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46036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2.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生理学复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运动生理学复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运动生理学复习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运动生理学复习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运动生理学复习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运动生理学复习要点.docx

《运动生理学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生理学复习要点.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运动生理学复习要点.docx

运动生理学复习要点

运动生理学复习要点

绪论

1.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对象:

运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在一次运动练习(急性练习)或反复运动中(慢性运动或训练)的功能发展变化规律的科学。

任务:

为引导人们合理地进行健身锻炼,科学地组织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目的:

以实现健康促进和提高体适能和运动成绩的目的。

2.生命的基本特征:

⑴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除病毒外)⑵新代、生长和运动是生命的本能⑶生命通过繁衍而延续⑷生物既有个体发育和系统进化的历史⑸生物对外界可产生应激反应和自我调节、对环境具有适应性。

3.人体机能的调节:

⑴神经调节:

基本方式是反射。

所谓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外环境变化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实现反射的基础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神经、传出神经、效应器5个环节。

⑵体液调节:

一般是指由分泌腺和散在某些器官的分泌细胞分泌出称之为激素的化学物质,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某一器官,调节它们的功能活动。

⑶自身调节:

是指外环境变化时,器官、组织、细胞自身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而产生的适应性反应。

第一章肌肉的活动

第一节肌肉的兴奋和收缩

1.肌肉的活动是通过肌肉的收缩和舒实现的。

2.肌肉的基本组织:

包括肌组织(肌纤维)、结缔组织、神经组织、血管网,其中肌组织是收缩的功能,结缔组织是弹性成分,其他组织具有调节、支持和弹性作用。

3.运动单位:

一个运动神经元连同它的全部神经末梢所支配的肌纤维,从功能上看是一个肌肉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

4.大运动神经元发出的髓鞘神经纤维粗大,传导冲动的速度快,轴突末梢大而扁平,与肌肉接触的面积大。

5.小运动神经元发出的髓鞘神经纤维比较细,传导冲动的速度慢,其轴突末梢成圆形,与肌肉接触面积小。

6.全或无原则:

在肌肉收缩时,若刺激的强度足够引起某一运动神经元兴奋而发出冲动时,该运动单位的全部肌纤维都同时参加收缩活动。

若刺激过弱而不足引起某运动单位的运动神经元兴奋而无冲动发出时,则该运动单位的全部肌纤维无一参与收缩活动,这称为运动单位活动的“全或无”原则。

7.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传递:

当冲动传至肌纤维部引起轴突末梢除极化,改变神经膜的通透性,使得细胞外液中的一部分Ca2+进入到末梢,引起轴浆中囊泡的破裂释放出乙酰胆碱,乙酰胆碱通过接头间隙与终板膜上的Ach受体结合,引起膜对N+K+的通透性的改变,导致除极化,进而触发另一个可传导的动作电位沿整个肌纤维传递,引起肌肉收缩。

胆碱酯酶能够迅速的水解乙酰胆碱,致使每传来一次冲动,所释放的一定量的乙酰胆碱只能引发一次收缩,即保持1对1的关系。

传递的特点:

化学传递、单向性传递、时间延搁、易受化学和其他环境影响。

8.肌细胞(肌纤维)的组成:

细胞膜(肌膜)、细胞核(多个)、细胞质(肌浆)。

其中细胞质中含有:

肌原纤维、肌管系统、线粒体、糖原、脂滴、肌红蛋白。

9.肌小节:

是肌肉实现收缩和舒的最基本功能单位。

10.肌管系统的作用:

⑴实现肌原纤维外的物质交换⑵将动作电位传导至肌纤维部,引起终池Ca2+的释放,以触发肌肉收缩。

11.粗肌丝:

