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德育.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07996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1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叙事德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叙事德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叙事德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叙事德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叙事德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叙事德育.docx

《叙事德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叙事德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叙事德育.docx

叙事德育

南阳中学班主任培训材料

德育创新:

叙事德育——走进学生心灵的智慧

长期以来,学校德育存在三大困扰:

(1)德育“无位”——“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德育首位不到位;

(2)“5+2≤0”——德育效果不理想,学校的正面教育往往被社会的负面影响所抵消;

(3)德智“两张皮”——德育与智育脱节,育人与教学相分离,育人为本、育德为先只是一句空话。

  随着信息化、多元化、全球化影响的不断增强,媒体文化业已成为青少年社会化的“第一影响源”,而家庭、学校的教育功能日渐弱化,尤其是单亲、流动和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问题凸显,德育工作的难度增大,德育“无位”、“低效”和“德智两张皮”现象更为突出,学校德育“无力”、“无为”、“无奈”状态更加明显。

为改变上述现状,近些年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切实把德育做到学生心里去”、“德育要抵及人心”、“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口号不绝于耳,成为从党中央、国务院到教育界有识之士,乃至每一个德育工作者的共同呼声和社会关注的热点。

  由他律到自律,由教化到自省是品德形成的一般规律。

因此,传统的学校德育在方式上较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思想观念的说教和道德人格的自省,而较少关注品德内化过程的规律,尤其是德育要求如何通过主体的道德认知和情感体验走进心灵——入脑入心而成为品德素质的心理机制。

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不仅是一种道德知、情、意、行协同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感知-体验-明理-导行”的心路历程,情感因素特别是情感体验在这一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德育方式的简单化和品德内化过程各环节关注、监控的不到位往往导致效果偏低或缺失。

长期以来德育的“5+2≤0”现象以及学生品德素质上的知行脱节、表里不一等令人困扰现象,与此不无关系。

  德育方式直接影响品德内化过程及其效果。

创新德育方式,特别是探索形式生动活泼、受学生欢迎和符合品德形成规律的德育方式,是增强德育实效、破解德育难题的有力措施,是促进德育创新发展的重要内容。

叙事德育是近年来我们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德育的实验研究中探讨和总结形成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方式。

 叙事德育是教育者通过叙述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或生活事件影响和促进学习者健康成长的一种教育方式,是教师和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习者品德发展的有效方法。

教育者叙述的可以是现实的直接生活经验,也可以是文学和历史的间接生活经验——如寓言、童话、典故、人物事迹、成语故事等,通过对叙事内容的理解、反思、讨论、评价,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过程。

叙事德育是一个完整的德育过程和品德形成过程,不是简单地叙述一个道德事件,而是要在道德事件叙述的基础上,借助事件本身所蕴涵的道德价值观加以分析,讨论、提炼,从而去理解人生、理解自己、理解他人和社会,进而达到道德自我建构的目的。

叙事德育可以运用到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中,可以应用在教学上和班级管理上,尤其是在主题班会课中效果更为明显。

叙事德育由教师叙事,也可以由学生自我叙事,可以是德育的方式和学生品德自我教育的方式,也可以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方式。

  与学校德育常用的养成、说理、辅导等德育方式相比,叙事德育是一种更真实、更有效的和更能入脑入心的德育方式。

因为叙事德育过程的心理结构,即“感触-感动-感悟”的心路历程与学生品德形成过程的“感知-体验-明理-导行”内化规律完全吻合,而且,由于有情感体验和情感认同作动力,学生品德内化过程强烈而深刻,品德生成要素同步而协调,品德形成过程形成一种自主、自觉、自动、自悟、自省的自我建构机制,达到“自律”境界,因而成为走进学生心灵的一种德育智慧。

  德育低效现象的症结是德育要求未能有效内化为学生的品德,其中关键是未能形成有效交汇点。

叙事德育按照学生品德形成规律,通过叙述真实的教育故事或生活事件来点燃学生的情感体验与认知智慧之光,让学生因感触而感动,因感动而感悟,受启迪而明理,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品德内化的目的,切实提高德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这正是叙事德育实践与研究的意义之所在。

  叙事德育有四个基本特征:

以故事为内容——起着触动和感动心灵的作用;以叙述为途径——具有开启和走进心灵的功能;以共情为特点——产生感动和激励心灵的作用;以明理为目的——起着感化和引导心灵的作用。

