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集煤矿毕业设计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80451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6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集煤矿毕业设计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张集煤矿毕业设计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张集煤矿毕业设计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张集煤矿毕业设计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张集煤矿毕业设计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张集煤矿毕业设计资料.docx

《张集煤矿毕业设计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集煤矿毕业设计资料.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张集煤矿毕业设计资料.docx

张集煤矿毕业设计资料

 

XX矿业(集团)XX公司

X集煤矿矿井地质概况

 

X集煤矿

2013年6月

 

 

第一章概况

X集煤矿是XX矿业(集团)XX公司的现代化主力矿井之一,是国家“九五”重点建设项目,原年设计能力400万吨。

矿井于1996年7月1日破土动工,2001年11月8日正式投产。

2004年10月通过高定位技改,X集煤矿中央区年生产能力由年产400万吨提高到700万吨,随着年产300万吨的X集煤矿二期工程的建成,2005年10月28日该矿井成为XX省第一个千万吨级特大型现代化矿井,现形成了一矿两井生产格局模式。

X集煤矿投产以来,产量逐年增加,投产至今已生产原煤约9000万吨,大强度开采,水平延深快。

第一节目的任务及原则和报告编制X围及依据

一、目的与任务

二、勘探工程布置原则

三、编制X围

井田二水平的X围,西至F22断层,东到F221断层,北至各煤层露头,南到矿区边界,面积约为71.088Km2。

四、编制依据

第二节位置和交通

X集煤矿位于凤台县城西20km处,行政区划隶属于凤台县X集乡。

地理座标东经116°27′05″~116°35′38″,北纬32°43′47″~32°49′26″。

区内交通方便,XX~XX铁路从矿井南缘通过,矿井中心距X集车站约5km,该车站东到XX141km,西至XX69km,分别与京沪、徐阜及京九铁路相接。

潘集~谢桥、凤台~X集公路在矿区通过,且与凤台~颍上、凤台~XX、凤台~蒙城、XX~颍上等公路相接,可通往各县市。

西淝河在工业广场以东2km处贯穿全境,常年有水,可通百吨机帆船,凤台港是淮河上较大的河港之一,内运外输极为方便。

第三节自然地理

一、地形与水系

X集煤矿地处淮河中游,XX平原南部,区内地形平坦,地面标高一般在+21m~+26m,西北高,东南低。

西淝河在本区由东北部进入,向东南贯穿全境,于鲁台孜入淮河,是地面水汇集、排泄的渠道,历年最高水位+24.82m,1991年为+24.03m(闸上),2003年为+24.46m,2007年为+24.70m。

两岸有常年积水洼地,XX称花家湖,积水面积约22km2。

两岸筑有大堤,最大堤距3000~3500m,右堤顶高+26.61m,左堤顶高+27.11m。

此外,区内遍布人工开挖的渠道,用以灌溉、防洪、排涝。

二、气象

本区属季风温暖带半湿润气候,季节性明显,夏季炎热,冬季寒冷。

年平均气温15.1℃,极端最高气温41.2℃(1966年8月8日),极端最低气温-22.8℃(1969年1月31日)。

年平均降雨量926.3mm,最大1723.5mm(1954年),最小471.9mm(1966年),日最大降雨量320.44mm,小时最大降雨量75.3mm。

降雨多集中在6、7、8三个月,约占全年的40%。

年平均蒸发量(水面)1610.14mm,最大2008.1mm(1958年)最小1261.2mm(1980年)。

蒸发量大于降雨量,潮湿系数近似0.5。

春夏两季多东南风、东风,秋季多东南、东北风,冬季多东北、西北风。

平均风速3.18m/s,最大风速20m/s。

年初霜期在11月上旬,终霜期为次年4月中旬,无霜期191~238天。

初雪一般在11月上旬,终雪在次年3月中旬,雪期72~127天,最长138天,最短26天,最长连续降雪6天,日最大降雪量16cm。

冻结及解冻无定期,一般夜冻日解。

冻结深度4~12cm,最大冻结深度30cm。

三、地震

根据历史资料,XX、颖上地区地震活动强度不大,以轻度破坏和有感地震为主,颖上县志记载有感地震16次,其中1931年在明龙山曾发生6.25级地震,震中最大烈度7度。

