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德阳市届高三一轮诊断考试语文试题.docx
《四川省德阳市届高三一轮诊断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德阳市届高三一轮诊断考试语文试题.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德阳市届高三一轮诊断考试语文试题
德阳市高中2015级“一诊”考试语文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古代有关“文化”的概念,其实是“文教”或“风俗”的意思。
比如《易传》里说: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毛诗序》说:
“风,风也,教也。
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尽管这些观念与文化密切相关,但毕竟是一种“前文化学”。
中国现代文化学形成的时代背景是近现代的民族危机与文化危机,中国的学者开始借助西方的人文社会学说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希望在世界的文化秩序中确定中国文化的地位,逐渐形成了文化史学、文化哲学和文化人类学三大主要组成部分。
。
文化史学是中国现代文化学的主体。
梁启超认为西方通行的诸多学科中,“为中国所固有者,惟史学。
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可是中国传统史学“皆详于政事而略于文化”,他提出要研究中国的“文学史”“种族史”“宗教史”等。
将中国传统史学带入现代史学的同时,就是中国现代文化学的发轫之时。
中国的文化史学并没有完全遵循西方的学术体系和价值体系,这是由中国历史的独特性决定的。
钱穆说:
中国文化,表现在中国已往全部历史过程中,除却历史,无从谈文化。
”所以,中国文化史学主张从中国深厚的史学传统中建构中国的文化学。
迄今为止,文化史和国学仍是研究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学术形式。
文化哲学,是注重讨论中国文化精神的学问。
在新文化运动中,文化保守主义者和否定中国文化的激进主义者之间展开了论战。
在新文化运动主导中国思想的同时,熊十力、梁漱溟、冯友兰、贺麟等以复兴儒学,特别是宋明理学为己任,以“认识老中国,建设新中国”为宗旨,熔铸佛学或西方哲学的学理,构建出“新唯识论”“新理学”“新心学等新儒家哲学,探究中国文化的个性特征与精神内涵。
文化人类学是与考古学、人种学、语言学、民族学等学科相关联的西方人类学分支,它主张客观地观察、描述、分析、比较人类的文化现象,特别注重研究文化的功能。
1934年中国民族学会在南京成立,文化人类学从田野和社会的考察出发,而不是从历史文献出发,为我们展现了丰富鲜活的中国文化画卷。
上个世纪30、40年代,出现了一大批高水平的学术著作,如费孝通《江村经济》、林惠祥《中国民族史》。
我们当下不少文化理论的热词,如文化自觉、文化自主等,都是以货孝通为代表的文化人类学和社会文化学在20世纪末提出的重要观念。
中国现代文化学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分别研究了中国文化的历史、中国文化的精神和中国文化的结构与功能,使中国文化的整体得以认识,中国文文化的话语体系得以建构。
文化总是指向人类全部的、永远在进行中的生活和创造。
孟子说:
“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如何让当下的文化热潮成为“源泉混混”的有本之水,汇成江海,不断地增进我们文化自信,除了人心与时代的推波助澜,还有待于不断深入的文化研究。
(摘编于《光明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易传》《毛诗序》两则例子阐释的观念体现了“文教”或“风俗”的意思,与文化有关,是中国现代文化学的萌芽。
