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人之常情.docx
《顾人之常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顾人之常情.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顾人之常情
顾人之常情
篇一:
上海高中语文第四册
第四册
一、故都的秋
文学常识:
作者:
郁达夫,原名郁文。
现代小说家、散文家。
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
主要内容:
对古都北平秋景的细腻描摹,表现北平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流露作者对北平的眷恋及内心的落寞之情。
主要写作特点:
对比反衬:
江南的秋---北国之秋,以淡衬浓
景物描写角度:
远近结合、视听结合、色彩;以情驭景,以景显情。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二、晨昏诺日朗
文学常识:
作者:
赵丽宏,当代作家。
主要内容:
描绘诺日朗瀑布的雄伟神奇,给人以精神的震撼。
主要写作特点:
1、顺序:
按时间顺序描写诺日朗瀑布。
2、角度:
三个不同的方位欣赏。
3、个性化的表达,想象奇特,比喻新奇。
三、《守财奴》
文学常识:
1、作者:
巴尔扎克,法,他创作的主要小说总称为《人间喜剧》,其中包括著名的长篇小说《欧也妮·葛朗台》(《守财奴》)和《高老头》。
2、四大吝啬鬼:
夏洛克(英·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阿巴贡(法·莫里哀《悭吝人》)、泼留希金(俄·果戈理《死魂灵》)
主要内容:
小说塑造了一个爱财如命、贪婪成癖、至死不变的吝啬鬼葛朗台的典型形象,揭示了资产阶级人与人之间冷酷的金钱关系,抨击了拜金主义的罪恶。
主要写作特点:
细节描写(葛朗台的眼光)、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
四、《关汉卿》
文学常识:
1、作者:
田汉,现代戏剧家。
2、体裁:
历史剧关汉卿,《窦娥冤》
主要内容:
以关汉卿《窦娥冤》的创作和演出为中心线索,讴歌关不畏强暴、伸张正义的斗争精神与正直、坚强的“铜豌豆”性格,也表现了朱帘秀的豪爽侠义和勇于牺牲。
主要写作特点:
1、线索:
“关叶斗”、关朱合“(主线)
王著刺杀阿合马、《窦娥冤》演出前后事件(副线)
2、人物对话的作用:
展现人物性格;推动矛盾冲突的发展;补充介绍相关情节。
五、别了,哥哥
文学常识:
作者:
殷夫,笔名:
白莽。
现代诗人。
主要内容:
与哥哥所属阶级划清界限的宣言书。
主要写作特点:
1、第一人称:
直抒胸臆的倾诉自我的情感心灵。
2、语言:
明白晓畅。
六、《拿来主义》
文学常识:
作者:
鲁迅,选自:
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主要内容:
批判送去主义,肯定拿来主义,阐述了如何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主要写作特点:
1、语言风格:
犀利幽默(题目“仿词”)2、结构上:
先破后立,驳论文
3、论证方法:
喻证(深奥的道理形象化)
如:
以一个穷青年得到一所旧宅子作比喻,讲了这个穷青年可能的三种做法(“孱头”,“昏蛋”,“废物”),讥讽了“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七、胡同文化
文学常识:
作者:
汪曾祺,现当代作家,代表作:
《受戒》
主要内容:
介绍北京的胡同,分析胡同文化的特征,对于胡同文化的衰落的伤感。
主要写作特点:
语言:
平淡朴素、口语化,却极富表现力。
(如第8段写北京人吃的简单却容易满足。
)
八、《南州六月荔枝丹》
文学常识:
贾祖璋,现代科普作家。
主要内容:
介绍荔枝的壳、色、形状、大小、膜、肉、生活习性等。
主要写作特点:
1、说明方法:
举例子,说明更为详尽、具体,有说服力
打比方,说明更为具体形象生动
列数字,语言精确严密,增加科学性
引资料,真实可信,准确严密,增加科学性;内涵丰富,增加文学性
2、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先主后次;由表及里;一般到特殊等)
九、走向二十一世纪的机器人
文学常识(略)
主要内容:
回顾机器人的历史与现状,分析机器人智能与人类智能的关系,展望21世纪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前景。
主要写作特点:
语言:
准确、严密,平实中不乏生动
时间顺序;逻辑顺序(一般的认知规律)
十、《廉颇蔺相如列传》
文学常识:
1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别称太史公。