其它地区地震,如1668年郯城8.5级地震,1917年霍山6.25级地震,1937年荷泽7级地震,对本区均有波及,但无较大破坏。

根据XX省地震局皖震发地字(84)020号文,XX地区未来百年内的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

第四节矿井建设概况

一、矿权设置情况

X集煤矿最新的2011年2月23日取得部颁发的新采矿许可证,证号C07096,面积71.0883km2,开采深度-200~-1000m,为地下开采,有效期自2006年3月31日至2030年4月1日。

新采矿证上矿区X围由20个拐点构成,

图1-3X集煤矿与周边相邻矿区位置关系图

二、矿井设计、建设、生产概况

设计生产能力和核定生产能力

据1997年3月煤炭工业XX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的《X集矿井优化修改初步设计》,X集煤矿矿井的设计生产能力为400万吨/年,服务年限122.5年。

2004年10月X集矿中央区通过高定位技改,生产能力提高到700万吨/年(皖经煤炭函[2007]269号)。

X集煤矿二期(X北煤矿井型为300万吨/年的矿井)工程建设项目为X集煤矿续建工程,于2003年7月1日开工建设,2005年10月28日X集北矿并入X集煤矿,X集煤矿成为XX省第一个年产达到一千万吨的特大型现代化矿井。

现形成了一矿两井模式格局。

2010年经上级主管部门核定生产能力为中央区760万吨/年(皖经信煤炭函[2008]881号),北区480万吨/年(皖经信煤炭函[2009]256号)。

2010年实际生产能力1369.7万吨/年(中央区780.4万吨/年,北区589.3万吨/年)。

3、矿井开拓开采现状

(1)矿井开拓方式

X集煤矿目前采用一矿两井管理模式,划分为中央区和北区两对井,设计采用立井、集中大巷和主要石门的开拓方式,采用分区开拓、分区通风、分区(中央区和北区)集中出煤的开采方式。

矿井划分为两个水平,一水平标高为-600m,二水平标高为-820m,目前矿井集中于一水平生产,二水平尚未进行开拓延深。

中央区设计生产能力为4.0Mt/a,3个井筒,均位于中央区工业广场内,分别为主井、副井和中央风井,主井、副井进风,中央风井回风,井底车场水平标高-600m。

2009年省经信委核定生产能力为7.6Mt/a。

目前,矿井东一13-1、11-2采区,西一13-1、11-2采区,西二13-1、11-2上山采区和东一11-2下山采区系统巷道已经形成,为目前的生产采区;正在准备东一13-1下山采区、东二11-2采区、西二11-2下山采区、东一13-1上采区及西二9-1~8下山采区,未来五年中将要打开的采区为北二11-2采区、二水平东一9-1~8煤采区、西一9-1~8煤采区、东二9-1~8煤采区。

北区设计生产能力为3.0Mt/a,3个井筒,均位于北区工业广场内,分别为主井、副井和回风井,主井、副井进风,回风井回风,井底车场水平标高-492m;另外,在西三浅部布置一个进风井和一个回风井。

2009年省经信委核定北区生产能力为4.8Mt/a。

目前,矿井北一8煤采区、西二9-1~8煤上山采区、北一6煤采区系统巷道已经形成,是矿井的生产采区;正在准备北一11-2采区、西二7-1~6煤上山采区、西三8煤上采区、西三13-1煤上采区和西二1煤采区。

未来五年中将要打开的采区为西二7-1~6煤下山采区、西三13-1下山采区、西三11-2上山采区、西三8煤下山采区和西三1煤采区。

(2)矿井开采现状

第二章以往地质勘探及本次补勘工作

第一节历次勘探工作简况及成果

一、钻探

(包括采矿权X围外)共415个,总工程量299788.62m;X集煤矿矿权内共有钻孔395个,其中水文孔83个,工程量267847.1m,抽水55次,见表2-1。

本次报告矿权内历次地质钻探工程量统计表表2-1

施工

时间

勘查

阶段

施工

单位

钻探工程量

提交报告

孔数

(个)

工程量

(m)