  与养成、说理、辅导等德育方式相比较,叙事德育的特点表现为:

以情感引导认知和品德自我建构为目标理念;以故事性、感化性、生成性为内容特点;以感触-感动-感悟为过程特点;学生是教育感动的对象;教师是学生心灵的感化者;以叙述、叙说、演示、反思、体验、自省等为具体方法。

  叙事德育具有促进学生品格、心理以及整体素质全面、互动、协同、和谐发展的多方面的功能。

具体表现为:

  引趣功能。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的“故事情结”。

故事具有启动这一心灵情结的天然功能。

故事性是叙事德育特有的特点,而故事最能吸引注意力和引发听者的兴趣,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阿里巴巴口诀”。

  激情功能。

故事具有情节性和情景性,最能感动和打动人的心灵,走进人的情感世界。

特别是故事经过教育者生动形象的叙说后,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产生感动和共情的情感体验,进而成为学生道德感悟和品德自我建构的内驱力。

  启智功能。

叙事德育感化和教育学生不是通过自上而下、由外而内的灌输和说理的方式,而是通过让学生因感触而感动、因感悟而明理、受启迪而内省的由内而外的方式实现的。

感悟而明理和受启迪而内省的实质是一种智力活动过程。

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德也是一种智慧,德育也是一种心智活动。

叙事德育具有启迪心智的作用,是一种以启迪心智的方式来实现德育的明理导行目的的教育智慧。

  明理功能。

明理,即提高道德认识,形成道德观念、信念是学校德育的核心目标,也是叙事德育的最终目的。

观念决定行为,明理有导情、励志、导行的意义,对品德形成的各个因素有导向和协调作用。

在叙事德育过程中,叙事是手段,明理才是目的。

叙事的实质是促使学生因感动、感悟而明理,使品德形成过程是一个发自内心的自我建构过程,从而达到知行合一、表里如一和人格和谐。

  励志功能。

叙事德育以叙述生活事件、故事、案例为主要内容。

德育叙事中有人物、有事件,有鲜明的故事情节性和明确的价值导向性,而且所选择的素材大都是感人至深的人物故事。

通过教育者生动而具有引导性的叙述,就能产生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作用。

  导行功能。

德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学生品德的形成与发展是道德知、情、意、行等要素整体协调发展的过程。

其中,知是行的引导力,情是行的驱动力,意是行的恒动力,它们合力对行为起着启动、驱动、引导的作用。

叙事德育过程虽然没有直接产生道德行为,但却产生的强烈、深刻的道德性感触、感动和感悟,因而产生道德认知、情感与行为冲动。

“有感于内,必形于外”,学生的道德行为是叙事之因结下的品德行为之果。

 叙事德育原则是进行叙事德育和保障叙事德育有效性必须遵循的准则,是叙事德育特点和规律的要求。

有效的叙事德育在应用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叙事德育要以“事”动人——故事性原则。

故事是真实生活的经历过程,叙事则是人们感受、体验、反思真实生活的一种方式。

故事,包括事件、事实、个案等最主要的特点是情景性和情节性。

故事之所以感动人、感化人,主要也在于故事的情景性和情节性。

真实、鲜活的故事情景、情节,“事”与“情”结合,带给人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真切感受和情感的激动、感动和感悟。

叙事德育要产生以“事”动人的效果,还必须对故事的德育内涵、主题和意义进行挖掘,使故事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叙事德育要以“叙”育人——叙述性原则。

“叙”是一种以语言为主要手段的教育方式,通常有叙述、叙说、讲述等形式,但总与真实生活中具有思想道德教育意义的故事、事件、事情相联系。

以“事”为基本内容的叙述,所以称为“德育叙事”。

说理也是一种语言性的德育方式,不同的是,说理的“说”主要与“理”结合,灌输、说教、说服,以“理”为主要内容,是一种理性的德育方式,以逻辑性为特征。

叙述是一种朴实、感性的德育方式,以真实、形象、生动、可感为特征,让学生产生如临其境,感同身受。

强烈的感触才有强烈的感动!

