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届八校第二次联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83989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31.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届八校第二次联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湖北省届八校第二次联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湖北省届八校第二次联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湖北省届八校第二次联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湖北省届八校第二次联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届八校第二次联考.docx

《湖北省届八校第二次联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届八校第二次联考.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届八校第二次联考.docx

湖北省届八校第二次联考

华师一附中黄冈中学黄石二中荆州中学

襄阳四中襄阳五中孝感高中鄂南高中

湖北省八校

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文科综合试题

24.“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古之圣人,以公心待天下之人,胙之土而分之国;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科条文簿日多于一日,而又设之监司,设之督抚,以为如此,守令不得以残害其民矣。

不知有司之官,凛凛焉救过之不及,以得代为幸,而无肯为其民兴一日之利者,民乌得而不穷,国乌得而不弱?

”依据材料最符合作者意图的是

A.认为王国制、郡县制各有利弊

B.反对过分消弱地方权力

C.猛烈抨击君主专制高度集权

D.主张地方适当分权自主

25.右图5为1971年陕西省礼泉出土的尉迟夫人墓志铭

拓本,显示的部分文字为“大唐故司徒并州都督上柱国

鄂国忠武公夫人苏氏墓志之铭”。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唐朝时设司徒管理地方藩镇

B.当时唐朝社会盛行篆体书法字体

C.尉迟是以少数民族部落名命的姓

D.鄂国忠武公夫人是苏姓女子的爵号

26.李釜源撰《地图综要》(研究明代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内卷:

“楚故泽国,耕稔甚饶。

一岁再获柴桑,吴越多仰给焉。

”据此准确反映的是

A.“苏湖熟,天下足”逐渐演变为“湖广熟,天下足”

B.江浙农村转种棉花等,粮食不能自给,需要湖广输入

C.湖广地区在明代成为全国粮食重要产区

D.经济重心转移湖广地区超过吴越

27.《南京条约》签订后,条约文本一直存放在两广总督衙门,而且并未颁行。

以致“历来办理夷务诸臣,但知有万年合约之名,而未见其文”。

相反,英国人却将其刊刻成书,四处出售,“民间转无不周知”。

清政府的行为成为国际外交史上的一个大笑话。

由此可见,鸦片战争

A.有利于中国人接受近代法治观念B.并没有对中国产生巨大灾难

C.清政府依然坚持闭关锁国政策D.有利于英国的思想在中国传播

28.毛泽东1938年在《论持久战》中指出:

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中国必将取得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

同年,蒋介石日记中写道:

“倭寇民族特性急而短,而其军事学术非德式即法式,皆以短兵白刃速战速决为性能。

……我应以坚韧、忍耐、延缓、持久之道,致其死命也。

”这说明

A.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B.国共两党领袖对抗日所见略同

C.中国的抗战是持久抗战D.国共两党的抗日政策完全一致

29.1961年5月中央工作会议根据陈云的意见,制定了《关于减少城市人口和压缩城镇粮食销量的九条办法》,规定在3年内减少城镇人口2000万以上,当年内减少1000万人。

这说明

A.中央决定精兵简政减轻人民负担B.违背了一五计划的城镇化建设要求

C.是中央对党的“左”倾错误的调整D.农业生产水平跟不上工业化进程

30.2015年1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把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的篮子货币,这样在欧元、美元、英镑、日元之后,人民币成为了第五种货币,而且占的权重还比较大,为10.92%,仅次于美元和欧元,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标志。

据此说明

A.中国改革成就突出成为世界一极B.人民币和欧元等结盟对抗美元

C.人民币国际化的进展加快D.新国际货币体系仍以美元为主导

31.古罗马地理博物学家普林尼说:

“遥远的东方丝国在森林中收获丝制品,经过浸泡等程序的加工,出口到罗马,使得罗马开始崇尚丝制衣服”,“保守估计,印度、塞雷斯(中国)和阿拉伯半岛每年可以通过贸易从罗马帝国赚取一亿银币的利润,这便是我们罗马帝国的妇女每年用作购买奢侈品的花费。

”此材料主要说明

A.中国与欧洲各国交往密切B.丝绸之路将欧亚大陆联系起来

C.两汉经济发展,丝织业发达D.罗马对丝绸的旺盛需求

32.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道“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

