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知识点归纳1 北师大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82312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知识点归纳1 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知识点归纳1 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知识点归纳1 北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知识点归纳1 北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知识点归纳1 北师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知识点归纳1 北师大版.docx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知识点归纳1 北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知识点归纳1 北师大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知识点归纳1 北师大版.docx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知识点归纳1北师大版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

【课标链接】

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的适应性

3.观察长骨的结构,辨认骨的结构;根据骨的成分知识,自觉养成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

4.说出骨骼和骨骼肌的组成,概述人体躯体运动的发生

5.阐述动物行为的类型及对生物生存的意义

6.概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解释动物多样性的含义

7.概述微生物的生活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8.举例说明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知识框架图】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动物和微生物知识点归纳

【课标链接】

1.说出动物运动的主

要方式

2.说明动物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的适应性

3.观察长骨的结构,辨认骨的结构;根据骨的成分知识,自觉养成坐立行走的正确姿势

4.说出骨骼和骨骼肌的组成,概述人体躯体运动的发生

5.阐述动物行为的类型及对生物生存的意义

6.概述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解释动物多样性的含义

7.概述微生物的生活及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8.举例说明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知识框架图

 

 

【知识点1】动物的运动

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意义。

1.动物的运动方式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水中:

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是游泳(游动)

陆地:

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等

空中:

靠翅飞行或借助翼膜飞行等,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

鼓翼飞行与滑翔(省力的方式)(一对翅)

2、动物运动的形成:

(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他系统的配合)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2)骨的结构:

(3)骨的成分和特性

时期

有机物

无机物

骨的特性

儿童少年期

多于1/3

少于2/3

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易变形

成年期

约占1/3

约占2/3

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年期

少于1/3

多于2/3

弹性小,易骨折

骨质中的有机物主要是骨胶蛋白,它使骨具有韧性。

(4)关节

(5)

(5)骨骼肌:

每块骨骼肌是一个器官,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记住特例:

(1)手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都舒张

(2)手臂提重物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都收缩;

(3)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4)运动所需消耗的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知识点2】动物的行为

1、动物的行为:

动物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

如动物的运动、鸣叫、身体姿态或颜色的变化,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与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自然选择)中逐渐形成。

2、动物行为的分类

(1)根据动物行为的发生,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最简单的学习行为是一种习惯化(乌鸦见到稻草人前后行为的变化)。

(2)按照动物行为的功能分

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等。

攻击行为与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为:

是否为同种动物。

社群行为(判断动物群体是否是一个社群:

群体中是否有首领,群体中是否有分工合作)

动物行为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的延续。

3、动物行为的研究

(1)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

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观察法为主)(法国昆虫学家)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实验法)(奥地利利动物学家,动物行为学的杰出学者)

(2)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本质区别:

是否对研究对象(动物)施加外界影响。

(3)联系:

实验法是以观察法为基础,离不开观察法。

【知识点3】生物圈中的动物

生物圈中已知的动物约有150多万种。

我国脊椎动物的种类有6300多种,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的14%。

1、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主要作用

(1)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将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所以被称作为消费者)

(2)对植物的积极作用:

帮助植物传播花粉,使植物顺利受精,促进植物的生长与繁殖

(3)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生态平衡: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与各自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①食物链与食物网:

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各种生物之间的复杂的捕食与被食的营养联系形成食物链与食物网。

生物之间这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趋于平衡,从而促进生物之间的协调发展。

②生物圈中的任何一种动物,与它栖息的环境都是相互作用的。

动物不仅适应环境,从环境中获得生活必须的物质与能量,而且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

2、我国的动物资源:

(1)我国许多的特有珍稀动物:

哺乳类——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白唇鹿、白鳍豚。

鸟类——褐马鸡、黑颈鹤。

爬行类——扬子鳄。

两栖类——大鲵。

鱼类——白鲟、中华鲟。

(2)动物多样性包括:

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其中,遗传多样性是基础;生态系统多样性为生物的生存提供栖息环境。

(3)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包括:

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

其中就地保护是主要措施;易地保护是补充措施;法律法规包括:

《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自然保护纲要》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知识点4】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1.微生物的种类:

单细胞:

如细菌、蓝藻(体内无成形细胞核),酵母菌(体内有真正的细胞核);多细胞:

霉菌、大型真菌

无细胞结构:

如病毒。

2.微生物的分布:

分布广泛,主要在土壤中

3微生物的生活方式

.腐生(如一些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如一些细菌、真菌和所有的病毒),属于消费者;

作为生产者:

一些微生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自养>(如蓝藻、硫细菌、硝化细菌)

一些微生物具有固氮作用<共生>(如根瘤菌、黏球菌)。

4.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方面

酵母菌:

酿酒(无氧产生酒精)、制作面包(有氧产生二氧化碳)

乳酸菌:

制酸奶(无氧产生乳酸)、制作泡菜

抗生素:

由真菌和放丝菌产生的,能杀死细菌的物质。

②有害方面

艾滋病病毒痢疾杆菌黄曲霉

【典题例证】

【例1】下列关于骨骼肌叙述不正确的是(

A.骨骼肌的两端分别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B.骨骼肌在运动中起动力的作用

C.骨骼肌由中间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组成

D.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

【解析】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骨骼肌的两端是白色的肌腱,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

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

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

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就会收缩,并产生一定的拉力,牵动骨围绕着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运动。

【答案】A

【例2】完成屈肘动作的正确顺序是:

①骨骼肌收缩②骨受到肌肉牵拉绕着关节产生动作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A.③①②B.②③①C.①③②D.②①③

【解析】本题考查骨、骨骼肌和关节在运动过程中的协调作用和动作产生的过程。

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

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答案】A

【例3】下列各项中有关运动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B.所有动物的体内都有骨骼

C.每块骨骼肌两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D.动物的运动只靠运动系统来完成

【解析】并不是所有的动物体内都具有骨骼,如蚯蚓

每块骨骼肌两端附着在相邻的不同骨上。

动物的运动不仅仅需要运动系统,还需要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的配合。

【答案】A

【例4】下列有关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A.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B.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D.动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解析】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包括A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B.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动物的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物。

【答案】D

【例5】从动物行为的发生看,“鹦鹉学舌”和“孔雀开屏”分别属于()

A、学习行为、学习行为B、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C、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D、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

【解析】孔雀开屏,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

鹦鹉学

舌,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

【答案】C

【例6】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动物的行为从其获得途径上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B.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C.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

D.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使他们更好的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动物行为的相关知识。

动物的行为从行为获得途径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的意义能使动物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学习行为的意义能使动物更好的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答案】B

【例7】下列关于人类对细菌、真菌的利用,不正确的是

A.用酵母菌制作泡菜B.用醋酸菌酿醋

C.用乳酸菌制作酸奶D.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

【答案】A

【例8】下图是与运动有关的形态结构图,请分析回答:

(1)动物的运动有许多不同的形式。

如鱼类可依靠尾部的摆动和[]

的协调作用游泳;昆虫大多依靠翅飞行,依靠足爬行,有的还能跳跃;鸟的前肢进化成了[],可自由飞行,后肢适于行走、奔跑或攀爬;人类主要依靠、肌肉和关节的配合,

完成各种精细动作。

(2)动物的运动的器官有许多共同的结构特征。

如多具有发达的,能为运动提供动力;多具有牢固的支持和附着结构,如昆虫体表的,鸟类的龙骨突,人体四肢的骨骼;多具有便于灵活运动的分节和支点,如人的四肢多具有[]

(3)动物的运动器官与生存环境形成了很好的适应。

如大多数鸟类的翼、鱼类的鳍、昆虫的翅都具有较大的,有利于划水或煽动空气。

(4)对动物来说,运动能扩大其生存范围,因而能增大它们、逃避敌害和繁殖后代的机会。

【解析】本题以与不同动物运动相关的知识为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不同动物运动等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识图、比较、分析等各方面的能力。

(1)动物的运动有许多不同形式。

图中的鱼类可依靠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各种鳍起协调作用。

蝴蝶等昆虫依靠足爬行和跳跃,依靠翅飞行。

鸟类的前肢进化成了翼,是飞行的主要器官。

人类主要依靠骨、肌肉和关节的协调配合,完成各种动作。

(2)不论动物依靠哪种器官运动,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结构特征,如:

①多具有发达的肌肉,为运动提供动力;②多具有牢固的支持和附着结构,如昆虫体表的外骨骼,鸟类的龙骨突,人体四肢的骨骼;③多具有便于灵活运动的分节和支点,如蝗虫的足分节,人的四肢有许多【8】关节。

(3)动物的运动器官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如大多数鱼类的鳍,鸟类的翼,昆虫的翅都具有较大的表面积,有利于各种运动。

(4)动物的运动都能扩大其活动和生存范围,因而也就增大了其获取食物、逃避敌害和繁殖后代的机会。

【答案】

(1)[3]鳍[5]翼骨

(2)肌肉外骨骼[8]关节(3)表面积(4)获取食物

 