由肌球蛋白分子组成,每条粗肌丝约包含200-300个肌球蛋白分子,每个分子由一条杆状的主干和一个垂直翘起的称为横桥的球状头部组成。

12.横桥的功能特性对肌丝滑行有重要意义,一是横桥上有一个能与ATP相结合的位点,同时具有ATP酶活性,有水解ATP的源性能力,当横桥一旦与细肌丝结合时,此酶即进一步激活,使ATP迅速水解放出能量,供肌肉收缩时利用;二是横桥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和细肌丝上的肌动蛋白分子呈可逆结合,并出现横桥向M线方向的倾斜摆动,拖动细肌丝向暗带中央滑行。

13.细肌丝:

由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三种成分组成,其中六成为肌动蛋白。

肌动蛋白上有能与横桥做可逆结合的位点,直接与肌球蛋白实现肌丝的滑行,故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一同被称为收缩蛋白。

14.横桥运动引起肌丝滑行:

钙离子与肌钙蛋白结合,结构改变导致功能发生变化,对原肌球蛋白的钩子作用失去效应,导致原肌球蛋白滑落,露出肌动蛋白上可与肌球蛋白结合的位点。

横桥与此点结合形成肌动蛋白、肌球蛋白-ATP复合体,同时横桥中的肌球蛋白ATP酶受肌动蛋白激活,使横桥中的ATP迅速水解成ADP+Pi,放出能量,引起横桥头部向粗肌丝的中心方向摆动,牵拉细肌丝向肌节中央滑行。

15.肌丝滑行理论的主要论点:

是肌肉的缩短或伸长,都是由于肌小节中粗肌丝和细肌丝相互滑行,而肌丝本身的结构和长度不变。

16.肌肉收缩和舒的全过程包括三个相互衔接的主要环节,即兴奋收缩耦联、横桥运动引起肌丝的滑行、收缩的肌肉舒。

17.兴奋收缩耦联包括:

动作电位沿横管系统传向肌细胞深处、三联体结构处兴奋的传递引起终池释放钙离子、钙离子重新聚集。

第二节肌肉收缩的形式及力学分析

1.力量:

根据肌肉收缩的形式分为静力性力量和动力性力量。

静力性力量指肌肉进行等长收缩时产生的力量,维持身体姿势或固定各环节于一定的位置,不产生明显的位移运动;动力性力量是指肌肉进行向心与离心收缩时产生的力量,使身体或运动环节产生明显的位移运动。

动力性力量可根据收缩的形态与特征不同可进一步分为向心收缩力量、离心收缩力量、等速(等动)肌肉力量和超等长肌肉力量。

超等长肌肉力量是指在离心-向心收缩过程中,肌肉被拉长后进行向心收缩表现出来的力量。

2.根据长度和力的变化肌肉收缩可分为:

⑴缩短收缩(向心收缩):

当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力大于外加阻力(负荷)时,肌肉缩短,牵拉它附着的骨杠杆做向心运动。

.缩短收缩根据负荷和速度可以分为:

⑴等收缩(阻力恒定)⑵等动(等速)收缩(速度恒定)。

⑵拉长收缩(离心收缩):

当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力小于外力时,此时肌肉虽积极收缩但还是被拉长了,这种收缩叫拉长收缩。

起制动、减速和克服重力等作用。

⑶等长收缩:

当肌肉收缩产生的力等于外加阻力时,肌肉虽积极收缩但长度并不变化,这种收缩叫等长收缩。

起支持、固定和保持某一姿势的作用。

3.肌肉收缩的力-速度曲线:

是指负荷(称后负荷)对肌肉收缩速度的影响。

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和速度是成反比例的关系。

4.肌肉收缩的长度-力关系:

肌肉收缩的长度力关系是指肌肉收缩前的初长度对肌肉收缩时产生力的影响。

5.主动力:

肌肉收缩过程中肌球蛋白与肌钙蛋白相互作用所产生的力。

6.被动力:

是由于结缔组织和肌中其他弹性成分受到牵拉时而产生的阻力所引起。

7.肌肉本身收缩能力的改变:

通常把可以影响肌肉收缩效果的肌肉部功能状态的改变,定义为肌肉收缩能力的改变。

骨骼肌不同收缩形式的比较

8.肌肉酸痛:

运动性肌肉酸痛分为急性运动酸痛和延迟性肌肉酸痛。

⑴急性肌肉酸痛是指在运动过程中和运动后即可产生的肌肉酸痛。

通常在运动后几分钟至几小时消失,对运动训练的影响不明显,主要是由于氢离子和LA等代物的堆积与肌肉肿胀等原因引起的。

运动员经常在大强度耐力训练和力量训练后产生急性肌肉酸痛。

⑵延迟性肌肉酸痛:

是指人体从事不习惯运动后出现的肌肉疼痛和肌肉不舒适的感觉。

延迟性肌肉酸痛除了一半的疼痛症状外,还具有身体疲劳、肌肉僵硬、酸胀、肌肉酸收缩力量和放松能力下降,主要出现在远端肌肉和肌腱连接处。

9.肌肉力量与运动速度的关系:

当逐步增加肌肉的负荷,肌肉收缩产生的力逐渐增大,但肌肉收缩的速度和缩短的长度即逐渐减小,当负荷增加到某一数值时肌肉全然不能收缩,此时肌肉收缩的速度和缩短的距离均为零,但产生的力却是最大的。

当负荷逐渐较小时,肌肉收缩的速度和缩短的距离逐渐增大,直至负荷逐渐为零时,肌肉收缩的速度最快,缩短的长度最大。

以上两种状态都没有做功。

10.肌肉量力与爆发力:

肌肉收缩产生力的大小,取决于活化的横桥数目,而肌收缩的速度取决于能量释放的速率和肌球蛋白ATP酶的活性,与活化的横桥数目无关。

当负荷较大时,有更多的横桥处于活化的状态,以增加肌肉的力,但却抑制ATP的水解,减低能量释放率,从而使肌收缩速度减慢。

当负荷减低时,单位时间能量释放率增加,因而肌收缩速度增加。

11.肌肉收缩力量大小,主要取决于参与收缩的横桥的数目,根据肌肉收缩时肌丝相互关系的分析,最适初长度时粗肌丝和细肌丝处于理想的重叠状态,使收缩时作用的横桥数目达到最大,因而产生最大力量。

第三节肌纤维类型与运动能力

1.肌纤维根据收缩的速度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慢肌纤维,一类是快肌纤维。

快肌纤维又可以分为三个亚型,快a、快b和快c纤维。

快a纤维的收缩速度和力量同快肌,但是代特征兼有快肌和慢肌的特征,其抗疲劳能力也介于快肌和慢肌之间。

2.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的形态、生理和代特征:

⑴形态特征:

快肌纤维直径较粗,肌浆少,肌红蛋白含量多,呈苍白色;其肌浆中线粒体数量和容积小,但肌质网发达,对钙离子的摄取速度快,从而反应速度快;快肌纤维接受脊髓前角大运动神经元支配,大运动神经元的胞体大,轴突粗,与肌纤维的接触面积大,轴突终末含乙酰胆碱的囊泡数量多,一个运动神经元所支配的肌纤维数量多。

慢肌纤维直径较细,肌浆丰富,肌红蛋白含量高,呈红色;其肌浆中的线粒体的直径大、数量多、周围毛细血管网发达;支配的慢肌纤维的神经元是脊髓前角的小运动神经元,其胞体小,轴突细,神经肌肉接点小,终末含乙酰胆碱的囊泡数量少,一个运动神经元所支配的肌纤维数量少。

⑵代特征:

快肌纤维无氧代能力较强。

表现为肌纤维中参与无氧氧化过程酶的活性较慢肌纤维高。

例如快肌纤维肌球蛋白ATP酶的活性为慢肌纤维的3倍,肌激酶的活性为慢肌纤维的1.8倍,肌酸激酶的活性为慢肌纤维的1.3倍;乳酸脱氢酶的活性为慢肌纤维的2~2.5倍。

