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专家宋振杰最新系列文章《与拖延决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33281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6.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素质专家宋振杰最新系列文章《与拖延决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素质专家宋振杰最新系列文章《与拖延决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素质专家宋振杰最新系列文章《与拖延决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素质专家宋振杰最新系列文章《与拖延决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素质专家宋振杰最新系列文章《与拖延决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素质专家宋振杰最新系列文章《与拖延决战》.docx

《素质专家宋振杰最新系列文章《与拖延决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素质专家宋振杰最新系列文章《与拖延决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素质专家宋振杰最新系列文章《与拖延决战》.docx

素质专家宋振杰最新系列文章《与拖延决战》

职业素质训练专家宋振杰最新系列文章《与拖延决战!

》(网络搜集整理)

与拖延决战!

(宋振杰)

拖延、磨蹭是卓越工作的最大障碍。

把当天该完成的事情,想方设法寻找十几个借口拖延到明天,是一种很坏的工作习惯。

对于追求卓越、希望成为最好的职场人来说,拖延最具破坏性,它使人丧失进取心、责任心和事业心。

一旦开始遇事推拖,就很容易再次拖延,直到变成一种根深蒂固的恶习。

与拖延决战之一:

你拖延吗?

“每次打开跑步机决心锻炼减肥,就觉得应该先弹会儿琴,打开琴又觉得光弹琴不写歌浪费,于是打开电脑;然后上网乱看一小时;脑子被搅乱,无法写作,便上楼吃饭,吃完饭脑袋缺血,必须睡一觉,临睡时安慰自己虽然吃完了就睡会长肉,但是睡醒了会去跑步机上锻炼减肥……”音乐人高晓松的这条微博后面有几千条评论,粉丝们纷纷表达了自己也有拖延毛病的共鸣。

拖延是人类的一种将该做的事情延后做的非理性特殊偏差行为,这种行为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推迟工作任务,直到临近最后期限才不得不、极不情愿地开始着手进行。

人们因为各种原因,如害怕即将到来的任务,为了回避它带来的痛苦和压力,所以,尽可能地降低任务带来的消极影响,于是选择了拖延。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网易新闻中心,对225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72.8%的被调查者坦言自己患上了“拖延症”。

其中,14.0%的人感觉自己的拖延行为“非常明显”,41.5%的人认为“比较明显”。

此外,72.0%的被调查者坦言身边患上拖延症的人很多,其中14.6%的人觉得“非常多”。

调查显示,60.8%的人认为原因是“懒惰,觉得时间还很多”;57.1%的人觉得是“为了逃避困难”;50.7%的人选择“事情太多,不知如何下手”。

乐乐是一家公关公司的文案专员,她文笔很好,而且善于从创新的角度思考并提炼观点,写出来的软文总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客户很满意。

可是,散漫、随意的性格导致她拖拖拉拉,写作效率不高。

看看她的微博就知道她拖拉的状态了:

“本来白天应该写的软文,唉,白天没心情,就晚上回家写好了。

我从傍晚时分开始酝酿感情。

先吃了一碟瓜子,啃了一只鸡爪,嚼了三块巧克力,喝了两杯酸奶。

回到房间,沐浴更衣,然后泡了一壶玫瑰花茶,花了10分钟啜饮。

打开空白Word文档,闭上眼睛,深吸一口气,感觉神清气爽,心平如镜。

然后,我就睡着了。

”稿子没写完,第二天徒伤悲,第三天接着伤悲。

本来,公司高管因为他文笔好、思考能力强,想锻炼她并让她承担更重要的职务,以便今后有更大的发展,但虽然几次恳谈,乐乐都没能改掉拖延的毛病,重用的事也随着她的拖延而“拖延”了。

在工作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

当晚上有精彩的电视节目,可你又有一项枯燥的工作必须完成,这时你就会表现得磨磨蹭蹭,总想多看一眼电视,晚一会儿再去做工作。

你在工作、生活、学习的时候,总是属于被动状态,总是被紧急的事情拖着走,很难有自己的计划与安排,拖延和磨蹭与你如影随形,结果是让自己经常处于火烧眉毛、水深火热的情境之中。

