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练习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10388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练习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练习题附答案.docx

《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练习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练习题附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练习题附答案.docx

四年级下册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练习题附答案

一、阅读理解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多变的狐狸

   很久以前,“森林学校”里有两个学生:

野兔和狐狸。

野兔学习很认真,他总是准确地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狐狸的学习稍差些。

所以,它一见到野兔,就很客气地打招呼,问一声好。

野兔也总是以礼相答。

   过了几天,野兔由于生病,学习成绩下降了,落到了狐狸后面。

病好后,他就背上书包去上学。

路上,他遇到了狐狸。

   “狐狸同学,你好哇!

”野兔先向狐狸打了一个招呼。

狐狸好像没听见,仍旧向前走。

   怎么了 狐狸 你不认识我了吗 野兔跟上去问 接着说 我是你的同学野兔呀

   “谁知道你是哪里的一只野兔子,竟敢和我称同学。

哼,走开!

”狐狸不屑一顾地回答。

   野兔感到很委屈,他一声不响地来到学校,开始努力学习起来。

又过了几天,野兔的成绩又名列前茅了。

这天放学后,野兔又遇到了狐狸。

   “啊,野兔,你好呀,我是你的好同学狐狸”,狐狸毕恭毕敬地站在一旁,亲热地说。

   但是,野兔走开了,他不愿再和多变的狐狸交朋友了。

(1)给文中下划线的字选择读音。

“落”字应选择读音________①luò  ②là  ③lào  ④luō

“背”字应选择读音________①bèi②bēi

(2)给空白处的段落加标点。

(3)用“‖”线把短文分成四段,并写出三、四段的段意。

第三段:

________

第四段:

________

(4)文中狐狸是“多变的”,但是引起它多变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luò;bēi

(2)“?

,?

”,:

“!

(3)第一段:

(1),第二段:

(2),第三段:

(3—8),第四段:

(9—11)。

段意:

是狐狸因野兔有病学习成绩下降,就不认野兔是同学。

;段意:

写野兔成绩又名列前茅了,狐狸见了主动热情地打招呼,然而野兔却不理他了。

(4)引起狐狸多变的原因是野兔的学习成绩比自己好,他就热情招呼。

【解析】【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

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分段就是划分文章的意义段,即在意义上可以构成一个完整单位的部分。

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把这些词语连起来,组成一句通顺的话。

(4)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

(1)①luò;②bēi

(2)“?

,?

”,:

“!

(3)1、第一段:

(1),第二段:

(2),第三段:

(3—8),第四段:

(9—11)。

段意:

是狐狸因野兔有病学习成绩下降,就不认野兔是同学。

2、段意:

写野兔成绩又名列前茅了,狐狸见了主动热情地打招呼,然而野兔却不理他了。

(4)引起狐狸多变的原因是野兔的学习成绩比自己好,他就热情招呼。

【点评】

(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

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3)此题主要考查给短文分段及概括段意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十几年前,一个人对我笑了一笑,我当时不懂得什么,只觉得她笑得很好……”寥寥数语,却使我觉得自己的某个部位被触动了一下,那是我与微笑的一段缘。

   初三毕业前,我曾与几位同学去一所师范专科学校面试。

朗诵和唱歌都顺利过关后,我来到一间很大的练功房外,准备进行最后一项测试——舞蹈。

我趴在窗台上,打量着这间练功房:

它很宽敞,地板用蜡打得光亮。

可是这宽敞让我觉得压抑、孤独;这光使我紧张的、局促,手心的渐渐渗出了汗。

   我不敢去注视前排的考官,他们的眼镜所反射出的光晕严厉而让人怯于正视,于是我注意到了那个正站在地板中央翩翩起舞的考生,她舞步轻盈,动作优雅——哦!

她摔倒了!

在跳到一个高难度动作时摔倒了,多么可惜!

