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89001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3.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含本单元达标卷2套,附本单元知识小结)

第三组达标测试卷

(1)

一、基础达标。

(共36分)

1.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4分)

驯良(xún xùn) 板栗(lì sù) 帽缨(yīng yīn)船舵(tuó duò)

鱼鳍(jí qí)榛子(zhēn qín)日晕(yūn yùn)较短(jiǎo jiào)

2.形近字组词。

(5分)

 

 

 

3.正确书写词语。

(5分)

4.补充四字词语。

(4分)

气(  )万(  )   (  )(  )大物   微不(  )(  )

(  )故(  )新古(  )今(  )安(  )无(  )

(  )(  )丝连与(  )不(  )

5.下面的词语搭配正确吗?

对的打“√”,错的画上横线,并在括号里改正过来。

(4.5分)

蔚蓝的天空(   )寒冷的冬天(   )稳定的家乡(  )

贵重的庄稼(   )光滑的高树(   )快乐的王国(   )

亲情的松鼠(   )新型的空气(   )重要的图纸(   )

6.选词填空。

(3.5分)

(1)松鼠好像很怕(   )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当风(   )地刮着,树枝(   )地摇晃时,松鼠便会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跳到地上。

不但……而且……  不是……而是……

虽然……但是……  只有……才……

(2)(   )鲸的体形像鱼,(   )它不属于鱼类。

(3)灰尘(   )能散射七色阳光,(   )大多具有吸湿性能。

(4)(   )努力拼搏,(   )会取得好成绩。

(5)这件事(   )我做的,(   )弟弟做的。

7.句子训练。

(10分)

(1)写出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将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里。

(4分)

A.列数字  B.作比较  C.打比方  D.分类别

①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十多米长,七千公斤重。

(     )

②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

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     )

③鲸的种类很多,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须鲸,没有牙齿;一类是齿鲸,有锋利的牙齿。

(     )

④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     )

(2)要召开新型玻璃展销会了,请你为自己心仪的新型玻璃拟一条广告语吧!

(3分)

例:

吸热玻璃安上墙,房间冬暖夏也凉。

 想拥有“自动窗帘”吗?

请选用变色玻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写设问句:

鲸的身子这么大,它们吃什么呢?

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缩句:

警察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疑人。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修改病句:

这学期我明确了学习目的和态度,学习成绩进步很快。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教材回顾。

(共16分)

1.__________________,和煦催耕种。

裙裾微动摇,__________________。

秋风杂秋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飕飕不绝声,__________________。

(2分)

2.《松鼠》一课的作者是法国作家__________。

他是法国著名的博物学家、作家,他毕生从事博物学研究,用40年的时间写出了36册巨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3.《鲸》是一篇__________文,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大、进化过程、种类及__________。

鲸是哺乳动物,是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4.《新型玻璃》一文紧紧扣住了一个“__________”字,分别介绍了____________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

其中“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5.一切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

学了《假如没有灰尘》一课后,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拓展。

(共23分)

(一)课内阅读(13分)

大气中的气体(简易 容易)散射紫、蓝、青三色光,所以一般情况下天空呈现蓝色。

灰尘则不同,它不加选择地散射七色阳光。

我们看到遥远的天空随高度降低而逐渐由蓝变白,就是因为底层大气中的灰尘含量较高。

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由于只存在气体对阳光的散射,整个天空将始终是蔚蓝色的。

灰尘大多具有吸湿性能。

空气中的水蒸气必须(依附 依托)在灰尘上才能凝结成小水滴。

这样,当空气中的水蒸气达到饱和时,分散的水汽便依附着灰尘而形成(稳定 固定)的水滴,可以在空中长时间地(飘荡 飘浮)。

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湿漉漉的。

更严重的是,天空中难以形成云雾,也难以形成雨、雪来调节气候。

从地面蒸发到大气中的水汽逐渐增加,大气中的相对湿度不断上升,就会影响生物的生存。

此外,由于这些小水滴对阳光的折射作用,才会有晚霞朝晖、闲云迷雾、彩虹日晕等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

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多么单调啊!

