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教育之成语故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85057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8.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教育之成语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国学教育之成语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国学教育之成语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国学教育之成语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国学教育之成语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学教育之成语故事.docx

《国学教育之成语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教育之成语故事.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国学教育之成语故事.docx

国学教育之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

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

《成语故事》中的成语是从人们日常使用的大量成语中精选出来的,这些故事的语言生动、通俗易懂,能够帮助孩子了解历史、学习知识,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

经过时间的打磨,千万人的口口叮传,每一句成语又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

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

所以,学习成语是青少年学习中国文化的必经之路。

成语故事以深刻形象的故事典故讲述一些道理。

成语就是有道理的词语,它奠基着我国的文化之熙。

1三顾茅庐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长社人,为著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阳翟人,也是著名谋士)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

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

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

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

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

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

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地捆来。

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

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

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敦请诸葛亮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

诸葛亮在著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之句。

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敦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

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

 

2望洋兴叹

在古代,黄河之水滔滔不绝,灌溉着两岸的土地,孕育了中华文明,因此黄河被称为神河。

有一年,秋雨使所有的河流暴涨,百川都汇?

M了黄河,黄河变得更加汹涌而宽阔,两岸与河中沙洲之间连牛马都分辨不清。

于是黄河河神洋洋自得,认为自己就是天下最大的了。

他顺流而下,一直来到北海。

他向东望去,却看不到北海的边际。

于是河神收起了得意洋洋的表情,望着汪洋大海对北海海神感叹道:

“原先我自高自大,以为谁都比不上自己,今天我看到你这样广大,无边无际,今天我要不来这里,我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的无知。

”北海海神说:

“我在天地间也只是大山里的一个小石头,四海在天地间也就是粮仓中的一粒米,我又有什么广大的呢?

“望洋兴叹”比喻因为自己力量太小而感到无可奈何。

 (出自《庄子•秋水》)

3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献公死了,晋国发生了内乱,为了躲避追杀,公子重耳在外流亡了十几年,先后到过狄国、卫国、齐国、宋国和、楚国和秦国。

在楚国时,楚国国君楚成王对重耳很好,以诸侯的礼节招待他。

有一次在宴席上,楚成王和重耳开玩笑说:

“公子要是回到晋国,将来要怎样报答我呢?

”重耳说:

“金银财宝楚国有的是,晋国又有什么可以献给大王的呢?

”楚成王说:

“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

”重耳说:

“要是托大王的福,我能够回到晋国,我愿意跟贵国交好,让两国的百姓过太平的日子。

假如有一天,两国发生战争,在两军相遇的时候,我一定会命令军队向后撤军三舍(九十里)。

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当了国君。

不久楚国和晋国发生了战争,晋军果然后退了三舍。

“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4负荆请罪

战国时代,强大的秦国常常欺负赵国。

在代表赵国出使秦国中,蔺相如智勇双全,把和氏璧安全带回赵国,在渑池大会上又保全了赵国的荣誉,被拜为上卿,地位跃居大将军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说:

“我为赵国立了多少汗马功劳,才有今天。

蔺相如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倒爬到我头上来了。

哼!

见到蔺相如,我一定要给他点颜色看看。

”为避免和廉颇见面,蔺相如就称病不上朝。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门,远远的瞧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过来,赶快退到小巷子里,让廉颇的车马先过去。

蔺相如的门客们觉得蔺相如胆小怕事,请求离去。

蔺相如劝阻他们,说:

“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一个厉害些?

”门客们说:

“当然是秦王厉害些。

”蔺相如说:

“对呀!

秦王我都不怕,我怎么会怕廉将军呢?

秦国不敢来侵犯赵国,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文臣武将团结一心。

如果我们两人不和,秦国就有机可乘了。

”廉颇知道了,赤着膀子,背着荆条,来到蔺相如的家里请罪,他说:

“我是个粗人,见识少,气量窄。

哪儿知道您竟如此容忍我,请您处罚我吧。

“负荆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5兵贵神速

东汉末年,汉献帝软弱无能,天下大乱,各地军阀混战不止。

出身名门的袁绍成为北方势力最强的军阀。

公元200年,袁绍和曹操在官渡大战。

袁绍战败,不久病死,他的儿子袁熙、袁尚投奔北方的蹋顿单于。

蹋顿支持袁氏兄弟,他经常派兵入侵,曹操深感忧虑。

公元207年,曹操决定亲自领兵征讨北方三郡,消除北方边境陷患。

曹军人马、辎重太多,走了一个多月才到达河间的易城。

谋士郭嘉对曹操说:

“用兵贵在社速,使敌人难以预料。

我们应当把大量辎重留下,派出轻兵昼夜兼程,深入敌境,出其不意发动进攻,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曹操采纳了郭嘉的建议,亲率数千精兵轻装北进。

他们翻山越岭,直奔蹋顿所在地柳城。

在距离柳城还有100多里的白狼山,曹军与蹋顿的几万名骑兵相遇了。

双方兵力相差悬殊,但曹操并不慌乱,他登上高处,见敌军队形不整,就立即下令命先锋张辽率领部队猛冲过去。

曹军将士以一当十,奋勇杀敌,勇往直前。

蹋顿军队大败,一时,蹋顿手足无措;士兵大乱,有的自相残杀,蹋顿和许多将领都死在乱军之中。

“兵贵神速”形容打仗要神奇快速,使敌人难以预料。

 

6赤膊上阵

许褚是三国时代谯国人,力大无穷。

年轻时有一次强盗骚扰他的家乡,他和同伴们奋起抵抗。

后来粮食用尽,和强盗们以耕牛换粮食,粮食送到了,强盗们赶耕牛时,牛都往回奔走,许褚双手拽着两只牛尾巴,倒行百步。

强盗害怕的不敢取牛就退走了。

后来许褚投奔了曹操。

有一次西凉马超率领大军進攻曹操,双方在渭水对峙。

第二天马超和许褚斗了一百余合,胜负不分。

因为战马困乏,于是各回军中换了匹马,又来战了一百多回合,还是胜负不分。

许褚杀得性起,回阵卸下盔甲,赤膊提刀,继续来战马超,三军大震。

“赤膊上阵”比喻做事鲁莽,没有策略。

(出自《三国演义》)

 

7才高八斗

谢灵运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山水诗人。

他生于南朝时期,自幼便好读诗书,聪明过人。

成年以后,谢灵运不仅诗文出色,在书法上更是造诣极深。

当朝皇帝对谢灵运十分宠信,常将谢灵运作的诗小心收藏起来,称之为“二宝”,但在一些国家重职上却没有倚重于他。

后业,谢灵运索性辞官回乡,寄情于山水之间,沉醉于自然之中。

方巾布衣,脚着木屐,率性而为,凭兴而作,写下了大量绝妙的好诗。

谢灵运性近自然,诗风清新,每有新诗写出,便被人四处传抄,争相诵读,从乡间直至京城。

有人当面称赞他说:

“谢公,您才华盖世,卓然不群,真是让人羡慕啊!

”谢灵运哈哈大笑,一挥袍袖说:

“哪里,天下的才华如果有一石的话,子建(曹植)就会占得八斗,我自己占一斗,其余的一斗只能由天下所有文人共分了!

“才高八斗”比喻人非常富有才华。

又作“八斗之才”。

 

8尔虞我诈

 春秋时,楚庄王率兵攻打宋国,把宋国都城雎阳团团围住。

几个月后,被围困的宋军吃光了粮食。

但是,由于将士们在大臣华元的率领下,同仇敌忾,坚守不懈,宋国都城一直未被楚军攻下。

这时,楚军将士也已疲劳不堪,口粮中断,准备退兵。

替楚庄王驾车的申叔时建议,如果在城的周围修建房屋,种田屯粮,做出长期围困的样子,宋国就会因害怕而投降。

楚庄王采纳了他的意见。

这样一来,宋军果然惊慌起来。

一天夜里,华元只身潜入楚营,把楚军统帅子反从床上拉起来,喝道:

“我们国君叫我告诉你,城里虽然处境困难,我们宁愿死去,也决有会屈膝投降!

