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30330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6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届陕西省榆林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高考模拟生物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

陕西省榆林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

理综-生物试题

(解析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脂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脂肪中只含有C、H、O、N四种元素

B.性激素对维持生物体的生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C.脂肪只存在于动物的脂肪细胞中,而植物细胞中没有

D.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膜上存在磷脂、脂肪等脂类物质

【答案】B

【解析】

【分析】

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

功能分类

化学本质分类

功能

储藏脂类

脂肪

储藏能量,缓冲压力,减少摩擦,保温作用

结构脂类

磷脂

是细胞膜、细胞器膜和细胞核膜的重要成份

调节脂类

固醇

胆固醇

细胞膜的重要成份,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性激素

促进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及雌性动物的性周期

维生素D

促进动物肠道对钙磷的吸收,调节钙磷的平衡

【详解】脂肪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A错误;性激素对维持生物体的生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B正确;脂肪存在于动植物的脂肪细胞中,C错误;构成生物体的细胞膜上存在磷脂、胆固醇等脂类,但不含脂肪,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脂质的种类及其功能,要求考生识记脂质的种类、分布和功能,能结合所需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下列有关生物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成年以后,身体细胞的含水量会保持不变

B.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

C.Mg是一种叶绿素分子中的微量元素

D.人体血液中Ca2+浓度太低,会出现肌肉抽搐等症状

【答案】D

【解析】

人成年以后,身体细胞的含水量也会发生相应变化,A错误;自由水与细胞的代谢有关,因此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低,B错误;Mg是一种叶绿素分子中的大量元素,C错误;人体血液中Ca2+浓度太低,会出现肌肉抽搐等症状,D正确。

3.下列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

B.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是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

C.细胞学说认为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D.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多样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1、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

细胞的发现,涉及到英国的罗伯特•虎克(1665年发现死亡的植物细胞)和荷兰的范•列文胡克(1674年发现金鱼的红细胞和精子,活细胞的发现)。

2、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

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3、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

涉及德国的魏尔肖。

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认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

【详解】细胞学说主要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A正确;细胞学说的重要内容之一是:

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B错误;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不是细胞学说的内容,C错误;细胞学说阐明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没有阐明多样性,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学说的内容,明确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具有统一性,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4.如图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①、②、③表示细胞器,a、b、c表示某些过程。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①、②、③分别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B.该过程可以说明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C.a表示脱水缩合过程,b、c表示蛋白质的加工及运输过程

D.图解中的过程在原核细胞中也可以进行

【答案】D

【解析】

【分析】

据图分析,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合成出的多肽经过①内质网进行加工,之后运输到②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然后再以小泡形式运输到细胞膜,最后分泌到细胞膜外,整个过程需要③线粒体提供能量。

【详解】由图可知,①、②、③分别是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A正确;分泌蛋白合成过程可以说明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B正确;a表示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b表示内质网对肽链进行一些加工,形成较成熟的蛋白质,c表示高尔基体对蛋白质进一步加工及运输过程,C正确;图解中的过程只能发生在真核细胞,因为原核细胞没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等多种细胞器,D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的有关内容,平时学生时可作适当总结,分泌蛋白的合成过程:

在核糖体上翻译出的肽链进入内质网腔后,还要经过一些加工,如折叠、组装、加上一些糖基团等,才能成为比较成熟的蛋白质。

然后,由内质网腔膨大、出芽形成具膜的小泡,包裹着蛋白质转移到高尔基体,把较成熟的蛋白质输送到高尔基体腔内,做进一步的加工,成为成熟的蛋白质。

接着,高尔基体边缘突起形成小泡,把蛋白质包裹在小泡里,运输到细胞膜,小泡与细胞膜融合,把蛋白质释放到细胞外。

5.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中的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的分子

B.核糖体是噬菌体、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

C.高尔基体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形成有关

D.细菌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无丝分裂

【答案】A

【解析】

【分析】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

比较项目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大小

较小

较大

主要

区别

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

胞核,有拟核

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细胞壁

有,主要成分是糖类

和蛋白质

植物细胞有,主要成分是

纤维素和果胶;动物细胞

无;真菌细胞有,主要成

分为多糖

生物膜系统

无生物膜系统

有生物膜系统

细胞质

有核糖体,无其他细

胞器

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

DNA存

在形式

拟核中:

大型环状、裸露

质粒中:

小型环状、裸露

细胞核中:

和蛋白质形成

染色体

细胞质中:

在线粒体、叶

绿体中裸露存在

增殖方式

二分裂

无丝分裂、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可遗传变

异方式

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详解】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磷酸等组成的分子,磷脂“尾部”疏水,脂肪酸“头部”亲水,A正确;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细胞器,B错误;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C错误;细菌细胞增殖的方式为二分裂,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能列表比较两者,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6.某科学兴趣小组研究M、N、P三种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发现M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但含有核糖体,N细胞含有叶绿体,P细胞能合成糖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M细胞无线粒体,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B.N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一定为DNA

C.M、P细胞一定是取材于异养型生物

D.M、N、P细胞均有发生染色体变异的可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干信息:

M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但含有核糖体,属于原核细胞;N细胞含有叶绿体,为绿色植物细胞;P细胞能合成糖原,为动物细胞。

【详解】M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其无线粒体,但部分原核细胞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仍能进行有氧呼吸,A错误;细胞类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正确;M细胞为原核细胞,可能是自养型生物,如蓝藻,C错误;M细胞为原核细胞,不含染色体,不可能发生染色体变异,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正确分析题干信息,再结合所需的知识准确答题。

7.下列关于酶和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保存人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是37℃

B.酶、遗传物质和抗体都属于生物大分子

C.细胞中的吸能反应必然伴随ATP的合成

D.一个ATP分子中含有的化学能比一个葡萄糖分子多

【答案】B

【解析】

37℃是唾液淀粉酶反应的最适温度,保存唾液淀粉酶应该低温保存,A错误;生物大分子是构成生命的基础物质,包括蛋白质、核酸、多糖等,因此酶、遗传物质、抗体都属于生物大分子,B正确;细胞中各种生化反应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ATP分解释放的能量,所以吸能反应必然伴随着ATP的分解,C错误;一分子葡萄糖在细胞内氧化分解可以产生大量ATP,因此一个ATP分子中含有的化学能比一个葡萄糖分子少,D错误。

8.将洋葱表皮细胞放置在不同浓度的物质M溶液中,并测定洋葱表皮细胞吸收M的速率,结果如图所示。

对结果的解释最合理的是(  )

A.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自由扩散

B.细胞吸收M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C.细胞吸收M需载体蛋白的参与

D.细胞吸收M需要能量供应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图中当物质M浓度为30mmol/L和50mmol/L时,物质M的浓度增大,物质吸收的速率并没有改变,可能是受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限制;通入空气后仍没有改变吸收速率,说明与能量供应无关,进而推知该物质运输的方式可能是协助扩散。

【详解】自由扩散的影响因素是浓度差,而物质M溶液浓度增加,细胞吸收速率没有增加,则不属于自由扩散,A错误;主动运输的影响因素是载体和能量,而通入空气后吸收速率没有增加,则不属于主动运输,B错误;物质M溶液浓度增加,而物质运输速率没有增加,可能物质M的载体蛋白饱和,因此说明细胞吸收M需载体蛋白的参与,C正确;通入空气后仍没有改变吸收速率,说明与能量供应无关,D错误。

【点睛】关键点:

由物质M浓度不一样时,吸收速率不变可得细胞对M的吸收方式不是自由扩散;通入空气前后,物质M吸收速率不变,说明运输方式可能不需要能量。

9.实验中使用的材料以及实验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实验的成败,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①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适宜用作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材料

②以人的成熟红细胞为观察材料可以诊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③用过氧化氢为实验材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④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加无水碳酸钠作为提取液

⑤以淀粉和蔗糖为实验材料探究淀粉酶的专一性时,可用碘液作指示剂进行鉴定

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答案】B

【解析】

【分析】

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原理

①DNA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RNA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

②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RNA的亲和力不同:

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③盐酸(HCl)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酶的特性:

(1)高效性:

酶的催化效率大约是无机催化剂的107~1013倍。

(2)专一性:

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3)作用条件较温和:

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在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但不会失活。

3、实验原理:

叶绿体色素提取的原理: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所以,可以在叶片被磨碎以后用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色素分离原理:

叶绿体中的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溶解度低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慢。