材料表明

A.预测到帝国主义阶段东西方的差距

B.所有落后国家早晚要走发达国家道路

C.不发达工业国家以及非工业国家也将被迫卷入到普遍的竞争的斗争之中

D.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也会内部产生类似于工业发达国家那种内在的矛盾

33.下表摘自齐世荣、吴于廑《世界史》总序,是研究世界历史的一些信息,对该表认识最准确的是

时间

地区

作者

书籍

记载的地理范围

15世纪末到16世纪早期

威尼斯

撒贝里克

《恩耐阿德》

把世界历史描述为一个世俗的世界

18世纪

法国

伏尔泰

《风教通义》

撰述了欧亚非美民族国家的历史

19世纪

德国

朗克

《世界历史》

以拉丁日耳曼民族为主题

鸦片战争前后

清朝

林则徐

魏源

《四洲志》、《海国图志》

介绍了世界五大洲地区的历史地理情况

表2

A.是工业革命在史学上的反映B.体现了法西斯日耳曼民族优越论

C.研究历史视野从孤立分散走向联系整体D.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34.罗斯福认为,一个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给予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不能把年青人注入工业体系之中,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是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采取的措施是

A.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B.制定《社会保险法》

C.制定《全国劳工关系法》D.制定《国家工业复兴法》

35.什么是工业4.0?

“互联网+制造”就是工业4.0。

“工业4.0”是德国推出的概念。

结合以下图片回顾以往的科技创新历程,下列表述有误的是

A.工业1.0创造了机器工厂的蒸汽时代,导致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工业2.0将人类带入大批量生产的流水线模式和电气化时代

C.工业3.0是电子信息化时代,促使第三产业产生

D.历次科技革命都以创新为手段,引导社会不断前进

第Ⅱ卷(综合题共160分)

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制是一个成功的创造,“大宗维翰(注:

翰:

栋梁),小宗维城”,既讲“亲亲”,也讲“尊尊”……东汉以后,强宗大族遍布各地,他们筑堡坞,置部曲,把持地方,操纵官吏,战乱时建立宗党武装,形成割据势力……与此相联系,魏晋南北朝时谱牒之学十分流行。

大姓、士族都在修家谱,以明统系,宗族不相混淆。

两宋时期,宗族发展出现“千年土地八百主”的现象,“今骤得富贵者,止能为三四十年之计”,高官大族也可能“家世零替”。

如何整合族人、延续世系、复兴宗法,成为宋代士大夫面临的共同难题。

随后,以建宗祠、置族田、修宗谱、定族规、立族长为主要特征的宗法家族制度得以全面复兴……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顾至于今日,欧洲脱离宗法社会已久,而吾国终颠顿于宗法社会之中而不能前进……夫孝之义不立,则忠之说无所附;家庭之专制既解,君主之压力亦散……故余谓盗跖之为害在一时,盗丘之遗祸及万世;乡愿之误事仅一隅,国愿之流毒遍天下。

——吴虞:

《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1915年7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宗法制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并归纳其共同特征。

(10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明以来宗族制度“全面复兴”的背景。

(6分)

(3)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宗法制受到抨击的历史背景,并谈谈如何看待中国历史上的宗法制度。

(9分)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问题。

刚刚过去的20世纪被认为是发展最快、情况最为复杂的世纪,而它对21世纪的影响也正被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感知。

但人们对20世纪的认识大相径庭。

以下是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所谓“民主资本主义与极权共产主义”斗争说;“美国世纪”说;“伟大世纪”说。

评材料中关于20世纪的观点。

(要求:

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提出新的观点亦可;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佛教东传,历经汉魏、两晋、南北朝直至隋唐,初始之时,佛教与汉代盛行的黄老思想认同,有化胡之说;至魏晋时,佛玄合流。

然而,这时期的佛教比较注重繁琐的章句解释和经院式的研究。

到了唐代的惠能才把佛教从繁琐的章句中解放出来,把对彼岸世界的追求变成对现世生活的重视,把心外佛变成心内

佛,显扬大众化、平民化的禅宗,才确立真正中国的佛教。

惠能首先推翻了佛祖的权威,打破了外在的偶像崇拜,人们只要有坚定的主观信仰,相信自己的内心,就可成佛。

……其次强调“以心传心,不立文字”,反对向传统的经典学习。

——《惠能的佛教革新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之比较》

材料二

禅宗是中国佛教史上一番大革命。

若把西方马丁路德们的宗教革命来与相比,我们不能不说毕竟是中国禅师们高明些。

六祖(惠能)平日教人,并不看重念佛诵经,更不喜欢习禅打坐,也不教人出家修行,只把人心的知见,完全从外在、他在的对象中越离,而全体回归到内在、自在的纯粹知见即心本体上来。

──钱穆《中国思想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禅宗兴起的历史背景。

(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禅宗与路德新教的共同点。

(8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由是而观之,则及今而图自强,非标本并治焉,固不可也。

不为其标,则无以救目前之溃败;不为其本,则虽治其标,而不久亦将自废。

标者何?

