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网址田园城市及几个著名建筑.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31595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0.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料网址田园城市及几个著名建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资料网址田园城市及几个著名建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资料网址田园城市及几个著名建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料网址田园城市及几个著名建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资料网址田园城市及几个著名建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资料网址田园城市及几个著名建筑.docx

《资料网址田园城市及几个著名建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料网址田园城市及几个著名建筑.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资料网址田园城市及几个著名建筑.docx

资料网址田园城市及几个著名建筑

资料网址

田园城市gardencity

霍华德,E.

(EbenezerHoward,1850~1928)

  英国“田园城市”运动创始人,1850年1月29日生于伦敦,1928年5月1日卒于韦林。

当过职员、速记员、记者,曾在美国经营农场。

他了解、同情贫苦市民的生活状况,针对当时大批农民流入城市,造成城市膨胀和生活条件恶化,于1898年出版《明日:

一条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一书,提出建设新型城市的方案。

1902年修订再版,更名为《明日的田园城市》。

  

  霍华德关于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案主要内容包括:

  ①疏散过分拥挤的城市人口,使居民返回乡村。

他认为此举是一把万能钥匙,可以解决城市的各种社会问题。

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组群示意图

(《明日的田园城市》插图)

  ②建设新型城市,即建设一种把城市生活的优点同乡村的美好环境和谐地结合起来的田园城市。

这种城市的增长要遵循有助于城市的发展、美化和方便。

当城市人口增长达到一定规模时,就要建设另一座田园城市。

若干个田园城市,环绕一个中心城市(人口为5~8万人)布置,形成城市组群──社会城市。

遍布全国的将是无数个城市组群。

城市组群中每一座城镇在行政管理上是独立的,而各城镇的居民实际上属于社会城市的一个社区。

他认为,这是一种能使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改革目标充分发挥各自作用的城市形式。

  ③改革土地制度,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

定义:

英国城市规划师霍华德(E.Howard)于1898年针对英国快速城市化所出现的交通拥堵、环境恶化以及农民大量涌入大城市的城市病所设计的以宽阔的农田林地环抱美丽的人居环境,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的生态城市模式。

应用学科:

生态学(一级学科);城市生态学、生态工程学和产业生态学(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构想图

在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提出的关于城市规划的设想。

霍华德在他的著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

1919年﹐英国“田园城市和城市规划协会”经与霍华德商议後﹐明确提出田园城市的含义﹕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

中文名称:

田园城市

外文名称:

GardenCity

别名:

花园城市

行政区类别:

面积:

6000英亩

人口:

32000

目录

田园城市的设想

田园城市的试验

田园城市的影响

田园城市的历史

成都创建田园城市

1.浙江省德清县创建现代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的设想

田园城市的试验

田园城市的影响

田园城市的历史

成都创建田园城市

1.浙江省德清县创建现代田园城市

展开

编辑本段田园城市的设想

  霍华德认为,城市环境的恶化是由城市膨胀引起的,城市无限扩展和土地投机是引起城市灾难的根源。

他建议限制城市的自发膨胀,并使城市土地属于城市的统一机构;城市人口过于集中是由于城市具有吸引人口聚集的“磁性”,如果能控制和有意识地移植城市的“磁性”,城市便不会盲目膨胀。

他提出关于三种“磁力”的图解,图中列出了城市和农村生活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并论证了一种“城市——乡村”结合的形式,即田园城市,它兼有城、乡的有利条件而没有两者的不利条件。

  因此霍华德设想的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

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所围绕﹔城市居民经常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农产品有最近的市场﹐但市场不只限於当地。

