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四所高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4922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赣州市四所高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西省赣州市四所高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西省赣州市四所高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西省赣州市四所高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西省赣州市四所高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赣州市四所高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教案.docx

《江西省赣州市四所高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赣州市四所高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西省赣州市四所高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教案.docx

江西省赣州市四所高中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教案

江西省赣州市四所高中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本试卷共8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的艺术创作理论通常不以创意为中心,更加强调创作的技巧、素材等一些工具性问题。

而在创意写作视野中,创意是第一性,写作是第二性的。

创意写作学认为,创意最初从写作者的意识转化为笔端的文字,这个过程是“一度创意”。

一度创意是原生态(文字态、文案态)的创意,一部分是直接以文字的形式直接产业化的,另外一部分也无法以其原初的面目进入市场(如舞台剧本等),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无法产业化的(如很多没有市场的纯文学作品)。

“一度创意”常常并不

以它本来的面目进入市场,它需要通过一定的转化,如转化为符合产业要求的创意形态(舞台剧、广告、电影等)。

这种转化,并不是对大众趣味的简单迎合或者样态的简单变化,

而是一个再创意过程,我们称它为“二度创意”。

创意写作主张拓展文学领域,将文化创意产业的视角纳入其中,这样,创意写作学就将对“创意”的研究,拓展到了传统的艺术创作论之外,将其引申向产业态创意——“二度创意”。

传统的文学理论家伊瑟尔认为作者创作完成的文学文本是不完整的,其中充满了空白,这些空白,需要依靠读者的想象去完成。

而只有当读者填补了这些空白,一部文学作品才算真正地完成。

伊瑟尔的观点为我们研究文学创意的产业化提供了思路和理论基础:

创意写作也将是作者、读者和消费者共同参与的结果,文学创意要进入市场,实现产业化,创作者必须充分重视消费者的参与地位。

文学正是因为

其创意本质,才具有产业化可能。

产业化过程本质是“一度创意”向“二度创意”的转化,这才使得文学从文字态转化为影视、戏剧、摄影等形式,从而使文学能与市场经济更紧密结合,推动文化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深入,又反过来促进文学创意的不断涌现。

文学创意离不开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非但不会扼杀文学,反而会使文学重获新生,更加繁荣。

在市场化的今天,在这个以视听文化为主导的时代,文学产业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文学消费者在某种程度上占据了主导地位。

但如果过分强调“二度创意”,纯粹基于文学接受者和消费者视角进行创作,则会陷入一种媚俗的困局。

同样,如果过于强调“一度创意”而忽视“二度创意”也不利于文学的发展。

在传统的观念里,我们普遍习惯于将文学与市场割裂开来,传统的

艺术创作论把文学界定为审美和意识形态的观点也遮蔽了我们对文学的全面认识,文学产业化给我们

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基于文化消费的角度考察文学的方法。

这就要求创作者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纳入市场意识,用一种全局性的观念来促进文学的发展。

(摘编自葛红兵、高尔雅《从创意写作文学角度重新定义文学的本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的艺术创作理论将文学界定为审美和意识形态,更加强调创作的技巧、素材等问题。

B.创意写作以创意为中心,主张将写作从文学领域拓展出去,将文化创意产业纳入其中。

C.文学产业化要求创作作者在创作时要有市场意识,要用一种全局性的观念来促进文学的发展。

D.“一度创意”是将作者的意识转化为笔端的文字,作品呈现为原生态而无法实现产业化。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二度创意”是一个再创意的过程,它将“一度创意”的作品转化为符合产业要求的创意形态。

B.文学的本质是创造,没有文学的“一度创意”这一基础和前提,也就没有“二度创意”的转化。

C.伊瑟尔认为文学创意需要在产业化过程中才能完成,因此创作者必须充分重视消费者的参与地位。

D.将文学与市场割裂开来的传统观念,在视听文化为主导的今天已经与文学产业化的趋势相侼。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创意进入市场,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又反哺文学创作,使文学重获新生,更加繁荣。