收大权、练军实……至于其本,则亦于民智、民力、民德三者加之意而已。

果使民智日开、民力日奋、民德日和,则上虽不治其标,而标将自立。

——严复《原强》(1895年)

材料二

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西方的影响。

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又能洞察中国病源所在的为严复。

……讲富强、救危亡,惟用西洋之术。

……今日之要政为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实施的事项莫亟于废八股,即汉学、宋学、词章亦皆宜束之高阁。

他复就物竞、天择、弱肉强食、优胜劣败、适者生存的原理,阐发救亡的论证。

——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1)据材料一,归纳严复的救国主张?

(6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严复在维新理论宣传上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9分)

参考答案历史部分

历史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D

C

C

A

B

C

C

B

B

D

B

C

24.【解析】此题考察热点中央与地方关系,答案D。

必须从这个材料整体阅读,选项A/C都是正确的,但都是部分材料的反映。

本材料主题是批判中国君主专制制度过分集权造成地方无权,主张加强地方权力以利民生。

选项B是作者观点,依然落脚到作者意图选项D。

25.【解析】此题综合考察历史综合素养,答案C。

唐朝节度使管理藩镇,选项A错误;篆体字盛行秦汉以前,选项B错误。

鄂国忠武公是尉迟恭(敬德)爵号,此碑安葬的是其夫人苏斌,选项D错误。

尉迟是前秦时期鲜卑族崛起的一支部落,该部随孝文帝进入中原,以族名姓氏。

26.【解析】此题考察明清封建经济的繁荣。

答案C。

阅读材料,只是体现湖广熟,没涉及苏湖熟,排除选项A;材料确实体现需要湖广输入,但是没有涉及输入的原因是江浙农业经济结构改变,排除选项B。

虽然湖广粮食生产有优势,但绝对不能夸大为经济水平就超过吴越,排除D项。

就事论事,材料只谈了湖广粮食产量,没有谈与其

他地区比较。

27.【解析】此题考察中国鸦片战争的影响,答案A。

此题排除法最好做,材料反映的是条约签订后中英两国对文本的不同态度。

鸦片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打破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的状态,首先排除选项B/C。

英国刊印的只是条约文本,不是英国思想,排除选项D。

国家之间条约的签订具有法律效应,晚清政府不以为然,确确实实上了节国际法治课。

28.【解析】此题考察抗日战争,答案C。

时间1938年,1937年9月《国共合作宣言》发表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首先排除A项;D项是错误的,国共两党的抗日政策不可能完全一致。

主要在BC项迷惑性大,两党领袖的个人主观认识不能定性中国的抗战是持久抗战,而应以战争的客观实际为依据。

所以只有B项,两位领导人在抗战第二年都有对战争的判断认识是持久战。

29.【解析】此题考察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国民经济八字方针调整。

答案C。

紧扣时间1961年,A项是抗日战争,B项是五十年代,排除AB项;材料反映的是大跃进造成工业业比例失调,通过“调整”来实现。

“左”倾错误的工业化应该退回到实际,与农业生产水平相适应。

30.【解析】此题考察时政热点“人民币入世”,涉及“经济全球化”,答案C。

中国早在60、70年代以后就逐渐成为世界一级,排除选项A。

材料只谈人民币成为世界货币之一,至于多种货币的关系没涉及,排除选项B。

选项D表述正确的,但与材料主旨不合。

人民币由国际体系之外进入国际体系之内,故选C。

31.【解析】此题考察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契合一带一路的时代主题,答案B。

该材料涉及中国丝绸运销到罗马,当时谈不上欧洲各国,排除选项A;材料的中国不一定仅仅是两汉时期,也没有提发达不发达,排除选项C;虽然部分材料能够读出选项D,但是选项B更全面反映。

32.【解析】此题考察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演进,答案B。

33.【解析】此题考察资本主义发展对史学的影响,答案D。

表格时间跨度“15世纪末到19世纪上半期”,所以不仅仅是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上半期)的反映,排除选项A;法西斯出现在20世纪以来,时间不符排除选项B;德国朗克的《世界历史》只是拉丁日耳曼民族,体现不了“从孤立分散走向联系整体”,排除选项C;所有这些著作都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影响的结果,包括鸦片战争后的《四洲志》、《海国图志》编写同样是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带来的影响。

34.【解析】此题考察罗斯福新政社会民生,答案B。

材料体现的是政府关注的是“老者”、“病人”、“壮者”、“年青人”、“每个家庭”等整个社会群体,不是临时的,不是某个特殊群体,不是某个特殊领域,选项A不具有普遍性,故排除。

C和D不合材料主旨。

35.【解析】此题考察科技革命与创新,答案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于新航路开辟,初步形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电气时代,导致批量流水线生产,包括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样体现创新手段。

只有选项C失误,第三产业很早就有,只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发展显著而不是才产生。

40.

