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5 物质的推断鉴别除杂离子共存问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9595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2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15 物质的推断鉴别除杂离子共存问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专题15 物质的推断鉴别除杂离子共存问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专题15 物质的推断鉴别除杂离子共存问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专题15 物质的推断鉴别除杂离子共存问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专题15 物质的推断鉴别除杂离子共存问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15 物质的推断鉴别除杂离子共存问题解析版.docx

《专题15 物质的推断鉴别除杂离子共存问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15 物质的推断鉴别除杂离子共存问题解析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15 物质的推断鉴别除杂离子共存问题解析版.docx

专题15物质的推断鉴别除杂离子共存问题解析版

专题十五物质的推断、鉴别、除杂、离子共存问题

【考点一物质的鉴别】

1.(2019临沂中考)鉴别物质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方法之一。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设计

A

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

B

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

分别滴加无色酚酞溶液

C

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分别滴加BaCl2溶液

D

鉴别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

分别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A.AB.BC.CD.D

【答案】B

【解析】解:

A、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三种气体中,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若木条燃烧更旺,则是氧气;若木条正常燃烧,则是空气;现象明显,能一次鉴别出这三瓶气体,故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均显碱性,均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色,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

C、BaCl2溶液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与稀盐酸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D、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分别显酸性、碱性,分别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变蓝色,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2.(2019烟台中考)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只用观察和组内物质的溶液相互混合的方法,能将它们一一鉴别的是(  )

A.

、HCl、

、NaCl

B.

、NaCl、

C.

、NaOH、

D.NaOH、

、NaCl、

【答案】AC

【解析】

解:

A、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其中有一种溶液与其它三种溶液混合时出现一次白色沉淀和一次放出气体,该溶液为碳酸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体的溶液为盐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氯化钡;与碳酸钠溶液混合无任何明显现象的为NaCl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

B、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Ba(OH)2溶液与Na2CO3、Na2SO4溶液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

C、CuCl2溶液是蓝色的,首先鉴别出蓝色的CuCl2溶液;能与CuCl2溶液反应产生蓝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再将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加至蓝色沉淀中,能使沉淀消失的是H2SO4,无明显变化的是BaCl2溶液,故不加其它试剂可以鉴别。

D、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MgSO4溶液与NaOH、Ba(NO3)2溶液反应均能产生白色沉淀,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现象,故不加其它试剂无法鉴别。

故选:

AC。

3.(2019济宁中考)为达到以下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区别NaCl、Na2CO3两种溶液

滴加酚酞试剂

B

鉴别某种溶液是FeCl2溶液

观察溶液颜色,滴加AgNO3溶液

C

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SO4

滴加适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

D

分离出含有少量NaCl的KNO3

高温下配制KNO3的饱和溶液,趁热过滤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解:

A、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色的是碳酸钠溶液,溶液不变色的是氯化钠溶液,该选项合理;

B、溶液是浅绿色,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氯化亚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了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亚铁,说明溶液是氯化亚铁溶液,该选项合理;

C、滴加适量BaCl2溶液,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氯化钠溶液,该选项合理;

D、高温下配制KNO3的饱和溶液,趁热过滤得到的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该选项不合理。

故选:

D。

显酸性和显中性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显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色溶液,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亚铁;

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和氯化钠;

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随着温度降低而减小,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小。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4.(2019济宁中考)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长相”类似的物质,如家庭制作食品用到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区分二者,比较简单的方法就是溶解度法(溶解度曲线见图)。

①小亮同学利用这种方法,在室温条件下设计了下面实验,请完善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现象和结论

取两只试管,各倒入10g水,分别向两试管中逐步加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充分振荡、静置、观察现象。

至固体不能再溶解为止,其中,固体溶解量少的,所对应的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另一种物质是______

②现有碳酸钠(2g)、碳酸氢钠(2g)和足量蒸馏水。

请仿照上述①中的方法和实验设计,在室温条件下,调整变量、自主设计实验,进一步区分碳酸钠、碳酸氢钠两种物质:

实验步骤

现象和结论

______

______

【答案】NaHCO3 Na2CO3 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蒸馏水,充分振荡、静置、观察现象。

 至固体全部溶解,消耗蒸馏水多的,是碳酸氢钠,消耗蒸馏水少的,是碳酸钠

【解析】

解:

①在室温条件下,碳酸钠的溶解度比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大,取两只试管,各倒入10g水,分别向两试管中逐步加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固体,充分振荡,至固体不能再溶解为止,其中,固体溶解量少的,所对应的物质是碳酸氢钠,另一种物质是碳酸钠,其化学式分别是NaHCO3、Na2CO3。

②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蒸馏水,充分振荡、静置、观察现象。

至固体全部溶解,消耗蒸馏水多的,是碳酸氢钠,消耗蒸馏水少的,是碳酸钠。

故答案为:

①NaHCO3;Na2CO3;

②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g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蒸馏水,充分振荡、静置、观察现象;至固体全部溶解,消耗蒸馏水多的,是碳酸氢钠,消耗蒸馏水少的,是碳酸钠。

