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元调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21042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5.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汉市元调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武汉市元调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武汉市元调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武汉市元调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武汉市元调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汉市元调答案解析.docx

《武汉市元调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汉市元调答案解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汉市元调答案解析.docx

武汉市元调答案解析

2016-2017学年度武汉市部分学校九年级调研测试

化学综合试卷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17.1.13

亲爱的同学,在你答题前,请认真阅读下面的注意事项:

1.本试卷由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组成。

全卷共10页,两大题,满分12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2.答题前,请将你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并在“答题卡”背面左上角填写姓名和座位号。

3.答第I卷(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不得答在“试卷”上。

4.答第II卷(非选择题)时,答案用0.5毫米黑色笔迹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丰。

答在“试卷”上无效。

5.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预祝你取得优异成绩!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Cl-35.5K-39Mn-55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B.食物变质C.铁锅生锈D.雕刻印章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

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

A、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食物变质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铁锅生锈生成了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的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

D、雕刻印章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压缩气体时,分子大小发生改变B.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D.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A、根据压缩气体时,分子之间间隔发生变化考虑;B、根据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考虑;C、根据分子的特点考虑;D、根据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考虑.

【解答】解:

A、压缩气体时,分子之间间隔发生变化,分子大小不变,故A错;

B、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分子、原子、离子,故B错;

C、分子的特点:

分子体积和质量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故C正确;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D错.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的特点,原子和分子的区别.

 

3.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并回收二氧化锰,部分操作如下图所示。

其中正确的是

A.制取B.收集C.验满D.回收Mn02

【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

【分析】A、首先了解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制取并收集氧气,是在常温下的反应.

B、根据氧气的收集方法进行分析;

C、根据氧气的验满方法进行分析;

D、根据二氧化锰的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解:

A、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属于固液在常温下反应,该装置正确;

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装置错误;

C、验满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装置错误;

D、过滤时应用玻璃棒引流且漏斗下端管口应紧贴烧杯内壁,装置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要求我们不但了解制取氧气的装置,还要了解各种仪器的作用.

 

4.有关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变化,有如下说法:

①金刚石和石墨的元素组成相同,性质也相同;

②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

③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

④高钙奶粉中的“钙”指的是钙单质;

⑤NH4N03中氨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⑤

答案: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硬水与软水;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元素的概念;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专题】化学式的计算;物质的分类;空气与水;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碳单质、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混合物的定义、高钙奶中的钙是指钙元素和化合价的计算判断即可.

【解答】解:

①金刚石和石墨的元素组成相同,但性质不相同,错误;

②用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正确;

③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正确;

④高钙奶粉中的“钙”指的是钙元素,错误;

⑤硝酸铵(NH4NO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3)+(+5)=+2价,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是对多个知识点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解题的重点是能够对各个相关的基础知识有较好的掌握,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5.概念之间存在交叉、并列或包含关系。

若有关概念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关系,则下列选项中的概念符合图中所示关系的是()

【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化合反应及其应用;氧化反应;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概念关系型.

【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并列关系,缓慢氧化属于化学变化;燃烧不包含化合反应,有些化合反应常温下能发生.

【解答】解:

A、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因此m、n不是并列关系,故选项错误;

B、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氧化物不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并列关系,缓慢氧化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燃烧不包含化合反应,有些化合反应常温下能发生,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等,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6.有关物质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验室制取和收集X和02,可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

B.①和⑤都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实现

C.②和⑥都能利用物质的可燃性实现

D.②和③都属于化合反应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碳的化学性质;反应类型的判定.

【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可知: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因此X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用途有:

①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因此二氧化碳能够灭火;②二氧化碳可以做化工原料,如制汽水等;③二氧化碳的固体干冰,可以进行人工降雨,也可以做制冷剂;④二氧化碳促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可以做气体肥料.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变一.

①2C+O22CO②C+O2CO2③CO2+Ca(OH)2=CaCO3+H2O、

CaCO3CaO+CO2 ↑ ⑤CO2+C2CO、⑥CO+O22CO2、

【解答】解: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因此X是二氧化碳;

A、实验室制取和收集X和O2,可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正确;

B、①和⑤都可以通过化合反应实现,正确;

C、②和⑥都能利用物质的可燃性实现,正确;

D、③不属于化合反应,错误;

故选D

【点评】本考点属于实验题中的物质的制备和转化,需要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还要掌握相互之间的反应规律和反应的条件.并注意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判断物质的组成,各有什么注意事项,要把握好.

 

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关于该实验,有如下说法:

①两个实验都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②实验二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③两个实验的微观本质相同;

④用燃着的木条可区分玻璃管a、b中产生的气体:

⑤玻璃管b中的气体具有可燃性。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④⑤

【考点】电解水实验;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专题】空气与水.

【分析】水的沸腾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结合两种变化的区别、电解水的现象、结论来分析解答.

【解答】解:

①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而水的沸腾属于物理变化,不适用于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故错误;

②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该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正确;

③水的沸腾中,水分子的种类没有改变,而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分解为氢原子、氧原子,然后两个氢原子结合成一个氢分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故错误;

④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两个玻璃管尖嘴口,打开活塞,a管的气体被点燃,发出淡蓝色火焰,是氢气,b管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燃的更旺,是氧气,故正确;

⑤b管中是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结论、分解反应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8.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右图所示。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反应后容器中甲物质的质量为32g

B.参加反应的丙与生成的甲的质量之比为1:

4

C.参加反应的丙、丁的质量之比为2:

5。

D.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由图中信息可知:

反应后甲质量增加了32g﹣4g=28克,是生成物;丁质量减少了24g﹣4g=20克,是反应物;乙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反应物应该还少8克,所以丙是反应物,故反应物是丙和丁,生成物是甲,是化合反应.

【解答】解:

A、反应后容器中甲物质的质量为32g,正确;

B、参加反应的丙与生成的甲的质量之比为:

(16g﹣8g):

(32g﹣4g)=2:

7,错误;

C、参加反应的丙、丁的质量之比为:

8:

20=2:

5,正确;

D、乙质量不变,可能做催化剂;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通过归纳不同物质或不同变化过程中相同点和不同点有效地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融合点和嫁接点,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共60分)

28.(4分)生活离不开化学,化学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1)久置的澄清石灰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__

(2)“钻木取火”的化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然水中含有许多杂质,实验室常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不溶性杂质。

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专题】化学与能源;空气与水.

【分析】

(1)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解答;

(2)根据燃烧的条件分析;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