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产生和本质》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96969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教学设计.docx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货币的产生和本质》教学设计.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教学设计.docx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教学设计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教学设计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名称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教学设计者

 

学校

 

适用学程

 

高中一年级

 

姓名

 

教学教育领域

 

经济与生活

 

德育教育主题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体目标]

总体上让学生了解货币产生过程及本质,结合现实生活中人们对货币的不同看法,从货币起和本质说明应正认识货币的作用。

具体要求如下:

[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一般等价物、货币的含义,比较商品、货币和一般等价物的异同,从而理解货币的本质。

[能力目标]

从分析货币的起,到概括总结货币的本质,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和综合分析归纳能力;结合学生对货币本质的模糊认识,培养他们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货币知识,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货币,要对学生进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传统教育,增强学生抵制拜金主义思潮影响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

 

货币的本质正确对待货币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货币实物

 

教学时间

 

40分钟(一时)

 

 

 

 

 

1、情景教学法:

通过实物、图片、小实验,为学生创设生动直观的教学情景,启迪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2、合作探究法:

围绕本堂的教学目标,结合学生成长的实际,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我组织学生进行堂讨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营造和谐、宽松、民主的气氛,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同时形成了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

3、自主学习法:

通过引导学生读、议、悟,读思结合,动口动脑结合等多种方法,适应探究性学习的要求,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想方设法让学生成为堂的主人,凡是学生能读懂、能说得出、能解决的问题一律让学生自己做。

 

 

 

 

 

1、理念起:

为了在政治的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行为,让他们不仅学会上,还要喜欢上,更要通过学习增长能力,所以我在这一段的教学实践中,一直尝试着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

通过小组同学生动、形象的表演,学生们非常容易的掌握了货币产生的过程以及特点,同时也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设计方式:

(1)第一次接触:

在讲新之前,我问各小组的同学,谁能在堂上把货币的产生过程模拟出,结果两个小组的同学主动请缨,于是我把这个任务交给了这两个小组的同学,叫他们合作完成物物交换。

(2)教师展示古钱币,同学主动介绍,通过介绍,让学生了解这种货币,进而提问,以此导入这节。

(3)热身活动:

提前预习教材,并且为更好的表现原始人商品交换的情景,从家里拿各种道具。

由同学作旁白,向大家介绍货币产生之前人们进行商品交换的情景,在介绍的过程当中,穿插着另几位同学的表演。

(4)外研究:

全班同学分为四组,每组主攻一个古钱币的知识,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查找史学典籍、集邮爱好者查找相关的邮票知识等。

下节派代表,在堂上向全班同学介绍收集的图片与资料,并说说本次活动的体会。

 

教学设计流程

 

时间

 

教学

 

 

评量

 

方式

 

[堂导入]

教师展示古货币的实物模型,由学生简单的介绍实物模型。

学生介绍之后,提出问题:

那到底什么是货币呢?

它是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呢?

它的本质又是什么呢?

这节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货币神秘的面纱。

3分钟

 

古货币实物模型及古货币图片

 

引起学生兴趣,学生积极参与,堂气氛开始轻松

 

[堂教学]

一、第一次接触

1、学生提前预习教材《货币的产生和本质》

2、准备表演道具

二、热身运动

学生表演小品《货币的产生过程》

剧情概括:

两位同学作旁白,向大家介绍货币产生之前人们进行商品交换的情景,在介绍的过程当中,穿插着另几位同学的表演。

第一幕:

在旁白同学的解说下,我们看到了一位“农民”顶着烈日在辛勤的劳作,经过努力终于种出了粮食,这时另一位“牧羊人”到他跟前,两个人经过商量之后“农民”用剩余的粮食换了一块羊皮。

学生旁白:

这就是货币产生的第一个阶段——偶然的物物交换。

第二幕:

后人们能生产的东西越越多,商品交换也越越频繁,这时“农民”想要换羊皮,但“牧羊人”却想要换斧子,而斧子的所有者却想要换布,布的所有者想要换酒喝,这时,交换开始了,同学们都想尽快的换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学生旁白:

这就是货币产生的第二个阶段——扩大的物物交换。

第三幕:

换换去几经周折还是没能成功,台上顿时“乱”作一团,这时老师登上表演台,问台上表演者:

“为什么会乱成一团”,学生指出交换过程中的问题,老师再问台下的同学:

“大家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

”各小组的同学讨论的很热烈,都纷纷发言。

学生旁白:

这就是货币产生的第三个阶段——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小品落幕,教师登上舞台,表扬同学们的精彩表演。

大家给与热烈掌声。

三、知识点拨

1、教师提问一般等价物的概念,学生回答。

2、一般等价物出现后,商品交换与以前有什么不同?

