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与检测课后强化训练3.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2495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与检测课后强化训练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与检测课后强化训练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与检测课后强化训练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与检测课后强化训练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与检测课后强化训练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与检测课后强化训练3.docx

《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与检测课后强化训练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与检测课后强化训练3.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与检测课后强化训练3.docx

中考语文复习训练与检测课后强化训练3

课后强化训练3 诗词默写

基础训练

              

1.(2018·温州)古诗文名句默写。

(1)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吴均《山中杂诗》)

(2)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3)子曰: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论语·述而》)

(4)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5)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舟抒怀,发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感慨。

(6)《武陵春》中李清照因人事变故,无限悲苦,以泪代语的句子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7)今年5月的亚锦赛上,中国女排姑娘不畏困难,以杜甫“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那样的雄心,奋力拼搏,终获冠军,重登亚洲之巅。

解析 本题是对名句默写能力的考查。

(1)~(4)句是直接默写,只要根据上下句的提示,不难写出相对应的名句;第(5)~(7)句是理解类默写,解答时一定要根据题干中的相关提示回答。

如第(5)句中的“借舟抒怀”;第(6)句中的“以泪代语”;第(7)句中的“杜甫那样的雄心”等,都是重点提示语。

注意不能出现错字。

2.(2018·绍兴)古诗文名句填空。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

(2)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4)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晏殊《破阵子》)

(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6)登高望远,美景尽收,胸襟开阔,心灵敞亮。

杜甫说得好: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五月,梅子黄了,江南的雨季来了,田野的歌声也响起来了,赵师秀将这种美丽诗化成这样的句子: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解析 本题考查课内古诗文名句的背诵积累。

前五题为识记类默写,根据平时记忆,补出空缺的部分即可,注意“悠、莺、梢、鹂、清涟”等字易错,(6)(7)题为理解类默写,要注意题目相关的要求,第(6)题中的关键词是“登高望远”;第(7)题中的关键词是“梅子黄了”“田野的歌声”。

3.(2018·湖州)古诗文名句默写。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

(3)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论语·泰伯》)

(5)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系列活动提醒我们要铭记历史,不要让“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样兵火断乡信的悲剧重演。

(填写杜甫《春望》中连续的两句)

(6)三年的初中时光已悄然过去,分别在即,请你用励志的古诗名句与同学共勉。

(填写连续的两句)

示例:

①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②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④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解析 本题考查课内古诗文名句的记忆积累。

前四句为识记类默写,注意“蜡炬、溪、舴艋、弘毅”等易错字的写法;第(5)题为理解类默写,注意关键的信息——“兵火断乡信”;第(6)题为开放性默写,只要体现“励志”的古诗词名句均可。

4.(2018·德州)默写。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

(2)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韦应物《滁州西涧》)

(3)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豪情的句子是: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学习和思考必须紧密结合,正如《论语》中所说: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人有品,花亦有德。

请写出一句赞颂花的品德的古诗文名句: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解析 

(1)

(2)两题都是直接默写,难度不大。

第(3)题要抓住“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豪情”思考。

第(4)题根据“学习和思考必须紧密结合”去选择有关句子。

第(5)题是开放性试题,扣住“花的品德”选择适当的古诗文名句即可。

5.(2018·绥化)古诗文默写及赏析。

(1)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关雎》)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

(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

(4)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词约意丰,概括诗人长期以来贫困生活的句子是: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5)花虽无语,但人有情。

请写出于花中领略人性的连续的两句古诗文。

示例:

①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 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积累。

(1)~(3)题是直接默写,根据上下文提示即可得出答案。

第(4)题根据“长期以来贫困生活”分析。

第(5)题为开放性默写,只要写出与体现花与人性的关系的句子即可。

6.(2018·宁波)古诗文名句默写。

诗文世界,丰富多彩。

有四季之景:

“乱花渐欲迷人眼,

(1)浅草才能没马蹄”,“黄梅时节家家雨,

(2)青草池塘处处蛙”,“塞下秋来风景异,(3)衡阳雁去无留意”,“忽如一夜春风来,(4)千树万树梨花开。

”有悠然心境:

“(5)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有高洁情操:

“出淤泥而不染,(6)濯清涟而不妖。

”有朦胧憧憬: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7)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有爱国情怀:

“(8)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解析 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默写。

前七题为识记类默写,平时积累是做好此类题目的关键,注意“蹄、塘、蛙、衡、雁、篱、濯、清涟、伊”等易错字的写法。

第(8)题为开放性默写题,只要符合“爱国情怀”的古诗名句均可。

7.(2018·嘉兴)古诗文名句默写。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诗经·关雎》)

(2)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商隐《夜雨寄北》)

(3)在古代文人眼中,莲花高洁质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梅花坚贞无私,“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4)2018年,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实质推进,沿线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呈现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景象;展望蓝图,我们信心满怀,豪情万丈,正如诗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解析 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积累。

平时注意背诵,并多做相关的习题是做好此类题的关键。

前两题为识记类默写;(3)(4)两题为理解类默写,回答时应注意题目要求的关键信息。

第(3)题抓住“人事兴衰,时光流转的无奈”“莲花高洁质朴”“梅花坚贞无私”思考;第(4)题前两空抓住“沿线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参与”思考,后两空为开放性题目,只要是写“信心满怀,豪情万丈”的诗句均可。

8.(2018·江西)古诗文积累。

(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3)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5)《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幽美的句子是: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6)《〈论语〉十则》中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背诵与填写能力。

注意“畏”“沧海”“的卢”“雕弓”等重点字词的书写。

9.(2018·河南)古诗文默写。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文天祥《过零丁洋》)

(3)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赞美了莲花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

(4)明月千里寄相思。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明月送去了李白对远方朋友的担忧和牵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寄托了苏轼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祝愿。

解析 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积累。

(1)

(2)题是直接默写,注意不要写错字。

第(3)(4)题都是理解类默写,要按题目提示的意思默写对应的古诗文名句。

10.(2018·连云港)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或作家。

(1)蒹葭凄凄,白露未晞。

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诗经·蒹葭》)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迢迢牵牛星》)

(5)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吴均《与朱元思书》)

(6)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7)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李商隐《赠荷花》)

(8)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9)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解析 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积累。

根据上句或下句填写即可,注意不要写错别字,不要多字、漏自。

第(9)题还要求写出《记承天寺夜游》的作者,答题时不要漏答。

拓展提高

1.(2018·武汉)填空。

(1)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2)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4)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云: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句中“此事古难全”的意思是这样的事情自古以来难以圆满。

这句话体现的诗人的人生态度是豁达。

解析 前三题是直接默写题,第(4)题考查课内所学诗文中的重点词句和作者的感情态度。

2.(2018·温州)古诗文名句默写。

[

(1)~(5)小题选做四小题,(6)~(8)小题必做]

(1)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2)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夏完淳《别云间》)

(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子曰: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

(5)子曰: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6)温庭筠《望江南》中,表现主人公在夕阳降落时仍不见归人而怅然若失的句子是:

“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7)刘禹锡《陋室铭》中,表现主人所交往之人博学高雅的句子是: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8)温州籍作家林斤谰一生坎坷,但始终坚持文学创作,留下了丰厚的作品。

现在,他虽然已离世,但“林斤谰短篇小说奖”的设立,仍给后人以文学精神的激励和滋养,这正如清代诗人龚自珍所说: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 本题考查课内古诗文名句的积累。

前五题为识记类默写,注意易错字“寄、与、坦荡”。

后三题为理解型默写,注意题目关键要求:

(6)“夕阳降落时仍不见归人”;(7)“交往之人博学高雅”;(8)“离世……仍给后人以文学精神的激励和滋养”。

3.(2018·宁波)古诗文名句默写。

(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

(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李煜《相见欢》)

(4)《论语》中阐述学习和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渔家傲·秋思》中揭示将士既思念亲人又向往功名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6)古诗词中有不少揭示人生哲理的句子,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示例:

①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④谁道人生无再少?

门前流水尚能西!

⑤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⑦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⑧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