她脸红了,然后站起来向考官深深掬了一躬,转身离开。

下一个就是我,而她的失败,令本已紧张异常的我更加惴惴不安。

可是当我们在练功房门口擦肩而过的一刹那,她抬起头给了我一个灿烂的微笑,鼻翼微皱,嘴角稍稍上扬,没有丝毫怯懦与沮丧的微笑,那笑是如此纯美。

当我站在那宽敞的练功房里,站在那光亮的地板的正中央时,我已不再紧张压抑,却充满了信心与力量。

我边唱边跳,歌声与舞步是如此地和谐,而展现在我眼前的始终是那个灿烂、纯美的微笑。

   几天后,我以很高的分数接到了这所学校的面试合格证,我笑了,为那个微笑而笑了。

虽然最终我没有去那所学校,但那个微笑一直留在我心里。

   微笑,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了。

把你的灿烂散发到周围,让微笑去告诉身边的朋友:

“我只想在你的理想和希望中为你增添一份鼓励;我只想在你的生活出现疲惫和失意的时侯,带给你一点力量和希冀。

”至真、至善、至美是微笑。

(1)根据下面的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填在括号里。

①)形容因害怕或担心而不安。

________

②说得很少,但很有说服力。

________

(2)第三自然段通过对练功房的________描写,烘托出“我”更加________的心理。

(3)面试舞蹈时,“我”的表现如何?

用横线画出相关的句子。

(4)对短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心里暗自庆幸:

前面那位女孩的失败,对于“我”来说意味着成功的机会更大了。

B. 至真、至善、至美的微笑能消除人的疲惫和失意,能给人力量和希冀。

正是因为女孩的微笑,才让“我”消除了紧张情绪,获得了成功。

C. 因为那个女孩笑得十分迷人,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5)对于你来说,“笑”有怎样的含义呢?

【答案】

(1)惴惴不安;寥寥数语

(2)环境;促不安

(3)当我站在那宽敞的练功房里,站在那光亮的地板的正中央时,我已不再紧张压抑,却充满了信心与力量。

我边唱边跳,歌声与舞步是如此地和谐。

(4)B

(5)笑,是对别人的鼓励,是对别人的善意,是对别人的安慰。

在必要的时候,我们要多向别人展现自己的笑脸。

【解析】【分析】

(1)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

(2)描写方法概括为:

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环境描写。

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故答案为:

(1)惴惴不安、寥寥数语

(2)环境、促不安

(3)当我站在那宽敞的练功房里,站在那光亮的地板的正中央时,我已不再紧张压抑,却充满了信心与力量。

我边唱边跳,歌声与舞步是如此地和谐。

(4)B

(5)笑,是对别人的鼓励,是对别人的善意,是对别人的安慰。

在必要的时候,我们要多向别人展现自己的笑脸。

【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

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5)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战胜命运的孩子

   有两个孩子:

一个喜欢弹琴,想当音乐家;一个爱好(hǎo hào)绘画,想当美术家。

   然而不幸得很!

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突然眼睛瞎了。

两个孩子非常伤心,痛哭流涕(tì dì),埋(mái mán)怨命运对他们太不公平。

   恰巧,有位老人打他们身边经过,听见了他们的怨恨。

老人走上前去,先对耳聋的孩子比划着说:

“你的耳朵虽然坏了,但眼睛还是亮的,为什么不改学绘画呢?

”接着,他对眼睛瞎的孩子说,“你的眼睛尽管坏了,但耳朵还是灵敏的,为什么不改学弹琴呢?

   两个孩子听了,心里一亮。

他们擦干眼泪,开始新的追求。

   说也奇怪,改学绘画的孩子渐渐地感到耳聋反而更好。

因为他可以避免一切喧嚣的干扰,使精力高度专注。

改学弹琴的孩子,慢慢地也觉得失明反倒(dào dǎo)有利。

因为他能够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无比集中。

   果然,耳聋的孩子后来成了美术家,名扬四海;眼瞎的孩子后来成了音乐家,饮誉天下。

   一天,美术家和音乐家又遇见了那位老人,他俩非常激动,拉住老人连连道谢。

  老人笑着说:

“不用谢,事实证明:

只要努力,当命运堵塞了一条道路的时候,它,常常还留下另一道路的!

(1)把括号里不正确的注音划掉。

(2)写出下面词语中的近义词。

埋怨________  灵敏________   干忧________   烦恼________

(3)失聪的孩子成了美术家,失明的孩子成了音乐家,他俩成功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4)“听了老人的话,孩子们心里一亮”中的”亮”在这里指________。

失聪的孩子学绘画可以成为________,失明的孩子学弹琴可以成为________。

(5)这两个孩子开始有什么怨恨?

