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制度浅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99384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制度浅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公务员制度浅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公务员制度浅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公务员制度浅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公务员制度浅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务员制度浅析.docx

《公务员制度浅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制度浅析.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务员制度浅析.docx

公务员制度浅析

内容提要

{只有以市场经济为前提,发展经济和对提高政府等国家机关管理人员的素质才会促使真正意义上的公务员与公务员制度产生。

}想要建立和完善真正意义上的公务员与公务员制度,必须是在坚持市场经济的前提下,发展经济、提高政府等国际机关管理人员的素质。

但是无论是资本主义的公务员制度还是社会主义的公务员制度,都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其本质特征都是实行民主化、科学化与法制化的管理原则。

自1993年实行公务员制度以后,我国的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已经逐步分离开来,从直接管理转变为间接管理,企业得以走向市场,平等竞争、优胜劣汰,成为了市场的主体,大大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然而,随着社会的深入发展,公务员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渐渐显露出来,现行公务员制度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所以,在此我就公务员制度中存在的问题阐述自己个人的观点,并适当的提出应对改革之策,以促进我国公务员制度更健康有利的发展。

 

关键词:

公务员公务员制度市场经济改革

目录

1、公务员制度的论述……………………………………………………………5

(1)、公务员的含义……………………………………………………………5

(2)、公务员制度的含义………………………………………………………5

(3)、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历程……………………………………………6

2、当下我国公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6

(1)、职位分类制度存在问题…………………………………………………6

1、职务分类存在缺陷……………………………………………………………6

2、品位分类存在缺陷……………………………………………………………7

(2)、考录制度存在问题………………………………………………………7

1、考试录用的程序不合理………………………………………………………7

2、考试录用的职位范围过窄……………………………………………………7

3、考试录用的笔试面试环节欠佳………………………………………………7

(3)、考核制度存在问题………………………………………………………8

1、考核过程和结果易受考核人员主观因素影响………………………………8

2、考核的方式过于单一,笼统…………………………………………………8

(4)、激励机制存在问题………………………………………………………8

1、激励手段单一…………………………………………………………………9

2、激励差别悬殊…………………………………………………………………9

3、道德激励弱化,竞争激励不足………………………………………………9

(5)、公务员的监督机制存在问题……………………………………………9

1、公务员监督机制的法律不健全………………………………………………9

2、未设立独立的监督机构………………………………………………………9

3、忽视群众监督…………………………………………………………………10

3、针对我国公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的应对之策……………………………10

(1)、健全职位分类制度………………………………………………………10

(2)、改进考录制度……………………………………………………………10

(3)、优化考核制度……………………………………………………………11

(4)、完善激励制度……………………………………………………………11

(5)、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12

4、结论…………………………………………………………………………12

5、参考文献………………………………………………………………………13

 

1、公务员制度的论述

(一)公务员的含义

在国际上,一般说来,公务员是指行使国家权力,执行国家公务的工作人员。

在我国,除港澳台以外的内地或者大陆上,公务员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如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等。

至于人民团体如工会机关的工作人员不叫公务员。

(二)公务员制度的含义

在我国,公务员制度是指党和国家对国家公务员进行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等的统称或总称。

其中包括《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和录用、考核、奖励、纪律、职务升降、培训、交流、回避、工资、保险、福利、辞职辞退、退休、申诉、控告等单项制度及实施办法、实施细则等。

(三)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发展历程

我国公务员制度从酝酿到现阶段,已有20多年。

最初,我国采用的是干部人事制度,这是在民主革命时期解放区和人民军队干部人事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和发展走来的,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优秀的历史传统,特别是党的干部制度的优良传统,同时也借鉴额苏联的一些人事管理经验。

这一制度的根本特征是对各类人员进行集中统一的管理,建设一支精干的干部队伍,充分发挥这支队伍的优势,确保党和国家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任务的完成,确保党的政治路线的贯彻实施。

