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83951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4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docx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docx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定义:

规定性定义、描述性定义、纲领性定义

2.最早将“教育”作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教育即生活——杜威、教育为美好生活做准备——斯宾塞、

3.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动物的教育是一种基于亲子和生存本能的自发行为,而人类的教育是种复杂的自发行为;动物界没有像人类这样的高级语言和符号系统,它们的思维不够发达,所有活动只是在个体层面上;动物的教育也基本上随着生理的成熟而结束,而人类的教育则不会。

4.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5.终生教育:

终生、教育、生活、“终身教育”概念以“生活、终身、教育”三个基本术语为基础,带来了一个学习化的社会,带来了教育观念的变革。

表现在时间上、空间上、方式上、教育性质上。

6.教育分类:

(一)按教育的正规化程度:

非形式化教育、形式化教育、制度化教育、非制度化教育

(二)按实施教育的机构: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

7.家庭教育的特点:

随机性、个别性、启蒙性、经验性(一个随着一个去取经)

8.社会教育的特点:

全民、广泛、实用、终身、开放(所有的人随时随地放开来学习有用的东西)

9.学校教育的特点:

专有、可控、相对稳定。

学校教育是由专门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四有三专)。

10.教育的产生条件(原始社会末期):

生产力的发展——可能性、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要——必要性、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现实性

11.按教育的历史阶段分:

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现代社会的教育等

12.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原始、融合、同一(相同原子融合在一起构成同一类东西)

13.古代学校教育的六个特点;与生产力分离、统治阶级利用、学习古典人文学和治世之术、是个别教学是灌输与死记、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萌芽。

14.《学记》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15.苏格拉底问答法

16.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培养》,西方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17.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1592--1670)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18.卢梭代表作《爱弥尔》

19.康德第一次将教育学列入大学课程  

20.洛克提出了“白板说”,主张绅士教育。

21.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史上第一部规范形态的教育学。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强调的“三中心”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22.美国教育家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著作是《民本主义与教育》,他强调的“三中心”是“学生中心、生活中心、活动中心”

23.教育学的多元发展与理论深化

凯洛夫(前苏联):

《教育学》(1939)特点:

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和方法阐述社会主义教育规律的教育学

杨贤江(李浩吾):

《新教育大纲》(1930)特点:

我国第一本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布卢姆(美国):

“教育目标分类系统”、“掌握学习”特点:

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布鲁纳(美国):

《教育过程》(1963)特点:

提出了“学科基本结构”的观点

赞可夫(前苏联):

《教学与发展》(1975)特点:

强调发展学生智力,系统阐述学生学习过程,“实验教学论”

巴班斯基(前苏联):

“教学过程最优化”

保尔•朗格朗(法国):

“终身教育”

24.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1、政治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2、政治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3、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着教育制度;4、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25.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1、培养合格公民、造就政治人才;2、传播思想、形成舆论;3、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26.教育对生产力(决定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基础性条件(物力财力人力时间)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与速度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有制约作用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对教育的内容、手段和组织形式的改革有决定作用

27.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3、人力资本论舒尔茨(美国)1960年12月“人力资本投资”演讲“人力资本”:

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它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

人力资本是资本的形态,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是人的资本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28.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动力和指明方向的作用):

1、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者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2、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3、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促进学校教育专业与结构的调整与更新

29.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30.传统的学校教育与网络教育的不同?

  (1)传统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登记制教育,网络教育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

  (2)传统学校教育由他人掌握的“筛选制度”评定优劣,网络教育依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评定;

  (3)传统学校教育是“年龄段教育”,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或“无年龄段教育”;

  (4)传统学校教育存在时空限制,网络教育是跨时空的教育.

31.个体身心发展:

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方面的积极变化的过程。

32.个体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33.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

人自身内在需要,孟子、柏拉图、弗洛伊德、威尔逊、格塞尔等2、外烁论:

外在力量:

环境、教育等,荀子、洛克、华生;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结合

34.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不均衡性(不同阶段,不同方面)顺序性(身体和心理)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个别差异性(性别、身心构成)互补性(感官互补,心理和生理机能互补—精神和疾病)

35.“拔苗助长”、“凌节而施”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在教育教学中采用“一刀切”、“一锅煮”的办法,违背了人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36.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遗传、成熟、环境、个体主观能动性

(一)遗传的概念:

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

(二)成熟的概念:

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胜利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备的阶段。

主要标志:

生理方面具有生理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从活动的水平角度看,由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种不同层次和内容的活动构成。

(三)环境的概念:

指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37.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一)教育对人价值的发现

