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与保教工作讲稿.docx
《幼儿心理与保教工作讲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心理与保教工作讲稿.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心理与保教工作讲稿
幼儿心理与保教工作
新度中心幼儿园郑静
●幼儿心理发展有什么特点?
●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
●幼儿园教育行为如何落实?
●我们如何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保护?
一、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
理解孩子作为一个“人”的基本情感需要,也应该清楚认识到幼儿作为一个不成熟的人、一个发展中的人的特殊性。
这种普遍存在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身上的心理发展的特殊性,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准确地说,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指的是:
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各年龄阶段所特有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点。
(一)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主要学习方式
1、游戏能满足幼儿的需要
●追求快乐的需要
儿童之所以喜欢游戏,首先是因为游戏中没有压力,没有紧张,可以自由自在、轻轻松松地在做自己想做的事,这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2、游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
●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是促进其智力发展的强有力工具。
●游戏又是一种实际的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和形成幼儿优良的个性品质。
(二)认识行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要特征
幼儿主要是通过感知、依靠表象来认识事物的,具体形象的表象左右着幼儿的整个认识过程。
甚至思维活动也常常难以摆脱知觉印象的束缚。
(三)心理活动及行为的无意性占优势
幼儿控制和调节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能力很差,很容易受其它事物的影响而改变自己的活动方向,因而行动表现出很大的不稳定性。
1、幼儿初期(小班)的心理特点:
●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小班儿童的行动常常受情绪支配,而不受理智支配。
情绪性强,是整个幼儿期儿童的特点,但年龄越小越突出。
●爱模仿
小班儿童的独立性差,爱模仿别人,看见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看见别人有什么,自己就想要什么,所以小班玩具的种类不必很多,但同样的要多准备几套。
●思维仍带直觉行动性
思维依靠动作进行。
他们不会计划自己的行动,只能是先做后想,或者边做边想。
小班幼儿的思维很具体,很直接。
他们不会做复杂的分析综合,只能从表面去理解事物。
2、幼儿中期(中班)的心理特点:
●爱玩、会玩
中班处于典型的游戏年龄阶段,是角色游戏的高峰期。
中班儿童已能计划游戏的内容与情节,会自己安排角色。
怎么玩,有什么规则,不遵守规则怎么处理,基本都能商量,但游戏过程中产生的矛盾还需要老师帮助解决。
●思维具体形象
中班儿童的思维可以说是典型的幼儿思维。
他们思考解决简单问题的办法时,可以不再依赖实际的尝试性动作,但必须借助于事物的形象。
事物的形象常常影响他们的思考和对问题的理解。
3、幼儿晚期(大班)的心理特点:
●好学、好问、好探究
好奇是幼儿的共同特点,但大班儿童的好奇与小中班有所不同。
他们不光问“是什么”,还问“为什么”。
甚至一些淘气行为也反映儿童的求知欲。
●个性初具雏形
大班儿童初步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他们开始能够控制自己,做事也不再“随波逐流”,显得比较有“主见”。
对人、对己、对事开始有了相对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
二、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
(一)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
“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要位置,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要“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标准
1、动作发展正常
学前儿童大动作或躯体动作发展的大致时间表:
2——3岁:
走路更有节奏,由急转变为跑;做跃起、向前跳跃和接物动作时上身动作仍显得僵硬;能边走边推玩具小车,但经常把不住方向。
