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单元教学教学计划.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09364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9.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单元教学教学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九章单元教学教学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九章单元教学教学计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九章单元教学教学计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九章单元教学教学计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九章单元教学教学计划.docx

《第九章单元教学教学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单元教学教学计划.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九章单元教学教学计划.docx

第九章单元教学教学计划

物理九年级第十四章《功和机械能》单元备课

王玉斌2010年11月25日

泰安十中   王金柱

知识准备:

学生已学过电功和电功率,对于“功”、“功率”的这一名词学生并不陌生,但教师需要点明力学中的功与电学中的功是有区别的,力学中的功具有新的含义。

重力、二力平衡的知识、杠杆、滑轮的知识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必备的前置知识。

单元目标:

1.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

能计算机械功和功率。

能用生活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2.理解机械效率,会计算机械效率。

3.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它们的转化。

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

4.通过实验探究,理解动能、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

能解释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现象。

知识结构:

新课标对科学内容分为三类——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而本章的功和机械能均属于物质的能量部分。

本单元以“功”为中心,辐射出功率、机械效率等知识。

由于功的概念比较抽象,在初中阶段更多的是通过实例让学生领悟功的含义,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不是着眼于功的定义。

能量概念也是从功的角度引入的,机械能的大小可以从功的角度去描述。

教学策略:

让学生深刻理解物理概念,是学好本单元知识的关键。

1.   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深刻理解概念中的关键词。

如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

其中“沿力的方向”就是关键词,可以举这样的例子让学生判断:

在水平面上自由滚动的铅球,重力对她做功了吗?

又如,能量的定义“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其中“能够”就是关键词。

可以让学生观察吊在空中静止的日光灯,提出问题:

日光灯没有对外做功,有能量吗?

2.   让学生理清概念间的联系。

如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联系与区别。

3.   做好公式的总结。

如机械功的公式有两个:

W=FS,W=Pt;功率公式有两个:

P=W/t,P=Fv。

计算时,根据已知量灵活选择公式。

4.   注意总结规律。

如通过实验探究,可得到“斜面越陡,越费力,机械效率越高”的结论。

情景示例:

情景示例一

三功概念的建立与机械效率的教学情景

(一)生活体验法

1、老师:

老师做实验要用烧杯,哪位同学帮忙把讲桌下的烧杯拿到讲桌上?

一学生从桌子下面拿上来盛水的烧杯。

操作要点:

(1)、轻描淡写地说要杯子。

桌子旁边不放水槽,迫使他没办法把水倒掉。

(2)、老师不要从同学手里接烧杯,示意他把杯放桌子上。

2、老师拿过有水的烧杯后,面露发愁之意:

杯内的水倒哪儿呢?

最后还是把水倒掉了。

意图:

让下面神情专注的学生明白这水是无用的?

3、老师:

谢谢这个同学!

我们来计算一下他做了多少功?

(在黑板上写上条件:

空烧杯质量100克,里面水的质量400克,桌子高1米。

4、老师:

现在还需要一个同样的空烧杯,哪位同学能做最少的功帮我这个忙?

另一个同学上来,把杯中的水倒掉后,从地面拿到讲桌上。

操作要点:

桌子另一边有同样的装水的杯子,旁边还有一个水槽,(情境一时用箱子罩住的)这个同学受第一个同学的启发,很自然的会把水倒掉,而只拿上来烧杯。

6、老师:

请同学们计算这个同学做了多少功?

(学生计算)

7、讨论:

两位同学效果相同,为什么做功不同?

设计意图:

让学生比较两人做的功,反思第一个同学对水做的功无用——引出额外功、有用功和总功。

8、老师:

现在我还需要酒精完成实验,哪个同学来帮忙?

又一个学生上来,他想只把酒精拿上来,可是做不到,只好连杯子和酒精一块拿上来了。

老师:

请计算这个同学做的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酒精质量320克)

设计意图:

让学生悟出,很多情况,额外功也是不可避免的。

(二)设置连环问题法

问题1.从井中提水都对谁做了功?

