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广播影视业十一五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13990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广播影视业十一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杭州市广播影视业十一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杭州市广播影视业十一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杭州市广播影视业十一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杭州市广播影视业十一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杭州市广播影视业十一五规划.docx

《杭州市广播影视业十一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广播影视业十一五规划.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杭州市广播影视业十一五规划.docx

杭州市广播影视业十一五规划

杭州市广播影视业十一五规划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发展模式,加快我市广播影视业改革与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做出更大的贡献,现结合我市广播影视业实际,制订本规划。

一、杭州广播影视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从杭州实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体制改革、结构调整为主线,逐步明晰广播影视事业、产业、行政、中介四类主体,建设公共服务、市场运作、政府监督和中介组织四大体系,积极推进广播影视事业和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党管舆论与行政管理相协调。

广播电视媒体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服从服务于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坚持党管舆论为核心,加强广播影视行政管理;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塑造美好心灵;讲求宣传艺术,提高引导水平;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广播影视队伍。

2、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

发展广播影视事业和产业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并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事业发展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对公益性广播影视事业的投入,深化内部机制改革,改善社会服务;产业发展要以市场为主导,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基础性手段来调节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积极探索产业化发展、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现代化建设的新路子。

3、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

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和广播影视业发展的态势出发,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推进;以发展公益性广播影视事业为基础,以发展广播影视产业为突破口,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促进全市广播影视事业和产业的协调发展。

(三)总体目标

建立比较完善的广播影视事业产业发展宏观管理体制和微观运行机制,形成节目丰富、传输先进、功能齐备、事业繁荣、产业发达、充满活力、有序运营的广播影视新局面;着力发展广播影视节目和影视剧制作业,积极开发衍生产品,并向相关领域渗透的广播影视多元化运营新格局;广播影视事业服务功能和产业产出能力显著提高,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继续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

(四)具体目标

到2010年,努力达到:

事业建设不断推进,影视创作全面繁荣。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强化喉舌功能,深化广播影视节目改革,优化以广播电视播出机构第一套(新闻或新闻综合)频率频道为主干,各专业频道科学定位,市、县层次化、多样化分工的节目布局和结构体系。

加强精品节目规划,繁荣影视精品创作,培育一批具有品牌影响的栏目(节目),全市力争年均获10项以上国家级政府奖,节目平均收听收视率在杭州市区高于省台,将杭州广播电视台打造成为在全国城市广播电视台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品牌媒体。

完善以光缆干线网、微波、卫星传输、有线、无线覆盖为主,小无线、小有线、直播卫星为辅的综合性传输覆盖体系,2010年实现广播电视人口混合覆盖率达99%以上。

形成数字化、网络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技术创新体系,力争年均获2项以上国家级技术奖。

产业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全市广播影视产业增加值在全市GDP中的比重显著提高,广播影视业年均增长率力争达到20%以上,经营创收力争突破30亿元,全市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和网络经营收入突破20亿元,其中杭州文广集团年总收入超过15亿元;拓展和延伸相关产业,开拓增值业务,推动移动电视、IP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图书馆等新媒体、新业务发展,完善广播影视业创收结构。

加大对广播影视基础设施投入,积极推进杭州广电中心、杭州广播电视监测中心等标志性文化项目建设。

数字电视业务全面拓展,建设“数字杭州”。

“十一五”期间,全面实现采编播存的数字化、网络化,市级电视台争取开播高清晰度电视节目;2008年城区完成有线广播电视“模转数”整体平移,2010年全市完成有线“模转数”整体平移。

积极推进互动电视、付费电视、电子政务、远程会议系统等数字业务的应用与开发,使杭州成为全国最早实现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的城市之一,成为全国主要的数字电视产业基地之一,成为全国第一个成功实现数字电视商业运营的城市。

动漫产业初具规模,打造“动漫之都”。

加强杭州高新动画产业基地建设,打造成全国一流动画产业基地和重要文化产业基地;落实动漫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动画作品制作能力从2005年的1.5万分钟翻一番,达到3万分钟;动漫游戏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前三年达到60%,后两年达到50%,到2010年实现动漫游戏产业产值18亿元,带动相关产业收入180亿元。

社会影视市场全面繁荣。

降低准入门槛,鼓励社会影视制作公司发展,到2010年,社会影视制作公司数量力争达到200家;采取行业扶持政策,积极培育若干个机制灵活、运行规范、力量雄厚的大型社会影视制作、发行公司。