B.创意写作学认为“创意第一,写作第二”,“创意”这一概念的提出,填补了传统艺术创作理论的空白。

C.在市场化的今天,文学很

难再像过去那样以文字形态作为传播的主要形式,它所依托的媒介将更加多样,如舞台剧、影视、网络视频等各种形态。

D.市场化背景下,文学的发展强调“一度创意”和“二度创意”的结合,换言之,要让文学和市场深度融合,两种“创意”不可偏废。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颜福庆:

一生为了中国医学现代化

颜福庆出生于上海一基督教牧师之家,少年时代便立志学医,悬壶济世。

1909年,年仅二十七岁的颜福庆成为耶鲁第一个获医学博士学位的亚洲人。

回国后,颜福庆应聘为长沙雅礼医院的医生,他常常免费为穷苦百姓看病。

他常说:

“我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我内心的喜悦,能为我的同胞服务,这太令人激动了。

”然而当时的医院主要是由国外传教机构开办的,颜福庆目睹外国同事高高在上,用偏执的眼光来看待中国人,深感依靠外国人只能让人摆布,于是下决心创办独立医学院。

1914年在长沙,他创建了一所以医学为主的地区教学机构——湘雅医学专门学校。

1925年,他与美国医生胡美合作,在湘雅医学专门学校的基础上,创建了中国第一所中外合作的医学院——湘雅医学院,湘雅的成功确立了他在以西方人为主的中国医务界的地位,也为他十多年后打造中国独立的医学事业奠定了基础。

1927年革命浪潮席卷全国,由外国人管理的我国医学最高学府——北京协和医学院也很受冲击,为此,董事会决定将学校逐步移交给中国人。

在人选确定上,他们把眼光锁定在了湘雅的颜福庆身上,委任他为协和副院长。

把如此重要的职务交给中国人,在协和医学院的历史上是转折性的事件。

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始组建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即后来的中央大学),其中,医学院设于上海。

当时医学院只有8位教师、29名转校生,规模和师资远不及医学传教机构在华创办的学府,前景不明。

然而,颜福庆还是毫不犹豫地离开协和高级管理层,回到上海与医务界同仁共同组建中国自己的西医学院。

由于颜福庆教授的到来,中央大学医学院像一块磁铁,吸引了一批优秀师资。

然而,学院创办所需资源实在太多,颜福庆为此费尽周折。

他首先说服中国红十字会负责人颜惠庆将上海红十字会医院提供给医学院充任教学医院,再鼓动校友叶子衡捐出名噪一时的叶家花园,改建成上海第一所肺结核医疗院,此后该疗养院成了医学院第二所教学医院。

接着他又为筹募基金,扩展土地成立了上海医事事业董事会。

财政部长孔祥熙任董事长,中央经济委员会常委宋子文、教育部长朱家骅等均在其间,董事会的成立更好地保障了医学院的有效运行与监管。

在学生培养方面,他建立专任医师制度和二十四小时住院医师制度,使学生得到更高质量的临床培养和训练。

在颜福庆的努力之下,中央大学医学院经短短的三四年初创期就获得极高的评价。

1930年,国联卫生部派费伯来华考察医学教育,发表了著名的《费伯报告》,中央大学医学院被认为是全国最好的国立医学院,与北方的协和、中南的湘雅鼎足而三。

1932年,医学院从中央大学独立出来,成为独立的国立上海医学院,后以上海医学院为中心组成了上海医事中心,上海医事中心最终开创了中国独立的医学事业,是颜福庆对中国医学现代化的一大贡献。

颜福庆设计的独立医学,就是让中国人拥有医学科学传播自主权,就是要掌握话语权,但独立不是孤立。

他不只一次表示,日本的医学模式是可资借鉴的,并建议中央政府仿照日本模式建立国家医学教育模式。

上海医学院创办伊始,他便聘请德国留学生谷境沂担任教务处长,将德国医学中注重基础研究、严谨求实的传统注入医学院的教学中,“严谨求实”的学风日后成为上海医学院区别其他医学校的标志。

虽然一直忙于医学院的创办,但颜福庆始终不忘医生天职。

还在湘雅医学院任职时,他曾深入一百五十米下的煤矿竖井,追踪疾病的感染源。

他写的《江西安源萍乡煤矿钩虫病感染报告》和《江西安源萍乡煤矿钩虫病感染的控制》两篇论文成为中国工业卫生史上开拓性的杰作。

到上海后,颜福庆又亲自组建中央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科,努力推进中国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发展。

