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锂电和动力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0563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8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费锂电和动力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消费锂电和动力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消费锂电和动力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消费锂电和动力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消费锂电和动力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消费锂电和动力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

《消费锂电和动力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费锂电和动力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消费锂电和动力电池行业分析报告.docx

消费锂电和动力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消费锂电和动力电池行业分析报告

 

2019年9月

消费锂电和动力电池发展历程相似。

锂电池按照应用场景可主要分为消费锂电和动力电池。

消费锂电池始现于1991年,近三十年的时间见证了相对完整的产业发展周期。

动力电池在其基础上发轫,2011年以来发展迅速,目前在锂电池下游应用中占比最高。

作为在消费锂电基础上成长而来的行业,动力电池演绎了与之类似的发展历程,也继承了部分相同的竞争对手。

二者经历了“日本先行、韩国跟随、中国奋起”的相似发展路径。

下游需求驱动行业发展,技术路线和行业格局随之变动。

消费锂电与动力电池的行业特征有许多相同之处。

下游需求是两个行业的第一驱动力,随着下游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行业规模不断扩张,电池技术路线也围绕下游的需求不断进步。

消费锂电经历了“圆柱—方形—软包”的演进历程;动力电池则从电池基础材料不断突破以提升能量密度和安全性。

两个行业的参与者积极投入研发提升电池性价比,绑定高端客户抢占市场份额。

动力电池产业链地位更高、政策属性更强。

基于自身特性,二者仍表现出很多差异。

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中有更高成本占比,对其生产技术水平、安全性、一致性有更高的要求,在产业链中拥有更高地位。

高性能、低成本动力电池的稳定生产、供应对车企意义重大。

动力电池厂商与上下游之间有着更加深入的合作绑定关系。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大力发展与大气污染治理和国家能源安全密切相关,下游汽车行业是国民经济支柱行业,因而具有更浓厚的政策属性,备受政策关注。

储能电池开拓新兴市场。

储能领域是锂电池未来大规模应用的新方向,动力电池企业纷纷布局锂电储能。

相比消费锂电行业,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行业在政策、技术等环节有许多相似之处,这也为动力电池新市场的开拓提供了一定优势。

如何突破技术上的短板进而提升产品性价比,从而灵活、充分地适应下游需求,是电池厂商在消费锂电池、动力电池行业面临的老问题,也是在储能市场面临的新考验。

一、消费锂电与动力电池发展历程相似

锂电池按照应用场景可主要分为消费锂电和动力电池。

消费锂电池始现于1991年,近三十年的时间见证了相对完整的产业发展周期。

动力电池在其基础上发轫,2011年以来发展迅速,出货量于2017年强势反超,目前在锂电池下游应用占比最高。

从下游市场的消费格局来看,消费电池和动力电池占据锂电池市场的绝对份额。

当前消费锂电发展已步入成熟期,而动力电池方兴未艾。

作为在消费锂电基础上成长而来的行业,动力电池一方面拥有与之类似的行业特征,另一方面也因特有属性表现出诸多差异。

而厘清二者的发展脉络既能借此深入挖掘行业发展背后的深层逻辑,也能为认清其发展趋势提供更多的借鉴。

1、消费锂电迭代发展已趋成熟

两者的发展历程都经历了“日本先行、韩国跟随、中国奋起”的相似路径。

目前主要锂电池市场仍为中日韩“三分天下”,消费电池的发展历程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1991~1999年:

日本垄断,中韩涉足

日本索尼首先推出锂电池,并将其应用于移动电话、数码玩具等。

松下于1994年研发锂电池,并于1998年量产笔记本电脑专用的圆柱形锂电池。

在这阶段日本垄断了全球锂电池市场,中韩两国则初步涉足。

1994~1997年中国的光宇、比亚迪、力神先后创立,1999年ATL创立,韩国LG化学、三星SDI相继展开锂电池业务。

(2)2000~2006年:

各自发力,差距缩小

在日本仍保持其强大行业优势的同时,中韩两国也在奋起直追,三国差距开始逐步缩小。

韩国的三星SDI不断在电池容量上取得突破,依靠其技术和成本优势扩大其在传统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电池市场的份额。

中国的ATL、比亚迪以及力神等企业相继推出锂电池产品,并逐渐应用于传统手机、移动设备。

(3)2007~2016年:

智能手机崛起,中日韩三分天下

2007年,苹果iPhone的推出宣告了智能手机时代的降临。

此时主流技术路线已由之前的圆柱、方形电池转为能量密度更高的软包电池,更适用于智能手机的应用。

新市场的扩大迅速拉动了消费锂电发展,三国瞄准新战场,积极绑定智能手机产业链,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2008年日本松下合并三洋电机,成为全球最大锂电池企业,但随着中韩崛起,日本在消费锂电市场的份额不断下降。

尤其是2016年,首先推出锂电池的索尼在锂电业务方面频频受挫,最终被日本村田收购。

韩国三星SDI、LG各自绑定其下游的三星电子、LG电子;ATL则成为苹果合格供应商,借此两国消费锂电份额不断扩大。

此外2010年苹果推出的ipad平板电脑系列助推笔记本电脑市场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下游市场,消费锂电三分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

(4)2017年至今:

市场趋于成熟,新场景涌现

目前消费锂电池因其下游主要市场——智能手机市场渐趋饱和而增速放缓。

但随着可穿戴设备、电子烟、无人机、无线蓝牙音箱等新兴电子产品的兴起,消费锂电池仍有广泛应用的场景空间。

5G技术的出现也对消费锂电的续航时间、充电速度等提出新的要求,消费锂电在行业需求和技术进步方面仍有开拓空间。

2、动力电池发展迅猛,中国市场世界争先

在消费锂电池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动力电池,经历了相似的发展脉络。

不同之处在于动力电池发展更为迅猛,目前已成为锂电池下游最广泛的应用场景,且未来潜力巨大。

类比消费锂电,动力电池的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以下三阶段:

(1)1995~2007年:

早期探索、日本垄断

1995年日本的丰田公司尝试将镍氢电池应用于普锐斯混动动力汽车,并于1997年在日本上市,2000年向北美、欧洲及世界各地公开发售,自此动力电池开始商业化进程。

这阶段的动力电池市场为日本垄断,但总体上行业仍处于初创期,技术水平、产业规模相对有限。

(2)2008~2013年:

韩国发力,中国渐入

2008年、2009年韩国三星SDI、LG化学依次进入动力电池市场,其依然延续在消费锂电领域的一贯做法,牢牢绑定本国下游汽车厂现代、起亚,不断蚕食日本动力电池市场份额。

2011年,脱胎于ATL动力电池部门的CATL成立,成立第二年便与宝马展开合作,成功进入国际市场。

此外,比亚迪、力神等企业开始逐渐占据中低端新能源汽车市场。

随着中韩两国的发力,日本在动力电池行业的垄断地位遭到强势挑战。

(3)2014至今:

三足鼎立,中国奋起

2014年起,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中国动力电池的市场份额迅速扩大,仅两年时间便超越日韩,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生产国。

中国目前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第一大市场,强势带动国产动力电池产量跃居世界第一。

但随着“白名单”制度的放开,国产电池将与日韩企业正面竞争,市场格局的变化拭目以待。

3、行业竞争对手渊源深厚

作为在消费锂电基础上成长来而的行业,动力电池演绎了与之类似的发展历程,同样继承了一部分相同的竞争对手。

从消费锂电和动力电池的市占率前十大企业来看,共有5家相同或有历史渊源的企业,这些企业的市占率总和占据各自市场上一半以上的份额。

这些行业巨头随着市场趋势的改变,纷纷转换产品方向,在新的战场继续竞争。

二、消费锂电与动力电池行业特征对比

消费锂电池和动力电池之间有许多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二者同受下游需求的驱动,技术路线也随之变革,最终由“渠道制胜”;另一方面,动力电池相比消费锂电具有更高的产业链地位和更浓厚的政策属性。

1、需求驱动技术迭代,客户资源决定行业格局

(1)下游需求是行业第一驱动力

下游需求是消费锂电的第一驱动力,也是推动行业技术创新、成本下降的重要因素。

在2000年之前,消费锂电池主要应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

移动电话、摄像机、笔记本电脑、数码玩具等下游市场需求的扩大带动消费锂电池产量的增加。

1994年索尼锂电池月产量即可达200万支,1998年日本锂电池的生产能力高达4亿只/年,几乎垄断全球锂电池生产。

当时我国锂离子电池尚处于起步阶段,但下游庞大的消费市场、尤其是手机市场的逐步扩大,为日后我国消费锂电行业的崛起埋下伏笔。

截至20世纪末,我国锂电池总需求量已由97年的320万只增加到3185万只,增长接近10倍,全球锂电池产量也增至4亿只左右。

进入21世纪后,消费锂电下游的应用需求又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功能手机市场的拓展进一步释放消费电池需求。

