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养猪技术.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59061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细养猪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精细养猪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精细养猪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精细养猪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精细养猪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细养猪技术.docx

《精细养猪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细养猪技术.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精细养猪技术.docx

精细养猪技术

精细养猪技术

刘德旺(高级畜牧师)

北京新世纪劲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符开星提出精细养猪理论,是把科学养猪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不论是宏观调控还是微观处理,都必须严格按科学规律办事,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下面是我对这一理论的理解。

一、宏观的精细

宏观的精细体现在猪场设计、品种选择、人才培养、经营管理模式等,这些都是在建场伊始就必须考虑到的,每一项的不到位、失误都会对以后的生产管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

宏观精细是围棋上的布局(或战场上的布阵),每个棋子都经过精确计算,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一)猪场设计

猪场设计是一次性的工作,它需要设计人员从地理环境、猪场规模、管理模式、发展思路多方面着想,如寒冷地区必须考虑冬季保温,炎热地区必须考虑夏季降温,大规模猪场必须考虑布局合理,周转便利,分期建设则要考虑一期工程的方位,以后建筑时对生产的影响,猪场密集地区则必须考虑严格的防御设施。

以上这些每一个专业设计人员都能考虑到,但一些细节却是人们容易忽略的,我认为有以下几处:

1、严寒地区冬季舍内通风换气

现在许多猪场都存在冬季通风换气不良现象,舍内经常保持高湿度、严重污浊的空气,对猪生长(主要是仔猪)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仔猪生长缓慢,疾病不断,甚至大批死亡,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追根到底是因为设计不合理。

生产过程中也曾采用多种手段加以弥补,但收效甚微,重新改建又困难重重。

如果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了通风换气问题,就不会有这么多麻烦了。

2、严寒地区冬季入场消毒问题

进场车辆通过消毒池对轮胎消毒是入场必经手续,但在零下30多度地区,这一办法无法实现。

有的猪场采用机器喷雾消毒轮胎,由于每种消毒药都不可能杀灭所有病原,消毒区域往往变成了人为的传染源。

但如果我们在场区设计时将购猪车辆限制在场区墙外,饲料原料库或成品库的设计避免了这些消毒手续,那么这些问题就简单多了。

3、炎热地区夏季防暑

现在许多地区夏季防暑都主要用水,频繁用水给水处理、存放带来了压力。

如果在建场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夏季的污水处理会让许多经营者焦头烂额,今天农户找来,明天环保找来,经营者的精力无法集中在生产中来,对生产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

4、单元化饲养与全进全出

单元化饲养全进全出对猪场防病,提高生产水平的好处,已为绝大多数养猪人士接受,但许多猪场由于设计的因素却无法办到,改建却又费时费力,增加成本,如在建场时考虑到这一点就不会有这些麻烦了。

5、猪场扩建

猪场扩建时,施工人员和饲养人员混杂在一起,进出车辆人员繁杂,给疾病预防带来了许多不便,甚至造成大面积发病,这需要在设计时有计划将各种问题考虑到,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2000年河北省一猪场在扩建时带进了五号病;2002年夏,远方猪场扩建后发生圆环病毒病,都给生产带来了相当大的损失。

其它影响因素还有交通信息、城市扩建区域等。

所以在猪场设计时更要精细。

(二)品种选择

品种选择是仅次于猪场设计的大问题,影响长远,一旦感到不适,要改变则需伤筋动骨。

在我国品种引进时也曾经历了许多的不顺利,如迪卡猪引进后,由于严重的萎缩性鼻炎导致以后无法推广。

皮特兰猪有很高的瘦肉率,但却由于应激太大让一些养猪者望而却步。

PIC是优秀的配套系猪种,但由于要求条件高,一些猪场引入后遭遇了大面积呼吸道病的传播,损失惨重。

也曾在前几年,人们在引入高瘦肉率国外品种后,出现大批后备猪不发情,淘汰率曾高达30%以上。

我们提倡精细养猪,在品种选择上,我们应注意什么?