根据这个原理就可以将叶绿体中不同的色素分离开来。

【详解】①在观察细胞的DNA和RNA分布选材时,因为该实验需要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RNA染色,为避免材料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本实验选择的实验材料要无色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含有核酸,且无色,适宜用作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材料,①正确;②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红细胞呈镰刀状,以人的成熟红细胞为观察材料可以诊断镰刀型细胞贫血症,②正确;③温度影响过氧化氢的分解,不能用过氧化氢为实验材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③错误;④叶绿体中的色素容易溶于有机溶剂,提取绿叶中的色素时,可以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加无水碳酸钠去除酒精中的水分,作为提取液,④正确;⑤以淀粉和蔗糖为实验材料探究淀粉酶的专一性时,不能用碘液作指示剂进行鉴定,因为无论蔗糖是否被水解,都不能用碘液检测出来,⑤错误;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操作,难度适中。

10.如图表示雄果蝇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图2表示减数分裂某阶段,则图2的BC段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

B.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CD段表示同源染色体分离

C.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DE段一个细胞内都只含有2个染色体组

D.若图1表示减数分裂、图2表示有丝分裂,则两图的CD段都发生着丝点分裂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图1:

图1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其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BC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分析图2:

图2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曲线,其中AB段表示分裂间期,BC段表示前期、中期和后期,DE段表示末期。

【详解】若图2表示减数分裂某阶段,则图2的BC段细胞中DNA含量是体细胞的两倍,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所以,细胞中一定含有同源染色体,A正确;若图l表示减数分裂,则图1的CD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B错误;若两图均表示有丝分裂,则图1中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图2中DE段表示有丝分裂末期,其中后期的一个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C错误;图1表示减数分裂时,CD段会发生着丝粒分裂;图2表示有丝分裂时,CD段会发生细胞质分裂,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图中曲线各区段形成的原因或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1.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变化是(  )

A.DNA复制和染色单体形成

B.染色体加倍和中心粒复制

C.细胞板出现和纺锤体出现

D.着丝点分裂和同源染色体分离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细胞有丝分裂各阶段的变化特点是:

间期:

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

核仁解体、核膜消失,出现纺锤丝形成纺锤体,染色质螺旋化成为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

中期:

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后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纺锤丝牵引子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末期:

染色体变成染色质,纺锤丝消失,出现新的核膜和核仁,一个细胞分裂成为两个子细胞。

【详解】DNA复制和染色单体形成都发生在间期,A正确;染色体数目加倍在后期,着丝点分裂;中心粒复制在间期,两者不在同一时期,B错误;细胞板出现在后期,纺锤体形成在前期,两者不在同一时期,C错误;着丝点的分裂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中的两种行为或变化是否发生在同一时期,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2.如图表示真核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①~③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②和③都是线粒体的组成部分

B.在①、②和③中都能产生能量并合成ATP

C.在①和②中都存在少量DNA分子

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图示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①表示细胞呼吸第一阶段的场所,即细胞质基质;②表示细胞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即线粒体基质;③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即线粒体内膜。

甲表示丙酮酸;乙表示[H]。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②和③分别是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A正确;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能释放能量,所以在①、②和③中都能产生能量并合成ATP,B正确;①细胞质基质中没有少量DNA分子,②线粒体基质中存在少量DNA分子,C错误;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D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图解,考查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氧呼吸的具体过程、场所及产物,能准确判断图中各场所和物质的名称,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3.研究发现,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ac)是细胞中一种促进细胞凋亡的关键蛋白。

在正常的细胞中,smac存在于线粒体中。

当线粒体收到释放这种蛋白质的信号时,就会将它释放到线粒体外,然后smac与凋亡抑制蛋白(IAPs)反应,促进细胞凋亡。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mac从线粒体释放时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B.细胞癌变与smac从线粒体大量释放有关

C.smac与IAPs使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与环境无关

D.细胞凋亡时,相关基因活动加强,可能对于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叫细胞编程性死亡。

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

2、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

【详解】smac是一种线粒体促凋亡蛋白,从线粒体释放的方式是胞吐,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A错误;线粒体大量释放smac会造成细胞凋亡,而癌细胞可以无限增殖,因此细胞癌变与smac从线粒体大量释放无关,B错误;smac与IAPs反应使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编程性死亡,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C错误;细胞凋亡时,与凋亡有关的基因活动加强,属于正常的生理过程,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D正确;故选D。

【点睛】本题结合背景材料,考查细胞凋亡和细胞癌变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凋亡的概念及意义;识记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及特点,能根据题干中的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14.人体的下列细胞中,可能存在2条X染色体的是

