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二年级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98550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4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docx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二年级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docx

西师版二年级数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案

一、表内乘法

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2、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感受加法与乘法间的联系

教具、学具:

实物展示台、挂图、小棒、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乘法初步认识。

(师板书课题)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小黑板出示)。

二口述自学指导(师边表述,学术边自学)

1先看例1

思考提出数学问题,怎样列算式?

教师板书加法算式。

二、情境引人,探究引新

1、出示第2页情境图,提问:

看图,你想知道什么?

怎样才能知道一个植了多少棵树?

2、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板书:

1+1+1+1+1+1+……+1=32

2+2+2+……+2=32

8+8+8+8=32

4+4+4+4+4+4+4+8=32

3、提问:

刚才的计算中,你们有什么感受?

4、学生观察算式,小组交流。

你发现了什么?

(都是连加法、加数相同、得数相同等)

5、教师:

都是几个几相加。

6、学生看算式,说说几个几相加(4个7相加)

7、教师:

求4个8或8个4相加是多少,可以用加法计算,还可以用一种更简便的计算方法,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乘法揭示课题:

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互动探索

1、介绍乘法读法、写法

(1)4个8和8个4相加的和用乘法怎样表示呢?

?

?

板书:

8×44×8

(2)比较加法和乘法有什么不同?

2、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三先学:

学习例2

(1)学生操作,按老师的要求摆:

共有多少盆花?

怎样列算式,还可以怎样列?

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板演

(2)小组讨论:

观察例1、例2各个加法算式、乘法算式,什么情况下可以用乘法计算?

四后议

1学生更正板演。

师:

发现有做法不一样的请上台板演。

(提示:

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来。

在旁边改正)

2讨论,议一议:

认为正确的举手,为什么这样做

3评议板书,正确率

4同学互改,学生更正错题。

五游戏:

把加法改写成乘法

5+56+6+6+62+2+2+2+2+23+3+3+34+4+4+4+4

1指名学生回答,

2开火车回答

3男女比赛回答。

六全课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七当堂训练:

课堂活动123题

课后反思:

 

1.2的乘法口诀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8—9页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

2、熟记2的乘法口诀。

3、会用2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重点:

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

会用2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具、学具:

实物展示台、挂图、小棒、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1,2的乘法口诀。

(师板书课题)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小黑板出示)。

二口述自学指导(师边表述,学术边自学)

1、小朋友,你们吃饭用什么工具?

……

三先学

学习例1

1、学生操作填表。

用小棒模拟筷子,一双一双地摆,摆出9双。

边摆边数,一双2根……?

?

然后填6页的表。

2、观察表格,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2双筷子有多少根吗?

怎样求3双筷子有多少根?

4双呢?

……9双呢?

板书:

2+2=4

2+2+2=6

……

2+2+2+2+2+2+2+2+2=18

3、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吗?

接上面板书

如:

2+2=2×2=4

……

2+2+2+2+2+2+2+2+2=2×9=18

四后教:

议一议

1学生更正板演。

师:

发现有做法不一样的请上台板演。

(提示:

把错误的或不同的答案用红粉笔圈起来。

在旁边改正)

2讨论,议一议:

认为正确的举手,为什么这样做

(1)这些乘法口诀有什么共同点?

(2)学习编口诀。

①观察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2×2等于几?

教师:

2乘2等于4,可以用二二得四这句口诀表示。

“二二”表示“2乘2”,“得四”表示“2乘2”的结果是4。

板书:

二二得四

②小组活动。

说说2×32×42×5……2×9乘法算式的结果,再说说:

2×32×42×5……2×9的口诀。

③反馈,板书口诀。

教师:

从2×5开始,得数是两位数,为了口诀顺口,将口诀中的“得”字去掉,说成“二五一十”,把后面几句编一编。

④你怎样记住这些口诀?

(相邻两句口诀间的关系)记一记口诀。

小结:

刚才我们学习了什么?

五先学

学习例2

1、出示情境图,看图提出数学问题。

2、共有几个人在滑冰?

算式怎样列?

2×4?

?

用哪句口诀?

4×2呢?

