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人教版复习巩固七十九.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10915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70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人教版复习巩固七十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人教版复习巩固七十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人教版复习巩固七十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人教版复习巩固七十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最新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人教版复习巩固七十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人教版复习巩固七十九.docx

《最新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人教版复习巩固七十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人教版复习巩固七十九.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 文化史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人教版复习巩固七十九.docx

最新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文化史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人教版复习巩固七十九

最新精选高中历史必修3文化史第4课 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人教版复习巩固七十九

第1题【单选题】

桐城人方东树1825年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藏书满家好而读之,著书满家刊而传之,诚为学士之雅素,然陈编万卷,浩如烟海,苟学不知要,敝精耗神,与之毕世,验之身心性命,试之国计民生,无些生益处,此只谓之嗜好,不可谓之学。

”其主要意旨与下列哪一思想接近()

A、救亡图存

B、明道救世

C、潜心考据

D、存理去欲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清初某思想家说: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B、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C、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D、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明清小说中出现了大量的道德化人物形象,如《三国演义》中刘备的“仁”、诸葛亮的“忠”和关羽的“义”,《水浒传》中武松等人的“忠”“义”。

此类小说()

A、缺乏反封建礼教的精神

B、折射了当时社会价值观

C、旨在宣扬宋明理学思想

D、抑制了民主思想的传播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如图,下列提到的历史现象或文学故事中,李贽应该持反对意见的是

A、木兰从军

B、梁祝化蝶

C、“至圣”孔子

D、商鞅变法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在三先生看来,当时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程朱理学……已难以继续承担儒家所强调的道德与社会教化功能,……他们不遗余力地倡导‘重民’、‘保民’、‘敬民’,呼吁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回归”。

以下言论最能够体现“儒家基本价值观念回归”的是()

A、“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D、“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2011年播出的穿越剧《步步惊心》讲了一个现代白领穿越到清朝康熙年间的故事。

当时,她可能了解到()①皇宫隆宗门内设置军机处②传教士在中国介绍西方自然科学③宫内上演的京剧④政府实行海禁政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中国传统文人耻言营利,认为一涉及“经营”,就是对人格的一种贬损,而明朝王阳明基于“满大街都是圣人”,指出商人“虽终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更有一些士人以儒家理论去指导经商活动。

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A、传统四民观念的彻底崩溃

B、程朱理学官方正统地位的丧失

C、社会动荡士人谋生的艰难

D、经济发展促成社会观念的更新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古往今来治国兴邦的基本经验。

下列言论能体现民本思想的是()

①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②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

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A、①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从根本上体现时代潮流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严以治吏,宽以养民”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D、“工商皆本”

【答案】:

【解析】:

第10题【材料分析题】

请根据下面关于孔子的纪念邮票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周游列国(邮票)

材料二杏坛讲学(邮票)

材料三人民网2010年9月27日报道,第三届世界儒学大会在山东曲阜隆重举行。

自16个国家和地区、86个儒学研究机构与学术团体的专家学者围绕儒学思想的时代发展与国际传播、儒家与文化多元化发展儒学的历史研究、现代阐释、当代价值、世界传播等议题进行了研讨与广泛对话。

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认为,儒家思想在当代社会具有六大功能。

他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家应共同努力,充分发挥出孔教儒家思想的六大功能:

促进世界和平;提升全人类道德素质;与世界多元文化共存共荣;成为中国56个民族、13亿人民的精神轴心;促进中国和平统一;能大致与世界各宗教文化平起平坐。

请回答: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一回答,孔子周游列国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结果怎样?

为什么?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二回答,孔子广收门徒体现的教育思想是什么?

有什么积极作用?

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三,说说今天我们应该怎样纪念孔子。

请联系你熟知的现实社会中的某一问题,举例说明正确对待儒家文化的现实意义。

【答案】:

【解析】:

第11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古文尚书》。

)“民为君之本。

——《谷梁传》

材料二?

“自古及今,未有穷其下而无危者也。

——(《荀子》

“民乏财用,不亡何待?

——《国语》

材料三“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

——《孟子》

材料四(执政者须)“言必信,行必果。

——《荀子》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

材料五?

顾炎武推崇议论朝政的风气,要求以强大的社会舆论来监督制约当权者,以“众治”代替“独治”。

黄宗羲进一步提出用“天下之法”取代“桎梏天下人之手足的”的“一家之法”,以约束帝王的“人治”。

——岳麓版《文化发展历程》

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思想理念?

根据材料二、三、四简述该理念的内容。

这一理念有何现实意义?