叙述是让学生产生强烈感触的最有力的方法。

  叙事德育要以“情”感人——感动性原则。

感悟、明理是叙事德育的目的,感悟、明理的基础和前提是故事性,而核心和关键是情感感动。

因此,以“情”感人——感动性原则是叙事德育的最根本和最有代表性的原则。

在叙事德育中,“情”是手段,也是目的,是手段和矛盾的有机统一。

激情、动情是为了育情——培育思想道德情感、情怀、情操。

从这个意义上说,以“事”动人、以“叙”育人和以“理”导人都要以“情”感人为中介、为载体。

缺乏情感感动和体验,叙事德育的以“事”动人、以“叙”育人和以“理”导人就会是无源之水,苍白无力。

动之以情,强烈的感动才能带来深刻的感悟!

增强故事和叙述的“感动指数”是提高叙事德育效果的关键之所在。

  叙事德育要以“理”导人——启迪性原则。

思想道德意识、观念、信念在品德结构中具有导向和调控作用。

因此,明理——晓之以理、以理服人、以理导人是德育的重要目的,也是叙事德育的最终目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叙事德育是一个以“理”导人的过程,思想性、教育性、启迪性是叙事德育的本有和应有之义。

不过,叙事德育的“理”是一种形象的理、由感悟而来的理。

叙事德育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认识的目的不是通过“传”(传道)、“施”(灌输)、“说”(说理)、“教”(说教、教化)的形式实现的,而是通过“叙”(叙事)的形式,把德育的要求——“理”(知识、观点、观念、理念等)渗透、隐藏在鲜活的故事情景和生动的叙述之中,通过借喻、比喻、拟人、象征等文学形式与心理形象来实现的。

叙事过程所营造的动人心弦的情节、情景,以一种赏心悦目的方式,不知不觉之中就把人带入如诗似歌、潜移默化的审美世界,感触、感动、感悟,触动心灵、启迪心智、感人肺腑、入脑入心,使人不由自主地接受其中的道理,以产生大爱无声,教育无痕的效果。

这样的德育才是美丽的,是可以带给学生幸福感和快乐感的。

叙事育人是德育的理想境界,是把德育做到学生心里去的必由之路。

在叙事德育原则的指导下,在实践中构建叙事德育的目标、内容、过程和品德内化的结构模式:

“以事动人-以叙育人-以情感人-以理导人”是目标模式;“故事-叙述-体验-明理”是内容模式;“故事准备-叙述演绎-情感体验-启智明理”是过程模式;“感触-感动-感悟”是心路历程(品德内化)模式。

依据这些模式是有效叙事德育应用的关键,实践操作过程要特别关注如下要点。

  1、“故事素材”的准备与加工要厚积薄发。

  故事素材是叙事德育实践应用的基础。

“留心处处皆学问”,故事素材的来源靠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平时要做“有心人”,平时留意、积累。

准备越多越充分,实践应用就越能得心应手、准确应用和运用自如。

在每个人收集和积累的基础上,建立学校的素材资源库,还能够起到资源共享和增强效率的作用。

故事素材的准备和加工有六个要点。

  故事源自生活。

教育故事和事件、个案,首先应该是真实的,一般是教育者亲身经历或遇见和、看见、听见的事实和情景。

因此,这样的故事一定来源自真实的生活世界,因此产生的感受和感悟也是最真切的。

越真实的故事越能感动人;越真实的叙述越能打动人。

  素材生动有趣。

素材是叙述的内容,是叙事的依据。

素材是否丰富和生动有趣,是唤起听讲者注意力,激发和吸引他们兴趣的基本条件,也是影响叙事效果的重要因素。

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增强素材的生动有趣性:

寻找发现生活中的有趣资源;发掘素材的内涵增强趣味性;附加主题和意义突现素材的有趣性等。

  故事情节感人。

故事是叙事德育的灵魂。

故事吸引人、感动和打动人,让人难以忘怀的主要是故事特有的情节性。

故事情节感人的实质是激起和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

故事感动人的指数取决于故事情节引发的“共情”强度。

增加故事情节共情性的可以通过故事加工如调整结构、增加悬念等,也可以通过艺术性的叙述而实现。

  予人鲜活美感。

叙事德育以教育者和学生的现实生活故事为主要内容,真实性、形象性、可感性是它的鲜明特点;叙事德育以感动、体验为手段和目的,具有激情、共情特点;叙事德育以明理导行为宗旨,具有教育性、引导性。