田园城市的居民生活于此﹐工作于此。

所有的土地归全体居民集体所有﹐使用土地必须缴付租金。

城市的收入全部来自租金﹔在土地上进行建设﹑聚居而获得的增值仍归集体所有。

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

  霍华德对他的理想城市作了具体的规划﹐并绘成简图。

他建议田园城市占地为6000英亩(1英亩=0.405公顷)。

城市居中﹐占地1000英亩﹔四周的农业用地占5000英亩﹐除耕地﹑牧场﹑果园﹑森林外﹐还包括农业学院﹑疗养院等。

农业用地是保留的绿带﹐永远不得改作他用。

在这6000英亩土地上﹐居住32000人﹐其中30000人住在城市﹐2000人散居在乡间。

城市人口超过了规定数量﹐则应建设另一个新的城市。

田园城市的平面为圆形﹐半径约1240码(1码=0.9144米)。

中央是一个面积约145英亩的公园﹐有6条主干道路从中心向外辐射﹐把城市分成6个区。

城市的最外圈地区建设各类工厂﹑仓库﹑市场﹐一面对著最外层的环形道路﹐另一面是环状的铁路支线﹐交通运输十分方便。

霍华德提出﹐为减少城市的烟尘污染﹐必须以电为动力源﹐城市垃圾应用於农业。

  

田园城市示意图

田园城市之间关系

霍华德还设想﹐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构成城市组群﹐他称之为“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

中心城市的规模略大些﹐建议人口为58000人﹐面积也相应增大。

城市之间用铁路联系。

编辑本段田园城市的试验

  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的设想後﹐又为实现他的设想作了细致的考虑﹐对资金来源﹑土地规划﹑城市收支﹑经营管理等问题都提出具体的建议。

他认为工业和商业不能由公营垄断﹐要给私营企业以发展的条件。

霍华德於1899年组织田园城市协会﹐宣传他的主张。

1903年组织“田园城市有限公司”﹐筹措资金﹐在距伦敦56公里的地方购置土地﹐建立了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沃思(Letchworth)。

1920年又在距伦敦西北约36公里的韦林(Welwyn)开始建设第二座田园城市。

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追随者雷蒙.翁温于1922年出版了《卫星城市的建设》一书,正式提出了卫星城市的概念,即在大城市附近,并在生产、经济和文化生活等方面受中心城市的吸引而发展起来的城市或工人镇,它往往是城市聚集区或城市群的外围组成部分。

翁温的助手帕克,于1930年在英国建设了第三个田园城市——威顿肖维,位于曼彻斯特的南面,人口10万人。

它具有莱奇华斯和韦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特征即围绕着城市的绿化带、工业和居住区有机组合并精心设计了独户住宅。

帕克在威顿肖维实行了他从美国获得的把城市明确划分成相互结合的邻里单位的思想。

田园城市的建立引起社会的重视﹐欧洲各地纷纷效法﹔但多数只是袭取“田园城市”的名称﹐实质上是城郊的居住区。

  成都市新都区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成为“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示范区”。

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田园城市”的必备条件。

而新都作为古蜀国“三都”(成都、广都、新都)之一,拥有3000年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积淀。

书香、佛香、花香“三香”袭人,山脉、水脉、文脉、人脉“四脉”传承。

宝光寺、桂湖、说唱俑、正因商周村落遗址、东湖等文化符号,无不证明新都历史人文的独具特色;同时,新都区位独特,是成都对接北向经济能量集聚的重要载体,在成都经济圈尤其是成德绵经济走廊中具有重要的优势,具备城市组团与生态田园良性发展的条件,在成德绵发展板块中具备枢纽型城市条件。

编辑本段田园城市的影响

  霍华德针对现代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提出带有先驱性的规划思想﹔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绿带等城市规划问题﹐提出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

田园城市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后来出现的一些城市规划理论﹐如“有机疏散”论﹑卫星城镇的理论颇有影响。

40年代以后﹐在一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方案和城市规划法规中也反映了霍华德的思想。

  目前成都正在以“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为目标努力进行城市规划及建设。

编辑本段田园城市的历史

  田园城市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的埃比尼泽·霍华德爵士于1898年在其著作《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提出。

此后于1899年成立了一个花园城市协会,在1903年和1920年建立了两个试验性质的花园城市:

列曲沃斯花园城市和威尔温花园城市。

两个城市虽然没有完全体现埃比尼泽·霍华德爵士的设计思想,但是直到今天两个城市都仍然是健康和持续发展的社区。

  埃比尼泽·霍华德爵士的继任者弗列德瑞克·欧斯朋爵士将这种设计延伸到区域规划领域。

  花园城市的设计思想在西方产生了很大影响,此后美国,加拿大,阿根廷,德国建立了一批花园城市。

二战之后,英国的新城镇法案拉开了大量建设花园城市的序幕。

  花园城市思想被英国规划师派崔克·杰地斯实践到以色列城市特拉维夫的建设,当代很多城市规划思想都来源于花园城市思想。

  今天,世界上存在大量的花园城市,但是他们仅仅作为居民区来设计,这于埃比尼泽·霍华德爵士平衡住宅,工业和农业的思想是不同的。

成都创建田园城市

  坚持“田园城市、全域成都”根据特色分区发展

  编制规划、布局原则坚持四个原则:

体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内涵要求;体现区域合作;符合“全域成都”规划,与市域生态本底相协调;体现集中集约集群发展。

  规划方案中明确,城市和产业发展必须以市域生态本底为基础和前提,根据成都市域不同区域资源禀赋,规划市域总体功能分区。

其中:

  旅游重镇“生态屏障”:

龙门山、龙泉山是成都市的生态屏障,也是旅游产业的重点发展区。

范围包括彭州、都江堰、崇州、大邑、邛崃、蒲江、双流、龙泉驿、青白江、金堂的山区。

  农田区域“城在田中”:

彭州、都江堰、郫县、温江、崇州、大邑、邛崃和蒲江以平原为主,是成都市都江堰精华灌区、基本农田集中分布区,城镇布局应注重显山露水,充分体现“城在田中”。

  中心城区“园在城中”:

中心城区,重点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城市承载能力,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改善人居环境,形成“园在城中”的城市布局。

  扩展区域“城田相融”:

扩展型发展区是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与现代农业协调发展的区域。

范围包括成都市域东部的新都、青白江、金堂、龙泉驿、双流和新津以丘陵为主的地区。

  五大区域产业合作:

在成都经济区范围内,规划了成德绵、成资遂、成眉乐、成雅和成阿五个区域产业合作区,其中:

成德绵合作区主要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合作为主;成资遂合作区主要以汽车制造、旅游产业合作为主;成眉乐合作区主要以新材料和石化下游产业合作为主;成雅、成阿合作区主要以旅游产业合作为主。

在区域合作基础上形成产业功能合理分工、城镇体系和基础设施合理布局、生态环境充分协调的一体化格局。

  13个市管区统筹发展:

产业功能区分市管产业功能区和区(市)县管产业功能区。

按照战略性重点产业功能,成都市共划定了高新技术产业区、金融总部商务区东部新城文化创意产业综合功能区、北部新城现代商贸综合功能区、西部新城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198”生态及现代服务业综合功能区、龙门山、龙泉山生态旅游综合功能区、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新能源产业功能区、新材料产业功能区、石化产业功能区、国际航空枢纽综合功能区、国际铁路物流枢纽功能区13个市管产业功能区。

规划同时还初步确定了市管产业功能区的选址、范围和定位,提出了资源配置方案。

定位“一区一主业”按重点产业功能分区

明天的田园城市

作者:

方威威思源观点2007-5-18

在19世纪中期以后的种种改革思想和实践的影响下,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EbenezerHoward)发表了他的著作《明天:

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Tomorrow:

aPeacefulPathtowardsRealReform》)(再版时以《明天的田园城市》为题),提出了田园城市(GardenCity)的理论。

这是城市规划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它的许多内容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霍华德后来确定的田园城市概念为:

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田园城市的主要内容有:

城市的“磁性”

