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2290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docx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docx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资料

选择题(30个,30分)

1.信息运动的基本形式(D)

A.信息输入与输出B.信息处理C.信息控制D.信息循环

2.决策的基础是(C)

A.管理者B.客户C.信息D.规章制度

3.下列是分布式系统缺点的是(D)

A.难于发挥用户的积极性和创造性B.应变能力差

C.系统难于扩展D.安全控制难度大

4.集中式系统的缺点是(C)

A.不利于安全控制B.不利于资源管理

C.不利于调动各部门的积极性D.不利于人员素质的提高

5.以下不是结构特点的是(B)

A.客户端统一B.速度快C.开放性强D.易于管理和维护

6.系统通过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从而调节自身的行为,达到与环境平衡和适应,这是指系统的(A)

A.动态性B.目的性C.整体性D.相关性

7.公司外部信息对下列哪类信息系统用户最重要(A)

A.高层管理者B.中层管理者和知识工人C.主管D.操作员工

8.是在以下哪项基础上发展而来的(B)

ⅡC.闭环

9.在供应链中,信息流流向的方向是(C)

A.从供应链下游向上游B.从供应链上游向下游C.双向互动D.没有固定方向

10.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各功能模块中最基本的是(A)

A.客户信息管理B.销售过程自动化C.营销自动化D.客户服务与支持管理

11.广义的信息资源不包括(D)

A.信息内容B.信息设备C.信息人员D.信息意识

12.淘宝是实现(C)交易模式的著名网站

2B2C2C2G

13.诺兰模型把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归纳为6个阶段。

将以计算机管理为主变为以数据管理为主的阶段是(A)

A.集成阶段B.蔓延阶段C.控制阶段D.数据管理阶段

14.下列属于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特点的是(D)

A.采用自下而上的开发方法B.系统开发周期短

C.系统开发适应性强D.适合于开发大型系统

15.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起始阶段是(B)

A.系统分析B.系统规划C.系统设计D.系统实现

16.以下关于面向对象方法叙述中,正确的是(C)

A.问题空间与解决问题的方法空间不一致B.继承是组装结构的重要特性

C.类是对象的抽象D.数据与功能相割裂

17.在面向对象的设计中,将对象的使用者与设计者分开的技术称为(C)

A.隐藏性B.继承性C.封装性D.多态性

18.以下关于原型法的阐述中,不正确的是(B)

A.能及时反映用户需求B.适合于大型系统开发

C.对开发环境和软件工具要求高D.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

19.企业开发信息系统广泛采用的开发方式是(C)

A.自行开发B.委托开发C.合作开发D.咨询开发

20.可行性研究采用(B)概括说明系统的物理模型。

A.数据字典B.系统流程图C.数据流图D.成本/效益分析

21.可行性研究的最终结果是(D)

A.确定项目的规模B.研究正在运行的系统C.评价各种方案D.可行性研究报告

22.经济可行性研究的问题包括(C)

A.开发方式B.技术风险C.成本效益D.运行方式

23.信息系统需求分析阶段要解决问题是(A)

A.信息系统做什么B.信息系统提供哪些信息

C.信息系统采用的结构D.信息系统怎么做

24.信息系统需求分析阶段的目标是(B)

A.制定系统开发计划B.制定需求说明报告

C.制定系统结构说明D.制定系统开发方案

25.各种需求分析方法都有它们共同适用的(D)

A.说明方式B.描述方式C.准则D.基本原则

26.在结构化分析方法中,用以表达系统内数据的运动情况的工具有(A)

A.数据流图B.数据字典C.结构化语言D.判定表与判定树

27.数据流中每个加工至少有(D)。

A.1个输入流B.1个输出流

C.多个输入输出流D.1个输入输出流

28.数据字典不包括的条目是(C)

A.数据项B.数据流C.数据类型D.数据加工

29.系统设计是一个把(B)转换为系统表示的过程。

A.代码设计B.系统需求C.详细设计D.系统分析

30.系统设计阶段分为(C)

A.逻辑设计与功能设计B.模型设计和功能设计

C.结构设计和模块过程设计D.数据库设计和文件设计

31.内聚性是对模块功能强度的度量,内聚性较强的是(D)

A.逻辑内聚B.顺序内聚C.偶然内聚D.功能内聚

32.模块间的耦合性越强,说明模块之间的联系越密切,耦合性较强的是(C)

A.非直接耦合B.控制耦合C.内容耦合D.公共耦合

33.能反映出系统结构的是(D)

A.数据流图B.判定树C.判定表D.系统程序结构图

34.系统详细设计阶段属于系统生存周期的(B)阶段。

A.需求分析B.系统设计C.编码D.系统维护

35.系统详细设计阶段的任务是(A)

A.算法设计B.功能设计C.调用关系设计D.输入输出设计

36.结构化程序设计采用的思想是(B)

A.筛选法B.逐步求精C.迭代法D.递归法

37.以语言形式描述模块算法的是(C)

B.程序流程图D.盒图

38.系统详细设计阶段采用自左向右的二维图形结构描述算法的是(C)

39.下面属于功能性注释的是(C)

A.说明模块的用处和功能的注释B.说明数据的名称和用处的注释

C.说明程序段的注释D.说明程序开发背景的注释

40.为了保证系统的质量,使其具有较好的可维护性,关键在于(B)

A.选择合适的程序设计语言B.选择好的程序设计风格

C.具有好的数据结构D.选择好的运行环境

41.下面对提高程序编码效率没有影响的是(D)

