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散结构理论在德育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公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89906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耗散结构理论在德育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公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耗散结构理论在德育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公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耗散结构理论在德育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公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耗散结构理论在德育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公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耗散结构理论在德育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公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耗散结构理论在德育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公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docx

《耗散结构理论在德育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公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耗散结构理论在德育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公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耗散结构理论在德育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公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docx

耗散结构理论在德育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公报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耗散结构理论在德育系统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公报

 来源: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发表时间:

2012-09-19  阅读次数:

2  作者: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吴岳军主持完成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耗散结构理论在德育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课题批准号:

FB108221)。

课题组主要成员有:

丁锋、王明芳。

一、内容与方法

(一)主要内容:

1.从耗散概念及耗散结构入手,介绍了耗散结构理论、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普里高津、耗散结构理论的形成背景以及耗散结构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2.从结构和思想品德结构的定义出发,认为结构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在空间和时间上组合的秩序和方式,思想品德结构是个体在外界影响下产生道德行为的各种要素相互关联和制约的模式,是一个由多要素、多系统、多层次矛盾运动和交互作用而形成的非平衡结构,从而分析了思想品德结构具有耗散结构的四个特征。

3.对熵这一概念进行了分析,认为熵是复杂系统中反应状态的一个函数,它表示系统的有序化程度。

进而认为,道德生成过程可用熵变来进行研究。

4.在大学生道德成长过程中,德育通过多元化的道德主体的自我建构后对系统本身的影响是非线性的,要保证大学生道德的自我建构走向有序,这是德育工作者不可回避的课题。

不良而无效的“德育”输入会对大学生道德发展系统造成巨大的影响,从这个角度上讲,德育也绝不是仅为道德自然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环境。

5.从哲学角度对价值定义,认为价值所揭示的是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主体需要的意义关系。

高校德育始终是在一定价值背景下进行的,当今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是,社会处在转型时期,这一时期引发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的嬗变和价值多元化的趋势,正是高校德育最应该面对的现实环境。

在价值多元环境下,德育各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等于各要素单独作用的叠加,高校德育呈现出非线性特征。

6.大学生价值观系统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系统。

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价值观有不同的导向作用。

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开放意识,宏观环境对大学生价值观趋向的定位越来越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

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客观上导致了当今中国一元文化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被颠覆和解构,而现有的社会共同文化体系逐渐式微,多元文化语境下出现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缺失。

信仰危机、理想动摇、精神迷失和道德偏离四个方面是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缺失的表现。

7.耗散结构理论对德育教学运行的启示,在于德育教学耗散结构微观模式的选择。

具体地说,就是对一个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德育系统,注入教育教学能量,当这种能量达到一定的阈值时,通过学生个体非线性的心理相干效应,引起心理涨落放大,形成心理的和谐与协同,从而使德育教学系统从一个无序的混沌状态转变成具有自我教育功能的有序的“耗散结构”状态,并通过选择不同的德育教学模式,如德育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等,通过不断地输入德育教学能量,以维持这一状态。

8.从模式与德育模式的概念出发,认为模式是某种事物的标准样式或者使人可以照着操作的范式,德育模式是通过对德育实践策略、思路、方法进行整合、加工、重组而构成的德育实施策略或德育操作范式。

从人和环境的关系上,德育有封闭型德育模式和开放型德育模式。

9.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结构多种多样且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质及功能。

着重通过对德育系统的再认识,从系统的角度阐述德育的耗散结构特征。

(二)主要方法:

在唯物辩证法指导下结合耗散结构理论以系统科学方法进行,包括案例研究,先验信息集成,系统的结构化,系统与环境的集成,非线性科学,自组织结构等研究方法。

二、结论与对策

(一)耗散结构视角下思想品德教育的几点启示

1.教育者应拓宽信息范围,通过开放引入负熵流

思想品德子系统是一个开放系统,受教育的学生,所能接收的信息既有来自主体通过介体输入的,也有直接来自环体的,作为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企图通过控制外界对学生思想的冲击、干扰和渗透,企图通过控制学生活动的时空,从而为学生精心设计理想化的成长轨迹和氛围,让学生在严格控制的封闭的时空中接受理想的思想品德教育,这种做法是不现实的。

花盆里栽不出万年松。

依据耗散结构理论,思想品德教育者只有拓宽信息范围,让受教育的客体不断地和外界交换信息和能量,引入负熵流,才能提高思想品德系统的整体功能;同时,要重视外部环境的改善,提高环境信息的数量和质量。

2.教育者应激活客体,提高其自我选择能力

客体接收到外来的信息后,并非直接将这一信息“移植”于本体内部,而是经两度“检波”:

一是客体根据自己的主观需求和欲望进行选择,二是客体根据自己原有的思想品德基础及相应的承受能力加以筛选,从而吸收并“内化”成个体思想品德意识。

可见,受教育者不仅仅是接受教育的客体,同是也是积极活动的主体。

在思想品德系统的运行中,打破系统的孤立、封闭状态形成开放态势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还必须打破系统自身的静止、僵化状态,使系统活跃起来,特别是使客体活跃起来,而不是只把学生看成是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容器”。

“非平衡是有序之源”,“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确立受教育者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增强其主体意识,激发其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把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内化为受教育者主体结构的内容,使其发展成为有价值主体性的人。

3.教育者应动态驾驭“外化”过程,产生思想品德教育“蝴蝶”效应

在亚马孙流域,蝴蝶扇动一下它的翅膀,美国就可能会刮起一场风暴。

这种效应说明,在一个大的复杂系统里,能量可以转移,影响可以转移,系统在诸因素的影响下还可能产生非线性的放大,这就是蝴蝶效应。

正是这样的联系,要求我们要用整体、网络的视角来看待化学教学系统,避免把教师、学生看成彼此孤立的集群,我们要从整体出发,把化学教学系统放到更大的教育、社会网络中,才能更深刻而全面地把握其内在规律性。

教育客体通过选择吸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意识后,即要实现由认知到行为的转化过程。

这体现着教育效果的最终实现。

作为思想品德教育工作者,要正确掌握和熟练驾驭这一过程,充分认识这一系统的复杂性,用整体、联系的视角来看待这一过程中“知、情、信、意、行”的每一个环节,充分认识每一个环节的特定功能即认识是先导,情感是动力,信念是支柱,意志是关键,行为是归宿。

同时在对教育客体施加教育和影响时,要注意学生个体心理的差异性,不能拘泥于知、情、信、意、行的固定顺序,机械地以知为始,以行为终,而是应以最薄弱、最需要、最迫切和最能奏效的环节来作为教育循环的开端。

如,有学生会对人生前途感到“渺茫”,产生“理想危机”,

这时,应从强化理想教育入手,从增强其信念开始,指点迷津,促进其信念的动摇性向稳定性转化;又如,有学生知行不一,行滞于知,为此,应从指导、督促其行为实践开始,真诚规劝,修正举止,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之,思想品德教育开端的确定,要因人而异,因势利导,避免把教师、学生看成彼此孤立的集群,要找到系统内在的联系和规律,要在动态中调节,在调节中发展,使学生在实现由认知到行为的“外化”过程中取得“蝴蝶”效应。

4.教育者应强化学生自我反馈、自我调控的功能,通过创造有利的涨落,使思想品德系统产生新的有序状态

客体在认知转化为行为中,将经历一个自我评价、内反馈过程。

在思想品德系统运行中,信息的输入与信息的输出并不是作单向的运动,信息的输入输出与信息的反馈形成闭合回路后作连续不断的循环运动,表现为反馈信息同样可以作为输入信息。

输入信息和反馈信息正是在这种周期性的相互作用中发生效应的。

普里高津认为:

“当一个新的结构出自某个有限的扰动时,从一个状态引向另一个状态的涨落大概不会在一步之内就把初始状态压倒。

它首先必须在一个有限的区域内把自己建立起来,然后再侵入整个空间:

这里有一个成核机制。

”成核机制实际是有效利用涨落产生基核放大。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基核就是可以燎原的火种。

这一原理告诉我们,有意识发现和关注学生现实生活中有可能会对他们成长和发展起到巨大引导作用的点点滴滴是有意义的,“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要将每一位学生视为生动活泼的人、发展的人、有尊严的人,要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将教师和学生视为合作共进的整体,这也是使思想品德系统产生新的有序状态的基点。

耗散结构理论是沟通人的活动的研究和自然界的研究之间的桥梁。

从耗散结构理论的视角来诠释思想品德结构并为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

(二)道德生成过程的熵变控制

在普里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看来,个体道德生成的过程就是个体对道德教育和环境信息渗透内化后在人脑中产生熵变的过程,而控制熵变方向则是一个关系到个体道德在生成过程中有序与无序、向善与向恶的根本问题。

如果把一个生命的个体完全不受外部信息的影响,由嫡增原理可知,其熵值总是要增大的,道德也会向无序化方向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需要控制道德生成过程中的熵变,增加外界作用的“负熵流”,抵消内熵增,实现总熵值的减少,使道德向有序化方向发展。

1.开放环境,拒绝封闭,且注重环境信息的向善性,引入负熵流。

一个系统的有序,是在系统与外界作用下总熵值减小的情况下实现的,所以,只有在系统充分开放的条件下,不断地输人大量的信息能量,并与外界环境不断地交换信息与能量,系统才能维持,一个封闭孤立的系统无法与外界进行交换,所以始终只能处于混沌无序状态。

