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福矿顶板管理制度大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0581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44.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鸿福矿顶板管理制度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鸿福矿顶板管理制度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鸿福矿顶板管理制度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鸿福矿顶板管理制度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鸿福矿顶板管理制度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鸿福矿顶板管理制度大全.docx

《鸿福矿顶板管理制度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鸿福矿顶板管理制度大全.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鸿福矿顶板管理制度大全.docx

鸿福矿顶板管理制度大全

江苏省矿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鸿福煤矿

顶板管理制度汇编

 

二〇一七年

 

 

1、顶板管理细则

根据上级下发的关于印发《顶板管理规定》的通知,为使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进一步加强我矿的安全基础工作,抓好我矿的顶板管理,保持我矿安全生产形式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根据《煤矿安全规程》和《顶板管理规定》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矿实情况,特制定如下顶板分析管理细则:

一、组织机构:

1、为确保本规定的严格执行,矿成立顶板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顶板管理的各项工作,检查、落实、考核本规定的执行情况。

组长:

矿长

副组长:

总工生产矿长安全矿长通风矿长机电矿长成员:

安全副总、生产副总、地测副总、运输副总、机电副总、通风副总各部室部门长及生产技术部全体人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由薛波负责顶板管理的具体事宜。

2、各采掘进队要成立相应的顶板管理和工程质量验收小组,由主管队长担任组长。

二、采掘工程顶板管理规定

(一)技术管理规定

1、在设计采掘工作程前,地测部管理人员必须提供可靠的地质说明书。

2、采掘工程施工前必须编制符合本实际情况的作业规程。

如遇情况变化,必须及时编制补充措施,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并贯彻学习。

作业规程中必须包括顶板管理说明书。

顶板管理说明书中对于顶板来压、坚硬或复合顶板、过老巷或构造变化带等情况必须进行说明,并制定专门的顶板管理措施。

3、支护设计必须依据工作面顶底板情况及矿压观测资料进行计算,并根据工作面支护密度的计算,合理确定工作面柱排距、工作面支护形式及机头支护形式。

作业规程中必须明确规定所需各种单体柱、梁的型号、数量及备用数量。

合理确定架设方法和回撤方法。

4、沿空送巷,巷道设计与施工应避开集中压力区,施工时间必须在顶板动压稳定之后。

5、所有掘进工作面,迎头到永久支护之间都必须使用前探梁支架,严禁空顶作业。

前探梁临时支护形式、规格、质量标准必须在作业规程中明确规定。

6、掘进工程和巷修工程都必须严把工程质量关,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

7、凡掘进巷道遇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由分管副总工程师或副总以上负责生产技术领导组织召开现场会,研究掘进及支护方案,并形成纪要。

1、巷道过向、背斜轴部区域,且构造应力较大的。

2、巷道在30m范围内连续遇2条及以上断层的。

3、巷道沿大断层掘进(H≥10m),掘进巷道中又遇见断层的。

4、巷道过陷落柱的。

5、巷道顶板离层超过规定或巷道顶板有明显离层的。

(二)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

1、临时支护管理

(1)掘开工作面必须使用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2)作业规程中必须对工作面控顶距做出明确规定。

(3)作业规程中必须对采用的临时支护方式、数量和操作要求做出明确规定。

在敲帮问顶、找掉危岩活矸时,班组长必须指定专人监护顶板。

找顶工作应在有正规支护的条件下进行,找顶顺序应由外向里、由顶向帮使用长把工具进行。

危岩活矸找掉后,应首先设置好临时支护,然后方可进行其它工作。

对大面积离层岩块或大岩块的找顶,必须制定专门措施进行处理。

三、锚杆支护巷道顶板管理

(1)锚杆锚固长度不小于600㎜,锚杆锚固力不小于50kN,螺母拧紧力矩不小于100N•m。

(2)锚杆间排距误差不超过设计值的±50mm,孔深度不小于杆体有效长度,且不大于杆体有效长度30mm。

(3)锚杆的托板必须紧贴岩面,锚杆外露托盘的长度不超过10-40mm,锚杆与围岩的角度不超过设计值的±15°。

(4)必须使用锚杆钻机、风动扳手、等机械工具安装锚杆。

(5)锚杆锚固力每班必须检查,生产队组要留有详细记录;锚杆螺母必须使用气扳机或力矩扳手拧紧,保证力矩符合有关要求。

(6)锚杆支护巷道,掘出后,顶板有效支护距煤头最大空顶距不超过200mm,且临时支护的距离必须符合作业规程规定,临时支护的时间不得超过4h。

(7)顶板锚杆抗拔力试验一般不采用破坏性试验,但不得小于锚杆理论极限载荷的50%(一般对左旋无纵筋螺纹钢等强锚杆而言,Φ18mm锚杆试验抗拔力不小于50kN,Φ20mm锚杆试验抗拔力不小于80kN)。