(6)仔细读一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老人说的话,在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答案】

(1)hǎo;dì;mái;dǎo

(2)怨恨;敏捷;打扰;苦恼

(3)失聪的孩子因为可以避免一切干扰,使精力高度集中。

失明的孩子因为能够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更加集中。

(4)明白;美术家;音乐家

(5)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突然眼睛瞎了。

(6)凡事不要绝望,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应该勇敢地面对,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有机会成功。

【解析】【分析】

(1)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

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答案合理即可,不唯一。

(3)、(4)、(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6)谈自己的理解时需注意两点:

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

(1)hǎo;dì;mái;dǎo

(2)怨恨、敏捷、打扰、苦恼

(3)失聪的孩子因为可以避免一切干扰,使精力高度集中。

失明的孩子因为能够免除许多无谓的烦恼,使心思更加集中。

(4)明白、美术家、音乐家

(5)想当音乐家的孩子,突然耳朵聋了;想当美术家的孩子,突然眼睛瞎了。

(6)凡事不要绝望,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应该勇敢地面对,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有机会成功。

【点评】

(1)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

(2)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3)、(4)、(5)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6)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4.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太阳路

   小的时候,我们最猜不透的是太阳。

那么一个圆盘,红光光的,偏悬在空中,是什么绳儿系着的呢?

它出来,天就亮了,它回去,天就黑了;庄稼不能离了它,树木不能离了它,甚至花花草草的也离不得它。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宝贝啊!

我们便想有一天突然能到太阳上去,那里一定什么都是红的,光亮的,那该多好,但是我们不能;想得痴了,就去缠着奶奶讲太阳的故事。

   “奶奶,太阳是住在什么地方呀?

   “是住在金山上的吧。

   “去太阳上有路吗?

   “当然有的。

   “啊,那怎么个走呀?

   奶奶笑着,想了想,拉我们走到门前的那块园地上,说:

“咱们一块来种园吧,你们每人种下你们喜爱的种子,以后什么就会知道了。

   奶奶教了一辈子学,到处都有她的学生,后来退休了就在家耕作这块园地,她的话我们是最信的。

到了园地,我们松了松土,施了施肥,妹妹种了一溜眉豆,弟弟种了几行葵籽。

我将十几枚仙桃核儿埋在篱笆边上,希望长出一片小桃林来。

从此,我们天天往园地里跑,心急得像贪嘴的猫儿。

10天之后,果然就全发芽了,先是拳拳的一个嫩黄尖儿,接着就分开两个小瓣,肉肉的,像张开的一个小嘴儿。

我们高兴地大呼小叫。

奶奶就让我们5天测一次苗儿的高度,插根标记棍儿。

有趣极了,那苗儿长①得生快,标记棍儿竟一连插了几根,一次比一次长②出一大截来;一个月后,插到6根,苗儿就相对生叶,直噌噌长得老高了。

   可是,太阳路的事,却没有一点迹象。

我们又问起奶奶,她笑了:

苗儿不是正在路上走着吗?

这却使我们莫名其妙了。

   “傻孩子!

”奶奶说,“苗儿5天一测,一测一个高度,这一个高度,就是一个台阶;顺着这台阶上去,不是就可以走到太阳上去了吗?

   我们大吃一惊,原来这每一棵草呀,树呀,就是一条去太阳的路吗?

这通往太阳的路,满世界看不见,却到处都存在着啊!

   奶奶问我们:

“这路怎么样呢?

   妹妹说:

“这路太陡了。

   弟弟说:

这路太长了。

   我说:

“这路没有谁能走到头的。

   奶奶说:

“是的,太阳的路是陡峭的台阶,而且十分漫长,要走,就得用整个生命去攀登。

世上凡是有生命的东西,都在这么走着,有的走得高,有的走得低,或许就全要在半路上死去。

但是,正是在这种攀登中,是庄稼的,才能结出果实;是花草的,才能开出花絮;是树木的,才能长成材料。

   我们都静静地听着,站在暖和的太阳下,发现着每一条路和在每一条路上攀登的生命。

   “那我们呢?

”我说,“我们怎么走呢?

   奶奶说:

“人的一辈子也是一条陡峭的台阶路,需要拼全部的力气去走。

你们现在还小,将来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就得多爬几个这样的台阶,虽然艰难,但毕竟是一条向太阳愈走愈近的光明的路。

(1)第1段表现出小的时候我们的什么特点?

(用一两个词语概括)

(2)那苗儿长①得生快,标记棍儿竟一连插了几根,一次比一次长②出一大截来。

结合句意,分别说说下划线的两个长的含义。

长①:

________

长②:

________

(3)天天往园地里跑和高兴地大呼小叫分别表现了我们怎样的心情?

