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七上知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201465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2.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地理七上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初中地理七上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初中地理七上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初中地理七上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初中地理七上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地理七上知识.docx

《初中地理七上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地理七上知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初中地理七上知识.docx

初中地理七上知识

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地球是和球仪

00、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

立秋、处暑、白露、秋分、霜露、霜降

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0、江浙一带气候湿润,有栽又桑养蚕历史,其丝绸享誉世界;日本是岛国,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日本的饮食有浓烈的“海的味道”,其食品有独特的“鱼文化”;云南元阳县的梯田,蔚为壮观;意大利的威尼斯是一座的独特风光的水城。

0-1、学习地理,使我们学会用综合和动态的眼光分析问题,地理事物是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的结果。

地理事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有有发生、发展的历程。

学习地理,使我们掌握分析地理问题的多种技能

(1)从统计数字和图表中,分析地理事物的数量关系;

(2)从各种地图中,分析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和空间联系

(3)从各种遥感图片中,分析地理事物的实时状态。

学好地理的方法:

善于观察天文、地理知识,善于识图,善于记忆等,学习地理应有全球观念和环境意识。

1、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地球各点到地心的距离的平均值)是6371千米,最大周长(赤道)约为4万千米。

赤道半径>极半径

1-1、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一个球体。

但确证是一个球体的是“地球卫星照片”

(1)、海边看到远方驶来的船;

(2)、月食现象

(3)、地球卫星照片

(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2、1519年麦哲伦从西班牙出发,渡过大西洋,绕过南美洲的南端进入太平洋,到达菲律宾群岛,渡过印度洋,再绕过好望角,最后回到西班牙。

一直向西,经过四次赤道。

环绕地球的成功,结束子人们关于地平、地方和地圆的争论

 

2、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且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3、在地球仪(中轴铁丝与地面成66.5度)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等。

4、地球的自转轴叫做地轴(其是假想的),地轴的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北极(地球的最北点),地轴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叫南极(地球的最南点)。

赤道与地轴垂直

5、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纬线有南北之分,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5-1、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纬度相同的南北纬线,其纬线长度相同。

0度纬线。

站在南极点,四面都是北,站在北极点,四面都是南。

圆圈—变小—点

6、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相交的半圆,经线有东西之分,0°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0°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

东经180度与西经180度重合,通常称为180度经线。

所有经线都相同,半圆。

经度指示南北方向。

7、本初子午线(0度经线)位于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赤道纪念碑(0度纬线)位于南美洲厄爪多尔首都基多市中心以北24千米处。

8、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160°E(东)和20°W(西)组成的经线圈。

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可以用经纬网来确定。

书写时,先定经度,后写纬度

8-0、因为地球仪是倾斜的,所以在视觉角度的高低是不准确的,我们在分析各城市相对方位时,应以经纬度为准进行分析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9、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这叫做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所以同纬度地区,东方的时间早于西方的时间。

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24小时,也就是一天。

站在地球上我们感不到地球的自转,是因为地球太大了。

在南极上空看地球是顺时针自转的,在北极上空看地球是逆时针自转的。

10、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11、由于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和时间差异。

1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地球的公转产生的季节的变化。

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季节是相反的。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13、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地球的公转产生了季节的变化。

14、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14-0、极昼、极夜现象出现在寒带,且春秋季节没有极昼、极夜现象。

夏季太阳较高,冬季太阳较低。

14-1:

北半球季节分析【图形P17】

3.21春分

太阳照在赤道上

6.22夏至

太阳照在北回归线上

9.23秋分

太阳照在赤道上

12.22冬至

太阳照在南回归线上

14-2、冬至日太阳的影子较长,夏至日的影子较短。

春分和秋分二日的影子长度近似相等。

极昼和极夜现象出现在寒带,但只能出现在夏、冬二季,在春秋二季无此现象

夏天的太阳较高,冬天太阳较低。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15、比例尺、方向、和图例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16、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图例是地图的语言,包括各种符号和它们的文字说明、地理名称和数字;指向标指示图上的方向。

1:

500000即图上的1厘米,代替现实路径上的500000厘米,即图上1厘米代替实际路径5千米。

A比例尺:

1:

2500B比例尺:

1:

50000

则A比例尺为1/2500大于B比例尺1/50000

比例尺大的图形表示的内容详细、范围小。

比例尺小的图形表示的内容简略,范围大。

17、比例尺可分为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三种类型。

18、在既没有指向标又没有经纬网的情况下,通常是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19、图例和注记帮助我们区分不同类型的地理事物,了解它们的特征。

19-0、经线确定南北方向,纬线确定东西方向

 

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

20、我们常用等高线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21、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

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摄氏度

22、把海拔高度相同的点连接成线,是等高线;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做等深线。

23、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度相同;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24、地形剖面图:

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基础转绘成的。

可以直观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形的起伏状况。

山势陡峭时等高线密集;山势平缓时等高线稀疏

24-0、自然地图包括:

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

24-1、在绘有等高线和等深线的地形图上,不同高度和不同深度的范围,涂上不同的颜色,这样可以清楚看到地表的高低形态和海底的起伏状况,这种地图称为分层设色地形图。

24-2、陆地表面有多种地形类型:

高原:

海拔500米以上,面积较大,顶部平坦,外围较陡

山地:

海拔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

丘陵:

海拔500米以下,地势起伏较大

平原:

海拔200米以下,宽广平坦(绿色)

24-3、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

 

25、去公园游览,需要寻找景点,应该从导游图上找到答案;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该参考交通图;了解国际时事,确定事件发生地点,应该查阅世界政治地图。

26、在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第二章陆地和海洋

27、地球表面最显著的差别是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它构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特征。

28、地球表面71%是海洋,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地球表面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29、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是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大多分布在南半球,而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

30、无论我们怎样划分,地球的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1、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叫半岛;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32、全球陆地共分为七个大洲,按面积由大至小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亚洲

跨东南西北四个半球,周围有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

地形最复杂的洲

非洲

东半球,赤道穿过,四周被印度洋、大西洋和地中海环绕

赤道穿过非洲,有“热带大陆”之称,地形以高原为主

北美洲

西半球、北半球,周围有太平洋、大西洋、北冰洋

南美洲

西半球,赤道穿填写其北部,周围有太平洋和北冰洋

南极洲

南极附近,四周被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环绕

海拔25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陆,与南美洲最近,跨经度最广的洲,终年积雪,是唯一无人定居的大洲。

陆半球看不到它

欧洲

东半球、北半球,临大西洋和北冰洋

大洋洲

跨东西南北四半球,南、北回归线均穿过它,被太平洋和印度洋环绕

【P35】

 

33、世界四大洋按面积大小,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太平洋

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北美洲之间

跨四个半球,面积最大

大西洋

位于欧洲、非洲、南极洲和南北美洲之间

跨四个半球,呈S型

印度洋

位于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和非洲之间

全在东半球

北冰洋

被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环绕

全在北半球,纬度最高,跨经度最广

太平洋缩小,大西洋扩大;

0度经线经过大西洋、北冰洋

34、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北美洲的格陵兰岛,面积最大的半岛是亚洲的阿拉伯半岛。

最大的大陆:

亚欧大陆,最大的群岛:

马来群岛;

35、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尔其海峡为界;

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

亚洲与北美洲以白令海峡为界;

欧洲与北美洲以丹麦海峡为界

北美洲与南美洲是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赤道穿过:

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

北回归线穿过:

非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

南回归线穿过:

非洲、大洋洲、南美洲

35-1、海上丝绸之路:

福建泉州---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欧洲各国

第二节、海陆变迁

36、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37、海陆变迁的证据:

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约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

喜马拉雅山上有海洋生物的化石

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有古河道及水井等遗迹

大西洋两岸轮廓相同

大西洋两岸生物种类近似相同

38、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其在此假说中提出的地球“活动论”观点,后来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且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

各大洲连成一块大陆,周围是海洋。

后漂移分开。

原因:

岩石圈板块的运动。

证据:

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相似性。

非洲和北美洲轮廓拼接

39、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40、板块运动学说认为全球大致划分为亚欧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等六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

板块间碰撞、挤压,产生了山脉,板块间张裂产生了海洋。

 

【P42】

 

40-1、板块学说的应用:

地理现象

所在板块位置

板块运动方向

结果

几万年后

喜马拉雅山长高

亚欧、印度洋之间

碰撞、挤压运动

抬高

更高

红海面积扩大

非洲、印度洋间

张裂运动

扩大

红海成为新大洋

地中海面积缩小

亚欧、非洲之间

碰撞、挤压运动

缩小

地中海消失

41、全球大致可分两大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41-0、目前,世界各国都不能准确预报寺震的发生。

41-1、常见的板块区

云南:

印度洋+亚欧

智利:

美洲+南极洲

日本:

亚欧+太平洋

意大利:

亚欧+非洲

澳大利亚:

印度洋

喜马拉雅山脉:

印度洋+亚欧

地中海:

亚欧+非洲+印度洋

印度洋板块挤入亚欧板块下方:

碰撞形成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

 

第三章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多变的天气

42、人们经常用阴晴、风雨、冷热等来描述天气。

天气影响:

生产、交通、学习、战争…

42-0、烟从东北方向飘过来,吹的是西南风。

42-1、对我国农业产生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是:

干旱

42-2、“天冷穿棉、天热扇扇”这反映了日常生活与地理的关系

42-3、形成降雨的气流:

从低纬度到高纬度的气流;;从地面上升到高空的气流

43、天气有两个重要特点:

第一,天气反映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第二,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43-0、气候:

某一个地区一年或一段时期的天气平均状况。

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个地区的气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不般变化不大。

44、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或几日内阴晴、风、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45、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46、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有雨”,降水概率为0,表示肯定“无雨”。

47、在卫星云图上,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

48、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空气质量指数小,代表清新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利。

49、空气质量的高低,一方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又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有的时候,人类活动的影响尤为重要。

工业生产的废气污染了空气

50、按污染指数的高低,空气质量一般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和五级,它们对应的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优0--50、良51--100、轻度污染101---150、中度污染151--200和重度污染210--300。

和严重污染>300

 

【风】【空气质量级别】

 

【常见天气符号】+3个新的符号

 

第二节、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51、气温是:

指大气的温度。

一天中不同时间气温的平均数,就是日平均气温。

人们一般比较关注:

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影响世界气温分厂最主要的因素是:

纬度

52、对气温的观测,一般是在一天中北京时间8时、14时、20时、2时进行4次。

53、气象台观测和记录的气温,是用放在百叶箱里的温度计测得的,单位记做“℃”。

54、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的日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叫做气温年变化。

55、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做气温日较差;

同纬度下:

日较差变化:

海洋小于陆地;阴天小于晴天;

海洋范围下阴天时一天的日较差是最小的;陆地范围下晴天的日较差变化最大。

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56、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57、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

 

58、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在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59、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北半球等温线比南半球的等温线弯曲。

等温线大致与纬度平行。

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时,说明此地区温度低于同纬度的相邻地区。

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的等温线平直,这是因为南半球海洋广阔。

60、当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

60-0、影响世界气温分布最主要的因素是纬度。

例:

北半球: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而冬季相反,这可以用来区别冬、夏二季节

61、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

62、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五带中,气温变化最小的是热带;气温变化最大的是寒带。

 

第三节、降水的变化与分布

63、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根据单位时间降雨的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分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64、测量降水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65、通常用各月降水量柱状图来表示一个地方一年内降水的季节变化。

一个地区不同年份的降水量也是有差异的。

66、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情况,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

67、气候是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

68、终年炎热的地方,降水有多少不同;常年湿润的地方,气温有高低差别。

地区

降水多少

原因

赤道附近

终年气温高,气流上升冷却,容易成云致雨

南北回归线附近

东岸多

夏季风来自在海岸

西岸少

受副热带高压气带控制

中纬度地区

沿海多

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大

内陆少

距海远,海洋上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

两极地区

终年低温,气流下沉增强,不易成云降雨雪

山地地区

迎风坡降

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其它:

降水量从赤道向两极呈递减的趋势。

降水量的多少不能从等降水量线上查找到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

气温

降水

纬度

低纬度地区气温高,高纬度地区气温低

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海陆

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夏季反之

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地形

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升高100米,降0.6度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第四节、世界的气候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分析图例

 

69、赤道附近的大部分地区,气候都具有全年高温多雨的特点,这种气候叫做热带雨林气候。

70、全球的气候大致可分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式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等11种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地区