1.将括号里不恰当的词用“\”划掉。

(2分)

2.判断。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遥远的天空随高度升高而逐渐由蓝变白。

(   )

(2)空气中的水蒸气必须依附在灰尘上才能凝结成小水滴。

(   )

(3)大气中的气体容易散射七色阳光。

(   )

(4)雨、雪可以调节气候。

(   )

3.按要求改写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1分)

因为空中有灰尘,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内容。

第一段说明灰尘有________________的性能,第二段说明灰尘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能。

(2分)

5.试整理第二段的推理过程。

(4分)

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特性入手,层层推进,假如空中没有灰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而,突出了灰尘的重要作用。

(二)课外阅读(10分)

虎鲸属于齿鲸类,是鲸类中较小的一种。

它最长不过10米,体重7-8吨。

雌的略小一些,有6-8米。

游泳时,雄鲸高达1.8米的背鳍突出于水面上,颇像一种古代武器——“戟”。

虎鲸因此而另有“逆戟鲸”的别名。

虎鲸的口很大,上、下颌各有二十几枚10-13厘米长的锐利牙齿,大嘴一张,尖齿毕露,显出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

虎鲸身体强壮,行动敏捷。

凭着它每小时55公里、在追捕猎物时还可加快一倍的游泳速度,不管海洋中什么动物,只要被它发现就难逃虎口,小到鱼虾海鸟,大到鲨鱼海象,甚至大型鲸类都是它经常捕食的对象。

它的胃口之大令人惊骇,有人曾在一头长7米的虎鲸胃里发现13只海豚、14只海豹;还有人发现一头虎鲸竟能一次吞下60只海狗崽子。

据推测,虎鲸每天的摄食量至少要占其体重的4%,就是说,一只8吨重的虎鲸每天要吃0.32吨重的食物。

奇妙的是如此凶残的虎鲸竟是鲸类王国中的“语言大师”。

研究表明,虎鲸能发出62种不同的声音,而且不同声音具有不同的含义。

生活在不同海区里的虎鲸,甚至不同的虎鲸群,它们使用的语言音调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类似人类的方言,所以研究人员称它为“虎鲸方言”。

有时候,某一海区出现大量的鱼群,虎鲸群从四面八方赶来捕食。

它们的叫声却互不相同。

研究人员推测,虎鲸之间可以通过“语言”交谈,至于它们是怎样听懂对方的“方言”的,是否也像人类一样配有翻译,至今还是个不解之谜。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2分)

锐利(   ) 敏捷(   )  凶残(   )  惊骇(   )

2.按下面的说明方法,在短文中找例句画线。

(各画一处即可)(3分)

列数字     举例子______  打比方   

3.简单概括每一段的内容。

(3分)

第一段:

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

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答一答:

虎鲸这个名字是怎样来的?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习作展示。

(共25分)

题目:

________________的好处

提示:

可以介绍一种新产品,也可以介绍一种方法。

要求:

恰当地使用说明方法,层次清楚。

第三组达标测试卷

一、1.

2.示例:

 

 

 

 

3.哺乳 莲藕 过滤 废品 判断 高矮 肺炎 上腭 肚子 奇迹

4.象 千 庞 然 足 道 革 鼎 往 来 然

恙 藕 断 众 同

5.蔚蓝的天空(√)

寒冷的冬天(√)

稳定的家乡(性能)

贵重的庄稼(礼物)

光滑的高树(皮肤)

快乐的王国(√)

亲情的松鼠(可爱)

新型的空气(玻璃)

重要的图纸(√)

[点拨]不恰当的搭配可改形容词,也可改名词,改正确即可。

6.

(1)强烈 猛烈 剧烈   

(2)虽然 但是

(3)不但 而且(4)只有 才

(5)不是 而是

7.

(1)①A ②B ③D ④B

(2)示例:

你想拥有身居闹市的宁静吗?

请使用新型的吃音玻璃吧!

(3)示例:

老师讲过了,而自己又没有听懂,该怎么办呢?

那就得老老实实地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问。

(4)警察抓住了犯罪嫌疑人。

(5)这学期我明确了学习目的,端正了学习态度,学习成绩进步很快。

二、1.春风能解冻 花气时相送 夜凉添几许 落叶悠悠舞

2.布封 《自然史》

3.说明 生活习性 用肺呼吸 是胎生的

4.新 五 承上启下

5.示例:

灰尘既有利也有弊,正如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有其两面性,都是有利也有弊的。

因而,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

三、

(一)1.

 

 

 

2.

(1)× 

(2)√ (3)× (4)√

3.大自然是那么的丰富多彩呀!

