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干线钟三路至东新高速工程勘察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202756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992.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大干线钟三路至东新高速工程勘察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南大干线钟三路至东新高速工程勘察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南大干线钟三路至东新高速工程勘察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南大干线钟三路至东新高速工程勘察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南大干线钟三路至东新高速工程勘察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大干线钟三路至东新高速工程勘察设计.docx

《南大干线钟三路至东新高速工程勘察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大干线钟三路至东新高速工程勘察设计.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大干线钟三路至东新高速工程勘察设计.docx

南大干线钟三路至东新高速工程勘察设计

 

第一篇效果展示图

 

 

第二篇设计说明书

 

第二篇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概述

1.1工程范围及规模

图1-1地理位置示意图

港环岛路位于海珠区洲头咀,本段南起厚德路,北至滨江西路,路线全长约592米,规划红线宽度20-30米,为城市次干道。

本项目为道路升级改造工程,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公共交通工程、绿化工程设计、排水工程和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设计。

1.2项目背景

为了拓宽城市的发展空间,2000年以来,广州市城市空间布局及发展战略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城市发展空间进行了革新性的拓展。

在新的城市空间拓展战略中,“南拓”发展战略使海珠区的城市地位得到了根本性的提升,城市功能定位得到了根本性的转变,海珠区由城市边缘走向城市中心,确立了中心城区的功能地位。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和措施的推动下,海珠区的经济社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区域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城市和社会管理水平得到加大的提升,人民群众安居立业,区域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城区的核心竞争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中心城区的地位得到确立。

近年来海珠区加快了区域主骨架路网建设,通过建造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网、打通区内“断头路”和延长原有道路等工作,基本形成“九纵”和“九横”的路网系统。

1.3项目建设意义

本工程位于海珠区,随着海珠区的发展,对地块的开发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因此,对环岛路进行改造,能改善区域的交通状况;能疏解地区交通流,提高市政配套综合服务能力,促使周边区域的经济文化发展,便利社区市民的生活;本路的建设能推动土地开发中心的土地收储和开发进程,合理的拆迁工程也同时可以改造当地环境,改善周边群众的生活条件。

环岛路工程是海珠区的一项顺民心、合民意的重点工程。

1.4设计范围及内容

设计范围:

环岛路工程位于海珠区洲头咀,本段南起厚德路,北至滨江西路,路线全长约0.59公里,规划红线宽度13.5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

设计内容:

建设内容包括道路、桥梁、排水、给水、照明、公共交通、绿化工程、电力管沟、管线综合施工期间交通组织设计内容。

1.5设计依据

(1)《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刚要(2008-2020)》;

(2)《珠江三角洲城镇协调发展规划(2004-2020)》;

(3)《广州2020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2009;

(4)《广州市番禺片区发展规划》;

(5)《番禺片区干道网络深化方案》;

(6)《广州市番禺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7)《番禺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刚要》;

(8)《广州市统计年鉴2010年版》;

(9)《广州市番禺区统计年鉴2010年版》;

(10)南大干线钟三路至东新高速工程勘察设计招标文件。

1.6设计规范及标准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3)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7);

(4)城市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

(5)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B01-2006);

(7)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

(8)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9)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

(10)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11)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

(1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13)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4)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

(1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1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17)其他相关的国家标准、规范。

第二章自然条件及地质情况、现状情况

2.1地形地貌

本项目位于海珠区洲头咀,本段南起厚德路,北至滨江西路,路线全长约0.59公里,规划红线宽度13.5米,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道。

海珠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是广州市唯一的岛区,与荔湾、越秀、天河、黄埔、番禺各区隔江相邻,江岸线长达47.3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大面积的水网果林风景区,呈现出“山水城市”的格局。

全区总面积102平方千米,辖18个街道(赤岗、新港、滨江、素社、海幢、凤阳、龙凤、沙园、瑞宝、江海、南华西、南石头、江南中、昌岗、南洲、琶洲、官洲、华洲),全区户籍人口99.73万人,登记在册外来人口101.2万人。

2.2场地岩土条件

本场区第四系土层主要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土层(Q4m1)、第四系晚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第四系残积层(Qel)、石炭系下统砂岩、粉砂岩、炭质页岩夹煤、石磴子组(Clds)石灰岩e9夹炭质页岩。