(8)锚杆抗拔力试验,巷道每掘进30~50m,或锚杆在300根以下,取样不少于1组;300根以上,每增加1~300根,相应多取样1组;设计或材料变更,应另取1组,每组不少于3根。

同时,抽查一组锚索,每组不少于2根。

喷射混凝土强度试验,一般巷道每30~50m,取样不少于1组,试块每组3块,芯样每组5块,应在与井巷类似的条件下养护。

(9)锚杆托板与螺母之间必须拧紧。

(10)托盘应紧贴钢带、网或巷道围岩表面,锚杆托板处及周围50mm范围内的浮煤矸必须找掉、找平、找实。

(11)网的规格、联网方式必须在规程措施中明确规定,采用压茬联接方式的压茬宽度应保持在100~200mm范围内,并用铁丝双排扣联接,且将网拉紧压实,紧贴巷道围岩表面。

有条件用锚杆托盘压网的必须采用锚杆托盘压网;采用不压茬联接方式的,其网与网之间必须通过自身联接或用铁丝单排扣联接形成整体。

联网材料应采用不低于14#的双股铁丝联接,联接点间距不大于200mm。

(12) 锚杆托盘、螺母等配件必须与锚杆强度匹配,Φ16mm的锚杆螺母外接圆直径不得小于38mm;Φ18mm锚杆螺母外接圆直径不得小于40mm;发现断锚杆或托板穿孔等原因造成锚杆失效的必须及时补打,并分析原因,确定是否要改变支护锚杆规格以提高支护强度。

四、锚索支护巷道顶板管理

(1)交叉点、巷宽大于3.2m的工作面顺槽、切眼,优先选用锚索支护,具体支护参数按照现场实际顶板情况。

(2)锚索支护形式,锚索长度应根据巷道顶板岩层情况确定,使锚索锚固到稳定的岩层中,当稳定岩层与巷道顶板距离过大时,锚索长度应超过自然平衡拱2m以上,并满足锚固段长度不小于1m,自由段长度不小于3m,张拉端长度要保证张拉工艺要求的长度,一般不小于150mm。

(3)锚索外露长度一般不超过150-250mm。

(4)对锚索预紧力每班要进行抽查,不合格的要重新补打,预紧力低于设计值80%时,必须重新预紧。

(5)锚索张拉预紧力规定:

φ15.24mm不小于120kN、φ17.8mm不小于160kN。

(6)锚索孔距误差不应超过200mm,孔深误差不应大于200mm,钻孔轴线与设计轴线的偏差不应大于3°。

(7)锚索各组件的材质和规格符合设计要求。

托板安设位置、方向符合设计要求,紧贴岩面。

(8)锚梁网索联合支护巷道锚索加强支护要紧跟锚杆支护到迎头,落后迎头一排锚杆不大于3.2m。

五、岩巷锚喷支护

(1)岩巷锚喷支护必须采用先光爆初喷、后锚网、再复喷的施工工艺。

其主要施工工序为:

光爆——敲帮问顶、找掉——临时支护——出矸——打护顶锚杆——初喷——打锚杆眼(挂网、钢带等)——安装锚杆——锚杆螺母二次紧固——复喷——养护。

(2)锚杆布置方式,正顶布置一根锚杆,然后向两侧均匀布置,墙基锚杆距底板不大于300mm,并以一定向下倾角施工,其倾斜角度应在支护设计中作出规定。

倾斜锚杆必须与异形托板配套使用,以提高锚固效果。

(3)凡采用光面爆破的巷道,爆破后的巷道要成形规整,轮廓尺寸基本符合设计要求。

眼痕率应达到50%以上。

(4)锚杆必须采用左旋无纵筋螺纹钢等强锚杆,其长度、杆径符合规程、措施要求。

金属网宜采用菱形金属网。

(5)锚喷支护的巷道,遇下列情况:

易风化潮解剥落的松软岩层;各类破碎岩层;断层破碎带;陷落柱;迎头围岩有淋水、滴水,采取了封、堵、截、导等治水方法,仍无法继续施工的;当巷道穿层距煤层法线距离小于等于5m时,应采取加强支护或改变支护形式的措施。

(6)其它有关要求:

1、初喷厚度30~50mm,应在喷层凝固后进行锚杆施工工序的操作。

2、复喷厚度20~40mm,复喷必须覆盖网、钢带、锚杆托板。

喷浆成巷后锚杆端部可以适当外露,但应喷一层砂浆封闭外露部分,以防生锈。

3、喷浆总厚度以不超过100mm为宜。

4、加强对喷层进行洒水养护,对迎头一定范围内的巷道(相当于该头月进尺)进行洒水养护,每班不少于2次,确保养护时间达到28d,以提高喷体强度。

5、迎头至少15m不得复喷,以便于进行二次紧固螺母和质量检测等工作,复喷距迎头的最大距离不得超过30m。

6、复喷前必须适时对螺母进行二次紧固,并视锚索预紧情况,确定是否对锚索进行二次张拉,以确保螺母扭矩、锚索张拉力达到规定要求。

六、煤巷锚杆支护

(1)顶板支护:

顶板必须采用左旋无纵筋螺纹钢等强锚杆进行支护。

Ⅰ~Ⅱ类围岩顶板宜采用端头锚固,Ⅲ~Ⅴ类围岩顶板宜采用加长锚固。

靠巷道两帮的顶锚杆宜向煤帮倾斜,其倾斜角度与锚杆长度应在作业规程或措施中明确规定,其它顶锚杆应尽可能与岩层层面垂直,顶锚杆不得沿岩层层面布置。

(2)Ⅰ~Ⅴ类围岩巷道巷帮必须支护。

煤层巷道巷帮必须使用左旋无纵筋螺纹钢等强锚杆。

左旋无纵筋螺纹钢等强锚杆的试验抗拔力不小于50kN。

(3)锚杆布置方式:

顶部永久支护锚杆必须紧跟迎头,且逐排向迎头施工,距离迎头的最大控顶距离不得超过1个循环进尺的距离。

每个循环支护工作完成后,紧靠迎头的一排顶部锚杆,距迎头的最大控顶距离不得大于2个锚杆排距,不得小于200mm;巷道顶板最外侧锚杆距帮不大于300mm,不得小于200mm;两帮最上端锚杆距顶不大于300mm,不小于200mm;

(4)Ⅲ~Ⅴ类围岩巷道在基本支护形式的基础上,必须另加锚索支护,其支护形式、支护参数必须在作业规程、措施中明确规定。

(5)巷道掘进应严格按设计断面施工。

技术人员在编制规程、措施时必须明确锚杆支护施工顺序,操作要领、工程质量标准。

(6)若两帮稳定、不片帮,帮锚杆施工可适当滞后一段距离,但滞后最大距离和最大空帮时间必须在作业规程、措施中明确规定。

(7)局部掉顶、片帮时,宜优先采用锚杆进行支护,并采用“掉到哪里,锚到哪里”的支护方法,不得瞒顶、瞒帮。

(8)锚杆支护巷道临时支护,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采用前探梁做临时支护时,每根前探梁固定吊环不少于2个,靠碛头一个吊环挂在碛头向外的第1排锚杆上,第二个吊环挂在第3排或第4排锚杆上。

吊环拧入锚杆丝扣的长度不低于30毫米。

前探梁长度不低于3.5米,前探梁平行对称布置在巷道中心的两侧,距两帮的距离不大于0.5米,前探梁悬臂长度不超过2.2米。

前探梁上必须背护木背板,木背板间距不大于一排锚杆的间距,木背板与顶板间必须接实,保证接顶有效。

严禁使用失效吊环。

(9)锚杆支护巷道,应使用大扭矩风扳机进行螺母的紧固,确保有足够的初始预紧力,不得采用普通扳手紧固。

顶部锚杆的预紧力不得小于300牛·米,锚索的张紧力不得小于10吨,顶部锚杆的直径不得小于18毫米,其他技术参数等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和锚杆支护有关技术要求。

(10)锚杆支护巷道至少配备锚杆搅拌机2台,大力矩风动扳手2把。

七、架棚巷道顶板管理

(1)架设棚子前,当班跟班班队长或班长必须指派有经验的工人按操作规程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并有专人监护,将浮石活矸清理干净。