拖延是对生命的挥霍。

拖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如果你将一天时间记录下来,就会惊讶地发现,拖延正在不知不觉地消耗着我们的生命。

拖延是对惰性的纵容,一旦形成习惯,就会消磨人的意志,使你对自己越来越失去信心,怀疑自己的毅力,怀疑自己的目标,甚至会使自己的性格变得犹豫不决。

做个简单的小测试,看你在工作的落实与执行过程中是否有职场拖延症:

(1)从工作清单中挑最不重要的事情做;越重要的工作越拖延得久;越临近截止时间,越想做其他事。

(是/否)

(2)每次开始工作都要整点开始。

一点半、两点、两点半,但却迟迟无法动手。

(是/否)

(3)在决定静下心来做最重要的事时,还要先跑去泡杯茶,或者上趟厕所,整整桌子,总是等待“好心情”或“好时机”到来才去做重要的工作。

(是/否)

(4)不容许别人占用或浪费自己的时间,而自己却不珍惜时间。

(是/否)

(5)本来在着手一项工作,一有什么欲望和想法,就抛下手中的工作去干下一件。

(是/否)

如果上面的问题中,有3题以上选择了“是”,那么你就有职场拖延症的征兆了。

拖延行为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自愿、逃避和非理性。

首先,拖延既不是受他人胁迫的不得已行为,也不是因为突发事件而导致的客观延误,而是个体的自主决定,是个体出于某种考虑而做出的自愿选择。

其次,拖延行为具有明显的逃避性,拖延者不愿意马上开始或完成已经打算做的事情,这种逃避与简单的回避决定不同,而是强迫自己尽量不去着手某件事情,或者找各种理由逃避某项工作的开始。

第三,拖延是个体的非理性行为,选择拖延的个体不是不去做某件事情,而是要等到其非完成不可的最后一刻才着手进行,尽管没有适当的理由,尽管延迟会造成不利的后果,个体还是选择了拖延,只是这种行为并不是一种理性行为。

抓耳挠腮,冥思苦想,张源终于设计出了几个方案,却被创意总监否决了。

这就意味着在接下来的十几个小时里,他需要重新设计,并按时拿出合适的方案。

面对桌上一堆设计图纸,张源觉得脑子里一团糨糊,任务太棘手了。

“先上会儿网放松一下吧,就一个小时,然后再来思考、设计,说不定有更好的灵感涌出。

”张源这样对自己说。

可是一下午过去了,他都没有开始工作。

晚上加班,张源在喝了N杯茶,抓掉N根头发后,才慢慢进入工作状态。

再看看下面的情况,你是否也或多或少地有过,甚至经常发生:

——在本来最忙最紧张的时候,点开一个长达45集的肥皂剧视频,然后边看边列工作清单,越列越长,直到45集全部看完……

  ——嘴里念着要交总结报告,却又给自己的朋友打电话,约好下午溜出去一会儿逛一个打折商店。

  ——把邮箱和微博设置成新邮件/新微博响铃,明明忙得要死,还要每分钟检查一次邮箱、微博,刷新刷到手抽筋。

  ——在本该写市场分析报告的时候,却去整理自己的电脑文档,并下载了一个新软件,按照新软件的要求,将自己的文档仔仔细细整理排列一遍;不方便,删除刚刚下载的那个,再重新下载一个软件,再按新的软件要求认认真真地再整理一遍。

——在本该正经工作的时候,却放肆地做白日梦:

想象自己变成上司,会如何向上司发号施令,如何让上司愁眉苦脸,如何折腾和训斥现在的上司……

与拖延决战之二:

拖延的心理怪圈

大部分人之所以在工作上拖延,是因为预计到完成这些任务会很辛苦,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抑或是做事的过程太过烦琐,不愿立即去做,于是给自己找出一个又一个拖延的借口,使自己可以暂时从这些令人不快的事务中逃避。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阻抗”。