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本题有一定难度,解答物质的鉴别题时要熟练掌握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考点二】除杂问题

5.(2019滨州中考)下列除杂所选试剂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

A

O2

H2O

浓硫酸

B

CO2

CO

灼热铜粉

C

HCl

H2SO4

BaCl2溶液

D

CaCO3

CaCl2

A.AB.BC.CD.D

【答案】B

【解析】

解: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选试剂正确。

B、灼热铜粉不能与一氧化碳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选试剂错误。

C、H2SO4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选试剂正确。

D、氯化钙易溶于水,碳酸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选试剂正确。

故选:

B。

6.(2019菏泽中考)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KCl

MnO2

加适量水溶解、过滤、蒸发

B

CO2

CO

将气体通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C

银粉

锌粉

加入过量硫酸亚铁溶液,过滤

D

NaCl溶液

Na2CO3

加适量硝酸钙溶液,过滤

A.AB.BC.CD.D

【答案】A

【解析】

解:

A、KCl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锌粉能与过量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铁,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铁,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Na2CO3能与适量硝酸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

A。

7.(2019临沂中考)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与方法正确的是(  )

A.水蒸气:

通过浓硫酸

B.:

通过NaOH溶液

C.NaCl溶液:

加入过量溶液,过滤

D.铁粉锌粉:

加入稀硫酸,过滤

【答案】A

【解析】

解:

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氢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应再进行干燥,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aCl2能与过量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锌粉和铁粉均能与稀硫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

A。

8.(2019潍坊中考)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

实验操作

A

Cu(CuO)

稀盐酸

过滤、洗涤、干燥

B

CO2(CO)

O2

点燃

C

NaCl(Na2SO4)

Ba(OH)2溶液

过滤、蒸发、结晶

D

MnO2(KClO3)

溶解、过滤、蒸发

A.AB.BC.CD.D

【答案】A

【解答】解:

A、CuO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Na2SO4能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KClO3易溶于水,MnO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

A。

9.(2019青岛中考)分离与提纯是获得物质的重要方法。

下列实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的碳酸钠

加入过量的石灰水,充分反应后过滤

B

除去氮气中的氧气

将气体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铜网

C

除去硫酸铜溶液中的硫酸

加入过量的氧化铜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

D

除去银粉中的锌粉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

A.AB.BC.CD.D

【答案】A

【解答】解:

A、碳酸钠能与过量的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氧气通过灼热的铜网时可与铜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铜,而氮气不与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硫酸能与过量的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再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锌粉能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溶液和氢气,银不能与稀盐酸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

A。

【考点三】离子共存问题

10.(2019滨州中考)下列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

A、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但Fe3+的水溶液呈黄色,故选项错误。

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C、H+、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Ba2+、CO32-能结合成碳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

B。

11.(2019菏泽中考)在pH=7的无色溶液中,下列离子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解:

A、NH4+、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氨气和水,MnO4-的水溶液呈紫红色,故选项错误。

B、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H+、CO32-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12.(2019枣庄中考)下列四种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Cu2+SO42-Ag+Cl-B.H+Na+K+NO3-

B.H+Ba2+NO3-CO32-D.Mg2+Cl-OH-Na+

【答案】B

【解析】

A、Ag+和Cl-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不能大量共存,溶液变浑浊,故选项错误;

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故选项正确;

C、HCO3-和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

D、Mg2+和OH-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镁,不能大量共存。

13.(2019泰安中考)某化学兴趣小组对A、B、C、D四种未知溶液的成分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见下表。

其中检验结果不正确的是(  )

组别

溶液中检验出的离子

A

K+、Na+、OH-、SO42-

B

Ba2+、Na+、Cl-、OH-

C

Cu2+、Mg2+、NO3-、Cl-

D

H+、NH4+、CO32-、SO42-

A.AB.BC.CD.D

【答案】D

【解答】解:

A、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B、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H+、CO3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故选:

D。

14.(2019潍坊中考)(10分)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变化的本质。

请完成下列问题:

(1)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一书中记载有“丹砂烧之成水银”,丹砂指的是HgS.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以表示为(如图1所示):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粒“

”表示的物质属于__________ (填“单质”或“化合物”)。

(2)由初中学习可知:

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是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即:

H++OH﹣=H2O.像这种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按以下步骤(以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为例):

I.写出氯化镁溶液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Ⅱ.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写成离子形式,难溶的物质、气体和水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上述方程式可改写成:

Mg2++2C1﹣+2K++2OH﹣=Mg(OH)2↓+2C1﹣+2K+;

Ⅲ.删去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即得离子方程式:

Mg2++2OH﹣=Mg(OH)2↓。

请回答:

①如图2是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写出一个与Fe+Cu2+=Fe2++Cu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下列各组离子,在pH=3的无色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_____(填序号)。

A.K+、Fe2+、Cl﹣、SO42﹣

B.Na+、Ca2+、NO3﹣、OH﹣

C.Na+、Ca2+、Cl﹣、CO32﹣

D.NH4+、Ba2+、Cl﹣、NO3﹣

【答案】

(1)2HgS+3O2

2HgO+2SO2,单质;