进一步推进电影院线改革,开辟数字电影市场,建立10个以上现代化数字多厅影院,75%县以上专业影院达到国家三星级电影院标准,电影发行、放映年营业额达到10亿元。

行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影视发展环境不断完善。

健全广播电视法规体系,加强广播电视节目监管和安全播出管理;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协会等行业中介组织作用,加强系统内的联合协作和规范运作;建立和完善人才建设机制,造就和引进广播影视业急需专业人才,高级职称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的比例力争达到25%以上;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广播影视宏观管理和微观运行体系。

二、杭州广播影视业“十一五”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广播影视宣传管理,把握正确舆论导向

建立比较完善的广播影视业宏观管理体系,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广播电视宣传管理政策和法规,建立健全节目监测评议机构,强化舆论导向管理,严格监管直播类、谈话类、商业广告等节目播放,抵制媚俗倾向和低级趣味,提高广播影视节目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

全市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要始终坚持团结稳定、正面宣传为主方针,把握三贴近原则,认真完成党委和政府各项宣传任务。

加强杭州广播电视台品牌培育和宣传,扩大品牌影响力,打造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品牌媒体。

按照“频道专业化、栏目个性化、节目精品化”要求,加强节目和受众市场研究,全市培育一批具有品牌影响的栏目(节目),重点办好社教、法律、三农、少儿等为特殊群体服务的“两个面向”节目,增强广播影视节目的贴近性、服务性和吸引力。

严格执行三级审片制、重播重审制等管理制度,加强对重大主题、敏感问题、热线节目的管理,确保舆论导向正确。

加强对外宣传力度。

充分利用国际休闲博览会、西湖博览会、国际动漫节等载体,扩大对外宣传;加强与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和英语频道、中国黄河电视台、长城电视平台等国家外宣电视媒体的合作,扩大人员、技术和节目等业务交流,增加对外宣传通道;加强外宣受众的收视需求和习惯的研究,密切与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外友好媒体的合作关系。

(二)加强精品工程建设,繁荣影视创作

加强对题材规划、重点剧本创作的组织,重点抓一批反映改革开放,弘扬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具有地方特色,体现“三贴近”的重大影视题材;组织创作队伍深入实际、深入生活,大力创作“面向基层、面向群众”的广播影视作品,繁荣广播影视作品,充分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组织好题材的招投标,加大对重点题材、重点栏目和活动的投入和扶持。

争取到2010年,全市力争完成30部(500集)以上广播影视剧,20部(1000集)以上动画片;各类广播影视节目力争年均获40项省级以上政府奖。

加强国际影视创作的交流合作,积极选送优秀作品参加国际影视节展等活动,学习、借鉴国际影视创作的先进经验和技术,挖掘民族文化和地域文化,大力扶持民族影视原创力量发展。

(三)加强安全播出管理,确保宣传安全

建立和完善全市各级由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组成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领导协调小组和由各级广播电视台(集团)及数字电视公司(网络中心)组成的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指挥部,按照“一把手”负责制原则,全面负责所辖范围内广播电视播出和传输安全。

建立健全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的事前警示、事中监督、事后追究制,确保政府监管的有效实现。

2006年完成安全播出指挥中心主会场建设和部分区、县(市)分会场的建设工作;2007年完成全市安全播出指挥中心的建设。

(四)大力拓展数字电视业务,建设综合信息平台

充分利用国家广电总局在杭州设立数字电视开放实验室、承担国家下一代有线电视先导网等项目的有利条件,建立政府推动、社会参与、广电为主实施的有线广播电视数字化发展框架;积极发展点播电视、互动电视等业务,建设电子政务、经济服务、远程会议等各种信息平台和数字节目内容资源,满足受众多样化需求;加强对有线数字付费广播电视和数据增值业务市场开发,拓展业务数量,优化品种和结构;积极发展远程教学、远程医疗、电子银行、网上购物等综合业务,充分发挥杭州数字电视产业基地的积聚作用,使杭州成为数字化产业的主要集聚地。

2006年加大力度普及区、县(市)城镇的数字电视用户;2008年全市城区基本完成有线广播电视“模转数”整体平移,各区、县(市)本级和经济较发达的乡(镇)基本普及数字广播电视业务;2010年杭州地区全面实现广播电视数字化改造。

(五)大力推动广播影视科技发展

1、建立和完善广播电视科技发展战略研究体系

完善广电科技的发展规划、标准和制度,提高统一性,保证杭州地区各广播电视系统建设的整体性、兼容性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广播电视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建立广播电视专家委员会,对国际国内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方向进行跟踪和分析研究。

加强广播电视前导应用性技术的开发研究,加大高科技应用推广和开发投入,保证我市广播电视技术水平位于全国前列。

以广播电视信息化建设为基础,搭建全市广电信息网,建立建全广播影视基础数据库,对全市广播电视进行动态管理。

2、建立和完善广播电视监测体系

根据国家广电总局对广播电视监测中心的要求,设立市县两级广播电视监测机构,建设杭州广播电视监测大楼,配备监测中心主系统、监听监看系统,信号采集存储和查询回放系统、预警报警系统、无线移动监测系统等先进设备。