其中水文工程量

孔数

(个)

工程量

(m)

抽水

(次)

1960~1961

找煤

323队

1

547.79

1966~1968

普查

一队

11

8408.71

1971~1973

精查

一队

87

57350.80

8

2894.58

9

《谢桥第二勘探区综合勘探精查地质报告》

1976~1979

精查

补充

合计

120

77799.54

5

2733.72

2

《X集、王庄井田精查地质报告》

1979~1980

王庄

补钻

一四七

6

6741.31

《王庄井田补钻资料》

1982

新集

勘探

一四七

1

991.24

《新集井田第一期工程精查地质报告》

1983~1984

20煤

补钻

一队

17

10811.40

3

336.00

3

《X集煤矿东一采区20煤层补钻资料》

1985~1986

水源勘探

水文队

26

2963.28

26

2963.28

6

供水水文地质勘探(未见基岩)

1992

井筒

检查

钻探

合计

5

2500.74

2

435.18

9

《X集煤矿井筒检查钻地质报告》

1994~1995

井筒

检查

钻探

合计

4

1960.14

《X集煤矿北区井筒检查钻地质报告》

2002

北区副井筒检查钻探

XX矿业集团勘探工程处

1

560.16

《X集煤矿北区副井井筒检查钻地质报告》

2004~2005

北区零星补勘

合计

9

7686.5

《X集北区电子版地质报告汇编》

2005~2006

井筒

检查

钻探

水文队

2

1157.5

《X集煤矿西风井井筒检查钻地质报告》

2007

灰岩补充勘探

合计

11

7499.25

11

7499.25

11

《X集煤矿灰岩补充勘探报告》

2001~2007

中央区一水平补充勘探

合计

16

14613.34

《X集煤矿中央区一水平补充勘探报告》

2008.12~2010.10

新生界及浅部煤系地层水文与工程地质补充勘探

合计

28

14341.99

28

14341.99

7

(简易抽水8次)

《X集煤矿新生界及浅部煤系地层水文与工程地质补充勘探报告》

2008~2011

二水平补充勘探及陷落柱探查东翼东构造探查

合计

50

55395.11

总计

395

271328.8

83

31204

55

注:

表中“一队”为XX省煤田地质局第一勘探队。

二、物探

12次地面三维地震勘探

三、水文地质

先后进行过7次水文地质工作

历年水文工作情况表表2-2

施工时间

施工单位

钻孔

(个)

取芯情况

专门水文工程

备注

全取

芯孔

层段

取芯

界面

取芯

专门

水文孔

工程量

(m)

抽水

次数

1960~1982年

一队

323队

147队

226

8

17

133

68

13

5628.3

11

其中未见基岩2个孔

1983~1984年

一队

17

3

1

13

3

336

3

钻水源勘探(未见基岩)

1985~1986年

水文队

26

22

2

2

26

2963.28

6

供水文地质勘探(未见基岩)

1992年

矿务局队

一队

5

4

1

2

435.18

9

井筒检查钻(其中未见基岩2个孔)

1993~2007年

一队

43

1

1

18

23

11

7499.25

11

2008~2010年

一队

水文队

28

15

正式抽水7次,简易抽水8次

2008~2010年

一队

XX矿业集团公司

合计

345

38

22

164

93

55

16862.01

55

第三章地质构造

第一节地层

本井田为新生界松散层覆盖的全隐蔽区。

井田地层全系钻探揭露。

经钻探揭露井田内地层有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第三系、第四系地层,现分述如下。

一、寒武系(∈)

据本井田补IXLZ4孔揭露,深度为1015.83~1312.80m,控制厚度大于296.97m。

由石灰岩、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组成,溶洞发育。

二、奥陶系中下统(O1+2)

据本井西风井O2、六O2、补IXLZ1孔、补IXLZ2孔、补IXLZ3孔、补IXLZ4孔资料,厚69.15~196.91m,平均122.46m。

岩性主要为灰~浅灰色白云质灰岩,次为灰~浅灰绿色泥质灰岩,少见灰岩和钙质泥岩、铝质泥岩,偶见角砾状灰岩。

三、石炭系上统XX组(C3)

