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县绿茶综合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72061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94.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江县绿茶综合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通江县绿茶综合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通江县绿茶综合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通江县绿茶综合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通江县绿茶综合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江县绿茶综合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通江县绿茶综合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江县绿茶综合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江县绿茶综合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通江县绿茶综合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通江县绿茶综合开发

可行性研究报告

 

四川省通江县罗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通江县绿茶综合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述…………………………………………1

第二章项目单位基本情况………………………………3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7

3.1项目背景………………………………………………7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8

3.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0

3.4项目技术成熟性分析…………………………………12

第四章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13

4.1产品的国内外竞争力…………………………………13

4.2项目产品的竞争优势…………………………………13

4.3营销策略、方案及模式………………………………14

4.4市场风险分析………………………………………16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18

5.1项目目标……………………………………………18

5.2项目建设内容及技术方案…………………………18

5.3项目实施方案………………………………………20

第六章项目建设管理…………………………………22

6.1实施组织……………………………………………22

6.2项目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24

第七章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28

7.1投资概算……………………………………………28

7.2资金筹措方案………………………………………31

第八章财务评价………………………………………32

8.1编制依据……………………………………………32

8.2基础数据与参数选取………………………………32

8.3销售收入估算………………………………………34

8.4成本费用估算………………………………………34

8.5利润估算……………………………………………34

8.6财务盈利能力分析…………………………………35

8.7不确定性分析………………………………………36

8.8财务评价结论………………………………………37

第九章社会经济效益评价……………………………39

9.1项目经济效益………………………………………39

9.2项目社会效益………………………………………39

 

第一章项目概述

1.1项目名称和建设单位

1.1.1项目名称:

通江县绿茶综合开发

1.1.2建设性质:

新建

1.1.3建设地点:

通江县烟溪乡苏家坪。

1.1.4建设单位:

四川省通江县罗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1.1.5项目负责人:

景瑞琼

1.2建设内容与规模

改造现有茶园3000亩;新建无性系母本园300亩;新建加工厂房及附属设施1200m2左右,安装精制加工生产线2条,配套加工设备40台;购置监测及技术培训设备20台(套);形成年处理鲜叶1200吨,生产精制绿茶300吨的生产加工能力。

1.3项目建设期

建设期为12个月,即2010年12月至2011年11月。

1.4投资概算与资金筹措

1.4.1投资概算

经测算,本项目总投资为2100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1589万元,建设期利息72万元,铺底流动资金439万元(占全额流动资金的30%)。

具体投资构成是:

改造现有茶园投资360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2.66%;新建无性系母本园投资84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5.3%;新建加工厂房及附属设施投资512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2.2%;加工设备及安装投资588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37%;监测技术培训设备投资45万元,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84%。

1.4.2资金筹措方案

项目单位自筹资金800万元,占总投资的38.1%;商请银行贷款1100万元,占总投资的52.4%;申请四川省2011年“小巨人”计划企业专项资金200万元,占总投资的9.5%。

1.5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1.5.1项目经济效益

本项目投产后,年精制加工绿茶300吨,实现销售收入3240万元,企业嬴利260万元,为地方创税81万元。

1.5.2项目社会效益

(1)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处理鲜茶叶1200吨,不仅给本县茶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收入,为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能加快我县资源优势的转变,有力的推动我县“茶叶强县”目标的早日实现,促进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2)项目建成后,可增加就业岗位60个,带动1300户茶农户均年增收8600元;同时还可带动运输,服务业及包装业等行业的发展。

第二章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2.1基本情况

四川省通江县罗村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3月,是一家以茶叶生产、加工、销售、科研为主及相关农产品开发的股份制民营企业,是巴中市茶叶产业化发展的重点龙头企业。

公司下设通江县茶叶协会,茶叶专业合作社,三个名优茶加工厂等机构。

公司拥有茶园基地20000亩(其中有机茶园2000亩,幼龄茶园3000亩),加工生产线7条,各类机械设备60余台(套),年生产加工能力700吨。

现有员工145人(其中主要有高级农技师3人,中级5人,初级7人),季节性短期用工800人。

公司通过了ISO9001:

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严格按照国家质量认证体系标准组织生产,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四川省农科院茶科所的技术力量,陆续开发了“罗村”、“火天岗”两大系列十几个品种,产品具有色绿、香高、味醇、形美的品质特点,是通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认证中心认证的有机食品,是“纯绿色、全天然、富锌硒”健康时尚饮品。

罗村商标于2007年度被评定为四川省著名商标,罗村系列产品2009年被评定四川省名牌产品,先后20余次获得国家级、省级的各种殊荣,产品自问世以来,远销全国各地,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公司按照“以科技为支撑,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的发展思路,坚持“以茶会友,以人为本,以质取胜,以诚等客”的经营方针,秉承“奉献,探索,科学”的茶人精神,以“罗村”品牌为载体,发展有机产品为中心,建立“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产业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实现茶叶产业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公司茶园基地20000亩涉及到铁溪片区的祠堂坝、刘家坪、椒园、罗村,永安片区的苏家坪、映山坪、龙虎山等地的六个村,茶农由原来的2300多户增加到7700多户。

