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五十问.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88726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1.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五十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五十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五十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五十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五十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五十问.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五十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五十问.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五十问.docx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五十问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

(2)五十问

诗歌

1、举例说明闻一多、徐志摩对“三美”诗歌理论的实践:

闻一多在1926年5月的《晨报副刊·诗镌》上发表《诗的格律》一文,主张:

自然的不都是美的,美不是现成的。

……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徐志摩在《诗镌弁言》中宣告:

我们要把创格的新诗当一件认真事情做。

……构造适当的躯壳,这就是诗文与各种美术的新格式与新音节的发现;我们发现完美的形体是完美的精神的唯一表现。

闻和徐在具体的诗歌创作中探索着诗歌格律化的道路。

如:

《发现》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那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那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呕出一颗心来,你在我心里!

 如果我们阅读这首诗有足够的细心,就会发现其中也有作者对三美主张的实践:

音乐美:

押韵(泪、对,我、火,喜、你,风、胸,息、你、里)、句内标点的跳跃性;

绘画美:

血泪、火、青天、赤胸(色彩的鲜明和强烈的对比);

建筑美:

全诗12行,每行11个字。

 

注1:

徐志摩的诗歌《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来分析。

 (可具体展开分析)

注2:

分析诗歌关键在于每个人的感悟。

可以反复、仔细地多读几遍,然后从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两个方面入手。

2、分析闻一多《发现》的艺术构思。

这首诗,全诗12行,每行11个字,诗体方正整齐;两行一韵,律动和谐,体现了“建筑的美、音乐的美”的追求。

激越奔放的情感、收敛于严谨的形式与韵律之中,显示了闻一多所特有的沉郁的风格。

诗人并没有用具体细节从正面描述他踏上故土所见到的军阀混战、生灵涂炭、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而是用了两组“我来了”的排比句和几个贴切的比喻来直接抒发自己深沉的爱和令人窒息的失望,从而使诗更凝练、概括、容量更大,表现力更强。

3、分析卞之琳《尺八》抒情方式有什么变化?

作者在诗歌中自觉打破了时空界限和现实、心理界限、把现实与历史、外部世界与心理世界扭结沟通了起来。

诗歌从第一句至第三句,是纯属对于历史的叙述;第四、五句进入现实;而从第六句起到第十句,所描写的是“海西客”的心理活动,同时又回到历史;那括号内的两句,既是心理世界又是现时态。

这种跳荡自如,来去随意的叙述方式,既使整个诗歌显得跌宕挥洒,又有一种由多角度叠合产生的浑厚感。

诗歌还时不时跳出纯粹的叙述,或发出疑问,或直接呼喊、又增加了诗歌的重合感。

4、以《发现》为例谈闻一多诗歌的诗艺特征

答:

诗艺特征主要围绕三美,(指导P414,P419)

5、以《寻梦者》为例看戴望舒诗歌的诗艺美

答:

诗艺主要围绕意象象征,指导(P425-P419)

6、分析北岛《古寺》中的意象的象征内涵

专题作品讲评276页。

这首诗歌采用整体象征和一向叠加的手法,表达严峻的历史批判意识。

凝聚在“古寺”这一整体意象中的是对陈旧、封闭的封建状态的否定情感。

“古寺”可以说是中国几千年封建意识的缩影。

具体的分析:

⑴钟声化为视的波形与蜘蛛网、年轮等意象叠加,突出古寺的陈旧、破败。

⑵生者的目光、复活的乌龟使古寺出现一些生机。

意象中包含了一些希望。

7、以穆旦诗歌为例具体分析他的诗歌的主题与艺术创新的基本因素。

三个主题答出两个也可。

"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丰富,和丰富的痛苦"和"残缺的我",分别出自《赞美》、《出发》和《我》三首名作,是穆旦诗歌中三个常见的主题。

"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体现了九叶诗派"历史意识的浮现"的创作特点,体现了穆旦诗歌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深广的忧患意识,是"结合着强烈的中国现实感而来"的。