4.散射阳光 吸湿 

5.灰尘大多具有吸湿性能 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湿漉漉的 会影响生物的生存 大自然也会变得非常单调

(二)1.示例:

锋利 灵敏 凶狠 惊奇

2.据推测,虎鲸每天的摄食量至少要占其体重的4%,就是说,一只8吨重的虎鲸每天要吃0.32吨重的食物。

 有人曾在一头长7米的虎鲸胃里发现13只海豚、14只海豹;还有人发现一头虎鲸竟能一次吞下60只海狗崽子。

 游泳时,雄鲸高达1.8米的背鳍突出于水面上,颇像一种古代武器——“戟”。

3.第一段:

讲虎鲸的类别及体形特点。

第二段:

关于虎鲸捕食。

第三段:

讲虎鲸是鲸类王国中的“语言大师”。

4.示例:

虎鲸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身体强壮,行动敏捷,就像陆地上的动物之王——老虎。

四、思路分析:

抓住“好处”一词,说明好处是什么,是怎么体现这一好处的,你的感受是什么。

例文略。

 

第三组 达标检测卷

(2)

(90分钟 100分)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23分)

一、选择题。

请选择一个恰当的答案,把字母填入“(  )”里。

(10分)

1.下列词语中,带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哺乳(pǔ)垂直(chuí)    B.噪音(zào)追逐(zhú)

C.驯良(xùn)勉强(qiáng)D.削弱(xiāo)朝晖(zhāo)

2.下面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上腭 疾促 嫌疑 藕断丝连

B.废水 研制 叛断 古往今来

C.窗帘 既使 飘浮 气象万千

D.珍贵 特征 图纸 庞然大物

3.“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没用上的说明方法有(  )

A.列数字   B.作比较   C.打比方 D.举例子

4.“夹丝玻璃”的特点是(  )

A.消除噪音B.阻挡阳光C.自动报警D.藕断丝连

5.下列科普作品与作家搭配不当的是(  )

A.《细菌世界历险记》高士其B.《地球的故事》房龙

C.《昆虫记》布封D.《穿过地平线》李四光

 

6.“醍(tí)”的意思最有可能与(  )相关。

A.西B.酒C.提D.是

7.与“举头望明月”中“举”字意思相同的是(  )

A.举国上下B.举一反三C.一举两得D.举目四望

8.下列各组词语搭配正确的一项是(  )

A.保护环境 维护秩序 爱护公物

B.意志纤弱 感情脆弱 性格懦弱

C.吸收教训 吸取营养 吸附纸片

D.增加体质 增进友谊 增高效率

9.下列公共场所的标语使用不当的是(  )

A.草地——足下轻轻 草儿青青

B.医院——欢迎光临 宾至如归

C.食堂——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D.马路——一滴酒 几行泪

10.“小立池塘侧,荷香隔岸闻”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风?

(  )

A.春B.夏C.秋D.冬

二、填空题。

(9分)

1.春风能解冻,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花气时相送。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机自欣欣。

3.秋风杂秋雨,_______________。

飕飕不绝声,_______________。

4.冬风似虎狂,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鸟雀尽潜藏。

5.请你再写出两句写“风”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按题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4分)

1.多读好书,可以提高我们的知识。

(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改成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欣赏(37分)

(一)人的潜力(15分)

①每个人都有一笔巨大的财富:

一个会思考的大脑。

②今天,大脑比以往任何时代更重要。

在原始时代,人们崇尚的是力;在工业革命的时代,人们重视的是物;在信息革命的时代,智能成了最重要的资源,人的大脑也就成了开发的对象。

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是,大脑中的资源是无限的。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感到思想的饱和,没有一个人发生思想的溢出。

每个人的大脑,都有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矿藏,每个人都拥有巨大的潜力。

③人的潜力有多大?

美国学者玛格丽特·米德认为,大脑资源的95%没有开发。

苏联学者伊凡·叶夫莫雷夫指出:

“人的潜力之大令人震惊。

__________我们迫使大脑开足一半马力,我们__________能毫不费力地学会40种语言,把苏联百科全书从头到尾背下,完成几十个大学的课程。

”这是多么令人向往的境界啊!

④人的大脑为什么拥有巨大的潜力呢?

⑤首先,脑科学表明,大脑中有着超量的神经元。

一般认为,人类大脑中的神经元有1000亿个,它们对于人的生存功能来说,是大大过量的。

如此超量的神经元,正是智能开发的后备力量,是潜力存在的生理基础。

⑥其次,脑科学表明,神经元有丰富的神经突触。

低等动物突触比较少,刺猬每个神经元与几十个神经元相联系,形成几十个突触;老鼠每个神经元与500个左右的神经元相联系,形成了500多个突触;人的每个神经元与10000个神经元相联系。