A.选择良好的设计方法B.选择良好的算法

C.选择良好的数据结构D.变量名的使用

42.从下面关于程序编制的叙述中,选出3条正确的叙述()

A.在编制程序之前,首先必须仔细阅读给定的程序说明书。

然后,如实地依照说明书编写程序。

说明书中常会有含糊不清或难以理解的地方,程序员在作业时应该对这些地方做出适当的解释。

B.在着手编制程序时,重要的是采用既能使程序正确地按设计说明书进行处理,又易于出错的编写方法。

C.在编制程序时,首先应该对程序的结构充分考虑,不要急于开始编码,而要像写软件文档那样,很好地琢磨程序具有什么样的功能,这些功能如何安排等等。

D.考虑到以后的程序变更,为程序编写完整的说明书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而且程序的编写形式也尽可能让他人看得懂。

E.编制程序时不可缺少的条件是,程序的输入和输出数据的格式都应确定。

其他各项规定都是附带的,无足轻重。

F.作为一个好的程序,不仅处理速度要快,而且易读修改等也都是重要的条件。

为了能得到这样的程序,不仅要熟悉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还要注意采用适当的规程和单纯的表现方法,注意使整个程序的结构简洁。

43.国际上最广泛使用的商用及行政管理语言是(A)

1

44.国际上最流行的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语言是(C)

45.在人工智能领域,目前最广泛使用的高级语言是(D)

46.在下列文档中,与测试无关的是(A)

A.立项报告 B.需求说明书 C.设计说明书 D.源程序

47.可提高系统测试效率的是(B)

A.随意选取测试的数据B.制定测试计划

C.选取边界数据作为测试用例D.取全部尽可能的数据进行测试

48.系统测试中,黑盒法在设计测试用例时主要考虑的依据是(A)

A.系统功能B.输入数据C.输出数据D.内部逻辑

49.系统测试采用白盒法的是(A)

A.单元测试B.集成测试C.确认测试D.系统测试

50.集成测试有两个具体的方法,他们是(A)

A.非渐增式方式和渐增式方法B.白盒法和黑盒法

C.确认测试和系统测试D.归纳法和演绎法

51.集成测试是为了发现(C)阶段的错误

A.编码B.详细设计C.概要设计D.需求分析

52.确认测试是以(B)为基础进行的测试

A.源程序B.需求说明C.设计说明D.测试报告

53.从下列叙述中选出5条关于系统测试的正确叙述是()

A.为了使得系统容易测试,应该使用高级的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

B.系统测试是一个程序的执行过程,目的是为了发现系统中隐藏的错误

C.如果程序中连锁式连接了8个判定()结构,则程序中总的路径数达28条

D.白盒测试仅与程序的内部结构有关,完全可以不考虑程序的功能要求

E.为了快速完成集成测试,采用一次性集成方式是适宜的

F.对一批模块进行测试,被发现的错误多的模块中残留的错误将比其他的模块少

G.好的测试用例应能证明软件是正确的

H.边界值分析方法是取输入输出等价类的边界值作为测试用例

I.等价类划分方法考虑了各等价类之间取值的组合情况下可能的结果

J.判定覆盖法可能查不出在判定中逻辑运算符使用有误时产生的错误

54.为了识别和纠正运行中的程序的错误而进行的维护被称为(A)

A.改正性维护B.适应性维护C.完善性维护D.预防性维护

55.维护困难的主要原因是(B)

A.人员少B.开发方法的欠缺C.费用少D.系统维护有副作用

56.系统维护的最后一项工作是(B)

A.制定维护申请B.复审C.编制修改报告D.系统修改

57.下面有关系统维护的叙述中不准确的有哪些?

()

A.要维护一个系统,必须首先理解这个系统

B.阅读别人写的程序并不困难

C.如果文档不齐全也可以维护一个系统

D.谁编写的系统软件就应由谁来维护这个软件

E.设计系统时就应考虑到将来的可修改性

F.维护系统是一件很吸引人的创造性工作

G.维护系统就是改正系统中的错误

H.维护好一个系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名词解释(5个,15分)

信息:

信息是经过加工后的数据,它对接收者的决策或行为具有现实或潜在的价值。

系统:

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环境中的若干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并未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信息系统:

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等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组织中的数据、业务、管理和决策等问题,因为组织目标服务的综合系统。

企业资源计划:

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信息意识:

是人们在信息活动中产生的认识、观念和需求的总和。

编码风格:

就是程序员在编写程序时遵循的具体准则和习惯做法。

系统测试:

是把通过确认测试的系统,作为基于计算机系统的一个整体元素,与整个系统的其他元素结合起来,在实际运行环境下,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一系列的集成测试和有效性测试。

系统调试:

调试是指在成功地进行了测试之后,进一步诊断和改进程序中存在的错误过程。

它由两部分工作组成:

确定存在程序中发生错误的确切的性质和位置;对程序进行修改和排除。

系统可靠性:

是程序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按照规格说明书的规定成功地运行的概率。

系统维护:

系统维护就是为了保证系统中的各个要素随着环境的变化始终处于最新的,正确的工作状态。

简答(5个,25分)

一、简述信息与数据的区别?

信息不同于数据,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都可鉴别的符号,这些符号不仅只数字,而且包括文字、图形、声音等。

数据本身没有意义,具有客观性,数据要经过处理和解释后才有意义,才能成为信息。

可以说信息是加工以后并对客观世界才产生影响的数据。

2、举例说明信息的语法、语义、语用。

信息的语法是一种外在形式,相当于人具有感觉能力;信息的语义是一种内在含义,相当于人具有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