B.梁启超指出中国传统史学的弊端,提出要研究中国的“文学史”“种族史”等,他将中国传统史学带入了现代文化学。
C.我们当下多数文化理论热词,如文化自觉等,都来源于以费孝通为代表的文化人类学在20世纪末提出的观念
D.中国文化学分别从中国文化的历史、精神、结构与功能方面进行了研究,使中国文化的整体得以认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拿中国古代有关文化的概念与现代文化学的概念作对比,从三个方面分别论述了中国文化学的具体情况,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B.在论述文化史学时,“中国文化史学主张从中国深厚的史学传统中建构中国的文化学”是论点,钱穆的话是论据,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C.在论述文化人类学时,先对其概念作了分析,而后举出中国学者从实践出发,研究中国文化的例子,进一步对文化人类学进行了论证。
D.文章采用的是总分总式的论证结构,就开头的“总”而言,结尾的“总”更进一层,论证了中国现代文化学的作用和时代价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学者建立了中国现代文化学的几个主干是为了渡过文化危机和民族危机,确立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
B.文化史和国学是研究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学术形式,国学也可纳入文化史学的范畴。
C.熊十力、梁漱溟等努力构建“新心学”“新理学”等新儒家哲学的行为,说明中国文化的个性特征和精神内涵值得探究。
D.如果让当下的文化热潮成为有本之水,不断深入研究,兼收并蓄,那么我们就能不断地增进我们的文化自信。
【答案】1.B2.A3.A
【解析】
1.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A项,原文说这些观念与文化密切相关,但毕竟是一种“前文化学”。
选项说是“中国现代文化学的萌芽”,曲解文意。
C项,原文是“以费孝通为代表的文化人类学和社会文化学在20世纪末提出的重要观念”。
D项,偷换概念。
原文是“中国现代文化学”。
2.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
A项,原文没有“拿中国古代有关文化的概念与现代文化学的概念作对比”,而是从“文化”一词的来源引入。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卖书的老李
刘立勤
空闲的时候,我喜欢到县中门口邂遛。
那里有一个书摊,我喜欢看书摊上有没有我喜欢的书,也喜欢和卖书的老李拉呱几句闲话。
老李好像是陕北人,抑或是山东人,我记不清了,只记得老李是邮电局的职工,说着一口外地话。
几十年都没有改变他的乡音,几十年也没有改变他的行当。
几十年里,他都用那外地话卖着从外地进来的花花绿绿的书。
老李卖的书主要是文学书籍和期刊杂志,什么挣钱就卖什么。
从他书摊杂志的多寡,能够看出书籍的流行。
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书籍一统天下,间杂一些娱乐杂志;世纪交替前后,文学屈居第二,《家庭》《读者》等占据了主要的位置;后来故事类的杂志书籍又占领了大部分的地方,娱乐类书籍又靠了边。
认识老李的时候,我刚刚在一个乡村小学当代课教师。
那时候穷呀,记得一个月拿到手的工资只有一十三块五毛钱,可我却喜欢读书。
一年总有几个周末,我会骑着自行车专门到县城买书。
那时候县城不大,却有十多家卖书的,有的是书报亭,有的是店铺。
老李在县中门口摆了一个书摊,别人家的书大多高高的挂在墙上让人仰望,只有他的书摆在那里让人挑选阅读。
不过,老李很忙,在他那里买书的人很多。
老李进的图书很多,杂志也很全,我在翻阅那些图书时,忍不住圪蹴在他的书摊前看起来忙碌的他也不催促,偶尔还会把自己的小凳子给我。
坐着看书的感觉真好,就像饥饿的汉子走进了免费的餐厅,大快朵颐而不知羞惭。