叙事德育是感性与理性的完美整合,其内容和过程带给人美感。

  留下想象空间。

叙事德育的思维心理策略是“由事悟理”,情感心理策略是“体验明理”。

无论是由事悟理,还是体验明理,都要借助联想和想象为感悟、明理的中介和过渡工具。

因此,故事素材的准备、加工和演绎都要给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让学生通过想象、体验而提高道德认识和智慧。

  赋予生命主题。

故事素材是德育的内容,也是德育的工具。

故事素材是为德育的目的服务的。

故事素材是丰富多彩的,但故事素材必须与教育主题紧密和融为一体才会产生鲜活的生命力。

主题是故事素材的灵魂。

挖掘或故事素材的主题,有如画龙点睛,赋予了故事素材鲜活的生命。

教育的思想性、价值观、时代精神,是生成故事素材主题的主要依据。

  2、“叙述”的技巧与风格要真情言说。

  “叙述”是用语言演绎故事或事件的过程和形式。

有效叙述需要有真情与风格。

叙述可以没有激情但不能没有风格。

语言叙述需要一定的技巧。

“语不惊人誓不休”,“于无声处听惊雷”,“行云流水蕴心声”是叙述的语言技巧。

但对于德育主题的教育故事叙述来说,技巧不是最重要的,真情与风格却是最重要的。

  感动源自共情,富有情感的叙述声情并茂,动人心弦;真情源于真实,真实的叙述真切动人,感同身受;实在教人清醒,平实的叙述娓娓道来,润物无声;吸引引发注意,生动的叙述绘声绘色,引人入胜;思考产生感悟,诙谐的叙述启人心智,发人深思。

真情、真实、平实、生动、幽默,是叙述的技巧,是叙述的风格,也是有效叙述的保障。

  3、“叙事”的形式与方式要启智明理。

  故事是德育的素材,叙述是一种讲述故事的语言方式。

然而,用“叙事”的方式将故事与叙述加予组合以产生入脑、入心、启智、明理、导行的德育效果,它就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与教育艺术。

  叙事要产生育人的效果和达到艺术的境界,关键是要寻找和创新叙事的形式与方式。

多年来,我们在中小学开展“叙事德育”研究与实验的实践证明,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性叙事、实话实说的报告性叙事、启人心智的说理性叙事、激扬生命的励志式叙事、动人心弦的体验式叙事、发人深省的自悟式叙事、感人至深的感悟式叙事、互动参与的活动式叙事、令人信服的实验式叙事、“两难情境”的问题式叙事,等等,是行之有效的叙事方式。

  叙事在学校教育中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它可以应用于学校德育管理、班主任班级管理与班级主题班会课、教师学科教学与专业发展,以及学生成长过程,也可以用于师生交流和家校沟通。

叙事是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的一种德育基本功。

让我们在生活中叙事,在管理中叙事,在研究中叙事;在叙事中研究,在叙事中育人,在叙事中成长!

 

德育故事1《世上最美味的泡面》

他是个单亲爸爸,独自抚养一个七岁的小男孩。

每当孩子和朋友玩耍受伤回来,他对过世妻子留下的缺憾,便感受尤深,心底不免传来阵阵悲凉的低鸣。

这是他留下孩子出差当天发生的事。

因为要赶火车,没时间陪孩子吃早餐,他便匆匆离开了家门。

一路上担心着孩子有没有吃饭,会不会哭,心老是放不下。

即使抵达了出差地点,也不时打电话回家。

可孩子总是很懂事地要他不要担心。

然而因为心里牵挂不安,便草草处理完事情,踏上归途。

回到家时孩子已经熟睡了,他这才松了一口气。

旅途上的疲惫,让他全身无力。

正准备就寝时,突然大吃一惊:

棉被下面,竟然有一碗打翻了的泡面!

“这孩子!

”他在盛怒之下,朝熟睡中的儿子的屁股,一阵狠打。

“为什么这么不乖,惹爸爸生气?

你这样调皮,把棉被弄脏要给谁洗?

这是妻子过世之后,他第一次体罚孩子。

“我没有……”孩子抽抽咽咽地辩解着:

“我没有调皮,这……这是给爸爸吃的晚餐。

原来孩子为了配合爸爸回家的时间,特地泡了两碗泡面,一碗自己吃,另一碗给爸爸。

可是因为怕爸爸那碗面凉掉,所以放进了棉被底下保温。

爸爸听了,不发一语地紧紧抱住孩子看着碗里剩下那一半已经泡涨的泡面,啊,孩子,这是世上最最美味的泡面啊!

