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docx
《《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儿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类型:
(公共课√专业课限选课)
总学时:
80理论学时:
58实践学时:
22
学分数:
5
适用专业:
护理、护理(助产)、护理(英语)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
《儿科护理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儿童保健、疾病预防和临床护理的一门专科护理学。
服务对象为身心处于不断发展中的小儿。
其任务是使学生对《儿科护理学》有完整的认识,并掌握必要的技能。
不仅对小儿疾病进行护理,还包括开展优生优育、提高儿童保健和疾病的防治质量,为减少发病率、降低死亡率,增强儿童体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提供综合性、广泛性的护理。
(二)课程基本理念
1.构建《儿科护理学》课程的发展平台。
按照“拓展基础,强化能力,注重应用”的原则,为学生学习《儿科护理学》打好坚实的基础。
注重知识的新颖性及前卫意识,为学生提供发展平台。
2.设置《儿科护理学》课程的合理内容。
教学内容分为基础部分和拓展部分。
确定以坚持“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拓展“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和适应性”为原则。
《儿科护理学》课程要重新科学地审视儿科护理“三基”的内涵,基础部分在理论与方法上都应是最基本的,在医院和社区临床护理的应用中都应是最广泛的。
要确保学生学习必需的知识,提高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由此来打造既能体现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儿科护理学》课程具有的基本特点,又能适合时代进步所要求学生必备的儿科护理基本知识。
成为学生获得学习专业护理课程、专业护理技能和职业就业能力的工具。
拓展部分为适应学生进一步升华提供必要的准备,使学生了解《儿科护理学》与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体会《儿科护理学》的文化价值,构建可供不同学生得到个性发展的有效平台。
3.关注《儿科护理学》课程的学习进程,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理论联系实际和启发性教学原则,促进师生互动。
以模块教学取代传统教学,通过理论讲授、课堂练习、案例讨论、实验实践、临床见习与实习等手段完成教学目标。
4.体现《儿科护理学》课程现代文化氛围,要反映当代《儿科护理学》方面的新进展、新知识、新理念。
5.注重《儿科护理学》课程教学进程中新科学、新技术的使用。
充分运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整合、网络、课件等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6.实施《儿科护理学》课程有效的学习评价方法。
通过提问、作业、实验报告、案例讨论、理论考试、技能考核等进行综合评价。
(三)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儿科护理学》课程的教学规律及儿童护理临床实践的特点,将《儿科护理学》分解成7个侧重点不同的模块,各模块既保持相对独立性,又保持连续性,按教学规律循序渐进,使《儿科护理学》教学具有阶段性的重点,保证《儿科护理学》课程之内涵覆盖全过程,贯穿教学始终。
1.本课程在第6、7学期开设,课程总课时数为80学时,其中理论58学时、实验20学时、机动2学时,学分5分。
2.《儿科护理学》课程框架及学时分配如下表所示。
《儿科护理学》教学时间分配
模块
内容
学时
理论
实践
合计
模块一
基础知识
一、绪论
3.5
3.5
二、生长发育
3
2
5
三、营养与喂养
3
2
5
模块二
基础护理
一、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
0.5
0.5
二、住院患儿的护理
4
4
8
模块三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新生儿特点及护理
2
2
4
二、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5
5
模块四
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4
2
6
模块五
各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一、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7
2
9
二、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4
2
6
三、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4
4
四、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4
1
5
五、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3
1
4
六、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3
3
模块六
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
6
1
7
模块七
危重症患儿护理
危重症患儿的护理
2
1
3
机动
2
2
合计
58
22
80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运用整体护理程序的方法,解决儿童及其家属的健康问题,在教学工作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知识教学目标
1.掌握儿科护理的基本概念培养应用型的高等护理专科人员,掌握现代护理模式,全方位地体现以病儿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2.运用儿科护理的基本知识在对病儿实施程序护理的同时,对其病因、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等能够有正确的认识,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有用之才。
(二)技能教学目标
1.对于实践课的操作内容要求动手比例达85%以上。
2.对于临床实习课内容要求掌握护理程序。
(三)素质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员能强化专业理念,热爱儿科护理工作。
2.对儿童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有为护理事业奋斗终身的决心。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把握儿科护士的素质及角色要求,努力塑造一名合格的职业护士。
4.运用儿科护理知识开展健康指导、卫生咨询、预防儿科常见疾病。
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掌握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措施。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依据五年制护理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确定教学内容,按照“拓展基础,强化能力,注重应用”的原则。