对谁做的功是有用的功,对谁做的是没有用的功?

设计意图:

通过生活实例,引出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问题2.如果水桶掉到井中了,打捞水桶,对谁做的功是有用功,对谁做的是额外功呢?

设计意图:

让学生深化理解所谓有用功、额外功是针对人们的目的需要而言的,对人们有用而做的功,是有用功;人们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是额外功。

问题3.在你从井中提水的过程中,你的愿望是让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大一些呢?

还是让额外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大一些呢?

设计意图:

引出机械效率的概念,同时学生也理解了提高机械效率是人们的愿望,机械效率是机械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问题4..同样从井中提三十千克水,你愿意用厚铁桶呢?

还是愿意用薄塑料桶?

你的理由是什么?

设计意图:

让学生理解做相同的有用功,额外功越少,人们做的总功越少,机械效率越高。

即额外功会影响到机械效率。

问题5.用同一动滑轮提起重100牛的粮食,与提起重0.1牛的乒乓球,那一次的机械效率高呢?

设计意图:

让学生理解额外功一定,有用功也会影响到机械效率的高低

问题6:

要将一捆书(不太多,一个人也能搬动)搬到五楼,下列做法你选择哪一种?

A将书一次性搬到五楼。

B将书分成十份,每次搬动一份,最终将书全部搬运到五楼。

   设计意图:

让学生明白:

省力的方法不一定效率高。

方法A是费力的,但做的额外功却较少,机械效率是高的,方法B省力,但做的额外功却多,机械效率低。

 这样,通过设计小坡度、层层递进的连环问题,化解了难度,循序渐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深刻领会了各概念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情景示例二

关于“功率”概念的导入

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甲、乙两人做功及所用时间,如下:

第一次:

W甲=1000J,t甲=5s;W乙=1000J,t乙=10S。

请问:

谁做功快?

(让学生得出做相同的功,所用时间短的做功快)

第二次:

W甲=1000J,t甲=10s;W乙=2000J,t乙=10S。

请问:

谁做功快?

(让学生得出在相同时间内,做功多的快。

第三次:

W甲=1000J,t甲=10s;W乙=2000J,t乙=50S。

请问:

谁做功快?

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学生想到:

W/t,得到W甲/t甲=100J/S,W乙/t乙=40J/S。

让学生说出100J/S、40J/S表示什么意思?

(自然引出功率的概念、物理意义、公式、单位等)。

难点突破:

(一)  极端推理法理解“斜面越陡,斜面的机械效率越高”

通过探究实验可以得出“斜面倾斜角越大(斜面越陡),斜面的机械效率越高。

怎么样进一步让学生从感性上理解这一结论?

我在黑板上画了如图示的不同斜面。

并解释:

由斜面S1到斜面S2,斜面倾斜程度变大(斜面越来越陡),当斜面变成竖直时(到S3),拉力F不就等于物重G了吗?

斜面长S不就等于斜面高h了吗?

即F=G、S=h,代入效率计算公式得η=W有用/W总=Gh/FS=Gh/Gh=100%,因此可以得到“斜面越陡,斜面机械效率就越大”的结论。

(二)善用比喻讲解“能量”的含义

能量,简称能,它的定义是:

物体能够对外做功,就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一个物体没有对外做功,它具有能量吗?

这是学生经常困惑的问题。

我采用比喻讲解:

能量,就好比你口袋里的钱,做功就好比买东西。

你口袋里有钱,你就能够买东西,但是,你不买东西,口袋里就没有钱吗?

学生回答后,我说,能够做功是指具有做功的能力、本领,不一定真的去做,例如吊在空中的日光灯,静止在那儿,没有做功,但是它具有做功的本领,所以它具有能。

这样,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能够做功”的含义。

?

学习问题:

1.     怎样判断物体是否做了功?

2.     机械效率与有用功、额外功有怎样的关系?

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角有怎样的关系?

3.     功、机械效率、功率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4.     物体没有对外做功,物体就没有能量吗?