学生讨论回答。

3、教师过渡:

一般等价物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商品交换,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

师:

在历史上,有许多种商品曾经成为一般等价物。

“贝”就是我国最早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之一,我国的汉字中有许多与商品交换有关的字都是贝字旁。

教师提问:

你能列举几个与商品交换有关,并用贝字作偏旁部首的汉字吗?

学生例举:

师提问:

除了贝壳之外,还有哪些商品也充当过一般等价物?

学生回答:

除了贝以外,牛羊、粟帛、珠玉等也都充当过一般等价物

3、一般等价物由什么商品充当,各时期不同,各地区也不同,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他们所使用的一般等价物不一致。

另外,用牛羊、粟帛等做一般等价物也十分不方便,它们体积大,不宜携带,也不宜分割,而且不宜久藏,这些都给交换带了麻烦,那该怎么办呢?

学生讨论回答。

4、人们在商品交换中,有意识地寻找一种恰当的东西固定地充当一般等物,什么比较适合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呢?

学生回答:

如金和银。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当金、银用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出现了。

商品交换就以货币为媒介进行了。

商品交换就进入了第四阶段——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根据货币产生的四个阶段,学生归纳货币的含义,并且引出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6、思维体操:

请学生做出判断

(1)金银天然是货币,

(2)货币天然是金银

学生……(学生各抒己见)

师:

(请学生回答总结)“金银天然不是货币”是从货币的产生过程说的,在货币产生以前,金银已经存在,那时它们只不过是一种普通的商品。

还没有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也就是说它即不是生就是货币,也不会永远作货币,只有在一定生产关系下金银才成为货币,将共产主义社会商品生产不存在了,金、银也不再是货币了。

“货币天然是金银”是从金银自身所具有的属性说的,金银自身的属性决定了它们最适宜充当一身等物,这是其它商品所不具备的。

人们在长期的商品交换过程中,发现了金银的属性,把它固定用充当一般等价物,这是金银才转化为货币。

7、我们把一般等价物和金银进行比较:

共同点:

货币也是商品。

金银能够充当货币,是因为金银本身就是商品,既具有使用价值又具有价值。

不同点:

货币不是一般的商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的专门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可以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

四、知识拓展

1、播放歌曲《钞票》,并展示歌词。

2、教师提出问题:

有人认为“金钱万能”,又有人认为“金钱是万恶之”,请同学们结合本所学的知识谈一谈你对金钱的看法。

学生展开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教师总结:

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也是万万不能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

 

2分钟

3分钟

8分钟

10分钟

1分钟

分钟

 

高中《经济学常识》教材

羊皮、斧子、大米、葡萄酒、木棒等等

多媒体和货币交换图片

积极踊跃的举出例子,并且能说出依据。

学生4人一组讨论

金和银的图片

幻灯片

《钞票》歌曲p3及歌词

学生4人一组讨论

 

学生主动请缨,而且进行排练,合作完成。

全体学生都参与这个小品,堂开始进入高潮,笑声和讨论声不断。

能若有所思,不停的点头肯定并思考

能热烈讨论,并踊跃发言,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能说出一般等价物的含义。

能举手完成提问,并针对问题展开讨论

能提出金和银最适合充当一般等价物,并能说出原因。

能完整地归纳货币的本质

回答问题积极踊跃合情合理,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难点得以突破。

思路清晰,准确的比较出二者的不同

神态端正,若有所思

能热烈讨论,踊跃发言,发表自己对金钱的看法

 

[外探究]

1、前活动布置:

你对货币有兴趣吗?

我们为什么不去了解一下古钱币呢?