1928年吴淞卫生公所建立,他调动得力的教师参与,实行医教研三结合,并要求每个医学生必须像对临床各科一样,到卫生实验区轮转实习。

经过几年的努力,模范区的卫生状况大大改善,成为国内的样板。

颜福庆教授潜心医学,行医七十载,办医院为的是治病救人;办医学院为的是培养治病救人的医生,二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

他倾其毕生精力,为我国医学现代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可谓“正谊明道,名垂千古”,当之而无愧。

(摘编自高晞《颜福庆:

一生为了医学现代化》、李金钟《颜福庆:

中国西医学界泰斗》等)

4.下列不属于中央大学医学院创建成功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A.颜福庆毫不犹豫地离开协和高级管理层回到上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一大批优秀的师资。

B.颜福庆成立了事业董事会,借此筹集资金、扩展土地,更好地保障了医学院的有效运行与监管。

C.颜福庆建立专任医师制度和二十四小时住院医师制度,使学生得到更高质量的临床培养和训练。

D.颜福庆到上海后亲自组建中央大学医学院公共卫生科,努力推进中国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发展。

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颜福庆是耶鲁大学第一个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的亚洲人,这是他日后成功开办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和湘雅医学院的重要原因。

B.协和把重任交给颜福庆,既迫于当时历史的客观因素,也源于对颜福庆工作能力的肯定。

颜福庆的到来为中国医者赢得了尊严。

C.中央大学医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艰难创业数载,其间离不开颜福庆的周旋,他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为医学院的创建添砖加瓦。

D.在颜福庆的建议下,国民政府仿照日本模式建立起了国家医学教育模式,既掌握了国人自己的话语权,也打开了医学教育新格局。

E.本文按时间顺序展示了颜福庆推进中国现代医学发展的主要历程,刻画了一位对祖国怀有赤忱之心的“仁医

”形象。

6.颜福庆是中国西医教育界的泰斗,请结合文本分析他在推进中国医学现代化进程中体现的医学教育思想。

(4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需要秋天的人

尹向东

长命的家门前有棵苹果树,结的苹果味道酸,没人喜欢吃,没人采摘。

长命括起头来,看树上又结出不少苹果,这些被人遗忘的苹果半青半红地坠在枝上,被虫叮,被乌啄,似长了雀斑一样布满斑点,要多丑有多丑。

它们的模样和此刻的长命很像,想到这个,长命的心就灰暗了。

长命的家在农村。

他把自己这样的人叫城市的农民。

这些年,他们都去城里打工。

收入与在城里工作的亲戚相比高出不少,也比单位里的人更自由。

不过长命仍然不喜欢农村人的身份,像这名字,村里边许多人叫得富、来富、富贵。

这些奇怪的想法是长命在工地上闪了腰后才出现的,腰给伤了,长命只能在家干些轻松的事。

而养猪种莱却不为支撑家里的生活,干这些杂事儿,只为家人吃上安全食物,但长命总觉得自己没被派上用场,像城市的农民这个群体,生存和土地失去关系,丢掉主业后与千百年来农民的定义相隔甚远。

但城里人不管这些,一样坚定地认为他们就是农民,长命常常为此觉得尴尬,虽然生活好了起来,他们却被城市和土地同时忽视。

养了猪,每日里就得去城里大小餐馆收泔水,这是长命最讨厌的活,得穿上油腻肮脏的衣服,骑上三轮摩托,拖两只大油桶改装的泔水桶穿越城市,这形象活脱就是在头顶项上“我是农民”四个大字,让他特别难受。

正值放学的时候,孩子们自校门蜂拥而出,散到街上,散到陡峭的坡边。

长命的儿子也在这所小学读书。

这时候有可能会碰上儿子,这不是好事,十二岁的儿子不喜欢在大庭广众中碰见拉泔水的他。

他将头低下来,只看前面的路,快到街口,听见儿子叫他的声音,他有点惊喜,忙刹住车,看见儿子跑上前来,儿子不看他,也不

看油腻的摩托车,只望着身边的人流,细声细气地说:

“老师让买升学考试的模拟试题,记住了,数学和语文都要,就在新华书店里。

长命把三轮摩托车停在一家面馆外。

面馆里已经有两三桌客人,长命进面馆的时候他们都回过头来看他。

长命熟悉他们的眼神,也就是嫌弃而已,没啥大不了。

他直接去了厨房,长命提着桶出来,他看见临门的一个女人独坐一张桌,他走过时女人尽力挤向墙边,女人的眼神中不仅仅是嫌恶,明明白白地表达着讨厌。

长命骑着摩托车离开时心情槽透了,他不想再去拉泔水,长命忘不了女人隔着玻璃窗瞪他的那一眼,岂止是一个恶毒所能囊括的。

长命后来耙车停好,准备给儿子买模拟题。

他看

见一个微胖的女人领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女人蹲在书架边,翻着一本画册给小女孩讲,她的神态安详而恬静。

长命觉得她用身都散发着一种气息,一种让人温暖的气息。

长命有了一种强烈的

渴望,他想听听女人在给孩子讲些什么,他把车推到边上,进了书店。

长命踱到儿童书柜的另一侧,他听见小女孩指着画册问:

“这是秋天?

她母亲说:

“是啊,秋天,多漂亮的秋天。

小女孩说;“秋天有什么用,秋天一来,气候就一天天冷,我们不需要秋天。

她母亲短暂地停顿了一下,小声说:

“不是这样的,我们不需要秋天,别人还需要。

小女孩说:

“谁会需要秋天?

她母亲说:

“你看,你对面的人,他就需要秋天。

他看出小女孩的微笑中包含着对一个需要秋天的人的崇敬。

他的心莫名地跳动起来,鼻子深处微微发酸、努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买了模拟题,跨出书店时,严谨而和蔼地对那对母女笑了笑。

他跨上摩托车,像背负一道使命,向远处驰去。

一路上他想他是需要秋天的人,全世界的人都不需要秋天了,而他们需要。

这是个沉甸甸的嘱托,这样的使命让他全身都暖洋洋的。

他努力在脑子里搜索,要干点秋天的事,收获点什么东西,几亩地支撑不了他这个愿望,他继续想,总算从记忆的角落里将门前那棵被遗忘的苹果树想起来。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两项是(4分)

 A.长命认为“村里边许多人叫得富、来富、富贵”,包括自己的名字,这些名字太俗了,这是被城里人瞧不起的原因。

 B.小说准确地描写了长命的矛盾心理、行为,他生怕穿上油腻肮脏的衣服去餐馆收泔水而被人看不起,但又每天走街串巷去收泔水。

 C.小说注重细节描写,如长命路遇儿子,但儿子是势利眼,怕有个不体面的父亲而被人瞧不起,不看也不喊“爸爸”。

 D.小说将面馆里那两三桌客人的眼神与那个独坐一张桌的女人的眼神进行对比描写,突出了那女人眼神对长命的沉重打击。

 E.小说中的那个徽胖的女人有一定的修养,她的神态感染了长命;她与女儿的对话,不仅教育了自己的女儿,也给长命以启发与激励。

8.小说在刻画长命这个人物时,突出了他的哪些形象特征?

请简要分析.(4分)

 

9.小说以“需要秋天的人”作标题有什么用意?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显忠,初名世辅,南归,赐名显忠。

年十七,随父永奇出入行陈。

金人犯鄜延,王庶命永奇募间者,得张琦;更求一人,显忠请行。

永奇曰:

"汝未涉历,行必累琦。

"显忠曰:

"显忠年小,胆气不小,必不累琦。

"后有敌人夜宿陶穴,显忠缒穴中,得十七人,皆杀之,取首二级,马二匹,余马悉折其足。

庶大奇之,补承信郎,充队将,由是始知名。

金人陷延安,授显忠父子官。

父与子相泣曰:

"我宋臣也,世袭国恩,乃为彼用邪!

