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桂枝芍药甘草大枣麻黄剖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9072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7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药桂枝芍药甘草大枣麻黄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药桂枝芍药甘草大枣麻黄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药桂枝芍药甘草大枣麻黄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药桂枝芍药甘草大枣麻黄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药桂枝芍药甘草大枣麻黄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药桂枝芍药甘草大枣麻黄剖析.docx

《中药桂枝芍药甘草大枣麻黄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桂枝芍药甘草大枣麻黄剖析.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药桂枝芍药甘草大枣麻黄剖析.docx

中药桂枝芍药甘草大枣麻黄剖析

1桂枝

1.1概述

【部位】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XX百科)。

【别名】牡桂(《神农本草经》);筒桂、小桂(《本草纲目》)

【性味】辛、甘,温(XX百科、《长沙药解》黄元御);辛、温(《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

【功效】发汗解表、散寒止痛、通阳化气(XX百科);发汗解肌、温经通脉、温阳化气;

神农本草经:

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

久服通神,轻身不老

本草纲目:

养精神,和颜色治一切风冷风湿,骨节挛痛,解肌开腠理,抑肝气,扶脾土,熨阴痹

XX百科:

用于风寒感冒、寒凝血滞诸痛症、痰饮、蓄水证、心悸

【归经】肺、心、膀胱经(XX百科);肺经(《雷公炮制药性解》);肝、肺经(《本草经解》);肝、膀胱经(《长沙药解》)

【用法用量】煎服,3~10g(XX百科)

【产地】广州(《神农本草经》:

生南海);主产于广西、广东及云南等地(XX百科)

【炮制】

XX百科:

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

中国药典:

除去杂质,稍泡,洗净,润透,切薄片,晾干。

本品为类圆形、椭圆形的片或不规则形的段。

皮部红棕色,表面有时可见点状皮孔或纵棱线,木部黄白色或浅黄棕色,髓部类圆形或略呈方形。

【禁忌】XX百科:

桂枝辛温助热,易动阴动血,凡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等症,均当忌用。

孕妇及月经量过多者慎用。

雷公炮制药性解:

性忌生葱

1.2处方

双味方:

桂枝甘草汤,桂枝四两,甘草二两

三味方:

桂姜枳实汤,桂枝三两,生姜三两,枳实五两。

治心中悬疼,气逆痞塞。

以胆胃不降,心下痞塞,碍乙木上行之路,冲击而生疼痛。

枳、姜降浊而泻痞,桂枝通经而达木也。

(《长沙药解》黄元御)

四味方:

桂苓五味甘草汤,桂枝四两,茯苓四两,五味半升,甘草三两

五味方

1.桂枝汤:

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

2.桂枝加桂汤,桂枝五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

3.桂枝人参汤:

桂枝、人参、白术、炙甘草、干姜

4.桂枝茯苓丸,桂枝10克、赤芍12克、丹皮10克、桃仁15克、茯苓12克

5.桂枝加附子汤:

桂枝四两,去皮附子三枚,炮,去皮,破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甘草二两,炙。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

分温三服

其它验方

1.桂枝加大黄汤:

桂枝10克、芍药15克、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6枚、大黄6—10克

2.桂枝加葛根汤:

桂枝10克、芍药12克、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10枚、大黄葛根20克

3.桂枝加黄芪汤:

桂枝10克、芍药12克、甘草3克、生姜3片、大枣10枚、黄芪20—30克

4.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桂枝10克、芍药12克、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12枚、龙骨15克、牡蛎20克

5.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10克、芍药10克、甘草5克、生姜3片、大枣5枚、厚朴10克、杏仁12克

1.3附

1.3.1神农本草经

牡桂

味辛温。

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

久服通神,轻身不老。

生山谷。

《名医》曰:

生南海。

案《说文》云:

桂,江南木,百药之长,梫桂也;南山经云:

招摇之山多桂;郭璞云:

桂,叶似枇杷,长二尺余,广数寸,味辛,白花,丛生山峰,冬夏常青,间无杂木;《尔雅》云:

梫,木桂;郭璞云:

今人呼桂皮厚者,为木桂,及单名桂者,是也,一名肉桂,一名桂枝,一名桂心。

1.3.2其它可参考文字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专入肺经,主解肌发表,理有汗之伤寒。

桂枝四发,有发散之义,且气味俱轻,宜入太阴而主表。

丹溪曰:

仲景救表用桂枝,非表有虚而用以补也,卫有风寒,故病自汗,以此发其邪,则卫和而表密,汗自止尔。

《衍义》乃谓仲景治表虚,误也!