3——4岁:
能双脚交替地上楼梯,但下楼梯时用单脚引导下;当做向上、向前跳跃动作时上身显得较灵活;有点依靠上身做扔物和接物的动作,仍然需要依靠胸部才能接住一个球;能双手扶把踩三轮小童车。
4——5岁:
能双脚交替地下楼梯;能跑得很稳;能用单足飞快地跳跃;能依靠躯体的转动和改变双脚的重心去扔球;仅依靠双手就能接住球;能飞快地踩三轮童车,方向也把得很稳。
5——6岁:
奔跑的速度越来越快;飞跑时也跑得很稳;能做真正的跳跃运动;表现成熟的扔物和接物动作模式;能踩带有训练轮子的自行车。
学前儿童精细动作发展的时间表:
2——3岁:
能做简单的穿衣和脱衣的动作;会拉开和拉上大的衣服拉链;能成功地用用小勺吃饭;
3——4岁:
会扣上和打开衣服大扣子;已学会自己吃饭;会使剪刀;会模仿画出垂直的线段和圆圈;开始会画人,但画出的是蝌蚪式的人。
4——5岁:
能用剪刀按直线剪东西;能模仿画出矩形、十字形。
5——6岁:
会系鞋带;画人能画出人体的六个部分(头、躯干、双手和双脚);能模仿写出数字和简单的字。
2、认知活动积极
儿童积极的认知活动,一是表现为各种认知心理机能的发展,如感知能力的发展、注意能力的发展、记忆能力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发展等方面;二是表现为领域知识的发展,如数、时间、空间、运动、速度、因果等儿童认知不同领域的发展。
3、情绪积极向上
积极的情绪状态反映了个体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协调性,也表明个体的身心处于良好的平衡状态。
学前儿童的情绪具有很大的冲动性和易变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情绪的自我调节能力有所增强,稳定性逐渐提高,并开始学习合理地疏泄消极的情绪。
4、人际关系融洽
学前儿童之间的交往活动是一种全新的人际关系的体现,它既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必要途径。
5、性格特征良好
性格是个性中最核心、最本质的表现,它反映在个体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
三、幼儿园教育行为如何落实——幼儿行为偏异的表现及原因
(一)儿童行为障碍
1、注意缺陷:
不能持久集中注意一件事,而表现得心不在焉或凝神发呆,易受环境的干扰,常常半途而废。
2、活动过多:
这类儿童大多数从小就表现得兴奋多动,不安宁。
3、情绪激动:
情绪不稳定,脾气暴躁,想要什么就得立即得到什么,会在冲动下做出一些危险举动及破坏、伤人的行为。
4、感觉统合失调:
指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有效地进行统和处理,大脑对身体各器官失去控制组合能力。
(二)儿童情绪障碍
1、焦虑:
个体在预感潜在的危险或不幸时,会产生强烈的负性情绪和紧张的身体状况,这就是焦虑。
2、恐惧:
是对当前危险或危及生命事件的一种即刻的警觉反应。
3、拒绝上幼儿园:
幼儿初次离开家庭到集体中生活,由于环境是陌生的,周围的人也是陌生的,与他们在家的感受有着很大的差异,所以他们不愿上幼儿园。
(三)儿童发展与学习障碍
1、儿童精神发育迟滞:
智力功能显著低于同龄人的平均水平;同时伴有当时适应功能的不足或损害;精神发育迟滞在儿童期和青春期比较明显。
2、儿童孤独症:
停留在自己的习惯和兴趣的小世界里,遇到人打断他时,他会变得极度的心烦意乱。
3、儿童语言发展障碍:
语言发育迟缓是一种由于大脑发育迟缓而造成的语言障碍,可分为接受性语言障碍和表达性语言障碍
4、口吃:
是儿童语言障碍中常见的现象,它表现为正常的言语节律受阻,不自觉地重复某些字音或字句,发音延长或停顿,伴有跺脚、摇头、挤眼、歪嘴等动作才能费力地将字迸出。
(四)儿童常见的不良习惯
1、吸吮手指:
一是儿童自我安抚的需要;二是由于婴儿期不正当的教养方法所致。
2、咬指甲:
儿童咬指甲往往是内心紧张的一种表现方式。
3、习惯性阴部摩擦:
儿童比较常见的不良习惯
4、退缩行为:
这是指孩子表现为胆小、害怕、孤独、退缩,而无精神异常的一种行为障碍。
三、幼儿园教育行为如何落实——幼儿行为偏异的表现及原因
(一)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1、园舍环境不适宜
2、幼儿园语言环境不适宜
我们是否有语言上和行为上不适宜的行为?
我们是否认识到随意的一句话可能对孩子或家长造成的影响?
案例:
儿子这几天心里有阴影了,源于幼儿园老师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老师只是吓唬,或者开玩笑,但是孩子却分辨不出,信以为真,心慌意乱……
上周六,因为想抢5点钟的秒杀,所以去幼儿园比往常晚了一点,老师迫不及待了,在我刚出门准备坐电梯的时候打来了电话,说下来接人吧,我给你带过来了,老师和我们住一个单元。
还有一次,也是因故去晚了一点,我骑着车去接,想着这样快一点,结果骑到半路又接到老师的电话,老师说人我给你带过来了啊,我吓一跳,赶紧去找,儿子一看到我就扑过来。
昨天去幼儿园接儿子的时候,太阳还很大,不过其他家长都接得很早,所以又剩下儿子最后一个人了。
到了幼儿园门口,看到老师,老师跟我聊天,说刚才问儿子你妈妈在家做什么呢?
然后模仿着眼睛往上翻白地说:
“打电脑”说她就跟诚诚说你妈妈不要你了,诚看起来很难过的样子……我觉得老师夸张了点,诚诚肯定不会用这种表情说话的,他从来不会翻着白眼跟人说话。
老师说表情不是这样,但语气给人这样子。
我没再说话了。
这时我看到儿子站在老师旁边一副不知所措的样子。
然后老师催他出去,跟妈妈回家。
儿子这才会过神来一样小心翼翼地跟我出来,脚步都很小心,小手捏紧我的手,他似乎很紧张不安。
我跟他说不要听老师乱说,妈妈怎么会不要你呢?