虽然,解放初期以至后来一段时期内这种集中统一的人事管理制度,适应了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对巩固新生的国家政权,恢复民国经济,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是,随着形势和任务的不断变化,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体制的改革以及各项事业的发展,这种管理制度和管理体制已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不能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这种干部人事管理制度的弊端和不足主要表现在:

“国家干部”的概念过于笼统,缺乏科学分类;管理权限过于集中,管人与管事脱节;管理方式陈旧单一,阻碍人才成长;管理制度不健全,用人缺乏法治,致使一些年轻优秀人才难以脱颖而出,用人问题上的不正之风难以避免。

因此,改革和完善干部人事制度势在必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政治路线。

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邓小平在1980年8月18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讲话中指出:

“坚决解放思想,克服重重困难,打破老框框,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并强调指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关键是要健全干部的选举、招考、任免、考核、弹劾、轮换制度,对各级各类领导干部职务的任期,以及干部的离休、退休,要按照不同情况作出适当的明确的规定”。

在这个思想指导下,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迅速开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确立了干部的“四化”方针;建立了正常的离退休制度,废除了实际存在的干部职务终身制,实现了新老干部的正常交替;改革了干部管理体制,由下管两级改为下管一级,同事向企事业单位下放了更多的用人自主权;改革了具体的管理制度,改变了单一的干部用人制度,实行选任、考任、聘任与委任兼行的多种形式;按照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不同特点和工作人员成长的不同规律,开始实行分类管理;在干部人事管理中引人了竞争机制,如推行考试录用、辞职、辞退等制度、同事,干部人事管理观念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公平、平等、竞争等新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人事管理的封闭状态有了很大的改变,开始向法制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自80年代开始的人事管理体制改革,为我国的公务员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思想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也为公务员制度的推行提供了物质基础。

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公务员制度是我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产物。

1993年8月14日,《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颁布,并自1993年10月1日起生效。

这是我国人事行政管理制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也标志着中国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最终确立,从此国家公务员制度开始进人实施阶段。

2006年1月1日《公务员法》正式实施,它标志着我国政府机关的人事行政管理,开始进人科学化、法制化的新阶段。

2、当下我国公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

(1)职位分类制度存在问题

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是公务员制度建立的基础。

职务设置是其他公务员管理环节的前提和基础。

录用、考核、职务任免、职务升降等都是在职务设置的基础上进行的。

1、职务分类存在缺陷

职务分类,是以职务的性质、责任轻重、工作难易程度、所需资格条件为标准的一种人事分类方法,主要体现的是以事为中心,不考虑人员的个人资历情况。

然而,职务分类专业区分过于细密,不便于人才流动,分类程序繁琐,运行成本高,忽视“人”的因素,不利于公务员的积极性、主动性的发挥。

2、品位分类存在缺陷

品位分类,是以公务员职务的高低、资历的深浅、获得薪酬的多少为分类标准,即是以人为中心。

由于品位分类是因人设岗,因此容易导致机构人员臃肿,重视资历,同工不同酬,大大地妨碍公务员的专业发展。

所以,就目前而言,我国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存在着职级设置不合理、缺少专业技术类职务设置、基层职务设置不合理等问题。

(2)考录制度存在问题

公务员录用制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务员进口管理的重要环节。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公务员录用制度改革,到1994年6月原国家人事部颁布了《国家公务员暂行规定》标志着公务员考试录用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

由于我国的公务员录用制度发展较晚,因此在实际操作中有许多的问题与不足。

1、考试录用的程序不合理

当前,我国的绝大多数省份的招考程序如下:

发布招考信息→报名与资格初审→笔试→面试→体检与政审→拟录用→试用。

这种方式会导致报考的职位冷热不均,有些职位报考的人数较多,有些职位人数较少,导致笔试后,热门职位的很多笔试分高者因此被淘汰,使得国家丧失了大量优秀人才。

2、考试录用的职位范围过窄

目前,我国公务员考试录用的职位范围过窄,只限于主任科员以下的非领导职务,而担任领导职务或副处级以上非领导职位的公务员采用调任或交流的办法,不必通过考试。

但是调任对象不包括民营企业、三资企业以及其他领域的高层次人才。

因此,相当一部分高层次人才进入党政机关职能通过公务员招考,无论其具备何种学历、工作经验或能力都职能担任主任科员以下的非领导职务,这种政策很难调动高层次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表现为报考者的来源受地域的限制,更多的人才无法进入甄选的范围。

3、考试录用的笔试面试环节欠佳

现行,我国的公务员的笔试不管报考的职位如何,均采用统一的试卷,不同职位有着不同的要求,这在笔试中都不能反应出来。

而且考试中的共同笔试部分涉及的范围较广,如经济,政治,历史,文学等,题目多时间少,有的题目偏向于某一科,使得很多的考生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考卷只能靠“运气”,不能公平公正的选拔出人才。

面试的环节中,主管官的队伍是由用人单位人员以及高校行政人员组成的,由于前者缺乏管理知识的经验,后者缺乏对于岗位的需求什么样人才的理解,因而这两类人对于考生的要求有所偏差。

人际关系在面试中也有很大的体现,有些人就是靠拉拢面试官争取到职位。

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都影响我国公务员的招考。

(3)考核制度存在问题

公务员考核是指机关按照一定的要求原则,对公务员的德、能、勤、绩、廉进行定期考核,并以此作为对公务员的职务、级别和工资以及奖惩、培训、辞退的依据。

著名的经济学家哈罗德·孔茨和海因茨·韦里克认为:

“差不多在所有的场合,不论是工作消遣,都存在某种形式的对表现的评价。

而且大多数人,尤其是那些有能力都人,都想了解自己干的如何。

”因此,公务员的考核制度有利于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是必须存在的。

但我国对于公务员的考核制度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考核过程和结果易受考核人员主观因素影响

在考核的过程中,由于考核的主体还是客体都是社会的人,所以在考核的过程和结果上,考核人员的个人主观评价往往成为被考核者的前途命运的关键性因素。

另外,《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明确的指出:

“年度考核以平时考核为基础”,但是真正在现实中,如何对平时进行考核没有明确的规定,因而平时考核的力度不是很大,不能作为年度考核的参考依据。

2、考核的方式过于单一,笼统

考核在整个公务员的制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因为我国的公务员考核仍然缺乏科学性和严密性,使得考核的作用大大减小了。

考核的内容过于抽象和单一,标准也很笼统,尽管《国家公务员法》中也有过较为详尽的描述,但是对于不同职位职务、不同级别、不同地区的公务员的考核,考核者还是难以判断。

其次,考核结果有等级的区别,优秀、称职和不称职,可是不称职没有比例的要求,这就使得考核者为了不得罪任何人,博取上级单位的好印象,造就了“优秀轮流坐桩”,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多干少干一个样”的风气,造成了公务员的惰性。

(4)、激励机制存在问题

公务员的激励制度是直接关系到公务员工作的效率和政府职能的发挥。

由于我国推行公务员制度的时间较短,所以激励制度在某些方面、某些领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1、激励手段单一

尽管我国《公务员法》规定了公务员的奖励原则主要是以“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以精神奖励为主”,可是在现实中,国家对于公务员的奖励以物质奖励为主,即是利用调薪酬或者升职的方式,而精神奖励很少,不能让公务员感觉到工作带给他的满足感与快乐。

再加上“官本位”的思想,导致了公务员把晋升当做实现自我价值的唯一途径,在工作中表现为急功近利,使得精神奖励失效。

2、激励差别悬殊

目前,我国公务员待遇差别十分悬殊,不同的地方之间,不同的部门之间,薪水、福利和工作条件前景都有十分显著的差别,但是我国对于那些到艰苦地区、艰苦部门、艰苦岗位的工作人员,却没有相应的倾斜性措施来激励,导致人们在报考时趋热避冷。

