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体系及保障措施.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23091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89.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保护体系及保障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环境保护体系及保障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环境保护体系及保障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环境保护体系及保障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环境保护体系及保障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环境保护体系及保障措施.docx

《环境保护体系及保障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保护体系及保障措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环境保护体系及保障措施.docx

环境保护体系及保障措施

遂平尖山风电场工程

(I标段)

 

环境保护体系及保障措施

 

 

批准:

年月日

审核:

年月日

编写:

年月日

 

湖南省衡南第五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遂平尖山风电场I标项目部

2016年03月20日

环境保护体系及保障措施

1、环境管理体系

1.1概述

环境问题已被国际公认是影响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关键问题之一,随着二十几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三废”的排放量日益增加。

而水电建设工程项目作为一个污染源在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对项目占、动用地及其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因此,在本工程施工期间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的问题,做到“建设一个工程,美化一方水土”。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实行“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施工期间按业主文明工地标准和建设部有关建筑工程文明施工的法规或制度制定本工程的文明施工规定,按照国家、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条例制定本工程施工环境保护措施且施工期间实现外界向业主“零”投诉的目标。

文明施工目标:

文明、整洁、安全、有序。

环境保护目标:

不污染、不破坏生态环境。

1.2环境管理要求

1.2.1本标环境保护管理目标

本标环境保护管理目标是:

在遵守国家、地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以及发包人的规定等前提下,通过事前、事中控制和事后管

理的持续改进方法,积极做好施工期污染源的综合防治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活动对施工区和周围环境的影响。

并做到:

(1)机修废水和汽车保养系统废水排放100%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一级标准:

CODcr≤100mg/L,石油类≤5.00mg/L,SS≤70mg/L;

(2)、混凝土浇筑及养护废水排放100%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

SS排放浓度控制在70mg/L以下。

(3)生活污水排放100%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一类标准:

BOD5排放浓度控制在20mg/L以下,CODcr排放浓度控制在100mg/L以下;

(4)施工区场界噪声100%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昼夜噪声控制标准:

昼85dBC(A)、夜55dB(A);

(5)施工区废气排放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

TSP控制在1.0mg/L以下;

(6)现场绿化、固体废物处置、水土保持100%满足工程建设要求;

(7)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工程与社会和谐。

1.2.2环境保护组织机构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任务和特点,以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为宗旨,以GB/T19001-2008idtISO14001:

2004标准为指南,遵循管理体系文件和合同文件,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保证体系,制定本工程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明确项目部各级人员环境保护职责,实施环境保护管理。

建立以项目经理为工程环境第一责任人,指定一名负责人环境保护和水土保持工作,与环境保护管理直接相关的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工程环境保护委员会,对工程环境保护实施统一领导和决策。

本工程环境保护体系见图1.1-1。

 

 

图1.1-1环境保护保证体系

 

二、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

2.1施工现场管理措施

1、项目经理部在开工前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绘制施工组织网络图,现场总体平面布置图,做到科学、合理,切实可行。

主要规章制度及施工总体平面布置图、施工组织网络图、施工进度图等张挂上墙,各种图表标注规范、醒目。

主要规章制度包括:

施工质量控制制度、施工安全控制制度、施工进度控制制度、部门职能、岗位职责、现场管理制度,环境保护规定等。

2、按照文明工地要求,设置各类公告牌、标志牌做到内容齐全、式样规范、位置醒目。

在本标段的施工驻地设置标明工程名称、工程范围、建设单位、现场负责人、设计单位、设计代表、质量监督单位、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或总监代表)、标段监理负责人(或高级驻地监理)、旁站监理、施工企业名称、项目经理、总工程师(或技术总负责)、自查人员、现场技术人员等内容和公告牌。

