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合物.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300442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4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化合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有机化合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有机化合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有机化合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有机化合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机化合物.docx

《有机化合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合物.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机化合物.docx

有机化合物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一、选择题

1、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熟苹果催熟青香蕉B.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C.用糯米、酒曲和水制成甜酒酿D.用竹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2、下列关于有机物的用途,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烷是一种热量高、污染小的清洁能源

B.乙烯最重要的用途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

C.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溶解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

D.酯类物质常用作饮料、糖果、香水、化妆品中的香料

3、下列物质中加入金属钠不产生氢气的是()

A.乙醇B.乙酸C.水D.苯

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新制的Cu(OH)2悬浊液可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

B.苯、乙醇和乙烯都能发生加成反应

C.石油分馏可获得乙烯、苯及其衍生物

D.纤维素水解与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不同

5、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棉花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水解产物相同

B.乙醇和乙烯都能使溴水褪色

C.乙酸乙酯和植物油脂互为同系物

D.甲烷和乙醇均能发生取代反应

6、能用分液漏斗分离的一组物质是( )

A.乙酸乙酯和醋酸B.醋酸和饱和Na2CO3溶液

C.酒精和醋酸D.乙酸乙酯和饱和Na2CO3溶液

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乙烯无论是发生加成反应还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都与分子内含有碳碳双键有关

B.无论使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还是酸性KMnO4溶液都可以鉴别乙烯和乙烷

C.相同质量的乙烯和甲烷完全燃烧后产生的水的质量相同

D.乙烯的化学性质比乙烷的化学性质活泼

8、为提纯下列物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分离方法都正确的是(  )

A

B

C

D

被提纯物质

酒精(水)

乙醇(乙酸)

乙烷(乙烯)

苯(溴)

除杂试剂

生石灰

氢氧化钠溶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KI溶液

分离方法

蒸馏

分液

洗气

分液

9、(2013黑龙江哈六中模拟)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B.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

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

10.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 

①CH3CH===CH2+Br2

CH3CHBrCH2Br

②CH3CH2OH

CH2===CH2↑+H2O

③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 ④C6H6+HNO3

C6H5NO2+H2O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1.如图是常见四种有机物的比例模型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C.丙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D.丁在稀硫酸作用下可与乙酸发生取代反应

12.有机物A分子式为C2H4,可发生以下系列转化,已知B、D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有机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75%的B溶液常用以医疗消毒

B.D、E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C.B、D、E三种物质可以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D.由B、D制备E常用浓H2SO4作脱水剂

13.根据下列事实所作的结论,正确的是(  )

编号

事实

结论

A

甲、乙两种有机物具有相同相对分子质量和不同结构

甲和乙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B

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有机物完全燃烧时产生质量相同的水

甲、乙两种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一定相同

C

在淀粉中加入稀H2SO4,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取出部分水解液,滴加新制银氨溶液后再加热,无银镜出现

淀粉水解产物不具有还原性

D

不存在两种邻二甲苯

苯分子中碳碳键完全相同,而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

14.

 

15.有四种有机物:

①CH2===CHCH2OH②CH3CH2COOH③CH2===CHCOOH④葡萄糖,其中既能发生酯化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③

16.按下图装置,持续通入X气体,可看到a处有红色物质生成,b处变蓝,c

处得到液体,X气体可能是(  )

A.H2B.CO和H2C.NH3D.CH3CH2OH(气体)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

17、有机物种类繁多的原因之一是碳原子之间连接方式的多样性。

下图表示4个碳原子相互结合的方式,小球表示碳原子,每根小棍表示一个化学键,碳原子上其余的化学键都与氢结合。

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烷烃的是_______(填字母),C的名称为。

(2)在上图的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不仅可以形成共价单键,还可以形成_______和_______;不仅可以形成碳链,还可以形成。

(3)由上图结构可知,D与(填字母)互为同分异构体。

(写结构简式)与甲烷互为同系物,

(写结构简式)与乙烯互为同系物

(4)气体M、N分别是A和B的最简单同系物,将一瓶盛有M、N和Cl2三者混合的气体光照后,观察到黄绿色逐渐褪去,瓶壁有少量无色油状小液滴生成。

①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出,该油状液滴一定由M生成,你认为是否正确,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实验中可能涉及的反应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A和甲。

A是气态烃,甲是液态烃。

B和D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乙酸乙酯。

其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1)A分子的电子式是________;C的分子式是________。

(2)在反应①~④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填字母)。

(3)B和D反应进行比较缓慢,提高该反应速率的方法主要有______;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用于鉴别B、D和甲的一种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B、C、D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填名称)。

(6)在显红色的氢氧化钠酚酞溶液中,逐滴加D至过量,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碳酸钠溶液中,加入D后,有________放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甲与下列物质的反应方程式:

与液溴;

与浓硝酸;

与氢气;

19、(13分)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A中盛有浓硫酸,B中盛有无水乙醇和冰醋酸。

已知:

①无水氯化钙可与乙醇形成难溶于水的CaCl2·6C2H5OH

②有关有机物的沸点如下表所示:

试剂

乙醚

乙醇

乙酸

乙酸乙酯

沸点(℃)

34.7

78.5

118

77.1

(1)浓硫酸的作用是;若用同位素18O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18O位置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过量乙醇的主要目的是。