全班同学分为四组,每组主攻一个古钱币的知识,作好介绍的页面,(可以用rd、PerPint、FrntPage)。

2、活动建议:

通过上网查找资料、查找史学典籍、集邮爱好者查找相关的邮票知识等。

充分利用学校网络、图书馆资,并向历史老师联系寻求了帮助。

2、成果汇报:

各组派代表,在堂上向全班同学介绍收集的图片与资料,并说说本次活动的体会。

 

6分钟

 

学生收集的材料,以多媒体形式展现

 

积极参与,寻找到很多的资料,并进行整理和筛选

能大方的上台作报告,掌声不断

 

[堂总结]

“一寸光阴一寸金,千金难买寸光阴”,通过这节短短的光阴,我们对货币有了初步的认识,懂得了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其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还正确认识了货币的作用,这些都是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

 

2分钟

 

打出幻灯片

 

能够掌握货币的产生和本质,熟练运用

 

[后练习]

1、货币的本质是()

A、商品B、一般等价物、金银D、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2、货币与等价物相比()

A、它们没有本质却别,两者是一回事

B、它们都是从商品中分离出的

、它们有本质区别,两者不是一回事

D、它们的出现彻底解除了物物交换的困难

 

幻灯片

 

基础知识掌握扎实,能够熟练应用。

 

教学反思:

一堂很快就结束了,预期的教学计划得到了实施,教学效果也较理想。

但我的思绪却刚展开,回顾整堂,我有如下的体会:

1.合理的导入,在堂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进入上状态比较快;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堂反映比较积极;整个教学过程由浅入深,符合了学生的认知特点。

2.授期间,这堂可以说没有一个同学睡觉、溜号的,每个同学都参与到了教学中,我想这应该归功于表演小品同学的精彩表演,归功于这种新式的教学方法。

通过小组同学生动、形象的表演,学生们非常容易的掌握了货币产生的过程以及特点,同时也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他们学习政治的热情,正象一位同学在后对我说的:

“老师,没想到政治这么有意思!

3.多媒体手段的运用,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加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继而大大缩短了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过程。

歌曲《钞票》的播出更是在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他们在掌握本框知识的同时,也受到了一次形象生动的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4.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注意了以学生为主体,他们成了堂的主角。

在知识的传授上,注重学生自己的体验和探究,使知识得到了内化。

由于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关于外的考古活动研究成果显著,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同时,也同时陶冶了情操,爱国主义的观念深入他们的心。

对展示的成果,他们充满成就感

6.由于运用了多媒体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对它的依赖较大,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得不够充分。

在今后的多媒体教学中,应该始终注意它的辅助作用,切不可喧宾夺主。

教学教学,在教的同时,老师自己也在学,学的不仅仅是学生。

教过之后能有所思,在思中学到东西,这样的教学才是有裨益,能助己进步的。

 

附:

学生外研究成果展示

第一组的发现:

货币之最

最早的金属货币,是公元前100年前后,殷周时代的铜贝,形状似贝,是金属货币的原始形态。

最早的铸币,是公元前403年,春秋占国时代的刀币,形状似刀;布币,形状似铲。

最早的银元,是公元169年至1981年间,郑成功铸造的银元,正面铸有“漳州军饷”四字,背面有一划押。

1888年,清政府发行“光绪元宝”银币,才正式叫银元。

流通时间最长的铸币,是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币制至1900年清朝末年才废止,历经各个朝代的方孔圆钱(麻钱)。

 

第二组的发现:

太平天国的货币

 

1864年7月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各种制度和措施。

183年冬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是最具体的一个纲领,其核心是土地问题,也涉及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

这个制度勾画了一个按人口均分土地,无处不均匀,无人不温饱的理想天国,但在现实中难以推行。

在分配上,起初仍沿用金田起义时一切财产归于圣库的“圣库制度”,对全体居民实行供给制。

后因难以维持下去,只得取消圣库制度,恢复商品买卖。

为此,太平天国于184年铸造了钱币,在市面上流通,商业一度繁荣兴旺

第三组的发现:

战国时期楚货币

 

1979年安徽省寿县东津乡花园村出土。

郢囗长7厘米、宽73厘米,卢金长9.3厘米。

这些由纯黄金制作的楚国货币,呈版状,上用印凿打钤印。

郢囗囗面上所打钤的“囗囗”字是称量的意思,“囗囗”前一字为地名。

类似的货币楚还有“陈囗囗”、“囗囗囗”等。

卢金上钤有圆形印戳“卢金”,其中的“卢”字也是地名。

郢囗和卢金都是中国最早的黄金铸币,支付时切割成小块,称量使用。

 

第四组的发现古货币大观

 

国宝金匮直万大步黄千大泉五十古希腊铅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