本草言桂发汗,正合《素问》辛甘发散之义。

后人用桂止汗,失经旨矣。

《本草经解》叶天士

气温,味辛,无毒。

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

久服通神,轻身不老。

桂枝气温,禀天春和之木气,入足厥阴肝经;味辛无毒,得地西方润泽之金味,入手太阴肺经。

气味俱升,阳也。

肺为金藏,形寒饮冷则伤肺,肺伤则气不下降,而病上气咳逆矣;桂枝性温温肺,肺温则气下降,而咳逆止矣。

结气喉痹吐吸者,痹者闭也,气结于喉,闭而不通,但吐而不能吸也;桂枝辛温散结行气,则结者散而闭者通,不吐而能吸也。

辛则能润,则筋脉和而关节利矣。

中者脾也,辛温则畅达肝气,而脾经受益。

所以补中,益气者肺主气,肺温则真气流通而受益也。

久服通神轻身不老者,久服则心温助阳,阳气常伸而灵明,阳盛而身轻不老也。

《长沙药解》黄元御

味甘、辛,气香,性温。

入足厥阴肝、足太阳膀胱经。

入肝家而行血分,走经络而达营郁,善解风邪,最调木气,升清阳脱陷,降浊阴冲逆,舒筋脉之急挛,利关节之壅阻,入肝胆而散遏抑,极止痛楚,通经络而开痹涩,甚去湿寒,能止奔豚,更安惊悸。

2芍药

2.1概述

【别名】《本草经集注》:

余容、犁食、解仓、鋋。

本草纲目:

将离、梨食、白芍、余容、延。

白者名金芍药,赤者名木芍药。

【性味】中国药典:

苦、酸,微寒。

《神农本草经》:

苦,平。

本草纲目:

(根)苦、平、无毒。

【功能主治】中国药典:

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

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神农本草经》:

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归经】中国药典:

归肝、脾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

归肝经。

《本草经解》:

归肺、心经。

《长沙药解》:

归肝、胆经

【用法用量】6~15g。

2.2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生中岳川谷及丘陵。

二月、八月采根,曝干。

今出白山、蒋山、茅山最好,白而长大,余处亦有而多赤,赤者小利。

世方以止痛,乃不减当归。

道家亦服食之,又煮石用之。

《中药大辞典》

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栽培种)的根。

夏、秋采挖已栽植3~4年的芍药根,除去根茎及须根,洗净,刮去粗皮,入沸水中略煮,使芍根发软,捞出晒干。

生于山坡、山谷的灌木丛或草丛中。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内蒙古等地。

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2.3加工炮制

《雷公炮炙论》

雷公云:

凡采得后,于日中晒干,以竹刀刮上粗皮并头土了,剉之,将蜜水拌蒸,从巳至未,晒干用之。

《中药大辞典》

白芍:

拣去杂质,分开大小个,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捞出,晒晾,润至内外湿度均匀,切片,干燥。

酒白芍:

取白芍片,用黄酒喷淋均匀,稍润,置锅内用文火微炒,取出,放凉。

(每白芍片100斤,用黄酒10斤)

炒白芍;取白芍片,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黄色,取出,放凉。

焦白芍:

取白芍片,置锅内用武火炒至焦黄色,喷淋清水少许,取出,晾干。

土炒白芍:

取伏龙肝细粉,置锅内炒热,加入白芍片;炒至外面挂有土色,取出,筛去土,放凉。

(每白芍片100斤,用伏龙肝细粉20斤)

2.4使用注意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须丸为之使,恶石斛、芒硝,畏硝石、鳖甲、小蓟,反藜芦。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雷丸、乌药、没药为使,恶石斛,芒硝,畏硝石、鳖甲、小苏,反藜芦。