但儿子明显心里有阴影了,今天不愿意去幼儿园,而且早上看到爸爸起来就开始说爸爸我想你了,你不要走,你不要去上班之类的话。
虽然我一如既往地安慰他说爸爸要去上班给我们挣钱,买东西要钱对不对啊?
以前儿子一说就明白了的,但今天怎么说都听不进去,就是不让爸爸走,自己也不想去幼儿园。
后来爸爸摆手跟他再见的时候,他哇的一声就哭出来了,然后张手要我抱,我抱着他哄了好久,他还是以泪洗面。
在家里的时候,他以前就说过老师在幼儿园说的一些话,如“不听话就不要回家了!
”“不听话就用剪刀剪你的手”“不听话就到厕所去自己站着哭”“不听话就把你绳起来”……
这些话可能是一种恐吓,吓唬,对老师来说是一种法宝,却不知道吓住孩子的同时,却把孩子的心也吓碎了。
孩子在幼儿园听话,只是因为害怕不能回家,害怕被剪刀剪手,害怕被拉到厕所去哭,害怕被老师绑起来……妈妈来晚了,剩下自己一个人了,就信了老师的话,以为妈妈真的不要他了……
唉,老师啊老师,你能不能教些该教的,注意一下这些不该教不该说的呢?
孩子在幼儿园学会了许多歌许多舞,学会了分享,学会了涂画,还认识了不少字;但是也学坏了许多,各种恐吓的语气、动作学得很像,变得脾气暴躁,为人粗野,内心也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想一想,我们有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哎呀!
哈了买!
朗格楞个笨也?
他不屙粑粑,我鼓捣去脱他裤子买?
吃不完,今天不要回去!
不准耍,在旁边站到!
听到没得,耳朵聋了买?
别个都做得来,你啷个回事!
小美女,小帅哥!
快点吃,快点吃!
(孩子在哭,老师拿起勺子使劲喂)
站到旁边去吃!
(老师没等孩子全部吃完就去抹桌子扫地)
再不听话,看你今天回去得到!
叫老师早,嘴巴哑了呀!
你走你走,走了他斗不哭了!
对照一下我们有没有这样的行为?
1、体罚及辱骂、漫骂等变相体罚幼儿;
2、工作敷衍了事,活动前准备不充分,教育方式单一,方法简单粗暴;
3、工作中较大带有自身情绪色彩,有时迁怒于幼儿,不良情绪带到工作中,不能以饱满的精神热情接待幼儿;
4、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变化漠视,不尊重幼儿意见,随意“命令”幼儿做事,自己却不动;
5、大声斥责、讥笑幼儿,对幼儿的提问或求助,采取爱理不理的态度;
6、对“笨”的、脏的幼儿明显的不关心、冷漠、少交流;
7、在幼儿面前争吵(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职工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
8、用语言暗示家长,向其索要物品,对不同身份家长态度不一;
9、随意评价家长,对家长不热情。
对个别难缠的家长报敌视态度,爱理不理;
10、不遵守幼儿园制度纪律;
11、不注意教师形象,穿着不宜,不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包括不讲普通话、说粗话、脏话、不雅动作、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高声讨论与教育活动无关的话、跷二郎腿等)
12、当幼儿面吃零食;
13、当班期间拨打、接听电话;
14、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15、不服从领导分配。
您知道吗?
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
敌意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好斗逞勇。
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畏首畏尾。
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自怨自艾。
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
嫉妒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勾心斗角。
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心怀内疚。
容忍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极富耐性。
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充满自信。
您知道吗?
