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教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0254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海洋教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海洋教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海洋教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海洋教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海洋教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海洋教育.docx

《海洋教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洋教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海洋教育.docx

海洋教育

蓝色国土

活动目标:

1.了解蓝色国土的构成,树立整体国土观。

2.通过找一找、画一画、算一算的形式了解我国的蓝色国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树立珍视蓝色国土的观念。

活动重难点:

1.引导学生树立整体国土观念。

2.知晓祖国蓝色国土的构成,了解我国所管辖海域范围及重要作用。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中国地形图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

1.课件出示祖国地形图(要能清晰地表示海洋部分)

师:

谁来说一说我们的祖国有多大?

学生交流。

2.师:

同学们说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只是祖国陆地部分,还有海洋部分呢?

师:

请同学们拿出中国地形图,用笔勾画出海洋部分。

问:

对照地形图说一说你认为国家的国土包括哪些部分?

课件出示:

国土是指一个主权国家管辖下的地域空间,包括领土、领空、领海和根据《国际海洋法公约》规定的专属经济区海域的总称。

3.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探究了解祖国的蓝色国土。

(设计意图:

一提起祖国面积,很多人仅仅知道我国有960万平方千米“黄色国土”,不知道我国还有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开课即让学生正确认识国土涵盖的范围。

二、树立正确国土观

1.探究领海

师:

对国土有了整体的认识,同学们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交流。

师:

同学们对领海这一说法比较陌生,请翻开书,我们读一读书上提供的资料和

信息。

学生交流。

2.感知蓝色国土面积

师:

祖国的蓝色国土到底有多大呢?

请同学们拿出地形图,仔细观察刚才勾画出

的海洋部分,并标注出曾母暗沙、南沙群岛等岛屿,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

从渤海、黄海经台湾以东海域至南沙群岛曾母暗沙,向上到海南至北部湾,近300万平方千米为我国管辖的海域。

 

小结:

我国的蓝色国土面积为300万平方千米。

3.准确计算国土总面积

师:

我们的祖国究竟有多大,你们该怎么计算这个数据?

学生计算交流谈感受。

三、广袤的蓝色国土

1.初探蓝色国土构成

师:

有的同学可能还是很疑惑,我国蓝色国土面积300万平方千米是怎么核算出

来的?

要探究了解这个问题,我们要了解一项公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课件出示: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

的主张,属于我国管辖的海域包括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

师:

读了这一段话,同学们可能产生了更多的问题,接下来让我们小组合作,参

考书上提供的资料和信息,选取最感兴趣或是最不理解的一个问题探究解决,填写学习记录卡。

学习记录卡

组员:

我们的问题 

探究解决

问题过程

记录

2.课件出示内海、领海、毗连区和专属经济区示意图,请各组交流说出各部分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

3.快速抢答小游戏:

请快速说出三种以上海洋资源。

小结:

广袤的蓝色国土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资源,我们要珍视每一寸蓝色国土!

四、珍视蓝色国土

1.课件出示冲之鸟礁图片及相关资料。

师:

你认为日本政府这样做对吗?

为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2.问:

请同学们思考,如果位于海防前哨的岛屿消失对祖国蓝色国土意味着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

3.师:

我国是怎么保护蓝色国土的呢?

学生交流,老师适时补充资料。

小结:

日本政府企图通过变鸟礁为岛屿扩大在蓝色海洋中的权利,获取更多的海洋资源管辖权限,我国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日本政府的这种行为提出了抗议,我们应该认识到海洋中的每一寸国土的重要性,要共同珍视蓝色国土,捍卫蓝色国土的完整。

五、蓝色国土记心中

1.课件出示祖国地形图。

师:

现在同学们再来观察祖国的版图,看一看祖国的地形图像什么?