完善全市广播电视监测、网络安全保障和节目质量监督体系,加强广播电视的技术防范能力,提高对广播电视有线、无线、卫星及网络传输中安全播出侦测的时效性。

2005年,完成杭州市监测中心一期工程第一阶段建设,区、县(市)着手组建广播电视指挥调度监控中心机构,市广播电视台、市数字电视公司和区、县(市)广播电视台完成播出信号与市监测中心连接和回传工作;2006年,完成一期第二阶段工程,各区、县(市)筹建本地监测系统;2007年,完成全地区覆盖,各区、县(市)初步完成本地的监测系统,各地广播电视信号将同时传送至本地监测中心;2008年,市、县二级全部完成建设工程,监测点分布至各宾馆饭店、楼宇电视前端及各公共场所的大屏幕显示器前端。

3、建设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

有线电视“村村通”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号工程,2008年完成全市乡镇光缆联网和有线电视网络城镇750M、乡村550M的线路改造,实现有线广播电视行政村与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进一步提高有线电视入户率;积极开展广播电视共缆传输,实现广播“村村通”;全面提高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广播电视覆盖,力争2010年实现广播电视有线覆盖率达到99%以上。

4、全面推进数字化、网络化改造,加快广播电视设备的升级换代

市本级广播电视台2006年着手建立广播电视节目的存储管理系统,引入高清数字摄录设备和高清非线性编辑系统,实现部分节目的高清制作,争取在2010年前开播高清晰度电视频道,新广播电视大楼全面实现采、编、制、播、存的数字化、网络化,数字电视公司进行节目平台建设的尝试。

县(市)级广播电视台建立和应用非线性编辑系统,实现自主节目编辑和制作的全面数字化,播出机房全面实现硬盘播出。

高标准建设杭州广电大楼;加快杭州人民广播电台中波954发射台的搬迁、安装工作,积极争取频率资源,推进市级调频广播的全地区覆盖。

“十一五”期间,全市完成发射机的固态化改造和发射台的全自动控制式改造,实现有人值守、无人值机;积极推进微波电路数字化改造,做好节目上星的前期调研和准备工作。

5、积极构建内容资源管理系统和内容集成分发交换平台

按照产业发展规律,构建内容资源管理系统和内容集成分发交换平台,适应多种媒体、多种终端、多种格式对广播电视内容的需求。

(六)大力扶持和发展动漫产业

围绕打造中国“动漫之都”,加强杭州高新动画产业基地、中国美术学院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和浙江大学动漫技术研发基地、西湖区数字娱乐产业园等基地建设;提高原创影视动画创作水平,办好杭州电视少儿频道,争取开设动画频道,扶持本地动画影视产品播出,开发动画消费市场;加大原创影视动画的扶持力度,加快动漫制作企业发展,着重培育5—8家大型动画制作企业,放开搞活中小型动漫游戏制作企业,推出一批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动画影视作品和动画形象。

积极构建动漫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建设教育培训、研发、产业孵化、产品交易、信息交流、动漫游戏体验等中心。

加快规划建设动漫游戏主题公园,筹建投资数十亿、占地3000亩的杭州卡通城,加快建设卡通影院。

加快动漫产业链培育和建设,积极举办各类交易会、展示会、影视周等商业性活动,策划卡通狂欢节、国际动漫产业论坛等活动,做强做大中国国际动漫节品牌;积极开发衍生产品,发展中介代理机构,培养专业营销队伍。

(七)繁荣影视产业市场

筹建杭州影视拍摄制作基地、杭州影视会展中心等项目,鼓励国内外招商引资,逐步形成功能齐全、设施一流、影视拍摄制作和旅游休闲相交融、影视营销和相关产业开发于一体的影视产业中心。

进一步推进院线改革,开辟数字电影市场。

在专业电影院都设立数字电影厅,2010年建立10个以上的现代化数字电影院(4厅、三星级以上);扶持校园院线、青少年院线的数字电影放映,启动农村电影数字放映试点,扩大大篷车流动院线的试点。

进一步优化电影放映网络结构,改善放映条件和设施,完善城乡电影公共服务体系,全市县以上专业影院有75%达到国家三星级电影院的标准,全部实现数码立体声放映,电影发行、放映年营业额达到10亿。