(2)放炮前,靠近掘进工作面10m长度内的支架必须加固。

放炮后,必须对放炮崩倒、崩坏的支架先行修复,修复支架时必须先检查顶、帮,并由外向里逐架进行;迎头作业在超前支护或临时支护下作业。

(3)支架间必须用牢固的撑木或拉杆连接起来。

可缩性金属支架必须用金属拉杆,并用机械力矩扳手拧紧卡缆,卡缆拧紧扭矩不得小于150N·m。

支架和顶帮之间的空隙必须塞紧、接顶和背实。

(4)坚持对煤或松软围岩进行松帮卸压,减少支架变形,降低复修工程量,对确实需要修复的巷道,要及时编制措施进行修复。

八、井巷维修的顶板管理

(1)在井巷维修前应进行现场顶板鉴定,确定施工方法,制定施工安全技术措施,且必须履行审批手续,并向维修人员贯彻。

施工中明确顶板监护人员。

(2)巷道维修作业,必须采取临时支护措施。

(3)维修巷道应有外向里逐段进行,回撤巷道金属支架时应由里向外进行,严禁维修人员进入维修地点里侧。

(4)维修巷道前必须先加固附近支架。

在拆除原支架、架设新支架前必须护好帮顶,防止帮顶漏岩(煤),翻一架给一架,严禁大翻大挑。

在一架棚未完成之前不得终止作业。

撤换支架的工作要连续进行,如不能连续施工,每次工作结束时必须背实帮顶。

(5)扩大断面和维修井巷连续撤换时,必须保证有在发生冒顶堵塞井巷时能撤出人员的安全出口;在独头巷道维修时,必须由外向里逐架进行,倾斜巷道维修要由上向下进行;巷道对头维修时两处都必须有安全出口,距离小于20米时停止一处作业。

发生冒顶时必须木垛接顶。

(6)支架巷道变形严重进行修复时,一条巷道严禁多头施工。

九、过断层、裂隙带、石门揭煤和岩性突变地段巷道顶板管理

(1)必须加强掘进地段的地质调查工作,根据所掌握的地质资料,及时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法和安全措施。

(2)在破碎带中掘进,必须一次成巷,尽可能缩短围岩暴露时间,减小顶板出露后的挠曲离层,提高顶板的稳定性。

穿煤层或遇地质构造时,应采用可缩性拱形支架支护,并喷浆封闭。

(3)施工中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交接班和安全检查制度。

要经常观察围岩稳定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必须及时处理。

(4)掘进工作面临近断层或穿断层时,巷道支护应采用U型钢支架或U型钢支架加锚网喷或锚索的复合支护,棚距比正常段要缩小。

(5)必须减小空顶距离,及时架设临时支架,永久支护紧跟工作面迎头。

(6)采用钻爆法破煤(岩)时,必须少打眼、少装药、放小炮,尽量保持围岩的稳定性。

若放炮中顶板难以控制与管理,有冒顶危险,应改用风(手)镐方法掘进。

(7)巷道支架背板要严实,提高支架对围岩的支护能力,防止掘进中漏顶或漏帮。

(8)当顶板特别松软破碎时,可打撞楔控制破碎顶板。

具备条件时,也可采用对顶板注浆锚固的方法。

(9)在顶板岩性突变地段,要及时打点柱支护突变带顶板。

对离层伞檐状围岩要及时敲掉。

十、建立健全顶板管理制度

(一)矿总工程师要组织地质、技术部门,对本矿涉及顶板管理的地质构造变化进行分类,制定出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并对队组管理人员、安全检查员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各种地质构造变化的表现形式和危害,以便遇到地质变化时采取有效的施工方案。

(二)地质、安全、技术部门和采掘队组要建立起顶板管理的实情汇报、制定措施、现场监督的安全管理程序。

对采掘队组及安全检查员反映的地质构造变化、顶板压力变化、工程质量等方面问题,要有汇报记录,要有采取的安全技术措施,有处理时限和负责人,对处理结果要有跟踪检查落实。

(三)坚持执行顶板检查制度,做到“规范支护,严禁空顶,杜绝失效,检查到位”。

1、施工前、施工中,班长与盯岗人员、安监人员必须随时对工作面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对顶帮的活石、危岩要指定专人进行处理。

2、放炮后,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班长与盯岗人员必须首先进入工作面由外向里进行检查,安全后方可恢复其他工作。