《赞美》借助一个饱经忧患的受难者"农夫"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民族的坚忍意志和顽强生命力的颂扬,及对民族前途的坚定信念。

受抗战初期"战争乌托邦"思想的感染,穆旦相信,苦难的中国一定会在战火中获得新生,苦难的中华民族经过战争的洗礼一定会重新站起来。

但穆旦又亲身经历过抗战后向大后方几千里的徒步撤退,亲眼目睹了广阔而荒凉的中国大地上底层人民痛苦的生存状态,这使得他没有流于肤浅,透过乐观的表象看到了"忧郁"、"荒凉"的社会现状和"耻辱"、"佝偻"的民族命运,在一种"带血"的、痛切的历史文化反思中,熔铸了知识分子的自我反省,表现出对人民的理解和尊重以及对民族命运的探索精神。

在借助意象的不断铺陈来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情时,受艾青"北方诗草"的影响,将"土地"和"人民"作为赞美对象,感情深沉、意象质朴、诗句绵长而细密,摆脱了廉价乐观,与同时代众多标语口号式的热情呼喊不同,具备了思辨强力和凝重内涵,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深广的忧患意识,达到了民族史诗的高度。

穆旦这时期的《赞美》以及《合唱》、《中国在哪里》与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等作品相比,它又在"现实、象征与玄思的结合"上表现出更为滞重的理性思辨色彩,语言上也更为奇崛。

  "丰富,和丰富的痛苦"早已成为了穆旦诗歌的代称,是最具穆旦个性特点的核心,是穆旦"最能表现现代知识分子那种近乎冷酷的自觉性"的经典命题:

即对自我、现实、历史乃至真理的拷问。

因此,也可以看作是穆旦对人生和世界的整体性看法。

这在《控诉》、《我》、《被围者》、《我歌颂肉体》等诗中也有精彩的体现。

《出发》名为"出发",看似"行动",实际上通过个体被现实所"囚"状态的揭示,只表明了行动的决心。

"告诉我们和平又必需杀戮/而那可厌的我们先得去欢喜";现实就是这样的虚伪而可怕:

"给我们失望和希望,给我们死,……给我们善感的心灵又要它歌唱/僵硬的声音"。

作为一个执着于揭露、批判现代社会虚伪的文明,同时又深刻体认到个体的孤独和反抗的无力的现代知识分子,穆旦悲哀地发现所谓的真理、正义……不过是毒戕个体的"有力"意志。

一方面,"上帝"(命运)对于个体的"蔑视"与"否定",现代社会对个体的压制与欺骗,是现代主义文学一个常见的主题。

另一方面,也在于诗人对这种状态的认知,他感受到了知识分子精神上的"丰富",同时更感受到了这种"丰富"所带来的"痛苦"。

这就是"痛苦"与"智慧"的双重变奏主题:

个体感受到了"痛苦",但由于文明浸淫日久,缺乏行动的力量,"痛苦"也就是哈姆雷特式的痛苦了。

王佐良在《一个中国新诗人》中说:

"在别的中国诗人是模糊而像羽毛样轻的地方,他确实,而且几乎是拍着桌子说话。

在普遍的单调之中,他的组织和联想的丰富有点近乎冒犯别人了"。

诗中诸多对比性的概念,既是对现实的描写,也蕴涵了一种美学动机:

那一切所谓的生活教给人们的"真理"与"智慧"是这样的"紊乱"而自相矛盾;一组组对立的概念在同一诗句中并存,生涩而相互抵触,一种"非诗意"的奇妙的不和谐,有意识地将对立性概念并置,借助语言多层次的矛盾冲突来使诗歌意义自明、作者复杂的感情自我呈现,那"犬牙的甬道"不正是我们庸常而多诡的人生?

所谓"真理"不就是"句句的紊乱"么?