场区第四系土层厚薄不均匀,总体厚度5.0~25.0m。

在岩岩性种类多而且分布不均匀。

各岩土层的性质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4m1)

广泛分布于场区,以杂填土和素填土为主,灰色、褐灰色、灰黄色等,结构疏松,主要由亚粘土和碎石组成,稍压实~压实状,顶部有0.20m~0.40m混凝土路面。

层厚0.90~6.15m,平均2.25m。

第四系晚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

顶界埋深3.20~6.45m,按岩性可划分为以下4个亚层:

2-1亚粘土:

褐红色、硬塑,粘粒为主,含粘粒,粘性强,可搓成长条,切面光滑,层顶深度3.20m,层顶标高10.67m,层厚1.90m。

标准贯入试验1次,实测锤击数10击。

2-2细砂:

黄色、,饱和,稍松,石英、长石为主,磨圆好,级配不良。

层顶深度5.10m,层顶标高8.77m,层厚1.20m。

2-3淤泥粘土:

灰黑色,软塑~流塑状,具臭味,含有机质,局部夹细砂。

层顶埋深6.30~6.45m,层顶标高6.71~7.57m,揭露厚度1.40~1.80m,平均1.60m。

2-4中砂:

浅灰色~浅黄色,饱和,稍松~稍密,石英、长石为主,磨圆好,颗粒均匀,级配不良。

层顶深度7.85m~8.10m,层顶标高5.31~5.77m,揭露厚度0.85~3.20m,平均2.03m,标准贯入试验3次。

实测击数7~10击,平均8.0m击。

第四系残积层(Qel)

场区大部分地段都有揭露,灰黄色、灰黑色,硬塑状为主,为粉砂夺及灰质页岩风化残积土(亚粘土)。

亚粘土:

场区大部分地段都有揭露,灰黄色、灰黑色,硬塑状,粘粒为主,含较多粘粒及粉细砂,局部浅灰色,粘粒为主,粘性强,遇水软化。

层顶深度0.90~3.40m,层顶标高9.43~12.8m,揭露厚度4.95~10.55m,平均7.41m。

石灰系下统(C1)

岩性主要为粉砂岩、炭质页岩,浅灰色,局部灰黑色,粉砂质结构,层状构造,基岩顶界埋深1.10~8.70m,按岩石风化程度分为全风化、强风化,分述如下:

4-1全风化带:

场区部分地段有揭露,浅灰色,原岩结构基本破坏,尚可辨认,呈密实粉土状,可挖进,干钻容易。

该带广布于场区,顶界埋深1.10~8.70m,顶界标高4.46~12.47m,揭露厚度1.10~3.30m,平均2.23m。

4-2强风化带:

场区部分大地段都有揭露,浅灰色~灰黑色,原岩结构大部分破坏,风化裂隙很发育,岩芯土柱状,顶界埋深3.30~13.30m,顶界标高2.57~10.27m,揭露厚度1.30~8.50m,平均3.23m。

石英系基岩(C)

场区附近主要出露石炭系中上统壶天群(C2+3ht)石灰岩和石炭系下统梓门桥组(C1dz)砂砾岩、砂岩、页岩硅质岩,中部和南端主要露石炭系下统测水段(C1dc)炭质页岩夹薄层灰岩、石炭系下统石磴子段(C1ds)石灰岩夹炭质页岩。

其中粉砂岩呈紫红色;炭质页岩、炭质灰岩呈灰黑色;石灰岩呈灰白色、浅灰色、肉红色,局部石灰岩含炭质则呈灰黑色,隐晶质结构,厚层状构造。

基岩层顶埋深大致为5.00~25.00m,根据岩石风化程度又可划分为:

全风化带、强风化带、弱风化带、微风化带四个带。

2.3水文地质

场区总体地势低平,是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迳流排泄区。

场区地下水类型主要有上层滞水、孔隙潜水、孔潜承压水、裂隙承压水以及岩溶承压水。

上层滞水:

赋存于人工填土层。

人工填土层分布广,厚度较大,结构疏松,含上层滞水。

但含水量不大,其动态受季节性控制。

上层滞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生活用水的补给。

孔隙承压水:

赋存于冲洪积砂层孔隙中。

由于砂层分布局限具有一定厚度,透水性良好。

主要接受地下水的侧向补给。

2.4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

场区地貌为冲洪积平原,地势较平坦,软土不发育,本次勘察未揭露到明显断层现象,故场地应属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