上述理念在明清时期被进步思想家继承并发展,试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并作简要评价。

【答案】:

【解析】:

第12题【材料分析题】

蔡元培先生称黄宗羲为“东方的卢梭”,其思想充满浓厚的民本色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

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仇,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二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与卢梭的民主思想仅一步之遥,再前进一步,它就会突破儒学的樊篱,进入民主思想的堂奥。

黄宗羲的政治思想与他所处的时代是相吻合的。

——程志华《儒学民本思想的终极视域——卢梭与黄宗羲的“对话”》

材料三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据材料一,指出黄宗羲评价古今君主优劣的标准。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宗羲思想产生的经济根源。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的民本思想与卢梭的民主思想仅一步之遥”的本质区别,并从黄宗羲所处的时代分析其思想没有“突破”的原因。

材料三中作者主张用什么方法评价黄宗羲思想?

请用这一方法评价卢梭的民主思想。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二:

儒者博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然其序君臣父子之礼,列夫妇长幼之别,不可易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

材料三:

天理流行,触处皆是:

暑来往寒,川流山峙,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

——《朱子语录》

材料四: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是公其是非于学校

——黄宗羲《原君》

请回答:

材料一集中反映了董仲舒什么思想主张?

其对于西汉王朝的统治有何意义?

材料二对于儒学的社会价值有着怎样的认识?

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根据材料三说明其“新”在何处?

材料四作者提出了哪些新的观点?

这些观点形成的经济根源是什么?

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历程。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中国百年来的现代化之路显现出文化变迁的内在逻辑。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中国处在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人们对理学产生了深深的信仰危机。

为了矫正理学所带来的社会弊端,……于是,明朝中后期,在复兴古学(经学)的潜流中,从封建社会的母体中产生了一股在批判宋明理学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实学思潮……从而开启了明清之际怀疑、揭露、批判封建专制制度的序幕,成为明清之际人文启蒙思潮的一个重要内容。

——王杰《明清之际:

思想的冲突、批判与创新》

材料二:

文化观念是社会变革的根本基础,但在近代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的变革却始终都在朝着实用的方向发展,……而没有从制约“器物”与“制度”的思想观念文化上入手反思,而若没有这些文化基础就不可能有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相应的社会政治制度,这点却被我们最广大的人们所忽略了。

由此以后……都不断地遭到挫败,这实在不能说是没有其深刻原因的。

——刘惠君《试论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

材料三:

近代儒家文化缺乏一种在西方挑战面前,进行自我更新的内部机制,难以实现从传统观念向近代观念的历史转变,从而只能继续以传统为自我中心的文化心理和陈旧的认识思维框架,来被动地处理种种事态与危局。

由于观念与现实的严重悖离,近代儒家文化从而陷入自身难以摆脱的困境。

——萧功秦《儒家文化的困境(近代士大夫与中西文化碰撞)》

材料四:

社会转型背后是更为深刻的文化转型问题。

文化机制作为社会转型现象背后的深层结构性逻辑,深刻影响着社会转型的方式,是社会转型的本质。

而文化转型则以社会转型为动因和表征,实践着文明进程意义上的变迁。

——周大鸣《文化转型:

冲突、共存与整合的意义世界》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典型表现,并分析其产生的经济根源和思想根源。

材料二中“在近代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社会的变革却始终都在朝着实用的方向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实学思潮”在近代又先后增添了哪些新内容和新发展?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在近代转型的过程中,中国社会变革都不断地遭到挫败的深刻原因。

试结合19世纪中期至19世纪末期的史实,举一例加以说明。

“文化机制……深刻影响着社会转型的方式”,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请你谈谈近代以来中国的文化转型对当代中国的文化转型有哪些启示?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农业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是农业劳动力——农民的“安居乐业”。

农民得以安居乐业,“盛世”便有保障。

反之,当饥寒交迫的民众“揭竿而起”之时,专政手段再强大的王朝也难逃土崩瓦解的厄运。

这类事实的反复出现,使得统治阶级中富于远见的人士认识到民众不可侮。

基于这类考察,中国的“圣君”“贤臣”们很早就提出“知人”“安民”,时至晚周,民本思想渐趋盛大。

老子认为,统治者必须顺应民意;孔子指出“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并有“修己以安百姓”的主张。

在孔子身后,《左传》《孟子》《荀子》等书更对民本思想加以发挥。

总之,“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等民本命题是中华农业社会的一种传统政治思想,“仁政”“王道”学说由此派生出来。

材料二:

到了皇权社会末世,传统的民本主义在某些具有异端倾向的论者(明末清初的黄宗羲、顾炎武、傅山、唐甄等)那里提升到新阶段。

……明末清初的“新民本”超越固有民本主义的所在颇多,而关键点在于摆脱了尊君论羁绊,将批判锋芒指向全体专制君主。

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明清之际的“新民本”思想家,是在没有受到西方民主思想影响的情况下,将先秦以来受制于君权的民本思想推进到“新民本”高度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冯天瑜《“民本”与“尊君”(论纲)》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中国民本思想出现的背景。

根据上述材料,指出民本思想呈现的主要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化出现的原因。

【答案】: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