同时大大加强诗歌的艺术张力,作者所要表现的,正是对被困于这种种人生的庸常逻辑的反叛,以及想要突围而出的渴望。

这种对立的奇崛的表达方式,也正是穆旦诗歌中一个常见的手法。

文字虽然不甚优美圆润,但这矛盾的巨大张力却能让人感受到一种奇异的思维冲击力和深刻的哲理意蕴。

恰如郑敏在《诗人与矛盾》中所言:

"穆旦的诗充满了他的时代,主要是40年代,一个有良心的知识分子所尝到的各种矛盾和苦恼的滋味,惆怅和迷惘,感情的繁复和强烈形成诗的语言的缠扭,紧结。

……它扭曲,多节,内涵几乎要突破文字,满载到几乎超载,然而这正是艺术的协调"。

穆旦后来的《被围者》(1945)、《我想要走》(1948)等则较多地体现了"突围"的行动。

"残缺的我"的主题最能体现穆旦创作的现代意味,是穆旦对自我、现实、历史乃至真理进行拷问的结果。

《我》写出了现代社会个体命运的"残缺性"及孤独本性,是穆旦诗歌中现代意味最为强烈的一首。

全诗共四节,前两节通过一种主观性极强的时间("时流")和空间("子宫"),标明了"我"的被锁闭状态:

"锁在荒野里"。

"我"不断挣扎,仍不能溶入历史和人群。

后两节通过"遇见",表达了"冲出樊篱"的决心和向外发展的愿望,结果却是"更深的绝望",并由此揭示出人的两难境地。

穆旦诗歌的基本价值取向表现为对"现代的我"的探索,直面现代社会中普遍的个体精神困境和人格"残缺",拒绝至善至美的永恒乌托邦梦想,拒绝精神避难所;直面人生的"暗杀"、"阴谋"、"残缺",拒绝虚假的"圆满"和"平衡",以"绝望"的姿态谋求"突围",即通过对现代个体的分裂、矛盾、扭曲的残酷剖析,达到对自我、现实、历史乃至真理的拷问和追寻。

这个"残缺的我",既不同于郭沫若诗歌代表的昂扬的时代精神的"大我",也不同于戴望舒笔下仅仅代表颓废的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小我",在现代新诗史上,从更深刻的哲理意义上表达了现代人无法确定自我生命价值和存在意义的精神困惑。

  穆旦诗歌艺术创新的基本要素:

三个基本要素能够答出两个亦可。

 穆旦诗歌艺术创新的基本要素,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他从对"丰富,和丰富的痛苦"以及"残缺的我"的体验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张力之美",并使九叶诗派的"新诗戏剧化"的主张得以实现。

二是通过"用身体思想"的个人化方式让知性的内容直接成为可感的艺术形象,很好地体现了九叶诗派"感性与知性融合"的诗学主张。

三是通过追求"非诗意"的方式来达到对传统诗意的反动的目的,真正做到了用"现代的诗形"来表现"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所感受的现代情绪",这正是穆旦不同于以前的现代诗人,甚至也不同于九叶派诗人的独特之处。

而这些要素在他的《诗八首》中都得到了集中的体现。

《诗八首》是一首充满理性思辨色彩的爱情诗。

全诗共8章,有开始、发展,更有矛盾爆发和终结。

敏锐的个体一开始就意识到爱情受制于"上帝",但依然决定在这种"危险"境遇里体验生命的"丰富",以获得自身发展。

"危险"(内在矛盾)随时都可能爆发,但个体藉此确证了自身的肉体感觉,感受到了自身存在。

随着内在矛盾的发展,作者有一个惊人发现:

爱情对个体发展而言是一种限制,一种被"相同"和"差别"限定的永劫:

"相同"带来"倦怠","差别"带来"陌生",最终只能是爱情的丧失,回归"孤独"。

穆旦后来在《1975年9月9日致郭保卫的信》中说过:

"爱情的关系,生于两个性格的交锋,死于'太亲热、太含糊'的俯顺。

这是一种辩证关系,太近则疏远了。

该在两个性格的相同和不同之间找到不断的平衡,这才能维持有活力的爱情"。

这是穆旦诗歌对个体命运探讨的一贯命题,爱情追求的失败再一次映证了现代社会个体命运的"不幸"。

这种"不幸"是双重性的:

上帝给予了"我"以"丰富"的"变化",但上帝对个体发展本身有太多限制;而个体在获得爱情后对爱情的背离又是另外一种"不幸",个体总是敏锐地意识到自身现实处境的尴尬。

这样,"丰富和丰富的痛苦"的主题得以凸现。

作品的悲观情绪甚至他的内敛性格及悲观心理,都与诗人在清华大学读书时的一次失败的初恋有关。

袁可嘉在《诗人穆旦的位置》中曾说:

"徐志摩的情诗是浪漫派的,热烈而缠绵;卞之琳的情诗是象征派的,感情冲淡而外化,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穆旦的情诗是现代派的,它热情中多思辩,抽象中有肉感,有时还有冷酷的自嘲……在穆旦那些最佳诗行里,形象和思想密不可分,比喻是大跨度的,富于暗示性,语言则锋利有力,这种现代化的程度确是新诗中少见的"。

王佐良在《一个中国新诗人》中也认为:

"他总给人那么一点肉体的感觉,这感觉之所以存在是因为他不仅用头脑思想,他还'用身体思想'。

……就是关于爱情,他的最好的地方是在那些官感的形相里……这个将肉体与形而上的玄思混合的作品是现代中国最好的情诗之一"。

8、《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风向吹》有什么样的写作特色?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写于1928年3月,可以说较为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其时彷徨、苦闷和迷惘的情绪。

这首诗在反复喟叹“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和连续描写的梦境中,似乎述说了一个爱情的故事。

一个迷失方向无所适从的男子,只好“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在梦中,他曾被他钟爱的女子的“温存”所“迷醉”,沉浸在她“甜美”的“光辉”。

然而不知什么原因,“她”却“负心”而去,一切都化作了“伤悲”,从此,“悲哀”的生活使人“心碎”,“黯然”代替了梦里的“光辉”。

诗的结尾尽管对当初梦里的辉煌表示了无限的怀恋,而心灵深处的“黯然”却是无法排遣的。

眼下所谓“梦里的光辉”,正处在“黯淡”的阴影笼罩之下,最终诗人还是徘徊在“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的迷境之中,仍然是找不到拨解迷途的正确答案。

1927年以后,面对社会风云的急剧变化,徐志摩满腹惆怅,不知所措,感情极度矛盾。

在与这首诗写于同时的《新月的态度》中提出:

“我们先不问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可是,在这首诗中,他还是反复咏唱了,“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

可见这首诗正是他心的袒露,灵的呼唤,正是恍然如梦的人生困境的写照。

《我不知道风是在那一个方向吹》是徐志摩后期诗作中内容单薄而最富技巧的一首。

全诗六节,每节四行,每节的前三行完全相同,只有各节的第四行才展示实在的前后连贯的内容。

作者用诗行的重复,使全诗的结构严谨、整齐、无懈可击。

在这付“镣铐”的束缚中,其中的情思有过分狭小,过分凄恻,过分缠绵的弊病。

但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诗人心中那茫然的感觉在跳动。

六个诗节是思想感情的流动,浓浓地写出了那无可奈何的迷惘,那淡淡的哀愁。

同一诗行,同一词句的反复出现,形成了一种和谐的音乐旋律和节奏,给诗篇带来一种回环往复的迷离的艺术氛围,每一重复之后,又以一个新的诗句描绘一个新的梦境,抒发一种新的感情,随着抒情意象的展开,主体形象“我”的情绪在朦胧的梦境之中,得到了并不朦胧的宣泄,犹如在和谐的音乐旋律中,出现博览。

而统观全局,这波澜也是有规律的重复出现,形成全诗韵律和谐的富于跳动的音乐美,到此,徐志摩式的诗美得到了充分的、独特的体现。

 

9、《发现》的协作特色是什么?

