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日本复合型养老机构建筑设计功能分区与设施配置.docx
《详解日本复合型养老机构建筑设计功能分区与设施配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详解日本复合型养老机构建筑设计功能分区与设施配置.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详解日本复合型养老机构建筑设计功能分区与设施配置
详解日本复合型养老机构建筑设计、功能分区与设施配置
基于日本养老设施的基本特点,简述了日本高龄人口介护体系与养老设施分类,分析其养老设施建设策划与设计建造流程,并从复合型养老设施的设计分类、功能空间与布局、护理单元设计,以及专用建材与介护产品设计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性研究,最后对复合型养老设施典型案例进行了解析。
1、日本养老设施的基本特征日本的专业化介护服务养老设施开发建设主体包括政府福利机构、各种民营机构等,并且在养老设施建设类型上也呈现了多元化的趋势。
在建筑设计方面,建筑师更是通过策划设计其布局与功能、分析整合空间与流线、集成专业性部品与技术等,既为入住高龄人口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也为介护服务人员有秩序地工作提供载体。
日本高龄人口的介护等级与介护度评定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划分不同级别,分为“要支援”的2阶段与“要介护”的5阶段(图1),其不同等级可以让介护服务人员清楚地了解老年人的现状,制定有针对性的照护方案。
同样,建筑的功能与空间设计,以及需要的各种建材与部品也会针对介护度和运营方针进行合理配置。
针对老年人出现的各种身体、心理以及生活条件上的介护需求差别,日本政府部门从硬软件层面将各种养老设施进行了细致的划分,以便由福祉或民间单位开发的养老设施能够清楚地界定不同的老年人,政府部门也可以分门别类地向各种设施支付补助金。
日本的各种介护养老设施的名称与分类是基于日本介护保险法制度所定的,通过“医疗依存度”与“介护度”两大因素确认划分类型(图1、2)。
2、日本养老设施建设策划与设计建造流程2.1养老设施的建设策划理念评价一个养老设施,不应只看建筑的硬件部分,即外观和内装设备等配置有多高端,同样要看其软件部分,即作为软件部分的介护体系与运营体系是否完善。
对养老设施进行设计时,要注重了解“老年人的行为习惯、生理与心理特征、介护需求”等要素,在理解运营和介护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行以功能优先的养老设施硬件系统性设计。
在日本参观养老设施时,人们往往都感叹其设计的精细化和对使用者需求考虑的周到性,但我们其实忽略了日本建筑师对“建筑心理”的理解,而这个“建筑心理”又是基于日本完善的“项目事业建设规划”(建设策划与研究)。
计算运营全期的盈损、成本回收周期、建设成本、人员体制组成、建筑方案与建设造价估算等,都是前期建设策划与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图3)。
2.2养老设施设计的工作阶段与流程一个成功的养老设施建设是通过运营、设计、建造等不同团队共同完成的,与一般性房地产开发建设项目不同,养老设施项目的基本特点是重点研究后期运营问题。
因此,在项目设计整个工作流程中,并非是单一设置各个工作交接节点那么简单,而是各方团队从项目开始就缜密地进行合作,是不同分工的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和精诚合作的结果(图4)。
在这个阶段与流程的工作系统中,前面所说的“项目事业建设规划”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过程,其过程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不等同于我国目前设计阶段中的“前期设计策划”,“项目事业建设规划”原则上是一个长周期、可变性、责任制的完整计划,从初期策划阶段至后期运营,乃至建筑拆除等都有所涉及。
3、复合型养老设施的设计方法3.1养老设施的分类化设计从建筑设计角度分析,日本的养老设施建筑可以按照以下3种属性进行分类:
1)按地域分类:
城市中心区域、城市结合部区域、城市郊区区域;2)按规模分类(面积、高度、收容人数);3)按照功能综合性分类:
复合型养老设施、单一功能养老设施等。
日本养老设施建筑虽然呈现了各种各样的形态和种类,但是在规模上通常避免“超大规模”建设。
这种做法是因为一个社区与人类社会相同,需要“新陈代谢”与“多样化”的思路,高龄人口生活在过于集中的社区,既会缺少必要的活力,也会影响他们的健康,同时庞大的建筑体量也不利于建筑及周边区域和内部设备的更新。