怎样判断动能与势能的相互转化。

作业或检测

功和机械能章末测试题

一、选择题:

1、(10广西省)下图的几种情景中,人做了功的是:

(  )

  

  A、踢出去的足球在水草地上滚动  B、司机推汽车,纹丝不动  

 C、女孩把一箱报刊搬起来        D、学生背着书包在平路面上行走

2、下列关于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  B、物体做功时间越短,功率越大

 C、物体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D、物体做功时间越长,功率越大

3、如图1所示,在水平面ABC中,AB段光滑,BC段粗糙,且AB=BC,物体M在水平恒力F的作用下,由A点运动到C点,在AB段、BC段上拉力做的功分别为W1和W2,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W1=W2    B、W1>W2    C、W1

4、(10河南)如图2所示,用F=50N的水平拉力,通过一个动滑轮,使重为200N的物体A水平向右匀速移动了3m,在这个过程中(  )

A、拉力F做了l50J的功

B、拉力F做了300J的功

C、重力做了600J的功

D、重力做了1200J的功

5、一人用200N的拉力,将重440N的物体,沿斜面方向将它匀速拉上长5m、高2m的斜面,设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为f,则有(  )

A、η=40﹪,f=80N   B、η=50﹪,f=50N  

C、η=88﹪,f=24N   D、η=60﹪,f=48N

6、(09广州)甲升降机比乙升降机的机械效率高,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

两者相比,甲升降机(  )

A、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少          B、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

C、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少      D、提升重物做的有用功较多

7、(10河北)小明用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成不同的滑轮组(如图3所示),分别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到相同高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忽略绳重及摩擦)( )

A、F1> F2,η1= η2

B、F1> F2,η1> η2

C、F1< F2,η1= η2

D、F1< F2,η1> η2

8、图中的四幅图片是生活和生产中的场景,对其能量变化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甲图                                  乙图                               丙图                    丁图

 A、甲图中,举高的货物没有对外做功所以不具有机械能         

B、乙图中,列车速度增大后动能增加了

C、丙图中,握力计发生形变后弹性势能增加了 

D、丁图中,飞机升空后重力势能增加了

9、(10广东)某建筑工地要将同一个箱子从地面搬上二楼,如果分别采用如图4所示的两种方式搬运,F1和F2做功的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两种方式机械效率一定相等  

B、两种方式功率一定相等

C、两种方式所做的总功一定相等

D、两种方式所做的有用功一定相等

10、(10鸡西市)在温哥华冬奥会上,来自黑龙江省的选手李妮娜在自由式滑雪比赛中获得银牌。

她在比赛过程中运动的轨迹如图5所示,如果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从a点向b点运动过程中,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B、在a点和c点速度都为零,因此重力势能相等

C、从c点下落到d点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在a点和e点都处于静止状态,因此机械能相等

二、填空题

11、(10上海)物体在大小为5牛的水平拉力作用下,10秒内沿水平地面前进2米,则拉力做的功为_________焦,功率为________瓦;若物体重20牛,则重力对物体做的功为_______焦。

12、(09兰州).如图6所示,把一个金属小球用细线悬挂起来,将小球拉到A点,然后放开,小球在从A点运动至B点的过程中,

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13、(09威海).甲乙两同学进行爬杆比赛,爬到杆顶(杆长相同)时,甲用10s,乙用9S,若甲乙两人的体重之比为5:

6,则甲乙两人爬到杆顶做功之比是    ,甲乙两人平均功率之比是    。

14、(10肇庆市)如图7所示,动滑轮的重量是G0,物体的重量是G(GG0),提升距离仍是h,此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η1,则η1_____________η(选填“>”、“=”或“<”).

15、(10潍坊市)2010年潍坊市学业水平体育测试立定跳远项目中如图8所示,体重为500N的某同学从最高点到落地点的过程中,重心下降的最大距离为0.3m,用时0.5s,轨迹如图.则此过程重力做的功为________J,重力的功率为_________W.