"会刘豫令显忠帅马军赴东京,永奇密戒之曰:

"汝若得乘机,即归本朝,无以我故贰其志。

"元帅撒里曷来同州,显忠以计执之,驰出城。

至洛河,舟船后期不得渡,与追骑屡战,皆胜。

显忠憩高原,望追骑益多,乃与撒里曷折箭为誓,不得杀同州人,不得害我骨肉,皆许之,遂推之下山崖,追兵争救。

显忠携老幼长驱而北,至鄜城县,急遣人告永奇。

永奇即挈家出城至马趐谷口为金人所及家属皆遇害显忠奔夏夏人问故显忠泣具言父母妻子之亡切齿疾首恨不即死,宣抚吴玠遣张振来抚谕云:

"忠义归朝,惟君第一。

"至行在,高宗抚劳再三。

兀术犯河南,手诏以军与张俊会。

显忠与敌战,败之。

兀术谓韩常曰:

"李世辅归宋,不曾立功,此人敢勇,宜且避之。

"乃焚庐江而走。

金帅孛撒自南京率步骑十万来,显忠亲帅军遇于城南,战数十合,孛撒大败,遂退走。

俄增兵复来逼城,显忠谓宏渊并力夹击,宏渊按兵不动,显忠独与所部力战百余合却之。

显忠曰:

“若使诸军相与掎角,则敌兵可尽,金帅可擒,河南之地指日可复矣。

显忠知宏渊无固志,叹咤曰:

"天未欲平中原耶?

何沮挠若此!

"乾道改元,乃还会稽,淳熙四年七月卒,年六十九。

谥忠襄。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二十六》)

10.下列对文中字体加粗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永奇即挈家/出城至马趐谷口/为金人所及/家属皆遇害/显忠奔夏/夏人问/故显忠泣具言/父母妻子之亡/切齿疾首/恨不即死

B.永奇即挈家出城/至马趐谷口/为金人所及/家属皆遇害/显忠奔夏/夏人问故/显忠泣/具言父母妻子之亡/切齿疾首/恨不即死

C.永奇即挈家出城/至马趐谷口/为金人所及/家属皆遇害/显忠奔夏/夏人问故/显忠泣具言/父母妻子之亡/切齿疾首/恨不即死

D.永奇即挈家/出城至马趐谷口/为金人所及/家属皆遇害/显忠奔夏/夏人问/故显忠泣/具言父母妻子之亡/切齿疾首/恨不即死

11.下列对文中加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名,一般指姓名,幼年时一般由父亲命名;多用于自称,或用于做传时介绍传主。

B.行陈,亦称“行伍”,古代兵制,五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代指军队。

C.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

南宋在杭州设立临安府(意为临时安顿),称之为行在。

D.乾道,年号名,古代纪年的一种常见方式;改元,指同一皇帝在位期间更换年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显忠年少便胆识过人。

十七岁随父出入行阵;在招募探子时,显忠主动请求前往;后又孤身夜袭敌人成功,被王庶看重。

B.李显忠有勇有谋,善于应变。

在同州用计抓获撒里曷;与追兵作战,战而胜之,面对越来越多的追兵,与撒里曷折箭为誓后将其推下山崖脱身。

C.李显忠忠肝义胆,一心向宋。

金人攻破延安,曾授任显忠父子两人官职,但他们对此内心深感愤慨,并未诚心归附。

D.李显忠英勇善战,屡建奇功。

忠文归朝之后,曾与张俊一道,击溃进犯合肥的兀术;又与宏渊合力夹击自南京来犯的金帅。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永奇密戒之曰:

“汝若得乘机,即归本朝,无以我故贰其志。

(2)显忠知宏渊无固志,叹咤曰:

“天未欲平中原耶?

何沮挠若此!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14~15题。

满庭芳

苏轼

 有王长官者,弃官黄州三十三年,黄人谓之王先生。

因送陈慥①来过余,因为赋此。

 三十三年,今谁存者?

算只君与长江。

凛然苍桧,霜干苦难双。

闻道司州②古县,云溪上、竹坞松窗。

江南岸,不因送子,宁肯过吾邦?

