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zd14025同弓小学樊小平优化作业设计环节提高集体备课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91289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53.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czd14025同弓小学樊小平优化作业设计环节提高集体备课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czd14025同弓小学樊小平优化作业设计环节提高集体备课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czd14025同弓小学樊小平优化作业设计环节提高集体备课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czd14025同弓小学樊小平优化作业设计环节提高集体备课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czd14025同弓小学樊小平优化作业设计环节提高集体备课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czd14025同弓小学樊小平优化作业设计环节提高集体备课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docx

《czd14025同弓小学樊小平优化作业设计环节提高集体备课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zd14025同弓小学樊小平优化作业设计环节提高集体备课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zd14025同弓小学樊小平优化作业设计环节提高集体备课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docx

czd14025同弓小学樊小平优化作业设计环节提高集体备课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

优化作业设计环节提高集体备课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结题报告

同弓小学樊小平

【内容摘要】集体备课成了简单的“教案汇编”和机械的“网上资料拼凑”。

教师布置作业还存在机械、随意,甚至采用题海战术。

我们提出“优化作业设计环节提高集体备课实效”的实践与研究,旨在通过优化作业设计这一环节,提高集体备课的实际效果。

课题组把改进教师备课中作业设计的管理作为改进学校常规管理的切入点,引导教师关注作业设计的研究。

我们开展校本培训,提高“备作业”的能力;通过常规督查,提高“备作业”的意识;通过改进格式,养成“备作业”的习惯;开展评比展示,提高“备作业”的实效。

经过研究我们为语文作业开方,删繁就简,使学生作有时间;有机渗透,使学生作有梯度;有的放矢,使学生作有成效。

我们为数学课堂练习开方,从课堂练习的内容着手,提高课堂练习有效性;从课堂练习的形式着手,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该课题研究较多地局限于语文、数学学科。

今后,我们将更多地借助校际联谊的平台,开展区域联动,使所有学科老师能参与到“优化作业设计环节提高集体备课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中来。

【关键词】作业设计集体备课教学效率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开展集体备课,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讨论的过程中相互启发,在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火花。

对于师资比较薄弱的学校而言,其效果更为显著。

因此,集体备课逐渐成为学校校本教研活动中的“重头戏”和“亮点”。

然而,目前由于教师对集体备课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理解,在实施过程中更多地是流于形式,使集体备课成了简单的“教案汇编”和机械的“网上资料拼凑”。

例如:

某校一个备课小组共有四位教师,整册教材有八个单元,他们每个人分了两个单元的备课任务,每位教师把自己备好的两个单元的教案复印后分发给其他三位教师就可以了,其它的就不用管了。

这样一来,把原先要备八个单元的备课任务变成了现在只需备两个单元。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课内知识的外向扩展。

既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后用以巩固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一种手段。

对于小学生来说,作业是他们自主学习的主要载体,是小学生处理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

新课改要求我们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作业设计应从基础的教学手段入手,改革传统的“题海战”方式,认真研究学生作业规律,切实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学生作业“高耗低效”现象,通过严格控制学科作业数量,提高作业质量的方法来实现既减少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又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可是,在教辅泛滥的今天,教师布置作业还存在机械、随意,甚至采用题海战术,《课堂作业本》、《每课一练》、《同步练习》轮番轰炸。

主要表现为:

一是仿做例题的题目多,综合创新的题目少,致使学生应付式完成,不求甚解;二是单纯求解的题目多,应用表达的题目少,作业内容乏味重复,学生态度消极;三是要求独立完成的题目多,关注合作互动的题目少,使大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对作业产生恐惧心理。

基于以上两点认识,我们提出了“优化作业设计环节提高集体备课实效”的实践与研究,旨在通过优化作业设计这一环节,提高集体备课的实际效果。

三、课题研究的实践过程

本课程研究的周期为十八个月,分准备、实施、总结反思三个阶段。

(1)2013年3月1日,组建课题组,确立研究课题,讨论修改课题实施方案。

进一步认识了语文课堂教学教师评价用语的作用以及开展本课题研究的的重要意义。

(2)2013年3月10日,商讨课题研究方案,明确各成员分工,确立研究方案,完善了课题研究的步骤。

(3)2013年3月,我校教导处商讨学校校本培训项目,将申报“优化作业设计环节提高集体备课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课题与学校校本培训项目结合,申报了“精心设计课堂作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校本培训项目。

2013年9月,我们继续申报了该培训项目。

(4)2013年3月12日,我们开展了“精心设计课堂作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主题的校本培训。