学生交流。

师:

把陆地领土和海洋国土连在一起看,祖国是立在亚欧大陆东部的一把熊熊燃

烧的火炬。

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领土是这把火炬的腾腾火苗,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是这把火炬的托盘和手柄,作为托盘和手柄的蓝色海洋将为“火炬”提供源源不断的燃料。

2.师:

同学们,能不能谈谈这节课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学生交流。

总结:

我们不仅要树立正确的蓝色国土观念,更要知晓国家管辖的海域,懂得维护海洋权益,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海洋教育》,担当宣传小使者,宣传海洋观念,帮助身边的人树立现代海洋意识!

沧海桑田

【活动目标】:

1.知道地球表面陆地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

2.通过搜集、整理、交流资料,初步知道海陆变迁的原因;

3.知道海陆变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能够正确认识海陆变迁。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本课教学,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交流资料的能力,提高学生合作探究、

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能够正确认识海陆变迁。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料。

学生准备:

搜集有关山脉、城市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播放海洋、山峰、城市图片,教师简单介绍,并让学生谈谈感受。

2.播放《沧海桑田》动画片,激趣:

地球是不是像动画片中的麻姑看到东海变成桑田的故事一样曾有过变迁呢?

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去寻找答案,探索沧海桑田的变迁。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整理学生搜集的资料,并进行分类。

l消失的大海:

1.出示喜马拉雅山的图片,简单介绍。

出示海洋生物化石,引导学生质疑:

山上怎么会有海洋生物化石呢?

先请学生猜想一下,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最后集体交流。

2.交流学生搜集的喜马拉雅山的资料等,让学生从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及收集

的资料感受海陆变迁。

3.教师补充视频资料: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验证猜想。

4.引导学生交流搜集的阿尔卑斯山、峨眉山等相关资料,进一步说明大海消失,

变成陆地。

过渡:

是啊,地球上有些海洋经过几亿年甚至几十亿年的变迁,已经成为陆地,

而现在还处在不断的变化当中。

原来地球真的像仙女麻姑看到东海变成桑田的故事一样变迁过。

L、沉睡的古城

1.谈话:

同学们,既然大海能消失变成陆地,那么陆地能不能消失变成大海呢?

谁来说说你的想法?

2.教师出示沉睡古城视频,引导学生交流,并让学生分组交流搜集到的沉睡的

古城相关资料,教师适机补充、评价。

三、归纳梳理,巩固应用

L、探寻海陆变迁

1.谈话:

同学们,刚才我们利用大量的资料对这些地方进行探究,证明了大海消失变成了陆地,陆地消失在海底沉睡。

现在请同学们来推测一下:

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是什么呢?

2.师生一起交流,总结出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

四、拓展延伸,总结提升

1.过渡:

同学们,地球妈妈承载着五十多亿人口,每天都在不停的运动着,非常的辛苦。

有时,地球的运动变化也会给我们带来灾难,如全球气候变暖、地震、海啸等。

其实沧海桑田离我们并不遥远,一起来看一段视频资料:

沧海桑田离我们并不遥远。

2.交流:

看了这段视频,你想说什么?

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保护我们的地球呢?

3.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4.课外延伸:

美丽的地球经历陆地分离、海洋升降,仍然不愿停歇,沧海桑田的故事仍在继续,希望同学们探寻海陆变迁的脚步也不要停歇,课下请继续搜集海陆变迁的资料。

星罗棋布的海岛

教学目标:

1.知道海岛的形成原因和海岛的种类。

2.了解海岛的变化过程。

3.培养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方法:

小组活动、自主探究

教学过程:

一、课程引入:

出示各种海岛的图片,让学生进行欣赏。

二、教授内容:

1.认识海岛

引入图片,让那个学生讨论。

像这样矗立在海中的小山就是海岛。

海岛就是被海水环绕的小片陆地。

2.海岛的成因

大陆的边缘在地质构造上与陆地相连,由于地壳运动、海面上升等原因,与大陆分离,形成海岛。

3.海岛的种类

大陆岛、火山岛、珊瑚岛、冲积岛。

解释各种海岛的形成原因,出示各种海岛的图片让学生进行辨认。

三、拓展延伸

1、认识中国的海岛:

蛇岛、舟山群岛、涠洲岛、台湾岛、南沙群岛。

2、认识世界海岛:

印度的巴厘岛、智利的复活节岛、法国的马提尼克岛、瑙鲁岛、格陵兰岛等。

海湾和海峡

教学目标:

1.知道海湾和海峡的特点。

2.认识国内和国外著名的海峡和海湾。

3.培养学生亲近海洋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地图导入

这是中国沿海地图,请找出渤海湾和台湾海峡。

二、探究新知:

观察、思考:

1、找出这两个地方的不同之处。

2、总结海湾和海峡的定义:

海湾是一面与海相连,大部分被大陆或岛屿包围的海域。

海峡是指连接两个相邻海区的狭窄水道。

3、认识中国重要的海湾和海峡。

海湾:

渤海湾、胶州湾、北部湾、

海峡:

渤海海峡、琼州海峡、台湾海峡

4、认识世界重要的海湾和海峡。

海湾:

孟加拉湾、波斯湾

海峡:

白令海峡、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等。

三、课堂小结

我看海岸工程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青岛、中国乃至世界常见的海岸工程;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海岸工程建设,感受海岸工程给当地发展带来的变化;

3、设计主题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保护海岸的活动,增强保护海岸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并关注海岸工程建设以及海岸工程给当地经济文化带来的变化;增强保护海岸的意识,自觉参与到保护海岸活动中来。

【活动准备】

教师:

图片、文字、视频、音乐等资料。

学生:

搜集整理照片、文字等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随背景音乐《大海啊,故乡》出示图片——青岛栈桥等组图。

师:

你看到了什么?

师:

请大家仔细观察,图中的这些建筑物都建在什么位置?

(海边、海岸)

师小结:

在我国18000公里漫长的海岸线上,有许多像“栈桥”、“胶州湾海底隧道”这样依海而建的建筑,它们与海融为一体,和海一起构成亮丽的风景线。

这些工程就叫“海岸工程”。

二、交流展示,关注海岸工程建设

(一)交流展示

你对海岸工程有哪些了解?

还有什么疑问?

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全班集中交流。

1、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海岸工程,指出海岸工程必须是涉海工程,依海而建,岸边建筑不能算是海岸工程。

(1)出示海岸工程的定义:

海岸工程是进行海岸防护、海岸带资源开发和空间利用所采取的各项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海岸防护工程、海港工程、河口治理工程、海上疏浚工程、围海工程、海洋能利用工程、渔业工程、环境工程以及滩海海上平台和人工岛工程等,是海洋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帮助学生鉴别他们搜集到的图片或资料,是否是海岸工程,并予以评价说明。

2、对于海岸工程,你有哪些疑问?

梳理学生的疑问,老师进行归纳总结,预设以下几点:

(1)为什么要建设海岸工程?

(2)海岸工程主要有哪些?

(3)建设海岸工程要注意什么?

组织学生讨论,若有学生查到资料可让学生当老师解决。

全班交流。

三、聚焦走访,探索海岸工程

1、关注和了解港口、码头。

(1)关注青岛地区的港口、码头

出示组图(青岛港、黄岛水运码头、黄岛油港、黄岛码头、薛家岛码头),这是哪类海岸工程?

(2)、体会“港口”的用途。

这类海岸工程就是“港口、码头”。

小型的建筑工程叫“码头”,大型的建筑工程叫“港口”。

你知道港口的建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

(客运服务、货物运输、仓储的功能)

(3)关注国内外十大“港口”

港口的建设为人们的出行、运输、甚至军事提供了便利,让我们来浏览国内外十大港口的风采。

播放组图:

鹿特丹、新加波、香港(中国)、安特卫普、休斯顿、高雄(中国)、马赛、纽约、新奥尔良、汉堡(2011年网络排名)

世界十大港口中国占了两个,你有什么感想?