太阳终归要西下,我也终归要回家。
专程进城为了买书,而我又没有多少钱,每次只能买上三五本书。
常常是把书拿在手上,才发现钱不够。
正在尴尬之际,老李操着重重外地腔说你先拿走吧,下次来了再补上。
其实,老李并不认识我,我也不知道下一次是什么时候来,看看他信任的目光,我不敢辜负他的好意,还是把书拿走了。
路上,我听说老李卖书挣了不少钱,还买了单元楼。
我默默的期盼老李挣更多的钱,卖更多的书,我有读更多好书的机会。
然而好景不长。
不几年,我也来到县城工作,县城繁华了许多,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可城里的书摊已经所剩无几了。
书店萎缩了,原来的报刊亭全部拆除,原来卖书的门市部要么改行卖烟酒,要么卖时装,有的甚至改作了发廊,有的改卖教辅资料,专门卖杂志和文艺书籍的书摊只有老李一家。
老李的书摊算得上是县城里一道风景了。
我以为老李的生意会好起来,可老李说生意越发的难了。
老李本来的书摊有两张钢丝床,现在只有一张床了,文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娱乐杂志也江河日下,只有《读者》《故事会》还在勉力维持。
成人越来越少,主要客户是一些上学的孩子。
老李显得很清闲,常常是茫然地看着街上忙忙碌碌的行人。
我也很少掏钱买书了。
上班下班的时候,习惯性喜欢到老李的书摊看看,喜欢和老李说说闲话。
遇上喜欢的杂志也买一本两本,老李善解人意地说,看完了就放我这里寄卖,又给了我一个看白书的机会。
生意真的很清淡。
有时候一连几天还不见老李的书摊。
问及原因,老李说上级领导来检查工作,城管让他把书摊收起来。
老李的书摊没有占道,他不明白领导为什么不准他摆书摊我也说不明白。
领导来了,他把书摊搬走了;领导走了,城管又默许他把书摊摆了出来。
他们互相理解着各自的不易。
老李日渐的老了,老李的老伴儿也去世了,老李的孩子去了很远的地方。
老李乌黑的头发变白了,挺直的腰板也佝偻了下来。
老李的书摊还在坚守,他希望有更多的人来买书看。
偶尔谈起上世纪八十年书摊的兴盛,老李一边喘一边说,不知道人们为什么不读书了?
我也不知道,只知道老李进的书越来越少,有些很好的杂志干脆也不订了。
老李吃饭的时候,书摊放心的摆在那里,也没有人去拿他的书。
记不得多久没有读书了,也忘记了老李和他的书摊。
忽然想起去看看老李,老李的书摊也不见了。
问及熟悉的朋友,说是老李病了。
期盼着老李的病能好起来,期盼着老李的书摊再摆起了。
期盼了一个冬天,期盼了一个春天,也不见老李好起来,心中就有了不安。
后来,听说老李死了。
听说老李死前把他的房子卖了一大笔钱,为县中捐献了一间图书室。
我不知道老李的图书室里有多少读者,却看见老李摆书摊的地方变成卖撸串的摊子了,小摊前等待吃撸串的客人站成长长的队伍。
(《百花园》2017年第1期)
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篇小说围绕老李和他的书摊展开,娓娓道来,虽然没有提老李如何爱书,但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老李对书籍的浓浓的情怀
B.这篇小说善于从细微处反映时代。
比如第三自然段,流行书籍的不断变化反映了人们不断变化着的阅读喜好。
C.“我”是一个知识分子,文章以“我”来见证老李的书摊由繁荣走向衰落,既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又包含着“我”对时代的一些思考
D.摆书摊的地方变成了卖撸串的摊子,而且等待吃撸串的客人很多,对此“我”虽然感到有些失望,但这是时代发展使然,我们理应接受。
5.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义。
6.本文在语言运用上有什么特点,结合文章作简要分析。
【答案】4.D5.①在商品经济的冲击杜会背景下,老李坚持卖文艺书籍的书摊的确是一道风景.②对比中体现了老李性格中的执着和坚守。
③折射出这种时代变迁中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忽视。
6.