(5)2013年3月28日,语文教研组开展了“提高语文作业与练习有效性”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

(6)2013年4月11日,数学教研组开展了“精备课堂习题,追求课堂实效”主题校本教研活动。

(6)2013年5月24日,西片五所小学以“精心设计课堂作业,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题在我校开展区域联动活动。

(7)2013年10月22日,语文教研组开展“立足文本,关注语用”校本教研活动。

(8)2013年10月30日,数学教研组开展了“精设课堂提问,追求实效课堂”校本教研活动。

(9)2013年11月28日,以“优化作业设计,提高集体备课实效性”为主题开展了同课异构校本教研活动。

(10)2014年3月30日,语文教研组开展了“提高语文作业与练习有效性”主题教研活动。

(11)2014年4月,课题组进入反思总结阶段,课题组成员撰写相关论文送教育学会评比。

4月16日,学校组织开展了作业设计大赛,评选了优秀作业设计。

2014年10月,整理课题组相关材料,撰写结题报告。

11月申请结题。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课题组把改进教师备课中作业设计的管理作为改进学校常规管理的切入点,引导教师关注作业设计的研究,提升教师对自己作业的设计、诊断与反馈能力,提升学科的教学质量,以促进学生思维、智力、兴趣、能力、心理的健康发展。

1.校本培训,提高“备作业”的能力

我校2013年开始,申报了《优化作业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校本培训项目,开展各种活动,提高教师设计作业的能力。

组织教师学习作业设计的相关理论,结合学生实际,利用好各类教辅资料,做好作业设计的“加减法”。

我们紧紧围绕作业的设计和使用开展观摩课、研讨课,检查作业的使用情况,通过学生的反馈,反思作业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

学校陆续开展作业设计竞赛以及将教师的优秀作业设计和学生的优秀作业一起展览,提高教师设计高质量作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常规督查,提高“备作业”的意识

传统的备课检查弊端不少。

那种与评价考核紧密联系的检查,排队式检查,影响干群关系,助长了教师应付心理;同时,传统检查项目过多,有时备课要求竞达30项,在一次多达30项要求的备课检查中,总分100分,每项约3分,最后教师备课考核结果仅相差5-10分,因此,教师难以发现自己备课的不足之处,对教师改进备课、提高备课能力作用不大。

为此,我们制定新的备课常规检查制度,将作业设计作为常规检查重要指标,引导教师反思自己备课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教师不断改进备课,提高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注重作业设计的意识。

附表一:

XX小学备课常规检查考核表

姓名学科

检查项目

检查要求

检查描述

评价等级

月日

月日

月日

书写形式

按照新备课纸的格式书写清楚规范;

 

 

 

 

教学流程

突出教学环节中的学习目标;

 

 

 

 

注重课后作业设计;

课堂作业

围绕目标设计课堂配套练习

 

 

 

 

反思环节

70%以上的课后反思能针对作业设计是否有效进行反思。

 

 

 

 

教师签字

 

 

 

 

 

3.改进格式,养成“备作业”的习惯

传统的备课格式要求教师备教材、备目标、备学生、备教学准备、备教师活动、备学生活动、备作业设计、备教学反思……不但备课项目多,而且每项要求高。

我们逐步改进备课格式(见附表二、附表三、附表四),使设计作业成为教师备课环节中的一种习惯。

在最近使用的备课格式中,我们要求教师备好三个项目:

第一,教学目标。

第二,教学流程与配套练习。

教学流程可以写简单些,但是配合教学常规检查与常态课调研,实行精细化与粗放型相结合的管理思路。

配套练习是本次改革的重点。

它分课内练习和课后练习两类。

课后练习要求对所购买的课外练习本上的作业进行精选与改编、创编,力求体现课后先学、课堂后教的思想,提倡学习前置、问题前置,即第2天学习的内容前一天的课后作业中就出现。

课堂练习提倡先学后教、当堂检测的思想,尽可能把当堂的问题当堂解决,否则学生就没有精力与时间完成课后作业了。

在作业设计上要落实省厅关于减负的措施,在作业量与难度上加以控制,提升课内作业的质量。

第三,课后反思。

80%以上的反思要围绕作业设计是否有效来进行,以突出改进的重点,提升教师设计作业的意识与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对本课、本章或本单元出现的错题进行收集。

附表二:

XX小学教师课堂作业设计纸

课题

日期

作业一

作业二

作业三

作业四

作业五

附表三:

XX小学备课纸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作业设计与设计意图

1,

2,

3

4,

导语

教学

过程

设计意图

课后

反思

附表四:

XX小学教学案

教学内容

 

总课时数

 

教学目标

(重难点)

 

 

课前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时间

环节目标

教学流程

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错题集)

 

 

4.评比展示,提高“备作业”的实效

为了检查、反馈集体备课过程中备作业的环节,我们开展了作业设计评比活动。

活动要求老师在一小时内根据指定的材料设计三道以上作业题,并写明设计意图,设计的作业要突出创新性,层次性。

这次活动共收到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科学等多科目的作业设计四十多份,各参赛作品不仅形式新颖、活泼多样,还能打破传统作业设计,突出自主性、趣味性和多样性的新理念。

这次活动帮助教师开阔了作业设计思路,从认识上对作业重新进行了定位,更为可喜的是提高了教师对课标、教材、学生三者的整合能力。

我们还以“设计作业”为主题,开展了系列教学研讨活动,让设计作业为中心的集体备课在实践中得到检验。

附表五:

XX小学教师作业设计比赛用纸

参赛老师

教学内容

设计意图

作业1

 

作业2

 

作业3

 

评分

评委

最终,作业设计成为教师备课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就会使我们的备课更有效,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高效。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

爱因斯坦曾说过:

“教育应当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

”但反思我们的作业布置,大多数的老师只把作业当成是巩固课内知识,技能的手段,致使学生的作业出现了机械性作业多,书写量大,耗时长等特点,提起作业,学生心烦,老师头疼。

通过该课题研究,我们在为课堂作业把“脉”开“方”,使作业更有效地服务于教学。

(一)为语文作业开方

1.删繁就简,使学生作有时间

崔峦先生提出:

“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

”我认为如果我们提高课堂效率,把课堂目标定位在解决一两个学生切实需要解决的问题,真正给学生留下点东西,比浮光掠影的教学要有效得多。

而且同时也可以留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完成作业。

2.有机渗透,使学生作有梯度

学生是不同的,让不同的学生做相同的作业,势必会遏制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

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一定要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作业有一定的层次性和主体性,便于学生进行选择。

事实上,《语课》的本身就可以体现这一点。

我研究了下《语课》中的作业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基础性写字巩固练习,比如一年级作业的第一题“描一描,写一写”它渗透了笔顺和写字指导,对于这一类的题目,全班小朋友做起来都是没问题的。

我们可以在教学生字时,让孩子书写巩固。

第二类是一些词语、句子的应用和根据课文内容的填空,如“照样子,写一写”之类的题目。

这些题目需要孩子动动脑筋和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

我们教学时可以把这些题目渗透在教学过程中。

第三类是带※号的题目,如根据课文补充的“照样子,我会说”等,都需要我们能根据实际分层操作,程度好的孩子可以多写几个,对于学起来比较吃力的孩子则要求讲一讲就可以了。

3.有的放矢,使学生作有成效

很多老师在备课时,会参考各种教参,其实我们在备课时,也可以把《语课》备进去。

打开作业本,不难发现许多作业都是和教学紧密相连的,我们可以把这些作业设计成教学中的一部分,在课堂上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指导。

之后学生再做作业时就会事半功倍,学得轻松。

比如《两只鸟蛋》中让学生照课文中“我仿佛听见鸟儿的欢唱”这个句子来用“仿佛”一词学写句子,对于很多低段的孩子,在没有老师指导的情况下,往往只能写出“我仿佛听到爸爸在叫我”这样的句式。

比较单一乏味。

对于这类现象,在课堂教学中,我就给孩子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孩子进行语言训练,让孩子的思维更开阔,感受更真切。

通过对文本的挖掘,孩子就能写出,“我听到音乐,仿佛来到了仙境”等更生动的句子。

虽然合理充分地利用《语课》能让我们的课堂十分钟的作业时间更有效。

但如果把课堂作业仅仅框定在《语课》,可能也是有失偏颇的,所以如何引导教师自己开发和设计作业,更好得利用课堂十分钟作业时间是值得思考探索的.“建议”规定:

当堂训练10分钟,每堂课至少有10分钟的课堂练习时间,不另外布置课间作业、午间作业。

建议精选练习,除了教材外,选定一本教辅材料作为主要练习材料,其他可以选作,作为学生自学、预习时的选择用练习。

转变课堂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生生学习交流、情感交流的互动场;使全体学生掌握初步的自主学习方法;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使每个孩子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

试问,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会不高吗?