另外,有些人期望过高,总希望做些有立竿见影之效的事情。

他们觉得眼前这些暂时看不到很大成效的工作任务,并不能满足自己的价值感,因此懒得去做,一拖再拖。

在豆瓣网上,有一个“我们都是拖延症”小组,“明知道有很多事情堆在眼前:

摊开的文件、散乱的衣橱,或者只是一个该打的电话、一封该发出去的邮件……心脏因焦虑而扑通扑通地跳,但我们还是边咬手指甲边说,再等一会儿,就一下下……”这段话是小组网页中的一段介绍,这个小组组员近5万人,他们称自己为“拖鞋”或“拖友”。

在“我们都是拖延症”小组内,网友“茶”在帖子《不想腐烂在现实中,希望每天改变一点》中说:

“不想虚度一天天的时光,变成连自己都恶心的人,不想事情永远都拖到最后一天,过后又一次次责备自己。

”并恳请“拖友”们监督自己改掉拖拉的毛病。

许多拖延者发现,自己每天好像乘坐在一辆过山车上,情绪随之起起落落,虽然他们想要事情有所进展,但是最终却不可避免地慢了下来。

他们开始了一项新的任务,并努力想要完成它,在这个过程中,一连串的思绪、情感和行为波动影响了正常工作的进行,这就是心理上的“拖延怪圈”。

对照下面的心里路程,看看自己是否陷入了一个不能自拔的拖延怪圈。

陷入怪圈的主人公我们就叫他“拖拖”好了。

  

(一)“这次我想早点开始。

拖拖是一个蛮可爱的人,性情温和,不急不躁,充满淡定,这在浮躁的社会里实属难得和不易。

开始的时候,拖拖是不想拖延的,甚至是根本没有想到要拖延。

当拖拖刚刚接受一个任务时,信心坚定,精神抖擞,认为自己这一次一定会以高效率的方式将它完成。

虽然拖拖感到自己不能够或者不愿意马上就开始,但是拖拖还是相信:

不管怎么样,船到桥头自然直,顺其自然为好,当心情没有到位的时候,工作起来也是没有效率的。

可是,时间一点点的过去,拖拖发现这一次的情况并不比以前好多少,他的希望开始变成了担忧。

  

(二)“我得马上开始。

早点开始的时机已经失去了,这一次想要即刻行动的幻想破灭了。

拖拖开始焦虑,压力也逐渐加重。

拖拖不再盼望自己会自发地开始上手做事,他开始感到需要马上得做点什么,但转念一想,离最后期限还远着呢,干嘛对待自己那么苛刻呢?

做人要对自己厚道一点,从容生活才能从容工作,所以拖拖还是抱着一些希望。

  (三)“我不开始又怎么样呢?

  时间又过去了,拖拖还是没有上手做事,现在的问题不再是如何有一个理想的开端,甚至也不再是如何给自己做事的压力,而是一种不详的预感。

想到自己可能永远也不会开始,拖拖的脑海中不禁闪现出那些可能会永远地毁了自己职业前途的可怕后果,领导的训斥,同事的不屑,客户的投诉,升职的无望……此时,拖拖感到自己身心交瘁,几近瘫痪,同时,一连串的想法在大脑中打转:

  

(1)“我应该早点开始。

”回顾自己所浪费的时间,拖拖意识到已经无法挽回了,只能沉痛地责备自己。

如今站在悬崖边缘,拖拖后悔不已,知道自己应该早一点开始做事。

(2)“我可以做任何事,除了这件……”在这个阶段,除了这件被避开的事情,拖拖什么事情都愿意做。

重新整理乱七八糟的抽屉或者电脑文档,回一封邮件,忙得不亦乐乎,拖拖自我安慰:

“还好,自己还是没有闲着,不管做什么至少做了一些事情!