(二)教育对人潜力的发掘(三)教育对人力量的发挥(四)教育对人个性的发展

38.心理学家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

少年期总体性的阶段特征是:

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

39.教育目的的概念:

广义:

主体对教育的期望或理想设计;狭义:

国家对教育培养的要求

一、教育目的的作用:

导向、协调、激励、评价作用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一)国家的教育目的

(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三)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过程中)

1.教学目标:

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所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一堂课、一个单元、一个学期、一门课程等)。

三、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1、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教育目的是社会的历史性和时代的动态结合;教育目的受制于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教育目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演进2、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思想:

社会本位论:

代表人物:

柏拉图、涂尔干、孔子等个人本位论:

代表人物:

卢梭、夸美纽斯、福禄倍尔、马斯洛、罗杰斯、孟子文化本位论:

代表人物:

狄尔泰、斯普朗格

3、教育目的的确定必须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建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强调: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1.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2.分析了社会化大生产位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观需求和创造的可能条件3.提出和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4.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40.我国的教育目的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在道德、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9年《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一)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三)培养现代人的品质

古代的教育目的——儒家教育目的以“人本位“为基础,促进社会的存续和发展为目的

41.学生的本质属性

(一)学生是现实社会的成员之一(具有主观能动性、思想感悟、个性特征)

(二)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1、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性与可塑性2、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和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3、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三)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

42.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青少年是介绍教育的未成年的公民《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是维护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的主体地位

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1)(基本权)人身权(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明誉权和荣誉权等)

(2)受教育权,最主要的权利。

学生的义务: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学术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遵守学校和其他教育结构的规章制度

43.教师:

生产力发展的需要

教师职业的性质:

1、是一种专门性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3、教师的神圣使命是教书育人(区别与其他职业的根本标志)

教师职业的特点(最大特点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传递者、工程师、示范者、管理者、父母与朋友、研究者。

四个层次(技术、技能、技巧、技艺)

师生关系的发展:

赫尔巴特:

教师中心说、杜威:

学生中心说、前苏联和我国:

主导主体说

学校师生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

(一)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是授受关系;

(二)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关系;(三)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43.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课程的一般概念:

1、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2、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课程的类型:

(一)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根据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层次)

(二)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研究性课程(根据课程任务)

1.基础性课程:

注重学生基础能力的培养(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共同的、必修的

2.拓展性课程:

注重拓展学生知识与能力,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学生各种不同的特殊能力,并迁移到其他方面的学习。

3.研究性课程: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

培养研究能力与创新精神。

(三)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根据课程的组织核心)

1.学科课程亦称“分科课程”。

是以学科逻辑为中心编辑的课程。

如:

我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的“七艺”

2.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

代表人:

杜威和克伯屈

3.综合课程又称广域课程。

它是为了克服学科课程的封闭性和活动课程的随意性而通过合并相邻领域学科的办法,把若干门教材组织在一门学科中综合而成的。

(四)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从课程的表现形式)

44.培养学生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需的“三基“(读写算)为中心的基础教育,是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学科课程是学校课程的基本形式。

活动课程是以儿童的需要、兴趣和能力为基础,以儿童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为中心而实施的课程,主要倡导者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教育即生活“

45.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

社会(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知识(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知识发展的水平)、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儿童是影响制约课程的关键因素)

46.课程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以目标的概括性程度角度分,包括四种不同目标1、教育目的:

是整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遵循的统一的质量要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一定社会培养人的总要求);2、培养目标:

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是对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培养要求)3、课程目标:

是“培养目标”的下位概念(时限性、具体性、预测性、操作性)4、教学目标:

(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

是师生在学科教学活动中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

)总之,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前者是后者制定的前提和依据。

(二)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1.对学生的研究2.对社会的研究3.对学科的研究

(三)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课程目标:

三维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2、“过程-方法”目标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其中“知识-技能”目标是基础,是我国中小学课程的主要目标。

47.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

1.合目的性。

2.合科学性。

3.合发展性。

(四)课程文件的三个层次

1、教学计划

(1)概念:

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我国义务教育教学计划应具备的特点:

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2)教学计划的构成(内容):

指导思想、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其说明、课时安排、课程开设顺序和时间分配、考试考查制度和实施要求。

设计教学计划的注意事项:

第一.分析学校的教育教学目标,考虑中小学教育的性质及任务对课程的要求;

第二.研究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第三.调查了解现阶段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状况,研究社会对人的素质的客观要求,并就将来社会对人的质量、规格的要求作出预测;

第四.分析比较研究国外相关教学计划,总结历史上我们曾有的教学计划的得失,从中吸取有用经验教训,避免走弯路;