2、《史记》,又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全书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部分。
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之一。
高中学过篇目有《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
主要内容:
通过一组生动的故事表现蔺相如的高尚情操和大智大勇。
完璧归赵、渑池相会---维护国家利益的勇敢智慧。
将相和----顾全大局。
*负荆请罪----勇于改过。
(廉颇)
主要写作特点:
1、善于在尖锐、激烈的矛盾中刻画人物,人物性格鲜明突出。
2、运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
十一、《谏太宗十思疏》
文学常识:
1、作者:
魏征,字玄成,唐。
“诤臣”(直言敢谏)
2、“疏”,臣子向皇帝陈述意见的一种文体。
(好的奏议:
切中时弊;建议具体;条理清晰)
主要内容:
告诫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
主要写作特点:
对比论证(使说理更透彻):
如第一节
比喻论证(抽象道理形象化,深奥道理通俗化)语言特色:
骈散结合,华美流畅。
十二、*《新序》二则
刘向,西汉,编订《战国策》(国别体史书)、《楚辞》。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信守诺言。
宋人有得玉者:
廉洁不贪。
十三、*《训俭示康》
1、文学常识:
作者:
司马光,北宋,字君实,谥文正,世称涑水先生,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2、主要内容:
“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对儿子进行教诲。
3、主要写作特点: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十四、《过秦论》
文学常识:
作者:
贾谊,西汉,又称贾长沙、贾太傅、贾生,高中学过《过秦论》。
主要内容:
过秦,推究指责秦的过失。
本文先叙述了秦国由弱而盛,又由盛而亡的史实,至末段发表议论,分析了秦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意在借古讽今,目的是劝汉当朝统治者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以秦为鉴,施行仁政。
主要写作特点:
借古讽今、赋的手法、对比手法(最后一段)、叙议结合
十五、师说
文学常识:
1、作者:
韩愈,字退之,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
2、说:
文体,议论文的一种。
主要内容: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主要写作特点:
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十六、石钟山记
文学常识: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北宋。
主要内容:
记叙作者考察石钟山得名原因的过程,得出“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
”的观点。
主要写作特点:
1、卒章显志;
2、具有一般游记的特点:
(1)清楚交代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经过。
(2)不仅说理透辟,而且景物描写生动。
(比喻、拟人、象声词)
3、行文有缓有急,抑扬顿挫,波澜起伏。
《石钟山记》与《游褒禅山记》比较
同:
通过记游说理,叙议结合,前后呼应,事、理浑为一体。
都重在因事说理。
异:
1、主题不同。
2、结构安排:
《游》游山----议论,记叙产生议论。
《石》议论----记游----议论。
3、表现手法:
《游》记游部分简明扼要,概括地续写事物;《石》记游描写较多,叙事过程波澜起伏,景物描写生动形象。
4、文章风格:
《游》借事说理,逻辑严密,说理透辟,笔力刚健;《石》缘事寓理,行文简洁,颇有情致。
十七、*劝学
文学常识:
作者:
荀子,名况,尊号:
卿“性恶论”,儒。
荀子散文:
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朴,简练绵密;多用排比,善用比喻。
主要内容:
“学不可以已”
主要写作特点:
1、运用比喻论证,说理形象。
2、对比论证加强论证效果。
3、整散结合。
篇二:
《训俭示康》阅读答案
《训俭示康》司马光
参政鲁公①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
既入,问其所从来,以实对。
上曰:
卿为清望官②,奈何饮于酒肆?