日本最常见的养老设施类型是按照功能综合性划分的复合型介护养老设施,在一个养老设施内老年人的“居住空间”仅是其中的一部分,多功能复合设置了日托中心、地域交流中心和居家护理支援中心等多种功能设施,使得整个运营体系与对外的服务体系都以复合的形式并存于一个养老设施中,既能满足自身发展,又可服务于地域周边社区(图5)。
在复合型养老设施中,各种不同功能部门既各司其职避免相互干扰,同时又可形成互助与互补的服务形态,其设施设计需要建筑师充分整合动线,明确设施每个功能部门的活动区域范围以及责任区域,特别是涉及到与外界人员互动时,“分与合”的概念就需要更加清晰(图6)。
3.2养老设施的功能组合与空间布局3.2.1养老设施的功能组合复合型养老设施也可分为3种:
单一居住功能为主;多种介护混合;与其他功能结合。
其3种复合功能的组合方式各有特点,其因地制宜的组合与应用的方法需要在“项目事业建设规划”阶段做出合理决策之后再进行设计与建设(图7~9)。
3.2.2养老设施的空间布局根据日本复合型养老设施建设经验,设定复合功能为A、B、C(图10),常见的3种平面布局会直接影响养老设施中的工作效率与环境。
1)“递进式布局”适用于ABC功能有大量穿插作业设施,便于紧密配合;2)“通廊式布局”适用于ABC功能之间更加独立的情况;3)“共用式布局”的各功能可互相转换,适用于面积较小且不做常设功能区,拥有可变性公共空间的复合型设施(例如,餐食中心也兼有活动厅或康复中心的功能)。
图10中整理了复合型养老设施中所需的各种功能房间,每个部门区域中会涉及到诸多房间。
一个养老设施的规模虽然不大,但包含居住、工作、医疗、餐饮、交流等多样的功能空间,其动线规划与面积整合设计较为复杂,设计时要求建筑面积使用达到很高的集约性与实用性。
在复合型养老设施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其规模决策与目标定位在建筑的设计建设等各阶段中,都需要事先做好“项目事业建设规划”以形成具有长期一贯性的经营方针,再开始设计、施工、部品采购等工作,否则会使未来的运营捉襟见肘。
3.3养老设施护理单元的设计3.3.1单元式的设计理念日本养老设施设计中最重要的是“区域划分→单元组团→居住房间”阶梯型细分的设计理念,养老设施一般以10人为一个组团,每个组团之间可以在空间上进行分割,但是又一定要保证其相互的关联性。
3.3.2单元式的空间架构通常每个单元由生活、洗浴、公共和管理4个区域组成。
生活区域要保证私密性,房间之间不互相影响。
浴室为高龄人口的易于受伤的多发地点,洗浴空间要保证安全性,宜用整体卫浴等安全性高的部品,防止摔倒以及受伤。
特别是公共区域,既是单元内部10位老年人(全失能或半失能)每天就餐、活动等生活行为空间,也是工作人员进行配餐、护理、照料等的工作行为空间,其空间中的厨房与配餐空间宜设计开敞式厨房,便于工作人员随时关注老年人状态,并要配有一定的存储和收纳空间,保存老年人的部分资料及日常用具。
公共区域设计要明亮温馨,促使老年人走出房间,在房间外活动(图11)。
3.3.3居住房间的功能与布置现在的日本养老设施中老年居住房间设计通常以单人间和四人间为主,偶尔有双人间,但极少有三人间。
根据对老年人健康状况以及运营模式的不同,房间内部会选择性地设置卫生间与浴室(日本带有座便器的卫生间与浴室相互独立设置),但房间内部的无障碍台盆是标准配置。
如图12中,单人间的环境相对完备,当四人间无法达到每张床都可以保证采光与通风的情况下,需要既在部品以及家具上为离窗远的床位争取采光与通风,同时也要保证每张床的私密性;房间内部要尽量做出收纳空间,存放老年人衣物以及其他私人物品(表1)。
3.4养老设施的专用建材与介护产品设计日本养老设施设计工作通常会构建完备的专业部品和建材体系,让非建筑专业的运营团队在其体系中进行菜单式选择,通过这样的设计手法可以控制造价,且节省不必要的沟通成本。
图13中养老设施设计的“基本配置”与“系列配置”是在整体内装设计中的功能与部品选项,这些配置设计也与老年人的身体状况与养老设施的初期定位紧密相关。
在养老设施设计中,护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工作模式是直接影响建筑形态的重要原因,往往这些劳动形式会由于某一个部品或设备而产生改变。
例如,老年人如厕专用轮椅,可以减少介护人员在移动老年人时老年人负伤率(图14)。
图15中集中用水空间的创新,解决了“因为搀扶距离原因,每个房间必须有卫生间”的局面。
失能老人的房间内并不必须有卫生间,反而因为不设卫生间而解决味道和潮湿的问题,从而使建筑平面设计更加优化,同时也能减轻介护人员的照护负担。
日本养老设施专业建材与介护产品遵照人体工学设计,其在安装与尺度上也经历过很多实际检验(图16),合理地使用这些产品可以对介护人员的工作给予很大帮助。
另外,养老设施由于是老年人的生活空间,老年人长期生活其中的温度控制与新风系统也需要有严格要求(图17)。