”除了那件不愿想起的重要的事,拖拖处理其他的事的确效果显著,拖拖甚至认为自己是一个很有效率的人。

(3)“我无法享受任何事情。

”许多拖延者想要通过一些愉快的、立竿见影的活动让自己分散注意力,拖拖也不能幸免。

他会去看电影,做健身,与朋友们喝咖啡。

虽然拖拖努力让自己自得其乐,但是那件烦人的任务却总是与他如影随形。

以至于拖拖感受到的任何一点快乐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负疚、担忧、厌烦甚至恐惧。

(4)“我希望没人发现。

”拖拖很聪明,他让自己看起来很忙,即便是自己不是在工作;拖拖还创造一种事情不断取得进展的假象,即便自己根本就没有迈出过第一步;拖拖或许会躲藏起来——离开办公室、同事,不接电话,总之,会避开任何会揭示真相的接触。

随着逃避的深入,拖拖备受良心的拷问与煎熬。

(四)“还有时间。

虽然拖拖感到负疚、惭愧或者欺骗了别人,但是他继续抱着还有时间完成任务的希望。

虽然自己脚下的地面正在崩裂,自己已经置身于悬崖边沿,但是,拖拖还是试着保持乐观,盼望着“缓刑”的奇迹能够出现。

领导也许会宽限时日,再说了,完不成任务多了去了,也不是我一个人!

拖拖这样想着,不由得又心安了。

  (五)“我这个人有毛病。

此刻的拖拖已经绝望了。

早点开始做事的良好意图没有实现;负疚、惭愧和痛苦也无济于事;盼望的奇迹也没有出现,领导、同事或者客户甚至下了最后通牒。

对是否能完成任务的担忧变成了一种令人生畏的恐惧:

“是我……我这个人有毛病!

”拖拖感到自己缺少了其他人都具有的某些东西——自我约束力、勇气、头脑或者运气。

无论如何,他们能行,我这个人有毛病!

(六)最后的抉择:

做还是不做

到了这个时候,拖拖不得不在背水一战还是弃船逃跑之间做出一个选择。

拖拖可供选择的道路也只有两条了:

道路之一:

不做

  

(1)“我无法忍受了!

”内心的压力让拖拖不堪忍受,所剩时间已经寥寥无几,这个任务没有完成的可能了。

一不做二不休,拖拖终于发出了怒吼:

“我再也受不了了!

”,拖拖选择了逃跑。

  

(2)“何必庸人自扰呢?

”当拖拖发现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不可能完成当初计划得好好的事情,拖拖心中的阿Q出现了:

“何必庸人自扰呢?

”拖拖放弃了。

道路之二:

做——背水一战

(1)“我不能再坐等了。

”此刻,压力已经变得如此巨大,拖拖再也不能坐等哪怕一分钟,在忍无可忍之下,拖拖开始做事了。

(2)“事情还没有这么糟,为什么当初我不早一点开始做呢?

”让拖拖惊讶的是,事情并没有像自己所担心的那样糟糕。

虽然它很困难,令人痛苦,或者招人厌烦,但是至少已经上手在做呢——这让拖拖大松了一口气。

令人奇怪的是,拖拖甚至发现自己乐在其中!

原来所有的折磨看来根本是不必要的,“为什么当初我没有上手做呢?

(3)“把它做完就行了!

”胜利在望,事情马上要做完了。

拖拖在跟时间赛跑,不容许自己浪费一分一秒。

这时的拖拖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来尽善尽美地完成任务,顾不上那么多了,只要能按时完成就已经不错了。

(七)“我永远不会再拖延!

当那个任务最终无论是被放弃了,还是被完成了,拖拖通常会因为如释重负和精疲力竭而近乎崩溃,这几乎变成了一次严峻的考验,虽然历经磨难,但是毕竟已经过去。

回首往事,拖拖感慨万千,再经历哪怕一次这样的折磨,也会让他无法忍受,所以拖拖毅然决然地下决心从此不再踏入那个“拖延怪圈”一步。

他发誓,下一次一定早一点开始,控制好焦虑情绪,严格按照计划,把事情做得井井有条。

拖拖已经打定主意,意志也非常坚定——直到下一个任务再次出现……

拖拖的一周是这样度过的。

桌子上有一份需要周五之前上交的公文。

它很繁琐,让人一看就头疼。

自然,最有效率的做法是打开公文,一点一点地完成它。

不过拖拖可不会这样想,他以没有灵感、进入不了状态,甚至以只有破釜沉舟的最后关头才能出效果为由,用其他种种手段来把自己的时间填起来,如其他的工作、家庭琐事,或是干脆在没人注意的时候偷偷去咖啡店,去健身房,去淘宝,然后自我安慰说这有助于养精蓄锐、提高工作效率。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已经到了周四的晚上。