场地土的类型为软弱~中硬土,土层的等效剪切波速140m/s

应属Ⅱ类建筑场地。

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B02-2013)当在地面下20m范围内有饱和砂土时,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及其以前时,可判为不液化。

因本工程饱和砂土地质年代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所以判定场区砂土为非液化土。

第三章项目影响区的经济社会概况及发展规划

项目直接经济影响区为广州市,主要影响区为番禺区等,项目所在地行政区域见下图3.1所示。

图3-1广州市行政区域图

3.1广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3.1.1地理位置

广州市是广东省省会,广东省政治、经济、科技、教育和文化的中心。

广州市地处中国大陆南方,广东省的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缘,接近珠江流域下游入海口。

其范围是东经112度57分至114度3分,北纬22度26分至23度56分。

东连惠州市博罗、龙门两县,西邻佛山市的三水、南海和顺德区,北靠清远市的市区和佛冈县及韶关市的新丰县,南接东莞市和中山市,隔海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相望。

  由于珠江口岛屿众多,水道密布,有虎门、蕉门、洪奇门等水道出海,使广州成为中国远洋航运的优良海港和珠江流域的进出口岸。

广州又是京广、广深、广茂和广梅汕铁路的交汇点和华南民用航空交通中心,与全国各地的联系极为密切。

因此,广州有中国“南大门”之称。

广州市与周边城镇的关系非常紧密,在以广州市为核心的20km半径圈内有佛山市禅城区和南海区;20~30km圈内有佛山市顺德区,30~50km圈内有东莞市,佛山市三水区、高明区、鹤山市和西樵山风景区;50~70km圈内有中山、江门、四会、清远、四市;肇庆市距广州80km;珠海、深圳距广州100km;澳门为110km;香港为130km。

3.1.2行政区划、面积与人口

2005年,撤消东山区、芳村区,新设立南沙区、萝岗区,全市辖越秀、荔湾、海珠、白云、黄埔、白云、白云、番禺、南沙、萝岗10个区和从化、增城2个县级市。

2005年4月,广州市进行部分行政区划调整,撤销东山区并入越秀区;撤销芳村区并入荔湾区;设立南沙区和萝岗区。

广州市辖10个区和代管2个县级市。

2014年2月,撤销黄埔区、萝岗区,设立新的广州市黄埔区;撤销从化市、增城市,设立从化区、增城区。

广州市下辖11个市辖区。

总面积7434.40平方千米,占全省陆地面积的4.18%。

其中,市辖10区面积3718.5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50.02%;2个县级市面积3715.9平方千米,占49.98%。

广州市2015年常住人口1350万,外来人口496万,户籍人口854万,自然增长率11.9%,流动人口466万人。

3.1.3自然条件

广州属于丘陵地带,地势东北高、西南低,背山面海,北部是森林集中的丘陵山区,最高峰为北部从化市与龙门县交界处的天堂顶,海拔为1210米;东北部为中低山地,有被称为“市肺”的白云山;中部是丘陵盆地,南部为沿海冲积平原,为珠江三角洲的组成部分。

广州地处南亚热带,其气候属南亚热带典型的季风海洋气候。

由于背山面海,海洋性气候特征特别显著,具有温暖多雨、光热充足、温差较小、夏季长、霜期短等气候特征。

由于水热同期,极利于作物的生长,但自然灾害威胁也较大,台风、暴雨、寒潮、雷电、雾霾等灾害性天气,常给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带来不利的影响。

全年平均气温为22.5℃,日均气温在0℃以上。

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为1938.2mm。

广州市地处南方丰水区,境内河流水系发达,大小河流(涌)众多,水域面积广阔,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1条,老八区有河涌231条,总长约913公里。

不仅构成独特的岭南水乡文化特色,也对改善城市景观、维持城市生态环境的稳定起到突出的作用。

广州市水资源的主要特点是本地水资源较少,过境水资源相对丰富。

全市水域面积7.44万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0%,主要河流有北江、东江北干流及增江、流溪河、白坭河、珠江广州河段、市桥水道、沙湾水道等,北江、东江流经广州市汇合珠江入海。

栽培作物具有热带向亚热带过渡的鲜明特征,广州市是全国果树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包括热带、亚热带和温带3大类、40科、77属、132种和变种共500余个品种,更是荔枝、橙、龙眼、乌(白)榄等起源和类型形成的中心地带。