我认为,在考虑高生产性能,高瘦肉率和高饲料报酬的同时还要考虑到:

1、适应性

所选品种应能适应当地气候,猪舍条件,饲养人员素质,猪场管理水平等。

丹麦长白猪曾因不适应坚硬的水泥地面和粗放的饲养方式易患肢蹄病而无法推广。

高瘦肉率品种没有高蛋白全价饲料,其生长速度比不上一般品种,广东猪种到北方,因气候冷,患风湿病而淘汰的猪不在少数。

2、必须了解原猪场的疾病情况

现在流传一句话:

“引种过程就是引病的过程”。

如果不了解该场疫病情况,盲目引种,带进疾病的危害会远远超过种猪带来的效益。

应该提前了解病情,加以防范,把危害降到最低程度,做到引种防病两不误。

3、杂交利用

两品种杂交所产生的杂种,其生产性能往往高于其父母平均数,称为杂种优势。

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生产成绩的捷径。

但有的品种间杂种优势明显,有的则不明显。

如用生长速度快的杜洛克公猪和繁殖性能突出的长大二元母猪交配,产生的杂种优势很明显,在许多地区得到了推广。

其它的配套系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杂交利用的最佳组合,商品代猪在许多方面有明显的杂种优势。

选种时单纯地选择纯种猪作种,既增加了引种成本,又不能产生明显的杂种优势,对生产不利。

(三)人才培养

猪场用人不多但分工很细,干同一工种的人数有限,饲养工作又是技术性相对较强的工作,一旦某一环节人员断档,将会给生产造成很大损失,所以培养人才应是猪场始终坚持的方针。

1、培养后备人才

现在养猪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能长期稳定的现象不多,而一旦人员变动,会出现前后衔接不上。

据我们了解,一个万头猪场,如果更换场长,新场长到位需一个月时间方能进入角色,技术人员理清头绪也需要很长时间,在这期间,生产水平降低是显而易见的;而如果他们场内有后备力量接替,缓冲一下新旧人员交替,就可以大大减少这方面的损失,所以培养后备人才是一个场必不可少的程序。

2、培养多面手

每一个猪场都应有几名多面手,他们不必要在各环节都精通,但却可适应各种工作。

因为猪场职工经常会出现事假、病假、辞职等现象,多面手会在任何岗位人员断档时及时补上,稳定场内生产。

这部分人需要重点培养,也可能他们将是场内生产管理的中坚力量。

3、培养新式人才

时代在前进,猪场管理也在进步,新的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将代替陈旧的管理,如果我们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还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就会落后于社会。

所以把新理念、新思维引入猪场,培养出适于现代管理的人才,是保证猪场不断发展壮大所必需的。

饲养人员要进步,技术人员要进步,管理人员也要进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事业长盛不衰。

(四)管理模式

现在养猪企业多为私有或公有私营,管理模式为老板——场长——技术员——饲养员。

老板多是手中有钱,但不懂技术和管理,他们把人权、财权控制在手,场长经理只是他们意图的具体执行者。

这样的模式往往是失败的。

经营不善时,老板会把责任推到场长身上,频繁更换管理人员,使管理没有连续性。

如果我们制定出一套合理的管理体制,达到责权利三结合,更有利于生产。

管理的精细之处在于,让每一个人明白自己的位置、具有的权力和生产目标,让每一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专长,用制度管人而不是用人管人。

发现每一个人的长处,让他们干适合于他们的工作,在他们顺利的时候,应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不顺利时应给以精神上的鼓励和行动上的指导,也就是精细之处是通过看他们做事,琢磨他们的心。

宏观的管理是给每一个人一个可以唱戏的平台,让他们自己去发挥,给他们一块天地,让他们去开拓。

二、微观的精细

微观的精细是砍价时的斤斤计较,是工作时的一丝不苟,是决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是不允许任何一处的疏忽。