3、教师小结:

2×4和4×2都用口诀二二得四

六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七游戏背诵乘法口诀

利用各种方法是学生记住2的乘法口诀

八当堂训练

1、教材9页第1题。

摆一摆、说算式、说口诀。

2、游戏。

教材9页第2题。

同桌活动,对口令。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页例3以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

2、熟记1的乘法口诀。

一板题示标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乘法初步认识。

(师板书课题)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小黑板出示)。

二口述自学指导(师边表述,学术边自学)

3、会用1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重点:

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

会用1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具、学具:

实物展示台、挂图、小棒、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1,2的乘法口诀。

(师板书课题)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小黑板出示)。

二口述自学指导(师边表述,学术边自学)

1、对口令

①教师说算式,学生说口诀。

②教师说口诀,学生说算式。

2、摆小棒,说算式,说口诀。

每次摆2根,摆3次。

每次摆2根,摆6次。

……

3、引入新课。

三、先学

学习例3

1、摆小棒。

一根一根地摆,边摆边说,1个1、2个1、……9个1

2、根据摆的情况,说算式。

1个1是1、2个1是2、……9个1是9

板书:

1×1=1

1×2=2

1×3=3

……

观察算式,你发现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

3、编口诀。

①小组活动,你能编出这些乘法的口诀吗?

组长记录。

②全班反馈。

教师板书:

?

?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

一九得九

四议一议

1全班交流讨论,说一说如:

“一二”是表示什么?

“得二”又表示什么?

同桌交流。

2记口诀

①你怎样记住这些口诀?

②熟记口诀。

五游戏

说算式,对口诀。

1×3————一三得三

……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还有什么问题?

七当堂训练:

教师发试卷

课后反思: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12页练习二

教学目标:

1、熟记1、2的乘法口诀。

2、会用1、2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3、能用口诀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熟记1、2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会用1、2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具、学具:

实物展示台、挂图、小棒、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对口令,同桌游戏。

①说算式,对口诀。

2、摆一摆,说算式,说口诀。

每次2根,摆3次。

……

二、巩固练习

1、看图填表。

练习二第1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

②小组交流。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每空用的哪句口诀?

2、把口诀写完整,再读一读。

练习二第2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填在书上。

②反馈填空的情况。

③自由读口诀。

3、算出各题的得数,并说出口诀。

练习二第3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4、解决数学问题。

练习二第4题。

①学生观察图,小组活动。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②在书上填出算式。

②全班交流。

5、分别把2乘1,2,3,……9的积圈起来。

练习二第5题。

学生独立在书上完成。

三、发展练习

练习二第6题。

小组活动,交流讨论。

全班交流。

课后反思:

 

3的乘法口诀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3—14页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

2、熟记3的乘法口诀。

3、会用3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重点:

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

会用3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具、学具:

实物展示台、挂图、小棒、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乘法初步认识。

(师板书课题)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小黑板出示)。

二口述自学指导(师边表述,学术边自学)

三、先学

学习例1

1、填表。

学生独立填表。

2、你用什么方法算出3个组、4个组……9个组分别有多少人?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3、你能写出乘法算式吗?

学生独立写出乘法算式。

小组交流

板书:

3×3=9

3×4=12

……

3×9=27

教师:

这些算式的结果同学们都是根据统计表得到的,如果能编成口诀就容易记了,我们就一起来编3的乘法口诀。

?

?

板书课题

4、根据前面编2的乘法口诀的方法,你会编3的乘法口诀吗?

①小组活动。

编出口诀,组长记录。

②反馈。

汇报编出口诀情况。

板书:

三三得九

三四十二

……

三九二十七

③提问:

“三四”表示什么?

“十二”表示什么?

④你怎样记住这些口诀?

⑤自由读口诀,记口诀。

四、学习例2

1、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

2、反馈。

你用的哪句口诀?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六、当堂训练

1、教材12页第1题。

摆一摆、说算式、说口诀。

2、分别把3乘1、2、3……9的积涂上颜色。

教材12页第2题。

3、游戏。

教材12页第3题。

同桌活动,对口令。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5页练习三1——4题

教学目标:

1、熟记3的乘法口诀。

2、会用3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3、能用3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熟记3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会用3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具、学具:

实物展示台、挂图、小棒、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对口令。

①3×7———二十一

②3×4———三四十二

③三五十五———3×55×3

二、巩固练习

1、看图填表。

练习三第1题?

?

①学生独立填表

②反馈。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算一算。

练习三第2题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反馈。

说说你用的哪句口诀?

3、算一算

4解决问题

练习三第3题。

①学生看图,你知道了什么?

②列出算式,填在书上。

三、课堂作业

2×3=3×5=5×4=7×2=

3×7=9×3=8×2=3×3=

课后反思: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16--17页练习三5——思考题

教学目标:

1、熟记3的乘法口诀。

2、会用3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3、能用3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熟记3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会用3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具、学具:

实物展示台、挂图、小棒、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巩固练习

1、对口令。

①三七———二十一

②3×4———三四十二

③三五十五———3×55×3

2、练习三第5题。

把3乘1——9各数的积填在孔雀的羽毛上,用不同的颜色,看谁的孔雀最漂亮。

①学生填在书上。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发展练习

1、练习三第6题。

读一句口诀,写两个乘法算式。

①独立填在书上

②全班交流。

③在学过的口诀中,有哪几句口诀只能写出一个算式?