2007年之前,传统功能手机基本占据整个手机市场,涌现出诸如诺基亚、摩托罗拉、三星等手机大厂。

锂电企业依靠深入手机厂商产业链,不断拓展市场份额。

比亚迪、力神于2001年分别成为诺基亚、摩托罗拉供应商,三星SDI则在电池容量上接连取得突破,绑定自身下游的三星电子。

此外,传统笔记本电脑行业也在稳步发展,ATL等企业开始供货笔记本电脑。

此时,虽然早在2000年摩托罗拉即发布了第一款智能手机,但这7年间,智能手机增长额有限,直到07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机也仅占手机市场9.63%的份额。

消费锂电主要的市场需求仍靠功能手机带动。

2007年是消费锂电行业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苹果公司的第一款iphone于2007年6月29日正式发售,智能手机时代降临。

此后,智能手机以其先进的技术、良好的用户体验不断扩大市场份额。

尤其是低价位的智能手机,对功能手机有明显的替代效应,功能手机市场份额不断下滑。

2013年智能手机成为手机市场市场份额占比最高的产品。

在智能手机大爆发的过程中,ATL、SDI、力神等厂商纷纷抓住机遇,绑定下游智能产品。

ATL成为苹果、三星、华为三大智能手机巨头的供应商,极力拓展其他智能产品市场,分别于2010年、2013年供应平板电脑、无人机等,稳居消费锂电行业第一。

三星SDI则继续发挥其产业链优势,牢牢绑定三星电子,于2010年成为消费锂电行业龙头。

索尼一方面在电池研发投入不如以前、另一方面其电池成本也过高,难以争取外部下游客户。

索尼的PC、智能手机产品又难以像三星有强大的消费市场,错失了发展动力电池的良机,最终于2017年将锂电池业务出售给日本村田。

在锂电业务方面,锂电鼻祖黯然退场。

需求驱动的逻辑同样适用于动力电池行业。

在2000年之前动力电池即开始商业化进程,但动力电池行业发展极为有限。

主要原因在于这阶段动力电池以镍氢电池为主,2009年以镍氢电池作为动力的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90%以上。

镍氢电池相比后来的锂电池能量密度低、寿命短、成本也较高,导致搭载镍氢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对比传统燃油汽车并无性价比优势,难以获得下游客户青睐。

2008年,特斯拉尝试将钴酸锂电池用于roadster跑车中,动力锂电池才真正意义上进入商业化产业链,电池逐渐成为车企制胜的关键。

松下开始从2009年开始与特斯拉合作,不断研发高能量密度锂电池,LG化学专注三元锂电池的研发。

在国内,比亚迪、CATL也开始投入研发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性价比更高的锂电池开始取代传统动力电池,为新能源汽车的爆发提供可能。

2014年后随着下游新能源汽车市场不断扩张,动力电池市场份额迅速扩大。

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很大程度依赖于中国市场,特别是中国下游乘用车市场在补贴推动下开始了爆发式的增长。

短短五年时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已占据全球销量的56.31%,动力电池出货量由2014年的11%跃居2017年64%,份额仍在扩大。