如果你们退兵三十里,我们愿意谈判。

”子反见自己落入华元手中,只好答应,并及时报告了楚庄王。

庄王见宋国人决心抵抗,只好答应楚军后撤三十里,楚宋两国讲和,签订了盟约,盟约上写了:

“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意思是我不欺骗你,你不要欺骗我。

后来演变为相反的意思为“尔虞我诈”

“匀虞我诈”你欺骗我,我欺骗你;比喻互相猜疑,互相欺诈。

 

9太公钓鱼

商朝的末代君主纣王,暴虐无道,荒淫无度,骄奢淫逸,烂杀百姓。

纣王手下有个叫姜尚,又名姜子牙的大臣,他见纣王如此胡作非为,便弃官而走,隐居在渭水之滨。

渭河一带是诸候姬昌的管辖范围。

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

姜子牙知道姬昌胸怀大志,求贤如渴,为了吸引姬昌的注意,姜子牙天天坐在渭水边“钓鱼”。

一般人用弯钩钓鱼,弯钩上挂着鱼饵,然后把鱼钩放入水中,诱骗鱼儿上钩。

可是姜子牙用的鱼钩是直的,上面不放鱼饵,而且离开水面足有三尺高。

他一边高举钓竿,他一边钓一边说:

“鱼儿呀,愿意的就上钩吧!

”在水边钓鱼的姜子牙七十岁时,巧遇在渭水河边出猎的姬昌。

姬昌同他交谈,谈得非常投机,文王了解姜尚确有真才,便让姜尚与他同车而归。

姜子牙入朝后,被姬昌封为太公。

姬昌曾问姜子牙:

“怎么样才能得到天下呢?

”姜子牙说:

“王者之国,使人民富裕;霸者之国,使士富裕;仅存之国,使大夫富裕;无道之国,国库富裕。

这叫做上溢而下漏。

”后来,姜子牙连续辅佐文王、武王,推翻了纣王的统治,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年代最长久的周朝。

“太公钓鱼”比喻心甘情愿上圈套。

(出自《武王伐纣平话》)

 

10一饭千金

  帮助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

那时侯,他时常往城下钓鱼,希望碰着好运气,便可以解决生活。

但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时常要饿着肚子。

幸而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在河边作工的,其中有一个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的救济他,给他饭吃。

韩信在艰难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劳克苦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对她说,将来必定要重重的报答她。

那漂母听了韩信的话,很是不高兴,表示并不希望韩信将来报答她的。

  后来,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从人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

  这句成语就是出于这个故事的。

它的意思是说:

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记,虽然所受的恩惠很是微小,但在困难时,即使一点点帮助也是很可贵的;到我们有能力时,应该重重地报答施惠的人才是合理。

 

11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公元550年,北朝的东魏大将军高洋逼迫东魏孝静帝退位,建立了北齐王朝。

次年又毒死了孝静帝和他的三个儿子。

有一年出现了日食,高洋担心自己的皇位不保,问一个亲信:

“王莽夺了刘家的天下,为什么后来刘秀又能把天下夺回去?

”那亲信说:

“陛下,这要怪王莽自己了:

他没有把刘氏家族斩尽杀绝。

”高洋马上又开了杀戒:

把东魏姓元(原姓拓跋)的二十五家直系皇族700多人全部杀光,连婴儿也无一幸免。

消息传来,东魏的元姓都很害怕,他们赶紧聚集起来商量对策。

有个名叫元景安的县令说:

眼下要保命的唯一办法,是请求高洋准许他们脱离元氏,改姓高氏。

元景安的堂兄元景皓坚决反对,他说:

“怎么能用抛弃本宗、投靠他姓的办法来保命呢?

大丈夫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得保全!

我宁死也不改姓。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比喻宁愿为气节牺牲。

(出自《北齐书•元景安传》)

12负重致远

庞统是三国时代人。

南郡太守周瑜病死了,庞统到吴郡送葬。

吴郡很多文人早就听说庞统的名声,都来看望他。

大家谈古论今,非常欢畅。

谈论间,众人请庞统评论一下在座人员。

庞统对陆绩说:

“陆先生像是一匹脚力强劲的马,有超逸的才能。

”大家都说他评到了点子上。

庞统又评顾劭,说:

“顾先生好比是一头跑得很慢的牛,能背负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

”有人问庞统:

“那么你是认为陆绩要胜一筹吗?