蔬菜向以优质、多品种著称,共有14类400多个品种。

花卉包括观叶植物、鲜切花、盆花、盆景、盆桔、观赏苗木、工业用花等,传统品种和近年引进、开发利用的新品种共300多个。

粮食、经济作物、畜禽、水产和野生动物种类也很多,且不乏名优特品种。

广州市的地质构造相当复杂,有较好的成矿条件。

已发现矿产46种,矿产地794处,其中进行过地质调查工作的43种,探明有储量的29种。

在探明有储量的矿产中,规模大、中型以上的15种,矿区111处。

主要矿产有建筑用花岗岩、水泥灰岩、陶瓷土、钾、钠长石、耐火粘土、石英砂、芒硝、霞石、正长石、大理石、矿泉水和地下热水等,其中,建筑用花岗岩储量210816万吨,水泥灰岩储量37604.97万吨,陶瓷土储量2449.53万吨。

区内燃料矿产和金属矿产十分短缺,规模均属小型且零星分散。

3.1.4历史文化

广州市是历史文化名城,宗教历史源远流长,有“一都、二城、三特四地”自称。

 “一都”是指广州是著名的商都;“二城”指的是广州是闻名遐迩的古城、花城,这就把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适合人生的优良生态环境两大特征都包括进去了;“三特”指广州所特有的粤语、粤菜和粤剧;“四地”说的是,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近现代革命策源地、岭南文化中心地、改革开放前沿地。

3.1.5交通运输

广州是华南地区的海陆空交通中心。

铁路有京广、广深、广茂和广梅汕等铁路在此交汇;广州铁路新客站(广州南站)、武广铁路客运专线、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网等项目,使得广州拥有了四通八达的铁路网络。

对外公路交通包括105、106、107、324国道以及广佛、广肇、广清、广深、广惠、京珠高速公路,环城高速公路,广园东快速路及其延长线等,形成环形放射状高等级公路网主骨架。

新白云国际机场位于广州花都,是中国内地按照中枢理念建设的第一个大型现代化枢纽机场。

同时广州拥有中国第三大港口的广州港,是珠江三角洲以及华南地区的主要物资集散地和最大的国际贸易中枢港,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2005年跻身世界五大港口之列。

随着南沙港区的建设发展,使得广州港进一步向国际枢纽港发展。

广州的城市交通发达,基本形成以道路交通为基础、公共交通为主题,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交通体系。

3.1.6社会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经济迅猛发展,整体素质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总量规模迅速扩大,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加快,外向型经济格局逐步形成。

随着社会主义特色的经济不断发展,广州国民经济发展又增添了许多活力,各种指标正高速发展。

1、经济总量

2014年,广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706.8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8.6%。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7.52亿元,增长1.8%;第二产业增加值5606.41亿元,增长7.4%;第三产业增加值10862.94亿元,增长9.4%。

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42:

33.56:

65.02。

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3%、30.9%和68.8%。

图3-2:

2010-2014年广州市GDP及其增长速度

 

2、财政收支

2014年来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978亿元,增长18.8%。

其中,国税部门组织收入2375亿元,增长15.6%;地税部门组织收入1148亿元,增长20.3%。

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收入979.47亿元,增长20.5%。

地方一般预算财政支出1185.73亿元,增长21.2%。

3、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89.50亿元,比上年增长14.5%。

分投资主体看,国有经济投资1391.84亿元,增长23.7%;民间投资1814.37亿元,增长24.9%;港澳台、外商经济投资864.92亿元,下降0.2%。

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7.02亿元,同比增长67.3%。

第二产业完成投资721.98亿元,增长7.3%;其中,工业完成投资685.12亿元,增长6.9%。

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150.50亿元,增长15.7%。

房地产开发业完成投资1816.15亿元,比上年增长15.5%。

按用途分,商品住宅开发投资994.90亿元,增长4.7%。

其中,90平方米以下住宅投资226.91亿元,增长7.0%;144平方米以上住宅投资288.57亿元,下降6.1%;别墅、高档公寓投资46.28亿元,下降31.7%。

办公楼和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22.90亿元和293.56亿元,分别增长33.6%和42.6%。

4、工业

全年工业增加值5075.41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10.8%,民营企业增长6.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7.8%,股份制企业增长9.8%,集体企业增长4.7%,股份合作制企业增长13.8%。