此外,糖酵解的底物肌糖原的含量也比慢肌高。

慢肌纤维有氧氧化能力较高。

表现为线粒体不仅数量多,而且体积大,线粒体蛋白含量高,氧化酶活性较快肌纤维高。

甘油三酯含量高,氧化脂肪的能力为快肌的4倍。

此外,毛细血管丰富,肌红蛋白含量较高,都使其有氧能力高于快肌。

⑶生理特征:

快肌纤维收缩的潜伏期短,收缩的速度快,收缩产生的力大,与慢肌纤维相比,肌肉收缩的力-速度曲线位于其上方,但收缩不能持久、易疲劳。

慢肌纤维收缩的潜伏期长,收缩的速度慢,表现为力较小,但能持久、抗疲劳能力强。

3.运动时肌纤维的募集:

研究表明,运动时慢运动单位和快运动单位的募集是有选择的进行的。

这种有选择的募集不取决于活动的速度,而取决于活动所需的力量水平。

当活动需要的力量较小时,仅有少数慢运动单位被募集,随着活动需要的力量的增加,被募集的运动单位也增加,此时快a和快b运动单位也依次被募集。

许多研究者赞同运动单位的募集通常是根据一个固定的秩序来活动的,这称为有序募集原则。

能部分解释有序募集原则的机制是大小原则,认为运动单位募集秩序直接与运动单位的大小有关,小运动神经元控制的运动单位首先被募集,由于慢运动单位的运动神经元小,在分级运动(指力量产生的级别从很低变为很高)中,慢运动单位是最先被募集的。

其后,当执行的运动力量需要增加时,快运动单位被募集。

4.肌纤维类型与运动成就:

慢肌纤维百分比高者擅长于长时间的耐力项目(耐力项目的运动员,如:

中长跑运动员),而快肌纤维百分比高者可能适合于短距离和力量项目(短距离项目或力量型项目的运动员,如:

100米、投掷类项目运动员)。

5.肌纤维类型对训练的适应:

⑴训练能否引起肌纤维类型改变⑵肌纤维横断面积⑶肌纤维代能力⑷肌纤维对训练适应的专一性。

第二章血液

1.体液:

机体含有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和溶解在水里的各种物质总称为体液

2.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中含有水(90﹪以上)、蛋白质、多种电解质、小分子有机物、氧气和二氧化碳;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

3.环境的概念:

人体每个细胞所濅浴的液体环境称为环境。

生理意义:

环境是体细胞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桥梁,通过它体各个细胞虽不与外环境直接接触,但能与外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实现新代这一基本生命活动。

4.血液的功能:

⑴运载功能:

血液主要运载氧气、二氧化碳、营养物质和代产物。

血液不断地将机体所需的氧和营养物质运载到全身的组织细胞,同时又将组织细胞的代产物二氧化碳、水和尿素等运到肺、肾、皮肤和肠管排出体外。

⑵维持环境的相对稳定:

①血液能维持水、渗透压和酸碱度平衡,从而维持了环境的相对稳定。

②血液在体温的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机体运动或劳动而大量产热时,一方面由于血液的含水量大,可以大量吸收体产生的热量;另一方面,血液将体深部器官所产生的热量运送至体表散发,从而使体温不至于大幅的变动,保持了体温的相对稳定。

③血液将激素运送到全身各器官和组织细胞处,调节各靶器官和靶细胞的活动,以完成体液调节的功能。

⑶维持血浆的酸碱度:

NaHCO3:

H2CO3=20:

1血浆PH维持稳定,当酸聚集过多时NaHCO3+H离子(酸)→H2CO3→H2O+CO2(随呼吸排出)维持酸碱平衡。

当碱过多时,H2CO3+碱→HCO3离子(由肾脏排出)+H2O维持酸碱平衡。

⑷防御和保护功能:

血液的防御和保护功能是通过血液的免疫和止血功能实现的。

5.运动对红细胞的影响:

短时间运动后即刻红细胞增多,有人认为这主要是贮存血库释放比较浓的血液进入循环血,相对提高了红细胞的浓度。

训练水平较低的运动员运动时导致血液中的红细胞增加,即红细胞的比容增加,进而导致血液的阻力增加,血液流速下降,从而降低的氧气、二氧化碳、营养物质和代产物的运输,即降低运输效率。