3、道德激励弱化,竞争激励不足

在我国,大多数人都认为公务员是一份稳定的职业,只要没有重大的过失,一般都是干至退休,竞争压力较小,升迁都是论资排辈,“少数人选人,少数人中选人”,优秀的人才难以脱颖而出,贿赂交易,钱权交易等现象没有根除,有的领导甚至利用竞争上岗来排除异己,道德激励弱化。

其次,考核制度的不够完善,平时考核和定期考核过于简单笼统,不能很好的体现出公务员的称职与否。

(5)公务员的监督机制存在问题

监督机制是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监督与约束有利于加强公务员依法行政和公务员制度的规范化、法制化。

1、公务员监督机制的法律不健全

2006年1月1日颁布的《国家公务员法》是我国公务员管理的主要依据,虽然标志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法制建设迈入了一个新的历程,但是其自身存在的限制无法解决公务员管理中的很多问题。

相较于西方国家大量严格、完善的关于公务员监督的立法,我国的公务员监督机制的法制化任重道远。

2、未设立单独的监督机构

为了防止和克服公务员的贪污腐败,在西方国家都有设立独立的监督机构对公务员进行监督,例如,英国有议会行政监察专员,美国有独立的监察官等。

然而,我国没有设立独立的监督机构对公务员监督,也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监督机制。

3、忽视群众监督

现实中常常出现注重行政监督,忽视群众监督。

我国人大、政协对于公务员的监督范围十分有限,也停留在表面工作。

人民群众才是国家的主人,公务员作为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是否做到位,是否尽心尽职,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监督的范围也比较广泛。

但是由于对其权力监督缺乏明确的法律保障,大多数情况下,群众监督只是个摆设,无实际意思的作用。

3、,针对我国公务员制度存在的问题的应对之策

(1)健全职位分类制度

目前,我国的职位分类有两种,一种是职务分类,一种是品位分类。

这两种分类方式都存在着各自的缺陷,一个注重以人为本,一个注重以事为本,只有把它们结合起来,建立在职务分类的基础上,以职务分类为导向,同时吸收品位分类的合理因素,才能建构出有中国特色的职务级别分类。

人事职位分类即是按照工作的性质、责任大小、难易程度以及从事该项工作所需要的资格条件,进行分门别类,为公务员的录用、考核、奖惩、晋升、培训、工资报酬等具体管理环节提供客观依据。

从而使国家行政机关的人事管理做到因事设职、因职求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改进考录制度

公务员的考录制度直接影响到国家对公务员的选用,必须加以改革和完善。

我曾经提到过公务员考试的录用程序不是很合理,许多高分者因为报考职位的比例而落榜,有些低分者却因此榜上有名。

对此,我国应该改进考录的程序。

像高考录取一样,先报名参加考试,但不报考试的职位,通过国家分数线的才能填写公务员职位部门,这样能避免高分者落榜,低分者被幸运录用。

另外,我国的录用范围也过窄,不利于优秀的人才加入。

公务员的招录范围要面向全社会,不能用职业或者身份户籍等作为评判的标准或者取舍的依据,尽量缩小为人知、调任制等形式,让更多的空缺职位增加竞争性,通过公平工作的考试吸纳更多的优秀人才。

我国对于笔试面试环节也要多加改进。

笔试的内容不应过难过偏,造成大多数考生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考试,只能靠运气蒙答案,难度适中即可,题目也不应偏向哪一科,多增加点主观性的题目,让考生思考答题。

面试的方式可以参照国外的情景模拟、无领导小组讨论和心理素质测试等,全面的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考官也应经过一定的人事培训上岗,并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面试考生,避免“托关系走后门”的事情发生。

(3)优化考核制度

我国近年来发生的被揭露的腐败案件中,有许多人在被重用提拔前已经有严重的问题,却依然通过了考核,并且评为优秀干部,使得如何优化考核制度成为焦点。

第一,要制定一定的考核标准。

不能仅仅只靠考核人员的主观评价去影响被考核者的前途,应该科学设计考核指标体系,由管理专家、理论专家和考核对象三方共同制定标准,将考核内容德、能、勤、绩、廉几个方面细化,达到可操作的程度,同时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比例。