实施模块教学,共设置7个模块:
模块一,基础知识;模块二,基础护理;模块三,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模块四,营养性疾病患儿的护理;模块五,各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模块六,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模块七,危重症患儿的护理。
(一)必修内容与要求
模块一:
基础知识
知识目标:
了解儿科护理范畴、工作任务、学习方法,熟悉小儿年龄分期及各期特点,掌握各年龄期小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及影响因素,综合评价生长发育状况。
熟悉小儿对能量、营养素的需要。
掌握母乳喂养、人工喂养的方法。
技能目标:
能够担负儿科护士的角色及素质要求。
能掌握体格生长常用指标、发育规律,为小儿进行测量。
能运用生长发育知识对案例进行综合评价。
能讲述小儿对能量、营养素的需要;能讲述母乳喂养的优点并指导母乳喂养;能指导人工喂养。
情感态度目标:
热爱儿科护理工作,对儿童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爱心,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把握儿科护士的素质及角色要求。
大力宣传科学喂养知识,担负儿科护士健康教育责任。
绪论
教学目标
1.了解儿科护理的任务、范围、发展与展望。
2.熟悉儿科护理的特点。
3.掌握小儿年龄分期、各期特点
工作任务
1.能够担负儿科护士的角色要求。
2.能够适应儿科护士的素质要求。
生长发育
教学目标
1.了解小儿神经心理,感知觉、运动功能、言语能力的发育。
2.熟悉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影响因素。
3.熟悉小儿心理发展过程和特征。
4.掌握体格生长发育规律,常用指标、计算公式。
工作任务
1.掌握体格生长常用指标、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2.能运用生长发育知识对案例进行综合评价。
实践:
生长发育-小儿生长发育;小儿体格测量方法
营养与喂养
教学目标
1.说出小儿对能量的需要。
2.说出小儿对营养素的需要。
3.了解儿童的膳食。
4.熟悉辅助食品的添加。
5.掌握母乳喂养、人工喂养。
工作任务
1.能讲述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
2.能指导母乳喂养、人工喂养。
实践:
营养与喂养-婴幼儿营养与喂养;母乳喂养与婴儿生长发育
[说明与建议]
1.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是小儿年龄分期、生长发育、小儿营养喂养。
2.建议理论讲授为主辅以相关教具、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教学。
并通过实验实习、加强操作训练强化教学效果。
模块二:
基础护理
知识目标:
熟悉胎儿期、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的护理特点。
了解几种主要生物制品的特点,掌握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熟悉儿科医疗机构组织特点,掌握儿科病房护理管理特点,掌握与小儿沟通的方法与技巧。
掌握体重、身长(高)测量方法和约束法、哺喂法。
技能目标:
能与小儿及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能够对各年龄期小儿给予正确的护理,能参加各年龄期小儿的预防接种、能掌握给药方法。
能熟练掌握体重、身长(高)的测量、约束法、配乳、乳瓶喂乳、滴管喂乳、鼻饲、换尿布、臀红和头皮静脉、颈静脉、股静脉穿刺的护理操作技术。
情感态度目标:
对儿童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要按照规范要求一丝不苟认真练习。
护理过程中要体现人文关爱,动作要轻柔、快捷。
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
教学目标
1.掌握新生儿期、婴儿期、幼儿期的护理。
2.熟悉学龄前期、学龄期、青春期的护理。
3.了解几种主要生物制品的特点。
4.熟悉计划免疫及获得性免疫。
5.掌握预防接种的注意事项。
工作任务
1.能掌握各年龄期儿童护理的特点开展健康指导。
2.能参加各项儿童预防接种。
[说明与建议]
1.建议理论讲授为主辅以相关教具、多媒体课件的直观教学。
2.儿童保健实验(参观幼儿园或电教片)。
住院患儿的护理
教学目标
1.熟悉儿科医疗机构组织特点
2.掌握儿科病房护理管理特点
3.掌握与小儿沟通的方法与技巧
4.了解各年龄期小儿用药特点。
5.熟悉药物的选用、药物剂量计算及给药方法。
6.说出体重、身长(高)的测量、约束法、配乳法、乳瓶喂乳、滴管喂乳、鼻饲喂养、换尿布及臀红护理目的、用物准备。
7.掌握体重、身长(高)的测量、约束法、配乳法、乳瓶喂乳、滴管喂乳、鼻饲喂养、换尿布及臀红护理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工作任务
1.能与小儿及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
2.能完成体重、身长(高)的测量、约束法、配乳法、乳瓶喂乳、滴管喂乳、鼻饲喂养、换尿布及臀红护理的技术操作。
实践:
住院患儿的护理-儿科护理技术操作;儿科医疗诊断技术操作
[说明与建议]
1.小儿液体疗法编排在小儿腹泻章节之后。
2.儿科医疗机构及护理管理、协助诊断的技术、协助治疗的技术与《基础护理》内容重复,或作为自学内容。
3.儿科护理技术操作应能独立完成。
模块三: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知识目标:
叙述正常新生儿及早产儿生理特点及护理,熟悉新生儿哺乳方法、沐浴方法及脐部护理。
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
技能目标:
学会新生儿常用护理技术操作,能熟练应用新生儿室的常用仪器。
情感态度目标:
要珍视生命、爱护生命。
在护理操作中坚守慎独精神,工作严肃认真,动作轻柔谨慎,体现对新生儿关心和爱护。
新生儿的护理
学习目标
1.熟悉新生儿定义、新生儿分类方法,掌握根据胎龄、体重分类标准。
掌握高危儿概念。
熟悉足月新生儿、早产儿的外貌特点、生理特点及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
掌握正常足月新生儿、早产儿的护理措施,熟悉母乳喂养的方法,掌握母乳喂养的优点、注意事项。
熟悉人工喂养食品种类,掌握牛乳喂养方法。
2.熟悉配乳、乳瓶喂乳、滴管喂乳、鼻饲的目的及用物准备,掌握其操作方法、注意事项。
熟悉更换尿布、沐浴(盆浴)臀红护理的目的及用物准备,熟练掌握其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了解换血疗法的方法、指征、准备及注意事项。
工作任务
1.能够熟练进行配乳及乳瓶喂乳。
2.能进行母乳喂养指导。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对患病新生儿的家长进行健康教育。
3.能熟练进行新生儿沐浴(盆浴)臀红护理、更换尿布,抚触新生儿。
4.学会使用温箱、光照疗法、抚触新生儿。
5.能对危重患儿进行监护并配合医生进行新生儿窒息的抢救。
实践:
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正常足月儿和早产儿特点及护理;新生儿重症监护
新生儿疾病患儿的护理
学习目标
1.了解新生儿疾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黄疸、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预期结果。
熟悉(新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