(4)通向太阳的路是一条怎样的路?

试着用下面的表述形式概括。

答:

通往太阳的路,是一条________;通往太阳的路,是一条________。

(5)正是在这种攀登中,是庄稼的,才能结出果实;是花草的,才能开出花絮;是树木的,才能长成材料。

这句话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用一两个句子谈谈你的理解。

(6)这篇文章用奶奶的话作结,有什么作用?

【答案】

(1)天真、充满幻想、好奇等。

(2)生长;长短的长;高。

(3)天天往园地里跑表现了我们盼望种子快快发芽的急切心情。

高兴地大呼小叫表现了我们看到新苗破土而出的兴奋心情。

(4)陡峭的路;漫长的路。

(5)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做出应有贡献。

(6)点明中心。

【解析】【分析】

(1)考查对短文第1段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第2段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词语理解的考查。

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3)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4)考查对短文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5)理解文章语句的含义,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二要结合文中人物的情感。

根据词句原本意义,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分析、推断词句的不同含义,去深入理解词句的真正含义。

(6)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解答此类题,一般要结合着具体语境,从内容、结构等角度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

(1)天真、充满幻想、好奇等。

(2)①生长②长短的长;高。

(3)天天往园地里跑表现了我们盼望种子快快发芽的急切心情。

高兴地大呼小叫表现了我们看到新苗破土而出的兴奋心情。

(4)陡峭的路、漫长的路。

(5)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做出应有贡献。

(6)点明中心。

【点评】

(1)此题考查在理解第1段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词典理解词义。

(3)本题考查鉴赏思想感情的能力。

(4)此题考查在理解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6)本题考查文段在文中的作用。

5.阅读探秘。

橘子与毛衣

   我八岁时,父亲病逝了。

母亲在一家小商店里当职工,工资微薄,拉扯着我和姐姐过日子。

我生病住院。

母亲总是下班后,匆匆赶来医院陪伴我,一边做着布鞋。

   一个黄昏,我走到医院的门口,等候着母亲的到来。

那正是金橘上市的季节。

恰巧,橘子是我特别喜爱的水果。

但是,像我这样的家庭,生活拮据,橘子当然是可望不可及的奢侈品。

寡母收入菲薄,供我读书,住院看病又花费了不少钱。

购买日常品也愈来愈困难,更别提橘子之类的水果了。

   突然,一块橘皮不知从哪里落下来,我茫然地盯住这片橘皮,想像着这水果到底是什么样的滋味。

我再也抵挡不住那种诱惑,趁人不注意时,拾起那块橘皮,放在鼻子下面吮吸着那令人心醉的芬芳。

在梦中,我好像在吃一只又一只橘子。

   我被一阵呜咽声惊醒了。

朦胧的灯光里,母亲正坐在我的床上,背对着我,她的手里紧紧地攥着那块橘皮。

当时,我还不明白她为什么啜泣,我把自己的小脸紧紧地贴在她的背脊上。

她一下子惊起来,急忙擦干了双眼,转过身来,有力地搂住我。

我抬起头来,看见她微笑着,两只眼睛依然红肿着,这是种虚弱的,苍白的笑容,不知为什么,我再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泪,号啕大哭起来。

   母亲弯下了腰来,脸贴着我的头,温柔地说:

“不要哭,孩子,妈妈要给你买橘子。

”说完,她就走了。

   过了好长一段时间,母亲回来了,她真的提着满满的一篮子橘子。

   母亲靠在床上。

当我动手把那些鲜艳的金橘整齐地码在枕头边时,她静静地观察着,我抚摸那些金子般的橘子,忘记了所有的一切甚至没有察觉到母亲是什么时候离去的。

隔壁的病床的大娘正斜眼看着我,轻声地对她的儿子说:

“她的母亲用她的毛线衣才换了一篮子的金橘。

为了孩子,当母亲的什么都可以舍去……”

   橘子?

毛衣?

我的母亲的毛线衣?

刹那间,我仿佛看到了母亲那苦涩的微笑和虚弱的身体。

(1)第④段“我被一阵呜咽声……攥着那块橘皮”,当“我把自己的小脸贴在她的背脊上……擦干了双眼”,什么原因使母亲流泪?

为什么不让“我”看见?

(2)为什么“我再也忍不住自己的眼泪,号啕大哭起来”?

