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问答40问.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06270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改问答40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医改问答40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医改问答40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医改问答40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医改问答40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改问答40问.docx

《医改问答40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改问答40问.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改问答40问.docx

医改问答40问

《医改问答40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是新世纪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

为了便于群众理解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医改与我》编写组组织有关人员编写了这本辅导材料,对群众最关心的40个问题作了解释和说明,希望有所帮助。

一、认识医改

1、为什么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一是缓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减轻群众的疾病负担,实现“病有所医”,维护群众的健康权益;二是应对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疾病谱变化和环境变化等,给医药卫生工作带来的新挑战;三是解决医药卫生领域长期以来形成和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推动医药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2、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卫生制度覆盖城乡居民,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为了分阶段推进改革,增强改革的操作性,还提出了三年的近期目标,即到2011年,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全国初步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可及性,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

3、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能给老百姓带来哪些实惠?

通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老百姓可以得到以下实惠:

一是平时少得病。

从2009年开始,政府逐步向城乡居民按项目免费提供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例如,为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为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等,逐步缩小城乡之间的医疗卫生服务差距。

二是得病有保障。

通过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覆盖城乡全体居民、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等措施,努力使群众个人负担的医药费用比例降低。

三是看病更方便。

用三年的时间,建成比较完善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使城乡群众不出社区、乡村就能享受到便捷有效的服务。

同时,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改善服务,完善基层与大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度,缓解大医院“挂号难、看病难”的状况。

第四是治病少花钱。

通过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实行零差率销售,使群众用上安全、放心和价廉的药品。

加大政府投入和监管,维护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努力减轻群众用药就医的负担。

4、为什么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难度极大的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因此,需要统筹全局,循序渐进。

首先,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发展水平低,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差距大,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其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本身具有复杂性。

它包括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保障等领域,每个领域内又存在深层次的矛盾。

要解决这些矛盾,必须分阶段,重点突破,逐步推进。

再次,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

而且,不同的群体又有不同的要求。

因此,每一项决策都需慎之又慎。

为了避免重大决策失误,很多政策都需要先试点后推广。

5.今后三年政府新增卫生投入将重点投向哪里?

今后三年政府卫生投入重点用于“基本、基层、基础”建设,具体来说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政府预算全额安排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人员经费、发展建设、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按项目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统一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政府负责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按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及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使其正常运行,提供低成本服务。

三是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逐步提高政府对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用两年左右时间将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城镇职工医保。

此外,各级政府还将为建立健全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提供必要资金支持。

经初步测算,2009-2011年各级政府需要投入8500亿元用于支持五项重点改革,其中中央政府投入3318亿元。

6、群众如何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言献策?

为了增强改革过程的开放性,让百姓了解更多医改信息,国家发改委、卫生部等相关部门将以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全面介绍改革的目标和措施,并组织专家对改革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解读。

此外,在改革的推进和实施过程中,有关部门将设立医改热线和网上专栏,以及调研、座谈等多种形式,了解群众的需求,倾听群众的呼声。

二、医疗保障

7.医疗保障究竟“保”什么?

我国医疗保障体系由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医疗救助和补充医疗保险三部分构成,其保障的人群和内容也不相同。

基本医疗保险包括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项制度,分别覆盖城镇就业人口、城镇非就业人口和农业人口,主要保障大病住院费用。

保障的范围将逐步向门诊费用延伸,待遇也将逐步提高。

三项制度将逐步实现制度框架基本统一。

城乡医疗救助的主要作用是“兜底”,资助城乡低保家庭成员、五保户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并对经济困难家庭人员自负医疗费用进行补助。

补充医疗保险包括商业健康保险和其他形式的补充医疗保险。

主要解决基本医疗保障之外较高层次的医疗需求,以及特定人员的医疗保障问题。

8.基本医疗保障为什么要“从重点保障大病起步,逐步向门诊小病延伸”?

目前,我国基本医疗保障筹资水平比较低,既保大病又保小病还难以兼顾。

同时,从大多数群众的经济水平看,普通门诊的医疗费用一般都可以承受,而大病住院费用是医疗负担的主要部分,也是造成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主要原因。

在这种情况下,重点保大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医疗保障的互助共济作用,是“雪中送炭”。

从另一方面看,患大病的毕竟是少数人,这种做法会使多数人都得不到实惠,而且一些慢性病需要长期门诊治疗,累计下来的费用也很高。

因此,在提高大病报销水平和保障能力的基础上,将逐步把对群众造成较大负担的慢性病等门诊费用纳入统筹范围,并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扩大门诊费用报销范围和比例。

9.农民工如何参加基本医保?