在水泥混凝土拌和站设置标有混凝土理论配合比、施工配合比、每盘混凝土各种材料用量、外加剂名称及用量、坍落度等内容的公告牌。

各类公告牌,标志牌主要包括施工公告牌,指路标志、减速标志、危险标志、安全标志等。

3、对砼拌和场,现场材料分类分隔堆放,并做好各种标识,防止各种材料相互混淆。

对钢材、木材等建筑材料还需要设置防雨设施和隔潮设施,如雨棚、简易房屋等。

对水泥将设置水泥库房保管。

4、在“三通一平”时,首先做到施工现场内道路及排水畅通。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污水处理方案,并报业主监理审批,生产、生活污水处理后才能排放。

5、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建设垃圾及时清运到业主指定地点,保证施工现场整齐、干净、卫生。

6、严格按照公安、消防部门的要求设置防火设施,定期对灭火器等防火设施进行检查,保证防火设施的使用性能。

7、施工便道、自建的临时道路和因施工需要而通行的原有道路、临时道路应铺设泥结碎石路面,施工便道派专人进行养护,保证晴雨通车,经常清扫、洒水、防止尘土飞扬,影响当地群众正常生活、生产活动。

2.2办公、生活设施管理措施

1、办公室干净、卫生、整齐。

职工宿舍做到通风、明亮、保暖、隔热,地坪用砖铺或做成水泥砂浆地面,做到统一规化整齐。

2、职工食堂干净、卫生、锅台、锅灶要用瓷砖贴面,食堂工作员有健康合格证,穿戴工作服、帽,食物容器上有生、熟标记,餐具经过严格消毒。

要设置防蝇、防鼠措施,职工饮水桶加盖加锁。

3、厕所要在专人管理,生活垃圾及时处理;工地拟设立职工浴室和诊所。

2.3环境保护措施

为了响应国家和业主对做好环保工作的号召,满足业主的有关要求,我单位将结合本行业和工程施工特点,积极做好环保工作。

三、施工期间环境影响因素

3.1、噪声

施工噪声主要包括载重汽车行驶所产生的噪声和施工工地的各种施工机械工作时所产生的噪声。

在施工期间由各种车辆和机械所产生的噪声,一般来说对环境可造成较重的影响,有时甚至影响周围居民正常的生活。

3.2、扬尘

主要为运输材料过程中由于道路凹凸不不止或装运过饱满等原因造成的抛洒及车辆身后真空吸力所造成的道路扬尘;其二为施工工地地面干燥松散由吹风所引起的风扬灰尘。

扬尘不仅会严重影响沿线居民的生活及环境卫生,还能增加大气浮尘含量,给沿线路旁农作物带来不良影响。

3.3、地形变化、植被破坏及水土流失

由于在施工过程中要挖取大量土石方,在填筑路堤或开挖路堑,修建涵洞,不可避免地要引起局部地形发生变化,而地形的变化必然引起地表径流条件发生变化,造成局部积水或冲刷;另一方面,由于施工造成大片农田被占被挖,造成地表植被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生态条件,造成水土流失,地下水资源减少等环境问题。

3.4、固体材料、悬浮物、泥浆

公路建设施工期间,要废弃大量固体材料,如砂石料、石灰块、水泥块等,这些固体材料有相当一部分散失在施工工地周围,造成土壤污染。

另一方面,来自施工现场的土石粉粒,粉煤灰、石灰、水泥等粉状建筑材料中的悬浮物

3.5、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

在工地,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员工作和生活,产生生活垃圾,这些废物总量虽然很少,但如不及时处理,也将造成土壤及环平易污染。

四、施工期间的环保

4.1、进场前,提交一式三份详细的施工期间环境保护方案,包括施工现场所必须的排泄系统、照明灯光、护板、围墙、栅栏、警告标专和保洁措施等,并使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满意。

4.2、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充分考虑环境保护。

4.3、加强学习环保知识、法律法规,开展环保知识宣传,提高全体员工的环保素质。

4.4、成立环境保护作业班,专门进行污染防治处理及环境绿化、美化工作。

4.5、防止水污染:

(1)、施工期间水污染包括、生活污水、机械废液造成的污染。

施工范围两侧设好排水沟,使泥浆和污水按要求合理排放,禁止污染道路、鱼塘及农田。

(2)、工地厕所要设化粪池作生物净化。

机械废液用容器收集,不随意乱倒。

(3)、在雨季,路堤修筑从开挖、运料、填筑和压实应依次进行,不得延迟。

每层填土的表面应设2%~4%的横坡,不致造成积水。

(4)、开挖或填筑的土质路基边坡要及时设置挡墙避免土石滚落砸坏树木及植被,施工完后做好其它类型的防护物,防止雨季到来时水流对坡面的冲刷而造成对排水系统的影响,减少对附近水体的污染。

4.6、施工噪声环保措施

在施工过程中将营地或机械集中点尽能放在避开噪声敏感的地点,或者必要时在一些敏感地点设置临时隔声墙,同时在晚上10点至凌晨6点这段时间不在靠近居民点的地方施工,材料运输车辆尽量在早晨8点至晚上10点运作,以避免影响居民休息。

另外,对各种车辆和机械进行强制性的定期保养维修,以减少因机械故障等原因产生的附加噪声。

4.7、施工扬尘环保措施

施工区及生活区进行地面硬化、材料堆放场地、加工场地地面浇筑砼。

在运输过程中采取加遮盖物,及时向道路洒水等措施,基本上可以做到不产生扬尘飞灰或是道路扬尘降至最小。

运输干粉材料时,加盖蓬布,允许时可适当加湿。

材料堆放场有围布、栏墙或加湿等措施。

根据施工经验,在施工路段洒水,可以减少扬尘70%。

4.8、生活垃圾的环保措施

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等污染物总量虽然不大,如不采取有效方法处理,也可能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应有专人收集,集中堆放,并定期清理运走。

4.9、悬浮物及其它废弃物的环保措施

施工期间使用的粉状材料采用专用库房堆放,使用时采取各种有效方法,尽可能减少悬浮物损失,例如拌和混合料时尽可能采用机械拌和并注意加湿,取料场取完料后,及时采取措施给予整平,废弃的土石方堆放在合理的地方,防止积水或洪水冲刷流失。

4.10、加强合同管理,提高环保意识

在施工内部承包合同中,增加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条款,例如,土地使用复耕、临时用地、清场与复耕、环境保护等,明确承包人对保护环境、土地复耕的责任和义务。

同时,合同条款对有关沿线居民安全、农田耕作、道路使用、文物保护等也相应规定。

使各作业队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加强环保治理。

4.11、提高综合利用,合理选择工程用地

通过技术论证,修改完善施工组织设计,尽可能减少工程永久占地,节省取土用地和弃土占地,充分利用荒地、河滩地及非耕地,中时,还应将工程临时用地同改造荒地及河滩地结合起来,同时,对工程临时用地使用后要及时给予清理复耕,并确保复耕质量。

4.12、改善施工工艺,确保施工环境达标

在施工期间,不断改善施工工艺,加强有害材料运输的管理,减少粉尘、扬尘及有害材料对环境和施工现场周围农作物的危害,在夏季和旱季路基施工时,配备足够的洒水车,每天沿线轮流洒水,凡运输车辆经过村庄、居民区,都应加盖蓬布。

把施工环境保护工作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

4.13、科学安排施工,合理选择和调整施工时间的机械配置

对施工进行科学安排,在居民区附近路段,晚上不进行大规模施工活动,除此之外,要及时调整施工设备,增加轻型震动设备,减薄路基每一层填料厚度,增加铺筑层数,增加碾压遍数,减少施工设备震动和噪声对沿线居民产生的影响。

模板尽量采用钢模,减少锯木噪声污染。

4.14、充分利用经济的调节手段,将环境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在内部施工承包合同中订立专门条款,加强工资、奖金管理,充分利用经济手段调节作用,强化施工期间的各作业队的环保工作。

例如,对于临时用地还耕和废料的清理工作,在路基土方完成后,扣付10%路基土方工程工资和奖金,待边坡清理完毕,取土坑复耕整平,方进行支付。

这样就能将土地复耕、清理场地、防治水污染等环保工作落到实处。

15、施工时,认真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严格按公路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完善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