【知识点1】动物的运动

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种族繁衍都有重要意义。

1.动物的运动方式

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

水中:

动物的主要运动方式是游泳(游动)

陆地:

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等

空中:

靠翅飞行或借助翼膜飞行等,鸟类飞行的基本方式:

鼓翼飞行与滑翔(省力的方式)(一对翅)

2、动物运动的形成:

(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神经系统的调节与其

他系统的配合)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2)骨的结构:

(3)骨的成分和特性

时期

有机物

无机物

骨的特性

儿童少年期

多于1/3

少于2/3

弹性大,硬度小,不易骨折,易变形

成年期

约占1/3

约占2/3

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年期

少于1/3

多于2/3

弹性小,易骨折

骨质中的有机物主要是骨胶蛋白,它使骨具有韧性。

(6)关节

(7)

(5)骨骼肌:

每块骨骼肌是一个器官,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记住特例:

(1)手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都舒张

(2)手臂提重物时,肱二头肌与肱三头肌都收缩;

(3)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

(4)运动所需消耗的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知识点2】动物的行为

1、动物的行为:

动物

体在内外刺激下所产生的活动表现。

如动物的运动、鸣叫、身体姿态或颜色的变化,动物的行为受神经系统与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自然选择)中逐渐形成。

2、动物行为的分类

(1)根据动物行为的发生,动物的行为可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行为。

最简单的学习行为是一种习惯化(乌鸦见到稻草人前后行为的变化)。

(2)按照动物行为的功能分

取食行为、领域行为、攻击行为、防御行为、繁殖行为、节律行为、社群行为等。

攻击行为与防御行为的本质区别为:

是否为同种动物。

社群行为(判断动物群体是否是一个社群:

群体中是否有首领,群体中是否有分工合作)

动物行为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的延续。

3、动物行为的研究

(1)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

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观察法为主)(法国昆虫学家)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实验法)(奥地利利动物学家,动物行为学的杰出学者)

(2)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本质区别:

是否对研究对象(动物)施加外界影响。

(3)联系:

实验法是以观察法为基础,离不开观察法。

【知识点3】生物圈中的动物

生物圈中已知的动物约有150多万种。

我国脊椎动物的种类有6300多种,占世界脊椎动物种类的14%。

1、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主要作用

(1)促进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将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所以被称作为消费者)

(2)对植物的积极作用:

帮助植物传播花粉,使植物顺利受精,促进植物的生长与繁殖

(3)在维持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4)生态平衡:

在生

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与各自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①食物链与食物网:

在一定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各种生物之间的复杂的捕食与被食的营养联系形成食物链与食物网。

生物之间这种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趋于平衡,从而促进生物之间的协调发展。

②生物圈中的任何一种动物,与它栖息的环境都是相互作用的。

动物不仅适应环境,从环境中获得生活必须的物质与能量,而且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

2、我国的动物资源:

(1)我国许多的特有珍稀动物:

哺乳类——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白唇鹿、白鳍豚。

鸟类——褐马鸡、黑颈鹤。

爬行类——扬子鳄。

两栖类——大鲵。

鱼类——白鲟、中华鲟。

(2)动物多样性包括:

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其中,遗传多样性是基础;生态系统多样性为生物的生存提供栖息环境。

(3)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包括:

就地保护、易地保护、法制教育和管理。

其中就地保护是主要措施;易地保护是补充措施;法律法规包括:

《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自然保护纲要》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知识点4】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1.微生物的种类:

单细胞:

如细菌、蓝藻(体内无成形细胞核),酵母菌(体内有真正的细胞核);多细胞:

霉菌、大型真菌

无细胞结构:

如病毒。

2.微生物的分布:

分布广泛,主要在土壤中

3微生物的生活方式

.腐生(如一些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属于分解者;

寄生(如一些细菌、真菌和所有的病毒),属于消费者;

作为生产者:

一些微生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自养>(如蓝藻、硫细菌、硝化细菌)

一些微生物具有固氮作用<共生>(如根瘤菌、黏球菌)。

4.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益方面

酵母菌:

酿酒(无氧产生酒精)、制作面包(有氧产生二氧化碳)

乳酸菌:

制酸奶(无氧产生乳酸)、制作泡菜

抗生素:

由真菌和放丝菌产生的,能杀死细菌的物质。

②有害方面

艾滋病病毒痢疾杆菌黄曲霉

【典题例证】

【例

1】下列关于骨骼肌叙述不正确的是()