荀子说过: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每一项工作都有易被忽视的细节,注意他们,防范他们,我们的事业必定会成功。

下面就养猪过程中的具体细节列举出来:

(一)饲料

饲料成本占养猪成本的70%以上,饲料忽视的地方很多,抛开经营方面的砍价,就技术角度列举出来。

1、原料质量

(1)玉米中的水份含水14%的玉米和含水20%的玉米,加工出的饲料不可能一样,能否以此调整配方。

(2)鱼粉为饲料中营养变幅最大的一种,以次充好的现象屡见不鲜。

(3)玉米发霉玉米发霉后,不可大量用于饲料,但有人把发霉玉米用水洗后晾干出售,你能否发现是优是劣呢?

(4)玉米中的杂质收购玉米时,你会把玉米中的杂质按比例刨除,但配合饲料时是否也把杂质考虑进去呢?

(5)预混料、浓缩料中的部分营养,随时间延长在不断损失,我们在用快到失效期的料时,是否考虑到这些成分不足而加以补充。

(6)现在人用食盐都必须用含碘食盐,同样地区,对人缺乏的是否也对猪缺乏呢?

有几家饲料厂给猪使用含碘食盐呢?

(7)石粉、氢钙用作饲料是有相关标准的,现在很少看见石粉包装有明确的厂址及联系方式、成分含量。

(8)豆粕蛋白含量变动幅度大,再加上一些人为掺假,变化更大,又有几家对每次的进货进行化验分析呢?

2、饲料配合

饲料配合是尽可能达到营养物质的均衡供应,至少是主要成分的均衡。

猪需要的是有效的营养,而不是营养物质的堆积,考虑到主要营养物质利用过程中的各种影响因素,才能达到真正的均衡。

(1)能量蛋白比更确切地说是可消化能和可消化蛋白的比例,可消化能可从书上查到,而蛋白的可消化性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并不是一个不变的数据。

常见错误之一是把粗蛋白当可消化蛋白对待,错误之二是单纯地按资料上介绍的可消化蛋白的累加。

最合理比例则需要在实践中去证实。

(2)钙、磷比一般饲料中,钙磷比多在1—1.5:

1,但实际上,二者也不应是恒定的,特别是饲料中植酸磷不易被利用,其含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磷的使用价值。

饲料中无机磷所占比例及是否添加植酸酶对钙磷比例影响很大。

(3)氨基酸中,赖氨酸、蛋胱氨酸及苏氨酸之间的比例生长猪,赖氨酸为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人们会单纯地添加赖氨酸达到很高水平,就认为是优质饲料。

其实,如果限制性氨基酸达到一定量时就不再是限制性氨基酸,赖氨酸满足后,苏氨酸或蛋胱氨酸就可能变成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正常情况下,赖、蛋胱、苏氨酸的比例为1:

0.6:

0.65,在添加赖氨酸的同时不要忘记其它两种。

(4)饲料配方应和气候(温度)结合起来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引起猪对不同营养成分的需要的变化,如高温季节喂高能饲料或寒冷季节喂低能饲料,都是不适当的,它会造成部分营养的不足和部分营养的过剩。

在不足20℃气温的仔培舍,给仔猪高蛋白饲料(高于18%),后果是仔猪生长缓慢,易闹病。

(5)饲料配合应随原料成分而变动猪营养需要是调节杠杆,原料变了,饲料配方也应变化,用含水30%的玉米代替14%的玉米,只能造成能量严重不足。

3、饲料加工

饲料加工对饲料的影响是很大的,不同的饲养阶段对粉碎的粒度要求不一,太细的料喂成年猪易致胃溃疡,太粗的料喂仔猪不易消化。

饲料搅拌不均匀在许多猪场很明显,如立式搅拌机需搅拌12分钟,卧式搅拌机需6-8分钟。

边粉碎边出料的现象不只在一个猪场见过,搅拌不均匀的后果是部分甚至全部达不到全价性,会大大降低饲料的利用效果。

真正优秀的饲料加工人员会考虑到不同饲料用不同的箩底,还会考虑到定期更换打锤以保证粉碎效果。

(二)饲养管理的精细之处

这里需要精细之处太多,平时已为重视的地方不再重点讨论,这里仅就易被忽视的地方提出来,饲养管理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发挥猪群潜力,提高设施和人员利用率,在有限的种猪群规模条件下生产出尽可能多的商品猪,挖掘出各种猪的生产潜能。