对曰:
臣家贫,客至,无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觞之③。
上以无隐,益重之。
张文节④为相,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⑤。
所亲或规之,曰:
公今受奉不少,而自奉若此,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⑥。
公宜少从众。
公叹曰:
吾今日之俸,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
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吾今日之俸岂能常有?
身岂能常存?
一旦异于今日,家人习奢已久,不能顿俭,必致失所。
岂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
呜呼!
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注)①参政鲁公:
参知政事(副宰相)鲁宗道。
②清望官:
清廉有名望的官职。
③觞(sh6ng)之:
备酒招待客人。
觞,酒杯,这里用为动词,意为进酒劝饮。
④张文节:
张知白,宋真宗、仁宗时的宰相,谥文节。
⑤自奉养如为河阳掌书记时:
自定的生活标准像原来任河阳掌书记的时候。
⑥公孙布被之讥:
汉代的公孙弘为人阴险,把俸禄都用来养宾客,自己很俭省,用的被子是用布制的。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真宗遣使急召之。
使:
(2)既入,问其所从来,以实对。
既:
实:
对:
(3)故就酒家觞之。
故:
就:
(4)上以无隐,益重之。
上:
以:
益:
(5)所亲或规之。
所亲:
或:
(6)公宜少从众。
宜:
少:
从:
(7)举锦衣玉食,何患不能?
举:
患:
(8)不能顿俭,必致失所。
顿:
致:
失所:
(9)岂庸人所及哉!
及:
2.找出下列各句加点的词用法与例句一致的,分别填入例句后的括号内。
例1:
公虽自信清约,外人颇有公孙布被之讥。
()
例2:
虽举家锦衣玉食,何患不能?
()
A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
b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
c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D游人虽未盛,然&&亦时时有。
e虽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F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g风力虽尚劲,徒步则汗出浃背。
3.这段话共15句,用∣表示大层次,用‖表示小层次,在下图中画出。
(1)
(2)(3)(4)(5)(6)(7)(8)(9)(10)(11)(12)(13)(14)(15)
4.这段话的论点是()。
A家人不能顿俭,必致失所b公宜少从众
c由俭人奢易,由奢入俭难D大贤之深谋远虑,岂庸人所及哉
5.这段话用了几个论据?
属什么类型的论据?
摘录文中关键词语概括论据(各不超过七个字)。
(十八)《训俭示康》司马光答案
1.①使者②已经,实际(实情),回答③所以,靠近④皇上,认为,更加⑤亲近的人,有时⑥应该,少数,跟从⑦全,愁⑧习惯,导致,没有存生之道⑨达到
2.bDg,AceF3.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⑿⒀/⒁⒂4.c5.事例
篇三:
(下)高中终极300个文言实词
高考文言文300常考实词终极整理(下)
153.贼:
①害,危害,残害:
是贼天下之人者也。
念谁为之戕贼,亦何恨乎秋声二人相憎,而欲相贼也。
②作乱叛国或外来侵犯的人:
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
③强盗:
贼二人者得我,我幸杀之矣。
④杀人者:
燕王昏乱,其太子丹乃阴令荆轲为贼。
⑤狠毒:
董卓狼戾贼忍。
154.振:
①举起:
振长策而御宇内。
②通“震”,威吓,震动: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
③振作,奋起:
遂相腾击,振奋作声。
④拂拭,挥动,抖动:
弹冠振衣每寒夜起立,振衣裳。
⑤通“赈”,救济:
大命将泛,莫之振救。
振民育德
③整顿:
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不忘战也。
⑤挽救:
困于内而政乱于外,则亡不可振也。
【振古】自古:
匪今斯今,振古如斯。
155.志:
①心意,志向:
诗言志
②作标记:
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③记事或人物的文章、著作:
三国志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
④记载,记述:
齐谐者,志怪者。
亭以雨名,记喜也。
⑤标记,标志
⑥通“帜”,旗帜:
设兵,张旗志。
⑦通“痣”:
高宗胛上有赤志。
⑧记,记住:
一经目辄志于心156.治:
①治理,管理;医治
②整理:
即刻治装。
③修筑:
治居第于封丘门内。
④惩罚,处置:
不效则治臣之罪。
⑤治所,王都或地方官署所在地:
将都县居治无恒故也。
⑥研究:
治学将以益治其文,且学为政。
⑦安定,太平,与“乱”相对:
正善治。
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157.置:
①安放,安置;购置,添置
②摆,设:
内外多臵小门,墙往往而是。
客至未尝不臵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
③放弃,丢下:
其臵也若弃。
沛公则臵车骑,脱身独骑。
④驿站,驿车,驿马:
乘疾臵以闻。
⑤赦罪,释放:
赏亲阅,见十臵一。
⑥立,建立:
臵五属国,以距胡。
158.诸:
①之于:
乃赏成,献诸抚军。
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
穆公访诸蹇叔。
②之乎,用于句尾:
子闻诸?