对列宁的大脑的解剖表明,它的神经突触特别丰富。

计算显示,大脑中神经元之间有接触点,也就是说,人脑具有思维的极大容量。

⑦再其次,脑科学还表明,大脑中的突触、神经生化物质也有很大的可塑性。

经过训练,大脑中会产生新的突触,产生新的神经递质。

动物实验表明,经过训练的老鼠的大脑中长出了新的突触,大脑产生了新的功能。

⑧人类有着巨大的记忆潜力、思维潜力和创造潜力。

潜力理论为我们开发自我增添了信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巨人,人人都可以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做出伟大的贡献。

成就绝不是某些人的专利,人人都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1.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字母填在“(  )”里。

(8分)

(1)在工业革命时代,人们重视的是(  )

A.智能B.力C.物D.钱

(2)短文第⑥段在介绍人脑有丰富的神经突触时,没有用上的说明方法有(  )

A.举例子B.列数字C.打比方D.作比较

(3)填入第③段横线处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 就B.既然 就C.只有 就D.因为 所以

(4)对第⑤、⑥段说明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刺猬大脑中有几十个突触,老鼠大脑中有500多个突触。

B.人的大脑中有1000亿个突触。

C.列宁大脑中有100亿个神经元。

D.大脑中的突触数量越多,动物越聪明。

2.作者认为人的大脑拥有巨大潜力,其理由是什么?

请简要回答。

(不超过50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般认为,人类大脑中的神经元有1000亿个,它们对于人的生存功能来说,是大大过量的。

句中的“一般认为”能否删去?

为什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昆虫的“鼻子”——触角(22分)

①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

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项羽步步败退,一直被逼到乌江边,项羽在江边看到由无数蚂蚁麇集而成的六个大字:

“霸王自刎乌江”,以为蚂蚁代表了天意,于是拔剑自刎身亡。

②其实这不过是刘邦手下的军师张良所施的小计!

张良算计着项羽必定要退到乌江,便事先派人用蜜糖水在江边写了六个大字,引来了无数的蚂蚁在字迹上吃糖,鲁莽的项羽果然上了当。

③蚂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蜜糖吃呢?

这全凭着它头上长的两个小“犄角”——触角!

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

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说吧:

蟋蟀的触角像一簇小胡子;蝴蝶的触角像两个小鼓槌;白蚁的触角像一串小麦穗;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小麦穗;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小小的羽毛。

④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麇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

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⑤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

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

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

⑥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

像蟑螂,如果你在它探头探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嗡嗡声,找到雌蚊子在哪里呼唤;水中生活的仰泳蜻蜓用触角来平衡身体;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

⑦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迪。

他们模拟触角的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

如装置在宇宙飞船座舱里的一种仪器,能及时发出警报,以避免事故的发生。

看来,昆虫小小的触角里大有学问啊!

1.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字母填在“(  )”里。

(10分)

(1)雄蜂的每个触角上有(  )多个嗅觉器。

A.3000B.6000C.2000D.40000

(2)蟑螂的触角具有(  )功能。

A.听觉B.嗅觉C.触觉D.视觉

(3)题目中“鼻子”加上引号表示(  )

A.引用B.强调C.特殊含义D.特定称谓

(4)“这全凭着它头上长的两个小‘犄角’——触角!

”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表示话题的转换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语意的递进D.表示声音的延长

(5)第⑦段“仿生学家们也因此受到启迪”中的“此”指(  )

A.昆虫的触角能分辨不同的气味。

B.昆虫的触角具有听觉功能。

C.昆虫的触角能帮助呼吸。

D.昆虫的触角具有多种功能。

2.模仿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一段话。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⑦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仿生学家们模拟触角的特点,制造出现代化的精密仪器,请根据触角的特点,具体描述其在我们生产或生活中的运用。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说开头讲述“霸王自刎乌江”的故事与中心无关,可以删掉,你认为呢?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习作表达(40分)

(一)小练笔。

(5分)

书包与我们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请你从书包的颜色、材料、构造、功能等方面介绍你的书包,注意用上本单元学过的一、二种说明方法。

(100字左右)

(二)习作。

(35分)

提示:

一转眼,同学们在小学的校园里已度过四年多,这里有欢乐,也有痛苦,有成功,也有失败……

要求:

1.请自拟题目,写一件发生在校园里的事;2.做到过程清楚,内容具体,句子通顺;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第三组达标检测卷

第一部分:

积累运用

一、1.B 2.D 3.C 4.D 5.C 

6.B 7.D8.A 9.B 10.B

二、1.和煦催耕种 裙裾微动摇 2.夏风草木熏

3.夜凉添几许 落叶悠悠舞 4.书斋皆掩窗 整日呼呼响

5.略。

三、1.多读好书,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

2.姐姐说:

“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第二部分:

阅读欣赏

(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