6.红细胞的比容(或压积):

红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称为红细胞比容或红细胞的压积。

7.血浆蛋白的主要功能:

⑴作为多种物质和激素的载体⑵维持血浆正常PH⑶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⑷保持血管外水平衡。

8.离子的主要功能:

⑴维持晶体渗透压⑵维持体液酸碱度⑶维持组织细胞的兴奋性⑷某些离子是体酶活性的激动剂等。

9.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载氧气和二氧化碳、缓冲酸碱和免疫功能。

10.血型:

是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抗原的类型。

11.细胞凝集:

将两个人的血液滴加在玻片上使之混合,若他们的血型互不相容,可见到红细胞凝集成簇的现象,称之为红细胞凝集。

12.血小板的功能:

促进止血、加速凝血、保护血管皮细胞的完整性。

13.渗透:

水分子通过半透膜向溶液扩散的现象叫做渗透。

14.渗透压或渗透吸水力:

溶液促使膜外水分子向膜渗透的力量叫渗透压或渗透吸水力。

15.血浆渗透压由血浆晶体渗透压和血浆胶体渗透压组成,其中晶体渗透压占90﹪以上。

16.循环血量:

人体在安静状态下,大部分血液在心血管中迅速流动称之为循环血量。

17.血液对训练的适应:

血容量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增加、血黏度下降、碱贮备含量增加。

18.运动可使血小板平均容积增加,活性增强,循环血量中血小板聚集趋势也增加。

第三章循环机能

第一节心脏泵血功能

1.心房与心室不间断、有序的收缩与舒是实现心室泵血的前提与基础。

2.心肌细胞分为两类:

一类是普通的心肌细胞,包括心房肌和心室肌,这两类心肌细胞执行心房和心室的收缩和舒,故又称为工作细胞。

另一类是特殊分化了的具有自律性,即自动发放有序的兴奋冲动,故称为自律细胞,由自律细胞构成了心脏的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希氏束和浦金野氏纤维。

3.自律细胞中肌纤维成分少,不具备收缩功能,它的功能是将起搏细胞的兴奋送到心房肌和心室肌,以引起心房和心室的兴奋和收缩。

4.心肌细胞的特点:

兴奋性、传导性、自律性、收缩性。

5.兴奋性:

是指细胞受到一定强度的刺激后具有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6.自律性:

即自动的发放有序的兴奋冲动。

7.心动周期:

心房和心室收缩与舒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一个心动周期中包含有心房收缩、心房舒、心室收缩、心室舒,但由于心室在心脏泵血活动中其主要作用,故通常心动周期是指心室活动周期而言的。

8.心输出量(每分输出量):

每分钟从左(右)心室泵出的血液总量称为心输出量。

每分输出量=心率×每搏输出量。

(评价心泵功能的主要指标)

9.心率:

人处于静息状态时心率之所以能维持在稳定水平,其生理机制是迷走神经紧性持续不断的控制着心跳的起搏点窦房结,使窦房结起搏细胞处于一定的抑制状态。

当迷走神经紧性降低时,心跳频率便增快;反之,当迷走神经紧性升高时,心跳便立即减慢。

安静时,交感神经紧性对心跳频率的控制作用不大。

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安静时心率增快。

10.每搏输出量:

是指左(右)心室每次收缩时所射出的血量。

11.影响每搏输出量的主要因素:

心舒末期心室容积、心室肌被牵的程度、心肌收缩能力、后负荷。

12.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与心舒末期容积之比称为射血分数。

是评价心崩功能的重要指标。

13.心指数(心输出量的相对值表示方法):

把每平方米表面积的心输出量称为心指数。

14.心泵功能贮备:

是指个人在剧烈活动中所能达到的最大心输出量与静息时心输出量之差。

包括心率贮备和搏出量贮备。

第二节血管生理

一.各类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1.血管可分为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三类。

