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周教师任务单.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65674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7周教师任务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17周教师任务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17周教师任务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17周教师任务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17周教师任务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17周教师任务单.docx

《第17周教师任务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7周教师任务单.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17周教师任务单.docx

第17周教师任务单

四年级语文第17周教师任务单

学习内容:

《雾凇》《春联》《练习7》(对对子、读读背背)

任务一:

学习《雾凇》

1.反复朗读课文5—8遍,做到正确、流利。

课上同桌互读评价。

2.正确抄写本课词语3遍(注意“凝”“摄”的书写)。

认识多音字“模”“结”“没”,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理解“凝结、饱和、弥漫、琼枝玉树、摄氏度”。

摘抄写雾或者雪景的优美片段。

★★★

3.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方法提示:

①反复朗读第二自然段,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句与句之间的联系;②知道雾凇形成的条件和过程,并练着说一说。

挑战自我:

背诵第二自然段。

学习评价:

互助评价:

挑战自我:

学习目标:

基础目标:

1.读通读顺课文,在检查初读的过程中读准生字词,了解什么是雾凇。

2.关注句与句之间的联系,联系上下文,仔细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雾凇的形成过程,感受作者是用准确优美的词语,写出了雾凇的成因;在品读的过程中,想象画面,充分感受这画面的动态美。

3.积累优美的语言,背诵第二自然段。

提高目标:

摘抄写雾或者雪景的优美片段。

学习过程:

板块一:

激趣导入,引起期待。

同学们,像雾不是雾,像雪不是雪,像冰不是冰。

乘着夜的翅膀,轻轻来到人间,悄悄打扮着树木,把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的美景奉献给人们,这神奇而美丽的精灵啊,就是——雾凇。

“凇”的左边是两点水(红),表示寒冷的意思,说明这种奇观是和——寒冷有关的。

请伸出你的小手,在课桌上写一写“凇”这个字。

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雾凇的呢?

我们来学习课文。

板块二:

检查反馈,读准字词。

课前同学们已经读了很多遍课文,老师相信,这些生字词一定难不倒大家。

谁先来读?

松花江畔十里长堤摄氏度夜幕降临模糊凝结淹没

重点提点:

“堤”的读音;“摄氏度”的符号、读音;“情不自禁”三个含有多音字的词语;读读难读的句子。

板块三:

关注联系,品味词语。

1.关注联系,分层。

(1)找中心句:

吉林雾凇奇观究竟具有怎样的魅力,使得人们发出了这样的惊叹呢?

下面我们就要开始细细地来读这篇课文了。

第二自然段是这篇课文的重点部分,老师觉得这一段可以分成三层。

(出示)请同学们像老师这样,给这一段划分好层次。

学情预设:

读懂每句话的意思,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学生可能有些困难。

应对策略:

帮助学生找出中心句,引导学生读每一句话的,将意思相近的句子联系起来,给第二自然段分好层,让学生概括层意。

认真地去读一读这一段,想一想:

每一层分别讲的是什么?

交流(①告诉我们什么是雾凇,概括地写雾凇是怎么形成的;②讲“过于饱和的水汽”是怎么来的;③雾气遇冷凝结而成雾凇的过程。

2.说形成条件,理解。

(1)同学们,关注着句与句之间的联系,(板书:

关注联系)我们给第二自然段划分了层次,这对于我们理解雾凇形成的条件有很大的帮助。

雾凇,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

现在谁能联系课文说说,这“严寒季节”究竟冷到了什么程度?

(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三九严寒,大地冰封)

(2)在这样严寒的季节里,人们可真的要在——冰上走了。

可是松花江流经吉林市区时,不仅没有结冰,而且江面上还弥漫着——过于饱和的水汽,怎么回事呢?

谁能联系第二层的内容(出示),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说一说?

3.朗读,品味词语。

(1)品。

那么,课文又是怎样把水汽遇冷凝结而成雾凇的过程写具体的呢?