(4)关注董家口港

国内港口数不胜数,同学们听说过董家口港吧?

它坐落在胶南泊里镇南部。

出示图片:

万国码头——董家口港(关注董家口港的建设,展示学校课程的开发)

(5)思考:

这些港口码头为什么要建在这些位置?

请从书中找出答案(大型的港口一般建在湾阔水深、不冻不淤、陆域平坦宽阔、交通便利的海岸上,作为水路交通枢纽。

下面来了解另一类海岸工程

2、关注跨海大桥

(1)出示组图,欣赏国内、国际跨海大桥

波斯浦路斯大桥——横跨欧亚大陆的跨海大桥。

东海跨海大桥 杭州湾跨海大桥 胶州湾跨海大桥 

刚才欣赏的图片是哪类海岸工程?

你对哪一幅比较熟悉?

谁能来谈一谈?

(2)聚焦胶州湾跨海大桥

生谈,感受大桥的雄伟壮观,体验人类智慧的伟大。

补充胶州湾跨海大桥相关的常识(与2011年6月30日正式通车。

全长36.48公里,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北方冰冻海域第一座特大型桥梁。

作用:

跨海大桥不仅可以连接一个国家的两个地区,还能够连接两个大洲,可以说正是这些雄伟壮观的“跨海大桥”,将我们整个世界都连在了一起,实现了国与国之间的经济与文化的交流。

刚才我们共同欣赏了港口码头和跨海大桥两类海岸工程,你猜一猜,接下来老师要和大家欣赏哪类海岸工程?

3、关注隧道

(1)聚焦胶州湾海底隧道

A、播放视频,感受胶州湾隧道的便捷,体会隧道给我们的生活与城市经济带来的影响。

谁感受过隧道给你带来的方便?

B、出示隧道公交路线,丰富生活经验。

老师的一位外地朋友想从我们这儿去青岛栈桥游玩,该坐几路隧道车呢?

谁来帮帮他?

(2)了解世界隧道

隧道不仅仅能够连接一个国家的两个地区,还能够连接两个不同的国家。

实现了国家间的交流与沟通。

课件呈现:

连接英法两国的英吉利海底隧道。

4、关注旅游景观

(1)还有一种海岸工程既能保护海岸,还能给我们带来身心的愉悦,请大家欣赏。

出示组图:

 青岛海水浴场  青岛奥帆中心防波堤

(2)青岛奥帆中心防波堤

谁了解防波堤有什么作用?

作用:

主要功能是防御外海波浪对整个港区的侵袭,保证港区内水域建(构)筑物的安全及泊稳条件满足比赛要求;同时,主防波堤内侧直立岸壁码头可停靠各种型号游艇,并提供维修、船库等功能用房。

5、关注其他海岸工程

地球是个球体,它的表面高低不平,有高山,有海洋,有平原,有盆地,像荷兰、岛国日本等海拔较低的国家,发明了一项新的海岸工程。

课件呈现:

荷兰围海造田工程

你知道围海造田工程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好处吗?

(扩大土地面积,拓展生存空间)

但是人们没有想到,围海造田会使海平面升高,海拔相对较低的国家如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不复存在。

(合理规划)

四、主题活动,畅想海岸工程

1、了解和欣赏海岸工程,让我们身心愉悦,下面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

循环播放海岸工程图片(配乐)

2、畅想未来:

我们生活在海边,是海的儿女,更是未来的主人,你认为未来应该建设什么样的海岸工程?

在建设过程中应该注意什么?

生讨论交流,师评价,强调开发海洋和保护海洋的关系。

五、自我评价,拓展延伸

1、自我评价:

本节课你的最大收获是什么?