气候特点

热带雨林

赤道附近:

新加坡亚马逊平原刚果盆地

终年高温多雨,植物终年常绿。

最冷月>15度,降水大于2000mm

热带季风

亚洲南、东南部: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1500—2000mm

热带草原

非洲、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全年高温,明显分干湿两季树木稀疏

热带沙漠

回归线附近大际东岸和内陆撒哈拉

终年炎热干燥<125mm

亚热带季风

南北纬30—40大陆东岸0—15度

夏高温多雨,冬低温少雨,四季分明

地中海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夏炎热干燥,冬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

南北纬40—60大陆东岸

夏温暖湿润,冬寒冷干燥,四季分明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落叶阔叶林

温带海洋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0—15度

终年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年变化小

温带大陆

温带大陆内部

冬冷夏热温差较大,降水少,多在夏

寒带

南北两极地区

终年寒冷干燥

高山

高山、高原地区

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显著,终年低温

(北半球:

6.7.8月气温高;南半球:

12.1.2月气温高)(温带:

最冷月:

-15---0度;;寒带:

最热气温<10度)

(答题技术:

降水季节分配不同)

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别

项目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温

最低气温<0

最低气温0--15

降水

年降水<800mm

年降水>800mm

特点

冬季寒冷干燥

冬季低温少雨

相同点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季,气温年较差较大,降水多在夏季

71、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它们因此也成为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72、人们描述天气时,关注的时间是一天,描述气候时,关注的时间是一年。

73、热带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寒带大致分布在南北极圈内。

温带在回归线与极圈之间。

73-0、“热岛效应”使市区温度提高,解决办法:

市区多增加绿化。

大量燃烧煤、石油,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

气温升高,即“全球变暖”

 

第四章居民和聚落

第一节、人口与人种

74、出生率是一年内出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死亡率是一年内死亡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就是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

欧洲、北美等地区自然增长率低;最低的是欧洲;亚洲、非洲、南美洲、拉丁美洲人口自然增长率高,最高的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现在全世界人口增长率较低,但因为基数太大,每年增长的人口较多。

75、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缓慢,工业革命后,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迅速增长。

2006年3月,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5亿。

造成世界人口膨胀的原因:

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人口率下降。

后果:

耕地减少;森林破坏;环境恶化。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过多或过多;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成为人口问题。

76、人口疏密的程度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人口密度一般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单位是人/平方千米。

77、人口稠密区:

(1)亚洲的东部和南部:

气候温暖湿润。

自然条件优越,以平原地区为主。

农业发展较早,历史上就养育了众多的人口、

(2)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带:

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等低纬近海的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区:

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极端干旱)、

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过于潮湿)、

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终年严寒)或地势高峻的高原、

山区(地势高峻),给人类生存带来了困难,是人口稀疏地区。

78、目前,世界上每年增加近8000万人。

79、人口数量过多、人口数量增长过快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80、人口增长过快必然会带来资源短缺、交通堵塞、环境恶化、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和饥饿贫困等问题。

人口增长过慢:

劳动力不足、人口老龄化、国防兵力不足

81、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82、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人类可以分为白种、黄种和黑种三个主要人种。

世界上的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

82—0、阿拉伯人穿白色衣服主要用于反射阳光。

黑色素利于保护皮肤

83、三大人种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不同人种虽然在体质上有差异,但没有优劣之分,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

黄种人

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

皮肤呈淡黄色,头发黑直,面庞扁平,体毛中等鼻梁扁平

白种人

欧洲、非洲北部、亚洲西部、印度北部、北美洲中部、大洋洲东部和南部以及南美洲东部沿海。

肤色、眼色、发色都很浅,头发天生就是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体毛较多

黑种人

非洲中部和南部和大洋洲西南部,南、北美洲也有分布;;;黑色素有利于保护皮肤

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

体毛较少

 

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

89、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是世界主要语言,联合国的工作语言。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我们用语言进行交流和勾通;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一般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

 

语言

主要分布地区和国家

汉语

亚洲、东南亚等地区,中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

英语

欧洲的西部、北美洲、亚洲的南部等地区,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俄语

欧洲的东部、亚洲的西北部、北部等地区,主要是俄罗斯

法语

欧洲的西部、非洲等地区,法国及非洲的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