2、练习三第7题。

把同样重的鱼涂上相同的颜色。

①学生先算得数再涂色。

②反馈。

选择一组算式,说说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3、练习三第7题。

看图填空。

①教师指导看图,知道12分成2个6,也可以分成4个3。

②学生独立完成。

8910略

4、解决问题

练习三第11题。

①分组讨论?

?

②说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三、完成思考题

四、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8题。

课后反思:

 

4的乘法口诀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1页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

2、熟记4的乘法口诀。

3、会用4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学重点:

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

会用4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具、学具:

实物展示台、挂图、小棒、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4的乘法口诀。

(师板书课题)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小黑板出示)。

二口述自学指导(师边表述,学术边自学)

三自学

1、出示主题图。

小朋友你小汽车吗?

2、小朋友,从画面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习例1

1、算一算,填一填。

学生独立填表。

2、你用什么方法算出4两车、5两车……9两车分别有多少个车轮?

还可以用什么方法?

3、你能写出乘法算式吗?

学生独立写出乘法算式。

小组交流

板书:

4×4=16

4×5=20

……

4×9=36

教师:

这些算式的结果同学们都是根据统计表得到的,如果能编成口诀就容易记了,我们就一起来编4的乘法口诀。

?

?

板书课题

4、根据前面编3的乘法口诀的方法,你会编4的乘法口诀吗?

①独立编出口诀。

②小组交流。

③反馈。

你是怎样编出这些口诀的?

板书:

四四十六

四五二十

……

四九三十六

③提问:

“四四”表示什么?

“十六”表示什么?

④你怎样记住这些口诀?

⑤自由读口诀,记口诀。

四、学习例2

1、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

2、反馈。

你用的哪句口诀?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六、当堂训练

课堂活动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24页练习四1——7题

教学目标:

1、熟记4的乘法口诀。

2、会用4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3、能用4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熟记4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会用4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具、学具:

实物展示台、挂图、小棒、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摆一摆、说算式、说口诀。

每次摆4根,摆5次。

每次摆4根,摆7次。

……

2、对口令。

①四七———二十八

②4×4———四四十六

③四六二十四——4×66×4

3、游戏。

教材第17页课堂活动2题第⑵小题

⑴先填在书上。

你是怎样想的?

⑵同桌对口令。

二、巩固练习

1、填空。

练习四第1题①学生独立填空

②反馈。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把口诀填写完整。

练习四第2题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反馈。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过河。

连线

练习四第3题。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全班交流。

4、解决问题

练习四第4题。

①分组讨论?

?

②说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5、圈一圈,涂一涂。

?

①分别把3乘1,2,3……9积圈起来。

?

②分别把4乘1,2,3……9积涂上红色。

三、课堂作业

2×3=4×5=7×4=7×2=

4×6=6×3=8×3=4×9=

四、思考题。

教材24页。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课后反思:

 

5的乘法口诀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0—21页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

教学目标:

1、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

2、熟记5的乘法口诀。

3、会用5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4、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

教学难点:

会用5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具、学具:

实物展示台、挂图、小棒、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板题示标

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5的乘法口诀。

(师板书课题)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小黑板出示)。

二口述自学指导(师边表述,学术边自学)

三、先学学习例1

1、一面旗子有5个圆环,2面呢?

(师生共同说二五一十)3面呢?

……

2、5面旗子有几个圆环,用乘法怎样表示,编成口诀是什么?

为什么?

3、你能写出6——9面乘法算式吗?

学生独立写出乘法算式。

小组交流

4、根据前面编4的乘法口诀的方法,你会编5的乘法口诀吗?

①独立编出口诀。

②小组交流。

③反馈。

你是怎样编出这些口诀的?

板书:

5×5=25五五二十五

5×6=30五六三十

……

5×9=45五九四十五

教师:

根据这些算式,同学们编成口诀就容易记了。

?

?

板书课题:

5、提问:

①五的口诀有几句?

相邻两句口诀之间有什么联系?

②你怎样记住这些口诀?