2.主动脉和大动脉管壁具有弹性,有扩和回收的能力,所以被称为弹性贮器血管。

3.小动脉和微动脉中血流速度快,但是口径小,因此血流阻力很大,故称为阻力血管,能够调节各个器官的血流量,又被称为分配血管。

4.毛细血管数量多,口径很细,管壁薄,有很好的通透能力,能够进行气体交换,故被称为交换血管。

5.静脉血管被称为容量血管。

二.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

1.血流量:

在单位时间流过某一截面的血量称为血流量,也称为容积速度,通常以每分钟的毫升或升表示。

2.器官血流量:

单位时间流过某一器官的血流量,通常以每分钟的毫升或升表示。

3.血流阻力:

血流阻力来自于:

血液部质点的摩擦力,以及血液与管壁之间的摩擦力。

故当血液粘度增加或血管口径变窄时,血流阻力增加。

4.血压:

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5.血压的成因:

血管血液充盈和心室射血的力量产生的。

形成血压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心室射血,心室肌收缩释放的能量可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消耗于推动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动能),另一部分形成对血管壁的侧压,并使血管壁扩(势能)。

三.动脉血压成因

1.动脉血压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

成因的前提条件是要有足够的血液充盈,其次是血液对动脉管壁的侧压力。

影响因素:

⑴每搏输出量:

伴随着每搏输出量增加,动脉血压也跟着增加,表现为收缩压增加,舒压没有影响。

⑵心率:

心率增加对收缩压影响不大,舒压升高,故脉压减小。

⑶外周阻力:

外周阻力增大导致心舒期血管中的血液增多,从而导致舒压升高,收缩压不变,但脉压减小。

⑷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贮器作用:

如果弹性贮器的功能消退,那么动脉血压升高,脉压也增大。

⑸循环血量和血管容积匹配。

2.静脉回流及其影响因素:

单位时间静脉回心血量取决于外周静脉压和中央静脉压之差及静脉对血量的阻力。

⑴体循环平均压:

体循环平均压增高,回心血量增多,反之,则减少。

⑵心肌收缩力量:

心缩力大,从左心室射出的血量也多,在心舒期则室压更低,有利于血液从心房流入心室。

⑶体位改变⑷骨骼肌的挤压⑸呼吸运动。

四.毛细血管

1.氧利用率:

氧利用率可以用动静脉氧差来表示,动静脉氧差增大说明氧利用率提高。

2.血液循环:

血液心脏血管系统中按一定的方向、周而复始的流动,称为血液循环。

3.当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中心室收缩期与舒期不是按比列减少的,而且舒期的缩短明显大于收缩期的缩短,所以心率加快时心室的充盈期将更明显的缩短,到达一定程度时将导致每搏输出量减少。

4.心室肌的收缩与舒造成心室压力的变化,造成心房压力与心室压之间、心室压与主动脉压之间的压力梯度,是推动血液从心房流向心室、从心室流向主动脉的动力,而房室瓣和半月瓣的启闭进一步保证了血液呈单方向有序流动。

第三节血管活动的调节

1.心脏的神经支配:

⑴迷走神经(第十对脑神经):

是属于副交感神经,起源于延髓背核和疑核。

迷走神经的节后纤维释放乙酰胆碱,故称为胆碱纤维。

迷走神经支配窦房结、心房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及其分支。

以往认为迷走神经不支配心室肌,但近来有实验显示,可能心室肌也受少量迷走神经的支配。

迷走神经兴奋可抑制窦房结过快自律兴奋的发放。

静息时,迷走神经持续的发放兴奋性冲动,称为迷走紧性。

由于迷走紧性的存在,使人安静时心率维持在60-70次每分钟之间。

据研究,迷走神经中还含有一种使心肌收缩力变弱的纤维。

⑵心交感神经:

它起源于脊髓胸段第1-5节灰质侧角。

在星状神经节或颈神经节换神经元后,其节后纤维支配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心房肌和心室肌等心脏的所有部分,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故把交感神经纤维称为肾上腺能纤维。