③众,各个
④她、他、它(们):
告诸往而知来者。
【诸父】伯父、叔父的统称:
迨诸父异爨,内外多臵小门。
159.族:
①家族,同姓的亲属,引申为“类”。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②众,一般的:
族庖月更刀,折也。
③丛聚,集结之处:
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
④灭族,使?
?
灭族
160.左:
①左边;较低的地位:
左迁
②不正,邪僻:
执左道以乱政。
【左右】①在旁侍候的近侍近臣:
左右欲刃相如。
②周围,附近:
余立侍左右。
③帮助:
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
④称对方的客气语,多用于书信:
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
161.昂:
①抬起,仰:
袒胸露乳,矫首昂视。
②抬高,上升:
昂其直,居为奇货。
故谷价低昂,一贵一贱矣。
③振奋,情绪高: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昂昂】形容志行高超,气度不凡:
昂昂若千里之驹乎?
162.傲:
①傲视,轻视,瞧不起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②骄傲,傲慢: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③急躁:
故不问而告谓之傲。
163.包:
①包容,包含:
皆包再诸谷中。
②裹:
白茅包之。
③包围,围绕:
河水分流,包山而过。
④通“苞”,草木丛生,繁茂:
草木渐包。
【包举】全部占有: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
164.比:
①并列,靠近,挨着:
其两膝相比者。
比肩接踵
②比较:
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③及,等到: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
比去,以手阖门。
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④较量,比试:
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⑤限额:
宰严限追比。
⑥联合,合:
行比一乡,德合一君。
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气于阴阳。
⑦比喻:
讽君子小人则因香草恶鸟为比。
⑧接连地:
汉书比地动。
⑨勾结: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⑩服从,和顺:
王此大邦,克顺克比。
165.鄙:
①边远的地方:
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浅陋,鄙俗,鄙陋: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轻视,看不起:
孔子鄙其小器。
④自称的谦词,如“鄙人”:
敢竭鄙诚,恭疏短引。
⑤轻贱: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166.兵:
①兵器,军械:
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则束载、厉兵、秣马矣。
②士兵,军队
③用兵策略,战略:
故上兵伐谋,其次伐交。
斯用兵之效也。
④军事,武力,战争:
:
数困于兵。
兵无常势。
167.病:
①疾病,生病
②困苦,困乏:
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③毛病,缺点: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
学而不能行谓之病。
④担心,忧虑:
将何往而非病。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168.察:
①仔细看,观察: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②考虑:
向察众人之议。
③了解,弄清楚:
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④考察后予以推举、举荐: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169.彻:
①透过,深透,透彻:
清峭彻骨烦襟开。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②通达,贯通: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③撤退:
合肥未下(攻下),彻军还。
④通“撤”,撤去:
彻我墙屋。
170.乘:
①驾(车),坐(车),骑(马):
我欲乘风归去。
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②趁着,凭借: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将士乘胜,进攻其城。
③冒着:
自京师乘风雪。
④登,升: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兴关内卒乘塞(守塞)。
⑤追逐,交错出现:
吏士喜,大呼乘之。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
⑥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
⑦压服,欺压:
三国必起而乘我。
⑧计量,计算:
为人臣者,乘事有功则赏。
⑨“四”的代称:
乘矢乘壶大叔于田,乘乘马。
【史乘】=坟籍:
史书,古代典籍。
【乘舆】①帝王乘的车子:
今乘舆已架矣。
②帝王的代称:
损乘舆之服御。
③泛指马车:
是故造父疾趋,百步而废,自托乘舆,坐至千里。
171.从:
①跟随,跟从;由,自
②听从,顺从: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舎臣。
公宜少从众。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③向?
