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初中地理教学基本要求定稿word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0840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30.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宜宾市初中地理教学基本要求定稿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宜宾市初中地理教学基本要求定稿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宜宾市初中地理教学基本要求定稿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宜宾市初中地理教学基本要求定稿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宜宾市初中地理教学基本要求定稿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宜宾市初中地理教学基本要求定稿word版.docx

《宜宾市初中地理教学基本要求定稿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宜宾市初中地理教学基本要求定稿word版.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宜宾市初中地理教学基本要求定稿word版.docx

宜宾市初中地理教学基本要求定稿word版

宜宾市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试用)

为了帮助全市初中地理教师把握好初中地理学科教学的要求,更好地理解和贯彻《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促进各类学校顺利实施初中地理教学,切实提高教学效益、减轻师生过重负担,结合我市初中地理教学实际,重点参考现行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及教参,制定本《宜宾市初中地理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要求》的内容及编写体例以《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分为地球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四大板块,各板块内容以课标次级标题作为一级主题,课标三级标题作为二级主题,并针对每一主题的“内容标准”逐条进行细化分解,提出较为明确、具体的教学要求,并给出适当的教学建议。

 

第一部分  地球与地图

一级主题

地球与地球仪

二级主题

内容标准

教学要求

教学建议

地球的形状、大小与运动

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1.了解地球的形状。

2.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树立勇于实践、勇于探索的精神。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体验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科学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学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

通过地球的大小示意图和相关数据等,引导学生从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等描述地球的大小。

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1.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

2.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公转,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特点。

通过地球仪、三球仪、多媒体课件等,帮助学生学会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说出地球自转、公转的方向、周期及公转特点。

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1.理解昼夜更替、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2.理解四季形成、五带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3.掌握二分二至的日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4.掌握地球五带的名称、界线、范围及地理现象。

1.通过地球仪、多媒体课件及生活实例等,引导学生理解昼夜更替、时间差异等现象与地球自转的关系。

2.通过地球仪、三球仪、多媒体课件及生活实例等,引导学生理解四季形成、五带划分等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3.通过地球公转示意图,记住二分二至的日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分析昼夜长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4.通过地球上的五带图,记住地球五带的名称、界线、范围及地理现象。

 

二级主题

内容标准

教学要求

教学建议

地球仪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1.说出经线与纬线的概念,比较经线与纬线的特点。

2.说出经度与纬度的划分,比较经度和纬度的差异。

3.记住重要的经纬线及其意义:

0°经线、180°经线,20°W、160°E、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30°纬线、60°纬线。

1.通过地球仪、经纬仪等,引导学生说出经线与纬线的概念,列表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2.通过地球仪、经纬仪等,引导学生说出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列表比较经度和纬度的差异。

3.引导学生动手尝试制作简易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确定某地点的经纬度。

1.能够根据经纬度在地球仪上找出相应的地点。

2.能够运用地球仪说出某地点的经纬度。

1.创设情境,给出某些重要城市的经纬度,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相应的地点。

2.创设情境,帮助学生运用地球仪说出世界重要城市的经纬度。

一级主题

地图

二级主题

内容标准

教学要求

教学建议

地图

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1.学会在各类地图上辨别方向。

2.能在经纬网地图上判读经纬度。

3.学会在地图上量算距离。

1.引导学生在一般地图、指向标地图和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2.引导学生在经纬网地图上判读某地点的经纬度。

3.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测量两点之间的图上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

 

二级主题

内容标准

教学要求

教学建议

地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1.知道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2.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部位。

3.学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判读坡的陡缓。

1.通过等高线地形图,引导学生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2.通过景观图片、地形模型等,引导学生直观认识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地形部位,并能在等高线地形图上一一对应找出。

3.通过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等,引导学生学会判读坡的陡缓。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山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等五种地形类型。

通过景观图片、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等,引导学生列表比较五种主要地形类型的特点,并能在地形图上识别。

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1.了解不同比例尺地图在表示范围、内容详略等方面的差异。