乙醇、乙酸和浓硫酸混合时,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冷凝管的主要作用是将产物冷凝,则水应从冷凝管的(填“C”或“D”)端进入。

(4)锥形瓶中收集到液体的主要成分是,为了得到比较纯净的该物质,常用饱和Na2CO3溶液对粗产品进行洗涤,其目的是。

如果用NaOH浓溶液代替Na2CO3溶液将引起的后果是。

(5)锥形瓶中液体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加入无水氯化钙,除去________;再加入(此空从下列选项中选择)________然后进行蒸馏,收集77℃左右的馏分即可。

A.五氧化二磷B.碱石灰C.无水硫酸钠D.生石灰

(6)若按教本的实验将收集到的乙酸乙酯分离出来的方法为__________。

20.(12分)有关催化剂的催化机理等问题可以从“乙醇催化氧化实验”得到一些认识,某教师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等已省略),其实验操作为:

先按图安装好装置,关闭活塞a、b、c,在铜丝的中间部分加热片刻,然后打开活塞a、b、c,通过控制活塞a和b,而有节奏(间歇性)地通入气体。

在M处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

试回答以下问题: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热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M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M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中可认识到该实验过程中催化剂________(填“参加”或“不参加”)化学反应,还可以认识到催化剂起催化作用需要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如果撤掉酒精灯,反应_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罗山二高2014有机化学试题答卷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17

(1)_______(填字母),。

(2)_______和_______;。

(3)(填字母)。

(写结构简式)与甲烷互为同系物,

(写结构简式)与乙烯互为同系物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1);。

(2)(填序号)(填字母)。

(3);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7)

与液溴;

与浓硝酸;

与氢气;

19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C”或“D”)。

(4),目的是。

后果是。

(5)除去________;________。

(6)。

20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参加”或“不参加”).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_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B

D

A

D

D

C

A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B

C

D

D

D

C

D

17答案:

(1)A、C(1分) 异丁烷(1分) 

(2)碳碳双键(1分)  碳碳三键  碳环(1分)(3)G(2分)  (4)①不正确(1分)甲烷与氯气能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油状的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而乙烯也可与氯气发生加成反应也能生成油状的二氯乙烷(2分)②取代反应、加成反应(2分)

18解析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为CH2===CH2和

,由题意可知A为CH2===CH2,B为CH3CH2OH,C为CH3CHO,D为CH3COOH,甲为

鉴别CH3CH2OH、CH3COOH和

可用Na2CO3溶液,现象分别为互溶、有气泡产生和液体分层。

答案 

(1)

C2H4O 

(2)①BD

(3)加入浓硫酸做催化剂、加热或增加乙酸、乙醇的浓度

CH2=CH2+H2O

CH3CH2OH(2分)2CH3CH2OH+O2

2CH3CHO+2H2O(2分)CH3COOH+CH3CH2OH

CH3COOCH2CH3+H2O(2分)(4)Na2CO3溶液 (5)碳碳双键、羟基 醛基羧基

(6)红色变浅,最后消失OH-+CH3COOH===CH3COO-+H2O无色气体CO

+2CH3COOH===CO2↑+2CH3COO-+H2O

19答案:

(1)作催化剂、吸水剂(2分)

(2分)

(2)促进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有利于乙酸乙酯的生成(2分)

应向乙醇中慢慢加入浓H2SO4,冷却后再加乙酸

(3)C(1分)(4)乙酸乙酯(1分)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和部分乙醇(1分)致使乙酸乙酯水解(1分)(5)乙醇(1分)C(2分)

(6)用分液漏斗分液

解析:

(1)制取乙酸乙酯中浓H2SO4作催化剂和吸水剂;酯化反应的实质是酸脱去羟基,醇脱去氢,故18O可以标记在乙醇中,也可以标记在乙酸的羟基上。

(2)过量的乙醇既加快反应速率又有利于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提高乙酸的转化率。

(3)冷凝管水流方向以水充满冷凝管为原则,故从C端进。

(4)锥形瓶中收集到的液体主要是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但由于乙酸和乙醇都极易挥发,故制得的酯中往往含有乙酸和乙醇;在用Na2CO3溶液洗涤时,碳酸钠将其中的乙酸反应掉,产品中的乙醇有一部分溶解在碳酸钠溶液中;乙酸乙酯在NaOH作用下能完全水解,故不能用NaOH溶液洗涤产品。

(5)由原题的已知①可知,加入无水氯化钙的目的是吸收产品中的乙醇;经过这些处理后,粗产品中主要还有乙醚和水,故加入吸水剂将水去掉,但由于酯在酸性和碱性条件下都能水解,故应选择一种中性干燥剂,故选无水硫酸钠。

(6)用分液漏斗分液

20.解析:

装置中各部分作用为:

A为氧气的简易制备装置;B的作用是干燥O2;C利用水浴加热方式,可以控制乙醇蒸气的量;在M中Cu的作用下,乙醇被O2氧化成乙醛,进入F试管中。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撤掉酒精灯后利用放出的热量能维持反应继续进行。

答案:

(1)2H2O2

2H2O+O2↑ 干燥O2

使D中乙醇变为蒸气进入M参加反应

(2)2CH3CH2OH+O2

2CH3CHO+2H2O

(3)受热部分的铜丝由于间歇性地鼓入氧气而交替出现变黑、变红的现象 参加 温度

(4)能 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能维持反应继续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