?
学习: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④追赶:
佯北勿从。
⑤任凭,听凭,放纵,纵容:
失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
其行罚也,非以忿怒妄诛而从暴心也。
⑥(z?
ng)堂房亲属:
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⑦通“纵”,东西为横,南北为纵。
特指合纵,即战国时期六国联合反对秦国的策略
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⑧参加,参与,从事: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纵容】1.不慌不忙:
从容不迫(张)良尝陷纵容步
游下邳圯上。
2.怂恿,鼓动人做坏事:
日夜从容王密谋反事。
172.当:
①对着,面对:
王披襟当之。
当其南北分者。
既歌而入,当户而坐。
当机立断
②阻挡,抵挡,挡住:
料大王士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卒足以当项王乎?
有大石当中流。
螳臂当车③掌管,主持:
北邀当国者相见。
人君当神器之重。
④担当,承担:
不详之实,蔽贤者当之⑤值,在,正当:
当是时也。
当场⑥应当,应该:
臣知欺大王之罪当诛。
居第当传子孙。
⑦恰当;适合,合宜:
岂非用赏罚当耶?
恐不当意。
甚善,名我固当。
⑧抵,抵押:
当其租入。
以王子姑曹当之而后止。
⑨对等,相当:
匈奴来使,汉亦留之以相当。
占着,把着: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⑩判罪:
念窦娥葫芦提当罪愆。
当(赵)高罪死。
173.道:
①路,道路;道理,规律;古代行政区域名
②取道:
从骊山下,道芷阳间行。
道海安、如皋、凡三百里。
③方法:
以咨诹善道。
④说,讲:
即道人心中事。
⑤主张,思想,学说:
于是废先王之道。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从,由:
凡之乱之情,指道上始。
⑦同“导”,引导:
唯王使人道送我。
⑧同“导”,疏导:
不如小决使道174.得:
①得到,获得,与“失”相对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
②心得,收获:
冀有万一之得。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③得以,能够:
虽家仆不得近。
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④必须,应该:
吾得兄事之。
⑤得意,满足:
使其中不自得。
⑥通“德”,感恩:
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⑦完成: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十三学得琵琶。
【得无】莫非、岂不是:
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175.定:
①安定,平定;决定,确定;必定,一定
②固定:
千岩万转路不定。
③规定:
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
④停止: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⑤到底,究竟:
举世未见之,其名定谁传。
176.伐:
①讨伐,进攻;砍伐
②敲打:
摐金伐鼓下榆关。
③夸耀,炫耀: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自伐者无功。
④功业,功劳:
且旌君伐。
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
声讨:
口诛笔伐,党同伐异
177.犯:
①触犯,冒犯,侵犯: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②冒着:
触风雨,犯寒暑。
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③犯罪:
珽自知有犯。
④危害:
若防大川焉,溃而所犯必大矣。
178.方:
①正,正在,正当;四方型的,与“圆”相对;区域,地方
②正直的:
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③方圆,面积:
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④比拟,相比:
论功则汤武不足方。
⑤方法,办法:
客多方为之营求。
⑥方才,始:
文方成草。
⑦规律,道理:
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⑧两船并行,两车并行:
蜀汉之栗,方船而下。
临洮道险,车骑不得方架。
⑨正在:
秦王方环柱走,卒惶急,不知所为。
⑩将要:
系方绝,又重镇之。
179.负:
①背;失败;对不起,辜负;抱有,具有
②担负,承担:
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③依仗,凭借: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武安负贵而好权。
负隅顽抗
④违背,背弃:
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⑤辜负,对不起:
孟尝君笑曰:
客果有能也!