3、每个采掘工作面必须配备撬棍等处理顶帮活石的工具。

4、对本单位管辖范围内的顶板管理,要划分区段、明确责任、定期进行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对由于检查不力、处理不及时发生事故的,追究单位负责人的责任。

(四)建立顶板事故隐患排查制度。

矿每月要对各工作面顶板情况进行隐患排查,对存在隐患的工作面要制定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并明确专人负责解决落实。

(五)建立和完善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按规定对顶板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培训和演练,以确保事故发生时,将灾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十一、奖罚制度

1、背帮接顶(充填)不实,罚30元/架。

2、顶帮锚杆外露长度不得超过50mm,不得短于30mm,每发现一根不合格者罚款50元。

3、锚索外露长度不得低于200mm,不得超过300mm,每发现一根不合格者罚款50元。

4、锚杆锚固力不达标准要求,罚50元/根。

5、临时支护不达规程要求,罚500元/次。

6、控顶距超过规程规定,罚100元/次。

7、架棚迎山角为巷道倾角的1/6,垂线误差在±9mm,不达标准,每架罚100元/架。

8、架棚棚梁水平偏差超过30mm,每架罚50元/架

9、棚梁岔角1米垂线控制在190-215mm,超出控制范围架罚款100元/架。

10、防倒装置(撑、拉杆)使用不规范,罚100元/处。

11、1锚杆预紧力不达要求,罚30元/根。

12、锚杆角度不达要求,罚50元/根。

13、联网处每少联一扣,罚20元。

14、巷道断面成型超过规程规定的,每处罚200元。

15、顶板里层仪未按照作业规程要求安装的每发现一处,罚款100元。

16、巷道最大最小空顶距不符合作业规程规定每发现一处,罚款50元。

2、顶板管理岗位责任制

一、生产矿长顶板管理岗位责任制

生产矿长对顶板管理负直接领导责任。

负责组织实施顶板管理工作计划,督促和检查顶板管理工作计划和资金的落实,健全机构、配备人员、组织制定岗位责任制,督查各级顶板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

组织实施顶板管理各项措施,不断改进顶板管理工作,主持召集顶板管理季度管理会议,及时作出决策和下达指令;参加重大顶板事故的抢救和处理。

二、总工程师顶板管理岗位责任制

矿总工程师对顶板管理工作负技术领导责任,负责组织制定顶板管理工作计划和安全技术措施,负责配备技术力量,确定岗位责任、开展科研攻关、推广应用新技术,组织编制顶板管理、矿压观测计划和安技措资金计划,参加重大顶板事故的抢救和处理,总工程师至少每月组织召开一次矿井顶板管理工作分析会,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研究顶板管理的现状,并提出改善顶板管理的意见、方法、措施。

三、安全矿长顶板管理岗位责任制

安全矿长对顶板管理工作负监察领导责任,要及时督促、安排安监部门按照三大规程的要求,开展对顶板管理工作的日常监察、检查工作,及时督促采掘队组排除顶板隐患问题。

四、地测副总顶板管理岗位责任制

地测副总对顶板管理工作负技术责任。

负责组织制定和落实顶板管理的技术措施,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审查作业规程,审批施工安全技术措施,按时组织召开顶板分析会。

五、生产技术科顶板管理岗位责任制

矿生产技术科是顶板管理的主要机构,负责顶板管理技术指导;制定并落实集团公司顶板管理措施;协助矿井编制矿压观测方案,分析顶板活动规律,为科学管理顶板提供依据,定期分析顶板变化动态,有针对性地控制重点、难点;组织学习推广顶板管理先进经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参加集团公司、矿召开的顶板分析会,做好顶板管理的质量标准化工作;组织区、队开展顶板管理竞赛活动。

六、采掘队长顶板管理岗位责任制

采掘队队长对本单位的顶板管理负全面责任。

负责落实三大规程及有关规定和措施,经常分析本队的顶板情况,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及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顶板变化及顶板管理工作情况。

工作面的工程质量必须严格按照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施工和检查验收,不合格工程必须立即整改。

七、安全员顶板管理岗位责任制

安全员对本班范围内的顶板管理工作负直接责任。

在作业过程中发现顶板有异常变化时,必须及时停止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并上报调度室。

3、掘进巷道工程质量验收制度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矿的巷道工程质量,特制定如下验收制度:

一、成立巷道工程质量验收小组:

为确保本制度及标准的严格执行,矿成立巷道工程质量检查验收小组,负责检查验收巷道工程质量的各项工作。

组长:

生产矿长

副组长:

生产技术部部长

组员:

生产技术部。

小组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部。

二、主要工作职责

1、检查验收员上岗前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并考试合格。

2、检查验收员须认真学习《作业规程》、《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内容,熟悉掌握掘进施工验收标准和有关计量器具的使用、操作与维修,熟悉掘进施工工艺,具有一定的现场施工经验及自保、互保的意识和能力。

3、检查验收员要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严格遵循《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中规定的检查验收原则及标准,认真做好巷道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及验收。

4、检查验收工对各种检测数据要认真记录、及时整理,对于质量不合格的应及时安排整改,并做好复查工作。

5、检查验收工作与现场施工负责人一起进行,以便确认和安排整改。

6、工程质量验收过程中发现的隐患,要现场落实解决,现场解决不了的要以“三定表”形式责成有关采掘队组限期解决。

7、查出问题不整改的或巷道进尺未经工程质量小组检查验收的不得上报进尺。

8、进矿支护材料的抽样检验工作由供应部门负责,并做好记录。

9、每天入井到各掘进工作面进行检查,发现的问题督促整改,每旬对掘进各工作面检查验收一次,并将检查结果记录。

二、检查标准及检查方法

(一)、锚杆支护工程

第1条锚杆的杆体及配件的材质、品种、规格、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

不同规格的锚杆进矿后,同一规格的锚杆每1500根或不足1500根的抽样检验应不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出厂合格证或出厂试验报告和抽样检验报告,并在施工中实查。

第2条树脂卷性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

每3000卷或不足3000卷的树脂药卷进矿后抽样检验应不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出厂合格证或出厂试验报告和抽样检验报告,并在施工中实查。

第3条锚杆安装应牢固,托板密贴壁面、不松动。

锚杆的拧紧扭矩φ20左旋螺纹锚杆不小于150N·m,φ18圆钢帮锚杆扭矩不小于100N·m。

检查数量:

验收时按《煤矿锚杆支护技术规范》的规定锚杆预紧力或力矩检测抽样率不低于5%,每300根顶、帮锚杆抽样各一组(共15根)进行检测,不足300根时,按300根进行。

锚杆预紧力或力矩不低于设计预紧力矩的90%为合格。

检验方法:

用扭力扳手扳动、观察。

检验数据记录在表1中。

第4条锚杆的锚固力φ20左旋螺纹锚杆不小于105KN,φ18圆钢帮锚杆锚固力不小于100KN。

检查数量:

验收时按《煤矿锚杆支护技术规范》的规定锚杆锚固力检测抽样率为3%,每300根顶、帮锚杆各抽样一组(共9根)进行检查,不足300根时,按300根进行。

锚杆的锚固力最低值不小于设计值的90%为合格。

检验方法:

用锚杆拉力计做抗拔力试验。

第5条锚杆的安装规格的允许偏差见表1

检查数量:

随机抽查。

检验方法:

尺量、半圆仪抽样实查或抽查,并做好检测记录。

表1锚杆安装规格的允许偏差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1

间距排距

±100

2

锚杆孔深度

0~+100

3

锚杆方向与井巷轮廓线(或岩层层理)角度(极限)

≤15°

4

锚杆外露长度

≤50

第6条预应力锚索的材质、规格、结构、强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数量:

不同规格的锚索进矿后,同一规格的锚杆每1500根或不足1500根抽样检验应不少于一次。

检验方法:

检查产品出厂合格证、出厂试验报告和抽样检验报告,并在施工中实查。

第7条预应力锚索的钻孔方向偏斜角应不大于设计值的10

检验方法:

插杆挂半圆仪抽查。

第8条预应力锚索安装的有效深度应不小于设计深度的95%,锚索型号及设计深度符合作业规程规定要求。

第9条预应力锚索锁定后的预应力应不小于设计值的90%。

设计值符合作业规程规定要求。

第10条预应力锚索的间、排距应不大于和不小于设计值的100mm,间、排距应符合作业规程规定要求。

第11条预应力锚索安装后外露钢绞线长度不宜超过150-200mm。

第12条锚杆支护井巷工程净断面规格尺寸允许偏差见表2

表2锚杆支护井巷工程净断面规格尺寸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斜井

平硐

巷道

净宽

中线至任一帮距离

主要巷道

0~+150

一般巷道

-50~+150

无中线测全宽

一般巷道

-50~+200

净高

腰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其它语言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