  摐摐③,疏雨过,风林舞破,烟盖云幢。

愿持此邀君,一饮空缸。

居士先生老矣,真梦里相对残釭④。

歌声断,行人未起,船鼓已逢逢。

【注】①陈慥:

字季常,眉州人。

东坡至黄州,季常数从之游。

②司州:

唐代武德初以黄陂置南司州;王长官时住黄陂。

③摐摐:

拟声词。

④釭:

灯。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上阕开篇三句语出不凡,既包含着诗人岁月流逝、傲视天下的感慨,又将王长官其人与长江共论,有赞颂之意。

 B.“古县”表明历史悠久,“云溪’’“竹坞’’“松窗”凸显环境之幽,“江南岸”三句则写与王长官黄州会面的因由。

 C.下阕转入景语,描写雨过风起、烟云迷离的景象,借景邀王先生喝酒,侧面表现了王先生高雅的志趣。

 D.“居士先生老矣’’是劝酒之辞,意思是王先生虽然老矣,但相见如梦,还是要把酒言欢,珍惜相逢,一醉方休。

 E.“逢逢”是象声词,形容鼓声,此处写分手在即,“行人未起”而鼓声催发,表现了相聚的愉悦和二人的相得。

15.词作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不宜异同。

(2)苏轼在《赤壁赋》中用“,”从侧面衬托出洞箫声的魅力和吹奏效果。

(3)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用“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句写出了桃花依旧,但人面不见,人去楼空的物是人非的情景。

李煜的《虞美人》中,也有两句写出了这样的物是人非之感,这两句是:

“,”,由此勾起作者的无穷幽怨和仇恨之情。

 

第Ⅱ卷(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钱钟书先生用文言写成的《谈艺录》《管锥编》博大宏深,其用词运斤成风,最可表现文言词汇的活力和生命力。

②点开广东省编办官方网的“机构编制实名制信息公开”专栏,48家省直机关及其下设机构的名称、5000多名公务员姓名等信息昭然若揭。

③新“国八条”出台后,国务院派出八个调查组,分赴全国各地对先前出台的楼市政策产生的效果顺藤摸瓜,以便了解新变化制定新政策。

④如果

把现代化建设比作一首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交响乐,青年农民工就是其中最激昂、最有青春气息的乐章。

⑤中国石油与化工联合会的资料披露,与三大石油公司的投资成本相比,三大石油公司的投资收益却很不尽人意。

⑥有些出版社只认题材不辨真伪,致使一批并不具备写作资质作者的文字行销书市;不止如此,更有的出版社粗制滥造。

A.①③④B.③⑤⑥C.①④⑥D.②③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2016年12月08日13时15分03秒在新疆昌吉州呼图壁县发生6.2级地震,救援人员第一时间赶往灾区,随着救援的深入,伤亡人员还会不断增加。

B.进入冬季以来,由于天气等多方面原因,成都市空气质量令人堪忧,众多网友发帖呼吁政府出台措施改善空气质量。

C.美国大选尘埃落定,这场选举和上半年英国退欧公投、以及今年国际政坛发生的其他一系列突然变故,共同构成了2016年世界进程的标志性事件。

它们表明,21世纪正在出现不同于20世纪的世界政治新趋势。

D.航天员陈冬的两个双胞胎儿子“给这个小朋友5颗星星、那个小朋友3颗星星,给老师月亮”的许诺让陈冬发愁了。

陈冬说,“幸好后来想到我这次在太空拍了很多星星的照片,可以把这些照片作为礼物送给他们。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美国教育学家斯金纳曾有过一句名言:

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

所谓“剩下来的东西” ① 就是自学的能力, ② 是举一反三或无师自通的能力。

大学 ③ “职业培训班”,④一个让学生适应社会、适应不同工作岗位的平台。

在大学期间,学习专业知识 ⑤ 很重要,但是重要的还是学习独立思考的方法,培养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样,大学毕业生 ⑥ 能适应瞬息万变的未来世界。

 

A

其实

不是

而是

虽然

B

/

也就

不只是

也是

当然

C

/

不仅是

还是

纵然

D

其实

也就

不是

而是

固然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

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仓廪实而知诗书,阅读是需要物质保障和时间的。

若一国民众还处在一种疲于奔命状态,①,要求他们多花些时间读书,终究显得强人所难。

反过来,那些表现出很高国民阅读水平的国家,②。

总之,③,虽说不上严格的充分必要关系,但至少也是非常强的因果关系。

21.结合下面的漫画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