据井田内揭露地层总厚108.55~129.40m,平均118.99m;含薄层灰岩12~13层,灰岩总厚29.83~69.35m,平均56.75m。

根据厚度和岩石组合,本井田XX组灰岩亦划分为三组13层。

C3—Ⅰ组灰岩含C31、C32、C33上、C33下C3—Ⅱ组灰岩,含C34、C35、C36、C37、C38、C39灰岩6层。

C3—Ⅲ组灰岩含C310、C311、C312灰岩3层。

XX组假整合于奥陶系之上。

四、二叠系(P)

底部以海相泥岩与XX组分界。

二叠系总厚980m,分上统和下统,上统包括石千峰组、上石盒子组;下统包括下石盒子组、XX组,均为含煤地层,厚720m,含煤32层,总厚36.09m,含煤系数为5.0%,可分7个含煤段。

上部石千峰组为非含煤地层。

㈠、二叠系下统XX组(P1sh)

第一含煤段(图3-1):

厚65m,含可采煤层一层,含煤系数为10.75%。

底部为灰黑色海相泥岩,其上是砂泥岩互层,常见腕足、瓣缌类化石及虫迹,多含菱铁结核,中部以中、粗砂岩为主,局部含砾及泥质包体,时而冲刷煤层,上部为粉砂岩、砂质泥岩。

㈡、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第二含煤段(图3-2):

厚128m,含煤8~11层(编号4~9煤),其中可采煤层6层,含煤系数10.22%。

底部为中粗砂岩,具冲刷特征,是与下伏XX组的分界,其上鲕状花斑泥岩或铝质泥岩是全区标志层。

5煤层顶底多薄层状砂泥岩互层,具有浑浊层理和虫迹。

㈢、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

地层厚527m,分五个含煤段:

1、第三含煤段:

厚103m,含煤系数3.85%。

底部砂岩是上、下石盒子组的分界;下部以砂岩、石英砂岩为主,夹砂质泥岩,少有花斑,局部见炭质泥岩(10煤层位);中部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常见鲕粒结构;中上部含煤三层,其中11-2煤为主采煤层。

2、第四含煤段,厚74m,含煤系数8.22%。

底部以灰白色细中砂岩与第三含煤段分界,其上为紫红~灰绿色含鲕花斑泥岩,通常称“大花斑”,是全区标志层;中上部以泥岩类为主,夹砂岩,含煤6层(12~15煤),其中13-1煤是主要可采煤层。

3、第五含煤段,平均厚度为110m,含煤系数2.12%。

本段多呈青灰色、灰绿色,以泥岩、砂质泥岩为主,夹细砂、砂泥岩互层。

底部以石英砂岩、细中砂岩与第四含煤段分界,其上有1~4层紫红~棕黄色花斑泥岩,称“小花斑”。

中部含煤4~5层(16~17煤)

4、第六含煤段:

平均厚度为110m,含煤系数1.99%。

以灰色、青灰色、灰绿色泥岩类为主,夹细中砂岩。

中下部含煤4层(18~21煤),18煤底部常见铝质泥岩或鲕状花斑泥岩,19~20煤间有1~3层薄层硅质岩,富含海绵骨针。

5、第七含煤层(图3-3):

平均厚度为130m,含煤系数1.12%。

以灰色岩性为主,少见青灰色。

由泥岩、粉砂岩、砂岩组成,含劣质煤5层(22~25煤),而且常相变为炭质泥岩。

㈣、二叠系上统石千峰组(P2sh)

地层厚度260m。

为一套杂色非含煤地层,由灰色、灰绿色,紫红色泥岩、粉砂岩、中细砂岩、含砾石砂岩组成,多紫红色花斑泥岩。

底部为灰白~浅红色含砾中粗砂岩与上石盒子组分界。

二叠系的沉积环境是从陆表海海湾发展而来的下三角洲平原沉积,经历了海湾充填、树枝状、网状河体系,转入河口湾海湾环境,进而发展到上三角洲平原、陆相冲积平原沉积。

五、三叠系(T)

是一套红色碎屑岩,由棕红、紫红色砂岩、粉砂岩、泥岩组成。

厚度不详。

与下伏石千峰组呈整合接触。

六、第三系(R)