2.记住常用图例的含义。

3.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

4.学会运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日常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1.通过不同比例尺的地图,引导学生比较其表示范围、内容详略等方面的差异。

2.通过图例和注记,引导学生学会在地图上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3.以生产、生活的事例,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合适的地图,强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用图意识。

列举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实例。

了解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结合生产、生活实例,让学生说出电子地图、遥感图像等在外出旅行、科研、农业、工业、国防、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应用。

 

第二部分  世界地理

一级主题

海洋与陆地

二级主题

内容标准

教学要求

教学建议

海陆分布

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1.通过世界地图和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等,让学生说出地球表面海、陆所占的比例。

2.通过地球仪、世界地图等,引导学生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运用世界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1.运用地图判别大陆、岛屿、半岛、大洲及海、海峡、大洋。

2.在不同种类的世界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说出其名称,认识其轮廓及分布特征,掌握各大洲间的界线。

1.通过世界地图、大陆岛屿模式图等资料,引导学生识别大陆、岛屿、半岛、大洲及海、海峡、大洋。

2.通过不同种类的世界地图等,引导学生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说出其名称,认识其轮廓及分布特征,掌握各大洲间的界线。

3.采用拼图、绘图等方法,加强学生的识记能力。

海陆变迁

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简要分析海陆变迁的原因。

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从海变陆和陆变海两个方面,说明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并简要分析海陆变迁的原因。

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1.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六大板块的名称和分布。

2.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名称及分布,分析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1.通过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等,引导学生说出六大板块的名称和分布,知道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

2.通过世界主要火山、地震及主要山系的分布图、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等,引导学生说出世界著名山系、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名称及分布,分析山系的形成、火山地震的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一级主题

气候

二级主题

内容标准

教学要求

教学建议

天气

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学会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通过生产、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归纳“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学会区别天气和气候用语。

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1.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2.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1.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天气预报信息,教会学生认识电视天气预报中常用天气符号的含义。

2.通过简单天气图,引导学生说出某地某时的天气状况,模拟预报天气。

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1.了解污染指数及空气质量分级的关系。

2.分析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1.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某地空气质量日报或预报,了解不同空气质量级别的污染指数范围。

2.收集资料等,引导学生分析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生活等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阅读世界年平均和1月、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1.了解等温线的概念,学会阅读简单等温线地图。

2.学会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3.掌握气温垂直递减率的含义,学会计算不同海拔地点的气温。

1.通过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引导学生归纳世界气温从低纬向高纬的变化规律。

2.通过世界1、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等,引导学生归纳同纬度海陆气温的差异。

3.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用垂直递减率计算不同海拔地点的气温。

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学会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通过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等,引导学生估算某地年降水量,比较两地年降水量差异,归纳世界降水的纬度分布、海陆分布特点。

 

二级主题

内容标准

教学要求

教学建议

气温与降水的分布

运用气温、降水量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1.学会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

2.学会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1.通过某地点的气温、降水量资料等,指导学生学会绘制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

2.通过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引导学生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的变化特点。

主要气候类型

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1.说出世界11种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

2.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

1.通过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引导学生说出世界11种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并描述其分布范围。

2.根据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引导学生分析各气候类型的特点,并学会分析气候特点的一般方法。

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1.分析纬度位置对气温的影响。

2.分析海陆位置对降水和气温变化幅度的影响。

3.分析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1.通过相关资料并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通过相关案例,帮助学生分析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

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分析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1.通过生产、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分析气候对当地工农业、交通、服饰、聚落等方面的影响。

2.通过收集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分析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影响。

 

一级主题

居民

二级主题

内容标准

教学要求

教学建议

人口与人种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1.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2.了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

3.比较不同大洲或者地区的人口增长差异。

4.简要分析世界主要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的分布及形成原因。

1.通过人口增长曲线图,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2.理解人口增长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关系。