下面,让我们品味着精妙的词语,细细地来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的第三层。

(板书:

品味词语)①入情入境地去读一读这段话,去感受一下:

雾凇形成的过程怎么样呢?

②怎样才能读出它形成过程的缓慢呢?

自己先练着读一读。

你认为哪些词语能够表现雾凇形成的缓慢的,可以边读边做上记号。

(2)读。

“渐渐地,慢慢地,轻轻地”提示:

又轻又慢

(3)比较。

体会作者用词精确。

(4)再读。

能读出这慢慢地、轻轻地,几乎不容易察觉的变化吗?

谁来读的。

体会着这细微的变化,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5)背。

这样优美的文字值得我们朗读、背诵,留在自己的心里。

下面我们就来练习背诵这一段。

提示方法:

三层按顺序来背诵。

4.小结学法。

这节课,我们关注着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品味准确优美的词语,感受到了雾凇的动态美。

(音乐起,学生欣赏)

一对一练习设计:

A类

1.《补充习题》一至三项。

2.阅读《新补充读本》P110课文助读

B、C类

摘抄写雾或者雪景的优美片段。

教后反思:

雾凇这一奇观,离我们孩子的生活较远,这里的学生几乎没有见过,所以课的一开始,揭题后我播放一组雾凇的图片,一下子唤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下来我的教学除了生字词外,我重点放在引导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学习上,通过了解每层的意思,帮助学生认识雾凇形成的条件,特别是抓住关键词语品读感悟雾凇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但对雾凇的美感悟不够,如果能够再加入品读的环节,学生的朗读体会会更深刻。

任务二:

继续学习《雾凇》

1.为什么吉林雾凇能“闻名全国”呢?

请你结合课文内容,查找“吉林雾凇”的相关资料,写出几条有说服力的理由。

★★★

2.找出课文中描写雾凇美的词语,美美地读一读,并选用其中的词语说一段话,描写一处雾景或雪景。

★★★★★

3.背诵全文。

挑战自我:

本学期里,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描写祖国自然景观的课文,象《泉城》、《九寨沟》等。

其实,和雾凇齐名的中国四大自然奇观的还有桂林山水、长江三峡、云南石林。

大家在搜集一下类似的文章,在了解祖国的山河之美的同时,进一步学习怎样写好景物。

学习评价:

互助评价:

挑战自我:

我的问题:

学习目标:

基础目标:

1.精读第一、三自然段,进一步感受雾凇之美。

2.学习描绘一处雾景或者雪景,用上恰当的词语。

3.背诵全文。

提高性目标:

阅读《桂林山水》等写景文章,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习过程:

板块一:

精读第一、三自然段。

1.请同学们自由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并画出描写雾凇美的词语。

2.交流:

指名一生将描写雾凇美的词语写在黑板上,其余抄写在练习本上。

(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银松雪柳千姿百态琼枝玉树)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我们便会情不自禁地赞叹:

(读)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啊!

此句原来出自唐代诗人岑参写的送别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原来指边塞雪景,这儿引用表现雾凇的美丽壮观。

3.一读词语(指名读,齐读)

4.说词语(谈喜欢的原因或者造句)

5.二读:

这些描写雾凇的词语都很美,要是把他们放在句子中读就更美了。

6.三读:

欣赏雾凇的图片,再读1.3小节。

想欣赏那“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吗?

(配乐)

板块二:

课堂练笔

阅读《补充习题》P80四,欣赏积累好词句。

出示要求:

读一读,并选用其中的词语说一段话,描绘一处雾景或者雪景。

笼罩凝结模糊弥漫洁白晶莹

蒸腾缀满缭绕淹没琼枝玉树

学生练说,教师巡视,指导中后等生恰当用词。

交流:

指名2名左右中后等生说后评价,再指名优等生。

课堂写话,教师巡视,指导中后等生。

板块三:

指导背诵全文。

1.背诵第二自然段。

2.全文朗读,比比哪一小组同学背得快。

3.总结全文

师:

观赏雾凇,讲究的是"夜看雾,晨看挂,待到中午赏落花”,大家以后如果有机会,可以去亲身体会一下。

本学期里,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描写祖国自然景观的课文,象《泉城》、《九寨沟》等。

其实,和雾凇齐名的中国四大自然奇观的还有桂林山水、长江三峡、云南石林。

课后,大家在搜集一下类似的文章,在了解祖国的山河之美的同时,进一步学习怎样写好景物。

作业设计:

B、C类

1.课堂练笔修改,写成小作。

2.熟背全文。

A类:

课外阅读《桂林山水》等写景文章,学习描写景物的方法。

附:

《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和六九,河边插杨柳。

七九河开冻,八九燕子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桂林山水

人们都说:

“桂林山水甲天下。

”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

  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到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到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任务三:

学习《春联》

1.反复朗读课文5—8遍,做到正确、流利。

课上同桌互读评价。

2.正确抄写本课词语2遍(注意“添”“奥”“益”的书写)。

认识多音字“卷”,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完成《补》一★

3.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贴上大红春联,你知道人们贴春联的原因吗?

春联有哪些种类呢?

仔细读读第一自然段,你一定能找到答案。

完成《补》二★★★

4.背诵课文中引用的五副春联,并理解它们的意思。

学习评价:

互助评价:

我的问题: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精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理解、背诵前四副春联。

在读中感受春联的美,初步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奥妙。

3.认识生字,指导书写“增”“添”二字;学习积累本段中的几个生字词:

欣欣向荣浏览  漫游  和睦 气氛  歌颂。

学习过程:

板块一:

生活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农历新年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我们中国人过新年有一些风俗,你知道哪些呢?

2. 生交流。

(大扫除、放鞭炮、贴春联…….)

3.张贴春联要数是中国人过春节特有的风俗习惯,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添喜庆、欢乐、祥和的气氛。

4.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春联,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奥妙。

这节课学习课文《春联》,板书课题,齐读。

板块二:

完成任务一、二

1.学情反馈

2.过生字关

(结合学生发言,指导读准生字:

颂、辞是平舌音,荣是翘舌音,览是前鼻音,荣、颂是后鼻音。

卷是多音字,在文中读第4声。

相机指导学生书写“增添”,在书上描红。

) 再读生字词

3.指名读课文,要求:

边听边思考课文每个自然段介绍了什么。

4.据学生发言,板书:

作用 种类 特点 读背春联的好处

板块三:

完成任务三 

1.出示学习提示:

(限时4分钟)

①默读课文第1.2自然段,用“——”画出春联,用“~~”画出春联表现的内容。

②轻声读读春联,想想它们的意思,用上“读了春联,我仿佛看到(或感受到)。

”和同桌说一说你的体会。

③大声读春联,读出你的感受。

2.自学

3.反馈:

﹡读了“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这幅春联,我仿佛看到了春天来了,小草碧绿碧绿的,杏花红艳艳的,一眼望去,就像一片红云,到处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师:

多么美丽的春光啊!

你来美美地读一读。

﹡读了“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这幅春联,我仿佛看到了春天来到了,山上草地上都是小草树木,太阳照着中国的神州大地,人们都过着幸福的生活。

点拨:

“千山”是指一千座山吗?

“兴”是什么意思?

(兴旺、兴盛)表扬:

组词方法解释是个好办法。

“百业”的意思是——(各种行业)

春回大地,山川秀丽,阳光照耀祖国各地,各种行业都很兴旺,的确是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

一起读,读出春天到来欣欣向荣的景象。

﹡我读了“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我仿佛看到了农民们那一张张笑脸,和睦人家团圆的景象。

﹡我读了“梅开春烂漫,竹报岁平安”这幅春联,仿佛看到了梅花在严寒冬季里依然是那么美丽,还散发着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又仿佛听到了翠竹在向人们报着平安。

点拨:

“烂漫”这个词在字典里有这样几个意思,一个是光彩四射,绚丽多彩;一个是散乱,分散;还有一个是坦率自然,毫不做作;很显然,这里应该选第一个意思。

一起读,读出我们美好的祝福。

4.齐读五副春联。

(利用即时的语境,评点中渗透词句理解:

读得好!