当心交感神经兴奋时,使心率加快、加强。

2.血管的神经支配:

血管平滑肌的舒缩活动称为血管运动。

支配血管运动的神经有缩血管神经和舒血管神经两大类。

缩血管神经纤维全部是交感神经(肾上腺素能纤维),人体的许多血管仅接受交感神经血管神经的单一神经支配。

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持续地发放低频率(低于10次每秒)的冲动,称为交感缩血管纤维的紧性活动。

这种紧性活动加强时,血管平滑肌可进一步收缩,而当其紧性活动减弱时,血管即舒。

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对各段的支配密度是不同的。

大动脉分布较少,微动脉处分布较多,在毛细血管前括约肌处分布极少,静脉血管壁上分布也较少。

当支配某一血管的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的紧性下降时,可引起三种效应:

第一,该器官的血流阻力减小。

血流量增多;第二,毛细血管前阻力和毛细血管后阻力之比减小,毛细血管平均压升高,有利于血液渗出进入组织;第三,容量血管(静脉血管)舒,利于毛细血管血液流入静脉。

3.神经调节的特点:

效果快,准确性高,围小。

4.体液调节:

是指血液和组织液中一些激素或其他化学物质乃至物理性质(如温度等)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按其作用的围,可分为全身性体液调节和局部性体液调节。

5.体液调节的特点:

效果慢,围大。

第四节心血管对运动训练的反应和适应

1.运动的反应:

人体从安静状态进入运动状态,人体各个器官系统的功能必须做出适时、适度的改变,以满足当时运动的需要,这就叫做运动的反应。

2.运动时心血管功能产生一系列的变化,其生理意义在于保证运动时各器官代(能量消耗)的需要,以保证运动得以进行,产生反应的机制。

概括的来说,是交感-肾上腺素系统的活动增强,血液中儿茶酚胺的浓度增大,而副交感(迷走)神经的兴奋活动呈不同程度的抑制。

3.运动时心血管的反应:

⑴心脏容积的变化:

①动力性运动时,在不同强度运动时,心缩末期和心舒末期的容积是不同的。

②静力性运动时,心脏容积变化不明显甚至减小。

⑵心率变化:

在一定围,心率随运动强度而递增,两者呈线性相关。

⑶每搏输出量:

①身体水平位时,每搏输出量几乎已经达到本人的最大搏出量。

②直立位运动时,每搏输出量随运动强度的而递增,所以射血分数也随之增大。

⑷每分输出量:

是心率与每搏输出量的乘积,递增的前半程是依靠心率和每搏量增加两个因素共同贡献的结果,而后半程每分输出量的增加只能依靠心率的增加来提高。

4.运动时血管的反应:

运动中血管的反应需着重明了:

⑴动脉血压的变化:

动力性运动时,随运动强度增加,收缩压增加,舒压不变。

静力性运动时,收缩压和舒压都是升高的。

⑵血液供应的重新分配:

运动时只能依靠相对不活动的脏器官的血管收缩,暂时减少血流量,移出一部分血液进入已舒的肌肉管中去,这种移缓济急的现象称为血液的重新分配。

⑶毛细血管处的气体交换,用动-静脉氧差来表示。

⑷血流速度的改变:

运动时,由于心搏力量加大,血流速度也加快,并随运动强度增大而加快。

总循环时:

是指血液中某一质点流经体循环和肺循环一周所需的时间。

肺循环时:

是指血液中某一质点流经肺循环时所需的时间。

5心血管对运动训练的适应:

⑴静息状态时的表现:

①心脏容积:

长期进行有氧运动练习,可以使心脏出现运动性肥大,这种肥大主要表现在左心室腔的扩大,使心室容积增大,但左心室室壁却不增厚或仅轻度增厚,这种扩大称为向心性增大。

经常进行力量练习的人,其适应则主要表现在心室壁增厚,而心腔不扩大或稍有扩大,这种扩大称为离心性扩大。

②心率:

长期进行有氧运动训练导致基础代率降低(是指清晨醒来之际的心率,基础心率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制度规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