③自由读口诀,记口诀。

四、学习例2

1、先说口诀,再填空。

2、算一算。

独立完成。

3、反馈。

你用的哪句口诀?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六、当堂训练。

1、教材26页第1题。

看算式、说口诀。

同桌活动,对口令

2、游戏。

教材26页第2题。

算一算,议一议。

小组活动。

你发现了什么?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27—28页练习五1——7题

教学目标:

1、熟记5的乘法口诀。

2、会用5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3、能用5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熟记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会用5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具、学具:

实物展示台、挂图、小棒、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摆一摆、说算式、说口诀。

每次摆5根,摆5次。

每次摆5根,摆7次。

……

2、对口令。

师——生生——生

①五七———三十五

②5×6———五六三十

③五八四十———5×88×5

二、巩固练习

1、填空。

读一句口诀,写两个乘法算式。

练习五第1题①学生独立填空

②反馈。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填>,<或=

练习五第2题?

?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反馈。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过河。

谁先回家?

练习五第3题。

①竞赛活动。

小组开火车,教师记时。

4、计算

略。

三、课堂作业

5×3=7×5=5×8=7×2=

5×6=6×5=8×3=5×9=

课后反思: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30页练习五1----7题

教学目标:

1、会整理1——5的乘法口诀,并熟记1——5的乘法口诀。

2、会用1——5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3、能用1——5的乘法口诀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熟记1——5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会用1——5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教具、学具:

实物展示台、挂图、小棒、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归纳整理1——5的乘法口诀。

练习五第5题

1、请把口诀补充完整。

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反馈填的情况。

2、读口诀。

①横着读。

②竖着读。

3、观察:

这些口诀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4、背一背。

①横着背。

②竖着背。

二、综合练习

1、找新家。

连线

练习七第2题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反馈。

说说你是怎样连的?

2、算一算。

练习七第3题①学生独立完成。

②反馈。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解决问题

练习七第3题。

①观察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②说一说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怎样想的?

③完成书上的空。

4、解决问题

练习七第5题。

算一算。

①同桌说一说图意。

②说一说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怎样想的?

5、练习七第六题解决问题

7、想一想,填一填

1、小组活动。

讨论填空。

2、反馈情况。

四、课堂作业

5×3=7×5=5×8=7×3=

3×4=6×5=8×3=4×9=

五、自由熟记口诀。

课后反思:

 

6·7的乘法口诀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7~41页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

教具、学具:

实物展示台、挂图、小棒、图片等。

教学目标:

1.经历编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

2.熟记6.7的乘法口诀。

3.会用6.7的乘法口诀口算相应的表内乘法。

一.板题示标:

今天我们学习6.7的乘法口诀.(出示小黑板,生齐读学习目标)

过渡:

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

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

1.看第37页例1,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看例38页例2,说一说每个算式分别用的是哪几句口诀计算的。

三:

先学

1.学习例1:

出示例1挂图,看自学指导1.你们看到了什么?

想说什么?

㈠学习编六的口诀

1.一本台历有6元,2本呢?

(师生共同说二五一十)3本、4本、5本呢?

学生口答结果或算式,教师板书:

6×5=30

2.6本台历多少元,用乘法怎样表示,编成口诀是什么?

为什么?

3.你能写出6——9本台历的乘法算式和口诀吗?

①学生独立写出乘法算式、编出口诀。

②小组交流。

③反馈。

你是怎样编出这些口诀的?

板书:

6×6=36六六三十六

   6×7=42六七四十二

   6×9=54六九五十四

㈡学习编7的口诀

1.数一数一个星期有几天?

师生共同数。

2.5个星期多少天?

6星期呢、7个星期呢?

……9个星期呢?

3.学生写出7的算式和口诀。

4.你能写出8——9个星期的算式和口诀吗?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反馈。

板书:

7×7=49七七四十九

7×8=56七八五十六

7×9=63七九六十三

教师:

根据这些算式,同学们编成口诀就容易记了。

5.提问:

①分别说说6、7的口诀有几句?

相邻两句口诀之间有什么联系?

②你怎样记住这些口诀?

③自由读口诀,记口诀。

(生汇报,师指导总结)

2、学习例2

1.请看自学指导2,先说口诀,再填空。

2.算一算。

独立完成。

3.反馈。

你用的哪句口诀?

四:

后教

1.教材30页第1题。

同桌活动,对口令

六七——四十二七八五十六——7×8=568×7=56

2.游戏。

教材21页第2题。

摆一摆,算一算。

小组活动。

3.总结回顾: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五:

练一练:

六: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第31—33页练习七1——9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巩固6、7的乘法口诀。

2、在练习中,体验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化。

3、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具、学具:

实物展示台、挂图、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