(1)富有生活气息。
“忍不住圪蹴在他的书摊前粉起来”中的“圪蹴”是地道的方言,这样的词语让人会心一笑。
(2)语育简洁、质朴。
在对老李书摊的叙述中,很少浓墨重彩的渲染。
再比如,“生意真的很清”,简洁而纯净。
(3)语言含蓄蕴藉。
比如“小摊前等待吃撸串的客人站成长长的队伍”,通过含蓄冷静的叙述表情达意。
(4)语盲以平实的叙述为主,兼有抒情议论。
【解析】
4.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D项,“我们理应接受”表述述不够准确。
虽然时代发展了,物质生活丰富了,但读书的人却越来越少了,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
点睛:
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
解答这类体的方法是:
(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
(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
(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
(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
(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
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5.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语句内涵理解。
需要联系上下文内容,抓住关键词分析,注意表达技巧的分析。
“老李的书摊算得上是县城里一道风景了”,结合文本内容“县城繁华了许多,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可城里的书摊已经所剩无几了”分析,在商品经济的冲击杜会背景下,老李坚持卖文艺书籍的书摊的确是一道风景;“原来的报刊亭全部拆除,原来卖书的门市部要么改行卖烟酒,要么卖时装,有的甚至改作了发廊,有的改卖教辅资料”,对比中体现了老李性格中的执着;结合下文内容“成人越来越少,主要客户是一些上学的孩子”“我也很少掏钱买书了”“生意真的很清淡”分析,时代变迁中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忽视。
6.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语言特色分析。
常见的有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异,文体的差异,不同学科语言习惯的差异,地域文化及语种的差异。
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也喜欢和卖书的老李拉呱几句闲话”“看见老李摆书摊的地方变成卖撸串的摊子了,小摊前等待吃撸串的客人站成长长的队伍”“忍不住圪蹴在他的书摊前粉起来”中的“圪蹴”是地道的方言,富有生活气息;“生意真的很清淡”“坐着看书的感觉真好”,语育简洁、质朴;“小摊前等待吃撸串的客人站成长长的队伍”“成人越来越少”,语言含蓄蕴藉等。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材料一
荒漠化是由于干早少雨、植被破坏、大风吹蚀、流水侵蚀、土壤盐清化等因素造成的大片土壤生产力下降或丧失的自然(非自然)现象。
荒漠化带来的危害是多重的,一方面影响生态气候,降雨量锐减,沙尘暴等恶劣天气频发;另一方面土地退化成沙地,无法发展农业,进而导致贫困,催生生态难民。
被称作地球癌症的荒漠化是个全球性的难题,它在发展中国家蔓延速度更快,危害也更为突出。
库布齐沙漠是距离北京最近的沙漠,曾是京津冀地区三大风沙源之一,被称为北京头上的一盘沙。
而今,库布齐沙漠的荒漠化趋势得到遏制,荒漠化土地面积自1999年以来持续净减少,占总面积1/3的荒漠变成了绿洲,植被覆盖度则从16.2%加到了53%当地天气状况也在逐步好转,总体上库布齐的沙尘暴是治住了。
在国内,企业参与治沙正成一种趋势。
在库布齐沙漠中成长起来的中国亿利资源集团,25年投入30亿人民币,实施生态修复,“不用农药、不施化肥”,为沙漠农牧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形成了一条具有亿利特色的绿色供应链。
材料二
材料三
位于祁南园的塞罕坝林场是防治荒漠化的典型,从1962年开始种树治沙,经过55年的务力,林场职工让这里变成了112万亩茫茫林海。
如今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初期11.4%高到80%筹建塞罕坝等林场是很长一段时间政府治沙的主要模式,除改变当地自然风貌,保持水土之外,主要目的还是减轻京津地带的风沙危害。
先治理容易的,再治理“远沙,大沙”,而容易治理的地方多与居民居住区相邻,植被容易被火灾或牲畜破坏。
笔者发现即便在沙漠腹地种下的灌木丛也时常会引来放牧者,护林员要劝说对方离开。
如果放任不管,多年辛苦种下的植物可能几天之内就被吃光。
毗邻四大沙地之一的毛鸟素沙漠,遮天蔽日的黄沙让这里寸草不生,农业和畜牧业完全荒废,人穷到没有出路。
32年前嫁到这里的般玉珍相信只有把树种活,人才能活下来。
她卖掉家里唯一的羊种了600棵乔树苗,然而第一年过去只有十几棵存活,由此般玉珍认识到造林不能单一种植乔木,必须先用沙柳等灌木树种固定流沙。