4、复合型养老设施案例研究4.1城市郊区的设计案例横滨市矶子自然村特别养护老人之家矶子自然村特别养护老人之家是以中等规模、复合功能、城市近郊区域为特征设计的介护型养老设施,它利用一所废旧中学更新改造完成。
项目的设计经营理念是通过复合功能的服务方针,为所在地域提供一个生活与交流空间,在充分尊重使用者的隐私的情况下,为入住高龄人口提供完善的介护服务,并为社区提供日托服务(图18、19)。
项目中的复合功能包括:
1)特别养护养老设施(长期入住14个单元,140床。
短期入住2个单元,20床);2)地域交流中心设施(内含交流中心、食堂、活动室);3)日托中心设施。
目前日本的特别养护养老设施都是以10人为1个护理单元,利用具有回游性的通路连接了同层的6个单元,其相邻单元的介护人员可以在紧急时刻协助其他单元服务,既缩短了工作人员平时的移动距离,工作中也可以适度减少出勤的工作人员数量,并节省运营成本。
中心部分设置了机械浴室等可以服务于本层组团的公用服务区域。
地域交流中心设施,即使是与养老设施无关的活动也同样可以申请使用,有助于周边居民对养老设施“阴沉晦气”印象的改观,养老设施的厨房也可为来访者提供餐食。
由于地处城乡交界区域,周边社区有很多居家养老的老年人,设施内设计的日托中心可供高龄人口进行康复训练或者托管,为周边社区做出了贡献。
4.2城市中心地域的设计案例东京都丰岛区敬心苑老人之家敬心苑老人之家的特点为功能的纵向复合叠加设计(图20),在十几年前的日本这是一种崭新的尝试。
如何把市中心土地价值利用最大化并且又满足功能需求,成为设计最大的议题,“养老设施+幼儿园”的模式被创新应用。
经过十几年的运营,这种互补式的运营模式无论在实现价值和用户心理呵护上都得到好评。
这个复合型设施内部残疾人中心设施、日托中心设施和租赁式老年居住设施也得到了很好的运营和回报,其功能纵向复合式设计的设备负担小、人员动线缩短,并节省了后期的运营成本(图20、21、22)。
同时,养老设施与幼儿园设施的复合模式深入社区,向周边提供各种多样服务,且出入口的合理设置对周边的影响达到最低,在整个地区得到好评。
此项目设计的亮点是集中了多种福祉设施与养老居住设施的居住形态。
1)特别养护养老设施:
由于地形原因无法实现10人一个单元设计,但利用单人间和四人间穿插的方式,也可以控制介护人员的劳动强度;2)日托中心设施:
由于位于城市中心,周边的老旧住宅较多,每天来往于日托中心的周边居民数量很多;3)残疾人中心设施:
在介护手法上,残障人士与老年人有相通之处,残疾人中心设施与养老设施并存设计可以大大节约社会资源;4)租赁式老年居住设施:
对于不愿意远离城市中心,又有独居生活风险的老年人,这种城市中心区域的养老居住设施无疑是最安心的选择。
5、小结我国城市区域土地价格较高,且在城市区域取得土地的难度也在增加,未来时期复合型养老设施以其节省土地、使用效率和社区融合等优点,相信会在我国城市中得以发展。
通过学习借鉴日本复合型养老设施的建设经验,应在设计之初先进行应有的建设设计与研究,再进行深入的养老设施空间形态与专业化细部设计。
在这种复合型养老设施的设计建造中,建设开发与设计团队应对下面的关键问题整体思考并提出优化解决的方法。
1)复合型养老设施公共区域的设计研究。
复合型养老设施所需要的公共区域,需要占用设施整体一部分面积,单纯的房地产开发思维会努力地追求利益最大化,不会考虑公共区域的附加价值,所以把握好“公与私”平衡度是复合型养老设施的关键所在。
2)复合型养老设施成本的设计研究。
由于内部功能设施及部门增多,且在后期运营中需要多重配合,既要考虑未来运营以及培训成本会有相应增加、运营成本参差不齐和难以计算的状况,也要考虑为所在社区服务是附加价值的一种体现,同时可以作为复合型养老设施的一种创收方式。
3)复合型养老设施施工的设计研究。
复合型养老设施的设计及施工周期都要长于单一功能设施,建设费用也会随之增长。
所以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要随时运用“模数思维”,推进干式工法和部品化建造的理念,以实现可以组合建造、标准的设计与施工方式。
4)复合型养老设施“分与合”的设计研究。
安全性保障、设施内部交叉感染都是复合型养老设施会遇到的问题,在设计中要充分利用前述的“分隔与融合”“公共和私密”的设计手法,以达到综合利用、协同共赢的效果。
总之,在复合型养老设施开发过程中,遵从“事业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的流程进行(图23),对养老设施准确定位,同时也要考虑未来5~10年的运营、维护与更新,运用先进的介护建材和部品,打破老旧介护方法对建筑设计的束缚,是设计复合型介护养老设施的重要手法。
同时,建筑师应该紧密与运营管理团队进行沟通,保证理解最先进的介护服务手法,为高龄老人与介护人员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与安全安心的工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