将童爱保温

——《世上最美味的泡面》赏析

看完这个故事,我马上想到另外一个孩子把生日借给妈妈的故事。

是啊!

孩子们的爱看起来是那么幼稚、可爱,但是在儿童世界里,每一份爱都是最真挚,最宝贵的。

多好的孩子啊!

那么小就知道给爸爸做饭吃。

虽然面撒在被子里了,但那是孩子的一片心啊。

大人在不了解情况之前,千万不要误会孩子,当自己做错了以后要勇于承认错误,这个爸爸也是伟大的爸爸。

绝大多数成年人爱以成人的眼光看孩子,分析孩子的行为,一旦事与愿违就责怪孩子,这是十分愚昧的。

我们应该弄清楚孩子的真实意思才能下结论。

现在很多父母都无法深入地了解孩子的真实意图,常常觉得孩子这里那里又不乖了。

其实,在我们看来是那么幼稚可笑的童真世界里,其中的某方面或许比成人所做的还更有意义、更可贵。

在没有弄清孩子的意图就去责怪他,很多时候会伤害了孩子的弱小心灵。

批评是一种手段,也是一把刀,只有恰当地使用,才能收到成效,不能动不动就打骂孩子。

曾经有过天真烂漫的童年时光的我们,现在是否已经将它们遗忘了。

或许有一天,你在某处发现了你儿时的影子,我们不禁会恍然大悟:

我们的人性最真挚的一面只有在孩子们身上体现出来。

不管父母也好,孩子也好,在真切的亲情酝酿下,那种日久芳纯的气息,自然就流露于我们的生活中来。

平凡的生活映射出的才是最令人感动的一幕!

德育故事2《没有上锁的门》

      乡下小村庄的偏僻小屋里住著一对母女,母亲深怕遭窃总是一到晚上便在门把上连锁三道锁;女儿则厌恶了像风景画般枯燥而一成不变的乡村生活,她向往都市,想去看看自己透过收音机所想象的那个华丽世界。

某天清晨,女儿为了追求那虚幻的梦离开了母亲身边。

她趁母亲睡觉时偷偷离家出走了。

 “妈,你就当作没我这个女儿吧。

”可惜这世界不如她想象的美丽动人,她在不知不觉中,走向堕落之途,深陷无法自拔的泥泞中,这时她才领悟到自己的过错。

 经过十年后,已经长大成人的女儿拖著受伤的心与狼狈的身躯,回到了故乡。

她回到家时已是深夜,微弱的灯光透过门缝渗透出来。

她轻轻敲了敲门,却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

女儿扭开门时把她吓了一跳。

“好奇怪,母亲之前从来不曾忘记把门锁上的。

”母亲瘦弱的身躯蜷曲在冰冷的地板,以令人心疼的模样睡著了。

“妈……妈……”听到女儿的哭泣声,母亲睁开了眼睛,一语不发地搂住女儿疲惫的肩膀。

在母亲怀里哭了很久之后,女儿突然好奇问道:

“妈,今天你怎么没有锁门,有人闯进来怎么办?

” 

母亲回答说:

“不只是今天而已,我怕你晚上突然回来进不了家门,所以十年来门从没锁过。

母亲十年如一曰,等待著女儿回来,女儿房间里的摆设一如当年。

这天晚上,母女回复到十年前的样子,紧紧锁上房门睡著了。

家人的爱是希望的摇篮,感谢家的温暖,给予不断成长的动力。

德育故事3《月亮妈妈》的传奇故事

山水甲天下的广西桂林阳朔,有一位特殊的老妈妈,人称月亮妈妈。

她!

今年64岁。

小学3年级文化。

但从十年前开始自学外语,现在在当地已经是可以说八国外语的出了名的农民导游了。

   8年前的一天,徐秀珍在山上卖饮料时,看到两个在月亮山上游玩的加拿大小伙子。

其中一个的肚子痛得很厉害,额上冷汗直冒。

徐秀珍看那小伙子痛得汗流满面,就给他擦了一点自己随身带的风油精,仍不见好。

徐秀珍那时还没学会说英文,就想了个办法,比划着对他二人说:

你们在这里坐着休息一下,不要走远了,我的家在那边,我回去给你拿点东西来。

她下山到药店里买了针剂和土霉素,又回家烧了点当地农村的草药,拿到山上去给那肚子疼的小伙子喝,小伙子的肚子疼才慢慢好一点。

她又把两个小伙子带回了家,为他们煎鸡蛋、做酸菜汤,弄了一桌非常可口的饭菜。

两位小伙子吃了一顿美餐后问徐秀珍收多少钱,徐秀珍说:

不要钱,你们到我家里来是贵客,我按当地俚俗招待你们是应该的。

两个加拿大小伙子听了很感动,于是给她起了个英文名字mamamoon。

徐秀珍觉得这个名字很好听,于是“月亮妈妈”的称呼就传开了。

月亮妈妈是从1997年开始当导游的。

想当导游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每天能多挣一些钱,而且有免费的可乐喝。

起初徐秀珍只能带有限的游客来她家吃饭,或是走一些山间小路,由于她会写的汉字不多,就有了一种独特的记录工作日志的方式。

在她的留言本上方写着,“英国吃”、“丹麦吃”,这说明有这国的游客来她家吃过饭,“加拿大走”说明她带游客走了山间小路,不会写的国家名称,就会画上一面该国国旗。

  在免费的可乐和每天多挣20元钱的诱惑下,徐秀珍开始拼命地学习英语,她学英语的最大优点就是不耻下问,抓住一切懂英语和会说英语的人练习口语。

几年下来,徐秀珍的英语口语能力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还学会了其他好几国的简单对话。

她也正是凭着自己流利的口语,破格取得了阳朔地区的导游证。

徐秀珍开朗的性格和流利的口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找她当导游,大家都说:

徐秀珍是阳朔年纪最大、最酷和最快乐的导游。

德育故事4当选世界小姐的以色列小姐

阿拉伯对以色列共发动了五次中东战争。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和以色列打仗打得正热闹的时候,世界正举行选美比赛,那年以色列小姐正好当选“世界小姐”。

许多电影界的人士都围着她:

“小姐签约吧,将来你可以发大财了”,“签约后你名利双收,你何必回国呢,你的国家正在打仗,那么一个小国,随时会被吃掉的!

”“你回去多可怕!

你现在又有钱,又有名,留在美国吧!

”这姑娘却在电视上发表谈话:

“世界小姐不是我个人想选,我只是让你们知道,以色列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所以我出来竞选。

我想让人们知道:

地球上有以色列这个国家,所以我要出来竞选。

我今天被选上了,就完成我的任务。

“我想告诉世界:

以色列是个优秀的民族,因为我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同时还告诉世界:

以色列这个国家正艰苦奋战,希望全世界的人民同情我们,支持我们!

支持我们国家的独立!

“现在我的国家正在打仗,要钱何用?

我们以色列亡国两千年,因为我们文化不亡,所以我们还能建国。

今天我要回去,为祖国而战!

——她发表完这番谈话,第二天就坐飞机回国了。

这个消息发表后,全世界的人对以色列刮目相看!

哇,以色列人真了不起啊!

于是,以色列的军队,军心大振,他们像疯了一样,把阿拉伯的军队打得干干净净!

这就是历史上最伟大的六日战争!

六天打完!

这就是因为一个女孩子的一句话!

从1967年6月5日至6月10日,六天之内(仅130个小时)以色列打败南北13国,统一了全国国土,占地比原来多4倍。

以色列死了679人,而阿拉伯军死了4.5万人。

以色列消耗1亿美元武器,而阿军损失达20亿美元。

把埃及总统纳塞尔“气得心脏出了毛病,三年后因心脏病突发告终”。

 

 

德育故事5

 

1920年,有个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

邻居向他索赔13美元。

在当时,13美元是笔不小的数目,足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

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男孩为难地说:

“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

”父亲拿出13美元说:

“这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你要还我。

从此,男孩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

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13美元这一“天文数字”,还给了父亲。

这个男孩就是日后的美国总统里根。

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

 

德育故事6老壁虎的爱

这是发生在日本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日本式的住宅的墙壁大多是木式结构,里面是空的,有人为装修房屋拆开了墙壁。

在拆开墙壁的时候,主人发现了一只盖房子是被定住了腰部的壁虎竟还活着,这支壁虎在黑暗的墙壁里整整活了十年。

这真是一个奇迹!

原来为了这只被定住腰部不能走动的壁虎,另一只壁虎在长达十年的的岁月里,一直在衔食喂养它。

 

 

王家文,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