之后30多年里,她坚持造林7万亩,2011年这些树林被纳入国家公益林享受补贴。
改善后的水土条件,还为她搞种植园旅游业提供便利。
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林占熺及其团队研发的被称为沙漠克星的茵草,被广泛应用于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屏障建设以及一些生态脆弱地区的防风固沙、水土流失治理和荒漠化治理中。
现在,通过网络更多的人正在参与治沙,比如人们通过支付宝虚拟积分换取在阿拉善种下一棵梭梭树,至今植树量已超过76万棵。
塞罕坝林场,库布齐、毛乌素沙漠是中国治理荒漠化的缩影,受到世界关注。
2017年9月6日,联合国荒漠化大会在鄂尔多斯召开,大会认为中国经验值得推广到全世界。
事实证明沙漠能够充分利用起来,沙漠这种给人类带来负面的东西,能够让它产生正能量。
(据央视网《新闻周刊》栏目整理)
7.下列对材料二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过多年的持续治理,我国截止2014年已经实现了荒漠化零增长,甚至出现了荒漠化面积负增长的现象。
B.第五次监测与第四次监测结果相比,荒漠化土地面积和沙化土地面积在减少,荒漠化和沙化程度也在减轻。
C.2005-2014年间,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面积整体上呈下降态势,实际有效治理的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增加。
D.尽管整体上经历了近十年的缩减,但到2014年荒漠化土地仍有261万平方公里,超过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容易在发展中国家蔓延,发达国家经济实力雄厚,解决起来比较容易。
B.离北京最近的库布齐沙漠,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可以说库布齐沙漠已经治好了
C.治沙种下的植物不仅要有存活率,还要求不被火灾或牲畜破坏,这些都是荒漠化治理中的首要难题。
D.到2017年,我国荒漠化地区植被状况进一步好转,区域风沙天气明显减少,林沙产业也不断发展。
E.从“谈沙色变”到“点沙成金”,中国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治沙道路,环保领域出现了中国样板。
9.联合国荒漠化大会认为中国治理荒漠化的经验值得被推广到全世界,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中国有哪些治沙的措施。
【答案】7.C8.DE
9.政府建林场治沙,企业参与和治沙,个人种树国家补贴,科技治沙,互联网参与治沙。
【解析】
7.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二的相关理解。
C项,从图表中并不能得出有效治理的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增加的结论。
8.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A项,原文是说被称作地球癌症的荒漠化是个全球性的难题,只不过在发展中国家蔓延速度更快,危害也更突出。
“解决起来比较容易“无中生有。
C项,“不被火灾或牲畜破坏”只是与居民区相邻的荒漠治理难题之一。
9.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本信息筛选、分析、概括。
联合国荒漠化大会认为中国治理荒漠化的经验值得被推广到全世界,概括中国治沙的措施,结合文本内容分析。
“在国内,企业参与治沙正成一种趋势”,企业参与和治沙;“筹建塞罕坝等林场是很长一段时间政府治沙的主要模式,除改变当地自然风貌,保持水土之外,主要目的还是减轻京津地带的风沙危害”,政府建林场治沙;“般玉珍相信只有把树种活,人才能活下来”“由此般玉珍认识到造林不能单一种植乔木,必须先用沙柳等灌木树种固定流沙”,鼓励个人种树;“通过网络更多的人正在参与治沙,比如人们通过支付宝虚拟积分换取在阿拉善种下一棵梭梭树”,互联网参与治沙;“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林占熺及其团队研发的被称为沙漠克星的茵草,被广泛应用于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屏障建设以及一些生态脆弱地区的防风固沙、水土流失治理和荒漠化治理中”,科技治沙。
点睛:
通过分析题干确定试题的类型是局部信息筛选还是综合信息筛选,综合信息筛选要立足全文,对文章进行段落的划分,筛选文中的重要语句,整合后作答。
重点关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
分条作答。
局部信息筛选要锁定区位,对段落进行简单的划分,分出层析,找到关键词语,联词成句分条作答。
如本题企业参与和治沙;个人种树国家补贴等。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王守仁①,字伯安,余姚人。
年十五,访客居庸、山海关,纵观山川形胜。
弱冠举乡试,学大进。
顾益好言兵,且善射。
登弘治十二年进士,寻授刑部主事。
正德元年冬,刘瑾②速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余人。