新产后宜酌用之,恐酸寒伐生生之气也,血虚者煨用,痛痢者炒用。

2.5处方

2.5.1单味方

1.鼻血不止。

用芍药研细,每服两匙,水送下。

(《本草纲目》)

2.鱼骨鲠喉。

用白芍药嚼细咽汁。

(《本草纲目》)

3.芍药甘草汤(《伤寒论》)

4.枳实芍药散(《金匮要略》)

2.5.2双味方

《本草纲目》

1.腹中虚痛。

用白芍药三钱、炙甘草一,加水二碗,煎成一碗温服。

夏月加黄芩五分,恶寒加肉桂一钱,冬月大寒再加桂一钱。

2.骨痛。

用芍药二分、虎骨一两,炙后研细,装入布袋放在酒三升中

泡五天。

每次饮酒三合,一天三次。

3.脚气肿痛。

用芍药六两、甘草一两,共研为末,白开水送下

4.消渴。

用白芍药、甘草,等分为末。

每用一钱,水煎服。

一日服三

次。

有特效

5.鼻血、咯血。

用白芍药一两、犀角末二钱半,共研细,新水冲服一

茶匙。

血止为限

6.崩中下血(小腹痛)。

用芍药一两(炒黄)、柏圳六两(微炒)。

每服二两,加水一升,煮成六合。

又方:

将上方中的两味药,共研为末。

每服二钱,酒送下。

(《本草纲目》)

7.赤白带长期不愈。

用白芍药三两、干姜半两,锉碎黄,捣成末。

服二匙,空心服,水送下。

一天服二次。

又方:

芍药炒黑,研为末,酒

送服。

8.刀伤。

用白芍药一两,熬黄,研细。

每服二钱,酒或米汤送下。

时可用药末敷伤处。

9.木舌肿满。

用赤芍药、甘草煎水热漱。

2.5.3三味方

1.月经不停。

用白芍药、香附子、熟艾叶各一钱半,水煎服。

(《本草纲目》)

2.芍药甘草附子汤。

(《伤寒论》)

2.5.4其它验方

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小建中汤(《伤寒论》)

2.6附

2.6.1神农本草经

芍药

味苦平。

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艺文类聚引云:

一名白术,《大观本》,作黑字)。

生川谷及丘陵。

《吴普》曰:

芍药,神农苦,桐君甘,无毒,岐伯咸。

李氏小寒,雷公酸,一名甘积,一名解仓,一名诞,一名余容,一名白术,三月三日采。

(《御览》)

《名医》曰:

一名白术,一名余容,一名犁食,一名解食,一名铤,生中岳,二月八月,采根,暴干。

案《广雅》云:

挛夷,芍药也。

白术、牡丹也。

北山经云:

绣山其草多芍药。

郭璞云:

芍药一名辛夷,亦香草属。

《毛诗》云:

赠之以芍药。

《传》云:

芍药,香草。

《范子计然》云:

芍药出三辅。

崔豹古今注云:

芍药有三种,有草芍药,有木芍药,木有花,大而色深,俗呼为牡丹,非也。

又云:

一名可离。

2.6.2其它可参考资料

2.6.2.1性味功效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苦、酸,平、微寒,有小毒。

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胜膀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

(叶天士:

《本经》不分赤、白,东垣云:

赤者利小便下气,白者止痛散气血。

俗云:

白补赤泻。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味酸苦,性微寒有小毒,入肝经。

主怒气伤肝,胸腹中积聚,腰脐间瘀血,腹痛下痢,目疾崩漏,调经安胎。

赤者专主破血利小便,除热明眼目。

白芍酸走肝,故能泻水中之火,因怒受伤之证,得之皆愈。

积聚腹痛,虽脾之病,然往往亢而承制,土及似木之象也。

经曰:

治病必求于本。

今治之以肝,正其本也。

目疾与妇人诸证,皆血之病得之,以伐肝邪,则血自生而病自已,故四物汤用之,亦以妇人多气也。

《本草经解》叶天士

气平,味苦,无毒。

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赤者破血)