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长5.3%,重工业增长9.8%。

  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总额1877.60亿元,增长1.0%;实现利润总额1060.27亿元,增长2.0%。

亏损企业亏损额上升24.0%;企业亏损面16.1%,上升3.0个百分点。

5、基础设施建设

市区(十区)城市道路总长度达7072公里,增长1.2%;城市道路总面积10032万平方米,增长3.1%。

全市建成区绿地率35.6%,绿化覆盖率40.3%,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按户籍人口计算)15.05平方米。

建设了234个城市公园,2038公里绿道,230公里天桥绿化。

年内,全市地铁通车里程达到236公里。

表2 2015年广州市规模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绝对数

比上年增长(%)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418.96

-1.0

万吨

3.94

-15.5

亿米

5.50

-10.7

化纤

万吨

2.43

18.5

卷烟

亿支

665.50

-0.1

人造板

万立方米

37.28

-26.9

彩色电视机

万部

694.07

37.9

家用电冰箱

万台

349.74

-4.4

房间空调器

万台

1154.29

38.6

程控交换机

万线

7.59

-2.4

移动电话机

万部

577.18

微型电子计算机

万部

12.43

13.6

集成电路

亿块

2.51

-76.3

发光二极管(LED)

亿只

25.96

150.6

纯碱

万吨

62.97

4.7

粗钢

万吨

101.44

-13.7

钢材

万吨

658.37

-4.1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0.12

-7.7

水泥

万吨

781.38

-0.5

汽车

万辆

220.97

11.9

#轿车

万辆

148.65

-2.8

民用钢质船舶

万载重吨

111.80

-33.9

3.2海珠区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2012年,是海珠科学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的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区围绕新型城市化发展要求,抓住海珠生态城规划建设等契机,加快转型升级、推进社会建设、努力改善民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发展稳健、质量良好、结构优化、民生改善”的良好局面,GDP总量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实现历史性跨越。

一、综合

GDP总量突破千亿元大关。

据初步核算,2012年,全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002.38亿元,比上年净增128.7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0%,GDP增速列广州市六个中心城区首位。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96亿元,下降8.3%;第二产业增加值162.26亿元,增长5.7%;第三产业增加值837.16亿元,增长13.5%。

三次产业比重为0.3:

16.2:

83.5,第三产业对全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91.6%,拉动我区经济增长11.0个百分点,是推动我区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财税收入平稳增长。

2012年,全区税收总收入131.90亿元,比上年增长8.5%。

其中,国税收入48.91亿元,增长8.6%,为区财政贡献收入5.59亿元;地税收入82.99亿元,增长8.4%,为区财政贡献收入21.67亿元。

全区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9.99亿元,同比增长12.5%。

区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0.53亿元,增长50.7%。

二、农业

农农业生产下降。

2012年,全区农业总产值4.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降9.4%。

全年蔬菜总产量2.03万吨,下降9.8%;水果产量1.54万吨,下降9.7%;水产品产量2860吨,下降42.4%。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增势良好。

2012年,全区完成工业总产值272.02亿元,同比增长13.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06.90亿元,增长15.2%。

规模以上工业六大支柱行业呈“五升一降”,除饮料制造业外,其它五大行业均保持增长,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和医药制造业增势最高,分别增长25.0%和12.5%。

工业“六大支柱行业”合计完成产值136.7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66.1%。

建筑业产值实现增长。

2012年,全区资质四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产值265.66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41.29亿元,增长1.1%;安装工程产值13.86亿元,增长24.7%;其他产值10.51亿元,增长1.8倍。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实现增长。

按法人在地统计口径,2012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2.92亿元,同比增长8.0%。

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121.02亿元,下降45.3%;其他投资341.90亿元,增长64.9%。

按三次产业划分,其中第一产业完成投资2.93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0.6%;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7.86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6.0%;第三产业完成投资432.13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93.4%。

 

五、国内贸易

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2012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37.82亿元,比上年增长15.2%。

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541.12亿元,增长12.1%,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96.70亿元,增长36.9%;全区连锁超市零售额62.25亿元,增长10.0%。

商品流通规模不断扩大。

2012年,全区实现商品销售总额2655.80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其中批发额2114.68亿元,增长35.7%;零售额541.12亿元,增长12.1%;全区年销售额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