霍华德认为,城市环境的恶化是由城市膨胀引起的,城市无限扩展和土地投机是引起城市灾难的根源。

他建议限制城市的自发膨胀,并使城市土地属于城市的统一机构;城市人口过于集中是由于城市具有吸引人口聚集的“磁性”,如果能控制和有意识地移植城市的“磁性”,城市便不会盲目膨胀。

图2-2-1是他关于三种“磁力”的图解,图中列出了城市和农村生活的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并论证了一种“城市——乡村”结合的形式,即田园城市,它兼有城、乡的有利条件而没有两者的不利条件。

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

城市人口规模限制为3万人,占地1000英亩,外围有5000英亩农业用地作为永久性绿地。

城市由一系列同心圆组成,6条大道由圆心放射出去。

城市中心是公园,围绕在公园四周布置大型公共建筑,其中包括市政府、音乐厅、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画廊和医院等,它们的外围又是一圈公园,公园外圈一些商业用房,居住区位于中间地带,环状林荫道从其间穿过,大道当中布置了学校,儿童游戏场和教堂,城市外环布置了工厂、仓库、市场等工业用地,最外围是永久性农业用地。

根据霍华德的设想,当任何城市达到一定规模时,应该停止增长,其过量的部分由邻近的另一个城市来接纳。

因而居民点就象细胞增殖那样,在绿色田野的背景下,呈现为多中心、复杂的城镇聚集区,霍华德称这种多中心的居民点为“社会城市”。

六个田园城市围绕着一个人口规模为5.8万的中心城市,形成规模为25万人的城市集合。

这些城市以快速交通和先进的通讯手段相连接,政治上联盟,文化上密切联系,经济上相对独立,能够享受到一个25万人口规模的城市拥有的一切设施与便利,而没有当时大城市的种种弊端。

霍华德于1899年组织了田园城市协会,1903年组织了“田园城市有限公司”,筹措资金,在距离伦敦东北56公里的地方购置土地,建立了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切沃斯(Letchworth),规划人口35000人,由霍华德忠实的追随者恩温(R.Unwin)和帕克(B.Parker)设计完成。

在适应当地的地形条件下,较好地体现了霍华德的一些想法,其中的一些要素基本上是按照田园城市进行布置和安排的。

霍华德的理论比傅立叶、欧文等人的空想前进了一步。

他把城市当作一个整体来研究,联系城乡的关系,提出了适应现代工业的城市规划问题,对人口密度、城市经济、城市绿化等重要问题都提出了见解,是现代城市规划学科的建立的里程碑。

建筑博物馆>工业革命的建筑>主要理论与流派

  

“田园城市”理论

(gardencity)

  在19世纪末英国社会活动家E.霍华德关于城市规划的设想提出了田园城市的概念,20世纪初以来对世界许多国家的城市规划有很大影响。

  霍华德在他的著作《明日,一条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道路》中认为应该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实质上是城和乡的结合体。

  1919年,英国“田园城市和城市规划协会”经与霍华德商议后,明确提出田园城市的含义:

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一委员会受托掌管。

  霍华德设想的田园城市包括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

城市四周为农业用地所围绕;城市居民经常就近得到新鲜农产品的供应;农产品有最近的市场,但市场不只限于当地。

田园城市的居民生活于此,工作于此。

所有的土地归全体居民集体所有,使用土地必须缴付租金。

城市的收入全部来自租金;在土地上进行建设、聚居而获得的增值仍归集体所有。

城市的规模必须加以限制,使每户居民都能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

  霍华德对他的理想城市作了具体的规划,并绘成简图。

他建议田园城市占地为6000英亩(1英亩=0.405公顷)。

城市居中,占地1000英亩;四周的农业用地占5000英亩,除耕地、牧场、果园、森林外,还包括农业学院、疗养院等。

农业用地是保留的绿带,永远不得改作他用。

在这6000英亩土地上,居住32000人,其中30000人住在城市,2000人散居在乡间。

城市人口超过了规定数量,则应建设另一个新的城市。

田园城市的平面为圆形,半径约1240码(1码=0.9144米)。

中央是一个面积约145英亩的公园,有6条主干道路从中心向外辐射,把城市分成6个区。

城市的最外圈地区建设各类工厂、仓库、市场,一面对着最外层的环形道路,另一面是环状的铁路支线,交通运输十分方便。

霍华德提出,为减少城市的烟尘污染,必须以电为动力源,城市垃圾应用于农业。

  霍华德还设想,若干个田园城市围绕中心城市,构成城市组群,他称之为“无贫民窟无烟尘的城市群”。

中心城市的规模略大些,建议人口为58000人,面积也相应增大。

城市之间用铁路联系。

  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的设想后,又为实现他的设想作了细致的考虑。

对资金来源、土地规划、城市收支、经营管理等问题都提出具体的建议。

他认为工业和商业不能由公营垄断,要给私营企业以发展的条件。

  霍华德于1899年组织田园城市协会,宣传他的主张。

1903年组织“田园城市有限公司”,筹措资金,在距伦敦56公里的地方购置土地,建立了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沃思(Letchworth)。

1920年又在距伦敦西北约36公里的韦林(Welwyn)开始建设第二座田园城市。

田园城市的建立引起社会的重视,欧洲各地纷纷效法;但多数只是袭取“田园城市”的名称,实质上是城郊的居住区。

  霍华德针对现代社会出现的城市问题,提出带有先驱性的规划思想;城市规模、布局结构、人口密度、绿带等城市规划问题,提出一系列独创性的见解,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

田园城市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对后来出现的一些城市规划理论,如“有机疏散”论、卫星城镇的理论颇有影响。

40年代以后,在一些重要的城市规划方案和城市规划法规中也反映了霍华德的思想。

折衷主义

(ECLECTICISM)

  19世纪上半叶至20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

折衷主义建筑师任意模仿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建筑形式,他们不讲求固定的法式,只讲求比例均衡,注重纯形式美。

巴黎歌剧院(1861~1874)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需要有丰富多样的建筑来满足各种不同的要求。

在19世纪,交通的便利,考古学的进展,出版事业的发达,加上摄影技术的发明,都有助于人们认识和掌握以往各个时代和各个地区的建筑遗产。

于是出现了希腊、罗马、拜占廷、中世纪、文艺复兴和东方情调的建筑在许多城市中纷然杂陈的局面。

罗马的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建筑

  折衷主义建筑在19世纪中叶以法国最为典型,巴黎高等艺术学院是当时传播折衷主义艺术和建筑的中心;而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则以美国最为突出。

总的来说,折衷主义建筑思潮依然是保守的,没有按照当时不断出现的新建筑材料和新建筑技术去创造与之相适应的新建筑形式。

巴黎的圣心教堂

  折衷主义建筑的代表作有:

巴黎歌剧院(1861~1874),它是法兰西第二帝国的重要纪念物,剧院立面仿意大利晚期巴洛克建筑风格,并掺进了繁琐的雕饰,它对欧洲各国建筑有很大影响;罗马的伊曼纽尔二世纪念建筑(1885~1911),是为纪念意大利重新统一而建造的,它采用了罗马的科林斯柱廊和希腊古典晚期的祭坛形制;巴黎的圣心教堂(1875~1877),它的高耸的穹顶和厚实的墙身呈现拜占廷建筑的风格,兼取罗曼建筑的表现手法;芝加哥的哥伦比亚博览会建筑(1893),则是模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建筑的风格。

浪漫主义

(ROMANTICISM)

  漫主义是十八世纪下半叶——十九世纪上半叶欧洲文学艺术领域活跃的一种主要思潮,在建筑上有一定的反映。

英国议会大厦

德国新天鹅堡

  十八、十九世纪的工业革命不仅是带来了生产的大发展,同时也带来了城市的杂乱拥挤、贫民窟滋生、环境恶化等恶果。

于是社会上出现了一批乌托邦社会主义者,他们回避现实,向往中世纪的世界观,崇尚传统的文化艺术,要求发扬个性自由、提倡自然天性,同时用中世纪艺术的自然形式反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用机器制造出来的工艺品,并用它来和古典艺术相抗衡。