老师自创一首小诗,和同学们共享(播放背景音乐)

海岸工程真壮观,港桥隧道与景点。

依海而建用途广,合理规划笑开颜。

课外拓展,作业设计:

小调查——“海岸工程”知多少

海水制盐

活动目标:

1.知道海水中含盐,了解海水制盐的基本方法。

2.知道我国主要盐场的分布。

3.体会海洋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激发学生亲近海洋、探索海洋的情感。

活动重点:

1.      了解海水制盐的基本方法,知道我国主要盐场。

2.      了解盐的用途,体会海洋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

关于海盐的资料;我国主要盐场的资料;海水制盐视频;课件。

学生准备:

搜集我国主要盐场的资料,小组分工准备汇报交流;了解盐的用途。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猜谜语

说它像糖不是糖,因为不甜;说它像雪不是雪,因为不凉。

你是否想知道,它到底是什么?

放进嘴里尝尝!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2.盐对我们并不陌生,你都在哪里看到了它?

3.盐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那你知道盐是从哪里来的吗?

学生交流。

4.出抢盐图片,讨论: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介绍盐的来源。

5.海盐在人们的心中地位更重要,今天重点来了解一下海盐(板书:

海)。

你对海盐有哪些了解?

6.师述:

海水是盐的“故乡”,海水中含有各种盐类,其中90%左右是氯化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盐。

曾经有科学家得到这样的结论:

如果把海水中的盐全部提取出来平铺在陆地上,陆地的高度可以增加153米;假如把世界海洋的水都蒸发干了,海底就会积上60米厚的岩层。

听到这样的信息,你有什么想法?

二、制定研究主题

今天我们重点要研究的是海水制盐。

(板书:

水 制)

说到海水制盐,你想研究哪些方面?

(怎样进行海水制盐 哪里制盐……)

那今天我们就重点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研究。

三、探究学习过程

(一)了解海水制盐过程

1.猜想一下,海水制盐可以怎样进行?

学生猜想

2.看一段海水制盐的视频,看看海水制盐大体可以分为几个步骤,一会儿交流。

(板书过程)

出示视频。

交流。

(教师板书:

引入 蒸发 结晶 采盐)

(二)探寻海盐产地

1.导语:

我国几千年前就在海边从事采盐活动了,盐场很多,今天来了解我国主要盐场。

2.学生小组汇报交流,教师适时板书盐场名称。

交流内容:

名称 地理位置 特点 价值

学生指着图介绍

3.互动活动。

(1)找对应的盐场位置。

(2)连线。

(三)离不开的“朋友”

1.说说你知道的盐的用途

(1)生活中——及时提示盐的用途

生活小窍门

提示学生按照“在哪儿用   有什么用   用的价值或意义”的方式进行交流。

(2)其他方面的用途 工业 医疗 ……

教师提供应用在工业方面的相应图片:

肥皂 玻璃   瓷器(茶杯) 轮胎 枪(子弹)

2.大部分的海盐都用在了工业上。

为什么生活用盐中海盐较少呢?

因为要把粗盐加工成食用用盐需要很多的程序。

现在市面上出现的海盐价格非常昂贵。

 

四、总结

1.探究结果:

通过探究学习你收获到了什么?

2.对你的启发?

寻觅沉睡的宝船

教学目的:

1.知道海上运输是一种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

2、了解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辉煌。

3、培养学生热爱探究、敢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同学们,听说过“南海一号”的新闻报道吗?

多媒体展示电视画面。

二、教学内容

1、通过观看影像,认识精美的各种瓷器,你有感慨吗?

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2、探访中国沉船。

(1)感知中国古代高超的造船技术和设计理念。

(2)体会海底沉船对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意义。

(3)欣赏精美的古代瓷器,赞叹古人精湛的造瓷技艺。

3、探访异国沉船。

1、探寻造成沉船事件的原因。

2、沉船事件一般都是货船,共同点是满载精美的器物或金银财宝。

3、体会研究沉船事件的重要历史意义。

三、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