道德教育不是强行把一种能力或一种素质从外部世界移植到教育客体这个容器里面去,道德教育需要有一个开放的环境,让其正常生长。

在道德生成过程中,我们习惯于按照理想的道德标准、传统的德育模式、自上而下的德育政策来塑造下一代,习惯于视学生为道德说教,习惯于讲共同的规范、守则或千篇一律的教导,习惯于营造理想的环境和氛围,习惯于将“过滤”后的有限信息传递给我们的学生,习惯于在完全否定个性的封闭环境中进行无“我”的教育,在培养单纯、善良之时,却使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真相一无所知,与人类先进的文明成果绝缘,在这种封闭环境下所生成的道德是非常空洞和脆弱的。

花盆里栽不出万年松,在一个半人工、半自然的花盆里,空间上的局限性,使得花盆内的生物个体的生态阈值下降,生态幅变窄,一旦离开此小生态环境,生物个体就会失去生存能力。

同样地,封闭、半封闭的教育环境,使学生脱离现实生活,从书本到书本,也会产生局部生态环境效应。

“如果让我们的大学生为了接受没有‘污染’的道德教育、获得没有‘污染’的思想而封闭道德教育的环境时,也意味着封闭了大学生从环境中获得负熵的源。

当然,一方面,面对今天的学校德育与环境网络共处一个时空的时候,学校围墙再也无法阻隔网络的渗透,另一方面,面对良莠不齐的各种信息,对认知水平、辨析能力等方面还不成熟的青少年而言,形成了冲突和挑战。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要是白松的种子掉在英国的石头缝里,它只会长成一棵很矮的小树;但是,要是它被种在南方肥沃的土地里,它就能长成一棵大树。

”从这个意义上说,青少年就是一颗“白松的种子”,我们应努力使媒介环境成为一片“南方的沃土”,将因开放性所带来的有害信息降低到最小,注重环境信息的向善性,净化青少年道德成长的环境,增加外界作用的“负熵流”,控制道德生成过程中的熵变,让青少年能够顺利度过人生的特殊时期,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2.加强流动,打破静止,且提高道德教育的可接受性,汲取负熵流。

“非平衡是有序的源泉”,是普里高津支撑耗散结构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

学术界在理解普里高津这句话时,往往将“非平衡”与“差异”等同起来。

但由于平衡与非平衡可以是一种结构,也可以是一种状态,因此,我们可以认为,“非平衡是指任何系统都是开放的、流动的,必须要能同外界不断地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

显然,“非平衡是有序的源泉”中的“非平衡”的真正涵义是开放和交换,而不是差异。

判断体系是否远离平衡态的主要依据是看体系是否是开放的、流动的。

非平衡意味着“对外开放”(交换)和“对内搞活”(流动)。

非平衡是体系的开放和流动形成的,并不是因为体系的各部分存在着差异。

如果一个人在开放的环境下,却没有流动,即既没有与环境作用下的信息渗透,也无道德教育中的师生互动,更没有建立信息反馈机制,由嫡增原理可知,其熵值总是要增大的,那么,其道德也必然是无序的。

一个学生的道德成长,只有建立师生互动运行机制,且提高道德教育的可接受性,即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传递主体和信息接受客体保持一致性,使信息更易于客体接受,师生只有在这样一种互动接受状态下,互相适应,达成默契,相互补充,形成良性的互动,学生才能最大限度的汲取负熵流,形成生命个体道德生长所必须的信息,产生道德的有序化。

叶澜教授曾提出:

“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在道德教育的师生交互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作为主体而存在的,相互都是彼此交流的对象,都具有自己独立的人格。

道德教育是教师与学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交互过程。

3.融入生活,激活系统,且增强学生选择信息的能力,抵消内熵增。

在学生的道德成长中,学生接收到的来自环境的信息和来自道德教育的认知,并非直接“移植”于本体内部,而是经过“检波”:

一是学生根据自己的主观需求和欲望进行选择,二是学生根据自己原有的思想品德基础及相应的承受能力加以筛选,从而吸收并“内化”成个体的思想道德认知。

可见,学生不仅仅是接受教育的客体,同是也是积极活动的主体。

在道德生成过程中,一方面要打破系统的孤立、封闭状态形成开放态势,另一方面,还必须打破系统自身的僵化状态,激活系统,使系统活跃起来,而不是只把学生看成是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容器”。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学生道德成长中的起点设置,不能脱离大学生的年龄、心理实际,不能脱离学生的知识、思维和意识发展水平,不能与大学生生活脱节,不能让德育定位产生偏差,不能将大学生成人化,采取高调宣讲、单向灌输的手法,不能片面重视道德知识的掌握,在“掌握”和“认同”之间随手划上等号,要增强学生选择信息的能力,抵消内熵增,要让学生掌握的道德规范和准则体系,有效地内化为道德信念。