A.骨骼肌的两端分别附着在同一块骨上

B.骨骼肌在运动中起动力的作用

C.骨骼肌由中间

的肌腹和两端的肌腱组成

D.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推开骨

【解析】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

骨骼肌的两端是白色的肌腱,中间较粗的部分是肌腹。

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

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

骨骼肌有受到刺激而收缩的特性。

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就会收缩,并产生一定的拉力,牵动骨围绕着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运动。

【答案】A

【例2】完成屈肘动作的正确顺序是:

①骨骼肌收缩②骨受到肌肉牵拉绕着关节产生动作③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兴奋()

B.③①②B.②③①C.①③②D.②①③

【解析】本题考查骨、骨骼肌和关节在运动过程中的协调作用和动作产生的过程。

骨的位置的变化产生运动,但是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

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拉。

同一块骨骼肌的两端肌腱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答案】A

【例3】下列各项中有关运动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

A.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B.所有动物的体内都有骨骼

C.每块骨骼肌两端附着在同一块骨上D.动物的运动只靠运动系统来完成

【解析】并不是所有的动物体内都具有骨骼,如蚯蚓。

每块骨骼肌两端附着在相邻的不同骨上。

动物的运动不仅仅需要运动系统,还需要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的配合。

【答案】A

【例4】下列有关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A.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B.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

D.动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解析】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包括A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重要作用B.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动物能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动物的必须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物。

【答案】D

【例5】从动物行为的发生看,“鹦鹉学舌”

和“孔雀开屏”分别属于()

A、学习行为、学习行为B、先天性行为、学习行为

C、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D、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

【解析】孔雀开屏,是生来就有的,由遗传因素决定的,属于先天性行为。

鹦鹉学舌,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属

于学习行为。

【答案】C

【例6】下列有关动物行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动物的行为从其获得途径上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B.动物的学习行为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

C.动物的先天性行为使动物能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

D.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使他们更好的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解析】本题考查动物行为的相关知识。

动物的行为从行为获得途径可以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先天性行为的意义能使动物适应环境,得以生存和繁殖后代,学习行为的意义能使动物更好的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答案】B

【例7】下列关于人类对细

菌、真菌的利用,不正确的是

A.用酵母菌制作泡菜B.用醋酸菌酿醋

C.用乳酸菌制作酸奶D.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

【答案】A

【例8】下图是与运动有关的形态结构图,请分析回答:

(5)动物的运动有许多不同的形式。

如鱼类可依靠尾部的摆动和[]

的协调作用游泳;昆虫大多依靠翅飞行,依靠足爬行,有的还能跳跃;鸟的前肢进化成了[],可自由飞行,后肢适于行走、奔跑或攀爬;人类主要依靠、肌肉和关节的配合,完成各种精细动作。

(6)动物的运动的器官有许多共同的结构特征。

如多具有发达的,能为运动提供动力;多具有牢固的支持和附着结构,如昆虫体表的,鸟类的龙骨突,人体四肢的骨骼;多具有便于灵活运动的分节和支点,如人的四肢多具有[]

(7)动物的运动器官与生存环境形成了很好的适应。

如大多数鸟类的翼、鱼类的鳍、昆虫的翅都具有较大的,有利于划水或煽动空气。

(8)对动物来说,运动能扩大其生存范围,因而能增大它们、逃避敌害和繁殖后代的机会。

【解析】本题以与不同动物运动相关的知识为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不同动物运动等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识图、比较、分析等各方面的能力。

(1)动物的运动有许多不同形式。

图中的鱼类可依靠躯干部和尾部的左右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各种鳍起协调作用。

蝴蝶等昆虫依靠足爬行和跳跃,依靠翅飞行。

鸟类的前肢进化成了翼,是飞行的主要器官。

人类主要依靠骨、肌肉和关节的协调配合,完成各种动作。

(2)不论动物依靠哪种器官运动,它们都有着共同的结构特征,如:

①多具有发达的肌肉,为运动提供动力;②多具有牢固的支持和附着结构,如昆虫体表的外骨骼,鸟类的龙骨突,人体四肢的骨骼;③多具有便于灵活运动的分节和支点,如蝗虫的足分节,人的四肢有许多【8】关节。

(3)动物的运动器官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如大多数鱼类的鳍,鸟类的翼,昆虫的翅都具有较大的表面积,有利于各种运动。

(4)动物的运动都能扩大其活动和生存范围,因而也就增大了其获取食物、逃避敌害和繁殖后代的机会。

【答案】

(1)[3]鳍[5]翼骨

(2)肌肉外骨骼[8]关节(3)表面积(4)获取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学研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