针对农民工城乡流动的“两栖”特点,相关部门将采取灵活措施,让所有农民工实现应保尽保。

如果农民工和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企业雇主就应承担主要缴费责任,让这部分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如果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农民工可以自愿选择参加其务工所在地的城镇居民医保,或户籍所在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10.在校大学生如何参加基本医保?

本次医改方案已明确提出,2009年,要将在校大学生全部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范围。

在校大学生包括:

各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含民办高校)、科研院所中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本专科生、研究生等。

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保的个人缴费和政府补助标准,按照当地中小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保的相应标准执行,个人缴费部分由大学生本人和家庭负担,有条件的高校可给予缴费补助。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生,应由个人缴纳的参保费用和应由个人承担的医疗费用,可以通过医疗救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和社会慈善捐助等多种途径给予资助。

11.儿童与无经济收入的老人如何参加基本医保?

儿童和无经济收入的老人,按照居住地,分别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目前各级财政补助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80元,家庭适当缴纳部分费用,到2010年各级财政补助标准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

对城乡低保家庭成员、五保户的个人缴费和经济困难离退人员难以负担的医疗费用,根据各地有关规定,由城乡医疗救助给予一定补助。

另外,农村儿童如果在城镇上学,可以参加当地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或者户籍所在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12.国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如何参加基本医保?

有关部门将用两年左右的时间,通过多渠道筹资,将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纳入城镇职工医保。

确有困难的,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参加城镇居民医保。

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实现医疗保险待遇与企业缴费脱钩。

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的国有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保给予适当补助。

13.灵活就业人员如何参加基本医保?

灵活就业人员实行灵活的参保措施,可以自愿选择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个人身份缴费参保。

政府对于符合《就业促进法》规定的就业困难人员,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费用给予补贴。

14、异地就医费用如何报销?

如今,随着人口流动日益频繁,在参保地之外的地方工作和生活的人越来越多。

按照我国目前的医保制度,在就医地发生的医疗费用必须回到参保地报销,这给异地居住的人群,特别是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投靠子女的老人以及在外地打工的农民工带来极大的不便。

为此,国家正在研究制定医疗保险异地结算办法。

主要措施有:

一是制定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解决基本医疗保障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问题;二是逐步提高统筹层次,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和区域协作经办机制,以及全国统一的基本医疗保障数据和结算系统,实现医保报销从参保地向就医地转移。

目前流动人口比较多的地区,如长三角地区已经开始“哪里看病哪里报销”的改革尝试。

15、到民营医院看病能报销吗?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定点医疗机构管理。

民营医院在医保定点方面与公立医院享受同等待遇,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

只要符合条件,民营医疗机构可以申请成为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

群众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目录内的民营医院就医,对于符合医保规定的医药费用,同样都可以得到报销。

16、有了基本医疗保险,还需要买商业健康保险吗?

我国基本医疗保险的原则是“广覆盖、保基本”,保障水平有限,无法满足多样化、高层次的医疗保障需求,而商业保险则可以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开发出灵活多样的医疗保险产品。

因此,我国鼓励商业医疗保险的发展。

对于个人来说,可以根据经济条件和实际情况,选择购买商业健康保险,以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险水平。

三、公共卫生服务

17、什么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是指,每个公民都能平等地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范围包括:

计划免疫、妇幼保健、院前急救、采供血以及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的预防控制。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主要由国家确定若干服务项目,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内容是根据居民的健康需要和政府的财政承受能力确定的。

在保障国家确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基础上,鼓励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经济水平和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适当增加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内容。

18、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哪些重点项目?

《实施方案》明确,从2009年开始,我国重点开展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有:

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为3岁以下婴幼儿做生长发育检查;为孕产妇做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疾病、艾滋病、结核病等人群提供防治指导服务。

普及健康知识,2009年中央电视台开设健康频道,中央和地方媒体加强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

有关部门还将制定相应的操作性文件,作出具体规定。

19、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包括哪些内容?

针对严重威胁妇女、儿童、老年人等脆弱人群和某些地区居民的传染病、地方病等重大疾病和主要健康危险因素,国家设立和实施了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目前,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包括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国家免疫规划,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等。

从2009年开始,我国将增加以下项目:

为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消除燃煤型氟中毒危害;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等,预防出生缺陷;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农村改水改厕等。

20、居民在哪里可以获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既可以由政府直接提供,也可以由政府采取委托授权、合同外包、购买服务等方式提供。

居民获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以到两类以下机构:

一是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二是医疗卫生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公立医院等。

21、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要不要个人付费?

国家制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将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

为此,国家将加大对公共卫生的投入,2009年我国人均基本公共卫生经费标准将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

中央财政、省级财政通过转移支付,对困难地区给予补助。

22、流动人口如何获得预防接种等公共卫生服务?