芍药气平,禀天秋收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入手少阴心经。

气味俱降,阴也。

腹者足太阴行之地,邪气者,肝木之邪气乘脾土作痛也;芍药入肺,气平伐肝,所以主之。

血痹者,血涩不行而麻木也;芍药入心,苦以散结,故主之也。

坚积,坚硬之积也;疝者,小腹下痛,肝病也;瘕者,假物而成之积也。

寒热疝瘕者,其原或因寒或因热也,芍药能破之者,味苦散结,气平伐肝也。

诸痛皆属心火,味苦清心,所以止痛。

膀胱津液之出,皆由肺气;苦平清肺,肺气下行,故利小便。

肺主气,壮火则食气;芍药气平益肺,肺清故益气也。

《长沙药解》黄元御

味酸、微苦、微寒,入足厥阴肝、足少阳胆经。

入肝家而清风,走胆腑而泻热。

善调心中烦悸,最消腹里痛满,散胸胁之痞热,伸腿足之挛急。

吐衄悉瘳,崩漏胥断,泄痢与淋带皆灵,痔漏共瘰疬并效。

2.6.2.2应用

《本草经解》叶天士

芍药醋炒则入肝。

同白术补脾,同川芎泻肝,同人参补气,同归身补血,同甘草止痛,同黄连止泻,同姜枣温经散湿。

同甘草,夏加黄芩,冬加桂枝,治腹中虚痛。

同甘草,治消渴引饮。

同犀角,治衄血咯血。

同香附、熟艾,治经水不止。

同香附末,盐汤调服,治血崩带下。

同川连、滑石、甘草、升麻、人参、莲心、扁豆、红曲、干葛,治痢。

同荆芥、防风、生地、甘草,治肠风。

同归身、生地、牛膝、炮姜、续断、麦冬、五味,治产后虚热。

同黄芪、防风,治表虚自汗。

同陈皮、藿香、木瓜、甘草,治中恶腹痛。

同白术、白茯、猪苓、陈皮,治脾湿腹痛。

《长沙药解》黄元御

《伤寒》桂枝加芍药汤,桂枝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芍药六两。

治太阳伤寒,下后腹满痛,属太阴者。

以木养于土,下败脾阳,己土湿陷,乙木遏郁,而生风燥,侵克己土,是以腹痛。

木贼土困,便越二阳,而属太阴。

姜、甘、大枣,补土和中,桂枝达肝气之郁,加芍药清风木之燥也。

小柴胡汤,方在柴胡。

治少阳伤寒,腹中痛者,去黄芩,加芍药。

通脉四逆汤,方在甘草。

治少阴病,下利脉微,腹中痛者,去葱,加芍药二两。

《金匮》防己黄芪汤,方在防己。

治风湿脉浮身重。

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

盖土湿木陷,郁生风燥。

风木冲击,脾土被伤,必作疼痛,不以芍药清风燥而泻木郁,痛不能止也。

《伤寒》真武汤,方在茯苓。

治少阴病,腹痛,四肢沉重疼痛,而用芍药。

小建中汤,方在胶饴。

治少阳伤寒,腹中急痛,而倍芍药,皆此义也。

四逆散,方在甘草。

治少阴病,四逆,腹痛用芍药而加附子,法更妙矣。

新加汤,方在人参。

治太阳伤寒,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

以肝司营血,行经络而走一身,汗泄营中温气,木枯血陷,营气沦郁而不宣畅,故身作疼痛而脉见沉迟。

木陷则生风。

人参补血中之温气,生姜达经脉之郁陷,芍药清风木之枯燥也。

附子汤,方在附子。

治少阴病,身体疼,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

以血行于经络,走一身而达肢节,水寒而风木郁陷,是以脉沉。

营血郁涩,不能行一身而暖肢节,是以身疼而肢节寒痛。

参、术、苓、附,补火土而泻寒水,芍药清风木之枯燥也。

芍药甘草汤,芍药四两,甘草四两。

治太阳伤寒,脉浮汗出,心烦恶寒,小便数,脚挛急。

以阳虚土弱,脾陷胃逆,相火不降而心烦,风木不升而恶寒。

风木疏泄,上下失藏,故汗出而尿数。

津液耗伤,筋脉焦缩,故腿足挛急。