这时候拖拖会惊慌失措,恨不得彻夜不眠地工作。

周五早上,拖拖会努力睁着猩红的双眼,精疲力尽地把公文放在领导桌子上。

面对如此“勤奋”的下属,哪个领导还会忍心责怪他做的公文不够完美?

于是拖拖就在内心小小地满足了一下:

工作完成了,在领导面前还做出了一副加班加点、勤勤恳恳的样子,最重要的是,自己好像“更有效地”利用了时间。

与拖延决战之三:

拖延的四大危害

拖延危害的不仅仅是工作的不落实、不到位,更让本该光彩和卓越的人生变得毫无着落,黯淡无光。

著名企业家约翰·丹尼斯先生就曾经指出:

“拖延时间常常是少数员工逃避现实、自欺欺人的表现。

然而,无论我们是否在拖延时间,我们的工作都必须由我们自己去完成。

通过暂时逃避现实,从暂时的遗忘中获得片刻的轻松,这并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

要知道,因为拖延或者其他因素而导致工作业绩下滑的员工,就是公司裁员的必然对象。

拖延会造成很多不良后果:

内疚;小问题变成大问题;挫折忍耐力降低;工作任务完不成;心理压力大导致焦虑和抑郁。

如果一个人总是将事情推迟到将来,那他就是在逃避现实,怀疑自己,甚至是在欺骗自己。

拖延时间的心理会使一个人在现实中变得懦弱,并不断依靠幻想。

他们总是不分事情的轻重,一律拖延,明日复明日,最终碌碌无为。

具体来说,拖延对于工作和人生有四大危害:

(一)影响工作落实质量和效果

拖延的直接不良后果就是使工作落实效果打折扣,落实质量得不到保证。

明明有一周时间能从容做完的事,一定拖到限期前最后一两天才拼命赶工;明明只用一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事情,却磨蹭了一整天;面对一定要打的客户电话,却迟迟不愿拿起电话;本来已经安排好的客户抱怨处理,却一直推延到下星期、再下星期,直到客户再抱怨而导致投诉。

如此等等,这样的情况在我们周围的人群中屡见不鲜。

当一项工作任务布置下来的时候,你可能早就在心里策划开了,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和构思,可是当准备动手的时候,你又在为自己寻找着另一些借口,磨蹭让时间慢慢流失了,直到这个任务必须完成的前一天,你才会紧张起来,因为这时再不动手,你有可能就真的要挨批评了,可这短暂的功夫,在心急如焚的状态下工作能达到先前预期的效果吗?

答案是明显的,很多人都是在这种状态下草草交差了事,致使工作任务完成的不彻底,工作质量低下。

长此以往,职业前程也就可想而知了。

(二)没人催促就不能完成任务

当拖延成为一种懒散的习惯,就会让一个人无法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在没有人监督、监视甚至看管的情况下,很难独立开展工作,很难独立完成任务。

你总感觉事情多得好像总是做不完,所以做做这件,心里又想想那件,可始终没找到一个头绪,不知道哪件事应该先做完,直到你分管的领导问起来,你才突然发现这件事还没收尾,在领导的催促中,你只得匆匆忙忙把事情完成。

比如,打开word,准备着手开始一项工作。

可盯着空白页面半天也写不出一个字,思路不知道飘到了什么地方。

看一眼时钟。

好像还可以再休息一下,于是放心地以查资料的名义上网逛逛,以放松自己的名义听听音乐……转眼半小时过去了,在不能再拖的情况下,不断告诉自己:

快点干活!

再拖就来不及了!

这时,主管电话来了:

那个稿子怎么样了?