2018年,全世界电动汽车销量、动力电池出货量已达201.8万辆、107GWh,年复合增长率分别高达59.09%、66.27%。

下游市场涨势强劲,动力电池未来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2)技术路线紧随需求变革

无论是消费锂电池还是动力电池,其技术路线都随下游消费需求不断变革,而技术变革的核心在于能量密度的提升。

消费锂电的技术路线基本经历了“圆柱—方形—软包”的历程。

圆柱锂电池最早于1991年由索尼研发,由于成本高昂,主要应用于公司的下游数码玩具等产品,早期的消费电子产品仍使用镍铬、镍氢电池等。

镍铬、镍氢电池虽价格相对低廉,但能量密度低且有记忆效应,尤其还存在不环保、发热变形等安全问题,市场亟需更高性能的电池。

1994年,戴尔首次将锂电池应用于笔记本电脑,锂电池以其较高能量密度、无记忆效应、安全等优势开始获得市场青睐。

1998年,松下开始量产专用于笔记本电脑的圆柱锂电池,1999年三星SDI也研发出当时业内最高能量密度的圆柱锂电池。

随着各大厂商纷纷加码,消费锂电池产量扩大,价格不断下降,开始逐渐取代落后的镍氢电池,广泛应用于传统手机及笔记本电脑等设备。

2000年后在功能手机不断发展,体积变小的同时,通信、彩屏、触屏等新业务和技术模式也加大手机耗电量,更高能量密度的电池开始出现。

此时,以诺基亚为代表的一众功能手机采用了方形锂电池,相比传统圆柱锂电池,方形电池能够更合理使用手机内部空间,提高能量密度。

而2007年之后,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智能化设备涌现,同时3G通讯技术、大屏幕等趋势又进一步提升电池续航要求,高性能、重量低、设计灵活的软包电池开始占据消费锂电市场。

根据GGII数据,随着下游电子产品日趋轻薄化、大屏化、智能化,软包电池渗透率不断上升,2016年已接近70%,预计2020年软包电池在3C市场的渗透率为78%左右。

目前,新兴的5G通讯技术对消费锂电的续航能力提出更高要求,而在手机体积难以进一步扩大、锂电池能量密度暂时难以突破的情况下,各厂商开始关注快充技术。

快充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续航时间不足的缺陷,但是存在的对手机寿命的损耗、发热等问题仍待解决。

动力电池技术的革新同样围绕着能量密度这一关键指标。

由于新能源汽车相比于消费电子的安装空间优势,动力电池在电池形状要求上相对低于消费锂电池。

动力电池并未明显遵循消费锂电“圆柱—方形—软包”的基本演进历程,而是在都采用这三种电池外形下,在电池的基础材料尤其是正极材料上进行创新和技术进步,以提高能量密度、降低成本。

丰田于1997年推出的第一款普锐斯混动动力汽车应用的是镍氢电池。

镍氢电池由于相对能量密度低、成本高昂,多用于混合动力车型,纯电动汽车续航能力仍然很低,故实际应用有限。

直到2008年,特斯拉首次将钴酸锂电池用于roadster跑车中,动力锂电池才真正意义上进入商业化产业链。

之后,锰酸锂电池以更低的成本广泛应用于早期的日产聆风、雷诺ZOE等车型。

直至今日,锰酸锂电池仍属日韩一个重要动力电池应用分支,在中国市场则更广泛应用于电动自行车。

2006年之后,磷酸铁锂电池开始在市场上广泛应用,尤其在中国,磷酸铁锂电池以其低成本、高寿命的优势被广泛应用于乘用车领域。

而随着下游对电动车续航能力的不断提升,更高能量密度的三元电池开始出现。

主流的三元电池正极材料以镍钴锰酸锂为主,具体元素配比上各有差异。

三元电池是目前锂电池中能量密度最高的电池,因而得到众多车厂广泛应用。

截至2018年,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占据约95%的动力电池市场份额。

总体而言,新能源乘用车、专用车更偏向三元电池,新能源客车更偏向磷酸铁锂电池,未来路线将在这两种基本技术上演进。

(3)绑定高端客户抢占市场

消费锂电与动力电池的另一个相同点在于对高端客户的抢占。

近几年消费电子的主力智能手机市场趋于饱和、市场增速也逐步放缓。

笔记本电脑市场同样需求有限,而新型的消费场景诸如无人机、可穿戴设备等市场占比过小,导致消费锂电需求低迷。

根据GGII数据,2018年全球3C锂电池出货量为68GWh,同比下降2.9%。

在这种形势下,占据高端消费客户,同时积极探索新增长点对锂电厂商而言格外重要。

以消费锂电销量排名前三的公司ATL、LG化学和三星SDI为例,自2011年起,LG化学基本处于亏损边缘,三星SDI则呈现亏损状态,只有ATL保持14.5%左右的年平均利润率,且基本连年上涨,2018年公司营业利润更是高达19%。