甘草补其土虚,芍药双清木火,以复津液也。

相火上郁,则阳泄而烦心,小建中治少阳病心悸而烦者,芍药清相火之逆升也。

风木下郁,则阳陷而恶寒。

芍药附子甘草汤,芍药三两,甘草三两,附子一枚。

治太阳伤寒,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

以汗伤中气,风木不达,阳气郁陷。

则表病不解而反加恶寒,缘阳不外达于皮毛也。

阳气之陷,因土虚而水寒,甘草补己土之虚,附子温癸水之寒,芍药清风木之燥也。

桂枝去芍药汤,桂枝三两,甘草三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

治太阳伤寒,下后脉促胸满者。

以表证未解,而误下之,经阳内陷,为里阴所拒,结于胸膈,则为结胸,若脉促者,仲景脉法:

脉来数,时一止复来者,名曰促。

是经阳不至全陷,脉法:

阳盛则促,是为里阴所壅遏。

故表证犹未解也,可用桂枝表药。

若觉胸满,则当去芍药。

缘下伤中气,里阴上逆,表阳内陷,为里阴所拒,是以胸虽不结,而亦觉壅满。

里阳既败,故去芍药之酸寒,而以桂枝达其经阳也。

若微觉恶寒,便是阳陷稍深,则于去芍药方中,加附子以温寒水也。

真武汤,下利者,去芍药,加干姜二两。

以肝脾阳败,则下陷而为泄利,故去芍药之酸寒,而加干姜之辛温也。

阳根于水,升于肝脾,而化丁火,水寒土湿,脾阳郁陷,下遏肝木升达之路,则郁勃而克脾土,腹痛里急之病,于是生焉。

厥阴以风木之气,生意不遂,积郁怒发,而生风燥,是以厥阴之病,必有风邪。

风性疏泄,以风木抑遏,而行疏泄之令,若消、若淋、若泄、若痢、若崩、若漏、若带、若遗,始因郁而欲愈欲泄,究欲泄而终郁。

其或塞、或通,均之风燥则一也。

芍药酸寒入肝,专清风燥而敛疏泄,故善治厥阴木郁风动之病。

肝胆表里同气,下清风木,上清相火,并有捷效。

然能泄肝胆风火,亦伐脾胃之阳。

《伤寒》:

“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凡风木之病,而脾胃虚弱,宜稍减之,与姜、桂、苓、术并用,土木兼医。

若至大便滑泄,则不可用矣。

黄芩汤、大柴胡用之治少阳之下利,以甲木而克戊土,所以泻少阳之相火也。

伤寒别经及杂证下利,皆肝脾阳陷,不宜芍药。

其败土伐阳,未如地黄之甚,然泻而不补,亦非虚家培养之剂也。

《金匮》妇人腹痛用芍药诸方,总列于后。

妊娠及杂病诸腹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方在当归。

产后腹痛烦满,枳实芍药散主之。

方在枳实。

产后虚羸,腹痛里急,痛引腰背,杂病腹中痛,小建中汤主之。

方在胶饴。

带下,少腹满痛,经一月再见者,土瓜根散主之。

方在土瓜根。

3甘草

3.1概述

生甘草

炙甘草

【别名】《本草经集注》:

密甘、美草、蜜草、蕗草。

本草纲目:

蜜甘、蜜草、美草、草、灵通、国老。

【性味】中国药典、神农本草经:

甘,平。

本草纲目:

(根)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中国药典:

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

神农本草经:

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尰,解毒。

久服轻身延年。

【归经】中国药典:

归心、肺、脾、胃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

归心、脾经。

《本草经解》:

归肺、脾经。

《长沙药解》:

归脾、胃经

【用法用量】1.5~9g

3.2来源产地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生河西川谷积沙山及上郡。

二月、八月除日采根,曝干,十日成。

河西、上郡不复通市。

今出蜀汉中,悉从汶山诸夷中来,赤皮、断理,看之坚实者,是抱罕草,最佳。

抱罕,羌地名。

亦有火炙干者,理多虚疏。

又有如鲤鱼肠者,被刀破,不复好。

青州间亦有,不如。

又有紫甘草,细而实,乏时可用。

此草最为众药之主,经方少不用者,犹如香中有沉香也。

国老即帝师之称,虽非君,为君所宗,是以能安和草石而解诸毒也。

《中药大辞典》

为豆科植物甘草的根及根状茎。

秋季采挖,除去茎基、枝叉、须根等,截成适当长短的段,晒至半干,打成小捆,再晒至全干。

也有将外面栓皮削去者,称为"粉草"。

置干燥通风处,防霉蛀。

生于向阳干燥的钙质草原、河岸砂质土等地。

分布东北、西北、华北等地。

主产内蒙古、甘肃;其次为陕西、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青海、新疆等地。

以内蒙古伊克昭盟杭锦旗所产品质最优。

3.3加工炮制

《雷公炮炙论》

雷公云:

凡使,须去头、尾尖处,其头、尾吐人。

凡修事,每斤皆长三寸剉,劈破作六七片,使瓷器中盛,用酒浸蒸,从巳至午,出,曝干,细剉。

使一斤,用酥七两涂上,炙酥尽为度。

又法,先炮令内外赤黄用良。

《中药大辞典》

甘草:

拣去杂质,洗净,用水浸泡至八成透时,捞出,润透切片,晾干。

蜜炙甘草:

取甘草片,加炼熟的蜂蜜与开水少许,拌匀,稍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变为深黄色、不粘手为度,取出放凉。

(每甘草片100斤,用炼熟蜂蜜25~30斤)

3.4使用注意

神农本草经:

甘草,术,干漆,苦参为使,恶远志,反甘遂,大戟,芫花,海藻。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白芷、干漆,苦参为使,恶远志,反甘遂、海藻、大戟、芫花,忌猪肉、菘菜。

