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整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72338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108 大小:47.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整理.docx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整理.docx(10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整理.docx

冀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整理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教学

内容

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备课教师

共1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课时目标

在观察、动手操作等活动中,经历确定轴对称图形以及有几条对称轴的过程。

能用折纸等方法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知道简单图形有几条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感受生活中对称图案的美,积极参与动手操作活动,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和愉快地学习体验。

教学

重难

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具

让学生剪下附页中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边三角形、梯形、圆形图片。

轴对称图形

对称图形美

教学程序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欣赏图案

1、看书欣赏对称图案,说一说这些图案中的对称现象和对图案的感受。

2、让学生在图案中画出对称轴,全班进行交流。

说一说这些图案中的对称现象和对图案的感受。

全班交流

 

教学程序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判断图形

作业

1、让学生观察书中的简单图形,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说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

2、提出“用折纸的方法判断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的要求,并用附页中的图实计折一折。

3、交流折纸的方法和判断的结果。

使学生知道:

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正方形有四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4、做一做。

5、试一试

练一练:

1-3题。

观察书中的简单图形,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说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

折一折

交流

独立完成后订正

做作业

后记

教学

内容

稍复杂图形的平移

备课教师

共1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课时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在观察、讨论、操作的过程中,经历判断图形平移和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将图形平移的过程。

2.能判断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将图形平移。

3.在探索图形平移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

重难

能判断图形的平移,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将图形平移

教具

平移

判断

教学程序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平移现象

判断平移

1、让学生观察图片,说一说这些事务中有哪些平移现象。

2、提出兔博士的问题,鼓励学生说出生活中还有那些平移现象。

1、

(1)题,让学生先观察书中的两组图,说一说有什么,

观察图片,说一说这些事务中有哪些平移现象。

自由说

先观察书中的两组图,说一说有什么

 

教学程序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平移图形

发现了什么,然后判断那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

重点说一说图形是怎样平移的。

2、第

(2)题:

(1)先让学生弄清题的要求,然后在书中独立完成。

(2)交流展示涂色后的图形,重点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

1、让学生在书中安

(1)题的要求画出图形A平移后的图形。

交流时重点说一说画图的方法。

2、鼓励学生自主完成

(2)题,然后交流。

3、做“练一练”1、2题。

发现了什么,然后判断那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

重点说一说图形是怎样平移的。

独立完成

交流

交流

完成后交流

自己独立完成

后记

平移图形

发现了什么,然后判断那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

重点说一说图形是怎样平移的。

2、第

(2)题:

(1)先让学生弄清题的要求,然后在书中独立完成。

(2)交流展示涂色后的图形,重点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判断的。

3、让学生在书中安

(1)题的要求画出图形A平移后的图形。

交流时重点说一说画图的方法。

4、鼓励学生自主完成

(2)题,然后交流。

3、做“练一练”1、2题。

发现了什么,然后判断那些图形通过平移可以互相重合。

重点说一说图形是怎样平移的。

独立完成

交流

交流

完成后交流

自己独立完成

后记

 

教学

内容

图形的旋转

备课教师

共1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课时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在观察、讨论、操作的过程中,经历人是简单图形旋转的过程。

2、了解顺时针、逆时针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度。

3、在探索图形旋转并用语言描述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4、

5、

教学

重难

了解顺时针、逆时针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将简单的图形旋转90度

教具

相应课件,一把转椅

顺时针

旋转

逆时针

教学程序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旋转方向

1、观察喷灌的情景图,说说看到了什么旋转现象,是怎样旋转的,结合钟表上表针的转动介绍顺时针、逆时针旋转。

2、拿一把椅子,按不同的方向实际转一转,让学生用顺时针、逆时针描述椅子是怎样转的。

说说看到了什么旋转现象,是怎样旋转的,结合钟表上表针的转动介绍顺时针、逆时针旋转。

自己做一做

 

教学程序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旋转90度

说一说

图形旋转

练一练

1、课件演示,分步呈现喷头顺时针旋转90度的画面,让学生认识并用语言描述旋转了多少度。

2、再次旋转椅子,分别从顺时针、逆时针方向转动90度,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转椅是沿怎样的方向旋转的,旋转了多少度。

观察书中的两组图形,了解图中有什么。

然后提出“说一说”的问题,给学生独立思考判断的时间。

交流时,重点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图形是按什么方向旋转的。

1、提出画图的要求,并提示画图时先确定旋转方向,在考虑旋转90度后的位置,然后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方格纸上试画。