1.中新统(N1)

厚0~69.55m,平均37m。

上段由灰绿色棕红色粘土组成,局部夹泥灰岩薄层和薄层砂层透镜体,总体以灰绿、褐黄、赭红等杂色粘土为主,夹多层砂体,与粘土交互成层,砂体因相变而发育不等,分布不均。

底部有0~29.21m碎石层;局部缺失。

2.上新统(N2)

厚95~180m,平均厚度为130m。

以浅灰绿色、灰黄色粗中砂为主,次为细砂、粉砂,夹多层灰绿色粘土,偶尔有细砂岩盘。

七、第四系(Q)

1.更新统(Qp)

平均厚度为97m,以灰黄色、浅灰色细、中砂为主,夹多层粘土、砂质粘土,粘土层厚度变化大,含铁猛结核;上部夹青灰色淤泥;底部砂层为棕色锈黄色,富含铁猛结核,与下伏上新统分界明显。

2.全新统(Qh)

厚11~44m,平均25m。

以土黄色砂质粘土为主,夹不稳定细粉砂薄层。

在15~20m褐灰色砂质粘土中,富含有机质和大量螺蚌贝壳碎片。

第二节构造

X集煤矿位于谢桥向斜北翼,地处陈桥背斜的东南倾伏端,总体形态呈扇形展布的单斜构造,地层走向呈不完整的弧形转折。

西段地层走向在北西75°左右,中段急转东西,北东方向,至北段大致向正北延伸。

地层倾角平缓稳定,中央石门以西为10°左右,以东2~5°,工业场地以南至向斜轴一般为15°,局部30°,并有明显的波状起伏。

二水平总体地层走向形态与全井田基本一致。

一、褶皱

本区次级褶皱不很发育,六线以西原所谓的谢桥向斜形态表现不明显。

谢桥向斜:

向斜的轴部位于本区南部边界的附近,走向由东部的近东西向在四西线附近转为北西向,两翼不对称,北翼倾角5~15°,南翼倾角变化较大,一般为20~50°。

控制较可靠。

二、断层

本矿井的南、北边缘断裂发育,井田内部的断裂数量较大、但规模较小。

截至现有资料,本井田共确定断层701条,其中正断层675条,逆断层26条;落差≥100m的9条,≥50m~<100m的1条,≥20m~<50m的12条,≥5m~<20m的210条,落差<5m的469条。

按可靠程度分:

在701条断层中,查明的有57条;可靠的有243条;可靠的~较可靠的有275条;较可靠的有106条;可靠性差的有20条。

矿井北部边缘及煤矿主体是一组以北西向为主的正断层,北部边缘断层走向大致平行于陈桥背斜轴,呈树枝状发育。

往南,断层走向逐渐向南偏转。

总体上,断层围绕着背斜的转折端,组成了放射状的断裂系统,显示出背斜在褶皱隆起过程中的X裂性质;在变位特征上,该组正断层大多向南倾斜,呈现出由北向南逐渐下降的阶梯式组合。

区内主要断层分述如下:

㈠、北西向断层

1、F109正断层

位于本矿西北端,为矿井边界断层,切割区内第二水平1~8煤层,使其与太灰奥灰对口接触,走向北西,向南西倾斜,倾角68~74°,落差90m~270m,由西向东逐渐变小,本矿X围内长4km。

有十南12、十一9、十一17等3孔穿过,并控制在十19与十16及水218孔之间。

属查明断层。

2、F215正断层

位于矿井西北部,切割一水平1~8煤层,造成1煤与XX组下部灰岩对口。

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倾角70~78°落差0~110m,由西向东变小,区内长6km。