(八)积极开拓新兴媒体业务

鼓励公交、移动通信运营公司等社会力量参与,积极发展新媒体业务。

2005年杭州文广集团完成移动电视平台的搭建和试运行,探索数字移动电视的营运模式和小功率布点的最佳方案。

密切跟踪数字地面广播的标准,在数字中波广播实验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积极开展数字广播技术的试验和应用,推动音频广播的移动接收、多媒体接收等项目。

跟踪地面数字电视技术标准,积极开展地面数字电视实验,发挥移动电视特色,建设覆盖全市的网络运行平台。

对IP电视、手机电视、宽频电视等新媒体积极进行调研,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和平台,积极探索“三网融合”模式,培育新媒体市场。

(九)建设一支适应广播影视发展的人才队伍

科学制订人才建设规划,优化人才环境,多渠道引进节目创意策划、经营管理等广播影视业紧缺人才。

加强与大专院校等影视人才培养单位的合作,鼓励社会影视公司对影视人才的培养,将人才队伍梯次建设与广播影视业发展相协调。

加强人才培训,完善能力建设标准和教育培训内容,广泛开展岗位竞赛和练兵,探索建立多渠道投入的经费保障机制,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活动。

加强广播影视人员队伍的法制意识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和培训,规范从业人员记者证、主持人上岗证等资格管理工作。

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支持中青年骨干破格晋升高级技术职称,到2010年,高级职称人才占专业技术人员总量达到25%以上,并使高级人才队伍的年龄逐步年轻化。

三、加快我市广播影视业发展的措施

(一)加强对广播影视建设的领导,深化体制改革

抓住我省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的机遇,积极稳妥地开展广播影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进一步理顺和完善广电管理体制,理顺市、县广电和社会广播影视业的关系,建立既有层次化分工、又有广泛联合与协作的新体制、新秩序。

按照事业与产业区分的原则,对广播影视的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实行分类运营、分类管理。

进一步落实党和政府对重要新闻媒体的扶持政策,增加对公益性广播电视事业的投入,深入开展人事分配、经营管理等微观机制和政府拨款使用机制的改革。

剥离广播电视产业经营部分,实行公司制改造,建立和完善企业运作及保障宣传主体业务的机制;建立对国有媒体单位实行意识形态传播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责任“双考核”的新体制。

(二)坚持依法行政,提高广播影视行政管理水平

依据国家有关管理法规,强化宣传导向、节目规划立项、事业和产业发展规划的行政调控与监管工作;加强对节目内容的审查和监管,完善制作播出发行许可制度,确保导向正确和荧屏净化;建立健全网络传输、网络音视频等管理制度;完善和优化行业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

建立和完善广播影视从业人员准入、资格认定、考核录用、培训、职称评定等制度;充分发挥中介组织在理论研究、信息交流、业务咨询、技术服务、对外协作等方面的作用;建立和完善行业标准制定、行为约束等行业自律机制,促进行业协作和发展。

(三)加强规划指导和工作领导

加强对全市广播影视事业、产业发展的统一规划和综合协调。

各级政府要把广播影视事业、产业中长期规划纳入本行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年度计划,纳入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任期目标的重要考核内容,将广播影视事业发展经费纳入当地财政预算,并随经济的发展和财力的增长,逐年增加事业资金投入。

各级广电行政部门要切实加强对广播影视业发展指导纲要和“四个一批”(一批重点广播影视设施、一批重点广播影视产业、一批重点广播影视产业区块、一批重点广播影视企业)专项规划和数字电视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提升广播影视行政工作层次。

(四)制定和完善广播影视相关法律规章

按照广播影视事业、产业中长期发展的要求,适时调整、修改和完善广播影视法规体系,及时修改完善《杭州市广播电视传输播放管理条例》等法律和规章,规范行政行为,坚持依法管理。

(五)完善和落实广播影视业发展的经济政策

加大公共财政扶持力度。

扶持重要新闻媒体、重要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农村及欠发达地区的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和促进安全播出、村村通及广播电视科技发展,加大和完善对广播影视高科技研发和运营的投入和扶持政策。

加大投入,创新工作机制,推进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

充分运用政府贴息贷款和金融业的各种贷款、融资方法,为数字、付费广播电视和网络增值业务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有关方面已经明确的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经济政策,研究制定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在政策规定期限内,经税务机关批准,对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的纳税人免征所得税,对政府鼓励新办的广播、电视、电影、放映等文化企业,免征3年企业所得税,为广播影视“事转企”等改革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

进一步拓宽影视文化企业投资融资渠道,特别是要拓宽适合影视文化企业特点的贷款融资方式、信贷支持方式和贷款担保方式,建立多元融资体系;建立公益性影视文化项目、大型影视产业项目政府采购制度和招投标制度;鼓励影视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并积极创造条件支持若干股份制企业上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