2、展示画出的图形,交流画的方法。

教师利用课件介绍,先确定两条直角边旋转后的位置,最后连另一条边的方法。

3、让学生看书中画的三角形旋转90度后的图形。

做1、2题

学生认识并用语言描述旋转了多少度。

思考后交流

在教师提供的方格纸上试画

交流画法

看书

独立完成后订正

后记

教学

内容

探索活动——神奇的莫比乌斯圈

备课教师

共1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课时目标

1、在动手操作的活动中,经历探索莫比乌斯圈神奇特征的过程。

2、学会制作简单的莫比乌斯圈,了解莫比乌斯圈的特征。

3、感受莫比乌斯圈的神奇,体会数学活动的趣味性和探索性。

教学

重难

学会制作简单的莫比乌斯圈,了解莫比乌斯圈的特征。

教具

纸、剪子、胶水

莫比乌斯圈神奇

教学程序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莫比乌斯圈

探索活动一

让学生读书中的文字,认识莫比乌斯圈。

1、师生一起动手制作莫比乌斯圈。

教师用一张长30厘米、宽3厘米的白色纸条,边口述边按问题

(1)的要求示范。

然后让学生用同样的纸条操作。

2、交流、展示学生做成的莫比乌斯圈。

读书中的文字,认识莫比乌斯圈

制作

交流展示

教学程序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探索活动二

提出问题

(2)的要求,同桌操作。

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通过一面涂色却使纸圈两面都有了颜色的事实,初步感受莫比乌斯圈的神奇

1、让学生按

(1)的要求莫比乌斯圈。

2、提出:

用剪子沿中线把它剪开,结果会怎样?

鼓励学生想像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动手操作。

3、交流剪开后的结果。

使学生发现,刚才的莫比乌斯圈沿中线剪开后,结果不是两个圈,而是变成了一个更大的纸圈。

让学生感受莫比乌斯圈的神奇。

4、提出书中

(2)的操作要求,先让学生想像剪开后的结果,再实际操作。

使学生发现,把一个三等分的莫比乌斯圈沿等分线剪开,变成了一大一小两个套在一起的纸圈,进一步感受莫比乌斯圈的神奇和数学活动的趣味性。

同桌操作

想像并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动手操作。

交流剪开后的结果

想像剪开后的结果,再实际操作

后记

教学

内容

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

备课教师

共1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课时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探索小数点位置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及应用规律进行计算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

会运用规律口算小数乘10、100、1000的乘法,会把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改写成较小单位的数或复名数。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

重难

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右移动的变化规律。

会运用规律口算小数乘10、100、1000的乘法,会把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改写成较小单位的数或复名数。

教具

小数点位置变化

扩大10倍向右一位

扩大100倍向右两位

扩大1000倍向右三位

教学程序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纽扣问题

1、提出:

1枚纽扣5分钱,10枚纽扣多少钱?

的问题,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答。

2、交流学生计算的方法和结果。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怎样算的,师生写出乘法算式:

0.05×10=0.5(元)

用自己的方法解答

交流

 

教学程序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总结规律

运用规律

试一试

练一练

3、提出:

100枚钮扣多少钱?

学生会后写出:

0.05×100=5(元)

4、提出:

1000枚纽扣多少钱?

让学生计算并用算式表示出来。

1、提出:

观察上面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大胆表述。

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

2、师生共同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规律。

1、出示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列算式并试算。

提示:

算完后用计算器检验一下。

2、交流学生列出的算式和计算、检验的结果。

重点使学生知道,3.87×1000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位数不够要用0补足。

鼓励学生自己完成。

1、2、3题

计算并用算式表示出来

用自己的语言大胆表述

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变化的规律

自己列算式并试算

交流

独立完成

后记

 

 

教学

内容

小数点向左移动的桂规律

备课教师

共1课时

第1课时

课型

新授

课时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主探索小数点位置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及应用规律进行计算的过程。

2、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

会运用规律口算小数除以10、100、1000的除法,会把较小单位的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感受知识间的联系,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

重难

理解并掌握小数点向左移动的变化规律。

会运用规律口算小数除以10、100、1000的除法,会把较小单位的数或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

教具

小数点位置变化

缩小10倍向左一位

缩小100倍向左两位

缩小1000倍向左三位

教学程序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平分彩带

1、提出:

把5米长的彩带平均分成10分,每份是多少米?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自主解答。

2、交流学生的答案。

根据把5米平均分成10分,可以用除法表示;每份5分米,可以写成0.5米,师生写出除法算式:

5÷10=0.5(米)

独立思考并自主解答

交流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