(2)I、:

MgCl2+2KOH=Mg(OH)2↓+2KCl;

II、①2H++C

=H2O+CO2↑;

②Fe+CuSO4=FeSO4+Cu;

③D。

【解答】解:

(1)硫化汞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汞和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

2HgS+3O2

2HgO+2SO2,微粒“

”表示的物质是氧气,属于单质;

(2)I、氯化镁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氢氧化镁沉淀,化学方程式为:

MgCl2+2KOH=Mg(OH)2↓+2KCl;

II、①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离子方程式为:

2H++C

=H2O+CO2↑;

②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③pH=3的无色溶液中含有氢离子,以及无色水溶液中不能含有带色的离子

A、亚铁离子在溶液中显浅绿色,故A错误;

B、氢氧根离子和氢离子不能共存,故B错误;

C、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不能共存,故C错误;

D、四种离子都不会与氢离子反应,四种离子在溶液中都是无色的,故D正确。

故选:

D。

故答案为:

(1)2HgS+3O2

2HgO+2SO2,单质;

(2)I、:

MgCl2+2KOH=Mg(OH)2↓+2KCl;

II、①2H++C

=H2O+CO2↑;

②Fe+CuSO4=FeSO4+Cu;

③D。

15.(2019济宁中考)某实验废液中可能含有Cl-、CO32-、SO42-、Na+、Mg2+、Fe3+六种离子中的几种。

为确定废液中存在的离子,进行了下面实验:

①取少量废液,向废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为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

③再取少量废液,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

请分析实验后回答:

(1)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______,可能含有的离子是______;

(2)有同学认为实验③可以省略,理由是______。

【答案】Mg2+和Cl- Na+ 步骤②向废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SO42-和CO32-,故溶液中一定含有Cl-

【解析】

解:

①取少量废液,向废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Mg2+,不含Fe3+;

②另取少量废液,向其中滴加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含SO42-和CO32-;

③再取少量废液,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说明溶液中含有Cl-。

(1)废液中一定含有的离子是Mg2+和Cl-,可能含有Na+;

(2)溶液对外是不显电性的,步骤②向废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SO42-和CO32-,故溶液中一定含有Cl-。

故答案为:

(1)Mg2+和Cl-Na+;

(2)步骤②向废液中加入B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SO42-和CO32-,故溶液中一定含有Cl-。

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结合生成的硫酸钡是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银离子和氯离子结合生成的氯化银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氢氧根离子能与镁离子结合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氢氧化镁是溶于酸的沉淀,据此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了常见离子的检验,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关于离子的性质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对离子性质的掌握,以便灵活应用。

【考点四】物质的推断

16.(2019泰安中考)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F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E组成元素相同,B、C常温下为气体。

图中“-”表示能相互反应,“→”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E→F是一个放热反应

B.D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C.若G为一种盐,则A不可能与G发生反应

D.B→E和C→E的反应类型可能不相同

【答案】C

【解答】解:

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七种物质,F可以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所以F是氢氧化钙;E和F-氢氧化钙可以相互转化,D能够转化为E,且D、E组成元素相同,D能够反应产生气体C,因此E是水,D是双氧水,则C是氧气;E-水能够和B相互转化,且B能够和氧气反应,B还是气体,因此B是氢气,所以

A、E→F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是一个放热反应,故A正确;

B、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D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故B正确;

C、若G为一种盐,B会生成水和氢气,所以B可以是酸,G可以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A可能与G发生反应,故C错误;

D、B→E可以是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水,C→E的反应可以是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类型可能不相同,故D正确。

故选:

C。

17.(2019潍坊中考)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其中除了碳酸钠以外,还可能含有硝酸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

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②继续向烧杯中逐滴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此时固体质量变化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无气泡冒出

B.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大

C.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

D.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碳酸钠、硝酸钡

【答案】C

【解答】解:

碳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溶于酸的碳酸钡沉淀,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所以

步骤①:

取少量白色固体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足量水并不断搅拌,固体部分溶解,

步骤②:

接着向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并不断搅拌,所以固体中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

A、A→B段对应的反应是碳酸钡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冒出,故A错误;

B、B→C段对应溶液pH逐渐变小,故B错误;

C、C点对应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硝酸、硝酸钠、硝酸钡,故C正确;

D、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可能含有氢氧化钠,故D错误。

故选:

C。

18.(2019济宁中考)

甲、乙、内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见下面如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以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省略),下面选项中不能按图示转化关系实现的是(  )

选项

A

H2SO4

H2

H2O

B

NaOH

NaCl

NaNO3

C

Na2O

NaOH

Na2CO3

D

Ca(OH)2

CaCl2

CaCO3

A.AB.BC.CD.D

【答案】B

【解析】解:

A、硫酸(甲)可以和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乙),和金属氧化物或者碱等反应生成水(丙)。

氢气(乙)和水(丙)可以相互转化。

可以实现;

B、氢氧化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