3.通过世界人口分布图找出主要人口稠密区和稀疏区,结合世界地形图、世界气候图以及其他社会经济资料,分析其形成原因。

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1.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2.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少,增长过慢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3.正确认识人口问题以及各国相应的人口政策,形成科学的人口观。

1.通过辩论等形式,让学生认识人口的发展应与经济发展、自然环境等相协调。

2.通过介绍各国不同类型人口问题及相应的人口国策,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

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1.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貌特征。

2.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3.形成“人种是平等的”的观念。

1.通过观察三大人种图片,对比体貌方面的特征差异。

2.在世界人种分布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简要分析自然因素对人种分布的影响。

语言和宗教

运用地图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1.说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的主要分布地区。

2.在对世界主要语言的探究中,初步形成尊重世界文化差异并欣赏世界文化差异的情感意识。

1.在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上说出六种语言的主要分布地区。

2.运用数据或资料,说出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二级主题

内容标准

教学要求

教学建议

语言和宗教

说出世界三大宗教及其主要分布地区。

1.了解基督教、伊斯兰教和佛教三大宗教的某些习俗。

2.说出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

运用世界主要宗教分布图,说出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

聚落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比较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异。

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料,结合自身体验和感受,列表比较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异。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简要分析聚落的形成与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2.聚落传统民居风格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通过图片展示,帮助学生理解聚落概念。

2.通过图片对比,引导学生描述聚落的形态特点。

3.利用图文资料列举实例,分析影响聚落分布的自然和社会因素。

4.通过图片、视频简要分析传统民居的形成原因。

一级主题

地域发展差异

二级主题

内容标准

教学要求

教学建议

地域发展差异

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了解世界及中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

通过图片、视频展示世界文化遗产,介绍其价值,提高其保护意识。

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了解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发展水平的差异。

1.通过图片资料,了解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在生活、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差异。

2.通过人类发展指数等数据,比较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异。

 

二级主题

内容标准

教学要求

教学建议

地域发展差异

运用地图归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在地图上找出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并归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

1.结合世界政区图及主要发达国家分布图,找出代表性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2.运用地图归纳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分布特点,理解“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的含义。

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1.运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2.理解国际合作的意义,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1.以跨国公司的生产为例,介绍经济全球化。

2.列举全球性亟需缓解问题(如全球变暖、臭氧空洞等),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一级主题

认识区域

二级主题

内容标准

教学要求

教学建议

认识大洲

运用地图等资料简述某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学会从半球位置、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等方面描述一个大洲的位置。

以亚洲为例学习描述大洲位置的一般方法,并能运用到其它大洲。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某大洲地形、气候、水系的特点,简要分析其相互关系。

1.学会归纳某大洲的地形地势特点。

2.学会归纳某大洲的气候特点。

3.学会归纳某大洲的水系特点。

4.简要分析某大洲地形地势、气候、水系之间的关系。

1.运用亚洲的地形图(地形剖面图)、气候分布图、水系分布图和其他相关资料,引导学生获取有效的地理信息,归纳亚洲地形地势、气候、水系的特点,掌握认识大洲自然环境的一般方法,并能运用到其它大洲。

2.以亚洲为例,引导学生简要分析地形地势、气候、水系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运用到其它大洲。

 

二级主题

内容标准

教学要求

教学建议

认识地区

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1.说出某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了解某地区的大致范围,找出主要国家和首都。

3.简要分析某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1.通过世界地图,说出某地区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2.通过某地区地图,说出该地区范围,找出主要国家和首都。

3.通过相关地图,简要分析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并指出其在战略、交通等方面的重要性。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1.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

2.解释某地区地形地势特点与人口分布、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关系。

1.通过某地区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等资料,引导学生归纳该地区地势和地形特点。

2.运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学会解释地形与当地人类活动的关系。

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1.分析某地区气候的特点。

2.理解某地区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人类活动的影响。

1.通过某地区气候类型分布图、某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归纳该某地区气候特点。

2.运用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说出某地区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人类活动的影响。