(二)为数学作业开方

1.从课堂练习的内容着手,研究提高课堂练习有效性

1.1讲究精练,做到简捷全面

设计一份恰当的练习,不仅省时,而且高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可在练习设计的实际中我们经常遇到习题的数量之多和课堂练习时间有限这一对矛盾。

如果在练习当中,只是为了完成书本、作业本习题,一题一题的练习和讲解。

不仅浪费时间,还会给学生带来学业负担,更添加了数学学习的枯燥乏味。

自然如何筛选习题就至关重要。

基于数学知识点之间有机联系,具有严密性、系统性的特点。

本课题组经过讨论,一致认为应该认真分析构成这一知识点各元素之间的关系,按照知识内部结构和学生认知实际科学设计课堂练习。

追求精炼,每一题都要练到知识点上,自然涵盖的知识点就全面。

因此,练习要精益求精,做到简捷全面。

(附件2)

1.2注重层次,做到练习有梯度

教师在教学中会遇到学生对某一数学知识形成较为成熟的知识点,但多个数学知识串联起来学生就很难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完整的知识体系。

从而导致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是零碎、分散、肤浅的。

为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举一反三,教师在平时应将多个有关联的知识点综合起来由易到难设计有梯度的练习,注重练习的层次性。

这样的综合练习可以是同单元的不同课时的知识点,可以是跨单元的,也可以是跨年级的。

1.3专项训练,做到练习有针对性

有的放矢地设计练习是提高练习和教学效率的重要措施。

小学阶段计算存在于数学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计算。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学生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和估算技能。

但正是这重要的一环,恰恰是老师们最为头疼的地方,也偏偏是学生们最不愿意学习的知识。

学生明明会算,也非常清楚应该注意什么,可就是错误不断。

因此,在计算教学中,针对学生常常错的或预测学生可能会错的题,设计针对性的练习,能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加快学生的运算速度。

1.4追求准确,做到突破难点

教学难点,是每节课难度最大,最有挑战性的环节。

对难点的确定和如何突破的具体构思是课堂我们备课的细节之处。

课堂练习作为帮助学生内化、深化理解的手段,也必须为教学难点服务,准确设计相应的练习。

那么这里的准确有两方面的内容:

熟悉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难点;熟悉学生,准确把握住学生的认知盲点。

这样设计出的练习才是考虑到学生个体的人文习题,方能突破难点。

1.5追求开放,做到开启思维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可目前的课堂练习都是条件具备的封闭型习题。

在作业本上偶尔出现的条件不完备的先补充合适的信息,再列式解答的习题,老师也避而远之。

理由是期末考试不会考到此类型的题目。

考试只是评价学习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

新课标提出:

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长期这样的练习,容易使学生产生机械模仿和记忆,阻碍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发展。

因此,为了满足学生不同的需求,达到训练思维的目的,我们有必要在平时练习上设计开放性的习题。

1.6重视比较,挖掘习题多元价值

所谓比较教学法,是将教材中相似或相反的内容通过相互之间的比较,找出其中的异同点,加以区别的一种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中有许多内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当学生的认知停留在某一层面上,学生的思维在某一点上被卡住,一时难以理解,难以区分时,我们运用比较教学能打开学生的思路,使他们在一种反差中感悟。

有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同时如果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又能防止知识的混淆,提高辨别的能力,从而达到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

那么要想充分发挥比较教学法的教学功效,首先要深入挖掘对比因素,才能巧加运用。

2.从课堂练习的形式着手,提高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2.1操作型练习

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也在于用数学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动手操作是符合儿童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的。

这种练习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理解和巩固知识,发展各种能力,培养兴趣。

如“学习几何知识”时,让学生制作各种立体图形,如长方体 、正方体、圆柱体等。

 

2.2说理型练习

说理练习主要用于解决问题的思路训练中,让学生根据题意进行分析,说明每一步的意义 。

这种练习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互译,同时又培养学生从分析数量关系入手,重视算理表达的好习惯,把数学思维与语言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加以训练。

2.3发现型练习

这是一类旨在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自我发现的学习方法的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发现规律(不完全归纳),提出猜想并加以论证,由特殊到一般、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思维产生质的飞跃。

例如,为探求“乘法分配律”,可让学生自行举例,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归纳、总结和证明。

2.4趣味型练习

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

设计练习时要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点,从新的练习形式、新的题型、新的要求出发,避免陈旧、呆板、单调重复的练习模式,保持练习的形式新颖,生动有趣。

让学生做练习的主人,设计改错题,让学生当医生;设计判断题,让学生当法官;设计操作实验题,调动学生各个感官参与练习。

也可以根据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练习,如运用猜谜语、讲故事、摘取智慧星、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各类小竞赛等,这种游戏性、趣味性、竞赛性的练习,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培养学生做练习的兴趣。