虽然LG和SDI的盈利状态与其动力电池业务受挫有关,但其消费锂电整体状况仍落后于ATL。

ATL的成功很大程度归结于其对智能手机高端市场客户的渠道优势。

公司以其电池产品先进的技术和稳定的品质成为为苹果、三星、华为三大智能手机巨头的供货商,保证电池的销量规模和盈利水平;同时积极拓展无人机等新兴市场,在下游市场的拓展方面广泛而灵活。

相比之下,LG在智能手机方面销量有限,主要供货市场规模较小的笔记本电脑市场;SDI则主要供货自家下游三星电子,但2016年起发生的一系列三星Note7手机电池爆炸事故使公众对其电池质量产生质疑,重创公司业绩。

进入高端客户供应链的行业逻辑在动力电池领域体现的更为明显。

一方面目前大厂尤其是国外主流车厂纷纷占据新能源汽车高端市场,另一方面随着对于电池能量密度需求的提高,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坡加剧等政策因素,未来低端车型的生存空间将更为有限。

从国外主流车厂电池供应格局来看,国外主流车厂几乎全为国外电池厂商所绑定,特斯拉、丰田电池由松下专供,日产、现代的电池供应基本由日韩厂商垄断。

中国打入国际市场的代表电池厂商为CATL。

2013年,CATL与宝马展开合作,成为国内首家国际车企动力电池供应商,宝马订单是对CATL技术和产能的肯定,这成为其日后市场拓展、成功崛起的关键。

目前,国内电池厂商开始向国际市场发力,行业龙头CATL已成功进入戴姆勒、大众、日产等国际知名车厂供应链,亿纬锂能也成功获得戴姆勒、现代等订单。

另一方面,在低端市场投入过高的教训也早已有之。

2016年我国工信部出台对低速电动车的规范细则之前,有一部分企业专做铅酸电池,供货下游的低速电动车。

铅酸电池成本、技术水平低,加之国家对动力电池的政策补贴,很多企业涌入该行业。

但低能量密度的铅酸电池并不契合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要求,尤其在工信部明确规定“低速电动车必须搭载锂电池,拒绝铅酸电池作为动力源”之后,大量相关企业迅速消亡。

消费锂电和动力电池都存在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供货不足的情况。

2017年,中国主要电池厂商产能利用率大多低于40%。

根据钜大锂电数据,2018年全国动力电池总产能已超过200GWh,而装机量仅为56.89GWh,产能利用率不足30%。

在电池装机量持续增加、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电池厂商应积极投入研发,提高电池性能以参与高端市场竞争。

占领高端客户的深层逻辑在于行业集中度逐步提升的趋势。

截至2018年末,步入成熟期的消费锂电池行业前五大企业市场份额约为65%,前十大企业市场份额高达74%。

动力电池行业尚处于发展阶段,行业格局变动剧烈,近两年前十大企业市场份额稳定在70%以上,2018年前五大企业市场份额占比即高达75%,行业集中趋势明显。

在此竞争愈发激烈背景下,电池厂商唯有切入高端产业链、积极布局下游高端市场,才可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利用规模优势提升公司盈利水平。

下游高端产品以其品牌效应,会带来更高溢价,由此提升电池产品附加值。

以苹果公司为例,2018年第三季度,苹果公司在高端智能手机市场中独占鳌头。

随着手机价位的提升,苹果手机销量占比不断上涨,800美元以上的高端机型则占据79%的份额。

凭借其在高端市场的份额优势,苹果公司于2018年以14.9%的销售份额获取全球智能手机市场73%的利润。

另一方面,电池厂商产品研发高质量性能的产品,同样有效提升下游产品价值,高续航、高寿命电池可构成产品优势卖点,反之,以三星“爆炸门”为代表的电池事故则会对下游产品构成巨大冲击,二者休戚与共。

由此,电池厂商开发高性能电池以占领高端市场,可以形成上下游之间的良性互动,裨益于双方。

2、动力电池产业链地位更高、政策属性更浓

虽然消费锂电和动力电池行业存在很多相似之处。

但由于自身特性,二者仍表现出很多差异,其中一个典型差异可以归结为产业链地位的不同,即动力电池在产业链中拥有更高地位,主要原因在于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中占据更高成本,同时对于电池的技术水平要求也更为严格。

另一主要差异在于,动力电池关乎环境问题及能源安全,下游汽车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具有更浓厚的政策基因。