公司与茶农历时数年共同努力,艰苦创业,现已形成了利益共享、持续发展的合作关系。

公司与茶农签订了长期的种植、销售合同,每年按计划定期给农户无偿发放肥料、发放各种茶叶书籍、举办茶叶技术培训班、聘请茶叶专家在理论和实际的操作中对农户进行技术辅导,现在农户对茶叶的认识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整个茶叶状况由过去的松散式生产转换到以公司为龙头的集约型管理模式,户均年收入由原来的2400多元增长到3600多元。

企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切实保证了茶农的利益,使企业和茶农真正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种植茶叶已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茶叶产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2.2人员及开发能力

2.2.1法定代表人和经营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

景瑞琼,女,现年41岁,大专,四川省通江县人,农艺师,公司总经理,具有丰富的茶叶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经验,被省妇联等四部门联合授予“四川省杰出创业女性”称号,被选为省人大代表。

马振友,男,现年43岁,大专,农艺师,现任通江县罗村茶业公司董事长职务,多年从事茶叶生产经营,具有丰富的茶叶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经验。

 

2.2.2项目技术负责人的基本情况和主要技术人员简介

李大算,男,现年43岁,本科,汉中红茶研究所名誉所长,罗村茶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顾问,国家中级茶艺师、评茶师,从事茶叶生产管理、茶文化研究二十余年,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汉中市新型茶机引进及推广应用研究项目”先后荣获市政府和省政府科技进步2、3等奖,发表专业论文十多篇,著有《西乡茶话》专著。

何文海,男,现年41岁,大专,高级农艺师,现任通江县经作站站长、罗村茶业公司技术顾问,从事茶叶生产管理和研究十多年。

公司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技术依托,目前已与有关科研研究所签订了技术协作合同。

公司的职工队伍整体素质较高,规范化、标准化、体系化的培训制度已逐步完善,全体员工对新工艺、新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强,公司在人才上、技术上对技术改造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并能迅速将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转化为强大的生产能力。

为保证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良好运转,目前本项目已成立了项目技术实施指导小组,同时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担任技术顾问,为本项目提供技术支撑。

2.3上年度单位财务状况

公司自组建八年来,经过全体员工的顽强拼搏和不懈努力取得了长足发展,国内市场占有率逐年扩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稳步攀升,各项财务指标已经呈现出良性循环。

截止2010年底,公司资产总额3820万元,负债总额1491万元,资产负债率39%,净资产收益率23%,应收帐款周转率7.73次,实现了财务稳健运营,业绩稳步攀升,企业整体实力增强的发展态势。

2.4管理情况

公司设置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经理办公会,股东全部是本公司职工,董事会成员都在经营管理层中出任重要职务。

公司采用国际通用产品质量标准和现代化管理方法。

推行了对全体员工普遍实行了目标考核管理制度,做到分配与绩效挂钩,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组建,建立了产权明晰、权责分明、管理科学的运行机制,并借鉴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经营经验,引进国内领先的管理模式,实现了企业管理的正规化、标准化和制度化。

公司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建立了成熟的销售市场和可靠的营销队伍及市场网络。

2.5获得国家、行业认证情况

产品获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认证中心的有机产品认证。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项目背景

通江县地处秦巴山区腹地,是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家宝总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联系点。

全县幅员面积4116平方公里,辖49个乡镇524个村31个居委会3332个农业合作社,总人口80.5万,其中农业人口68.8万。

境内气候宜人,风光秀丽,有“一府三乡(川陕苏区首府、银耳之乡、红军之乡、溶洞之乡)”的美称。

全县有耕地56万亩、森林309万亩、草山草坡21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6.7%。

主产水稻、玉米、小麦、薯类等作物,名优特色产品主要有银耳、木耳、香菇、茶叶、中药材、魔芋、核桃、板栗、银杏等;矿产资源有煤、铁、大理石、天然气等10多种,其中天然气资源量达8669亿立方米;水能资源可开发量达20.2万千瓦,福建亿力能源投资开发公司与县人民政府签订了整体开发协议,计划用6年时间梯级开发16座水电站,投资1.03亿元、装机1.5万千瓦的高坑电站,已经全面完成工程建设,近期即可发电。

中石化西南局投资200亿元在全县布置了23口勘探井,目前河坝1井已供气一年半;河坝2井也于今年3月试气成功,进入开发阶段。

但由于区位劣势突出,自然环境较差,经济基础薄弱,经济社会发展一直相对滞后。

2001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新阶段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县委、县政府发扬“智勇坚定、排难创新、团结奋斗、不胜不休”的红军精神,认真落实家宝总理两次视察通江的指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中央、省、市的要求,坚持以扶贫开发为中心,紧扣“加快发展,改善民生”两大主题,围绕“基础设施建设,骨干产业培育,民生状况改善”三大任务,坚持“科学发展、富民兴县、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四条原则,团结带领全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不断推进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民营经济和旅游经济,切实加快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3.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3.2.1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四川绿色产业整体发展和茶产业科技进步,推动川东北地区发展战略的需要。

3.2.2实现茶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我县茶叶生产遍布千家万户,分布广、规模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