过去,因为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不同地区居民享受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免费程度也不同,流动人口成为户籍所在地和居住地“两不管”人群。

今后,预防接种、妇幼保健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将打破地域界限,流动人口可以在居住地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获得。

四、医疗服务

23、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提供哪些服务?

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

乡镇卫生院负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等综合服务,并承担对村卫生室的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

村卫生室负责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及一般疾病的诊治。

城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包括健康教育咨询、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以及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初级诊疗服务等。

24、为什么鼓励居民看病先到基层医疗机构?

目前,“看病难”主要是难在大医院挂号难、住院难,许多大医院人满为患,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却门可罗雀。

事实上,很多常见病、多发病并不需要去大医院,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可以治好。

有病先到就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既方便又快捷,省时又省力。

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使用基本药物,医保报销比例较高,能够有效降低医药费用。

如果基层医疗机构解决不了问题,患者可以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转诊到大医院就诊。

25、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有什么不同?

全科医生是指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管理的医生,能够综合运用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居民个人和家庭提供健康教育、健康咨询、疾病预防以及一般疾病初级诊疗等服务。

对于难以诊治的疾病,由全科医生将患者转诊给专科医生进行治疗。

因此,全科医生是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有两大不同。

一是服务模式不同。

全科医生坚持以健康为中心,提供主动服务、上门服务,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并对所有社区居民实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而专科医生则是坐堂行医,依托医院的诊疗技术和设备进行诊治。

二是服务范围不同。

全科医生主要解决的是群众常见病、多发病,而专科医生主要诊治疑难重症患者。

26、双向转诊是咋回事儿?

双向转诊是指不同医疗机构之间根据病人病情需要互相转诊。

下级医疗机构对诊断、治疗有困难的病人转至上级医院,上级医院对病情相对稳定和进行康复治疗的病人转至下级医疗机构。

目前,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已经开始探索双向转诊制度。

例如,北京鼓励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初步形成了“小病在社区,大病去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格局。

27、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能让群众放心吗?

目前,群众宁愿去大医院排队挂号也不愿意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看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不放心。

本次医改,有关部门将从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两方面入手,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

一是加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完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鼓励通过医疗资源重组等方式充实和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鼓励有资质的人员开办诊所或个体行医。

充分利用城市现有一、二级医院及国有企事业所属医疗机构和社会办医疗机构等资源,发展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

二是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

制定并实施免费为农村定向培养全科医生和执业医师招聘计划,完善城市医院对口支援农村制度。

城市医院通过技术支持、人员培训等方式,带动社区卫生持续发展。

城市医院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生晋升中高级职称前必须到农村服务一年以上。

高校医学毕业生志愿去中西部地区乡镇卫生院工作3年以上,由国家代偿学费和助学贷款。

28、什么是药事服务费?

是指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收取的一项费用,主要用于补偿其向患者提供药品处方服务的合理成本。

药事服务费是根据医务人员提供药品服务的劳务价值来核算的,与销售药品的金额不直接挂钩。

取消医院药品加成政策,代之以收取药事服务费弥补相关成本,有利于切断医疗机构和药品销售之间的直接经济利益联系。

29、不同医疗机构的检查结果可以互相承认吗?

医疗机构间的检查结果互认是节约医疗资源、减轻患者负担的重要措施。

目前,上海、桂林等部分城市已经实现了不同医院间的医学检验和影像检查结果互认。

上述城市的试点经验得到国家的认可。

医改意见要求,将实行同级医疗机构间的检查结果互认。

今后在检查标准化和加强质量控制的基础上,逐步扩大推广。

30、怎样解决大医院排长队的问题?

患者到大医院就医,在挂号、就诊、收费、取药等环节排长队,是看病难问题的一种表现,群众反映比较多。

对此,在医改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公立医院管理,改善服务,采取多项解决措施。

例如,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减少患者检查排队;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有些医院已经开始采用电子挂号、简易门诊等多种措施,免除患者排长队之苦。

另外通过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分流一部分病人,等等。

有关部门将及时总结各地好的做法,给群众带来更多的方便。

五、药品政策

31、基本药物是廉价药物吗?

世界卫生组织强调,基本药物是指那些满足大部分群众的卫生保健需要、在任何时候均有足够数量和适宜剂型、价格是个人能够承受得起、群众能够公平享有的药品。

基本药物不等于低质药,基本药物遴选的主要原则是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

32、基本药物目录是否会变化?

国家对基本药物目录实施动态管理。

根据医疗保障水平的变化、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疾病谱的变化等情况,定期调整基本药物目录。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将向社会公布。

33、基本药物的价格是怎样制定的?

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后,药价能降吗?