伦敦的圣吉尔斯教堂

  浪漫主义始于18世纪下半叶的英国,早期模仿中世纪的寨堡或哥特风格,如艾尔郡的克尔辛府邸(1770-1790)、威尔特郡的封蒂尔修道院的府邸(1796-1814);中期浪漫主义常常以哥特风格出现,所以又称哥特复兴(GothicRevival),它不仅用于教堂,也出现在一般市俗性建筑中,最著名的作品是英国议会大厦(1836-1868,SirCharlesBarry)和德国新天鹅堡此外,英国斯塔夫斯的圣吉尔斯教堂(1841-1846,A.W.N.Pugin)与伦敦的圣吉尔斯教堂(1842-1844,ScottandMoffatt),以及曼彻斯特市政厅(1868-1877,AlfredWaterhouse)也都是哥特复兴式建筑较有代表的例子。

 

古典复兴建筑

  又称古典主义建筑,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流行于欧没一些国家。

雄师凯旋门

  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欧洲各国始终存在着对古代文化的钟爱,到18世纪中叶,罗马古城一个个被发掘,人们发现学院派的古典主义教条与真正的古典作品大不相同。

稍晚一些时候对古希腊遗迹的研究发现,古希腊建筑同古罗马建筑也存在巨大差异。

这个时期的建筑理论突破了教条主义一百年的统治,把真正科学的理性精神带进了建筑领域。

这理性已不是古典主义者所标榜的先验的几何学的比例及清晰性、明确性等,而是公能真实与自然,建筑物的一切都要表明它存在的理由。

古典主义与理性主义发生了联系,于是产生了各种新古典主义,即古典复兴建筑风格。

不列颠博物馆

林肯纪念堂

  采用古典复兴建筑风格的主要是国会、法院、银行、交易所、博物馆、剧院等公共建筑和一些纪念性建筑。

法国是古典复兴建筑活动的中心,主要代表作品有万神庙(1755-1792)、雄师凯旋门(1808-1836)、马德兰教堂(1806-1842)等,都是罗马复兴的作品。

英国在18世纪下半叶兴起了罗马复兴的潮流,代表作品有英格兰银行(1788-1835);19世纪又兴起了希腊复兴建筑,代表作品有伦敦的不列颠博物馆(1823-1829)、爱丁堡大学校舍(1825-1829)等。

德国主要是希腊复兴式,代表作品有柏林宫廷剧院(1818-1821)和阿尓塔斯博物馆(1824-1828)。

美国独立后,古典复兴建筑盛极一时,美国国会大厦(1793-1867)仿巴黎万神庙,为罗马复兴风格;而林肯纪念堂(1911-1922)则是希腊复兴建筑的实例。

 

古斯塔夫·埃菲尔

(GustaveEiffel,1832-1923)

巴黎博览会机器展览馆

  法国土木工程师,因设计巴黎的埃菲尔铁塔而著名。

1855年从中央工艺和制造学院毕业后,专门研究金属建筑,尤其是桥梁。

他是首先用气压沉箱造桥的工程师之一。

  埃菲尔主要作品有巴黎博览会机器展览馆(1867)、法国特吕耶尔河上钢拱桥(跨度162米,高出水面120米)、纽约港自由女神像的骨架等。

他设计的埃菲尔铁塔(1887-1889)震惊了全世界,人们称他为“用铁创造了奇迹的人”。

他在巴黎郊外设计了第一座空气动力实验室,1921年他把实验室赠给国家。

埃菲尔铁塔

埃菲尔铁塔

(Aifei'erTieta,EiffelTower)

  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塞纳河左岸的战神校场上,是18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