吾负之,未尝见也。
⑥蒙受,遭受:
废上之法制者,必负以耻。
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⑦背靠着:
四战之国贵守战,负海之国贵攻占战。
⑧亏欠:
通家尚负责数巨万。
【负,任,担,荷】这四个字都是表示携带东西及其方式。
“负”是背,“任”是抱,“担”是挑,“荷”是扛。
180.赋:
①赋税:
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此城濮之赋也。
②吟诵,创作: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③一种韵文:
④征收赋税:
岁赋其二。
⑤授予,给予:
赋禄者称其功。
⑥论述,陈述:
赋奸伪之说。
181.更:
①夜间计时单位;更加,愈发
②改变,更换:
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洗盏更酌,肴核既尽。
③调换,交替,轮流:
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使将士更休,而自坐帷幕外。
④互相:
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⑤另,再,另外: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更立元孟为焉耆王。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更能消几番风雨。
⑥还,还是:
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
⑦经过,经历:
更日久则涂干而椽燥。
少不更事⑧抵偿:
巴蜀租赋不足以更之。
182.故:
①事,事故;旧;死;所以,因此;原因,缘故
②通“固”,本来:
微君言,臣故将遏之。
③衰老:
暮去朝来颜色故。
④老朋友,老交情:
君安与项伯有故?
⑤故意,特意:
广故数言欲亡。
⑥原来,仍然:
此物故非西产。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
【故老】年老而有声望的人,也泛指年老的人: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183.顾:
①顾惜,顾念,考虑;照顾
②看;回头看,回头:
瞻前而顾后兮。
每移案,顾视无可臵者。
③探问,拜访: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
④反而,却: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⑤但,只是:
顾人之常情,由俭入奢易。
顾吾念之。
卿非刺客,顾说客尔。
【顾反】还反,回来:
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
184.观:
①观看,看;观赏
②景象: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
③(guàn)高大的楼台:
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
④道教的庙宇: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⑤给人看,显示:
其所以观后世矣。
观兵(炫耀兵力)
⑥认识,看法:
左右莫不改观185.归:
①回,返回;归还,送回
②归趋,归宿:
天下同归而殊途③归属,归依:
而皆背晋以归梁。
微斯人,吾谁与归。
④归聚: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
⑤女子出嫁:
后五年,吾妻来归。
【归尽】到死:
聊尽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归宁】已嫁的女子回娘家:
吾妻归宁。
186.好:
①友好;好,美好;爱好,喜欢
②容貌美: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③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
怎么一会儿天色阴了也?
好冷风也。
④可以,能够:
青春作伴好还乡。
187.号:
①称呼,宣称,号称;名称,称号②呼啸:
八月秋高风怒号。
③大声哭,大声叫喊:
因大号,一虚皆惊。
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
④号令,命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⑤传令,号召:
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188.还:
①返回;交还,归还,偿还
②通“旋”,旋转,回转: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
③环绕,围绕:
秦王还柱而走。
④却,反而: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⑤仍然,仍旧: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
189.会:
①聚合,会合;盟会;见面,会见;
②适逢,恰巧:
会宾客大宴。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③应当: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④时机,机会:
适逢其会。
⑤符合:
山涛不学孙,吴,而暗与之理会。
⑥领会,懂得:
美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190.惠:
①恩惠,好处:
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
大王加惠,以大易小。
②温顺,柔顺,柔和: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③通“慧”,聪明:
甚矣,汝之不惠。
④赐给,给人以好处:
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复惠德音。
惠训不倦者,叔向有焉。
⑤古兵器名,即三棱矛:
二人雀弁执惠。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