”庞统说:

“这匹马脚力强,可是只能载一人。

这头牛跑得慢,却能载很多。

“负重致远”比喻能肩挑重任。

(出自《三国志•蜀书•庞统传》)

 

13前度刘郎

唐朝中期,长安城内出了一个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刘禹锡(772—842),他因参与“永贞革新”而被贬至朗州,一呆就是九年,后被召回长安,此时的他已是四十多岁。

他来到了玄都观,写了一首诗: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谁知这首诗触怒了当朝的权贵,刘禹锡再次被贬到播州(今贵州遵义)做刺史。

后因有人说情,才改任连州刺史。

以后又几度调任,接着又受命卸职,闲居在洛阳。

这次被贬,刘禹锡在外地一呆就是十四年。

公元828年,在宰相裴度的推荐下,刘被召回长安任主客郎中。

他再次来到玄都观,这里的景象已是凄凉衰败了。

刘禹锡又写下了一首七绝: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

前度刘郎今又来!

”抒发了自己的无限感慨。

“前度刘郎”比喻离去而又回来的人。

 

14排难解纷

公元前260年,秦国与赵国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发生一场战争,赵军被打得大败,到公元前259年,秦国军队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

此时,赵王一面派出自己的叔叔平原君赵胜去楚国商谈合纵抗秦,一面又写信给魏王和魏公子信陵君请求救兵。

开始,魏王同意派晋鄙率领十万人马去救赵。

秦王知道后,便威胁说:

“秦国攻破赵国已经不需要多少时候了,如果谁敢去支援赵国,等到我攻下赵国后,立即发兵去打他。

”魏王害怕了,让晋鄙率军驻扎在靠近赵国的邺地,不同秦军交战,静观形势的发展。

魏王又派将军新垣衍去劝赵王尊秦王为皇帝,这样就可以使秦兵退出。

赵国群臣意见纷纷,赵王做不出最后决策。

这时,鲁仲连正访问邯郸。

鲁仲连是齐国人,也叫鲁连,很有才华,却不愿意做官,只爱游历各国,替人排除纠纷,解决难题,而不取任何报酬。

当他听说赵国将要尊秦为帝,向秦国屈服,立刻去见赵相平原君,并且说:

“我一向以为您是很贤能的,原来您这样糊涂。

快带我去见新垣衍。

”  鲁仲连见了新垣衍,列举历史事实,分析当前形势,严厉斥责他的尊秦为帝的谬论,指出屈服的结果,对赵国、魏国都有极大的害处。

新垣衍听了,深受感动,当即表示坚决放弃尊秦为帝的妥协政策。

秦军听到这个消息,不免吃了一惊,为了防止意外,立刻退兵五十里。

这时,魏国的信陵君杀了晋鄙,带领魏军赶来救援,邯郸解围了。

平原君对鲁仲连又钦佩又感激,准备封地给他,他不肯受,送他千金为酬,他也不要。

鲁仲连笑道:

“替人排难解纷而不取报酬,才算得上可贵的高士,否则就是利己之徒。

  “排难解纷”比喻给别人排除危难,调解纠纷。

也用于调停双方争执。

 

15鸡鸣狗盗

战国时期,秦昭王听说齐国的孟尝君贤能,就先派自己的弟弟泾阳君到齐国当人质,请求孟尝君到秦国去见他。

齐涽(mǐn)王二十五年,齐王终于派孟尝君到了秦国,秦昭王立即拜孟尝君为宰相。

有人跟昭王游说:

“孟尝君是位贤能的人,但他却是齐国的王族,现在任他为宰相,一切利益一定先为齐国着想,那么秦国就危险了。

”昭王听信谗言,立即取消了孟尝君的宰相职位并将他囚禁起来,打算把他杀掉。

在危急之下,孟尝君就派人向昭王的宠姬求救。

那宠姬提出条件说:

“我想要孟尝君的那件白狐裘。

”原来孟尝君有一件白狐裘,价值千金,天下仅有一件,可早把它献给昭王了,这很让孟尝君为难,他的门人也束手无策。

有位平时坐在最下手被人看不起的门客,是个偷鸡摸狗的能手,突然说道:

“我能为您偷到那件白狐裘。

”到了夜晚,这人打扮成狗的模样混进秦宫的府库里,盗出了那件白狐裘,转献给秦昭王的宠姬。

那宠姬在昭王面前尽说孟尝君的好话,最后,昭王果然放了孟尝君。

孟尝君死里逃生,连忙飞驰离去。

半夜时分,他们赶到函谷关。

依照规定,必须鸡鸣后才能开关放行。

孟尝君怕秦兵追来,很着急。

这时,在他的门客中,有一个人能学鸡叫,当下叫了几声,所有的鸡此起彼落地啼叫了起来,守关的人就打开关门放走了他们。

不出孟尝君所料,秦昭王同意释放孟尝君后,又后悔起来,赶忙派人追赶,待秦兵赶到时,他们已出关很远了。

  当初,孟尝君收留会鸡鸣、狗盗的两人做门客时,其他门客都觉得是一种耻辱,等到孟尝君遇到困难,终于赖此二人营救才脱险时,所有门客更钦佩孟尝君的才能了。

  “鸡鸣狗盗”比喻低微卑贱而不足称道的技术,也指不成器的人。

16黄袍加身

宋太祖赵匡胤在后周时期,任殿前都点检,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掌握兵权。

周世宗柴荣死后,他的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

这时,赵匡胤看到夺取后周政权的条件已经成熟,于是精心策划了一场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

公元960年,由归德军掌书记赵普和赵匡义等人指使,镇、定二州谎报军情,他们假称北汉和契丹贵族会师南下,攻打后周。

后周宰相范质不辨真伪,急忙指派赵匡胤率军往北方抵御。

当赵匡胤把部队开到开封以北二十里的陈桥驿时,赵匡义、赵普等将领,就把事先已经准备好的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

黄袍是只有皇帝才能穿的衣服,诸将领一致向赵匡胤高呼万岁,拥护他当皇帝。

于是,赵匡胤立即率领军队开回守卫空虚的京师,不费吹灰之力,便推翻了后周政权,建立大宋王朝。

“黄袍加身”这一成语,用以表示被部属拥立为帝。

17覆水难收

商朝末年,有个足智多谋的人物,姓姜名尚,字子牙,人称姜太公。

因先祖封于吕,又名吕尚。

他辅佐周文王、周武王攻灭商朝,建立周朝,立了大功。

后来封在齐,是春秋时齐国的始祖。

姜太公曾在商朝当过官,因为不满纣王的残暴统治,弃官而走,隐居在陕西渭水河边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

为了取得周族的领袖姬昌(即周文王)的重用,他经常在小河边用不挂鱼饵的直钩,装模作样地钓鱼。

姜太公整天钓鱼,家里的生计发生了问题,他的妻子马氏嫌他穷,没有出息,不愿再和他共同生活,要离开他。

姜太公一再劝说她别这样做,并说有朝一日他定会得到富贵。

但马氏认为他在说空话骗她,无论如何不相信。

姜太公无可奈何,只好让她离去。

后来,姜太公终于取得周文王的信任和重用,又帮助周武王联合各诸侯攻灭商朝,建立西周王朝。

马氏见他又富贵又有地位,懊悔当初离开了他。

便找到姜太公请求与他恢复夫妻关系。

姜太公已看透了马氏的为人,不想和她恢复夫妻关系,便把一壶水倒在地上,叫马氏把水收起来。

马氏赶紧趴在地上去取水,但只能收到一些泥浆。

于是姜太公冷冷地对她说:

“你已离我而去,就不能再合在一块儿。

这好比倒在地上的水,难以再收回来了!

“覆水难收”比喻事情已成定局;很难再挽回了。

引申为夫妻关系已经断绝;难以重新结合。

 

18悬梁刺股

这个成语由两个故事组成,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悬梁刺股”一句成语,用以激励人发愤读书学习。

“悬梁”的故事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

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决心认真钻研。

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

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

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

他就找一根绳子,一头牢牢地绑在房梁上。

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刺股”的故事见于《战国策·卷三秦一》: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

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

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

这对他的刺激很大。

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

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

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19推心置腹

公元17年,在今湖北荆州一带发生严重灾害,饥民们举起了起义大旗,反对王莽政权的黑暗统治。

他们以绿林山(今湖北钟祥东北一带)为根据地,称为绿林军,声势很大。

又过了几年,汉室刘玄、刘秀也举着反对王莽统治的旗号参加了绿林军。

公元23年,农民领袖拥立刘玄当了皇帝。

那时候,刘秀屡立战功,刘玄封他做了破虏大将军,并且让他去河北,扩充力量,安抚人心。

刘秀到了河北后,很快消灭了自称天子的王郎的势力,又被刘玄封为萧王。

公元24年,刘秀攻打铜马农民起义军,铜马的几十万军队都归顺了他。

刘秀对那些投降的起义军首领,大都委派了官职,但投降的官兵很不放心,他们担心将来被刘秀消灭。

刘秀得知这一情况后,为了使他们安心,便对他们进行安抚。

他下令,各降将仍归本部,统领其原有兵马。

刘秀本人带着很少的随从,在各部巡行,并不对他们加以戒备。

投降的官兵们,看到刘秀很信任他们,把他们当作自己人,就解除了心中的顾虑。

他们在私下说:

“萧王把自己的心,放在别人腹中,我们还有什么担心的呢?