1、种公猪

有三种情况将导致公猪性欲下降和精液质量低劣,一是炎热气候,二是长期不用,三是在生病或注苗后,精液质量降低。

环境温度高于32℃,公猪的性欲下降很快,而且精子活力下降。

睾丸的温度保持在34-35℃,如环境温度太高,睾丸散热困难,睾丸温度会高于正常温度,这样,精子代谢加快,死亡速度也加快。

所以炎热季节公猪精液中死精子比例很高,配种受胎率降低。

长期不用的公猪,同样性欲降低,精液品质差,精液中会出现死精子很多,往往造成母猪不受胎,所以合理使用公猪是应注意的事。

如用长期不用的公猪配种,应舍弃第一次的精液,或选对母猪受胎影响不大的猪(如第四次配)。

猪患热性病或注苗后,精子活力降低,特别是睾丸阴囊局部高烧往往会出现所射精子全部为死精的现象,配种时应注意。

在配种利用强度方面,资料上一直提倡限制过度使用公猪,但在生产中,过度使用公猪的情况不多,公猪闲置不用的时候却很多,通过农村公猪配种站的实践和各猪场的体会,我认为,优良公猪每天使用2次并无大的问题,只要公猪营养能满足,长期使用更有利于保持公猪性欲,多次配种只是将每次射出的精液稀释而已。

对受胎率影响不大。

公猪疫苗注射后,一些疫苗会引起猪体温短时升高,影响精液品质。

所以建议:

在加强公猪饲养管理的基础上,定期检测精液品质,是保证高配种受胎率的有力辅助手段,特别是在炎夏,病后或注苗后更要加强检测。

精细的公猪管理,会对价值高的公猪进行更加细致的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种质资源。

如定时驱赶运动,合理使用,日光浴,定期体检(体重,血液等),夏季安装空调也是必要的。

2、空怀母猪(含后备)

现代化的科学饲养管理手段已足以让所有生下的活仔猪都长成肥猪。

让母猪多产仔,缩短产仔间隔会提高每头母猪年提供商品猪的数量。

配种时机的掌握是人们非常头痛的事,特别是引入品种后备猪采用人工授精方式,一些人单凭压背反射鉴定发情及配种时机,往往使不少猪漏过,为此发情鉴定仍应以阴户红肿、粘液变化、压背反射为前题,再结合公猪试情四道手续为最佳。

断奶后能否尽快发情配种是能否增加年产胎次的关键因素,在满足营养与身体健康的前提下,使用激素可缩短断奶后发情时间,提高受胎率。

假如每猪每次缩短一天,受胎率提高5%,则可年增胎数0.02胎。

如以100头母猪计,可增加2胎+11胎=13胎。

(2.2×100÷114+220×5%)年可多产猪13×10=130头仔猪,增收7800元。

而成本为220×7=1540(孕马血清),如用PG600为220×25=5500元,仍有2300元以上利润。

再加上饲养130头猪到出栏的利润,效益是相当可观的。

配种时,是否严格消毒影响也是巨大的,如因消毒不严造成的生殖道炎症比例占2%的话(实际上远高于此),每年一个规模猪场可少产100×2%×2.2=4.4胎,合44头仔猪,仔猪成本增加2640元,减少出栏猪利润1980元,合计经济损失4620元。

母猪断奶后,应将膘情不一的猪分开,避免弱猪因受伤淘汰,并对瘦母猪补充营养,以促其尽快发情,如有疏忽,可能导致部分母猪及早淘汰(瘦弱母猪多为产仔多,带仔多,奶水好的母猪)。