1925年夏天,闻一多满怀赤子之心、爱国激情、报国之志从海外归来,其时正是“五卅”运动之后,帝国主义逞凶、军阀战争频仍,饿殍遍野,民不聊生,国家的现状使他极度失望,于是就有了写诗的冲动。

诗人把感情的酝酿、发展的过程全部压缩掉,只从感情的爆发点起笔,一开始就单刀直入,撕肝裂肺、呼天抢地地呼喊:

我来了,我喊一生,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

不对!

这一声迸着血与泪的呼喊,先生夺人地把悲愤、失望的情绪一下推到读者面前,犹如火山突然爆发。

原来诗人听到祖国的召唤,就鞭时光、架罡风,擎火把,不辞辛劳,千里迢迢地赶回来,可眼前的祖国竟是满目创痍,现实就象“噩梦”而且是挂在“悬崖”上的“噩梦”一样黑暗、恐怖。

这哪里是“我”在国外想象中的“如花一样的祖国”呢?

这里,诗人并没有用具体细节从正面描述他踏上故土所见到的军阀混战、生灵涂炭、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而是用了两组“我来了”的排比句和几个贴切的比喻来直接抒发自己深沉的爱和令人窒息的失望,从而使诗更凝练、概括、容量更大,表现力更强、更能扣人心弦,发人深思。

诗意至此,人们也许会认定这就是诗人的“发现”。

其实不然,这首诗最精彩的绝妙之处,应是诗的最后四句: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诗人没有因失望而沉沦,相反却又在失望和愤懑中升腾起一种对祖国的执着和忠贞的爱。

“在我心里”这个结尾,石破天惊,出乎意外而又合乎情理,它既揭示了悬念,指出这才是真正的“发现”,又突出地表现了诗人对祖国的爱之深切、之永恒。

联系到诗人忠诚磊落的人生,联系到他为追求这心中的祖国而流尽的最后一滴血,这样的结尾越发显得辞警言丰、回肠荡气而震撼人心了。

至此,一位伟大的爱国者的形象跃然纸上,使人肃然起敬。

这首诗,全诗12行,每行11个字,诗体方正整齐;两行一韵,律动和谐,体现了“建筑的美、音乐的美”的追求。

激越奔放的情感、收敛于严谨的形式与韵律之中,显示了闻一多所特有的沉郁的风格。

10、《闻一多先生的书桌》

这是一首轻松幽默的诗歌。

闻一多整日伏案工作,无心料理生活事务,以致连他自己的书桌也堆得乱七八糟。

偶尔搁笔的闲暇之时,诗人大量这一片“参不忍睹”的世界,倒觉出了许多乐趣来。

从前一首诗《发现》我们看到,当诗人步入社会,思考人生时,他是兴奋的,也有痛苦、迷惘。

当他退入书斋,潜心于教学和学术研究,独坐书桌之旁,进入向内发展时,他又是充实的、温和的。

而且充溢着幽默风趣的情致,算是对紧张生活的调剂吧。

《闻一多先生的书桌》,全诗六节,体式整齐匀称一致,每节均在二、四句压韵,韵律和谐,于整齐的诗体,严格的压韵中,写松弛的心境,开朗的自嘲,不失轻松幽默之风。

11、《寻梦者》的艺术构思的特点是什么?

这首诗艺术构思的特点是:

将现代人的“寻梦”思绪寄寓在一个“寻找金色的贝”的民间故事里,一虚一实,巧妙地交织为一体。

《寻梦者》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形象写照,也是一个群体精神与灵魂的深刻自白。

它用美丽的象征意象唱出了美丽的寻梦者灵魂的歌,这支美丽的歌告诉了一个人生的真谛:

任何美好理想的实现,任何事业成功的获取,必须付出人的一生追求的艰苦代价;你的梦“开出娇艳的花”来的时候,正是“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诗人戴望舒采用象征的方法来传达他这一人生真谛的觉识。