16、如图9所示,人造地球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转,卫星在_____点的动能最大,在_______点的重力势能最大,当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时,卫星的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

其中卫星在________位置时速度最大。

17、(10安徽省芜湖市)图10所示是工厂里用来吊运货物的行车滑轮组。

某次作业时,行车在钢丝绳的自由端用2000N的力,将重6000N的货物匀速竖直提升3m,接着又在水平方向移动6m。

则行车在水平移动货物的过程中,货物重力所做的功是

_____J;在竖直提升货物的过程中,货物重力所做的功是____

J,行车滑轮组提升货物的机械效率为       。

三、探究与实验

18、学校新购了一箱物理器材,小云同学将它从一楼搬到三楼,小彬同学想测定小云搬运器材过程中对箱子做功的功率.

【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1)小彬同学设计的测量步骤如下,其中多余的是:

( )

A.测出箱子的质量m                       B.测出楼梯的总长度L

C.测出一楼到三楼的竖直高度h    D.测出小云上楼所用的时间t

E.算出小云搬运箱子的功率P

(2)请你在下面空白处帮小彬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19、在研究动能的大小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想探究动能大小跟速度大小的关系。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他先将小球从斜面的h1的高度上由静止滑下,并记下小球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s1。

(1)他接下来的操作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个实验中怎样判断动能的大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分析可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水平面为光滑的(足够长),该实验还能得出结论吗?

__        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某实验小组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第1、2、3次实验装置分别如图中的甲、乙、丙所示。

次数

钩码重

G/N

钩码上升的高度h/m

有用功

W有/J

测力计

拉力F/N

测力计移动距离s/m

1

2

0.1

0.2

0.9

0.3

2

4

0.1

0.4

1.6

0.3

3

4

0.1

 

1.1

0.5

(1)比较第1次实验和第2次实验,可得结论:

使用同样的滑轮组,提起的钩码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

(2)第3次实验中所做的有用功是          J,机械效率是                 

(3)第3次实验中动滑轮个数比第2次实验多,动滑轮自重增大,对动滑轮所做的额外功         (选填“增大”或“减小”),因而,由第2、3次实验可知: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__有关。

(4)综合上述结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有增大有用功,       额外功(选填“增大”或“减小”)。

四、计算题

21、(10南通)如图所示,工人师傅用一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滑轮组,把重为500N的箱子匀速提升5m,动滑轮的质量为8kg,不计绳重和摩擦,取g=10N/kg.

(1)在图中用笔画线代替细绳组装滑轮组.

(2)在向上提升箱子的过程中,人对绳子的拉力为多大?

(3)在向上提升箱子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多少?

 22、(10安徽)某型号汽车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6×104W,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是1800N。

在额定功率下,当汽车匀速行驶时,求:

(1)、发动机所提供的牵引力大小;

(2)、行驶速度的大小;

(3)、行驶5min牵引力所做的功。

 

 第十五章 功和机械能(A)答案

一、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A

S

C

A

C

A

D

C

二、

11、10 1  0

12、重力势  动

13、5:

6  3:

4

14、GH  GH/2FH  >

15、150 250

16、近地点  远地点 动  重力势  近地点

17、0  18000   66.7%

三、

18、

(1)皮尺   磅秤    秒表   

(2)B(3)

箱子的质量m/Kg

箱子的重力G/N

一楼到三楼的竖直高度h

小云上楼所用的时间t/s

对箱子做的功W/J

对箱子做功的功率P/W

 

 

 

 

 

 

19、

(1)将小球从斜面的h2的高度上由静止滑下,并记下小球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s2。

(2)比较小球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

(3)动能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有关。

(4)不能  由于不受摩擦力,撞击后木块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20、

(1)高

(2)0.4  73﹪(3)增大  动滑轮的重(4)减小

四、

21、1800N     33.3m/s     1.8×107J

22、290N   86.2%

本单元备课材料:

1.2010远程研修作业1

建构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概念的教学片段设计

邹城市鲍店煤矿学校    孟敏建    2010年8月5日15:

23

情境一、

1、老师:

老师做实验要用烧杯,哪位同学帮忙把讲桌下的烧杯拿到讲桌上?