有两种维生素对配种后母猪怀孕成绩影响很大,VA和VE。

在配种前几天,大剂量补充VA和VE可增加受胎率和活仔数,料中加青绿饲料也同样有这一功能。

配种方式及次数对受胎影响很大,据《养猪学》200页,三次配比两次配产仔数多2.3头,双重配比单次配受胎率高27%,胎产仔数多3.4头,混合输精从产仔数,产仔窝重均优于单次种精液,这些技术的使用将给猪场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

在人工授精时,由于缺乏公猪效应,多次输精的优势更加明显。

配种时应考虑到公母猪体格大小,公猪大母猪小或体弱,配种时压坏母猪的现象时有发生,实在调整不开,也应有人在旁辅助,将公猪前腿抬起或把母猪挤在墙边。

由于地面太滑,母猪站立不稳受伤的情况也很多,轻者当时配种失败,错过一个情期,重者失去使用价值。

出现这样的损失是很可惜的。

后备母猪发情延迟或经产母猪乏情是配种一大难题,可采取倒圈、并圈、舍外运动、增加营养等措施,仍不发情的只能采用激素催情,(催情措施另述)。

3、妊娠母猪

单纯地看,妊娠母猪食欲旺盛,疾病少,管理很简单,但妊娠母猪的管理水平会影响到怀孕率的高低、活仔数及所占比例、初生前窝重及产后母猪泌乳性能。

妊娠母猪的饲养,还必须保证在尽可能少用料的情况下产出体大健壮的仔猪。

妊娠期间流产比例或空怀比例每增加1%将会对一个规模猪场造成2.2胎的损失(价值1300元),而死胎或木乃伊比例每增加1%,则会让一个规模猪场少产22头活仔猪,损失是很大的。

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更要讲究科学:

(1)最怕高营养的几个时期:

配后3天,8-25天及中期的70-90天是三个严防高能时期,高的营养摄入将导致受精卵死亡,附植失败和乳腺发育不良,前两段的高营养摄入,使空怀比例升高,产仔数减少,后一段的高营养则使产后乳腺发育不良,泌乳性能下降。

(2)引起死胎、木乃伊数量增多我认为,除和疾病有关外,还和怀孕期间母猪运动不足,体内血流不畅有关,这在一些定位栏和小群圈养的对比中得到证实。

生产中,定位栏便于控制饲料,保持猪体膘情,流产比例少,但却易出现死胎,木乃伊比例大,弱仔比例大,难产率高,淘汰率高;而小圈饲养却不易控料,因此易造成前期空怀率高,后期流产比例大的弊端。

(3)如何达到上述二者的和谐统一,以下方法可供参考:

A、前后各20天定位栏饲养,中期小圈混养;B、全期小圈混养,前中期采用隔天饲喂方式,后期自由采食;C、全期定位栏,中期定时放出舍外活动。

上面几种方法,既考虑了猪控料的需要,也考虑了猪活动的需要。

(4)避免环境高温:

高温对母猪的影响在配后3周和产前3周的影响最大,配后三周高温会增加受精卵死亡,影响胚胎在子宫的附植,而产前三周,由于仔猪生长过快,猪为对抗热应激会减少子宫的血液供应,造成仔猪血液供应不足,衰弱甚至死亡。

其它时期,母猪对高温有一定的抵抗能力,但任何时期的长时间高温都不利于妊娠,孕期降温是炎热季节必不可少的管理措施。

(5)怀孕检查是一项细致而重要的工作,每一个空怀猪的出现,不仅仅是饲料浪费的问题,同时还会打乱产仔计划及畜群周转计划。

如果空怀猪后期返情,还会由于发情猪的爬跨、乱拱引起其它母猪流产。

孕检现在仍以返发情及外观变化为主要手段,在配后70天,母猪是否怀孕在以下几个地方比较明显,注意观察就会很快发现:

A、怀孕猪喜睡,空怀猪喜动。

B、怀孕猪腰部下陷。

C、怀孕猪毛光、顺溜。

D、怀孕猪尾根夹紧,阴户紧缩。

E、怀孕猪吃料快,空怀猪吃料慢。

F、怀孕猪站立时,肷部向内陷,肚下沉。

G、怀孕后期猪乳房开始隆起,猪躺卧休息,可以看见胎动。

以上几条,如饲养人员注意观察,70天前应将所有空怀母猪剔除。

有经验的饲养员可推前到配后50天左右。

孕期检查还有其它方法,如结合上述方法效果更好。

(6)饲料供应孕期是母猪饲料利用率最高的时期,限制饲养是业内人士公认的方法。

但限制到什么程度,怎样限制却众说不一。

猪的营养需要,受怀孕的不同时期,体重大小,母猪体况,胎次季节等因素影响。

在严格限制饲养的前提下,必须考虑上述各因素。

我们不可能对每一头猪都制订饲养方案,但至少应制订出一个范围,如后备猪给料标准,体弱猪给料标准,不同体重给料标准等,最后综合几种方案,就可得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既节省饲料,又不影响母仔发育,达到理想的程度。

前中期,降低蛋白供应量是降低成本的途径,因现在几乎所有怀孕猪日粮都存在蛋白偏高的现象,前中期如以豆粕为主,则有12-13%的粗蛋白即可满足,不必太高,而头胎母猪日粮中粗蛋白应高于这个标准,在14%以上,因其体重仍在增长。

如何调整饲料配方,应引起猪场技术人员的足够重视。

(7)母猪怀孕期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A、并圈。

B、剧烈运动。

C、密度过大。

D、用药不当。

E、打或摔。

本人总结了以下顺口溜:

“一怕饲料冰冷不化,二怕地面又光又滑,三怕同伴瞎挤乱拱,四怕主人产期记差。

”专门针对怀孕后期母猪。

怀孕母猪饲养,如能在原先基础上由每头母猪每年产活仔猪22头提高到25头,就会产生非常可观的效益。

这需要我们在上述各个细节上下功夫。

以细求存,以精取胜,是养猪行业取胜的法宝。

4、哺乳母猪及仔猪

有人说:

“哺乳期饲养靠细心和辛苦”,许多猪场已做到了这一点,相对于前几年的饲养,现在的哺乳期饲养成绩是最让人满意的,绝大部分猪场能达到哺乳期成活率90%以上,甚至95%以上,断奶体重达到7公斤甚至9公斤以上,这成绩来自于饲养条件的改善,来自于饲料档次的提高,来自于先进的饲养模式,更来自于饲养人员的细心劳作。

(1)成功经验

A、母猪上床前彻底清理消毒产仔舍,并空舍5天以上。

空舍消毒做到清-冲-消-薰-空五个环节的连续作业。

B、上床母猪先洗澡,后消毒,洗去身上污物,不让任何东西带上产床,特别注意的是蹄部的冲洗消毒。

C、母猪排便后,立即清除,产床上不留粪便。

如母猪沾上粪便,应立即用消毒抹布擦净。

D、创造适合小猪生存的一切有利条件,保温箱,插板,底部铺板,上面的盖,烤灯等,最大限度地满足仔猪所需环境条件。

E、合理的保健措施:

如三天内补铁,三针保健,补硒,母猪产前后药物预防等,有效地预防了疾病的侵害。

F、精细的饲养管理:

如初生后当天,必须保证每个仔猪都吃上初乳,合理的并窝、寄养。

观察仔猪温度是否合适不是单纯信赖温度计,而是看小猪躺卧姿势,热时喘气急促,冷时扎堆,适宜时均匀散开,躺姿舒适。

对母猪的饲养有计划地供料。

母猪产前后的护理已列入计划,如产前后母猪料中添加抗菌药物,给以优质易消化饲料等,最大限度地满足母猪健康与产奶及断奶后配种的需要。

一些猪产后出现子宫炎,饲养员会主动用药水冲洗,乳房发炎时,他们除全身用药外,多次人工按摩无疑也起到了明显的效果。

对母仔无微不至的照顾,换来了高成活率和大断奶体重的优良成绩。

哺乳期仔猪成活率达98%以上,已不再是新鲜事。

(2)哺乳期母猪和仔猪饲养,仍存在一些不足,如产后乳房炎比例大,母猪奶水不足,断奶仔猪体重不均,整齐度差,断奶后仔猪掉膘严重等,需要在管理上更细,技术上更新,以达到更加理想的境界。

A、上床母猪的例行检查:

上床检查的内容有两项:

一是母猪乳腺发育是否有乳房炎症;二是是否有消化道疾病,如采食量少、粪便干燥等。

这两项对产后泌乳及乳质有很大的影响。

如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可有效避免母猪无奶和仔猪生后腹泻(多与乳腺炎有关)。

B、及时发现吃奶不足的仔猪。

仔猪吃奶不足有如下表现:

乱跑乱叫、无固定奶头、肚瘪、迟迟不离母猪身边等。

发现这样的小猪应给它找个吃奶的机会或人工补奶。

这些猪如不采取措施将会是最早死亡的猪。

C、病弱猪的合理护理:

现阶段仔猪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A、吃奶不足,缺糖衰竭死亡;B、拉稀脱水死亡;C、体弱猪让母猪压死。

如果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缺奶猪补奶、拉稀的猪补液,体弱猪人工控制出窝次数,定时吃奶,可大大降低仔猪死亡率。

D、产仔舍温度控制:

这是许多猪场存在的问题,为了给仔猪提温,却提高了整个猪舍的温度,如果母猪处于25℃环境会明显减少采食量,甚至出现喘气症状,供温在20~22℃为合理范围,对母猪健康及产奶有好处。

E、小猪拉稀时,别忘了从大猪身上找原因,小猪拉稀很多时候和大猪奶少有关。

如大猪乳房炎时,小猪最易拉稀。

5、断奶仔猪饲养

近年来,断奶仔猪饲养成了规模猪场十分头疼的事,各种疾病接连不断,死亡率居高不下,损失相当惨重。

但通过对一些猪场的调查了解,每个猪场在饲养管理上都存在明显的漏洞,就是这些漏洞给了疾病趁虚而入的机会,而这些漏洞却是由于一些细节没有注意所造成的,精细养猪将有效地避免这些漏洞的出现。

针对仔培猪发病死亡原因分析,我总结了一个简单的表,表示了发病过程:

(表以后再做)。

看上面图我们了解到,一些因素是可以避免的,一些因素无法避免,只能设法将其对仔猪的伤害降到最低点(如母体抗原消失)。

只要我们明白一个道理,发病与抗病是一对矛盾,是强弱力量的对比,我强彼弱,病不易发作,彼强我弱则病大面积的流行。

如果我们的防病措施细到一定程度,就会拒病于千里之外。

(1)、全进全出避免水平传播。

如果断奶猪群仍保持原有的健康状态,转到新的清洁的环境中,无新病原干扰,它们仍会保持一种健康的动态平衡,使仔猪顺利渡过危险期,但仍需要注意。

(2)、转出的猪都是健康无病的猪,一些人误认为全进全出就是不管好坏、大小、强弱同时转出,这是错误的。

因为弱猪、病猪易受感染,发病后会大量排毒造成全群感染,如无这些病猪,少量的病原未必能打动健康状态的猪。

(3)、加强消毒,杀灭病源

消毒有进猪前的彻底消毒、进舍时的药水盆消毒、定期的带猪消毒等。

A、进猪前的消毒,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先冲洗后消毒,用水将大部分脏物、病原冲走,消毒时就可轻易将暴露在外的病原杀死,如脏物未冲净,消毒不可能彻底。

2、注意一些容易忽视的角落,如料槽、屋顶、水嘴这些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