噢,领导,正在写正在写,快了快了。

终于把稿子交到了领导的手上,看到领导不满意的眼神,对自己发誓,“下次我一定要早点开始!

”可这样的状况却依旧一次又一次地出现。

(三)愧疚自责,身心疲惫

随着社会竞争的愈加激烈,能让自己在紧张的生活中获得暂时放松的拖延行为,逐渐成了当代人身上出现的普遍心理问题。

闲着的时候没有多轻松,忙着的时候没有多高效,好像总是忙忙碌碌,没把工作和休闲区分开来。

因为做事情的时候总是会想着忙里偷闲,而闲的时候却在惦记着没有完成的事情。

心里的怕,像阴影,像魔鬼,明明知道今日事今日毕的道理,可是,还是在充满了内疚和自责的矛盾中一拖再拖,有时甚至想自己打自己的巴掌。

工作把日常的生活也搞得一片狼藉、寝食难安,后悔、烦躁的情绪也会随之而来,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了工作落实,也影响了身心健康。

于凯在一家私企负责文案策划工作,最近他新接到一个项目的策划案任务,交稿期限是一周,为了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他还专门制定了进度计划。

可是,每天进度的完成总是不及格,眼看截止日期快要到了,虽然心里也焦虑,精神很紧张,但他还是会先做其他的杂事,迟迟不肯“进入状态”。

只剩下最后两天了,于凯不得不加班加点,晚上连觉也没有睡,但策划案任务还是没有全部完成。

  而且,一有要做的工作,他就会先上MSN跟人打个招呼,跟朋友诉说又有麻烦事要做了,抱怨公司拿人当驴使唤,一来二去,消极抱怨的网上聊天让他越来越萎靡不振,为了缓解情绪,正式开始工作之前,他强迫症似的泡杯茶,上上厕所,这不但没有让他放松起来投入工作,反而让他的工作显得更加困难,情绪更加焦虑,做事效率更加低下。

为此,公司经理还善意地批评过于凯两次。

于凯现在也越来越感到这种做事拖拉,简直是自己给自己设立障碍,就像背着一包砖头跑长跑一样。

(四)自欺欺人,成为找借口的“专家”

习惯性的拖延者都通常也是制造借口与托辞的专家。

如果你存心拖延逃避,你就能找出成千上万理由来辩解为什么事情无法完成,而对事情应该完成的理由却想得少之又少。

满怀信心的计划,最终却难以付诸行动;说了不做,直到不得已为自己的爽约、不守信用而撒谎。

拖延的背后是人的惰性在作怪,而借口是对惰性的纵容。

随着借口越来越多,拖延越来越成为理所应当和理直气壮的事情,成为问心无愧的事情,连拖延工作的内疚感都没有了,这样的人就变成了工作中麻木的“植物人”,后果是屡屡完不成工作任务,必然会遭到淘汰的命运。

在上班途中,王安易就下定决心,一到办公室就着手草拟下年度的部门预算。

他很准时地于9点整走进办公室,他想磨刀不误砍柴工,先把自己凌乱不堪的办公桌整理一下,也好为自己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工作环境。

尽管他花了40分钟的时间整理办公桌,没有按时开始工作,但他并不后悔。

之后,他泡了杯茶,稍作休息,无意中他发现报纸上某位明星的八卦,就情不自禁地拿起报纸来。

王安易还没有在明星八卦之中清醒过来已经10点钟了,这时他有些自责,谴责自己不该做这些琐事和无聊的事,而耽搁了自己的大事,不过,他转念一想,找点刺激为的是活跃思路也未尝不可,心里就舒坦多了。

于是他正襟危坐地准备埋头工作,突然一阵咖啡的香味飘进了办公室,原来,另一部门的同事正在享受“上午茶”,王安易心里想,草拟预算是一件颇费心思的工作,若无清醒的头脑则难以胜任,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同事的“上午茶”。

而刚刚看到的八卦经过自己的添油加醋,让自己和同事感到心清气爽。

这时,王安易满以为可以开始工作了,可是一看表,已经11点多了。

他想:

反正这么短的时间内也办不了什么事,下午还要开会,不如干脆把草拟预算的工作留到明天做算了。

借口帮了王安易的大忙,在心安理得的一连串借口之中,他一路绿灯地把本该当天完成的预算方案拖到了第二天。

与拖延决战之四:

战胜拖延的途径与方法

要想提高落实力,做最好的员工,必须旗帜鲜明地与拖延决裂并决战。

拖延并非人的本性而是一种不良行为,它并不能使问题消失或变得容易,相反只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

因此,必须从认识上清楚拖延的危害,进而养成良好的习惯,不追求短暂逃避带来的快感,而是在成功中享受来自心灵的愉悦。

(一)用好习惯代替坏习惯

拖延的本质其实是一种不良的习惯。

想消除坏习惯,最佳的办法不是跟它对着干,而是建立起好习惯。

要知道,我们的潜意识就像电脑一样,而习惯就好比是电脑里面的程序。

某种行为一旦变成习惯,就好比是在潜意识里面安装了一个程序。

问题在于,潜意识没有能力辨别程序的好坏,只要遇到合适的机会程序就会运行。

与其把精力放在删除电脑里面的坏程序上面,不如输入新的好程序。

凌子是典型的85后,她知道知道自己懒散拖沓的习惯简直就是改不掉的顽症,不仅让工作变得一团糟,而且搞得天天很紧张。

在男友的鼓励和督促下,她决定养成一个好习惯,来慢慢驱除坏习惯。

经过认真分析思考,她找到了克服懒散拖延的克星,这就是每天五分钟的自我梳理和总结,她给这个习惯命名为“黄金五分钟”。

每日早晚各五分钟的梳理,罗列一下要做的事、需要跟进的事和即将结束的事情。

下班的时候,完成的事要勾销,再列出第二天需要处理的事情,有备无患。

这样坚持两个月下来,她发现自己的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而且也变得轻松精神起来,超爽!

一向懒散的她一下子像变了一个人一样,连她的工作伙伴都对她刮目相看了。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需要不断强化的。

要想养成自觉、迅捷做事的好习惯,就要给自己及早的行动予以适当的奖励来进行强化。

每及时完成一项任务,每改变一个拖延的习惯,即使行动的步子很小,也要肯定自己。

奖励自己在达到一个适度的小目标后,就拥有某项愉悦享受的权力,让努力与享受快乐紧密相连。

这样,一种好习惯就会被慢慢地固化下来,最终成为你受益一生的职业素养。

(二)细化目标,确立倒计时

为了把一项一项的工作任务落到实处,我们需要给自己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目标计划。

有的人有了目标计划,为什么还是落实不好,还是拖拖拉拉?

这是因为他们的计划过于抽象。

比如,“我赶紧把报告完成了”,就不如“我周二下午五点之前把报告写出来”。

首先为自己确立一个具体的目标,而不是那种模糊的目标。

目标要务实,不能太多、太高。

如果工作任务或者目标比较大、比较复杂,就应该分解目标和任务,每一个大目标都是由若干小目标组成,而小目标的完成无疑比大目标要容易。

时间管理太师戴维·艾伦认为,任务分类和界定对于抑制拖延很有效。

任务越模糊,所需要的思考越抽象,就越难及时完成。

所以,将目标细化为诸如20~60分钟这样能完成的数个阶段,这样看起来就容易多了。

给每个小步骤制定截止日期,别说我待会儿做这个明天做那个,太模糊不清了,你得把时间精确到以“小时”为单位,比如,“我今天晚上8:

00~11:

00先整理好所有资料,明天晚上8:

00~10:

00列出提纲,后天上班8:

30~12:

00根据提纲完成报告”,而不是“我一定要按期交上报告”。

你还可以利用手机里的定时器功能给自己设立一个倒计时,倒计时会让你觉得时间非常宝贵,尤其到了快结束的时候,你会有强烈的紧迫感,觉得自己还有很多没有做完,于是赶紧加快工作的速度。

另外,大多数人之所以拖延是因为时间的宽限足够拖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