“高校的道德教育必须回落它的目标,要使过去定位于‘高、大、全’的、抽象的道德理想主义的目标回到现实生活中来,注重引导大学生学会做人、关注生活、珍爱生命、懂得礼貌、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成果与影响

(一)成果:

1.附件一:

研究总报告(31916字);

2.附件二:

成果公报(8081字);

3.发表论文《论道德生成过程的熵变与控制》发表于《社会科学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10年第11期;

4.发表论文《耗散结构理论视野中德育师生关系的研究》发表于《社会科学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CSSCI来源期刊)2011年第12期;

5.出版专著:

《德育耗散结构论》辽宁教育出版社2011年10月出版;

6.附件三:

教育决策参考(4012字)。

(二)影响:

学者评价一: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院士吴岳良在对我的课题成果之一著作《德育耗散结构论》书稿审阅后,对运用耗散结构理论研究德育体系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他说:

“把自然科学的一些理论概念和演化规律应用于人文科学,应该是一种值得大胆探索学科交叉的有意义的尝试。

读完你的书稿,知你近两年倾注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一方面,对耗散结构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有了较好的认识和理解。

另一方面,结合自己多年的德育教学实践,把耗散结构理论拓展到了德育领域来进行研究。

把德育作为一个系统,并且是一个复杂的组织系统和开放系统,在这个意义上,运用耗散结构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再弄清其形态、结构和功能,特别是德育系统与其外界环境的相互关联和作用,这对德育领域的研究而言,是一项具有开拓性和创新性的研究,把耗散结构的一些概念,如,无序,有序,熵,非平衡,非线性,突变,自组织等,引入到德育体系进行探讨,无论在理论的分析方面,还是在方法论的应用方面,都具有其独特性。

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探讨德育体系复杂性的视野。

学者评价二:

清华大学博士、江南大学“太湖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丁锋教授在评价本成果之一《德育耗散结构论》专著时说,吴岳军教授的《德育耗散结构论》,以耗散结构这一新的理论视角对德育系统、学生道德生成过程的“复杂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并引入熵这一概念,认为道德生成过程可用熵变来进行研究,道德生成的过程就是个体对道德教育和环境信息渗透内化后在人脑中产生熵变的过程,控制熵变方向则是一个关系到个体道德在生成过程中有序与无序、向善与向恶的问题。

进而认为,《德育耗散结构论》一书,运用耗散结构理论来研究和指导高校德育和学生道德生成过程,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它将会给我们带来许多观念和方法上的启迪。

专家引用:

广东海洋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教授汪树民博士发表在《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上论文“耗散结构理论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中多处引用课题负责人发表在《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3期上的《基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的大学生道德成长研究》一文。

与本成果相关的前期成果影响:

课题负责人在本课题研究前已取得多项与该课题相关的成果:

1.《论价值多元环境下高校德育的多维性特征》发表于《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高校思想理论教育核心期刊)2010年第5期;

2.《“非平衡是有序之源”视阈下的德育模式选择》发表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第4期;

3.《耗散结构视角下的思想品德教育系统结构研究》发表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全国中文核心期刊)2010年第2期;

4.《基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的德育系统研究》发表于《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0年第2期(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

5.《基于耗散结构理论视角的大学生道德成长研究》发表于《江南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3期。

四、改进与完善

耗散结构告诉我们,系统由要素组成,各种要素在构成系统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叫做系统的结构。

结构决定系统功能的大小。

结构功能一方面作用于环境,另一方面,它通过反馈作用在系统上,使系统作出合乎目的的运动,从而强化系统的有序性。

学生的道德生成,是一个多维、多变量、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其运行过程亦是如此。

它可能由系统以外的环境的改变引起,也可能由系统内各要素的变化引起。

系统内外的某些变动,动荡了系统原来的结构,由相对有序变成一定程度的无序,系统就会自行重组,恢复秩序、恢复功能。

系统的演变,就是为了进行合理的自组织;系统演变的目的性,就是系统的自组织性。

系统的自组织运动,从系统内部控制着系统演变的方向和目的。

运用耗散结构理论来研究和指导德育和学生道德生成过程,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它将会给我们带来许多观念和方法上的启示。

但尽管这样,耗散结构论作为一门年轻的形式科学,它不能代替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对德育目的的探求,对德育价值的澄清,对德育意义的安顿。

不过,如若展望人类文明的发展前景,我们可以合理的预期,只要将耗散结构论等人类先进的思想、科学和精神成果不断用于德育,加上我们的不懈努力,我国的素质教育就会进入一个崭新的天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