诗中的象征本体是诗人自己,象征喻体则是那“金色的贝”吐出的“桃色的珠”。

诗人找到了这个理想的象征物,在它身上寄寓了人生追求的一切美好东西。

这首诗有一种抒情内蕴的气势。

开头与结尾,既是一个圆圈式的结构,又是情感向更高层次的展开。

诗的重点放在寻求“无价的珍宝”的精神历程,由金色的贝之所在,到逢到金色的贝的艰苦,由对金色的贝丰美与价值的赞颂,再引向桃色的珠的艰苦生成,最后写人生获得无价的珍宝之后的快乐与幸福,象征的喻体与被象征本体交织融汇,水乳难分,诗人的感情也波澜起伏,流动其间的诗情与诗绪,既是明朗的,表现了追求理想的执着,又是迷惘\感伤的,表现了追求中的疲倦与苍老。

《寻梦者》非常富于民族色彩。

诗人选择了“金色的贝”与“桃色的珠”做为人生理想象征的载体,就深得传统诗歌意象的启迪。

大海、金色的贝、珍珠、冰山、旱海、海水、天水、乃至“九年”这个数字本身等一连串的意象,都习见于古典诗歌之中,也与民族审美的心理积淀相契合。

诗人用了“青色”、“金色”、“桃色”这些色彩,来写人生(大海)的深沉、获得理想与价值的美丽,也容易引起民族心理的呼应。

诗每节三行,节奏大体整饬,每节一二句或重复、或排比,三行中大体取aab的韵脚,甚至各句大部重复。

读起来,不仅有意象纷沓而至的美感效果,也有和谐而富于音乐美的听觉境界的满足。

从诗的情与境,神与形的创造中,完全有理由说,《寻梦者》是摆脱了对西方象征诗的阴影的典型的现代东方象征诗。

12、《乐园鸟》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乐园鸟》极写追寻乐园之境的乐园鸟上下求索而无所依归的渺茫感,展示的是诗人又一种精神天地。

“华羽的乐园鸟”,指美丽的天堂使者,也是诗人的自喻。

美丽的天堂的使者,一年四季,夜以继日,永不停息地向天堂飞去。

这飞翔是幸福的呢,还是痛苦的?

意指诗人在求索中苦中有乐。

乐园鸟,饥渴饮露以洁身,向往天堂,还是对天有一种怀乡之情。

这是诗人对理想的向往之情。

乐园鸟,在飞翔中有忧郁徘徊的情绪和孤独的感觉吗?

这里透露出诗人追求探索中苦闷彷徨的心态和情绪。

乐园鸟,如果你是从天上来,自从亚当、夏娃偷吃禁果被驱逐之后,天上的伊甸园已经荒芜到怎样了?

有人说,最后两句是全诗的诗眼,表现出诗人不甘于消极,对荒芜持否定的态度。

如果乐园已经荒芜,乐园便不值得飞去,而痛苦的人间更不是幸福的栖息地。

乐园鸟的悲哀就是诗人的悲哀,它只能无休止地飞着,寻找着,“寂寞”的,“永恒”的……四节诗中的五个“?

”号,是天问,也是诗人的自问。

乐园鸟的悲哀就是诗人的悲哀,乐园鸟的求索就是诗人的求索。

理想是美好的,追求的信念是坚定的。

它(他)只能无休止地飞着,寻找着,“寂寞”的,“永恒”的……。

这就是诗人发出疑问,矛盾心境的真谛。

这里对《乐园鸟》的解读,可能有单一之嫌。

其实这首诗在体现戴望舒诗的朦胧性、意象性、多义性和熔中外文化于一炉、旧典新用、创造现代诗情及体式严整方面都是明显而有特色的,大家可反复阅读原诗并参考自学资料去感受体悟。

13、《断章》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断章》是卞之琳的代表作,全诗仅四行,分为两节,通过对常见的“风景”的刹那感悟,讨论了主客体关系的相对性。