一学生从桌子下面拿上来盛水的烧杯。

操作要点:

(1)、轻描淡写地说要杯子。

桌子旁边不放水槽,迫使他没办法把水倒掉。

(2)、老师不要从同学手里接烧杯,示意他把杯放桌子上。

2、老师拿过有水的烧杯后,面露发愁之意:

杯内的水倒哪儿呢?

最后还是把水倒掉了。

意图:

让下面神情专注的学生明白这水是无用的?

(身教胜于言教)

3、老师:

谢谢这个同学!

我们来计算一下他做了多少功?

(在黑板上写上条件:

空烧杯质量100克,里面水的质量400克,桌子高1米。

操作要点:

全班同学计算。

如有分岐要交流、讨论。

情境二、

1、老师:

现在还需要一个同样的空烧杯,哪位同学能做最少的功帮我这个忙?

另一个同学上来,把杯中的水倒掉后,从地面拿到讲桌上。

操作要点:

桌子另一边有同样的装水的杯子,旁边还有一个水槽,(情境一时用箱子罩住的)这个同学受第一个同学的启发,很自然的会把水倒掉,而只拿上来烧杯。

2、老师:

请同学们计算这个同学做了多少功?

(学生计算)

3、讨论:

两位同学效果相同,为什么做功不同?

设计意图:

让学生比较两人做的功,反思第一个同学对水做的功无用——引出额外功、有用功和总功。

情境三、

老师:

现在我还需要酒精完成实验,哪个同学来帮忙?

又一个学生上来,他想只把酒精拿上来,可是做不到,只好连杯子和酒精一块拿上来了。

老师:

请计算这个同学做的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酒精质量320克)

设计意图:

让学生悟出,很多情况,额外功也是不可避免的。

2.远程研修作业2

专题五作业:

搬书与做功

潍坊广文中学    王召刚

专题五作业

     理解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三个概念,是解决机械效率问题的关键。

功虽然抽象,但如果跟生活联系起来,还是有很多形象易懂的事例的。

在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三个概念的教学中,我经常举向楼上搬书这样的事例。

讨论一:

提出问题:

要将一捆书(不太多,一个人也能搬动)搬到五楼,下列做法你选择哪一种,讨论两种方法的利弊。

A将书一次性搬到五楼。

B将书分成十份,每次搬动一份,最终将书全部搬运到五楼。

问:

在上述两种方法中,你选哪一种?

学生都会回答选第一种。

问:

选第一种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都会答出,上十次五楼还不把人累死?

问:

两种方案完成的任务相同,做的功一样多吗?

学生会分析出第二种方法做的功多。

问:

第二种方法做的功多,人也会更累,但完成的任务更多吗?

   学生都能知道完成的任务是相同的。

通过对上述两种方案的比较,学生明白了将书运到楼上,完成的任务是相同的,也就是对书做的功是相同的,这就是有用功。

而搬运书时,自己也要上楼,这部分功是额外的,但不做又不行。

对书和人做的功是整个搬书过程做的功,是总功。

接下来再讨论

讨论二:

要将同样一捆书搬到五楼,下列做法你选择哪一种,讨论分析各种方法的利弊。

C自己将书一次性搬到五楼。

D两人合作将书抬上楼去。

分析:

这两种方法的利弊,学生再分析起来就简单多了。

比较C和D,也完成了相同的任务,因此做的有用功相同。

第一种方法要多把自己一个人搬运到楼上,第二种方法要同时把两人搬运到楼上,显然第二种方法做的额外功更多,总功也多。

   我之所以经常分析这个事例,还在于这个事例还包含了一条规律:

省力的方法不一定效率高。

机械效率也是一个难点。

两个讨论中的第一种即方法A和C,都是费力的,但做的额外功却较少,机械效率是高的,方法B和D相对更省力一些,但做的额外功却多,机械效率低。

分析生活中的这个事例,可以一举多得,既明白了有用功、额外功的、总功的含义,又对机械效率的学习有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