(3)集中体现母爱的是哪句话?

(4)结尾三个问句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

(5)母亲的微笑为什么苦涩的?

【答案】

(1)母亲为无力使病中的儿子吃上橘子,只能嗅橘皮而内疚,难过。

母亲不愿意让“我”看到她哭泣的样子,在儿子面前,母亲永远是一个坚强的人。

(2)我在病中吃不到橘子本已有些委屈,又听到母亲的哭声,看到母亲红肿的眼睛,也为母亲担心,心中十分难过、害怕。

(3)“为了孩子,当母亲的什么都可以舍去。

(4)表现“我”知道了橘子是母亲用她的毛线衣换来的这件事后的惊讶和激动。

(5)生活的艰难使母亲不知道笑了,但为了孩子的心情,她不得不强装笑脸,怎怎么能不是苦涩的呢?

【解析】【分析】

(1)、

(2)、(5)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短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解答时要带着问题快速浏览短文内容,锁定(相关信息)所填的范围,再按要求找到答案。

(4)把握思想感情,解答本题应根据对短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与理解,结合着具体语句分析作答。

故答案为:

(1)母亲为无力使病中的儿子吃上橘子,只能嗅橘皮而内疚,难过。

母亲不愿意让“我”看到她哭泣的样子,在儿子面前,母亲永远是一个坚强的人。

(2)我在病中吃不到橘子本已有些委屈,又听到母亲的哭声,看到母亲红肿的眼睛,也为母亲担心,心中十分难过、害怕。

(3)为了孩子,当母亲的什么都可以舍去。

(4)表现“我”知道了橘子是母亲用她的毛线衣换来的这件事后的惊讶和激动。

(5)生活的艰难使母亲不知道笑了,但为了孩子的心情,她不得不强装笑脸,怎么能不是苦涩的呢?

【点评】

(1)、

(2)、(3)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5)此题考查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4)本题考查鉴赏“我”思想感情的能力。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二)天才警察

文/秦文君

   我有两个弟弟,他们只差一岁,一样的光头,一样的犟(jiàng)脾气,连手劲都差不多大,又是相互不服气,所以,妈不在家时,我就得当警察,保卫家中的安全。

   他们两个每天都有可能爆发战争。

比如走路都大摇大摆的,不小心就撞到一块,然后就吵起来,质问道:

“你有什么了不起?

”相互都这么说同一句话,可是人却慢慢逼近,大有推翻对方的意思。

   好在我有这方面的小天才。

我加给他们每人一张纸,让他们把骂对方的话全写下来。

我说:

“这样就不会漏掉想骂的话了”他们怕吃亏,抢着写,写不出的生字还问来问去,问到后来,两个人就笑到一起了。

   这方法很快就用旧了,于是我又想了许多新点子。

   妈让他们每天洗自己的手帕和袜子,他们嫌烦,就成立互助组:

每人轮一天洗两个人的手帕和袜子。

大弟弟毕竟大了一岁,很快就想出了个偷懒的办法,比如该他洗的那天他就不换袜子,第二天才把袜底漆黑的臭袜子交给小弟弟洗,小弟总是皱着眉头很痛苦地对付那穿了两天的袜子。

   这时,天才警察就得神不知鬼不觉地出来工作,因为假如大弟弟的心计让小弟发觉,这一架是必打无疑的。

于是我抢先一步,或者故意在浇花时打湿大弟的袜子,逼他换下来,或是进他午睡时把他的袜子泡在盆内,总之,不让不公平的事在眼皮底下发生。

大弟心中发虚,终于没有大喊起来。

   他们两个时好时坏了好几年,可是由于有了个智慧的警察,他们即使已经攥(zuàn)紧了拳头,最终还是找不到恶战的时机。

(1)画线句子在全文中起(承上启下   开门见山)的作用。

(请选出正确的词语)

(2)用一句话概括这位天才警察的职责:

________

(3)短文主要列举了哪些具体事例来说明"我”是一位天才警察呢?

(4)读了短文,你想对这位天才警察说些什么呢?

【答案】

(1)承上启下

(2)平衡两个弟弟的心态,保卫家中的和谐与安全。

(3)让两个弟弟在纸上写骂人的话,成功制止了一场冲突;消除大弟弟耍赖的行为,让他们每天都能完成洗手帕和袜子的任务。

(4)示例:

你的机智、聪慧令人佩服,你真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