运用地形图说明某地区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归纳某地区城市分布特点,并分析河流对城市分布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以东南亚中南半岛城市分布为例,归纳城市分布特点,并分析河流对城市分布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指出某地区对当地或世界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一种或几种自然资源,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

了解某地区重要的自然资源,并说出其分布、生产、出口等方面的情况。

以中东为例,说出该地区石油的分布、生产、出口等情况,并分析该资源对本地区及世界经济的重要影响。

 

二级主题

内容标准

教学要求

教学建议

认识地区

举例说出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1.了解某地区著名的旅游景点及所在国家。

2.简要分析某地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1.以东南亚、欧洲西部为例,说出该地区著名的旅游景点及所在国家。

2.运用相关图片及视频资料,了解旅游景点的特色。

3.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该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优势。

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1.了解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

2.举例说明某种文化习俗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以中东、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为例,选择相关视频、图片资料,了解该地区文化习俗,说明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1.归纳南、北极地区的位置特点。

2.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景观、气候、资源等方面的特点。

3.了解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树立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1.通过南、北极地区地图,归纳其位置特点。

2.通过南、北极地区的景观图片、气候资料等,引导学生总结南、北极地区自然景观、气候、资源等方面的特点。

3.通过中国极地科考站的建设、北极熊遭掠杀等案例,引导学生认识极地科考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认识国家

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家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说出某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学会描述国家地理位置的一般方法。

1.以日本为例,运用世界政区图、日本地图,说出日本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掌握描述某国地理位置的方法,并运用到其它国家。

2.以日本为例,找出其四大岛,并说出该国的首都。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概括某国家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学会认识国家自然环境特点的一般方法。

通过某国家的地形图、地形剖面图、气候资料图、水系分布图和其他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归纳地形、气候、河流水文和水系的特点,学会认识国家自然环境特点的一般方法。

 

二级主题

内容标准

教学要求

教学建议

认识国家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某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了解某国家工业或农业的分布及形成成因,理解该国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1.以日本工业为例,通过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日本工业分布特点,简要分析其原因。

2.以美国农业为例,通过地图和其他资料,了解主要农业区分布,简要分析其原因。

用实例说明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对某国家经济发展的作用。

以美国为例,通过相关数据资料,分析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举例说出某国家在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的经验、教训。

了解某国家自然资源的开发和环境保护方面现状,总结其经验和教训。

以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的开发和保护为例,运用相关图文资料,总结其在雨林开发中的经验和教训,理解雨林破坏的危害,并提出保护措施。

根据地图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归纳某国家交通运输线路分布的特点。

以俄罗斯铁路分布为例,比较俄罗斯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铁路分布的差异,分析西伯利亚大铁路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某国家的种族和人口(或民族、宗教、语言)等人文地理要素的特点。

了解某国的种族构成和人口、文化特点。

以巴西为例,引导学生通过图片、视频、统计图等资料,说出巴西的混血人种多的种族特征,分析出其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特色。

用实例说明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俗的影响。

了解某国家自然环境对民居、饮食以及居民其他生活习惯的影响。

以日本为例,简要分析该国传统民居特色与地震的关系。

举例说出某国家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1.归纳总结某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2.理解国际间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以日本为例,结合图文资料,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明该国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文化等方面的联系。

 

第三部分  中国地理

一级主题

疆域与人口

二级主题

内容标准

教学要求

教学建议

疆域与行政区划

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特点。

1.说出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1.通过中国政区地图,描述我国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2.通过与俄罗斯、巴西、日本和蒙古的比较,引导学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认识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

1.记住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

2.指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了解我国的疆域范围。

3.找出我国重要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指出我国濒临的海洋及重要的岛屿、半岛、海峡、内海等。

5.理解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的优越性。

1.通过中国政区图,找出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及重要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2.通过中国政区图,找出我国濒临的海洋及重要的岛屿、半岛、海峡、内海等。

3.运用相关资料,知道我国有漫长的陆上疆界和海岸线,理解我国作为一个海陆兼备国家的优越性,渗透国土知识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