赞美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存感恩。
嘉许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爱人爱己。
接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胸宽大。
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掌握目标。
分享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慷慨大方。
诚实公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维护正义真理。
安定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信任自己,信任他人。
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对世界多一分关怀。
祥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有平和的心境。
3、家庭教育中教养方式不恰当
4、社会环境对幼儿心理造成影响
四、我们如何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保护——
(一)提高我们的心理素质
(二)运用有效的教育方法
1、榜样示范: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树立榜样,让儿童通过模仿从无意到有意、从自发到自觉学习榜样的行为和习惯,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榜样可以是同龄儿童的良好行为,或是儿童喜欢的媒体中的人物形象的良好言行。
2、情景演示:
情景演示是指让儿童以表演的方式,思考和表现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作出行为对策的教育方法。
情景演示的内容源于儿童的生活实际,它能帮助儿童认识到一定情境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冲突,并对之作出合乎社会行为规范的反应。
3、行为练习:
让儿童对已经学过的技能和行为进行反复练习,加深儿童对某个行为或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从而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
4、讲解说理:
向儿童传递、讲授有关心理健康的一些粗浅的知识,以提高儿童的认知水平,帮助儿童改善对心理健康的态度。
5、讨论评议:
是组织儿童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通过提出问题、发表意见、共同交流而取得较一致的认识。
(三)渗透在一日生活中
儿童心理的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并且具有连续性,因此要在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并保持要求的一致性。
(四)及时发现问题,适时疏导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渐渐学会了将情绪由外露转为内隐,或有时由于缺乏必要的语言表达能力,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影响情绪和精神状态。
(五)尊重幼儿人格,不要妄下结论
案例:
尿床
开学了,孩子们从各自的家庭来到这里,从家庭散居生活到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对孩子们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大多只愿意用哭声来表达自己的需求,想家人了,哭;肚子饿了,哭;玩具被抢了,哭;想尿尿了,还是哭。
哭声表达了孩子们来园的不适心情。
一两周过去了,哭声慢慢平静下来。
但在一日生活的组织过程中,每天总是发现好几个孩子不是白天在清醒时尿湿裤子,就是在午睡时经常尿床,他们尿湿了裤子还经常隐瞒着不愿意告诉老师。
故事启发:
小白是一只小兔子。
小白尿在裤子上、尿在床上的时候,妈妈只是说:
“哦!
发生“意外事故”了”。
爸爸更是轻松和有见识:
“别难过,亲爱的,每个人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
我,妈妈,爷爷,奶奶,我们都有过。
”
第二天在幼儿园里,康坦睡午觉的时候也尿床了。
小白安慰他说:
“别担心,纳塔莉老师以前也尿过床的。
”
纳塔莉说:
“是的,老师小的时候也尿床。
康坦先换衣服,然后我们一起做游戏。
”
(六)整合幼儿园、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影响
做一个心中有爱的保育员——最高境界
爱与责任
爱——
圣经中对爱的解释: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赐;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责任——
对责任的理解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情。
也就是承担应当承担的任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做好应当做好的工作。
一个人不得不做的事或一个人必须承当的事情。
分为三种:
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学习责任。
责任感是衡量一个人精神素质的重要指标;二是指没有做好自己工作,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或强制性义务。
“爱与责任”大家谈
什么是爱——爱是从心里发出的一种情感;爱是对工作有积极正确的认识;爱是珍惜自己的工作;爱是对人真诚、友善、包容;爱是一种等待,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爱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爱是公平的对待每个孩子,给每个孩子一个公平的机会。
爱的表现——
●对待集体
1、维护幼儿园荣誉,不说不做对幼儿园不利的事情
2、爱护环境,爱护幼儿园设备设施
●对待幼儿与家长
1、关注每个孩子的需要,及时回应孩子的问题
2、蹲下,微笑,拥抱
3、耐心工作、细心照顾幼儿、热情接待家长
4、天气变化,及时给孩子添加衣服,防止感冒
5、照顾班上怀孕老师,分担抬床等重活
●对待同事
1、与同事相处不计较
2、对同事平易近人
3、同事间互相帮助
4、关心同事的身体健康
5、对同事象对家人、对姐妹看待
6、关心用餐晚的职工,为他们留一口温暖可口的饭菜
什么是责任——
责任就是做好本职工作;责任就是敢于承担重任;责任就是要有担当,有担当才能做好每天的每件事情;责任就是明确自己的职责;责任就是做好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完成工作中的每一次任务;责任就是面对困难不畏惧不退缩。
爱的关键词——
尊重、理解、信任、包容、奉献、欣赏、等待、均爱无偏
爱的语言——
肯定的话:
孩子,你真勇敢!
孩子,你真棒!
宝贝,你真聪明!
宝贝,你真能干!
宝贝,做得真漂亮!
宝贝,收拾得真干净!
鼓励的话:
没关系,再试一下!
下一次会做得更好!
相信你一定行!
宝贝加油!
不错,这一次有进步!
亲切的话:
老师喜欢你不急,慢慢来我们都是好朋友
温暖的话:
我来帮帮你、老师等着你、见到你真高兴
尊重的话:
你能告诉我、你觉得呢?
原来是
爱的动作——
微笑抚摸拥抱亲吻肯定鼓励关怀喜爱的眼神弯弯腰蹲下来翻翻衣领提提裤子塞好衣服盖好被子冬天焐焐小手夏天擦擦汗水……
让我们做——
尽职尽责的牧羊犬
团结合作的蚂蚁
目标远大的鸿雁
脚踏实地的大象
善解人意的海豚
适应环境的变色龙
目光锐利的老鹰
忍辱负重的骆驼
严格守时的公鸡
感恩图报的山羊
机智灵便的猴子
勇于创新的猩猩
勇敢挑战的狮子
带着爱,
带着理解,
走进孩子。
让我们的工作累并快乐并富有意义!
谢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