(1)共同特征:

以父系血缘为纽带,普遍沿袭嫡长子继承制;家国同构。

(4分)

发展变化:

周代,宗法血缘与国家政治高度融合(或主要实行于统治阶级内部);东汉以后,门阀士族及宗法性豪强同时崛起;宋明时期,获得纵深发展(或宋明时期宗族共同体在士大夫推动下,以建宗祠、置族田、修宗谱、定族规、立族长为主要内容全面复兴)。

(6分)

(2)背景:

门阀制度的衰落;小农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严重,宗族间相互救助;理学的崛起。

(6分,任答三点得6分。

(3)原因:

中国面临内忧外患和社会转型;宗法制是封建专制及其意识形态的核心据点;西方民主思想传播,民主共和成为主流政治理念;“尊孔复古”逆流出现,新文化运动继起。

(4分)

看法:

与中国古代文明的演进互为表里,对其发展有过积极作用。

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之际,消极作用逐渐彰显,仍蕴涵一定积极因素。

(5分)(或回答具体内容亦可:

宗族制,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传统文化,有其长期存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对基层地方自治上一定程度有利于和谐及社会的安定;一定程度上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它是封建专制统治的组织依托;是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在近代中国社会转型中有消极作用。

5分)

41.【评分标准】答题分为三个方面:

提出观点(2分)+展开说明(8分)+总结提升(2分);

其中对“展开说明”进行分层评价,等级如下:

一等(7~8分):

①紧扣说明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时间范围完整,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4~6分):

①能够结合说明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0~3分):

①偏离说明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答题要点】所谓“民主资本主义与极权共产主义”斗争说:

否定其民主与极权的措辞,借用其说法,展现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斗争与相互借鉴即可,注意时期完整。

“美国世纪”说:

突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美国在经济实力,科技教育水平,乃至二次战后的军事水平都在世界名列前茅,无其他国家可敌。

“伟大世纪说”:

展现科技和经济的巨大进步、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三个方面相互促进,使人类看到更为美好的未来。

示例:

观点:

我赞同“伟大世纪”说。

说明:

①基于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积累,在二战后的和平环境与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下,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亚洲四小龙迅速崛起,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建设成就举世瞩目。

②经过两次大战,到60年代前后,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崩溃,民族独立国家纷纷兴起,第三世界成为世界舞台的重要力量。

③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二战后,东欧、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纷纷建立,形成社会主义阵营。

到20世纪下半期,经过改革开放,中国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总结:

科技和经济的巨大进步、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三个方面相互促进,终于使人类看到了一个更为美好的未来。

45.

(1)印度佛教的传入并与中国本土思想(道家、玄学)的融合;佛教传统教派的弊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乱;统治者对宗教的提倡。

(7分)

(2)否定权威的理性精神;简化宗教仪式;强调人的主体意识(个体心性)和精神自由;使新教走向大众化、平民化。

(8分

46.

(1)社会问题:

男女不平等,妇女社会地位低。

(2分)

理论依据:

启蒙思想家宣传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等思想。

(4分)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思想的不断解放(或启蒙思想的传播);妇女自身的努力与斗争;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各国政府的努力等。

(9分,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47.

(1)中国在亚洲的抗战减轻了美国的压力;中国成为美国在亚洲的据点;削弱苏联的影响;便于美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在国际上美国需要中国的支持。

(任答4点,8分)

(2

)史实:

1942年,中苏美英等26国联合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中国正式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盟国之一。

(1分)1943年,中美英三国召开开罗会议,签署《开罗宣言》,中国跻身世界大国行列。

(1分)1945年,中苏美英等51国签署《联合国宪章》,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

(1分)说明:

1944年,中国参与签署《布雷顿森林协议》,成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创始会员国;(2分)1947年,中国参与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成为关贸总协定的创始会员国。

(2分)

48.

(1)与洋务派相比,严复的进步之处在于主张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提倡“新民德”。

(6分)

(2)借用进化论呼唤国人的民族意识,成为激发人们要求变法图强的理论武器;增强了救亡图存的勇气,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要求改革封建制度,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具有进步意义;同时冲击了陈旧腐朽的旧文化,具有思想启蒙作用。

(任答3点,且言之成理得9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