有257孔穿过,并在十一线、十二线和十二北线上控制在钻孔之间。

属查明断层。

3、F211正断层

为矿井东北边界,穿越煤矿全境,切割全部煤层。

走向北西,向南西倾斜,倾角59~70°,落差5~65m,由浅而深落差加大,长7.1km。

有十南3、十一12、十二北6、十三8、十四2、十五6、十六11、十六4、等7个钻孔穿过断层,通过三维地震查明该断层变向为向南延展至十六线。

属查明断层。

4、F216正断层

紧邻于东北边界,与F211断层相距50~400m,-800m水平以浅的可采煤层被切断。

走向北西,倾向南西,倾角70°,落差0~35m,长2.3km。

有六12、十二南1、十六11、十六4、十三1、十四6、十五6、十六4、四1等10个钻孔穿过,通过三维地震查明该断层变向为向南延展至十六线。

属查明断层。

4、F216-5正断层

与F226和F216断层相交,为三维地震查明断层,走向北西西,倾向南南西,倾角55~65°,最大落差达20m左右,延伸长度1.3Km。

切割1~13-1煤层所有可采煤层。

北一北翼8煤皮带机巷和回风大巷已揭露该断层,实见落差分别为9m和3m,落差变化较快。

5、F217正断层

F217断层,走向北西,并逐渐转向东西,倾向南,倾角50~65°,落差0~17m,长3km。

深部有分枝断层F217-1断层,切割13-1、11-2、8、6、1等主要可采煤层。

F217断层有五4、213、十六1、十六2、十六3等5个钻孔穿过,控制。

目前无巷道工程揭露,根据临近巷道资料推断,该断层在西部走向方向向南偏移,五5孔附近向北偏移。

属查明断层。

6、F220正断层

位于矿井中深部,切割-600m水平以下的煤层。

走向北西,倾向南西,倾角40~65°,落差0~35m,切割13-1、11-2、8、6、1等度要可采煤层,延伸长度达2.6km。

属三维地震资料查明断层,该断层井巷工程揭露有1311(3)底抽巷、以及1117(3)运顺,在1117(3)运顺揭露落差为23m。

并有四四东23孔穿过,属查明断层。

7、F213逆断层

地处矿井中深部,影响-600m水平以下的主要可采煤层。

走向北西,向南倾斜,倾角45~70°,落差0~30m,长约1.4km。

由221孔查出。

属查明断层。

㈡、北东向断层

1、F209正断层

F209断层位于矿井西部,为西二采区和西三采区边界,切割第一水平各可采煤层,走向北北东,倾向西,倾角60~76°,落差20~100m,各煤层中断层的落差由浅部向延展时逐渐变小至尖灭,长5.6km。

南端有F209-1分枝断层,局部切割一水平内11-2~20煤层,落差0~12m,长0.6km。

F209南段有六-七5、247、水209孔穿过,并控制了倾角,北段控制在水217、三7孔之间330m以内,该断层在247孔附近向东偏移。

根据西风井区-483西三轨道大巷、西三回风大巷、西三矸石胶带机巷、西翼6煤胶带机巷、西翼6煤回风大巷等巷道工程揭露资料,该断层落差34~40m。

2、F226正断层

F226是采区的分界断层,切割第一水平全部可采煤层,走向北东。

向东倾斜,倾角55~65°,落差0~30m,长3.2km。

由六6、六7、六8、六9、六15、三12等6个孔穿过,13-1、11-2煤层中该断层的落差向深部延伸的落差逐渐变小并尖灭,中央区一水平现有西一轨道大巷、西一胶带机大巷、西一回风大巷等井巷工程揭露,实见断层落差8~11m。

北一采区巷道已多处揭露,北区8煤、6煤现共有20条井巷工程揭露,在走向向稍有偏移,断层落差大小沿走向也有所变化,在北一采区中部落差27~30m,向南北两侧落差逐渐减少至15m左右,断层面较粗糙,多数有断层泥或断层破碎带(宽0.5~3.0m),且主断面附近多发育有伴生小断层,井巷实际揭露断层时无大的突水现象,局部仅有滴、淋水现象。

实际揭露断层走向摆动变化较大,位置和原勘探稍有偏移,延展长度向北延长。

3、F22正断层

井田边界断层,正断层,走向N35°~43°E,倾向S49°~55°E,倾角60°,落差0~23m,错断层位1~17-1煤层,区内延展长度2400m。

地震控制并有七西3孔穿过,断层已查明。

4、F27正断层

走向N11°~22°E,倾向S69°~82°E,倾角66°,落差15~25m,错断层位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