五、课题研究体会及问题思考

XX学校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在经费上予以支持近2万元,主要用于老师学习培训、参加活动、资料建设等;学校还将《优化作业设计环节提高集体备课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与校本培训项目相结合,在实实在在的研究中出成果。

我们的老师在实施课题过程中,动脑筋想办法已经做了许多,也留下了许多文本资料,包括案例、随笔、反思等。

前期课题及调研报告获奖,并有多篇论文发表或获奖。

该课题研究从作业设计环节入手,提高集体备课的实效性,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直接的帮助。

教师们潜心研究作业设计,将设计作业作为备课最重要的一环,提高了教学成绩,学校近两年的教学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

但是,我们毕竟是一所小规模学校,在语文、数学大学科上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尚且可以,对于英语、科学等小学科,更多地依靠教师个人的单打独斗。

英语、科学教师一个人任教同年级的几个班,甚至任教几个年级,他们要开展校内的活动存在较大困难。

因此,该课题研究较多地局限于语文、数学学科。

今后,我们将更多地借助校际联谊的平台,开展区域联动,使英语、科学、语文、数学的所有老师能参与到“优化作业设计环节提高集体备课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中来,使课题研讨课,逐渐成为家常课。

【参考文献】

[1]杨俊权.浅谈小学语文作业设计.2008年[3];

[2]彭昕.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3]李安栋.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开明出版社.2003;

[4]徐家良.小学语文教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

[5]占海燕.小学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实践与研究.2012

附件

同弓小学课题管理制度

2013年度我校共有两项县级规划课题两项。

在2013年6月底,课题立项后我们学校教导处组织召开了由课题负责人和执笔人参加的课题开题会,会上先由各课题负责人介绍了研究方案,大家经过讨论后针对目前的实际情况提出补充改进和修改意见,进一步细化完善了研究方案,每个课题组初步确定了组内成员的分工,会议明确了各课题每位成员汇报交流的具体要求,同时还提出了课题研究的注意事项和要求。

一、课题组长研究过程管理任务和要求

1、组织课题组成员依据课题研究方案,制订的计划认真实施,按时完成研究任务。

2、经常和教科室联系,指导课题组成员的合作、互助和交流,及时调整和加强课题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实践性,促进课题组成员教育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的提高。

3、每学期末写出课题研究过程总结交教科室。

4、做好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的档案管理工作。

每学期末交教科室查验。

二、课题组研究过程管理和要求

1、收到课题立项通知后,课题组即可准备开题,启动研究工作。

同时,制定详细的阶段性工作计划和要求,开展相关的学习培训工作。

并在每学期初以工作流程的表格形式交教科室。

教科室将依据流程安排随时督促和检查。

2、课题组要确定课题研究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和实施计划、步骤,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明确时间进程、任务分工,责任落实到人。

并在每学期末以书面总结的形式向教科室汇报研究计划实施情况,接受教科室的监督与指导。

3、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要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创造性地开展研究工作,注意收集、积累有关资料,善于吸收他人的研究思路、经验、方法与成果,努力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主动和教科室沟通,教科室会视情况,联系专家、预约骨干教师对课题组成员进行具体指导帮助。

4、每学期召开至少两次各种形式的研讨交流活动,并做好活动纪录。

一是总结通报课题研究进展情况,修正研究偏差问题。

二是交流本阶段课题研究的做法和体会,以供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取长补短。

同时要邀请教科室参加,接受帮助和指导。

5、每位课题组成员每学期至少要上一节成功的课题研究成果汇报课或课题组上好两节课题研究课。

并及时研讨,查找问题。

上课前要提前两天和教科室沟通,以便于教科室及时跟踪,实地考察,认真调研,联系专家和骨干教师到现场帮助指导。

6、根据上级和教科室安排,要做好中期检查评估准备工作,包括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总结前一段研究成果,查找问题,提出修正意见等。

7、凡需要结题的课题,要做好课题结题前的准备工作,并对课题进展情况和成果进行总结,写出结题报告(或实验报告),研究过程的工作报告。

整理好课题研究资料,存档备查。

但要提前一周向教科室提交结题申请书。

三、教科室课题研究过程管理任务与要求

1、加强课题研究过程的领导、指导、研究、服务与保障,完善管理机制与制度建设,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2、每学期制定学校教育科研工作计划,计划要具体可行,学期末写出研究工作总结,

3、组织、参加课题组研究活动,了解研究情况和动态。

组织相关专题会议,帮助解决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预防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