2、课程标准

(1)概念,又称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

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2)构成(内容)

说明部分:

本学科开设的意义、目的、任务、指导思想、选编教材的原则及教学法的建议。

正文部分:

系统章节及要点和时数,并附有练习、实习、实验、参观等实践活动的要求等。

3、教科书

(1)教材与教科书

(2)教科书的作:

(3)教科书编制原则

第四节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

一、课程实施

(一)课程实施的概念

课程实施:

是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二)课程实施的结构

1、安排课程表(整体性原则、迁移性原则和生理适宜原则);

2、分析教学任务(认知、情感和技能);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独立性、稳定性、发展性、灵活性);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三)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1.课程计划本身的特点;

2.教师的特征(参与、态度、能力和交流合作);

3.学校特点(领导与行政部门的态度与工作、支持系统、环境,学生的学习);

4.校外环境(政府机构、社会各界)

二、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

(一)课程评价的概念

检查课程的目标、编订和实施是否实现了教育目的,实现的程度如何,以判定课程设计的效果,并据此作出改进课程的决策。

(二)课程评价的目的和功能

1、课程评价的目的:

改进课程、改进教学。

2、课程评价的功能:

诊断、修正、决策。

(三)课程评价的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与访谈;

3、纸笔测试;

4、表现评估;

(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评价改革的要点

1、建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2、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3、建立促进课程发的评价体系;

4、改革和完善考试制度。

第四节国内外课程改革与发展趋势

一、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1、课程结构日趋合理化;

2、课程内容日趋综合化;

3、课程形式日趋多样化;

二、近年来我国中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

(一)我国原有中小学课程的主要弊端

1.课程管理僵化

2.课程结构不合理

3、课程内容陈旧、落后

(二)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

1.课程功能转变

2.课程结构改革

3.课程内容改革

4.课程实施改革

5.课程评价改革

6.课程管理改革

三、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趋势

(一)课程体委三级管理;

(二)课程综合化;

(三)稳定并加强基础教育;

(四)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

(五)课程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本。

第七章教学(上)

【评价目标】

1、理解教学的概念、意义、任务;

2、理解教学过程的特点与结;

3、理解主要的教学原则并掌握其实施的要求;

4、掌握教学环节的操作方法和主要的教学方法。

第一节教学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一、教学的概念

在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活动。

  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

  2、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

  3、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二、教学的意义

地位:

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在学校整个教育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

意义:

1、教学是社会经验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主体。

三、教学的任务(或说普通学校教学任务有哪些?

1、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

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

4、关注学生个性和谐发展

第二节教学过程

一、教学过程的概念

概念:

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体力,形成科学世界观及培养道德品质、发展个性的过程。

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

  孔子:

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

  夸美纽斯:

从对事物的感知出发展开教学

  赫尔巴特:

“四阶段”、“五段教学法”

  杜威:

“从做中学”、“五步教学法”

  凯洛夫:

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本质:

(一)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

(二)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1、间接性

2、引导性

3、简捷性

4、交往性

二、教学过程的特点

(一)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

1、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

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直接经验为基础;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

2、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互转化的内在机制;

(三)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主导者的作用;

2、学生是教学教程的主体,应充分发挥其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

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

三、教学过程的结构(基本阶段)

1、激发学习动机(动力);

2、领会知识(中心环节);

3、巩固知识(复习);

4、运用知识(通过教学性实践活动);

5、检查知识。

第三节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

一、教学原则

(一)教学原则概述

概念:

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它既指导教师的教也指导学生的学,应贯穿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和始终。

(二)中学教学原则

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观察活动,或运用形象化语言,帮助学生形成所学事物及其过程的清晰表象,获得感性知识,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发展认识能力。

  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3)充分运用语言直观。

2、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指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是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均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记忆,并能在需要时及时再现出来。

  贯彻巩固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知识;

  (2)重视组织复习巩固;

  (3)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如何组织学生复习?

P124

  要向学生提出复习与记忆的任务,安排好复习的时间,注意复习方法的多样化。

指导学生掌握记忆方法,学会通过整理编排知识、写成提纲、口诀帮助记忆。

4、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又称为“系统性原则”。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

  (1)按教材的体系进行教学;

  (2)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

  (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学记》提出的“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均体现了教学的循序渐进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最佳的发展。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1)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2)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主导,帮助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并注重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学以致用。

  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

  (1)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校本教材。

二、教学方法的概述

(一)概念:

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的手段及教与学相互活动方式的总称。

(二)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

教学目的、任务

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学生特点

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三、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中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参观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

中学教学方法的主要特点

1、师生的互动和联系加强;

2、自主和合作学习方法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