你们读得抑扬顿挫、和谐动听!

让我充分感受到春联所蕴含的声律美。

5.课文第一自然段介绍了四幅春联,这些春联的内容各不相同,用文中的一个词就是“各种各样”,用文中的比喻说,就是……。

(板书)作者先总写春联的内容丰富,接着,你瞧,课文巧妙地用“有的…有的…有的…更多的…”这一句式具体介绍春联的内容,最后总写读了春联的感受。

把春联的内容介绍得又清楚又有条理。

这就是总——分——总的构段方式。

6.请同学们现在快速地记一记春联和相对应的意思,等会儿我们要来做一个你问我答的游戏,1分钟时间准备,比比谁记得快,记得牢。

练习:

根据意思填一填:

表达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美好祝愿是_____。

展现祖国欣欣向荣的景象是:

_____。

描绘美丽春光的是:

_____。

歌颂了劳动人民幸福美好的生活的是:

_____。

一对一练习

1.书写生字。

2.搜集更多春联或者对联。

任务四:

继续学习《春联》

1.春联讲究对仗,读起来抑扬顿挫,请你试着读一读文中的五副春联,去发现上下联之间的奥秘。

完成《补》三、四、五

2.搜集两三副春联,与同学交流交流。

挑战自我:

根据春联的特点,自己试着创作一副春联。

学习评价:

互助评价:

挑战自我:

我的问题:

学习目标:

1.了解春联的内容与特点,并懂得生活中处处有学问,诵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

2.在反复品读的过程中引领学生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无穷奥妙,激发学生热爱母语,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学习过程:

板块一:

体会春联的特点

1.出示学习提示:

(限时2分钟)

①默读第2自然段,以“绿柳舒眉辞旧岁,红桃开口贺新年”为例说说春联有什么特点?

②从前面4幅春联中任选1-2幅,同桌互相说一说。

2.自学

3.反馈:

说一说怎么讲究对仗的。

4.练习:

完成《补充习题》连一连

反馈:

指名说,并说说为什么这么连?

5.补充春联

老师这儿有一副未完成的春联,相信你们一定也能把它填好,填填看!

风拂千条柳

雨  万朵花

(教师评点:

该填什么字呢?

)相互讨论讨论。

谁来说说?

师:

刚才我们反复地思考、推敲,用课文中的词语来形容就是“细心揣摩”。

板书:

揣摩

同学们,诵读春联还能让我们学习到使用文字的技巧,领略到祖国语言的无穷奥妙。

板块二:

拓展延伸

1.老师想送给大家一幅春联,

出示对联:

诵春联生活处处皆学问,求新知祖国岁岁添良才。

(横批开卷有益)

指名读

师提醒:

贴春联,上联要贴右边;下联要贴左边。

2.背一背练习7的春联

一对一练习设计:

1.背诵积累的春联。

★★★

2.完成《补》。

★★★

3.自己创作一副春联。

★★★★★

任务五:

《练习7》(对对子、读读背背)

1.回顾春联的特点,学习对对子。

2.读读背背练习中的成语,理解成语的意思,会默写,并能选2个成语造句。

3.反复诵读练习中的3副春联,会背、会默,并说说你的发现。

学习目标:

1.给题中的下联添字,再说说理由,并对照样子对对子。

2.读背八个词语和三副春联。

学习过程:

板块一:

给下联补字

1.复习导入

(1)背《春联》中的五副春联。

(2)春联有哪些特点?

(3)今天,我们就运用学到的有关知识练习给一副春联补字。

2.审题,明确练习要求。

3.指导

(1)理解书中的这副春联的意思。

(2)根据春联的特点,下联中该补的这个字有什么要求?