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
瑾诛,量移庐陵知县。
入觐,迁南京刑部主事。
兵部尚书王琼素奇守仁才。
十一年八月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
当是时,南中盗贼蜂起。
守仁至,亲率锐卒屯上杭。
佯退师,出不意捣之,连破四十余寨,俘斩七千有奇。
疏言权轻无以令将士请给旗牌提督军务得便宜从事明年七月进兵大庾凡破巢八十有四俘斩六千有奇。
十四年六月,命戡福建叛军。
行至丰城而宁王宸濠反,知县顾佖以告。
守仁急趋吉安,与伍文定征调兵食,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
七月壬辰朔,宁王袭下九江、南康,薄安庆。
或请救安庆,守仁曰:
不然。
今九江、南康已为贼守,我越南昌与相持江上,二郡兵绝我后,是腹背受敌也。
不如直捣南昌。
贼闻南昌破,必解围自救。
逆击之湖中,蔑不胜矣。
众曰善。
宸濠果自安庆还兵。
乙卯遇于黄家渡。
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
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
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
凡三十五日而贼平。
时已丁父忧,屡疏辞爵,乞录诸臣功,威报寝。
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
行至由安卒年五十七。
守仁天资异敏。
年十七谒上饶娄谅,与论朱子格物大旨。
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中,数年无所得。
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
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喟然曰“”“道在是矣。
”学者翕然从之,世遂有“阳明学”云。
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
【注】①王守仁:
世称阳明先生,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
②刘瑾:
明朝武宗时权宦,专擅朝政,后被判以凌迟。
10.下列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疏言权轻/无以令/将士请给旗牌/提督军务/得便宜从事/明年七月进兵大庾/凡破巢八十有四
B.疏言权轻无/以令将士/请给旗牌提督/军务得便宜/从事明年七月进兵/大庾凡破巢八十有四
C.疏言权轻/无以令将士/请给旗牌/提督军务Z得便宜从事/明年七月进兵大庾/凡破巢八十有四
D.疏言权轻/无以令将士/请给旗牌提督/军务得便宜/从事明年七月进兵/大庾凡破巢八十有四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斌每三年举行一次,多在八月举行,故又称为秋试。
乡试考中了后就称为解元。
B.刑部是明清时期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是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之一。
C.乙卯为干支之一,古代常用干支来纪年月日,此处为纪日,乙卯日的后一天是丙辰日。
D.丁父优指古代官员之父死去,官员须停职家居守制二十七个月的制度。
母去世亦同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守仁刚直不阿,不惧权贵。
刘瑾逮捕给事中御史戴铣等二十多人,王守仁不惧刘瑾上奏章救人,惹怒刘瑾,被当廷杖打,又被贬龙场。
B.王守仁智勇双全.身先士卒。
南州盗贼蜂拥而起,王守仁亲自率领精锐部队驻扎在上杭,佯装撤兵,出其不意,直捣敌巢,大获全胜。
C.王守仁通晓军事,指挥若定。
朱哀海叛乱,形势危急,王守仁调兵遣将,烧毁叛军的副舟,迫使朱宸濠的船搁浅,官军就在此船上活捉了宁王。
D.王守仁聪明好学,勤于思考。
他十七岁就与人谈论朱熹格物致知之学的大意,后在龙场悟到格物致知之学当从“心”一世间于是有阳明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治器械舟楫,传檄暴宸濠罪,俾守令各率吏士勤王。
(2)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举郧阳巡抚林富自代,不俟命竟归。
【答案】10.C11.A12.C
13.
(1)(守仁)准备作战器械和舟船,传布讨贼檄文公布朱宸濠的罪状,让太守县令各自率领官吏士兵救援皇帝。
(2)守仁病得很重,上疏祈求告老还乡,举荐郧阳巡抚林富取代自己,不等皇命下达,终究(离任)返家。
【解析】
10.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言断句。
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
“权轻”是“无以”的原因,“无以”是不能用来,排除B项。
“令”的对象是“将士”,排除A项。
“便宜”修饰“从事”,“明年七月”表示时间,排除D项。
结合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