A.卵细胞B.次级精母细胞C.初级精母细胞D.精细胞

【答案】B

【解析】

卵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只有1条X染色体,A错误;次级卵母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含有2条X染色体,B正确;初级精母细胞中只有1条X染色体,C错误;精细胞中可能没有X染色体,有可能含有1条X染色体,D错误。

15.已知单、双眼皮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对双眼皮的夫妇一共生了四个孩子,三个单眼皮和一个双眼皮,关于这种现象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符合孟德尔分离定律的显性:

隐性=3:

1

B.该遗传不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C.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单眼皮孩子的概率为1/4

D.单眼皮为显性性状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人的双眼皮对单眼皮是显性(用A、a表示),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四个孩子,有三个是单眼皮,即发生性状分离,说明这对双眼皮夫妇的基因型均为Aa,则他们所生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AA:

Aa:

aa=1:

2:

1,表现型及比例为双眼皮:

单眼皮=3:

1。

【详解】亲本产生的A、a两种配子发生了随机结合,该遗传在后代数量较少的情况下,不一定出现3:

1的性状分离比,A错误;单眼皮与双眼皮是由一对遗传因子决定的,遵循基因分离定律,B错误;这对夫妇后代发生性状分离,说明都是杂合体,所以再生一个单眼皮孩子的概率为1/4,C正确;一对双眼皮夫妇后代出现单眼皮,发生性状分离,说明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双眼皮是显性性状,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及应用,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能根据题干信息准确判断这对夫妇的基因型及子代的情况,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合理结合生活中的生物学问题,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16.如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①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②过程

B.子代中基因型不同于亲本的类型占所有子代的概率为1/9

C.M、N、P分别为16、9、3

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

1:

1:

1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

①表示减数分裂,②表示受精作用,③表示生物性状表现,其中M、N、P分别代表16、9、3。

【详解】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都发生在①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具体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错误;子代中基因型不同于亲本的类型占所有子代的概率为1﹣4/16=12/16=3/4,B错误;①过程形成4种配子,则雌、雄配子的随机组合的方式是4×4=16种,基因型=3×3=9种,表现型为3种,C正确;该植株测交后代基因型以及比例为1(A_B_):

1(A_bb):

1(aaB_):

1(aabb),则表现型的比例为2:

1:

1,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减数分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

17.人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

下面的系谱图表示了一家族成员的某种性状的遗传,图中深色表示该种性状的表现者。

已知该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据系谱图推测,该性状为隐性性状

B.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一定位于X染色体上

C.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Y染色体上,在Ⅲ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规律的是Ⅲ1、Ⅲ3、Ⅲ4

D.假设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则系谱图中Ⅲ2可能是杂合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遗传系谱图可知,Ⅱ-1、Ⅱ-2不患病,生有患病的后代,因此该病是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

A、根据试题分析:

该病为隐性遗传病,A正确;B、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B错误;C、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男患者的父亲和所有儿子都是患者,只传男,不传女,所以在Ⅲ代中表现型不符合该基因遗传规律的是Ⅲ1、Ⅲ3、Ⅲ4,C正确;D、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Ⅲ1患病,所以Ⅱ2的基因型为XAXa,因此Ⅲ2的基因型为XAXA或XAXa,系谱图中Ⅲ2可能是杂合子,D正确。

故选:

B.

18.已知某植物花瓣的形态和颜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其中DD、Dd、dd分别控制大花瓣、小花瓣和无花瓣;红色基因E对白色基因e为完全显性。

现有一株基因型为DdEe的突变体植株,其体细胞中基因D所在的染色体有部分片段缺失,而含有缺失片段染色体的花粉有50%败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突变体植株自交,产生能稳定遗传的后代有4种表现型

B.该突变体植株自交,后代中大花瓣与小花瓣的比例为1:

2

C.该突变体植株与白色小花瓣雌株杂交,后代中红色大花瓣的概率为1/12

D.该突变体植株与白色小花瓣雌株杂交,后代有花瓣的植株中d的基因频率为1/3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和题干信息相结合对遗传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判断的能力。

按自由组合定律,DdEe正常情况下产生四种配子DE:

De:

dE:

de=1:

1:

1:

1,而雄配子有败育现象,导致比例变为DE:

De:

dE:

de=1:

1:

2:

2。

【详解】尽管配子有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