(2#炉用FZQ1380/63t)塔吊从炉底起吊,到位后直接与吊杆连接就位,上部组件组合完后由FZQ1650/75t(FZQ1380/63t)塔吊起吊,63t履带吊在组件后部抬吊,自炉顶J-K间进档,经过J大板梁过渡一次后,吊挂在H-J间的支撑梁上,全部吊装完毕后找正并固定好拼缝完毕后即可进行中部管排吊装。

前水中部管排吊挂在上部管排上,上部管排在地面起吊前安装好吊挂下部管排的临时吊耳,并吊挂好链条葫芦,供上下管排吊挂及对口时用,接钩倒链选用两只20t葫芦。

前水上部与中部管排对口完毕后即可吊装前水下部管排,方法同中部。

冷灰斗区域先将刚性梁框架在炉底组合好,用FZQ1650/75t(FZQ1380/63t)塔吊从炉底起吊,就位后将组合好的小片水冷壁管屏贴在刚性梁框架上进行安装。

后水悬吊管上集箱与后水悬吊管组合好后由塔吊吊起,临时吊挂在钢结构上。

水平烟道管屏及其底部框架、后水上集箱和后水悬吊管下集箱及其散管在组合场组合为一组,由运输车辆运至炉膛内,四点起吊,吊点布置于距炉膛中心3m处(后水悬吊管下集箱缓装2根散管用于穿钢丝绳),钢丝绳直接捆绑在水平烟道底部的框架上,用FZQ1650/75t(FZQ1380/63t)塔吊自炉顶J-K间进档,经过K大板梁过渡一次后,使用吊挂绳加4只20t的链条葫芦临时吊挂在安装位置上方的次梁上;水平烟道就位后方可进行后水悬吊管的吊装就位;折焰角管排与相应的刚性梁组合为2组,待后水悬吊管吊装就位后,由运输车辆运至炉膛内,四点起吊,用FZQ1650/75t塔吊自炉顶K-L间进档,吊挂在K-L间的次梁上吊装就位。

待上层水冷壁安装完毕后可进行后水中下部管排的吊装,后水中下部采用散吊的方法,用卷扬机进行吊装,冷灰斗区域同前水。

后水最大组合件为水平烟道组件,尺寸为17656×4566mm,重45t,采用一对Φ52mm/30m钢丝绳4点起吊。

侧水上集箱标高为73800㎜。

侧水上集箱与散管组合后使用平板车运往锅炉炉底,由FZQ1650/75t(FZQ1380/63t)塔吊从炉底起吊,到位后直接与吊杆连接就位,组件组合完后由FZQ1650/75t(FZQ1380/63t)塔吊起吊,63t履带吊在组件后部抬吊,自炉顶J-K间进档,侧水上部组件吊挂在侧水集箱吊挂梁上,下部组件吊挂在上部组件上。

为了不影响侧水上集箱的安装,上部组件的吊挂钢丝绳的吊点选在吊挂梁的外边缘侧。

全部吊装完毕后找正并固定好拼缝完毕后即可进行中部管排吊装。

2.包墙施工方案

后烟道后包墙上部组件由后包墙上集箱、管屏及刚性梁组成,组件最大几何尺寸为长度×宽度×高度10000×17500×930(mm),组件重量约35t,由塔吊和63t履带吊配合辅助起吊,从D-E板梁之间灌入,经过E大板梁过渡一次,集箱吊耳与其吊挂装置的吊杆直接穿销就位。

后包墙中部组件由管屏和刚性梁组成,几何尺寸为长度×宽度×高度9400mm×17500mm×930mm,组件重约31t,用75t塔吊和63t履带吊配合辅助起吊,从D-E板梁之间灌入,经过E大板梁过渡一次,吊挂在后包墙上组件上(吊挂四个点),到位后利用事先挂在上部组件上的两只20t链条葫芦和两只10t链条葫芦接钩,然后及时与后包上组件调整对口焊接。

后包墙下部组件由管屏、下集箱及刚性梁组成,几何尺寸为长度×宽度×高度8640mm×17500mm×930mm,组件重约30.5t,用75t塔吊和63t履带吊配合辅助起吊,从D-E板梁之间灌入,经过E大板梁过渡一次,吊挂在后包墙中组件上(吊挂四个点),到位后利用预先挂在集箱上的两只20t链条葫芦和两只10t链条葫芦接钩,然后及时与后包上组件调整对口焊接。

右包墙上部组件由上集箱、管屏及刚性梁组合,组件尺寸为长度×宽度×高度8300×13795×740mm,重量约25t,利用75t塔吊在D-E大板梁之间进档,用75t塔吊和63t履带吊配合辅助起吊,组件无须过渡,可直接就位。

右包墙中部组件由管屏和刚性梁组成,几何尺寸为长度×宽度×高度9400mm×13795mm×740mm,组件重约22t,用75t塔吊和63t履带吊配合辅助起吊,从D-E板梁之间灌入,组件无须过渡,可直接吊挂在后包墙上组件上(吊挂四个点),到位后利用事先挂在上部组件上的两只20t链条葫芦和两只10t链条葫芦接钩,然后及时与上部组件调整对口焊接。

右包墙下部组件由管屏、刚性梁及下集箱组成,几何尺寸为长度×宽度×高度8600mm×13795mm×740mm,组件重约26t,用75t塔吊和63t履带吊配合辅助起吊,从D-E板梁之间灌入,组件无须过渡,可直接吊挂在后包墙中部组件上(吊挂四个点),到位后利用预先挂在集箱上的两只20t链条葫芦和两只10t链条葫芦接钩,然后及时与中部组件调整对口焊接。

中隔墙上部组件由上部集箱、散管、管屏组成,整体组合尺寸为长度×宽度×高度18400mm×17656mm×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