基本药物由国家按通用名称制定统一的零售指导价,经营者在不突破政府有关规定的前提下,自主制定实际购销价格。

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招标情况在国家指导价格规定的幅度内,确定本地区基本药物统一采购价格,其中包含配送费用。

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基本药物按进价实行零差率销售,其他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也要逐步取消药品加成。

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可以使药品价格下降。

一是中央政府统一制定和发布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合理确定我国基本药物的品种和数量,规模较大,成本较低。

二是实行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逐步实现零差率销售,减少中间流通环节的价格加成。

三是基本药物实行国家制定零售指导价格,省级根据招标情况在指导价格幅度内确定本地区统一采购价格,确保合理的性价比。

四是制订临床基本药物应用指南和基本药物处方集,保证医生能够使用、患者买得到。

34、基本药物的质量能有保证吗?

政府将采取三大措施,保障基本药物质量。

一是抓源头,保生产。

通过引导科研机构及制药企业开发并生产疗效好、不良反应小、质量稳定、价格合理的基本药物,避免低水平重复生产和盲目生产。

通过严格实施药品生产质量规范,确保药品生产环节不出问题。

二是抓中间,保流通。

通过建立基本药物集中配送系统,减少基本药物流通环节,也减少基本药物出问题的可能性。

通过严格实施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确保药品流通环节不出问题。

三是抓监管,保安全。

通过药品电子监管网络和药品质量监督员派驻制度,严格基本药物生产和配送企业的相关生产经营活动,保证公众用药安全。

35、患者使用基本药物,能得到什么实惠?

使用基本药物,患者能够获得四个方面的实惠。

一是省钱,基本药物不但本身价格低廉,而且报销比例高,能够有效降低群众的医药负担。

二是安全有效,政府在招标采购过程中已经进行了必要的遴选,药品质量有保障。

三是可以避免药物滥用,防止患者耐药性的过度提高。

四是方便可及,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就能获得。

36、如何保证医疗机构使用基本药物?

今后,国家将建立健全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配备和使用制度。

自2009年起,确保政府举办的城市社区卫生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类型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按规定首先选择配备基本药物,并将基本药物作为临床治疗的一线药物首先选择使用。

有关部门将制定不同规模、不同层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基本药物使用比例,并定期检查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的配备和使用管理情况。

为满足患者需要,所有零售药店均应配备和销售国家基本药物,患者可凭处方到零售药店购买。

37、如何抑制药价虚高?

抑制药品价格虚高,政府采取五大措施:

一是通过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制定基本药物定价、生产供应、使用和医疗保险报销的相关政策,减少流通环节,降低药价,保证群众基本用药的可及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减轻群众用药负担。

二是改革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药品价格,并通过规范药品生产流通,减少药品加价环节。

三是通过加大政府投入,进一步完善医疗保障体系,使医疗保险付费成为医疗机构重要而稳定的收入来源,减轻群众的就医负担。

四是改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药品收入不再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的补偿渠道。

在公立医院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

五是加强政府监管,抑制导致药价虚高的不正当行为。

发挥医疗保障对医疗服务和药品费用的制约作用。

38、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医保怎么报销?

凡是纳入医保报销基本目录范围的药物,因病情需要使用且符合医保相关报销规定的,均能得到一定比例的报销。

基本药物如此,非基本药物也是如此。

基本药物与非基本药物在医保报销方面的不同有:

一是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药品报销目录的范围,而非基本药物仅有部分纳入;二是国家鼓励使用基本药物,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六、医疗费用

39、降低居民的医疗费用负担,会采取哪些医保措施?

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是减轻城乡居民医疗费用负担的重要途径。

今后三年,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一是扩大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

三年内,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体居民,参保率均要达到90%以上。

两年内,解决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参保问题。

同时,积极推进在校大学生、城镇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参加相应的城镇居民或城镇职工医保。

二是提高医疗保障筹资标准。

2010年,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具体缴费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

三是提高医疗费用报销比例。

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对政策范围内的住院费用报销比例都要逐步提高。

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扩大门诊费用报销范围和比例。

四是提高医保最高支付限额。

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最高支付限额分别提高到当地职工年平均工资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6倍左右,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

五是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资助城乡低保家庭成员、五保户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或新农合,逐步提高对经济困难家庭人员自付医疗费用的补助标准。

40、医疗救助主要针对哪些人群和特殊病种?

目前我国困难人群急需给予医疗救助的有以下几类人员:

一是城市居民中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二是农村居民中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三是农村五保户;四是地方政府规定的其他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家庭成员。

上述医疗救助对象的具体条件由地方政府民政部门会同卫生、劳动保障、财政等部门制订并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

关于医疗救助的特殊病种,全国尚无统一标准,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广告传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