性缓不可多用,一恐甘能作胀,一恐药饵无功,惟虚人多热及诸疮毒者,宜倍用,中满及初痢者忌之,所谓脾病患毋多食甘也。

《长沙药解》黄元御

上逆者,养中补土,益以达郁而升陷,则呕吐与胀满之家,未始不宜甘草。

前人中满与呕家之忌甘草者,非通论也。

3.5处方

3.5.1单味方

Ø《本草纲目》

1.伤寒咽痛(少阴症)。

用甘草二两,蜜水灸过,加水二升,煮成一升半。

每服五合,,一天服两次。

此方名“甘草汤”。

2.小儿干瘦。

用甘草三两,灸焦,研细,和蜜成丸,如绿豆大。

每服五丸,温水送下。

一天服二次。

3.儿童遗尿。

用大甘草头煎汤,每夜临睡前服之。

4.小儿尿中带血。

用甘草一两二钱,加水六合,煎成二合。

一岁儿一天服尽。

5.舌肿塞口(不治有生命危险)。

用甘草煎成浓汤,热嗽,随时吐出涎汁。

6.阴部垂痈(生于肛门前后,初发如松子大,渐如莲子,渐红肿如桃子。

成脓破口,便难治好)。

用甘草一两、溪水一碗,以小火慢慢蘸水灸之。

自早至午,至水尽为度。

劈开检视,甘草中心已有水润即可。

取出细锉,再放入两碗酒中煎成一碗。

温服。

两剂之后,病热好转,但须经二十天,肿痛才会消尽。

7.阴部温痒。

用甘草煎汤,一天洗三、五次。

8.赤白痢。

甘草一尺长,灸后劈破,以淡浆水一升半,煎至八合服下。

9.汤火伤。

用甘草煎蜜涂搽。

3.5.2双味方

Ø《本草纲目》

1.初起乳痈。

用灸甘草二钱,新汲水煎服。

外咂乳头,免致阻塞。

2.肺痿(头昏眩,吐涎沫,小便频数,但不咳嗽)。

用灸甘草四两、炮干姜二两,水三升,煮成一半,分几次服。

此方名“甘草干姜汤”。

3.肺痿久嗽(恶寒发烧,骨节不适,嗽唾不止)。

用灸甘草三两,研细。

每日取一钱,童便三合调下。

4.婴儿初生便闭。

用甘草、枳壳各一钱,水半碗煎服。

5.小儿撮口风。

用甘草二钱半,煎服,令吐痰涎。

再以乳汁点儿口中。

6.口疮。

用甘草二寸、白矾一块(如粟米大),同放口中细嚼,汁咽下。

浸入一升水中,经过一夜,搅水使起泡,把泡撇掉,只饮甘草水。

7.痘疮。

用灸甘草、栝楼根等分,煎水服。

8.甘草麻黄汤。

(《金匮要略》)

3.5.3三味方

Ø《本草纲目》

1.背疽。

用甘草三两,捣碎,加大麦粉九两,共研细。

滴入好醋少许和开水少许,做成饼子,热敷疽上。

冷了再换。

未成脓者可内消,已成脓者早熟破。

体虚的人可加服黄芪粥。

又方:

甘草一两,微灸,捣碎,

2.肺热喉痛(有灸热)。

用炒甘草二两、桔梗(淘米水浸一夜)一两,加入阿胶半斤。

每服五钱,水煎服。

3.小儿热嗽。

用甘草二两,在猪胆汁中浸五天,取出灸后研细,和蜜做成丸子,如绿豆大。

每服十丸,饭后服,薄荷汤送下。

此方名“凉隔丸”。

4.婴儿慢肝风(目涩、畏光、肿闭,甚至流血),用甘草一指长,猪胆汁灸过,研细。

以米汁调少许灌下。

5.各种痈疽。

用甘草三两,微灸,切细,浸入一半酒中;另取黑铅一片,熔汁投酒中,不久取出,反复九次。

令病人饮此酒至醉,痈疽自渐愈。

又方:

甘草二斤,捶碎,水浸一夜,揉取浓汁,慢火熬成膏,收存罐中。

每服一、二匙。

此方名“国老膏”。

消肿去毒,功效显著。

6.甘草小麦大枣汤。

(《伤寒论》)

3.5.4其它验方

1.冻疮发裂。

先用甘草汤洗过,然后用黄连、黄芩共研为末,加水银粉、麻油调敷。

(《本草纲目》)

2.炙甘草汤。

(《金匮要略》)

3.6附

3.6.1神农本草经

甘草

味甘平。

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创,解毒。

久服轻身延年(《御览》引云一名美草,一名密甘,《大观本》,作黑字)。

生川谷。

《名医》曰:

一名密甘,一名美草,一名密草,一名蕗(当作蘦)草,生河西积沙山,及上郡,二月八日除日,采根暴干,十日成。

案《说文》云:

苷,甘草也,蘦,大苦也,苦,大苦苓也;《广雅》云:

美草,甘草也,《毛诗》云隰有苓,《传》云,苓,大苦;《尔雅》云:

蘦,大苦;郭璞云:

今甘草,蔓延生,叶似荷,青黄,茎赤黄,有节,节有枝相当,或云蘦似地黄,此作甘,省字,蘦,苓通。

3.6.2其它可参考资料

3.6.2.1性味功效

《本草经集注》陶弘景

味甘,平,无毒。

主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尰,解毒。

温中下气,烦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毒,为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种石,一千二百种草。

久服轻身,延年。

《雷公炮制药性解》李中梓

味甘,性平,无毒。

入心、脾二经,生则分身、梢而泻火,炙则健脾胃而和中。

解百毒,和诸药,甘能缓急,尊称国老。

味甘入脾,为九土之精,安和七十二种金石,一千二百种草木,有调摄之功,故名国老。

《本草经解》叶天士

气平,味甘,无毒。

主五脏六府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气力,金疮尰,解毒。

久服轻身延年。

(生用清火,炙用补中)

甘草气平,禀天秋凉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甘无毒,禀地和平之土味,入足太阴脾经。

气降味升,阳也。

肺主气,脾统血,肺为五脏之长,脾为万物之母;味甘可以解寒,气平可以清热;甘草甘平,入肺入脾,所以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也。

肝主筋,肾主骨,肝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