第二,全方位的进行考核。

通过领导考核、同事考核、群众考核等,从全方位多层次的角度对公务员进行考核,打破平时考核不能作为年度考核的依据,将领导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

第三,增加考核的等级。

现如今,我国公务员考核结果分类三类,即优秀、称职、不称职,可是适当的增加“良好”、“基本称职”,更好的反映出公务员的工作状况。

还有,有些考核人员为了讨好上级,经常将“优秀”给予领导,普通基层人员很少获得,所以我们还应将优秀人员比例与单位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挂钩,强化绩效考核结果的使用,使考核结果的运用与考核目的相符。

第四,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考核制度要在原有的基础上作相应的变革。

对公务员的考核,不能采取单一的、高度统一的标准和模式,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分门别类,如管理类考核、技术类考核等,这样对公务员富有激励作用。

(4)完善激励机制

社会经济发展对国家制度有着较高的新要求,我们对公务员激励机制应作出新的战略部署,积极推进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制度体系建设。

一是完善激励措施。

邓小平说:

“我们实行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的方针。

颁发奖牌、奖状是精神奖励,是一种政治上的荣誉,这是必要的。

但物质奖励也不可缺少。

”人都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求,因此我们一定将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并且把握好度,不偏向于任何一种奖励,调动公务员的积极性,打消“官本位”的思想,提升晋升激励的作用。

二是打破职位的冷热差距。

国家可以根据地区、部门的不同,设置相符合的薪水、福利等。

对于特别艰苦的地区、部门,国家应该制定一定的倾斜性措施,对那些自愿到艰苦地区的公务员给予相应的补贴。

这样避免了岗位的冷热差距。

三是增强竞争意识。

竞争是指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根据客观事实的情况,择优任用公务员的手段。

近几年,我国的公务员报考人数仍然在持续的上升,可见很多人认为公务员是一个“铁饭碗”,人们已经不能正确的看待公务员这份工作。

此外,公务人员本身对于自己的工作缺乏一定的竞争意识,觉得只要不犯大错就一直干到退休,碌碌无为的一生过去,所以我们要改进公务员“只进不出”、“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增加公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强化考核制度,淘汰那些不认真、考核不通过等的人员。

(5)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

根据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监督机制,我国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首先要加强法律制度。

纵观英、美等国的公务员监督状况,无一不是靠着完善的法制作为后盾。

所以我国要尽快的推出一套完备的法律制度。

如《检举保护法》、《公务员道德法》等和建立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引咎辞职制度等。

其次,我国应设立一个独立的专门监督机构。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

“最重要的是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

该机构只对最高权力机关或行政机关负责,而不必受其他部门的制约。

但是它有监督其他部门的任何人的权力。

同时,该机构的人员的编制预算等都是独立于其他系统之外的。

最后,还应将人民群众和第四方权力大众媒体纳入监督的主题之中。

实行政务公开,鼓励舆论,通过对人民群众的民意调查,对公务员进行有效的监督。

大众媒体舆论的力量也是不容忽视的,从网上的“躲猫猫”事件、三鹿奶粉事件等都可以看出,中国网民舆论监督十分有效。

四、结论

总之,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进一步改革,我国参与国际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我国公务员面临的考验也越来越大。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我国公务员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不断改进和完善这些制度,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只有公务员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公务员素质的提高,发挥人民公仆的作用,从而推动我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促进社会和谐。

参考文献

1、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4,.102.

2、耿相魁.论我国公务员晋升机制之建构[J].昆明理工学院学报,2008,11(8).

3、陆颖.宁波市公务员激励与监督机制研究[J].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学报,2007,

(2).

4、李春江.论“入世”对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与对策[J].苏中学刊.2002(9).

5、李和中.21世纪国家公务员制度[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唐诗宋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