(3)用“打”字为什么不好?

4.练习

(1)四人小组讨论,该补什么字?

并说说理由。

(2)指名说(润、抚、彩、沐、呵……)

板块二:

照样子对对子

1.审题

2.指导

(1)出示例对:

细雨对(和风)

(2)指名读,讨论例对是怎样对的?

(3)教师小结:

逐字分析,对号填字。

3.练习

4.反馈

板块三:

读背词语

1.审题

2.指导

(1)读准字音,想想词语的意思,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交流:

你学会了哪些词语?

(3)教师根据交流情况引导点拨,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能大体说出词语的意思,理解上有难度的词语,教师进行讲解。

3.练习读、背。

板块四:

教学三副春联

1.审题

2.指导

(1)自由读,读准字音。

(2)指读

(3)小组讨论:

读这三副春联时,你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想象春联所表现的美好春光。

3.练习朗读,背诵。

4.拓展:

交流课前搜集的春联。

一对一作业设计:

1.完成《练习册》第七单元练习

2.背诵春联。

教后反思:

《春联》是苏教版第七册中一篇介绍春联的知识小品文,语言清新,条理清晰。

这篇文章介绍了春联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春联“对仗及音律美”的特点,指出了读春联的语文学习功能。

在准备这节课的时候,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尽可能地融入了一部分精读内容,让课堂知识容量大一些,课堂氛围活跃一些。

所以一课时组织本节课的教学,教学时我努力贯彻新课标的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的潜能,充分利用课本,通过读、悟、说等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体验、积累、运用。

纵观全课,还算比较顺利,只是有个别预设目标没有全部达成,留有美丽的遗憾,如由于时间未能控制好,使得有些预设环节流于形式,需要再回补;生字书写没有让学生动笔等等。

做得比较理想的方面有:

1.生字教学以学定教。

在这节课中,我重视了学生的预习,课堂上结合学生预习时遇到的难读的字音,难写的生字,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切实突出了教学重难点,检测生字词的预习情况时,学生反馈的难字与我预想的一样,我就有侧重的教学了“气氛”的轻声和“奥”的书写,指导颇有针对性。

2.词语理解巧妙渗透。

如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后,我创设情境问学生:

老师有两个词不大理解,什么叫“对仗”和’“声律美”,学生结合课文或春联讲述对仗就是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当。

“声律美”学生则通过朗读示范告诉我,即春联读起来抑扬顿挫、和谐动听。

此二举自然实现了对词语理解的巧妙深刻。

3.课堂以学生为主体。

自主式的课堂教学就要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

课文第一部分内容浅近,于是放手给学生思考“读着这些春联,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又仿佛听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根据方法自学,并选择喜欢的春联交流,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4.精心设计过渡语。

学习春联,而绝不局限于春联本身,本文语言清新优美,教学中,课中这些灵动的语言催生着情感,唤醒着情感,丰富着情感,奔腾着生命的活力。

同时,它也使这节课承载着厚重的文化积累,蓄积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我力求自己的语言与课文的基调合拍,以富有激情的过渡语,一步步引领着学生走进春联、融入春联、超越春联。

如,我对板书的概述为:

春联是画,描绘美丽春光,展现欣欣向荣的景象;春联是诗,歌颂幸福生活,表达美好祝愿。

5.充分利用课外春联。

课前布置学生找了一些春联,除了在“浏览”环节运用外,在学完第一段后进行拓展环节,我再次让孩子们把这些春联张贴出来,要孩子们谁能学着课文介绍一下这些春联:

春联中有的赞美了自然风光,如“”;有的展现了欣欣向荣的景象,如“”;有的表现了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如“”;有的歌颂了劳动人民美好的生活,如“”;更多的是表达了人们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如“”。

这一训练不仅能较强地激发学生深厚的学习兴趣,还能较为有效地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最大限度发挥了学生准备的课外春联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学作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