《断章》的主旨曾引起歧异的理解。

刘西渭开始解释这首诗,着重“装饰”的意思,认为表现了一种人生的悲哀。

诗人卞之琳自己撰文回答不是这样。

他说“‘装饰’的意思我不甚着重,正如在〈断章〉里的那一句‘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上”。

《关于〈鱼目集〉》看来,诗的‘言外之旨’是不能靠字面上一两句话完全捕捉到的。

它的深层内涵往往隐藏在意象和文字背后。

诚然如作者说明的那样,表达形而上层面上“相对”的哲学概念,是这首《断章》的主旨。

两种意境,极写着各自包容的空旷的寂寞中形成的不经意的相对应,它隐藏在事象的秘密深处、为承受者所不察。

你在桥上看风景,你哪里会知道另一个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你的窗子上掩映着静静的明月,你怎么想到别人在梦中想念你?

这两种不自知的仿佛被一种神秘的人生感情交错着,似乎在冥冥中对一切孤独者的给予和慰藉,告知你不必在桥上感到孤寂,不正有楼上人在看你吗?

你在落寞的情怀中看窗前明月,而恰有别人在梦中端视着你的身影。

诗人安排了具有哲理性的交错场合,展示着人生从孤寂到乐观的情致,从徘徊中走近和谐。

诗的魅力,就是这巧妙想象中的一种哲理性意蕴。

这首《断章》完全写的是常见物、眼前景,表达的人生哲学也并非诗人的独创,读了之后却有一种新奇感,除了象征诗的“意寓象外”这一点之外,秘密在哪里呢?

我以为,关键在于诗人以现代意识对人们熟悉的材料(象征喻体),作了适当的巧妙的安排。

诗人说过:

“旧材料,甚至用烂了的材料,不一定不可以用,只要你能自出心裁,安排得当。

只要是新的、聪明的安排,破布头也可以造成白纸。

”《关于〈鱼目集〉》诗人所说的“新的、聪明的安排”,也就是新颖的艺术构思和巧妙的语言调度。

〈断章〉中的事物都是常见的,甚至是古典诗歌中吟咏得烂熟的:

人物、小桥、风景、楼房、窗子、明月、梦……经过作者精心的选择、调度、安排,组织在两幅图景中,就产生了一种内在的关联性。

两节诗分别通过“看”、“装饰”,把不相关的事物各自联在一起,内容与时序上,两节诗之间又是若即若离,可并可分,各自独立而又互相映衬,充分发挥了现代艺术的意象迭加与电影太奇手法的艺术功能。

一首《断章》实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14 、《走向冬天》的主题分析

《走向冬天》描写的是一种悲壮的求索精神。

在对荒谬的现实完全绝望之后,不甘沉沦的心开始了新的寻觅。

一批早醒的觉醒者,义无返顾地前行,尽管前面有连绵不断的冰山,因为“罪恶的时间将要中止/而冰山连绵不断/成为一代人的塑像”,所以要坚定不移地“走向冬天”。

“走”就是对命运的抗争,对人的自由本质的追求,其中蕴含着实现自我的自觉和忧患人生的负重感、历史责任感。

一系列冷色调意象,给人冷寂、肃穆的感觉,传达出特定历史条件下悲壮的英雄的心态。

“走向冬天/唱一支歌吧,/不祝福,也不祈祷,/我们决不回去,/装饰那些漆成绿色的叶子”,在悲剧性的抗争的道路上,不祝福,不祈祷,奋然前行,表现了类乎鲁迅所说的“反抗绝望”的态度。

北岛诗中的情感,展现了当代中国历史“转折”期“觉醒者”的内心冲突和理想精神。

这种在批判否定中寻找个体和民族再生之路的英雄式悲壮情感,在“文革”结束之后的许多读者中产生强烈共鸣。

北岛的诗,有明显的感情抒写的骨架,诗的意象的象征指向明确。

他以阳光、塑像、鸽子、五色花、星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