难道还不为他打天下,出力吗!

”从此,众人对刘秀心悦诚服。

  后人将“推赤心置人腹中”简化成“推心置腹”这个成语,比喻真诚待人。

 

20人人自危

秦始皇手下有一宦官名叫赵高,此人狠毒刁滑、善于逢迎,很受秦始皇器重。

秦始皇因赵高精通刑律,让他指导儿子胡亥学习刑律,他又马上奉承胡亥。

因此,秦始皇父子都把他看做心腹。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巡东南。

路过沙丘(即现在的河北广宗西北的大平台)时,忽染重病。

始皇估摸自己活不成了,就让赵高写信将大儿子扶苏召来主持丧事。

哪知赵高将诏书写好后,秦始皇来不及过目就已断了气。

诡计多端的赵高马上见机行事,将遗诏藏了起来,立刻找来胡亥,劝胡亥趁机继承皇位。

胡亥禁不住诱惑,同意了。

于是,赵高威逼丞相李斯伪造遗诏,立胡亥为太子。

胡亥当上皇帝后,赵高又借胡亥名义,捏造罪名,逼扶苏和大将蒙恬自杀。

赵高对胡亥说:

沙丘之谋,您的兄弟们和众位大臣肯定有疑心,长此以往,陛下的皇位是坐不稳的。

依臣之见,必须先下手为强,采取严酷刑法,把有罪的人满门抄斩,把老臣都除掉,用新臣代替他们。

胡亥年轻无知而又疑心重重,他听从赵高的奸计,立刻把许多大臣处死了(其中包括蒙恬的弟弟蒙毅)。

胡亥连自己的兄弟姐妹都不放心,他把公子十二人处死在闹市上,又把十个公主抓来分尸,将她们的财产没收入宫,被牵连而死的人不计其数。

一时间,大臣和公子们人心惶惶,坐立不安,惟恐有一天灾祸会降临到自己头上。

有个公子日夜担心胡亥要杀他,想逃跑又怕连累全家,干脆上书请求为秦始皇殉死陪葬。

胡亥立即答应了他的请求,假惺惺地赐钱十万,把他送去埋了。

从此,胡亥、赵高更是无所忌惮,任意杀人,以为这样众人就不敢反叛了。

岂知满朝文武大臣个个提心吊胆,迫使许多人认识到只有反叛一条路可走了。

胡亥、赵高又对全国百姓横征暴敛、肆意压榨。

人们终于忍无可忍了,一年后,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大起义爆发了,接着全国烽烟四起,各路豪杰纷纷起兵。

三年后,秦王朝就被刘邦领导的起义军所灭。

  “人人自危”这个成语形容政治形势险恶,人人感到自己不安全、有危险。

1一笔勾销

范仲淹做皇家秘阁校理时,看到刘太后独揽大权,把宋仁宗当成了傀儡,直言上书奏请太后还政。

有人劝他,他说:

“人都说直言会给自己惹祸、不是明哲保身之计,其实说这种话的人才是没眼光的,他们不懂得:

只有大家都敢于直言,君主才不会犯错误、百姓才能没有怨言。

政治上清明了,才能祸患不生、天下无忧。

这才是远离祸乱、保全自身的根本之计!

”范仲淹做了参政(宰相)后,他选派了一批干练的按察使去各路(路为地方行政区)考察官吏善恶。

每当得到按察使的报告,就毫不留情的把不称职的名字勾掉。

副职富弼见他勾掉一个又一个官员,劝他:

“您一笔勾掉了事,要知道这一笔之下会有一家人痛哭呀!

”范仲淹说:

“一家人哭总比一路人哭要好!

“一笔勾销”比喻一下子全部去掉。

(出自《五朝名臣言行录》)

2满城风雨

潘大临是宋朝人,家境贫寒。

有一年秋天,他的好友来信问他:

“最近有新诗吗?

”潘大临回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