(1)动力电池产业链地位更高

①动力电池成本占比高

对于主流消费电子产品而言,核心元器件为处理器、屏幕、内存、摄像头等产品。

电池在消费电子产品中成本占比很小,消费锂电无论是在成本还是产品性能方面都远低于动力电池。

以iPhoneXS系列为例,根据外媒TechInsights拆解的成本数据可知,一部iPhoneXSMax的电池成本为9美元,仅占总成本的2.03%;iPhoneX电池成本更低,仅为6.64美元,占总成本的1.63%。

而在低端消费电子市场,电池成本应压缩至更低水平。

而动力电池在新能源汽车成本中占据主要地位。

电动汽车最大成本在于电池、电机、电控“三大电”动力系统,其占据总成本一半份额;而在“三大电”系统中,动力电池又独占76%的份额,合计占总成本的38%左右。

②动力电池技术要求高

由于下游产品不同,消费锂电和动力电池的技术要求存在很大差异。

用户需求决定了消费电子更多依靠处理速度、内存、娱乐配件等来提升体验度、电池的相对重要性较低,同时其使用环境相对安全,因而其在技术要求方面的压力小于动力电池。

而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作为动力来源,直接关乎汽车的性能、安全与寿命。

作为一种交通工具,下游的新能源汽车决定了动力电池需面对更高水准的续航要求、更恶劣的使用环境,因而其必须有足够的续航能力和安全性。

动力电池的高技术要求还来自一致性的要求,即同一锂动力电池模组内的多个锂动力电池电芯的每一个特征参数,必需全部处在一个较小的变动范围内。

这对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寿命、安全性等多个指标提出了综合要求。

即便是高端消费电池,一般也仅包含两颗电芯,一致性要求低;而动力电池则由数十至上千颗电芯串并联而成,生产管理和产品控制难度陡然提升,因而动力电池在技术要求上更为严格,容错率更低。

对消费电子而言,锂电池的突破重点在于轻薄化以节省内部空间;而动力电池则更关注一致性、安全寿命等指标。

这也是消费锂电在技术路线上相对简单、更多从形状方面突破,而动力电池技术路线更显复杂、从各材料环节纷纷创新突破以提高性能的原因之一。

③动力电池行业进入壁垒高

除产品特征之外,动力锂电池在行业特征上,也表现出与消费锂电行业较大的差异。

一个典型差异在于:

动力电池行业广义上属于汽车零部件行业,存在更高的行业壁垒。

行业壁垒一方面源于产品高成本、高技术等特征,另一方面主要来自行业自身固有的技术、客户认证、资金投入等壁垒,使得动力电池行业对于新进入行业的公司提出较高的要求,也促成诸多车企与电池厂商的合作捆绑。

从技术层面而言,使用场景决定了动力电池的高技术要求,电池厂商需从能量密度、安全性、一致性、使用寿命等多角度综合设计电池以满足下游车厂需求。

动力电池涉及的材料、零部件多样,工艺、工序繁杂,且产品定制化程度高,因而车企往往经过长时间的综合考察才与电池厂商合作,合作后不会轻易更换。

同时,动力电池技术路线不断更迭、车型更新换代较快,故电池厂商与车企之间配合紧密,多同步研发以提升效率。

在客户认证层次,整车厂遴选合格零件供应商时,往往经过大量认证程序。

车企不仅从技术层面对供应商加以考量,也从配套能力、生产能力、成本等多角度综合筛选。

具体程序上,合格供应商认证多经历质量技术评估,招投标、多家竞价,确定供应商,样品初步试验,路上试验,大规模生产等多重阶段,全过程基本需要2~3年时间。

由于认证过程繁复、成本较高等因素,车企选定合格供货商之后不会轻易更换,故新供应商进入难度较大。

从资金层面而言,动力电池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前期资金投入大,经营过程中资金周转压力大,往往产生大额预付款项、应收账款以维持上下游材料、产品的采购销售,由此迫使企业加大财务杠杆。

近年,退坡补贴又进一步放大这种“长账期”模式带来的风险,对企业财务状况提出更高要求。

部分电池厂商,如沃特玛,即因资金链断裂深陷债务危机。

④动力电池下游产品面临替代风险

动力电池还额外面临外部替代品风险,即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的竞争。

作为消费电子的动力来源,消费锂电池基本不存在其他替代品,电池厂商只需行业内部竞争、优胜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